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1
【关键词】教学方法 案例 实践 创新
【基金项目】大连交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5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7-02
一、统计学教学的传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相对较长,但内容比较多,尤其是学生需要接触和掌握的指标非常繁多,很容易造成对课程内容的不理解。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又涉及对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的统计,课堂上只能介绍一些基本的指标概念,而实践中的指标则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实际工作去接触和了解,所以学生在这方面容易产生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多加入一些实践环节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方式尽可能多增加指标的示范和介绍来弥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已开展多年,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和实施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但是从实际教学中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案例陈旧而且过于复杂
现有的统计学教材中,统计案例多为编写的案例,甚至是若干年以前陈旧的案例,不能恰当地结合现实经济环境及统计工作,很难让学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从内容上来看,大部分统计学案例都是有关国民经济的统计和校内统计调研的报告,也有少数分不同专业结合实际生产、生活的经济统计分析报告,但都表现为过于展现复杂的统计分析模型,而忽略了基本分析工具的应用,不能很好地为本科阶段的统计学学习起到示范作用。
2.忽略了数据搜集的训练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面临着海量的数据,数据的搜集成为了统计分析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从理论上将,统计分析方法不但能有助于数据的探索和发现,还为描述数据的分析结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但是目前来看,有关统计学的教学与案例编写中,极少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数据搜集工作的示范,相关的章节如统计调查和资料的收集也只是简单介绍理论,忽略了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数据搜集的训练。
3.学生实践练习的方式不能与案例教学有效结合
从统计调查和分析的实践情况来看,目前主要集中于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校内调研,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一些和自身的学习、生活相关的调研,随机抽取部分同学为样本,进行估计和计算分析,从而掌握统计调查分析的整体工作过程。但是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学生为了迅速完成任务,调查问卷往往是通过相互填写的方式完成的,数据本身的有效性不高,后续分析工作的实际意义非常小。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网络、统计年鉴等渠道收集数据,分析宏观经济、股市业绩、金融数据等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进而了解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学生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分析的实际问题,只好通过网络查找并摘录已有的论文资料完成作业。因此,如何将案例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练习有效结合是目前统计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与具体方法
1.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实施方案
从教学内容来看,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及抽样调查这些章节都适合于以案例的方式示范其原理。因此,在课堂讲授这些章节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案例,并进一步通过练习和模拟实验的方式深化这些认识,通过“讲授案例模拟”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章节的内容,并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图1 统计学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在选择案例时,如图-1所示,要注意案例的类型和专业,根据统计工作的过程和教学进度,选择合适的案例和模拟实验,以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一般统计工作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调查、整理和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统计工作阶段,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辅以恰当地模拟练习,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在统计调查阶段选择实践型的案例,即只布置需要查找的数据类型等任务,指导学生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并能进一步对数据的搜集进行实践练习。第二阶段是数据的整理和显示,在这个阶段主要向学生展示描述型的案例,例如国家的统计年报,让学生了解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进而采用统计图和统计表等形式将数据显示出来。第三阶段则是数据分析,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向学生展示实际的一些案例,让学生寻找问题所在,进而应用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布置的主要是解题型练习。在这些学习都结束之后,则可以向学生展示综合性的案例,如对某类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并能形成规范性的统计调查报告。
2.考核方式
由于统计调查和分析需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学生的课程安排本来就比较紧张,为提高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增加实践环节的成绩比重。新增加的实践环节部分,主要由学生以小组形式选题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数据,进而做出调查报告。各小组成绩为“同学互评成绩×50%+教师评阅成绩×50%”。其中“同学互评成绩”要求以组为单位对其他各组的演讲效果进行评价,按各组调查分析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分析结果的简洁、明确程度确定分数。“教师评阅成绩”主要以问卷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图表的规范性以及统计分析方法使用的专业性为评价标准给分。
3.考试内容的调整
近年来,国内统计学从重理论研究转向了以应用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分析和模拟试验练习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考试压力。所以在考试内容上应做出相应调整,可以考虑取消原有的多选、简答和填空等题型,而增加案例分析与综合计算题,这些试题本身并未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增加了难度。主要原因是没有固定的题目和范围给学生复习,只能通过平时的努力与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过去习惯的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失去了作用,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之处
1.案例与模拟练习的结合
目前统计学教学案例与习题非常繁多,但多数为综合案例,内容与各章节不对应,或者习题与案例没有可比性。前述的统计学案例教学实施方案中,统计学案例与模拟实验的结合恰好对此做了改进,做到每一个案例都对应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并且模拟实验与案例分析有类似之处,既能满足学生以案例为例进行模拟操作的需要,又通过改变主题促使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去做才能完成作业。
2.案例教学与考试内容改革的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对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又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理解统计软件输出结果的能力。也由于试题内容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考试的难度,进而增加了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3.绩效评价理论在考核方式中的应用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表现在试题内容的变化,而且表现在成绩计量方法的改革上。在增加的实践环节中,成绩的计量方式参考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绩效评价方法,即参与交叉评价的方式。学生的成绩50%来自教师的评价,另外50%则来自各小组的互评,即上级评价与统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上级评价的武断和片面性,又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考核提高了积极性,更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总体上来讲,提高了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总结
