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一、地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学是地方高校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由于不同高校这些专业学科发展背景、依赖的重点学科不尽相同,不同专业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知识需求也不一样,但各地方高校往往忽略这种差异,导致自然地理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问题。不同高校,大多采用了伍光和教授主编的第四版《自然地理学》教材,有些专业开设的与自然地理相关的课程没有相应的教材,也应用这一教材,同一教材不能适应各高校、专业自然地理学基础教育;②教材涉及内容较多,涵盖面较广,教材内容与专业其他学科重复严重[1];③自然地理学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授课往往受任课老师的知识背景影响,很少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④地方高校主要担负着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专业人才,针对性自然地理学教学开展不够;⑤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自然地理学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地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要针对不同专业及学生的实际,灵活取舍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内容优化,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二、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原则
1.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原则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要结合学生就业,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不同的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有自身的特点,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目前,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以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规划为发展主线,兼顾地质灾害环境评价、土地估价,同时培育发展土壤地球化学、土地数据库管理等新生方向。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地理学和土地管理学两方面的课程。自然地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土地规划、管理与环境评价涉及的自然地理学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减少,全球气候异常频发,地球水土资源、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日趋严重。当代大学生对高质量生存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有认知自然地理的特征及发展规律,掌握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人地关系问题探讨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人地关系论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或可能论和协调论或和谐论。协调论或和谐论的产生是地理学者对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长期研究的产物,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人与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因此,人地和谐的理念和理论教育要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自然地理知识和理论,以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和需要。3.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的原则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比较宽泛,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及整理,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人才,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人才专业发展中通常涉及以下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应用:①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评价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评价要求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要素进行分析和介绍,以便对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和概括进行全面把握。一般本专业报告、设计或论文中通常要求对项目(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和自然地理条件进行介绍。②土地适宜性、地质灾害环境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及整治要求结合自然条件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对项目开展的适宜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从而保证项目开展的科学性、可行性,为土地规划及整理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了避免自然、地质灾害给土地利用带来损失,土地开发和利用通常要考虑地质灾害、环境灾害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及经济安全。③土地规划、管理、评价分区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总体布局、管制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要考虑不同区域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不同自然条件土地的优势。土地整理的规划、土地复垦的复垦方向、不同区域地质灾害等级划分都离不开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与评价。4.结合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实际的原则不同地区自然特征不同,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往往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自然地理学教学应该考虑区域差异和特点,需要联系地方实际,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尤其是实验和实习课,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地方地层、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生物等自然要素,分析其组成、分布特征,揭示其相互联系和形成机制,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实习、实践地点过远造成的时间和经费浪费。
三、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
