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1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附: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题指南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2

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本人做善人当善马,已被各位好汉欺了骑了2年有余了:又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人虽不才,但也不傻,做顺民,也做出了点技巧和花样,总结了些经验和教训;还有民谚所谓“烂在肚里”。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乐也”。烂在肚里,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正因此,本人今天有些东西(不好,但应该有点用),想拿出来与众阶级兄弟(姐妹)们分享下。没有别的打算,权当是与大家交流切磋,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罢了。

大学生“开门七件事”定律:

吃饭、睡觉、上网、恋爱、犯贱、旷课、补考(重修)。

特别提醒 少数爱学习的极端分子本定律不适用。

大学食堂定律一:

学年刚开学时伙食最好(有父母陪同报道,款待家长们的),学期中次之,学期末再次之。

大学澡堂定律:

热水不热,冷水也不冷:洗澡时,水温呈不规则无规律性忽冷忽热。

特别建议:请同学们吃好放感冒发烧的药再去洗澡。有条件的同学可直接去学校外面洗。

大学生上网定律:

上网做黑客的那是天才;上网玩网游的那是聪明人;上网从事聊QQ、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的那是正常人;上网查资料、认真学习知识的是不正常人类。应该送去做研究(铍人研究)。

特别提醒:有公事或者是计算机课本定律不适用。

大学生发呆定律:

早上起床发下呆,吃饱饭坐着发下呆;看到美女(帅哥)发下呆,想老公(老婆)了发下呆;无缘无故也发呆,我想发呆我就发呆。手中有呆,心中有呆,看似不发呆却在发呆,才是发呆的最高境界。

特别提醒:痴呆症和神经病本定律不适用。

大学生补考定律:

补考要交钱的,一般能过;补考不要钱的,则有重修危险。

特别提醒:挂课挂的多的同学有优惠,具体细则各学校有异。

大学生恋爱定律:

男生帅不能当饭吃,腰包鼓才是白马王子:女生有气质、够温柔善良的少有人追,脸蛋靓身材好才是万人迷。

特别提醒:恐龙和青蛙王子本定律不适用。

大学生请客定律:

一为拉关系、二为有面子,三为被迫的、四为回请:五为生日节庆、六为轮流坐庄,七才为真心实意,大家哥俩好、情谊深厚什么的。

特别建议:非万不得已或者有求于人,请对铁公鸡敬而远之。

大学生逃课定律: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逃课次数和恶劣程度和老师的善良程度成反比。

特别提醒:老师的忍耐有限度。有时爬到老师头上就算了,可千万别拉屎(借句粗话)。

大学生抽烟定律:

一个人抽烟的数量和他的脸皮厚度成正比,和他的身体素质成反比。

特别提醒: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大学生晒被子定律: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语言测试;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语言测试用途

第一,语言测试主要用于语言教学。通过语言测试基本原理设计题目,从而正确了解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科学的、符合教育原理的测试,在语言教学中会起到诊断和指导作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使教师和学生有阶段感、程序感和成就感。

第二,语言测试可以用来选拔人才。人才的要素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主要指思想深度和获取知识技能。思想深度要靠语言表达;获取知识要靠语言来进行。语言水平越高,获得的知识越快,表达就越精确,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就越多,思想也会变得越深邃。因此升学和职称考试都常用语言测试。

第三,语言测试经常用于社会调查。语言的使用反映着社会的变革。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化。如时期“臭老九”、“牛棚”、“下放”等词汇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特征,而如今“草根”、“雷倒”、“山寨”表现了网络时代的社会变化。

二、语言测试种类

按学习阶段来分,可分为编班测试、随堂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等。

(1)编班测试(placement test)。指新生入学后的全面考查。所谓编班,并不是真的要分为不同进度的班级,而是让教师掌握学生语言水平,以决定教材的难易、课时的分配、以及有效的课题教学活动。一般此种题目要超出教学大纲,以保证学生的分数档次拉开。

(2)随堂测试(classroom test)。指每教完一个单元后后的小型测验。这种测验分量小、时间短,形式多样。如:拼写、听写、填空、释义、短语中英互译、短句翻译等。这种测试不可以顺手拈来,任课教师要从长计划,分课安排,以保证这一系列的测试有目的性、连续性、交搭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再设立一个可以达到的期望值。

