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收入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1
摘 要 农民收入增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要在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的目标,就应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
关键词 农民收入 调查 分析
一、我区农民收入的总体概况
沈北新区地处沈阳北部,辖11个乡镇,144个行政村,耕地61.5万亩,农业人口18.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至2006年分别为3781元、4115元、4462元、4868元、5480元、6183元,年均增长10.3%,在全市八个县区中始终排在第4位。
二、我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主要做法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过渡当中,我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几年来,全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日渐成型。由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牵头领办的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整合资源,发展特色生产。奶牛、蛋鸡、肉牛、花卉、淡水养殖、蔬菜、特种养殖等都具有了一定规模。沈北新区奶牛协会由于和蒙牛乳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产品全部销往蒙牛乳业,道义街道孝汉、进步等村,会员已发展到186 户,饲养奶牛12000头,年产原奶10800吨,年销售收入2052万元。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目前,我区已形成西部优质米生产、东部绿色果品、中部花卉种植、北部特种种植为产业链及怪坡旅游观光等特色农业,在“一品村”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2.强力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
我区非常重视农事龙头企业的培育,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把农事企业放在突出的位置。目前,新区已引进农事龙头企业412家,主要集中在粮油、乳品、畜禽3个加工行业,“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农户有产品不愁销售,并有相对稳定的产品收入;企业加工产品获取高附加值,相与依托,互相支持,促进产业良性循环。企业还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仅沈北新区成立至今,就新开发就业岗位1.6万个,有效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3.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
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我区非常重视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着力培养新型农民。我区现有12所职业学校,培训能力达10万人以上。2007年以“阳光工程”为统领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已经培训农民5000人次,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1.在主观因素上,小农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小富即安是多数农民的心态,我区人均3亩耕地,基本可以维持低标准的温饱,一些农民不愿从土地中走出来,存在惜地、恋土情结,知足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2.受资金、信息等因素影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还不能在最广范围内应用。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对一些新技术持观望态度,不敢尝试,一方面制约了新技术推广,另一方面也错过了致富的机会。
3.在市场经济的链条中,农民处于弱者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城乡“剪刀差”一直存在,并有拉大的趋势。农民生产农产品周期长,环节多,但在市场中获得利益不对等,这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因素。
4.由于区域位置等差异,农民收入很不均衡。200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8000元,由于征地等因素,蒲河新城所属村今年将超过1万元;全区有农村经纪人约2000人(其中经常工作的有500人),一般年均收入约3万元,多的在百万元以上;兴隆台镇兴鲜村,全村600多口人,有200多人在南韩从事劳务,实际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没有外出劳务或从事种植业以外其他行业的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我们估算,全区人均收入能够达到8000元以上的农户约占30%,其中有约占5%的农户收入在2万元以上,农户间收入差异巨大。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我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区,农民占主体,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要在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的目标,就应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应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沈北水田立体养殖协会引进稻田养蟹,已推广1000多亩,每亩增收300元以上;尹家乡的万亩葫萝卜基地、新城子乡的万亩五味子基地都有很好的前景,应加以推广。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等方法流转土地使用权,将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让更多的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中脱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拓宽收入渠道。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2
一、调查标准时间
年末资料的调查时点为*年12月31日。
年度资料的调查时期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年底具有*区农业户籍的家庭户,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按户籍所在地原则进行登记。既包括居住在行政村范围内的农业户籍家庭户,也包括居住在行政村以外的城镇地域的农业户籍家庭户(家庭户指自然户,以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界定的家庭户为准)。
具体对象:农业户籍家庭户中的全部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居住人口)。
三、抽样方法和样本量
本次调查,将根据*年底具有*区农业户籍的家庭户,按照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20%的样本进行调查。各镇、龙柏街道、*工业区的调查样本由区统计局统一抽取并下发。
四、调查项目
(一)《*区农民收入情况调查表》
1、按户填报的项目:
户编号、本户户籍人口数、本户农业户籍人口数、家庭可支配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2、按人填报的项目:
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居住地、户籍地、工作地、个人可支配收入、全年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二)《*区行政村各类补贴费用支出表》(村表)
具体填报内容:本村的基本情况、本村各类补贴费用支出情况、问卷调查等。
五、调查的组织实施
(一)组织方式。本次调查由区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各镇、龙柏街道、*工业区具体协调和负责辖区内的调查工作。
(二)工作机构和人员。此次抽样调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镇、龙柏街道、*工业区要根据各自的工作量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切实做好调查工作人员的选调。原则上每个生产队配备1名调查员,每个村配备1—2名调查指导员。
(三)经费保障。开展调查所需的经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并按时拨付、确保到位、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六、实施步骤
本次抽样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延续部分,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前期各项准备(*年12月—*年1月)
1、制定抽样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报表。
2、梳理样本框。在对第二次农业普查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以农业普查中的农业户籍家庭户为基础数据,剔除*年中全户转居的户数,形成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框,按要求进行抽样。
3、印制调查表和调查方案,反馈抽中调查户的农业普查个人信息资料。
4、召开会议,动员布置抽样调查工作。
5、实施调查的宣传动员。
(二)组织实施调查(*年2月—3月)
1、落实抽样调查人员。
2、进行区级业务培训。
3、做好上门登记、复核、编码等工作。
4、做好数据录入程序的培训与数据处理工作。
5、进行数据的核实与汇总上报。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3
我深入到县栏杆堡、尔林兔等乡镇,对农民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收集上来的资料分析过后,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向草原荒漠过渡地带,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区。目前,农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约为5%左右,但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仍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不断加大以工促农力度,以城带乡,工农商联合发展,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彻底改变单纯依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稳定地向城矿区转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5元。从调查的两个乡镇4个村的情况看,我县农民增收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增加。种植业中,一些低产、价格低廉的糜、谷等传统农作物面积减少,稳定、高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豆、玉米等种植面积增加,促进了收入增长。今年,我县给种粮农民良种、地膜玉米、农机具等补贴200余万元。广大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从栏杆堡镇大豆种植情况看,2008年市场价格为每斤1.45元左右,2009年为每斤1.78元左右,每斤上涨0.3元左右,正常年景下,一般人均产豆在600斤以上,因价格上涨,人均增收200多元。大农业中,畜牧业家庭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小区开始推广,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到去年底,已建成奶牛、肉牛养殖小区13个,全县牛饲养量达到4万头,羊子存栏50万只。尔林兔镇依肯托拉村人均养羊6只,2008年人均养羊收入600元以上。而栏杆堡镇杏洼村人均养羊1只,人均养羊收入仅几十元,由此看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种养结构上的差异。
二是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劳动报酬收入的比重日益扩大。近几年,随着县内外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增加,为农民工季节性转移和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者中,一般的年现金收入在5000元以上,掌握一定技术的,大多数收入在6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单纯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尔林兔镇依肯托拉村10户农民,外出务工者达17人,这些农民2008年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034元。
三是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在补偿期内给农民带来比较稳定的收入。栏杆堡镇杏洼村有51户村民,人均耕地1亩多,近几年即使遇到灾年也有稳定的收入。正如当地农民朋友所讲的“退耕还林(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使农民得到了比种地更多的收入。”当前,享受上政策的农民除在退耕地上领到固定的粮食和现金以外,还有卖草籽、卖饲草等一笔可观的收入,改变了过去那种越垦越穷的落后状况。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进展,农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近几年,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比如在扶持规模养殖方面,凡养殖奶牛200头以上的,每头无偿补助3000元,安排贴息贷款3000元;养殖肉牛200头以上的,每头无偿补助700元,贷款1000元;分户养殖5头以上的,每头贷款1000元。由于政策的鼓励,一批养殖、红枣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兴起,农业内部增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五是政府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充分把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要从财政上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继续增加财政对“三农”资金投入,特别是从今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向上争取5000万元,通过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为农民贷款5000万元,加上农民自筹,每年可保证投入农业资金2亿元,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逐步增大,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增加了农民非农就业机会,显示了增收效应。