为了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依照以上原则,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在选择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作为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性的讲授和学习自然地理学知识,并注重编写本专业实验及实习教材,对自然地理系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优化:1.理论授课内容调整与优化措施。由于培养方案中没有植物学方面的课程,同时自然地理学教材植物学内容涉及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植物地理学及植物学基础知识”内容;为了促进学生人地和谐的理念,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全球环境问题及全球气候变化”内容,增加一次学生讨论会“如何保护自然地理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部分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学相关科研内容和项目,增强学生的科研思维,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开讲座1次,并要求参加自然地理学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简单介绍其科研项目和思路;针对地方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岩溶地貌、水文及植被特征作为重点学习和讲授内容。由于培养方案有基础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删减“板块构造学说、岩石矿物”的相关内容;由于土地规划、管理与环境评价主要涉及陆地环境水文、水资源,教学过程中删除了海洋水部分内容;由于培养方案开设有土壤地理学,适当削减土壤形成及分类相关的课程;在各章节中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特征,删减“自然地理区域性及整体性”相关内容;简化“天文地理学”“生态系统”教学内容.2.实践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措施。自然地理学实习主要结合当地的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对岩溶地区孤峰、峰丛、溶洞等地貌、岩溶红色石灰土土壤、岩溶灌草丛植被、岩溶地下河进行调查,岩溶地区地下溶洞、地下漏洞形成的崩塌、岩溶地质下陷等地质灾害进行评价。结合校园处在岩溶发育地区的实际,实验课充分利用校园自然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对校区自然特征进行调查,进行综合描述;为了巩固植物学相关知识,结合校园园林植物种类丰富的特点,收集雁山校区植物名录,了解植物命名原则及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月球;为了促进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探索和求知,开展“显微镜观察植硅体”实验项目,了解植硅体的形成及其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苏英.高师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初探.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3,18(6):71-74.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 研究 困境与契机 主要学术成果展望
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我国历史时期动物的分布和变迁,包括自古至今我国野生动物分布地区的变化,珍稀动物数量的减少及其深层原因探究。历史动物地理研究一些珍稀动物分布地区的历史变迁,挖掘其变迁规律和变迁原因,对于探讨我国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变迁、珍稀动物的保护等,都有着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1]
一、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困境与契机
(一)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困境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中对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有所提及。只不过在这样一本反映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学总体水平的成果汇总的书里,对于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是这样描述的:由于“研究工作还很不够”,从而“只好暂付缺如”。可见,在文焕然、何业恒等的系列成果问世之前,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
究其原因,一是资料分散。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真如大海捞针,查索竟日而一无所获的情况往往有之。这就是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本身的难点,实际上这也是整个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共同难点,不过历史动物地理学的资料分散尤甚。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求极高,这是由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与地理学和历史学所不同的是,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双维的学科,它既要复原事物、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又要对应地揭示其在时间上的演替。没有时间的历史地理空间研究是没意义的,对于历史地理的时间研究来说亦然。这就要求对资料要无限地全面占有,力求作出全面的分析,得出具有精确度数的结论。对于历史动物地理学来说,资料的极度分散无疑让高要求的资料收集“雪上加霜”,工作难度可见一斑,以致很多历史地理工作者“见之则避”,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少人问津,进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分支领域。
再有,在极为分散的史料中,有关动物的记载异常混乱。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资料大多来自地方志,而旧方志的动物记载不列学名,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对此,陈桥驿先生描述得特别精辟:“在这些志书中查索动物名称,通名与俗名混用,本名与别名交错,有时一名为数物所共有,有时数名却仅系一物。混乱颠倒,不胜其烦,鲁鱼亥豕,出错更属难免。”[2]动物记载使用学名并加列拉丁文二名法,是从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觐县通志》开始的。而80年代初,当时新编的方志仍大都沿用旧方志的套路,关于动物的记载不列学名。此后,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呼吁下,某些地方的新编方志已经在动物卷中使用了学名,并加列拉丁文二名法,但是大多地方志中的动物记载还是相当混乱的。中国历代的地方志编写都是有专人专门负责,新地方志的编写也不例外,且编写水平和资金、人力的投入更是以前无法比拟的。在这等情况下,方志中关于动物的记载尚且如此,其他史料就犹有过之了。这就导致了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难度极高,要进行研究必须破译出各种古动物在当时中国古籍上的名称,今天是国际上通用名称的何种动物种属。研究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也就成了很多历史地理工作者手中的“烫手山芋”,弃之可惜,尝之不能。
当然,当时的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也不够快,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很多新的领域、很多分支的研究也没真正启动,不是显学的历史动物地理学也就难免受到冷遇了。
(二)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契机
