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1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文化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为人的社会群体所共享,包括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创造的文化。所以,文化与民族密不可分,其表现具有民族性。什么是文化传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从定义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承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文化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文化传承”,即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通过主体间的符号传递与认同纵向交接的过程。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是指民族文化在纵向交接与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群体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差异的制约而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强制性的特点的文化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机制是确保人

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的关键。本文研究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方法、形式因素间的互动结构及其影响。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苗族花鼓、芦笙、刺绣;布依族的竹竿舞;仡佬族的蹦蹦鼓;水族的水书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冲击下,这些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渐渐被侵蚀和边缘化,逐步走向衰弱,甚至消弭。

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纷纷倡导与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不少学者呼吁并身体力行的加入到抢救、保护贵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以求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丢失和工业文化急速进入所造成的文化断裂局面,积极寻找与传统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生长点。

(一)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来看

黔南、黔东南州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大州,这里有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资遗产项目15项19个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因此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在该地区显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包含民族歌舞、民族文字语言如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文、水书等,还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手工艺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游戏活动。如苗族的花鼓、侗族的打陀螺、骑高脚马、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既有一定的娱乐观赏价值,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使得一些传统的具有文化价值的活动得以保护与弘扬。

然而,在多样民族文化面前,学校教育传承内容比较浅显,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文件为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尚且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体系。

(二)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来看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传承人才的保护入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才越来越少,要拯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拯救人才,保护传承人才,充分发挥传承人才的作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为了传承吹芦笙技艺,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任教,给入事业人员编制,教学校有兴趣的教师吹奏芦笙,学校学生可以选修芦笙课。这些做法都让我们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美好前景。

但就传承的主体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民间艺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二是,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师大都不能胜任这项教学工作,勉强可以的教师因为教师职称与精力问题大都不愿意花太多心血在此项工作中;三是,但对学生本身来说,其大部分学习精力还是花在基础课程上,因此真正了解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的学生并不多,这影响到在学生群体间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觉的树立,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长远性发展。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来看

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主要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这三种。从学校内部看,这三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共同传承民族文化的。

凯里市第三小学自主开发了以“家乡――我成长的摇篮”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该教材图文并茂,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争做小小接班人”的活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操。三都鹏程希望学校自编了水语教材,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使水语走进课堂。平塘县把牙周陶艺编制成乡土教材引入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承民间艺术,培养后继接班人。瑶山民族中学举行每年一次的陀螺竞赛,并代表学校、次参加省、州、县的比赛获得好的名次。

这些地区自编教材内容上单一、流传不广、编写内容欠规范并且实践活动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这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牙周中学的牙周陶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瑶山民族中学的陀螺竞技也是在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上进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课外的形式开展,时间有一定限制,因而学生参与活动连续性与目的性不强,没有形成文化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没有纳入考核内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波动比较大。

(四)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来看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地区各校都积极宣传,大力营造浓厚民族文化氛围。在校园设计和规划上有意识地吸收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如建造民族墙、文化长廊展示民间传统习俗和民族体育艺术等。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服的设计,校门、楼道、教室、办公室、 宣传橱窗等的布置和装饰都体现了苗族特色,具有苗族文化风格,展现着苗族风情,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感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些都对学生们培养民族文化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学校并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仅靠学校这一传承途径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民族地区家庭父母大都在外地,家庭民族教育非常缺乏,且家长多关注于孩子学业成绩,对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认知不到。

二、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问题归因分析

(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避免在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需要推行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对考试课程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民族文化特色课目的考核。在现当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对基础课程的应试教育化,导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在传承内容上就显得简单与随意化,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与少数民族生活相疏离,忽略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环境适应性。

(二)“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的不完善。

“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持系统包括经费支持、智力支持、师资支持、课程资源支持等子系统,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缺乏来自政府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区自行其事,零敲碎打,未能形成统一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缺乏一以贯之的激励政策,也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在一线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老师未经过相关培训,许多学校都是其他任课教师(主要是音体美教师)兼任民族文化传承课,各学校各自为战,没有连贯性,没有共同的理念和协作措施,校领导重视就开展一阵,更换了领导或者形势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课程就停开了,老师也习惯于按常规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费心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三)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乏