六是农业特产税的全面取消,今年起农业税的全部免收,实现了农民零负担。加之,正在推行的农村低保等政策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必要补充。比如救灾工作方面,对部分特困群众实行救助,对“五保”户实行供养制,安排200万元专款用于实施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安排200万元助学基金对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救助,安排50万元救灾事业专款用于救助突发性灾害。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以及出路问题的探讨
分析调查情况,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这次调查中各界人士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出路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尽管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形势较好,产业化、城镇化步伐较快,但受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影响,农民增收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品种老化,缺乏高、新、特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是农民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的政策环境仍不理想,农民工工资不能及时兑现、农民子女入学难、收费高,农民办事难成本高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妨碍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稳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是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减少了农民政策性收入,也造成了农户之间补助收入的不平衡。
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孤寡残病等弱势群体收入很低,因病、因灾返贫的问题突出。
五是思想难转变。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停留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上面,不能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沿袭原有的种植方法和种植模式,对于如何搞好农业产业化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
二、对策与建议
分析调查情况,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抓紧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保护农畜产品价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由于许多农民从事农产品开发只随季节转,不跟市场走,缺乏信息引导和市场观念,出现清一色的单一产品,生产存在盲目性。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积极发挥其在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服务。如成立奶牛协会、肉牛协会、红枣协会等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求发展,联合起来闯市场,搞有序竞争,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出台更好的优惠政策,扶持新上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与农户建立稳定合理的产销关系,推广合同农业、订单农业。
二是走城乡一体化路子,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有关研究成果和各地实践都表明,新时期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打破就农业抓农业的格局,在继续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扩大从事非农产业人口的比重。政府一方面应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使继续经营土地的农民对土地进行规模经营,获得较好的收益。另一方面在加强对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同时,鼓励放弃土地的农民搞二、三产业,发挥自身所长,拓宽创收渠道。
三是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的劳务输出,绝大多数是自寻门路,政府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着力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岗前培训,实现由土工向技工的转化,使农民工能够提高自我推销能力,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以适应用工市场的需求。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有益的服务,促进劳动力向小城镇、县城及其它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严格执行已有的《劳动用工合同管理制度》,公平对待民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全面清理对农民工的各种收费项目,切实解决一些企业拖欠克扣民工工资、劳动力条件差、职业病防治没有保障等突出问题,同时落实好免收农民工子女上学借读费的政策,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是全面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使农民增收。几年来,县里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产品,传统与特色并重,规模与品牌共进,提高科技推广率和覆盖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推广普及优良农作物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着力解决长期困扰我县生态特色型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利益机制。要逐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使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农户,送到田间地头,促使农民增收。
五是进一步加大农村扶贫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一是要将扶贫开发与主导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开发式扶贫和扶贫到户等形式;三是要大力推广小额信贷、农村低保、干部包扶等有效措施;四是要继续通过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生存困难。以加快扶贫开发进度,巩固发展扶贫开发的实际效果。
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学习,听取镇党委基层的报告,引导农民与市场化接轨;总之,让农民增收,需要投入的精力很大,却又无法马上彰显,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业绩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对本地的结构以及能调整的,该调整的,调整调什么、怎么调做到心中有数,拿出“点子”,为农民服务。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熟民情、解民意、排民忧、办实事,确保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过上幸福的生活。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4