(3)期中考试(mid-term examination)。指学期中间的一次比较系统测试。这种测验,不仅让学生在心理上有阶段感和轻松感,而且使学生有机会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语言学习来讲,它并非互不相干,而是有密切联系。孤立学习一条规则,学得再好也有局限性。由于学生接触的素材有限,对规则的理解也较肤浅。到了一定阶段,有机会将所学的规则联系起来使用,对提高自己对语言知识的认知程度很有益处。期中考试正是达到了这种效果,因为期中考试试卷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项目,又要体现语言知识固有的特点,即综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因而要求学生在更高水平上认识和掌握它。

(4)期末考试(final examination)。学期结束前进行的总结性考试。对语言学习者来讲,每次期末考试之后就结束一个级别的学习,新学期会进入更高级别的学习。如非英语专业学生自入学后,共学四学期、两年的大学英语。每学期,英语水平递增一级,依次为BAND ONE, BAND TWO, BAND THREE和BAND FOUR。听说教材的编写也按对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的要求来编排,每过一学期,英语教材递增一级,依次为BOOK ONE, BOOK TWO, BOOK THREE和BOOK FOUR。因此,期末考试对学生在这一级别的学习至关重要。期末测试范围广,分量重,题量大,时间长。它旨在促使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评价学期教学效果,安排下学期教学进程。期末测试试题的原则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可以不严格参考教材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来变化语言材料,以检查学生本学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一份典型的期末试卷,包括阅读30%、词汇与结构30%、完型填空10%、翻译15%、写作15%。其中词汇与结构部分应出自教材客观练习,翻译应出自课文中结构和词组搭配,其他部分均可以不出自教材中的语言素材。因为语言学习不能照搬照抄,应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灵活处理。因此,语言测试要兼顾两种测试类型,即速度测试和难度测试。速度测试题量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难度测试虽然时间宽松,但难度大,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如英语竞赛就是将这两种测试结合,其中的英语词汇竞赛就属于难度测试范畴,而阅读测试则是速度测试的典型例子。

按测试目的,可分为成绩测试、潜能测试和诊断测试等。

(a)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成绩测试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它一般要参考某种教学大纲,还要顾及教学方法。这种考试一般都依据教学大纲设计题型。前面提到的随堂测试、期末考试,以及各科目的结业性测试,都属于成绩测试。在我国,高考外语试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既属于成绩测试,又属于水平测试。因为它不仅要参考中学的外语教学大纲和词汇量,还要设计一些题目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是如此。它既要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出题,还要考查大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能力,寻找语言规律能力,以及运用语言技巧解题能力。

(b)潜能测试(aptitude test)。潜能测试也称素质测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太常见,因此人们对它还较为生疏。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很像智商测试。智商测试是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全面评估,语言潜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个人的语言天赋和语言能力,即发音能力、语言敏感性、机械记忆能力、语言转换能力,长效记忆力和短期记忆力的潜能。这种测试所用的语言往往是生疏语言或人造语言。如1. 句子成分主谓宾;2. 名词单复数规则;3. 形容词的变化;4. 动词的变化(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过去分词);5. 中译英的翻译顺序,如:“我进门时爸爸没抬头看我,仍在读报纸。”My father didn’t look at me from his newspaper when I came in. 此句翻译简单明了,用“from”十分贴切。又如:It i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 matter can never be created or destroyed. 人们既不能制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这是普遍真理。这句只有将其翻译成两句,才显得自然流畅。

(c)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诊断测试在日常学习中不常用,但可以用来发现教和学两方面问题。可以考查单项也可以综合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指导教学进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的入学考试一般采用此种测试种类以作编班测试,决定学生适合哪个级别的学习。

三、结语

了解语言测试功能和分类,有助于设计好试题,并据以客观评价学生的语言应试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发掘学生应有的语言学习潜质,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

0 引言

大学生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运用者和创造者,是国家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卓有成效地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主动性,构建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对深入开展创新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成为新时期高校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现状

1.1 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

1.2 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1.3 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1.4 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呢?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和训练中逐步的提高和增强的。所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加快速有效。除了国家和政府要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题,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期中来,并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构建共谱胜利之曲。