80年代初至今,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了开拓发展的高峰期,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也随之受到重视,发展势头良好。首先是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强,对历史自然地理的重视非往日可比,环保支持者的奔走呼号也让动物保护走进每个人的潜意识,历史动物地理的研究日益兴旺起来。再有大型综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写的开展,令到地图集中对各历史自然地理要素的研究都迎来了人力、资金异常充沛的一个发展契机,历史动物地理学也不例外。况且在该地图集中各历史自然地理要素的研究都紧密结合当今发展势头迅猛的环境变迁研究,其现实意义使得历史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全面铺开,其前期的一些较薄弱的分支领域,特别是历史动物地理学被摆到了研究前沿,成为虽“老”也“新”的研究热门。
二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
在80年代初至今的短短二十多年间,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迎来了黄金时期,成果颇丰,探讨的问题很全面、深入,在研究的方法上实现了突破,以文焕然、何业恒为主的一批学者知难而上,文献整理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冲破历史地理学研究本身的难度“瓶颈”,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论述了几十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变迁,为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历史动物地理学跻身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备受关注。他们的动物地理区域探讨方面,偏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部野生动物种群及其分布区域变化情况;探讨时限方面,研究时间上限直抵全新世前期,与地质时期古生物变迁相衔接;在他们的论著中,也深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大一统”,历史时期动物地理的研究结合了历史时期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区域开发中人为活动的影响。[3]
对历史时期动物的类属进行概括性探究的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珍稀兽类、珍稀鸟类、珍稀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代表人物是何业恒,研究成果有何业恒等著的《湖南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和《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
珍稀兽类方面,研究的动物集中在虎、象、熊、熊猫、野生犀牛等。对于虎的研究又侧重于华南虎,成果有蓝勇先生的《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刘正刚的《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和何业恒的《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对于历史时期象的研究集中在江河流域一带,有曾昭璇的《试论珠江三角洲地区象、鳄、孔雀灭绝时期》、何业恒的《黄河下游古代的野象》和文焕然等著的《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至于熊的相关研究,何业恒的成果较多,有《历史时期湖南有棕熊吗?》和《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历史时期大熊猫的研究历来是个热点,主要的成果有何业恒的《大熊猫的兴衰》、《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和文焕然等著的《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历史时期野生犀牛的研究较为透彻,成果有文焕然等著的《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文焕然、何业恒著的《中国野犀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刘洪杰的《中国古代独角动物的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蓝勇的《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角分布的再探索》。其他兽类的历史时期分布变迁研究成果也颇丰,有周跃三、何业恒的《试论野生水牛、四不像鹿和中国鼍在黄河中下游的绝迹》,王青等著的《海岱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变迁》等。
历史时期鳄鱼的分布变迁研究主要集中在马来鳄和扬子鳄上。马来鳄的分布变迁研究成果有文焕然等著的《历史时期中国马来鳄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相比较而言,扬子鳄的分布变迁研究更为透彻一些,成果较丰,有文焕然等著的《试论扬子鳄的地理变迁》、裴修碧的《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何业恒的《扬子鳄在黄河中下游的地理分布及其南移的原因》及文榕生的《扬子鳄盛衰与环境变迁》。另外,何业恒等著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地理分布的变迁》是中华鲟历史地理分布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展望
对于动物而言,其与植物本是一家,在生物链中两者也是相邻的链节,相互之间的依存程度不言自明。动物是生长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一定的水文、地貌环境中的,气候和水文地貌与其是时刻在互动的,动物的状况更是气候、水文的一面“镜子”。这样的规律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的,在漫长的生态演变过程中,自然界始终坚持并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所以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的研究不会是孤独的,更不应该是独立的。它的发展有赖于历史时期气候、水文地貌等主要要素的研究,它的发展是应该站立在气候、水文地貌等主要要素的历史时期研究的基础上的。这样,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得出的研究结论才有统治性,才有说服力,才中肯。
对于中国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研究来说,它是众多自然要素历史时期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个分支研究,在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上都大可借鉴其他先行分支领域的成果,这样,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研究才具有更高的研究效率和研究范围。历史时期动物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分析探讨才有更广泛的理论支持,才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才有生物系统、生物环境“大一统”的高度和深度。展望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合作全面的研究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可采取两个措施,第一,将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对象之时间下限下延至当今,使之与现代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研究之内容在时间上更紧密地相衔接;第二,将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由仅复原过去历史时期之环境变迁,延伸到对当前环境变迁动态的评估及对今后环境变迁趋势的预测,并提出防止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对策。[4]
参考文献:
[1]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4.
[2]陈桥驿.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M].1994.7.
