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田忌赛马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田忌赛马教案范文1
“老师,我也想给田忌出个办法,让他取胜!”
“哦?你也有办法让田忌取胜?快说说看是什么办法?”
“也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当时我被学生突如其来的要求给说愣了,这个环节在备课中本来是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讨论比较的,现在学生突然提前提出这个问题,一下子打乱了我的授课计划,怎么办呢?但我觉得我不能告诉他这个问题等下节课再研究,因为以前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满腔热情的孩子被告知他的问题现在不能讨论时,那种沮丧的神情曾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而到真的讨论他所提到的问题时,孩子的热情则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当然更不能直接告诉孩子,这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孙膑经过认真思考后选出的最佳方案,是不可能有其他的能保证取胜的办法的,这等于当头一盆冷水,势必会浇灭他刚刚燃起的智慧与创造的火花。对了,新课程的理念不是说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成性”,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吗?于是,我选择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准备往下讲的课,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军事家是如何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保证田忌取胜的。”
我请他走上讲台,把他安排的出场顺序写在黑板上:“中对上、上对下、下对中”,还没写完,他就自己意识到这么安排不合适了。但他并不甘心。而他的举动也引起了别的学生试图找到其他的也能取胜的出场顺序的兴趣。我因势利导,让四人小组讨论,看有无其他的能保证田忌取胜的出场顺序。不一会儿,一个个不同的顺序写在了黑板上,但结论也很明确:除了孙膑的方案,没有任何一种出场顺序能保证田忌取胜。
“同学们也像孙膑一样,认真思考,周密分析,想出了这么多的出场顺序,也明确了孙膑的办法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你们敢于向古代这位大军事家挑战,很了不起!但我想,既然孙膑选用了这个办法,他肯定也像同学们一样经过了一番认真地思考和周密的分析。请大家看一看文中是如何描写孙膑的。”经我这么一说,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一阵沉默过后,同学们又纷纷举手发言了。
“课文中的描写告诉我们,孙膑认真观察了第一场赛马。”
“你是从哪里看出孙膑认真观察的?”
“‘从刚才的情形来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这句话能看得出孙膑认真观察了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从孙膑所说的这句话,我能想象到他说话之前他认真观察过,还有说话时是个什么表情。我能表演出来。”
这个环节我原来的设计是以读为主,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的不同神态,不同心理。现在孩子提出要表演,我决定顺水推舟,让学生在读懂文段,认真分析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前提下,先在四人小组中一人表演,其他人点评。然后我请上了第一个自告奋勇者。
那个学生走上讲台,只见他站稳了位置,先是侧着头专注地向远处看,皱着眉头做出认真观察的样子,还边观察边微微点头。然后对走到身边的“田忌”满脸沉思地说:“从刚才的情形来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他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我心中也为学生对情节和人物准确的理解和逼真的表演而欣喜不已。通过表演,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段,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然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孙膑不仅认真观察了,还认真思考了,所以才选择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一方案。……在活跃的气氛中,孩子们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和敬意迎来下课的铃声时,还意犹未尽。
田忌赛马教案范文2
【关键词】反思 教材 教学 学生
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任何课堂教学教后都会留下遗憾,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预设与生成效果的不确定性,文本与学生现实的差距性,给教后老师留下许许多多值得反思之处,因而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教后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那么教后老师究竟要反思什么呢?