文化主体的文化心态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族群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对族群文化自信的缺失是族群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在阻力。因此,文化主体对本族群文化的自信还是自卑的文化心态,关系到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调查情况表明,当地很多年轻人虽然在自己的族群社区穿本族群服装、说本族群语言,一旦出了社区却不愿意穿自己的族群服装、说自己的族群语言,有的甚至不愿意对外人说自己是少数民族。这是由于对本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信心缺,造成盲目的不自信。

(四)学校内部要素配合不够,校际间沟通待加强

学校内部要素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关于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有许多相关理论研究作指导,但在现实中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而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摸索前进。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的内部要素“各自为政”。学校民族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等的开展各自是在某个活动或几个学校有“特色”的体现出来,零碎分散,没有形成体系。

三、民族文化传承校内外互动机制构建

(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丰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

建立符合少数民族教育内容与标准的考核体系。把民族文化课程相关内容纳入考核中。改革学校的教学制度及方法,探索发现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挥教师与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积极互动学习作用。在学校教师评估方面,采取绩效评价与民族文化教育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教师对民族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对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改革,适当降低民族地区民族特长生入学门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的支撑体系

关注多元文化形态中个体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等特点,将培养不同民族创新精神和内源性发展动力视为己任的多元文化教师,与多民族社会基本要素的密切配合与交流互动,为个体发展而且为族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汲取活的教育资源的途径。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等民族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监督评价,做好分工与合作,从总体规划到日常管理给予保障,还可以邀请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参与民族教育师资的培训,共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元素,突出乡土性、民族性、实践性,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文化主题为基础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即培养文化主体的创新精神,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的教育中,蜡染艺术教学不可能取代教育,也不可能改变现代教育体系中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让民族文化作为现代知识的必要补充,在第二课堂上,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习,培养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这样接受民族文化会更有意义。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媒介为学生展示与蜡染艺术相关的资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密切配合,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建立校内外因素互动机制

学校可以在办学理念中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在突出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本民族文化的优势。采取多种学校教育形式,例如:建立民族文化特色学科、开设民族文化学习班、丰富民族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等。在突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和社区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辅助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结合,可以使民族文化具体化,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文化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就很好的弥补了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抽象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以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弥补了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不足。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校内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网络,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就业竞聘中适当纳入对民族文化的考量,特殊岗位对民族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从而促进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视,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 滕星.“中华少数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2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课堂教学;传承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41-02

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文化精髓,对各民族的发展和领域的影响意义重大,特别是美学教育方面,美术教育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手段,能够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从小学阶段抓起,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素质,因此应注重小学美术教育,并设置可行教学方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这些课题都应当引起写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科技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民族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流入我国过程当中,对我国民族文化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冲击,甚至有些定力不强的人开始崇洋,忽视本国民族文化,觉得西方文化符合时代潮流而我国民族文化已经落后过时了,对于这种意识应当杜绝并进行文化教育。

其次,学校方面也有一部分责任,缺乏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通过小学阶段的教育更能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由于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缺乏相应意识,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知度不够高,导致学生无法认知到民族文化,更无法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另外,民族文化对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也起到指导作用,相应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还会导致学生思想意识在成长道路上歪曲变形。

2.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包括很多内容,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如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等,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民族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特征。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自身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积淀,融合了民族中长期生活经验和人类智慧,对一个民族有着象征意义和集体标示作用。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到教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感知民族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我国开始着手素质教育的提升,使国民学生的素质不只停留在书本理论阶段,还应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具有高素质的表现。小学美术对于学生民族文化的启蒙作用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也包括发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民族文化的渗透,还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新意识。

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分析

3.1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仅仅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很大,还由于其能够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爱上美术的同时还能够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3.2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美术作品质量的好坏也对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不同,优秀的美术作品带给人们美的同时,还讲述了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其文化价值。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创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来讲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3 注重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小学美术教育不只是对在课堂理论上进行讲授,提高学生的美学意识和鉴赏能力,重要的是要能够在实际作品中体现到学生对于美的创造,除了美术画画还有其他形式的美术教学课程,如剪纸、叠纸和手工等动手课程,使美术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产生美术作品,发挥美术课程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动手能力,如三年级第五册有一节美术课程为《红色的画》,红色带表的意义深远,常常用来代表中国的喜庆和丰收,有时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红"。日常生活中应用对红色的应用也非常多,如红灯笼、红对联、红剪纸和红蜡烛等等,教师还可以以红为基准点,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剪纸和手工作品等。通过以上环节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依靠全国人民共同来完成,依靠各种措施来实现。而小学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手段能够有效传承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穿插渗透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发挥整个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静. 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探索[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3