1、海南省县域规模
目前海南省县域共有16个县(市), 包括10个县、6 个县级市, 建制镇189 个。县域土地面积29890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的84.4%; 县域总人口612万人,占全省的75.9%。
2、海南省县域分布
从海南县域地理位置分布来看, 海南县域依托港口, 以海榆东、中、西三大主干线为骨架, 形成了以海口市为中心的环岛分布总格局。城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海南每百平方公里城镇个数: 沿海地区0.72个, 中部地区0.42个。
3、海南省县域类型
从海南县域经济功能类型来看可分为三类: 东南沿海一带的旅游型县域经济(如琼海、陵水、万宁等); 西北沿海一带的工业型县域经济(如儋州、洋浦、东方等); 中部广大地区的热带农业型县域经济(如五指山、琼中、定安等)。
二、国际旅游岛战略
“国际旅游岛战略”中提出战略定位为将海南建设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这样的宏观和区域背景,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和支持。
随着海南二十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在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一年的背景下,海南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一方面整体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海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资源的发展未达到妥善的配置,农村区域未成功进入高速发展的行列之中,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大的不平衡。
海南到了必须进行农村区域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时期,只有转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缩小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尤其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根据海南区域特点,转变经济结构有着重大的作用与意义。
因此,“推动海南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海南农村区域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区域采取的不同措施,促使农民增收。同时,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研究在此战略下海南农村区域的经济转变模式,提升农村区域规模和竞争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做出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区域的发展方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农村区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建模分析
总人口:8671518,其中城镇人口:373.49万,乡村人口:493.66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自05年到11年分别是8124,9395,10997,12608,13751,15581,23716,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004,3256,3791,4390,4744,5275,9480。
我们发现,自2005-2010年,也就是国际旅游岛成立前,海南省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平稳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4%,12%明显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11年,国际旅游岛成立后,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均明显增长,但收入差距也被再次拉大,人均收入差距达到每年14236元。说明实行国际旅游岛战略后,虽然明显带动了海南省人民的收入水平,但也扩大了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考虑到2010年以后的通货膨胀以及消费品价格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南省农民的生活状况是呈下降趋势的。
下面进行回归分析,设虚拟变量0和1,看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否显著影响海南省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R检验
T检验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5
一、调查源起
县农民收入多年来一直存在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家统计局调查队通过120户抽样调查的指标,截止20__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2017元;一个是由调查队提供,县统计局上报市统计局的农民收入指标,截止20__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1929元。两个指标长期并存,虽然差距只有几十元,但对外形成了很大的误导。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剩余劳动力转移较多,农民家庭收入情况到底怎样?根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指示,该局组织人员对农民家庭现金收入开展了调查。调查工作为期一周,于20__年7月26日至8月日进行。
二、调查经过
这次总共调查乡镇17个,它们是罗卜田、晓坪、禾梨坳、罗旧、岩桥、大洪山、杨公庙、土桥、洞下场、碧涌、大垅、板山、罗岩、麻缨塘、竹坪铺、木叶溪、五郎溪,包括21个村、84家农户、302口人。调查按照上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人员根据预先设计的表格所设计的问题提问。
根据统计口径,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具体内容附表)。根据这四项包含的具体内容,逐一向被调查农户提问,把农户的回答记入表格相应的栏目中,通过电脑录入汇总数据,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显示的农民收入的特点
据调查统计汇总显示,今年1-7月份,被调查302户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总收入人均达5306元,比今年同期预计的全县农民现金收入2241元多3065元,增长了136.8%;比今年同期的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828元多848元,增长了17.6%;是今年同期预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396元的36.9%。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为4193元,占现金总收入79%;家庭经营性收入人均为950元,占现金总收入17.9%;转移性收入人均为163元,占现金总收入3.1%。农民现金收入呈现的特点:
1、工资性收入中,打工收入为主,而打工收入又主要以外出打工(本乡以外)收入为主。乡内打零工人均收入614元,占工资性收入的14.6%;乡以外从业收入人均3548元,占工资性收入84.6%。
2、家庭经营收入中,主要以粮食蔬菜瓜果销售为主。粮食蔬菜瓜果销售收入人均660元,占家庭经营收入69.5%;畜牧家禽销售收入人均209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2%;渔业收入人均53元,占家庭经营收入5.6%;林业收入人均28元,占家庭经营收入2.9%。