1)利用各种方法,例如组合法、类比法、联想法等,因为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经过学习和训练会使创造力获得迅速提高,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开发。这对于我们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创新水平、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极为有益。

2)要注意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创新工作的基础,通过借鉴前人的工作,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意发现和总结前人失败的创新经验,通过前人失败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变方法和途径,成功的解决一些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

4)要学会借鉴和组合,借用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创新,予以完美结合,充分利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5)遇到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单纯的为创新而创新,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只有从多方面考虑和解决问题,才能出现解决问题的灵感,才能创新。

6)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要求我们,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

7)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

3 结论

大学生的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级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3):121-124.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消费行为;恋爱不同阶段;变化;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063-03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不断上升,消费水平日趋多样化。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此外,因其处在特殊年龄阶段,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在恋爱花费上有别于其他消费群体。对于诸多商家而言,大学生情侣已成为极具价值的目标市场。所以,对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2文献综述

通过分析大量的学者对于大学生恋爱消费行为的论述,现将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文献分为以下三类,即消费道德、价值观和影响因子,并总结文献的优势和局限所在,以便更好地开展本文的论述。

(1)消费道德的培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有的消费理念。数据显示,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激增至2000多万,消费量庞大,而恋爱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固定性消费,其影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对武汉市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恋爱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旨在客观反映当今大学生恋爱消费观,更期待大学生能建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念。

(2)消费观的形成。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接触时尚、渴望浪漫的时期,缺乏社会中恋爱的理性,对爱情的浪漫要求程度比较高。可浪漫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来维持,在攀比之中,“恋爱消费”水涨船高,有的甚至已经表现出许多非理性的观点和消费心态。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影响因子。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的消费观、婚恋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大学生的恋爱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恋爱消费观折射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他们的恋爱消费观影响以后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社会消费趋势。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消费,探究影响因子,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恋爱消费观,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意义极其重大。

3主体

3.1理论框架

3.1.1对恋爱阶段的分析

参考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多数心理专家对于恋爱的理解看法,并结合恋爱所固有的特性,现将恋爱分为以下4个阶段,并进行简略分析。

(1)恋爱懵懂期。处于这一阶段的人,比较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会在服饰打扮等方面比较注重,因而比较倾向于购买一些品牌服饰,以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2)恋爱成长期。进入恋爱阶段后,生活中不再是孤单一个人,吃饭、学习、上课等一些日常活动都有人陪同,心理上多了一丝安全感,因此,这一阶段,人们普遍会更加依赖对方,希望时时刻刻两人都能够在一起。

(3)恋爱成熟期。过了热恋期,感情温度有降低的趋势,双方不会如恋爱成长期那样的冲动,遇事会比较冷静下来思考,彼此间偶尔会出现一些摩擦,不过双方会尝试着努力解决,为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段期间,双方会希望能够给彼此留有一定的私人空间,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

(4)恋爱稳定期。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两个人彼此已经成为对方最亲的人,会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两个人自己的人生。此时,双方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促进成长。由于两个人的感情已经经历过了岁月的洗礼,加之前一阶段奠定的良好基础,因此,双方会更加努力为两人的未来幸福而奋斗。

3.1.2假设构想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关系,提出以下思想假设:

(1)假设1:随着感情的趋于稳定,奢侈品等一些不必要支出会减少。

(2)假设2:随着阅历的增加和情感的稳定,人们会更加务实。

(3)假设3:在特殊节日和纪念日,恋爱程度越稳定的情侣约会时间越多,因而其恋爱消费会增加。

3.2分析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

线下调查主要仅针对本校学生,随机从大一至大四这四个年级的学生中各抽取一定比例的人数,对其进行问卷的发放并回收。线上调查主要针对除去本校的其他高校的学生,通过QQ、人人、微信等一些社交程序,邀请大一至大四的同学进行电子版问卷的填写,并回收。最后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以便于更好分析。

3.2.2深度访谈法

考虑到问卷调查法存在的一些误差,例如:有些同学的不认真填写或是对问题理解的错误等,同时,通过调查分析所得结果极有可能与原始的假设有偏差,因此在问卷调查法进行之后,再次采用深度访谈法,主要访谈的对象是问卷中填写的数据与原始假设相悖的被试对象,因此,能更加完善对数据的分析,降低误差。