关键词: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鄂伦春族简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称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鄂伦春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鄂伦春”这一族称早在清朝崇德五年三月丑是以“俄尔吞”出现的。以后在康熙年间的奏折中开始称为“俄罗春”、“额尔春”或“俄伦春”,较后的文献中统一写为鄂伦春。

鄂伦春族称含义有多种解释,其中“使用驯鹿的人们”和“住在山岭上的人们”的两种解释较为普遍。“使用驯鹿的人们”的解释与鄂伦春族曾经饲养驯鹿有密切相关。在《异域录》中载:“俄伦春役驯鹿驭牛马,驱似驴,足似羊,头似马,角似鹿,故称四不像。但土人则称鄂伦”。而“住在山岭上的人们”的解释源于“奥伦”的意思。鄂伦春人称山岭为“奥伦”,而“奥伦”与“鄂伦”语音基本相同。在鄂伦春族当中普遍比较接受后一种解释。

鄂伦春族是我国古老北方民族的遗裔,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文献看,它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出现的黑龙江流域北部室韦的钵室韦和大室韦。主要是因为在历史文献中有关钵室韦与大室韦的物质文化方面的记载与鄂伦春族的物质文化基本相同。如《北史・室韦传》和《隋书・室韦传》记载“以桦皮盖屋”。

托扎敏乡是鄂伦春族四个部落,鄂伦春自治旗五猎民乡镇之一。该乡镇辖有四村一居,其中希日特奇村和木奎村是典型的猎民村。两个村位于托扎敏乡政府东南1公里,共有93户,252人;鄂伦春族201人,占79.76%。猎民人均收入9540元,其中生产性收入5030元,全村经济以农业发展为准,主打产品为大豆。

二.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各民族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且由于其社会发展阶段和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鄂伦春族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地区,从事着传统的狩猎经济。相对封闭自然环境和原始的狩猎经济,促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居住、饮食、交通、节日节庆等方面。

鄂伦春族1951年开始定居,到1954年实现全部定居。60多年来,鄂伦春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信仰取向受强文化的冲击,鄂伦春族的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消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传统生产方式的变迁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志。”鄂伦春族一直到解放前,在大小兴安岭森林中从事着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的游猎经济。这种封闭而人烟稀少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狩猎生产实践中发展出了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学艺术。“人类住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如鄂伦春族所居住的“斜仁柱”,其形状为圆锥形,大体结构特点为以十三至十五根树干为基本屋架,上面铺桦树皮或兽皮做以保暖,并且搭建的简单而快捷性也适应游猎经济的特性。“住所的材料形式与性质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生活在森林环境,住所原材料取自其环境。鄂伦春族所有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皆适应其自然环境和狩猎经济而产生。

民族文化依附社会存在而存在。自然环境和狩猎经济的变化会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从1954年开始,全旗鄂伦春族族陆续定居,到1958年,猎民全部定居。与漂泊不定的狩猎生活相比,定居使鄂伦春族的生活得到可靠保障。

定居之后的鄂伦春族放弃狩猎经济,逐渐开始从事农业或牧业生产。这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现代强势文化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逐步失传或消失。托扎敏乡希日特奇和木奎猎民村为例,两个猎民村共有93户,鄂伦春族201人,其中掌握民族工艺制作的有13人,占6.4%,掌握民俗技艺(民间故事、民族歌舞,民族体育竞技)的猎民40余人,占19.9%。从这些数字说明,掌握民族文化的人达不到一半,占有比重极少,势必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掌握民族语言的人逐步减少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斯大林将语言作为民族定义的重要要素之一。鄂伦春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有其自己的语言。鄂伦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爱尔伍德这样说过:“语言或是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功效能使各个人的经验得接以互相参证,语言实是‘心理模式’传播之媒介,也便是其他各种文化之媒介。”而鄂伦春族语只停留在刻画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字,历来鄂伦春族的文化以口传形式传承下来,因而语言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今鄂伦春语言掌握现状并不乐观,以希日特奇和木奎两个猎民村猎民语言掌握调查为据。本人2012年下半年在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希日特奇和木奎两个猎民村201位猎民发放问卷进行语言掌握情况调查,最后回收185份问卷,16份问卷因各种原因没能收回。问卷统计表格如下:

从表一饼状图可以看出,将语言掌握情况分为优、良、差和不掌握四等,其分值各占13%、23%、19%和45%。而表二柱状图说明了语言掌握年龄结构,掌握优的猎民集中在30岁以后,良的集中在20岁到49岁间,差的集中在10岁到39岁间,不掌握的集中在1岁到29岁间。综合以上可以得出,30岁后的鄂伦春族当中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占多数,而不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侧集中在1岁到29岁的儿童,青少年,年轻人当中,并且人数颇为较多。这说明,随着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鄂伦春族中老一辈的未能传承本民族语言,而新一代的人不重视本民族语言的重要性,不掌握自己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鄂伦春族将会遗忘自己的语言,这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常不利。

三.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鄂伦春民族文化以其淳纯朴性和独特性成为北疆三少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元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一再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提高鄂伦春族自豪感和加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对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建立文化强国有深远意义。

(一)促进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立体化建设

立体化建设包括纵向的种类数量和横向的内容丰富度。目前,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较少,缺少全方位展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平台,而且拥有的节庆活动内容远远不够丰富和充实。当前,鄂伦春自治旗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民族节庆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旗篝火节。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类似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可以围绕桦树皮文化,狍皮文化等等开展节庆活动。鄂伦春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地区从事着游猎经济,并且在生产实践中围绕桦树皮制作家具、交通工具和器皿。桦树皮与鄂伦春族息息相关,他们的桦树皮手工艺非常精湛。

(二)打造生态旅游民族村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鄂伦春自治旗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景点有嘎仙洞和布苏里度假山庄,缺少体验鄂伦春族族传统生产生活,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展现民俗风情的旅游景区或度假村。旅游景区或度假村搭建独具特色的基础设施,如搭盖“斜仁柱”,还原传统的生活状态,让游客体验或观赏。恢复原始交通工具,使用马匹,桦皮船,爬犁等等作为游客的代步工具。提供独有的饮食消费。鄂伦春族饮食文化丰富而独特,包括狍子肉,野猪肉,烤灰鼠等肉类和猴头蘑,羊肚蘑,蕨菜,柳蒿芽等野菜。

(三)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的培养

人才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是不可而忽略的要素,我国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更应重视人才的重要性。第一,着力培养民间手工技艺,民族语言,民族音乐舞蹈等方面继承人。在上述调查资料中可知,希日特奇和木奎两个猎民村中不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数不断增多,并且在1岁到29岁的儿童和年轻人当中占多住比重。因此,在年轻人当中培养一批民间艺人,保障民族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发展。第二,加强基层政府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基层政府对于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人员,招揽时提高学历和专业门槛,同时也要兼顾对鄂伦春语言,民俗方面有一定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集》[M].人民出版社,1972.82-83.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商务印书馆,1996.86.

[3]王志民,金勋,张荣,冯国平.《鄂伦春自治旗志》[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98-100.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4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廖群. 周代“采风”说的文物新证〔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内容改革;传承发展

我国进行了多年的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如何真正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要内涵的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主线只有在声乐、器乐等教学主干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以及学科、院校、社会联合等方面实现具体的细化和深化,才能真正取得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一、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与声乐与器乐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高师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文件规定,声乐和器乐课程贯穿于高师专业教学全程,也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体现的主要载体和主要内容。如何切实和具体地在声乐、器乐这两大教学主体内容中强化民族音乐元素,是高师音乐教学的课程内容真正适应和实现以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为主线的音乐教学改革目标关键。

声乐教学现行的高师声乐教学内容基本以音乐院校传统声乐教学为基础,主要有声乐演唱和合唱教学两大类,教学曲目基本采用上世纪80年代及后来多次修订的高师声乐曲选教材,其少数民族音乐的曲目在数量和份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汉族以外具有本土少数民族和地域性音乐特色难以突出呈现。

因此,声乐教学改革主要体现是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教学曲目新内容选择和系统化。

首先,在原来高师声乐教材基础上尽快建立系统的以我国民族发声为基础、学习借鉴西方发声方法而又具有本地区、本民族声乐特点的一整套从曲目到演唱方法的辅助声乐教材,其主要的教学曲目以本地少数民族(或地域原生态民歌)音乐占有较大比例。

