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数学探究活动;探究模式;调查报告;体验;获得

一、构建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运用于现实生活。只有沟通书本与生活世界,才能活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变数学知识为数学能力。教师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创设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甚至疑惑的情感体验;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

(二)问题探究

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一般分为:独立探究、合作探究、引导探究。独立探究指学生个体对探究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研究,它是探究活动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合作探究指组内学生之间对探究问题共同进行探讨、研究,合作探究一般是在学生已经经过独立探究,但探究的问题仍得不到很好解决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探究活动方式;引导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所探究问题进行的探讨、研究,引导研究一般是在在学生已经经过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但绝大多数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仍感到束手无策时所采取的一种探究方式。由于探究内容的难度不同、学生的探究能力存在差异,所以选择探究活动的方式也往往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探究活动的流程一般为:

(三)小结与评价

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的闪光点,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是发现后继问题,使前后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环节,它能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数学建构,内化到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中去。通常情况下的小结,首先是梳理新知识;其次是对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学生对经历的知识有无深刻理解,就要看他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无深刻的认识。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时,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升华。再次是对探究过程进行纵横联系,抒发学习感受。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跟学生一起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依据的原则有:1.以激励为主,使评价过程成为发现、发展学生能力的又一过程。2.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3.评价形式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评价的方式随不同的探究形式又各不相同:对于个人探究,可将学生自评分与同桌或前、后同学的评分进行平均,再加上老师的评分;对于小组合作探究,可将个人得分(小组长评分)与小组得分(每位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评分的平均值加教师的评分)进行平均。

二、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后,与之相对应的是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及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让学生应用知识探究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以下就以其中一个课题――“生活中的一次函数”为例,来谈一谈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与体会。

(一)生成研究课题

学习完一次函数这一章后,我们没有停留在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的层面上,而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调查,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生活中的一次函数,用学过的一次函数知识去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制定研究方案

课题确定后紧跟着就是制定详尽的研究方案,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也是进行具体研究活动的纲领。它包括:

1.研究目的:(1)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2)通过调查,体会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5)通过交流培养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研究方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3.展示形式:制作幻灯片、实物投影、撰写调查报告

(三)活动的实施

1.设计报告。在着手每一项任务之前,都要列出需要活动内容的清单;在完成每一项任务之后,都要填写相应的表格,这样才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2.收集资料。学习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从图书馆、网上、书店查询图片和文献资料,寻找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整理资料,将已收集到的资料分类。

3.实验调查。班队活动、双休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边拍、边研究、边采访。虽然问题是即兴提出的,但由此他们了解到了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来源于生活,一次函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获得了生活经验,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讨论分析。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自己的困惑与体会,有的刚接到任务,无从下手,就展开社会关系网,求助于父母和亲友,并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分析;有的进行社会采访时,受到了一些人的漠视,他们懂得了“贵在坚持”的道理;有的进展较顺利,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讨论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及表现形式。在交流中既欣赏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又体会了自己的成果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同时还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5.设计创作。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幻灯片;利用语文特长撰写演讲稿;利用数学知识处理收集的各种数据。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又经历了一次与其他学科的碰撞,这样活动变得更有价值了。

(四)成果展示,回归课堂

之后我们专门开了一堂课,让同学们带着他们的作品与收获登台汇报。成员们做了精心的准备,以报告、幻灯片、实物投影的形式进行了展示。一张张幻灯片,内容新颖、图案美观;一个个解说员,语言清晰,流畅,充满了自信;同学们用不停的掌声给予了热烈的赞赏!