一、反思教材处理。
认真备课,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教学重难点在哪,与已的知识有怎样的联系,与本册的知识是怎样形成系统关系?教学后对这些问题反思,对于认为成功之处在哪里,及时肯定形成经验;对于教学缺憾问题,是所学的知识比较抽象造成的,还是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差距造成的,或是其它原因造成的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这课时,笔者作了这样的反思:我在重视挖掘课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作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中心思想的同时,加强对课文的分析和写作的引导,让学生懂得用具体的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但是在备课堂时,没有备引导学生在文本学习中,适当超越文本内容,适当超越课堂预设,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如在处理教材中,仅仅考虑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去地体会什么是幸福,是很难到幸福的所在的。我应备课中预设引导学生,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和课外获得的知识,结合在学校的学习,展开再想象,编出了更多类似的故事,引出现实生活中更多的英雄事迹,让学生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如果这样课文重点会得到进一步深化,难点会得到更好地突破,能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这课处理中,还应该反思的是:事实上幸福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美好的理想是一种幸福,获得成功更是一种幸福。不能仅仅让学生认为只有劳动,尽义务,做有有意的事才是幸福。对学生课堂上讲的其它心里感受,或与课文中心不一致的见解,应该给以尊重和肯定的。
二、反思课堂得失。
简单地说,对课堂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教如何,学生学的如何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教学的得失是反思的重点。
1、反思成功得意之处。把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且收效显著,为积累经验,改进方法,在教后应及时记录,写出体会。如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对破题设计的问题,教学时收到很好的效,十分满意。教后反思这样写到:让学生看题目提问题,这样的引题是要求学生从课文题目入手,猜想课文的内容,是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当学生读题后纷纷提出问题,采取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去读文本,又使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作为课堂参与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积极主动的提问,积极地寻找答案,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所期待的状态。
2、反思失误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驾驭能力的失误之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1)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没有为了创设情景而脱离了教学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2)在教学中对加强重点和突破难点方面,手段、方法是否妥当,主旨是不是清晰。(3)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环节有没有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的问题。(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是只关心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课本讲课本,没有联系生活进行情感渗透,违背语文文道结合的基本功能。(5)在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时,没能紧扣重点,随机应变。(6)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是不是很高,巩固练习是否到位等方面反思失误之处。
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探究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方案。如我在教学《搭石》后,感到存在许多缺憾,因此反思这堂教学时是这样写的:在这堂课教学中,没有紧紧抓住文中“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为切入点,层层深入挖掘中心,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这几个片断指导学生品读文本,感悟家乡风景的内涵,导致学生学后对课文表达的家乡人们的互相谦让、互相敬重的美好品德,含混不清,没有达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田忌赛马教案范文3
关键词:故事;教育人生;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83-01
有人说:教师要有故事。是的,我们不但要有储备知识意义的故事,还应有教育故事。没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是空虚的、萧索的。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故事中滋养着、成长着,但并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富有者。正如说谁家有钱,并非只有1角钱就算是有的一样。人生活在故事中,会在故事中感动,也应当用故事或书写故事感动他人。追求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有意蕴,有效益,也妙趣横生。我们仅从两个层面尝试论述。
1.有故事的教育教学,其乐融融
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喋喋不休的说教,舌敝唇焦,不如故事来得生动。故事中,内涵丰富,往往折射出智慧、理性的光辉。运用它能够开愚蒙,启迪灵性,陶冶情操,滋养生命。倘教师拥有故事--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说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就能够使学生在演绎的、具幽默意蕴的故事中快乐、感动、思考、警醒……