[3]华林甫.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2.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3
生物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作为地理学科体系下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表层的生物界,其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因此,进行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得书本里和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得到印证,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可以把瞬息万变的生物地理现象形象的反映出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教学体系。
传统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形式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学经费比较紧张,尤其是对于层次不高的普通本科院校来说,教学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靠学校投入大量经费让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等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据调查,目前已经有很多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取消了野外考察,或者由以前的长线的野外实习改为近距离短期实习,[6]也有一些学校采取学生自费进行野外实习的方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高校实践教学经费不足造成的。(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生物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野外考察为主,其它实践教学形式很少,而且往往是与自然地理学课程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共同进行,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能够节省经费、能够使学生理解不同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等,但由于很多学科内容一同学习,而且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内容掌握不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经历了一次自然地理观光旅游,对实践教学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掌握。(三)实践教学指导缺乏实践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指导有很大关系。传统的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多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生物地理学内容的指导。如果教师的生物地理实践知识相对薄弱,对学生指导能力有限,学生获得的实践知识就更少,再加上对于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过程没有一定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就更加随意。(四)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完善严格的教学考核机制是引起学生重视、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相对较为单一,大多采取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后提交实习报告的形式,对于实习报告的撰写内容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很多学生写成了实习心得或是实习期间的流水账。由于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教师对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也不太重视,有时根本不进行评分。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不健全限制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及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对于实践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加强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并且具有耗时短、易组织等优势。对于生物地理学的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如组织学生就某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纪录片等形式,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地理学可供实践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如生物和环境关系、生物群落相关内容、生物分布特征等都有很多实践内容可以进行。具体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形式,如可以结合学校周边生物资源进行植物、动物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实践;对学校周边不同自然环境地点的生物群落(如果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可选择相对较为稳定的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对生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如干旱环境、湿生环境、森林环境、草原环境等,分析该环境下生物群落特征及生物的适应表现。(三)采取短途野外考察为主,长途为辅的形式地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大多是要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作为将来的地理教育工作者,直观感受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区域景观的差异对于其将来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6]因此,野外考察是地理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生物地理学作为野外考察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野外考察路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长路线的野外实习考察有利于学生对于不同地区区域差异的整体认识,但需要的经费相对较多,耗时较长,一般只能在假期才能够进行;短途野外考察可以使学生对于周边区域的生物地理环境有较好的认识,且组织容易,一般利用周末即可进行。因此,生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短途考察为主、长途考察为辅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开设期间可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短途野外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包括生物地理学在内的多门课程的长途野外实践考察。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自然环境诊断 生态规划
1 引言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真正意义的“山水城市”一直是人类不断不断探索、自我完善提高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对自然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平衡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生态支撑。而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城市生态的摸底工作,即城市自然诊断则是体现寻找城市的生态制约条件,也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的价值点[1]所在。
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提及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需要尊重自然的智慧。生态诊断对于此句的理解则是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学习和传承,形成对特定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的理解和传承,即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的损伤、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只有这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服务价值才能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2 自然生态诊断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理学将自然地理环境视为一个庞大的有机物质系统,其五大基本组成要素,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在能量的支配下不断进行着动态联系。因此生态诊断关键技术即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对各自然要素进行集成分析的同时还需体现各要素分析的动态联系。