总体来看,加强统计学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已经是国内各高校的共同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案例式教学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并通过调查分析和报告的撰写提高了实践能力。但是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大趋势之下,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结合统计学教学引导学生设计统计软件、如何指导学生在新的领域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等,这都是将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闵素芹,柳会珍.浅析统计学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统计与咨询.2010.6(44-45)
[2]郑红玲.对经管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1期(229-230)
[3]赵艳霞,李宇鹏,王晓巍.改革统计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4期(157-158)
[4]赵晓芬.关于改进财经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32期(154-156)
[5]胡明礼.关于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科技信息.2009.10(4-5)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2
一、实施公安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以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创设具体教学环境,以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推广应用该方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案例教学法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教育、法律、医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并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以实际问题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将源于实践的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案例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抽象的理论之树植根于丰腴的实践土壤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3]。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死气沉沉,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创建具体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公安统计学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学习了公安统计知识后,还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与传统的单向传输教学模式不同,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公安统计学案例教学中,教学案例都是由公安工作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和真实数据构建的教育情境,其作用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学会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解读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在公安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盲目性,缺乏学习兴趣。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安统计学存在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深奥的计算公式;另一方面是公安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严重与实际脱节,使学生对公安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深。公安统计案例教学法选用在公安业务工作中的实际事例作为教学案例,所选择的数据来自于公安统计工作所获得的真实数据,这些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公安工作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真实事例和数据的讨论和分析,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公安业务特别是公安统计工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充分认识公安统计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解决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公安统计学的兴趣。
二、公安统计案例教学的具体步骤
(一)教学案例的编写。
公安统计案例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案例的编写。一般说来,教学案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真实性。即要深入实际搜集资料,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理、提炼和概括,而不能凭空臆造,脱离实际。公安统计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严肃工作,其中很多数据都涉及对社会治安等状况的客观描述,因此,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了缺乏真实性的教学案例,特别含有不真实数据的教学案例,不仅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对现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典型性。即要从搜集到的大量原始统计资料中,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事项作为案例的构成内容。
3.针对性。即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并能突出相应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案例。
4.理论性。即要将适宜的统计基础理论和方法融会于具体教学案例之中,以便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统计基础理论和方法。
5.适宜性。即案例的选择要难易适中,案例太难,学生会因知识储备不足无从下手,只能消极等待老师的灌输,丧失参与的兴趣;案例过于简单,不仅降低了教学要求,也会降低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课前准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要复杂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需要对案例材料进行精心的组织和编排,拟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其次,对于难度较大、材料较多的教学案例,应提前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给于充足研读案例和阅读参考书的时间,使学生在进入课堂讨论前能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内容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在案例讨论时有话可说。再次,要充分考虑到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案例教学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对问题讨论的控制和把握。由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难于回答的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好这样的情况,控制好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见,并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学组织。案例教学组织包括案例分析与讨论和案例总结两个环节[3]。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分析和讨论质量的高低关系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法的最终教学效果。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对案例设计的问题应交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由于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案,相互辩论,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由于认真倾听他人的分析与见解,并比较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得到更完善的决策观点。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现象中的特殊问题,分析现象发生的约束条件,将案例一般化,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评价、提炼,上升到一般理论,并进行实证性的简要分析或指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案例教学实施的最后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参与的评价和对案例分析的评价[3]。
1.课堂参与度的评价是指老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的评价。课堂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学习论和学生的角度来说,案例教学可视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建构性的。学生必须学会与文本互动,在合作与交流中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相检验彼此的理解和观点。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就不能真正把握和领会案例教学的要义,不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无法获得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2.案例分析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分析案例水平的评判,直接反映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所获知识和能力的水平。一般来说,案例分析评价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平时性的评价,即教师平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案例分析的表现做出评分记录;另一种是总结性的评价,即教师结合学生案例分析报告内容的质量和学生反思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学生的进步、表现情况做出评判。