我(本文第一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学双关的修辞格,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人为没鼻子和唇裂女说媒,对女方说:“那小伙子,大高个,挺能干的,就是眼下没什么。”女方一听,眼下没什么,以后只要勤劳能干,还愁过不好日子?便答应了;到了男方这边,又说:“那姑娘,挺会过日子,就是嘴不好。”男方一听,嘴不好,会过日子就行嘛,况且,咱都啥样了,有不嫌弃的就不错了,也欣然应允。可是,见了面才如梦初醒:眼下没什么——是没鼻子;嘴不好——是豁唇子。都呕了,便责怪媒人。媒人说:“我没糊弄你们啊!”是啊,他们转而一想,哪儿找去啊,也般配嘛,便经媒人略一撮合,就成姻缘了。这就是一语双关嘛,学生爱听。
五年级一个十岁的孩子,叫王宇萌,年龄、个子虽小而好学,颇得偏爱,便也恃宠而骄:打这个一下,踢那个一脚,主要是男生,饱受“屈辱”,却都不与之一般见识,往往说一声“不跟你一样的”就算了。我们起初还不以为意,大抵以为是天性嘛。然而竟肆无忌惮了:把这个推倒,给那个一套“组合拳”,居然在英语老师面前也无所顾忌了,于是,几次反映给我(本文第一作者)。这一回,竟将一男生推倒在水泥台上,幸而未摔伤,这怎能置之不理!我便给她讲了“临江之麋”的寓言:猎人捉来一小鹿,"群犬垂涎",遭到呵斥;鹿稍大,竟忘了自己是谁了,与狗亲近碰撞——顶一下,蹬一蹄,越发不庄重--娇惯、不文明了,而狗因怕主人而要友善--却也时常舔舌垂涎。但哪怕龇牙“哼哼”几声,都可能遭打,冤枉啊!却只能任小鹿顶撞妄为。三年后,小鹿在街上,见野狗甚众,却以为和自家的狗一样呢,要如前所为;群犬既喜且怒,一起把它咬死,撕得七零八落(我作出撕扯她的情状);而那鹿至死不悟(我又拍拍她肩膀)。讲完后,启发她说出寓理,再因势利导,便迎刃而解,正是领悟于类比之间,寓教于愉快之中。后来,更在班上引证、强化警示:不可有恃无恐。西汉的霍光,有武帝托孤之重,功盖天下而骄,尚且夷灭九族;三国时,杨修死于恃才放旷;吴质靠阴谋助文帝继位,恃宠而骄,辱曹氏宗亲而终不被重用;前秦苻坚,恃强而骄,落得仓惶逃命,草木皆兵;明朝宦官刘瑾,恃功而骄,被凌迟千刀;还有晚清的年羹尧……
孩子是在学习、生活中成长,也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喜欢看武侠影片,看动画,看动物世界,乃至网络游戏的目眩神迷……这,都是有生动的故事世界可以放飞想象的。那么,他们的喜闻乐见乃至痴迷就不足为怪了。请注意:学生纯净的心田,倘不被真善美占据,就易被假丑恶侵袭。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生动的好故事,就可以防微杜渐,且有利于其心智的开发。
平时的行为规范、心理疏导、思品教育等,都可引入故事随机教育。如寒食节,讲介子推逃赏深山被焚,而略知贤士之风;端午节,可体会屈原忧愤深广,尽智竭忠……或类比,或讽喻,或借此引发……循循诱导、潜移默化,可以润物无声。
而教学中的引入,几乎无处不可,它能帮助拓宽知识背景,有助于理解、彻悟、融会贯通。但我们往往是在其它时间补充:学《田忌赛马》,可补讲庞涓与孙膑;读《晏子使楚》,补叙故事,更可了解晏婴的才能;学《将相和》,则可知小人郭开的卑鄙谗害;《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自然有更多故事;还有王勃的为滕王阁作序,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崔护的“依旧春风”、还有苏轼赞王安石之“野狐精”……举凡历史典故、奇闻轶事等,去粗取精,寓庄于谐,都大受欢迎。
2.写教育教学故事,乐在其中
教育教学故事谁没有?然而有积累的,才算有。你熟视无睹或失之交臂,腹中空空,何谓之有!回顾或随时记下来,就是故事,即可呈现心路历程。教育叙事、案例反思及随笔之类,就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植根于教育前沿,往往指向动态的生成,因而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它是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是对实践的审视,是理论诠释的雏形,是生成实践智慧与教育憧憬的摇篮,是原创的、草根式的升华与超越,是专业成长的有效的途径。
田忌赛马教案范文4
关键词:诱钓式 教学 高效课堂
传说姜太公姜尚隐居渭水河边,终日沿河独钓,但他钓法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离水面三尺。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客观来说,姜式钓法唯我独尊,自以为大,消极等待,方法失当,不考虑鱼儿的需要,不主动变化求应,结果肯定无功而返。长期以来,一些思品课堂与姜太公钓鱼有几分神似,老师居高临下,照本宣科,教学设计少有创意,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听课味同嚼蜡,教学效率低下。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笔者从姜太公钓鱼故事受到启发,探索提炼出“诱钓式”教学模式。“诱钓式” 教学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兴趣需要,主动应变,投其所好,因鱼设饵,让鱼儿吃饱喝好,做到见者上钩,一网打尽,实现课堂教学的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一、吃透教材内容,有的放“钓”
谚语云:“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鲤鱼钓凸、鲫鱼钓凹”。说的是了解习性,掌握鱼情,选准钓位,有的放钓的重要性。教学与钓鱼有异曲同工之处,深入细致地分析把握教材,恰如其分地确立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可很多老师重上课,轻备课,处理教材“陷象”环生,有的不求甚解,敷衍了事;有的一知半解,不得要领;有的唯书唯本,照搬照抄,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直接复制“教案,上课由“教教材”演变成“教教案”。教师必须大胆行使整合教材的权力,积极履行“活用”教材的义务,深入钻研课程标准,领会编写意图,分析逻辑系统,把握知识结构,深挖广掘教材之鱼,充分释放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一节课而言,备课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深入文本,总揽全局。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疏通原理的前因后果,探测搜索教学“三点”(知识点、重点、难点),提炼框题的文眼题胆,把握课堂的灵魂脉搏,确立教学的中枢主线,对教材中“有什么”了如指掌,谙熟于胸。
第二步去粗取精,谋篇布局。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删繁就简,整合处理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精心筛选导入、举例、讨论、展示、提问、练习等环节的用料用时问题,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灵活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重点解决教学“用什么怎么用”问题。