(五)效果与分析

这次探究性学习,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过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1.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小组成员走进社会,分工采访,与有关人员进行交流,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数量关系,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并加以解决。让数学变得充满活力,具有为生活服务的价值。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计算各种数据要用到数学知识,制作幻灯片要用到信息技术知识,写解说词要用到语文知识。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还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总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成为解决问题的共同要素。

3.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他们经历了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最初的困惑与无奈、探索的挫折与挑战、合作的效益与快乐、成功的喜悦与陶醉。这样的心理历程,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体验了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参考文献: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2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师若能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具体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就能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教学“角”的概念时,我借助同学们熟悉的钟表、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作角的边?如何表示角……让学生自己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中,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用多媒体显示梯子斜靠墙的画面,并附文字说明: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

(1)猜一猜,梯子的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

(2)列出梯子的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

(3)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这时,教师可进一步鼓励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自编数学题,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情境的设置力求有的放矢、短小精悍、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难易适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中,设置悬念,学生便会在情境的感触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有所创新。例如,在教学去括号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入:你能在10秒钟之内计算出式子1-(1-1/2)-(1/2-1/3)-(1/3-1/4)…-(1/2005-1/2006)吗?有的学生马上在练习本上演算,有的学生马上拿出了计算器,但10秒后学生还没有得到答案,这时我告诉学生若想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认真学习今天的内容———去括号,你就能在10秒钟之内口算得出结论。学生听了之后热情高涨,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又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入:你喜欢吃拉面吗?兰州有许多拉面馆,师傅能将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两头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根细面条。问:

(1)当拉出64根细面条时,师傅要捏合几次?

(2)请你猜一猜,若捏合到第n次后可拉出多少根细面条?同学们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好好学习今天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利用设置问题创设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投身实践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让学生投身实践,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拓展数学教学空间,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有了感悟,求知欲得到满足并乐意投入新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社会交际及应变能力。例如,在建立函数概念时,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到就近市场进行鱼类、肉类、青菜类等的市场调查,要求学生:

(1)调查过程中,各小组应找到各自调查目标,了解它们的市场单价,并记下至少两笔销售的数量和金额;

(2)观察销售过程中,单价、数量与金额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3)整理材料,以表格形式提交给老师。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自变量、函数的定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3

一、细心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如,市场上的数学问题:市场上的数学问题主要是买卖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担当起家庭一天的买菜任务,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买菜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钱,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及生活常识去解决在买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此外,学校食堂、运动会、家庭装修、加工校服、野炊活动等都是我们数学活动课的绝好题材。总之,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活动的形式串联起来是实践活动的根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中学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精心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1.数学游戏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实践活动中很大一部分即是游戏,如,一年级学生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后,为使学生熟练掌握,上游戏课时,可以让学生玩数学扑克牌。每三个学生准备红黑两色的扑克牌各10张,每张上的数分别是1-10,甲乙两个学生分别持不同颜色的牌10张,两人每次各出一张牌,由丙口算两道加法题、两道减法题。2分钟后计分并交换玩,最后比比谁的积分多。

2.实地考察活动:如绿化校园环境活动,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实地考察,对学校内的空地进行丈量,画出学校平面图并设计出绿化方案。

3.社会调查活动:调查访问类活动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是现实生活问题。这种调查访问类活动实质是训练学生的生存能力,对数学课本上已经数学模型化的知识进行体验。如,“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其生活来源就是商场、市场,可以让学生在买方顾客和卖方营业员的买卖活动中进行市场调查,写一写市场调查报告、商场销售情况报告。这就是所谓的“用数学、做数学”的学习方式。

4.智力大冲浪:实践活动中最有挑战性的就是智力大冲浪活动,学生的兴致也特别高。数学智力活动的内容可以不按教材的进度组织,是课内知识的横向纵向延伸,它灵活多变、挑战性强,优秀学生往往可以从挑战成功的喜悦中获取强大的学习动机;一般的学生也能从活动中受到一点启迪,开一点窍。

5.数学课本剧:“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表演《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如,在讲台上设计一个柜台(银行),模拟存钱、取钱的情境,从中学会数学中的银行利息问题。

总之,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呈现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以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除了以上介绍的五种,还有小制作、小课题研究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设计活动形式,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特别是创新出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协调一致,让学生感兴趣、乐参与、得到个性化发展的新型活动课模式,从而丰富和发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是由教师设计的,也可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使综合实践课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课,而不仅仅是老师给他安排的课。