三、实施公安统计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公安统计工作内容,编写具有公安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
目前,适合用于公安统计学的教学案例还非常稀少,因此编写具有公安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是目前实施公安统计案例教学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公安统计教学案例的建立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并尽量考虑围绕公安工作的内容进行,如对社会治安、刑事犯罪、交通事故、公安管理等情况。
公安统计教学案例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立:(1)深入公安统计工作第一线,参加公安统计实践活动,从实际工作中搜集案例;(2)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公安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案例。
(二)与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
案例教学只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它既不能解决公安统计学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方法中对公安统计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案例教学的实施必需在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因为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才能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4]。因此,在公安统计教学中应将案例教学和传统授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各自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公安统计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熟悉相关的公安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对各种案例背景、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熟练把握,才能对计算结果的优缺点有比较透彻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更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参加与公安业务相关的统计实践活动,参与教学案例的收集和编写,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
(四)结合统计分析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公安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将统计分析软件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公安统计案例教学的要求,更是公安统计工作的实践要求。公安统计案例教学所涉及的数据往往都是大量而复杂的,对于这样大量而复杂的数据,用手工进行处理和演示是不现实的。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计算已经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
(五)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在实施公安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表,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节约板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项目。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是达到案例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公安统计案例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为学生设计研究项目,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实际课题中,完成调查方案的设计、分析方法的确定、计算结果的解释等步骤,使学生能从工作实际中充分认识和体会公安统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统计学;实践教学
《统计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宏地、直观地、有条理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统计学原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几个概念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加大分析、判断力度,突出实用特色,注重统计工作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本质上创造了一种模拟实践的环境和过程,在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或体验模拟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1.以基本知识点为核心。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课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基本的知识点是案例教学的支撑点,一个案例可能涉及到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因此,案例和知识点之间应该做到明确对应。例如高职《统计学原理》课程的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方法;统计数据的描述;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简单统计推算方法等。教师在编写和讲解具体案例时,应根据课程的章节与内容要求,紧密结合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收集数据,使每一个案例尽可能包含本所章节所有知识点。
2.以现实环境为背景。
案例教学以现实环境为背景,案例多取材于现实问题,是实际存在或曾经发生过的典型事例,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群体现象数量表现出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内化,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统计学原理和定理取材于丰富的现实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真实而典型的素材分析研究和总结规律,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高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选取合适的统计案例
选取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统计案例应将统计理论知识融于具体实例之中,并且与课本知识点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构建案例教学的基础。首先,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适合内容比较复杂、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其次,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来看,案例要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脱离了教材内容,偏离了教学主题,就无法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目的。同时,案例选择一定要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生生的案例,才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促使他们不断思考。例如对于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基本思想,可以选择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案例来讲解,从而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此外,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中要明确问题,案例选取应当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通过统计分析做出明确的判断。
(二)适当应用统计分析软件
在进行统计调查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大量的实际数据,适当地在高职统计案例教学中辅助以统计分析软件,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案例实践教学中,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统计软件,比如Excel、SPPS、SAS等应用较广的统计软件。这些统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普及程度很高、而且本身拥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如描述统计分析工具,方差分析工具,回归分析工具等,这些分析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另外,上述统计软件都带有很强的模拟工具。大多数概率统计公式都比较抽象,如果需要生动地展示其原理,就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可以处理和分析大量案例数据。
(三)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活动