“原生态”民歌是繁衍生息在该地域的人们祖祖辈辈思想与理想追求的浓缩,是某一民族、某一地域人们“灵魂的声音”和连接那里的人民心灵的纽带,是反映着当地的民族、地域、生活方式的不可复制的“活化石”,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民歌在演唱方法、语言、演唱形式上都极具特色,具有丰富的人文基础。因此,把本土少数民族、地域的原生态民歌在按类别、曲调、内容、难易程度通过收集整理和加工后成为声乐教材在教学中系统运用,必将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地域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少数民族、地域音乐的传承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此,不仅少数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将在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有效声乐教学活动载体支撑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且在实现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实现高师声乐教学的改革,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地域特点边缘化问题的关键和切实方法。

高师声乐教学中少数民族特色的辅助教材建设必须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实践教学比照工作,要经历通过对大量的本土少数民族或地域声乐曲目的收集、整理、筛选、加工、创作,再以一个或数个类别原生态民歌为主体,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系统和特色声乐教学曲集的过程。这是一个艰苦和细致的工作。以广西壮族民歌为例,曲调有数百种,其中有单声部、声部和三声部,又以百余种的声部山歌最为普遍和富有特色,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创作手法高妙,形式独特,风格各异。这众多的种类不可能全部进入教材,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嘹歌”为主体,在歌词、音调旋律、节奏、演唱形式的整理加工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形成具有壮族和西南地域特色系列的高师声乐教学曲目。另诸如云贵的苗族、侗族大歌,藏、蒙、维、回等少数民族的山歌和各不同地域的民间歌谣,也都可以在收集、整理、筛选、加工后成为高师声乐辅助教学曲目。

其次,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系统性的合唱、声乐组合的教学曲目是目前高师声乐教学最为缺乏的方面,而这也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内容。在近年来的几届青歌赛中,原生态声乐组合和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明显的演唱所受到的欢迎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本土和校本教材建设应当以此为重点。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为主体编写的合唱、重唱教材虽然比独唱教材难度更大些,但也具有良好的基础,因为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民歌本身就有十分奇特与和谐的和声效果,稍加整理就是优秀的声乐组合教材。因此,从适应实际教学出发,在合唱、重唱教材编写中将更多更大的力量放在有关多声部原生态声乐素材的收集整理加工创作上是必须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生态民歌本身演唱时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不能只局限于单纯曲调谱面集成,更应该形成独唱、合唱、组合三者结合的并带有如队形、动作、服饰、演唱特点等详细系统解析的专门教学内容材料,建立具有特点的发声、用声的演唱评价标准、教学概念等教学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教学曲集系列以供教学之用。

最后,声乐辅助教材的建设和系统化要在根据高师声乐教学特点和少数民族具体情况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有自己特色的声乐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逐步丰富完善,同时,还要学习和参考其他兄弟院校有关方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实施曲目调整。另外,声乐辅助教材的教学可作为校本课程设置,也可结合高师原有的声乐必修课进行或者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单独开设,也可穿插到《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地域音乐传承发展为主线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成为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切实途径。

器乐教学教育部高师音乐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把钢琴作为器乐必修课,把笛子、胡、琵琶等民族器乐作为选修课,在少数民族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本地域民族器乐课程。目前,适合于本土和少数民族特点的器乐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匮乏、无系统教材的问题,因此,高师器乐教学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强化十分必要,高师的器乐教学改革主要就在于要对民族民间器乐演奏课程进行开发,突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民族地域特色器乐音乐传承发展这一亮点。

首先,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学院的力量,选择本地主要少数民族地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色乐器和曲目作为对象,在进行筛选、比较和研究后确定所要选择的教学乐器,然后一方面从乐器本身出发,从材料的选择、形状的设计等方面人手进行改良,努力提高民族民间乐器的音质、拓宽其音域、提高其艺术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从其演奏手法、技巧、演奏曲目人手,进一步凸显其独特而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并将风格、调式、乐器演奏技巧方面都不同于其他民族音乐和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其他民族音乐中没有的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手法归纳总结起来,形成规律性的系统材料进而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器乐教材。例如广西特色乐器壮族马骨胡、天琴,京族独弦琴,侗族琵琶、牛腿琴,苗族芦笙等,其音色、演奏手法和曲目都别具一格,又是当地人民普遍喜欢的乐器,完全可以成为高师器乐教学中的少数民族器乐教学主要乐器之一。