三、潜心研究多元化的学科整合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兴趣;数学史;第二课堂活动;因材施教;课堂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73-02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对中职教育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中职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落榜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一些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在初中的学习中屡次受到挫败,对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方法落后、学习习惯欠佳,其中数学科的学习困难尤为突出。绝大部分的中职生对数学是“谈虎色变”,数学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中职学校的数学科已弱化为“配角”,当教师仍按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时,会发现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老师厌教,学生厌学,教与学矛盾凸显,并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认为培养中职生对数学的兴趣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关键一环,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努力探究培养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将数学史镶嵌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中数学学科淡化成学生的工具学科。枯燥的数学公式以及数学的计算在课堂中根本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导入中如何能做到引导学生一节课的兴趣而后实施教学呢?笔者在讲授每一章节之前补充了大量的数学史知识或数学家的一些逸闻趣事来引发学生兴趣。如:讲授《集合》章节时,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康托的集合论、罗素悖论引发的数学史上的第三次数学危机等内容,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与神奇。讲授《不等式》章节时,笔者穿插介绍了数学中的皇冠——“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对此进行证明的艰辛历程,讲述了业余数学家费马的生平和“费马大定理”的产生、证明的经过等,学生对这些数学家产生了景仰之情。讲授《函数》章节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十八世纪中最多产的数学家欧拉的生平,当讲到晚年的欧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能凭着超强的记忆力记住好几个黑板的演算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时,学生对这位“数学英雄”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钦佩之情。讲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章节时,笔者告诉学生数学家纳皮尔用20年的心血编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对数表,对此后人评价:“缩短计算并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学生对生命的执着与坚持有了进一步的体会。讲授《数列》章节时,笔者提到斐波那契数列与人类增长的速度原理相同时,学生体味到国家对人口增长速度控制任重而道远。讲授《概率》章节时,笔者向学生介绍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但当时刺激数学家们首先思考概率论的问题,却是来自赌博者的请求。十七世纪中叶荷兰数学家惠更斯也参加了“分赌注”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写成了《论赌博中的计算》一书,此书成为了有关概率论最早著作。学生在这诙谐的故事中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

在每一节的备课中,笔者都会精心选取一些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并在授课时以风趣、幽默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举办了《数学也可以很精彩》的系列讲座。通过课内、课外的努力,让数学史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有机地进行整合: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一串串冷冰冰、硬梆梆的公式、概念、定理、推理……,学生从数学史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与“真”,感受到了数学家们的刻苦、严谨、诚信,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这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数学”也将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成为记忆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组织大型的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文化课各教研组也有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笔者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组织形式多样,方式新颖,跨度灵活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每学期都有举行全校性的数学趣味知识竞赛,题型多样:“一笔画图”、“演算二十四”、“猜数学灯谜”、“数学趣味题解答”等,这些竞赛或采用单独闭卷作答,或团体合作作答,或对抗性必答、抢答,或“张榜悬赏”;(二)开设专题讲座。如《战争历史中数学的应用》、《动物世界里的数学》、《名著里的数学》、《数学与周易的关系》等,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体会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三)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把数学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财会专业的学生完成《会计与数学统计》、旅游专业的学生完成《旅行中的数学》、装潢专业的学生完成《美术中的数学》、计应和计网专业的学生完成《计算机和数学》……,对这些调查的评价,只要学生有个人的独创见解,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四)在每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都会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对本章内容学习效果进行小结,而后教师根据问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学生对每章的问卷调查积极参与,有的还进行了问卷创新。有一份会计专业的学生上交的《数列》章节的问卷调查,他对本章内容进行“五星”排名:

本章节难度指数(在运用公式运算时容易出错):

与生活结合指数(我懂银行复利的计算):

与专业结合指数(专业统计计算中需要使用相关内容):