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高职统计学教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学生运用统计学中所学基本知识点,通过亲自搜集数据,亲自尝试编写案例,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途径之一。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大型超市和电器商场进行大型的统计调查实践,通过搜集有关消费者数据和产品数据,对当地的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调查都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的设计、分发、回收和数据的汇总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而教师负责指导和整体把关。教师则根据每个同学的兴趣,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完成数据的整理工作和统计案例的编写。除了鼓励学生组织研究合作小组之外,还可以由任课教师牵头,组织大型的统计调查活动,就他们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内容可以涉及校内和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大学生网恋情况调查研究,大学贫困生生活现状调查等。
(四)注重与所学专业的交融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4
关键词:非参数统计;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1研究背景
统计是一个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系统收集数据,并基于数据回答问题的过程。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造成反映实际问题的数据在问题表示的充分性、代表性和分布的单一性方面与传统的统计应用要求不匹配,于是催生了对数据分布假定宽松的非参数统计的发展。基于大量数据探索数据分布特点的数据分析方法成为非参数统计的主要内容。经典的非参数统计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因此,教学内容多是基本概念引入、原理的证明、例题解析等。传统的非参数统计在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证明太多,枯燥且难懂,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比较低,但是非参数统计课程又是统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对广义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是统计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因此,非参数统计从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来讲都不能降低标准。非参数统计的教学改革也是适应统计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培养目标的需要。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所倡导的案例教学法,由于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既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界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在《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NationPrepared:Teachersforthe2lstCentury)的报告书中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并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使用。本论文探索如何紧扣非参数统计教学内容和统计能力培养实施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结合教授内容设计教学案例。案例设计遵循“重应用、强能力”的原则,分析问题源于热点或经典社会、经济问题,分析方法紧扣相关的非参数方法,同时涉猎到其它专业知识或其它统计分析。所以,教学案例与课程的学习过程一致,但是最终要求的能力却要高于课本分析的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解决入手,理清分析数据的背景,分析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求可能的研究方法,分析方法的实现及报告的撰写,实现从理论到实际问题解决的一般性的统计过程,培养学生问题导向的统计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的认识
2.1课程的重要性
非参数统计是数理统计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基于大量数据探索数据分布特点的数据分析方法成为非参数统计的主要内容。随着数据科学的兴起,现代非参数统计方法在复杂甚至是大数据分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掌握非参数统计基本思想,并应用非参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统计专业学生具备的一项技能。《非参数统计》是面向统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学习非参数统计和了解统计前沿的基本课程。本科的教材有很多,但主要包括基本的经典的非参数方法,即单一样本位置的检验,两个独立样本位置、尺度的比较检验,多个独立样本位置的检验,单变量分布的密度估计,非参数回归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能对加深对经典数理统计的理解,又能拓展统计的视野。
2.2专业培养目标
经济统计专业遵循“实基础、重应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系统掌握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复杂数据;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社会问题;具有从事统计调查、社会调查、市场预测和经济现象分析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培养方案要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各专业课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3课程的特点
根据统计专业培养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我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将非参数统计课程作为经济统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后续课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非参数统计属于数理统计分支,知识框架与经典数理统计类似,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及变量间关系模型构建,如果仅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仅限于理论的部分掌握,教学效果不会太好。
2.4教学方法的改进
结合统计专业目标培养要求和学生的现状,探索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统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既要培养学生统计思维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实际的统计技能。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于他的学习过程中,就一门课而言,在授课期间,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都应该有效的监督中,做到课前收集将要介绍的理论方法应用的背景知识,包括文献、数据等,课堂中能结合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讨论,课后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监督学生,做好每一环节工作。教师首先合理设计教学案例,将统计方法的学习,实际问题能力解决,报告撰写思路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统计分析技能。
3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非参数统计主要采用分组式,并融入案例教学的混合模式。第一次上课有两项任务安排:一是按照自愿组合和学生成绩将学生每组4-5人分组,安排每组的负责人;二是介绍本课程授课的模式,课前资料收集与预习的要求,课堂分组讨论的要求,课后实践作业的完成与汇报。
3.1案例设计
本部分以单一样本位置的检验为例,介绍非参数案例设计的思路与流程。本案例将紧贴非参数单一样本检验原理及应用进行设计,同时关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思维。主要从数据背景介绍,数据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研究问题及方法原理的阐述,数据的实证过程及软件实现,报告撰写要求等方面进行设计。
3.2教学过程
非参数统计的教学内容是以一系列经典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传授为主线的,每一种统计方法都传递着一定的统计思想,有着一定的应用背景和应用前提。教学过程的效果取决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各环节的衔接。只有将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以下是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按照学生分组安排每一章节课前准备收集的资料。第二,课堂讲授该方法的统计原理及软件实现。第三,分组讨论学生收集的资料。第四,介绍案例的数据背景、拟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统计方法、各方法的比较、分析结论。第五,讨论安排各组将要解决的问题。第六,安排时间由其中一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析报告。
4结语
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面向实际问题,搜集数据,并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的能力,不仅使学生获得新的统计分析技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非参数统计课程创新型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非参数统计教学效果的改善,也有利于自身课程资源建设,为统计专业创新性教学过程积累经验。使原本抽象、枯燥难懂的理论课程变得实际而有用。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实质性的提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星,褚挺进.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田爱国,田地.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比较研究———基于《统计学》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1):73-77.