3.3实证结果

(1)结果1:随着感情的趋于稳定,虽然生活必需品消费仍最高,但是奢侈品等一些不必要支出反而增加。

(2)结果2:随着阅历的增加和情感的稳定,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有所转变,并且随着出席场合的正式及需要,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3)结果3:在特殊节日和纪念日,恋爱消费总体是趋于增高的,并且恋爱稳定的情侣的消费的确高于恋爱初期的情侣。

3.4实证分析

3.4.1基本情况的简介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调查对象来自31所高校,实际回收179份,回收率为89.5%,回收的问卷中仅有14%为恋爱懵懂期,说明已经进入恋爱状态的同学有86%,因此有效问卷所占比例为77%,可以预见,大学生恋爱对象的确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市场。

3.4.2对结果1的分析

如表1所示,通过对奢侈品消费量与不同恋爱状态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由于0.009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侣消费仍是倾向于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但是随着恋爱状态的稳定,奢侈品的消费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市场,其消费量呈现递增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大学生日常消费多来自于家庭,父母所给予的生活费只会有增无减,因此开销不受制约;二是当今大学生多为90后,成长于商品经济中,具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和对商品的鉴别能力;三是大学生受到环境影响,形成攀比心理,对于所购买的商品有品牌要求,因此不会选择不知名或是过于廉价的产品。

为了探究奢侈品消费量的预估与实际相差较大的原因,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情况,与10名处于恋爱稳定期的同学进行深度访谈。有8名同学持有以下的观点:一方面,两人关系基本确定,在购买奢侈品时没有顾忌,不用考虑过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思想的成熟,会比较倾向于价格适中的奢侈品。其余2名同学对于奢侈品消费没有什么固定倾向,只是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奢侈品因为价格昂贵,所以质量会优于廉价商品。

3.4.3对结果2的分析

根据问卷中恋爱成长期与恋爱稳定期的同学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出其中比较重视的三项后,经过加权的方式得到的比例图,在大学生恋爱消费中主要看重的6类就是质量、氛围和格调、价格、品牌、特色和他人的看法及评价,并且,随着恋爱程度的加深,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氛围和格调、质量及品牌。

如表3所示,大学生情侣倾向于在节假日进行消费,且他们的消费数额将随着节日的长短及隆重程度变化,并根据商家所提供的优惠活动而有所增减。

节假日会导致恋爱消费的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大学生假期中空闲时间较多,如果假期时间较短,回家又略显仓促;二是商家大多会选择在节假日加大促销力度;三是大学生一般学习生活较为清闲,而又值假期,自然不愿待在学校,从心理层面也有出门娱乐休闲的需要;四是倘若假期时间较长,而此时经济略有盈余,则情侣们比单身人群更倾向于考虑出行。

4结论

根据调查分析及总结,容易看出,大学生处于不同恋爱阶段,其消费的需求和数量也有所不同,恋爱的确能创造经济效益。而如今在大学生恋爱如此普遍的时候,商家更应该多关注此类消费者,必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毕艳玲.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1).

[3]陶亚文.当今大学生恋爱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J].现代商业,2008(17).

[4]位焕弟.对大学生恋爱消费行为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6):33.

[5]王涛.当今大学生恋爱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J].剑南文学,2013(1).

[6]程慧.恋爱心理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7]庞浩.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大学生期中个人总结范文6

1高校的办学思路

在台湾,高校林立,特别是有很多的私立大学,其竞争要比大陆高校激烈的多。为了能够保证学校的维持和发展,各高校投入大批的力量进行教学研究,办出自己的特色。而台湾“教育部”对于高校办学没有太多限制,只对教学层次和师资力量上进行监督。所以,台湾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组成、学源体系,开办不同的专业,做到自主办学。这一直是值得我们进行高校改革值得借鉴的。我们的高等教育是按照教育部划分为不同的专业体系,在专业体系的指导下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新型专业,如果在一个固有的框架内办学,其课程体系必然受到框架的束缚,而无法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所以,是否能够适当放宽专业体系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行业院校,这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高校的定位