3、转移性收入中,主要以各种政策性补贴为主。粮食补贴人均100元,占转移性收入的61.4%;报销医疗费补贴人均47元,占转移性收入28.8%;亲友赠送(人情往来)人均8元,占转移性收入4.9%;养老金收人均4元,占转移性收入2.5%。
从上述情况看,被调查农户的现金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这块收入占到了农民现金总收入的78.4%。家庭经营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12.5%,其他占9%左右。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以打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
四、调查数据的可信性及对全县农民现金收入推算结果
这次调查采取进村入户面对面提问的方式进行,数据来源是真实可靠的。所调查的17个乡镇中,一类乡镇4个,二类乡镇7个,三类乡镇6个,农民外出务工数和收入数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根据302人占全县32万农村人口的比重,除去城镇人口和贫困人口数进行推算,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大致在4477元左右。
五、建议
1、加速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本县打工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方面为农民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另一方面方便农民工照料家庭。
2、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济。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灵活有效的流转机制,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济,培育粮食蔬菜瓜果、畜牧家禽、林业、渔业大户。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研发短平快项目,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短期完成农村原始资本积累。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
5、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6
一、误解之一:纯收入不等于净收入
通常人们理解的净收入是指总收入中扣除生产性成本和生活消费支出后的净结余。而我们调查公布的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是指总收入中扣除生产性成本支出、农税和承包费、调查补贴后的收入。农民纯收入的主要用途一是当年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二是来年再生产的费用投入。云南某县住户资料显示,2002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87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021元,生活消费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为68.5%,也就是说在纯收入中有近7成是用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其他商品的生活消费。所以一些农户在扣除生活消费支出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后,净结余已所剩无几,少数纯农户甚至出现负数现象。所以我们在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概念时不能把纯收入与净收入混淆起来。
二、误解之二:人均拥有并不等于人人拥有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是一个平均指标,难以反映出农户收入的差异性,可能存在着以少数高收入者掩盖了多数低收入者的情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敢想敢干、有知识、有技术、有资金、有好亲戚的农户,自己闯出了致富门路,甚至成为暴发户,这时就出现一个暴发户的收入比全村的其他农户总和收入都要高,而各村统计年报表中的人均纯收入是按人均算的,大多是村会计等有关统计人员根据村实际进行估算的,有点甚至缺乏正确的现实依据,在现实中有的村低收入者占多数,高中收入者占少数,因此有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根本代表不了村一般水平。
由此可见,有的村人均纯收入水平,难以代表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水平,更不是人人都达到这一收入水平。可以想象当60%的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时,人们对人均纯收入的不同声音已是难以避免。
相反,某县某村年初已经确定了记账户,假如此村年初农民人均纯收入处较低水平,年中该村发现了非常易开采的矿产资源,致使大多数村民一夜暴富,而确定的记账户没有参与矿业开发,他们的收入还是以正常的情况增长,这就造成记账户代表性失真,反映的生活水平远远偏低,可以想象当60%的农村居民实际收入高于记账户收入时,人们对人均纯收入的不同声音也是难以避免。
三、误解之三:“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农民并不全姓“农”
每当提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农民,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种田人,即传统的从事种植业的人们。而正是这种“片面”的农民概念,造成了人们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极大误解。从2006年甘肃宁县农村劳动力组成结构资料显示:全县乡村实有从业人员25.09万人,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14.08万人,而这14.08万人中又有4万人超过劳动年龄。妇女和老年人是这支劳动大军中的主体部分,由于近年农产品的成本逐年升高,农产品价格呈相对下降趋势,靠种田为谋生的这一部分人已成为农村中收入弱势群体。
但从另外一方面看,除种田外,还有部分人以二,三产业和渔副业生产。也正是这一部分所谓的“农民”才是构成农民收入的主体。衡量农民收入的多寡我们应该着眼于这一批人,而不是种田人。
四、 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特提出如下对策:
首先,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调查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从原来的抽样调查改为全面调查,测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并配有变异系数加以说明。
其次,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农民所反映的情况,设立农民认为的人均纯收入统计指标(农户一年的总收入减去一年的总支出,剩下纯现金),年报时进行公布并加以说明,打消农民对农民纯收入的误解。再有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施行分类统计,即对每一个村农户按照高收入,中等收入,较低收入,低收入进行分类分别统计,绘制分析统计图表,全面反映农村各村基尼系数的情况,让每一个村民了解本村农民收入状况,然后再运用我国现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让农民全面了解现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概念,从而积极配合统计人员调查。其次是加强农村统计的组织领导。农村基层统计是农村统计数据的源头,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农村统计建设,应把农村统计列入乡镇村重要议事日程,配齐农村基层统计人员,落实工作待遇,制定专门工作目标、奖惩机制,推行统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形成协调联动的统计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