测试中难度指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合理地运用第二课堂数学知识的渗透,教师多角度地挖掘数学中的美育资源,让学生更切实地了解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而且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24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1. 新课导入的生活化。运用实例创设真实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或风土人情,或联系人们的吃、住、行、走就地取材。比如学习乘方时就可以以兰州牛肉拉面引入,因学生经常看到,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2. 教法选择的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下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中,有好多关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三棱柱或正方体,可得到的截面是一个怎样的几何图形?”,对这个系列问题,题目繁多,靠课堂讲解困难较大,为了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采用了和生活最接近的一项措施,要求每一位同学回家将一洋芋等切为正方体,然后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截切,让学生总结操作结果,对这一系列问题解决就容易多了。

3. 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如在教材中多次提到的测量问题,很多的教学手段都是在黑板上进行,例子也仅局限在教材中,其实在课堂外就有看得见的例子,如旗杆、树木、建筑物、河宽等等,学生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学过的多个知识点,设计可行性的多种方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解决的办法并非抽象。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学完之后,结合课本图片中优美的剪纸图案,我们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设计一款剪纸,要求有一定意义,可以向家长请教,但必须自己动手,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剪纸的含义。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很动脑筋,有的查找资料,有的向老人请教,然后买纸,找工具,研究所剪花型,动手剪、刻,忙的不亦乐乎。来到学校后,我们又组织了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班与班之间的评比,并挑选有代表性的给予奖励。通过这个题目,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一举两得。

二、数学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1. 写数学日记。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运用,如给学生提出了数学调查作业,要求在休息日了解商场的打折销售问题和银行利率问题,写出调查报告,以此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再如,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运用实例。

3. 制作数学小报。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小报形式中去,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也可以借机鼓励那些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构思、排版、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生活中数学调查报告范文6

——浅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实践中的教学设计

数学新课标对第三学段(7~9年级)的教学建议有: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教学中,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现行数学新教材的编写都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实践。但新教材版本为数不多,而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非常广大,并且学生的地方差异也较大,因此教材也只是提供教学的蓝本,教师应该是教材的二次开发者。本人是第一批使用浙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师,在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实践中,认真体会新课标理念,针对上述建议,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己任,通过分析学情和钻研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从问题的创设、知识过程的再现、习题与课题的改编设计等,凭自己对数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形成的教学机智,对教材的处理增加了一些个人的做法:

(一)全面分析教材,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球门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全面分析教材,发现教材在部分教学内容中不设情境导入,如在七年级上册教材的7.5节《角的大小比较》中,教材开宗明义式地让学生直接尝试测量、叠合法进行角的大小比较。我改变了做法,从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入手,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为目的,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如图,A、B两个足球运动员要把球踢进对方球门,这时球在B运动员脚下,他为什么不射门,却要把球传给A?为什么在足球评说中经常

听到“下底传中”的战术?经过讨论,学生发现要是B射门,角度要

B

大得多,不易封堵,球容易进。借此情境教师引导,“生活中

有角,角有大小之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大

A

小比较’。”通过这一设计,把一个角的大小问题与饶有趣味

的足球比赛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下底传中” 这一足球战

术的数学味,也让喜欢踢足球的学生的足球兴趣“转嫁”给了

“角的大小”这一看似乏味的数学内容。

2.以学生喜爱的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著名心理学家希而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指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所以,新课标十分强调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七年级上册教材的3.2节《实数》中,是个什么数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本人把教材第70页中的图形(如右图)“改装”成学生喜爱的折纸活动来引导探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2×2(单位:分米,并把1分米看作单位1)的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折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跃跃欲试的学生折成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ABCD,因为纸上的AB就是,学生势必会对纸上的进行测量,由于测量的局限性,学生得出是1.4,但马上有学生通过验证发现1.42≠2,虽然有形却难以测量,通过比较折纸得到的各个正方形的边长,学生又发现1<<2,即不可能是整数,那它到底是什么,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庐山真面目”的强烈愿望。