承载力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石,是根据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城市在生态系统承受阈值范围之内的发展强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内涵。因此自然生态诊断从约束性条件内涵出发,即从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生态演变规律、保持原生表土自然植被、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角度进行城市的生态本底前期分析,使城市在对自然扰动最小的被动式设计中实现生态过程的自我维持、自我循环,使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阈值范围之内。
3生态诊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3.1从地貌单元到城市建设适宜性
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貌作为城市下垫面的基盘,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因此自然地貌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3]。在城市开发建设前端对地貌因素潜在作用的影响的判别诊断,将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和职能的充分发挥[4]。
由于快速城市化扩张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山体、河漫滩、湿地、沟谷等为代表的自然地貌在逐渐被改变或者侵占,导致城市自然生态骨架或生态敏感地带的破坏,从而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和潜在城市生态风险。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前端通过对地形地貌分划分,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易发特性的认识,以及对地貌单元过渡带进行有效识别,才能在城市建设布局、开发强度、用地类型的控制中因地制宜提出开发策略,达到趋利避害、降低城市建设维护成本、保护城市安全的目的。例如预留自然汇水坡度和沟谷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通道,降低市政管网敷设强度;对易出现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避让,既克服不利因素,也反应出城市的固有山水风貌,将城市地貌寓于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山间盆地中的山前台地面、盆底平原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地貌单元[4]。
3.2从水文到海绵城市的认识
自古以来,“得水为上”,河道水体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但不利水文条件同时也给城市带来诸如洪水隐患、年均水量不均、河岸冲刷,河床淤积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水文自然生态诊断,判断对于城市水文条件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是建设水安全城市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受到破坏的水体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空间恢复和修复策略。
海绵城市即作为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城市,其建设理念应在考虑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市规划各阶段提出设置海绵性下垫面、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河湖水系的打造以及强制调蓄容积以及超标雨水排放通道的设置原则。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冲击技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5]。从
3.3 从生物到生态控制底线的保护
自然地理学对生物要素的研究包括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城市化过程,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6]。因此通过生态诊断优先识别和保护自然提供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护这些服务的空间格局,然后适应性的选择生物栖息地,来确定城市的形态和空间格局就作为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7]。
通过对自然生态涵养、景观资源和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空间判断,同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因子的提取,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形成基质-斑块-廊道镶嵌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框架。
3.4从气候到城市大气环境改善
由于城市特殊的下垫面影响,气候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8]。目前城市爆发的空气污染、雾霾等现象超过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再加上城市相对不畅的通风环境,致使污染物集聚在城市内部[9]。而对于城市内废热及污染物的疏散和调节主要依靠城市通风作用,而这一调节策略的核心问题是城市通风道的布局及设计。
大气环境生态诊断通过对区域内外能源利用结构、城市现有以水系、交通干道为代表的通风廊道布局问题的梳理及分析,利用一些具体指标,如“风速比”确定城市现有的通风廊道和城市静风区,为下一步规划或建筑设计提出风道预留策略。依托整合组团内部和近郊的公园、绿地、农田以及水系、交通干道为对城市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通风预留足够的通道,保证通风效率,同时在城市街区内部的建设和更新中通过对建筑密度、高度、体型设计方面的控制,以及街道廊道连通,建筑底层架空、错角布局等一系列细节设计确定通道的位置,营造具有不同功能和通风等级的城市通风微环境。
4 生态诊断技术未来的展望
利用自然生态诊断分析技术运用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让规划具有因地制宜和实操性是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课题之一。在没有明确,可行的技术指导规范的情况下,以自然地理学对地球物质要素的划分对象进行生态诊断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途径。同时还需注意自然生态诊断不仅应作为规划的前置分析,还应作为规划后评估的手段,服务于规划设计运营的全过程,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中带来的生态效益。
开展自然生态诊断是一项长期、不断总结的研究任务,其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手段要有先进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监测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规律, 丰富人类城市生态学知识, 提高人类解决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华.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A]. 见: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郑州: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09: 201-203.
[2]王如松, 刘晶茹. 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3): 28-31.
[3] Ian Douglas. The urban environment[M] .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Ltd, 1983.
[4]朱华友, 毛锦旗, 王育梅. 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地貌的利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8(4): 441-445.
[5]邓先瑞. 试论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以长江流域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0(3): 467-470.
[6]余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等.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 城市规划, 2010, (2): 19-27.