[3]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教育,2007,(12):25-26.
[4]吴喜之,赵博娟.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5
关键词:工程案例 应用统计学 工业工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1101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09QZ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O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8-02
长期以来,统计学一直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其它专业基本没有开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本专业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关于统计学方面的较专业的知识,而对于工业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学生来说,学习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是从数理统计这门课中学习到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对于如何在工作和生产实际中应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则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在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中加入了应用统计学课程,主要向学生们讲授统计学在工业领域的一些应用,使他们将学到的统计知识能与工作内容有机结合,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传统的数理统计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数理统计教学方法主要由数学专业教师讲授,主要讲授统计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其推导方法,讲授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1.1数学专业教师讲授的重点在数学理论的建立与推导方面,对于学生理解理论的发展和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听此类课程时由于专业观念的局限性而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1.2由于对所学专业存在差异而对纯数学知识缺少兴趣的原因,偏理论性的统计学知识在工科专业学生理解和认知的过程中存在延时性和未强化性,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突击式学习或者是死记硬背式的硬记忆学习法,这样获得的知识由于理解程度不深加之在以后的实践中缺少应用而成为阶段性的“易丢失”知识。
1.3数理统计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其它专业知识的插入和合理整合,而作为一门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里面均有广泛应用的专门学科,应该成为每名学生必备的解决问题的手段。而由于不能实现统计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1.4在单一知识点和整体知识结构讲解的案例选择方面缺少专业的针对性。传统的数理统计教学法就是为了讲课而讲课,很多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仅仅靠理论分析法来讲解,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认识的长效性不能保证,所以对于它们的掌握也缺少深刻程度。
2.案例教学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相对于纯正的案例教学来说,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本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以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为基础,抓住其对专业课知识的渴望心理,将统计学知识与专业课知识有机地揉合和统一起来,使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在实际学习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2.1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本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兴趣的基础上,主要是以各个专业的工程实例为知识载体进行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组织与讲解,所以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的主动学习心理和调动学生学习本知识点的主观能动性。
2.2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要勇于提问和交流,这样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2.3增加学生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提高课上消化效率。由于大学课程多、学习时间短,因此课上知识消化效率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度量标准,案例教学法将统计学知识点揉合于专业知识中,减小了学生的消极心理,增加其接受可能性和理解度。
3.案例教学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几点应用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工科为主的高效,其中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面向对象也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每个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对采购、销售、生产和售后等大量的数据的处理,从中获取对发展有理有利的决策,因此,对新进员工就要求他们能够在面对大量的数据时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可能的决策。下面介绍在上课期间采取的一些区别于传统数理统计教学的体会和经验:
3.1讲课时的引入举例尤为重要,学生们刚开始上课,思想和精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到课堂上来,这时要举一个例子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这个例子能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举一些学生们将来能涉足的行业种典型的例子则可以很快集中学生们课下的思想。比如在讲解时间序列这一章时,第一个例子就是列出一张近二十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的曲线图和我国经济总量发展的曲线图,从煤炭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煤炭产量的增长和国民经济总量的发展存在正相关性。图中还可以讲解时间序列图的包涵要素、绘制方法以及时间序列速度分析的知识等,这样在一张学生比较关心和常见的图中就讲解了本节课的许多知识点,使学生理解程度更加深刻。
3.2在讲解重点知识时要善于利用案例来讲解而不是先讲枯燥的理论。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连续集中精力听讲课程的时间大约在35分钟左右,因此,一节课的重点要在前30分钟就通过案例的方法来呈现给同学们,在后面的时间可以从案例中讲解定义以及很多基本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期精力比较集中时学习到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双因素方差分析时,采用的案例不是传统的家电销售量与地区和品牌的双因素作用,而是选择了能源品种与不同国家的消费量的双因素分析,此案例更加贴近学生们学习的专业方面,而且与国家现在强调的能源战略相接近,因此学生更易于接受,而且其中讲解过程为先讲解能源品种或者不同国家的单一因素的分析,然后再综合在一起构成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3.3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讨论环节。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出比较易于理解和相对较简单的章节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环节,并且要求他们在课下自学和备课,上课时分小组讲给其它同学听,而且要求其中的案例要和本专业的知识结合。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氛围更加轻松,也更加的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