另外一点需要提出的是,台湾的高校对于自身的定位把握的非常好。这也是高校办学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前文已经提到过,台湾高校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很容易被淘汰。以工程类院校为例,哪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的,哪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工程制造的,哪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工程维修的,都分得很清楚,并且不会轻易改变办学思路,以确保自身已经占领的市场。而在我们的高校体系中,特别是新的一些私立高校,在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和自身评估的情况下,考虑短期的利益,开设一些热门的专业,或者是轻易改变办学思路,办学科门类大而全的高校,这样将会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别人的市场没有占住,而自身原有的市场也会被别的高校瓜分掉。虽然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高校的竞争压力还不太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以及我国独生子女的政策的实施,再过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的高校必然也将面临像当前台湾高校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高校办学,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工程类的人才,必须是专而精,不能是广而全。所以,高校在进行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与调整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3高校间的竞争

对于新建高校的问题,现在台湾经济发展已经很慢了,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所以,少子化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这个现象体现在教育方面,最为严重的是学生生源问题。早期台湾大学建立较多,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在抢夺生源。导致学生的素质得不到保证,也就是说人人有学上,这样会导致大学生质量大幅下降。再加上各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老师为了迁就学习差的学生,不得不将教学的难度降低,过度的自由化也会使学校担心学生的流失,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些都会使大学教育走进死角。对于我们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大学的数量继续在增加,十几年后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在内地高等教育方面应该开展和国际、港澳台各大学的广泛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大学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我们的学生,而不单纯为了解决现有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而大量增设大学。

4教育的形式

在台湾的教学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人性化的管理。在从授课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1)教学学时。每个老师讲授科目的学时数应满足台湾当局“教育部”核定的各级教师基本钟点要求:教授每周8学时,副教授每周时,助理教授每周10学时,讲师每周11学时,担任行政主管者,依规定减少基本授课钟点。指导研究生论文得折算钟点抵充部分基本授课钟点。这是经过核算的,目的是保证每位教师都有课上,满足学校的运作;同时又保证每个教师的工作不超过限度。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值得借鉴。我们的一些教育型高校,或者是基础课学群,其教师主要是授课,而在各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往往有的教师授课量达到每周20学时以上,这样,教师会很疲劳,同时不能有时间扩充、整理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不会很高。所以,核实一个学校的教学时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是确定一个学校能否正常办学的一个前提条件。

(2)授课内容。台湾的大学对教学工作实行的是教授负责制(泛指授课教师)。教师自己选择讲授科目和使用的教材,学校不做统一规定。授课的内容也是由老师自己决定,因为使用不同的教材,内容会有所差异,因此既然学校不规定使用的教材,内容也不可能规定。这一点上,台湾的一些高校显得过渡的自由,他们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根据教师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在每个学年开始前确定。所以,其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当然,从另一方面讲,这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教师们会主动收集资料,教学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不会拘泥于教学大纲等的限制。基于以上的优缺点,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折中的方法,也就是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只要规定课程必备的知识要点,而对于教学内容相对弱化,给教师充分发挥的空间。

(3)成绩评定。在台湾的大学里,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基本上是3∶3∶4,若需调整比例需要进行特殊说明。平时成绩占的比例较大,一般为30%。而平时成绩的考查包括许多方面,如任课教师随时用笔试、口试、查阅笔记、报告、解答习题或学生上课表现等方式进行考查。一般平时成绩还要分成多次来给出,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至少4次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是由任课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期中考试时间内安排进行的考试,占总成绩的30%,目的是通过期中考试检查一下学生在半个学期里的学习情况,对于期中考试成绩偏差的学生,学校会设期中预警制度提醒学生和家长注意。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成绩约占40%。台湾各个大学的课程只分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不分考试课和考查课。是否由教务处安排期末考试是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性质决定的,有的老师会要求学生以交报告的形式代替期末考试。三项学业成绩考查占学期成绩百分比,由任课老师自行配比,学校没有统一规定。从中我们也看出了台湾高校对教师的充分信任,实现了人性化管理。大陆大学的成绩基本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成绩比例占到85%左右,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课程各阶段的评估,养成了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考前突击的坏习惯。缺少了期中考试和预警制度,也就缺乏了对学生的监督机制,使得学生的课程通过率较低。我们应该借鉴台湾高校的这个经验,建立课程的全程监督和考评机制,这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保证授课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