第三步拓展升华,创新出彩。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捕捉时事亮点焦点,融会贯通教学要素,合理补充、延伸、拓展对学生真正有指导价值的教学内容,突显教师的思维亮色和教学个性,创造推动课堂迭起的兴奋点,使枯燥乏味的书本鲜活起来。“补什么”目的使课堂更深刻、生动、完美、出彩。例如教科版八下第七课《偶像与自我》第2框内容繁多,似曾相识,给老师浮云遮望眼的感觉,深入研读,反复斟酌,《超越崇拜》的核心无非是做到理性看待,包含第一层偶像两面看――看得全,既看到偶像的优点(闪光面),也要看到缺点(阴暗面);第二层成功的背后――看得深,既看到偶像成功的辉煌、表面的光环,也要看到偶像成功背后的艰辛、内在品质;第三层确立自我,成就自我――看得准,以明星为榜样,以偶像为动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这样理清了框题的层次脉络,教材之“鱼”尽在心底,备课就能尺水兴波,对症下“钩”, 上课就能驾轻就巧游刃有余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
二、优化教学活动,诱“鱼”深入
三分钓技七分饵。钓鱼爱好者会针对鱼类口味,配制色香味形俱全的诱饵,或使用独家秘笈搅成绝杀饵,投其所好,引鱼上钩。在“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的课程理念下,精心配制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之饵”,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仍然是当前课堂改革的重中之重。
1.注意教学环节新颖性、递升性
教学环节是课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因“课”而异、因人而异。而现实中很多老师上课形式死板,落入俗套,千课一面,犹如程咬金的三板斧,只有一招半式,无技可施,学生会产生“审课”疲劳、日久生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迎合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借鉴田忌赛马的排兵布阵精神,优化排列课堂结构,推陈出新教学形式。例如在新课教学大环节上我们习以为常的形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可以灵活调整为――“问题导学、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提升过关检测、当堂巩固归纳小结、预习作业”等。在执教教科版八下第六课《剖析从众》时,我曾尝试使用――视频导入(中国式过马路)、激发思考自主学习(从众现象含义、表现、两重性)、展示自我小试牛刀、我练我行联系实际(列举身边的从众现象、利弊)、学以致用畅谈收获、明理践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很高,形成了乐此不疲的教学效应。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种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的课堂让学生望而生畏,一堂好课要像写文章一样有亮点,需要跌宕起伏,出其不意。安排的几个教学环节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提升,让学习的梯度一层高过一层、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对于教学小环节――练习,时间安排上可以边讲边练、先练后讲、一环一练;内容上可以由巩固性、训练性、记忆性的本本练习向研讨性、调查性、实践性的活动练习过渡;甚至可以打破常规,创新课堂结构,实施1+1课堂,两个老师或两个学科老师同台献艺,相互配合,改变一个老师一个学科一个内容讲到底的常态,以崭新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2.重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参与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活动的艺术,其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交往活动。放眼一些课堂,老师重教轻学、重讲轻启,常唱“独角戏”,喜欢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变成洗耳恭听温顺驯服的旁观者,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挥汗如雨,学生在台下无动于衷逍遥自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多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改变教学方式和改变学习方式双管齐下,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让读、写、讨论、问答、展示等交叉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有事可干,有疑可思,有话可说,有题可练,实现“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把学习活动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分组可以有小组合作、同桌合作、邻桌合作、男女合作、朋友合作;展示学习成果形式可以用板书展示、实物展示、投影展示、口读展示、表演展示等等。有趣、有劲、有做的课堂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3.教学设计要具备针对性、可行性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要以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从班级的学情出发,教学的广度、深度、难度、速度要适合学生,教师的教法要与学生的学法接轨,学生学习负荷要合理适当,“量身定做”活动形式,让每个学生感到“我能做,我会做”,给予学生参与者的成就感。实践证明当学生觉得自己能行时,就会信心倍增,积极参与,大胆开口,踊跃表达,对学科学习充满好感和强烈愿望。此外,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丰富评价方法,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活动设计切忌好高骛远让学生高不可攀,力避华而不实无法操作,如果活动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只能产生哗众取宠的噱头作用,使活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的“虚热”或混乱。
三、创新教学手段,一跃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