4.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由国外引入的教学方法,在偏理论性的难以短期内理解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在一个学期的实践中,通过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工业工程专业讲授《应用统计学》,这其中的讲课一是以讲解案例为重点,以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为载体,以统计学的方法和原理向同学们讲授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内容,使学生们在上课的时间内能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听讲上。二是增加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课程,让同学们参与到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来,这样既开拓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先期自学和概括总结能力,又增加了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和与同学们的交流能力,使统计学的知识点和方法更加易于掌握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守宝,谢生荣.“应用统计学”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体会[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14:90-91
[2] 柴越尊.高职院校部分工科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统计基本知识和技能[J].科技信息. 2007年第35期
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对校园周边环境及校车进行整治,使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校车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广大师生和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周边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校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涉及校车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特别是杜绝涉及校车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组织领导
本次整治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统一部署,交警中队、中心校、黄泥江派出所参与。成立镇学校周边及校车交通隐患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安监站,由任办公室主任,张杰飞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整治重点
(一)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中心校要对本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摸底工作,包括司机个人情况,有没有学校手续,临时校车还是专用校车,是否有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是否有拼装报废车辆接送学生等,要一一排查清楚并上报整治领导小组。
交警中队一是要做好本辖区内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的受理、审查和认定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校车及校车驾驶人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对本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经过的路线进行实地勘察,发现有交通安全隐患路段要及时整治;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警示和提示标志、信号灯、人行横道和车辆减速设施等,确保学生通行安全。
(二)开展校车交通违法集中整治
交警中队要加大本辖区内校园周边道路及校车运行重点时段、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严格整治校车超员、超速、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要继续加大对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坚决取缔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
(三)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面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宣传乘坐不符合规定的校车的严重危害,中心校要劝告家长不雇佣无资质的车辆、驾驶人接送学生。要采取张贴宣传画和挂图、发放宣传卡片、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交通安全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维护自身交通安全。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动员部署阶段。
从9月9日开始到9月20日,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成立工作组,部署本次整治行动。
(二)部门联动集中整治行动阶段
从9月20日至10月20日,成立校车专项整治工作组,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全面集中行动,查扣车辆,路面督查超载超员、违章驾驶等行为,督促未办理相关校车手续的车辆办理校车手续,规范校车营运管理。
(三)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阶段(10月下旬)
通过专项集中整治,规范校车营运程序,消除校车安全隐患,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复查,与学校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状。
五、工作要求
(一)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这次校车集中整治行动是我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形势好转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政治的高度,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推动工作落实,凡是由于校车治理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的,要依法规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加大工作力度,形成部门联动合力
镇安监站、中心校、交警中队等部门,要认真组织参与联合集中执法行动,积极配合,互通信息,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校车安全隐患治理到位。
(三)提高服务意识,注重人性化执法。
集中执法组在强化安全检查的同时,要提高服务意识,对没有办理校车手续的车辆要按照先登记放行,后处罚的原则进行处理,以免影响学生的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