[7]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 2005, 29(09): 64-69.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5
一、教材的编排
过去的基础教育侧重于知识的教育,旧教材过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面面俱到,教材内容就难免“繁、难、偏、旧”。而新教材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想,以人为本,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
新教材的内容与高中课标的要求相符,注重基础,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比旧教材有更清晰的逻辑结构。
教材紧紧围绕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主题,对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做了认真细致的筛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选择的地理要素不求全,自然地理有基本的五要素:气候、地形、河流、生物、土壤。而在新课程中对生物、土壤没有再做介绍。
二是要素内容不求系统,每章知识都有一定的删除,如讲陆地环境和岩石时仅仅突出地壳物质循环,讲地貌时紧扣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等,对无关知识不再涉及。
三是教学的内容简单明了,如讲洋流时着重介绍全球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效应,有关洋流的成因和类型不再介绍。
教材还设计了案例,并紧扣时代脉搏(如“南方冰冻天气的出现”分析案例)。分析素材的出现,是课文内容的延续,也为教与学留下了空间。使教师不再照本宣科,也使学生有了思考的余地,便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的教
现行的新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从表面上看简单了,但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却更加密切了。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授课时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备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不断地总结积累。譬如,在看书、看电视或浏览网页的过程中。把所见到的可能对教学有用的资料加以整理,构建自己的“资料库”。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把握好教学要求。本册教科书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的第一册,是全套教科书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宜随意拔高。
2.适当加强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强读图训练和实地观察、演示和模拟等,以加深学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3.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某些知识重点和难度如“地球运动的特征”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三维动画模拟直观地予以展示。
4.加强科学史教育,培养反思意识。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概念、原理的建立过程和科学家的贡献等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意识。
三、学生的学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如课程标准中,就安排了学生讲解、制作、绘图、观察、实验、计算机模型、角色扮演、研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小论文、设计、主题讨论、调查访问等十多种学习活动形式。
学生应意识到,在这种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新课程已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承而导致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每节都有活动题、案例分析,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开放的素材去培养这种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认真学习和落实新课标,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地理教学更具魅力,地理课堂也将再焕异彩。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学型院校;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31-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深化理论教学、树立学生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实践素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的最直接途径。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设计、创新为辅;以理论作为依附,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为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有所变化,更多的需要直接可以投入使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一)社会需求转变导致实践教学的变化
现今的人才需求已经从粗略的人才范畴转变为理论功底深厚、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仅依靠传统的实验教学远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要从社会人才需求入手,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以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二)科技创新催生实践活动层次化
研究型创新实践主要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少数对科研创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空间和平台,以技能竞技为契机,通过适当增加课题的深度、广度和更加严格的规范标准以达到培养尖端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三)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素养教育,即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重在知识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自己学科的高度,紧跟学科前沿,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在更新自己所授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以平台为依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环境整体建设思路是营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营造真实生产实习、构建模拟仿真系统环境和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习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的能力,既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得到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的锻炼,产、教、学结合,丰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
以课程体系结构调整改革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以实践与科学研究为依托,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为载体,实施“应用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管理为手段,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以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建立三个“三三制”――即(1)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3)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与科学研究;实行三阶段能力递进,即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与自主创新的递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以教学计划为先导加强实践教学
1. 精简课堂教学课程
精简部门自然地理课程门类,将地质与地貌、气候与水文、土壤与植物合并进行综合实习,既可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学习,又可减轻学习负担,多出实践锻炼的机会。
2. 增设方法类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一般都包含有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四个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地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地理实践活动开展需要地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因此,可以适当增设地理方法类课程,有利于全面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增加实践性环节
针对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不足,实习活动偏少的状况,教学计划必须调整:一是增加地理实习、野外考察或调查等实践性环节的时数,加大实践活动比例;二是提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研究课题的设计,锻炼学生实践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四是结合社团群活动及课外活动,有目的、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地理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行开放式办学,建立稳固实习基地
积极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因此,我们与许昌市气象局(站)、地震局(站)、环保局、土地局以及中学等部门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满足地理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地方部门直接服务。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部门机构在科研、生产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应用创新和科研能力。
2.建立各层次各类型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野外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性实习基地(综合野外实习需要);二是区域性实习基地(两门及以上学科野外实习需要);三是地方性实习基地(单科野外实习需要)。如我院逐步建立的三层次地理实习基地,即嵩山地质、地貌实习基地(地方性实习基地),信阳笔架山植物、土壤地理实习基地(区域性实习基地)和南京―苏州综合人文地理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评价的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地理实践教学本身面向大自然、社会大课堂,改变原有方法形式,采用探究式、互动式、任务式教学方法实属必要。探究式让学生带有一定疑惑问题考察实习,激发主观能动性。互动式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充分研讨,共同参与实习过程。任务式是通过布置科研小课题,学生三或五人一组,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观察、查找资料、共同研究并完成实习任务。这些方法改革的尝试,对提高学生实习兴趣,提升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改变实习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2. 改变实践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