(二) 深度挖掘教材,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创”知识。

1.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伟大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培养学生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蕴藏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七年级下册的1.1节《认识三角形》中(第2页),教材设计了三个图钉,改变其中一个的位置构成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比较最长边与其他两边和的关系,验证“三角形的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但我认为问题可由学生提出,学生的角色不仅是验证。对此,我以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来设计其中的教学片断:四人一小组,每组分十几根牙签,让学生把其中一些牙签折断,得到许多长度不一的牙签,让学生搭各种三角形,并让学生去发现什么情况下搭不成三角形?有学生站起来总结:两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时搭不成。这时我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然地提出结论的反面:“能搭成三角形的,应该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于是马上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迫不及待地通过测量验证或推理等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结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设计中,自己能大胆猜测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探索他们自己产生的、有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当获得成功后,他们的喜悦之情可以想象,更加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2.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再创”知识。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创造活动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还是本教材七上的3.2节《实数》中,对的探究,教材用填空的形式现成地给学生搭好了一个估计的框架(第71页),我意欲使学生亲身经历无理数的“再创”过程。通过上文中提出的折纸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充分暴露思维,如:学生甲认为1和2之间不能再有整数,学生乙认为找不到分数的平方是2等,据此猜测不是有理数;部分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进行测量、用计数器去求,但经过平方验证仍不是的真实面目。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一名合作伙伴,我也跟学生一起猜想计数器是如何确定的每一位数呢?经这一启发,学生丙提出把1.1,1.2,……,1.9都平方,哪一个结果接近2,的十分位就有了,马上就有学生丁完善丙的做法,应从1.0开始,并且也不一定到1.9,只要平方超过2就停止, 这样得到1.4<<1.5,那么的十分位就是4,跟量出来的结果一样。于是同学们继续发现寻找百、千、万、十万……分位的类似方法,由计数器来代替繁琐的计算。在再创的十几位小数后,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事实浮出水面。在这个再创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了类似数学家解决问题的历程,尝试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感受了数学创造的乐趣,培养了创造能力、挖掘了智力潜能。

通过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再创”知识,相比传授式的教学,这么做要“费时”得多,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这么做不仅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产生和产生知识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费时”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也快,同时也善于应用,还可以保持较长久的记忆。

(三)改编教材的一些例题、习题为生活化的问题,加强数学应用素质。

1.改编教材的一些例题、习题为生活化的实践问题。新课标要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学有所用,我有目的地改编教材的一些例题、习题为生活化的问题,加强数学应用素质。在七上第七章《图形的初步知识》中,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如线段的中点、两线垂直、方位角等,并要正确使用工具来作图。教材把上述知识的作图零散地分布在各题中,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作图操作随意。我改变了做法,把各个知识点与画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设置了颇有趣味的“寻宝活动”:参加夏令营的同学要去寻找“宝物”,老师给了他们寻宝路线。现在他们正在一块大石边(记为A),从大石向前方一棵松树笔直走去,需120米,正好在其连线的中点处向南偏东40度走200米,再左转90度直奔一处山脚,需300米(记为B) ,“宝物”就在山脚的洞中。我发给他们记有起点A和终点B的纸,学生非常兴奋地画着“寻宝”路径,只想第一个到达B“拿到宝物”。在画图过程中,概念掌握不好的同学就画错了图,平时画图操作不严格、规范的同学就到不了目的地,比例不准的同学也体会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受。在这生活化的问题中,学生不仅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而且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

.

.

C

2.改编教材的一些例题、习题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七下教材的1.6《作三角形》的作业题中,为了让学生会用线段的中垂线解决问题,设计了水井怎么挖的问题(教材第33页)。问题本身很有意义,但挖井这些场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我以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设计成这样的应用问题: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为举办好这场奥运会,迎接四海宾朋,奥林匹克公园正在建设中,在公园内已建好的有游泳馆(点A)、跳水馆(点B)、体操馆(点C),为了方便这三个项目的运动员,要使准备筹建的运动员宾馆到三个场馆的距离相等,问这个宾馆应建在何处?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并能增强爱国情感的现实题材,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四) B

想学生之所想,开放活动,改进课题学习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