其次,教师是少数民族器乐教学的一个关键,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循序渐进才能很好地完成高师器乐教学改革这一目标。学校应聘请高水平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在教学过程中先选用一些与少数民族音乐相近似的乐器练习曲进行改编,也可选用一些简单的乐曲改编成练习曲,然后逐步过渡到再选用一些名曲进行改编。如选用民族器乐曲《=喜洋洋》《北京喜讯到边寨》等,选用一些学生较为熟悉西洋管弦乐曲如<拉德斯基进行曲》等进行改编。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再通过收集、整理大量民族地域特点的原生态音乐并以此为基础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歌音调,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如富有动感的切分节奏、三连音节奏,不同调式调性对比等)进行新的少数民族器乐曲创作,满足一些舞台演出的需要,作品篇幅的大小、曲目的难易则根据课堂教学、艺术实践的需要而定,积累和逐步形成相应的器乐教材。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器乐课的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积极介入当地有关少数民族节日和地域民俗节日的音乐活动,如广西壮族历来有“三月三”等一些民族音乐节日,可将其纳入民族器乐实践中,通过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艺术教学能力,办出该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特色。

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与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纵横向系列措施以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为主线的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除了在主干的声乐与器乐教学内容改革纳新外,从纵向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高师音乐教学新体系建立以及通过建立区域性联合、社会性联合、群体关注方面进行横向努力,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不可缺少两个方面。

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在把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作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主线与内涵的实施过程中,以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的新高师音乐教学体系建立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以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作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主线与内涵中最具体的方面,这既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也是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

高师音乐教学中有关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辅助教材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辅助教材建设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教育建构中具有绝对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有关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辅助教材建设工作,从观念上建立寻根意识,把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作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开展本地少数民族和地域性原生态民歌和乐曲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较全面地收集内容涉及各级各类有代表性的优秀民歌曲艺,在筛选、加工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条件编写声乐、器乐曲集以及相关的音乐史、音乐介绍的文字资料,形成校本专业课程教材。

其次,将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收集整理提高到人文学科的角度,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一般的、孤立的教学或音乐文化活动,而是通过人文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结合对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扩展视野,使教材建设视野更广更高和民族地域音乐内涵更丰富,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联合中文系有关专业联合进行研讨,联合实施音乐文化的民间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民族音乐与民族、民俗、地域文化,互为依托进行民族地域音乐文化的更深、更广泛的研究,以形成更具代表性和民族特点的教材。

课程设置高师音乐专业以音乐教育专业为主,音乐教育学专业作为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有大量的生源来自本地区和本民族,他们将担负着未来本地区的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工作,因此,在原有高师音乐课程基础上以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新的有关民族音乐的专门课程是极有必要的,这一课程的设置将为本民族和本地区音乐基础教育输送一批懂本民族和本地区音乐资源、又具有一定民族音乐声乐、器乐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为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培养了接班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教育的途径对中小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普及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对开展我国新一轮的音乐教学改革和落实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传承民族、地域乡土民间音乐的受众群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评价体系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有关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内容、目标、方式的新型评价体系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纵深任务和特殊任务。高师音乐教学中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内容的评价标准、要求,是保证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由于以往其他评估工作中所遵循的评价体系,往往套用理工科院校偏重于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建设并不相宜,因此,新型评价体系极为重要。高师音乐教学中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和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的原则必须基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责任,以音乐文化的民族自觉意识为基础、以音乐基础教育为载体而提出自己独特的独立的建设目标,同时还要根据高师音乐专业特点和当地具体情况,科学、细致的使其转化为相应的评价体系,转化为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如制定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有关本土少数民族声器乐曲目选用的要求、数量、授课的时数以及开设与此相关的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标准、教学目标、效果要求;根据高师教学特点和本地域各少数民族具体情况所设置的相关校本课程在教学期间的合理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相关管理、艺术实践等。只有建立好这样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真正成为高师音乐教学的内涵。

二.区域性联合、社会性联合注重横向发展是少数民族音乐的内涵真正融化为高师音乐教学内容的另一重要方面。

区域性联合由单一地区和单一院校完成少数民族音乐内容成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主线的任务,在力量和视野上都比较单薄和狭窄,综合地区、多所院校的共同力量进行区域性的联合、实行集体专注,以横向方式加强和加快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体现是必须的,具体做法是:由区域中心的一所院校为主要负责,其他相关院校共同协助,或承担单个课程研究、或负责专业教材建设,分工合作,同时,也可从专业角度去开展这一联合,如建立一定的章程来进一步加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以及高等艺术院校间的协作,定期举行交流制订院校和专业间的异地共建规划,联合项目研究,资源共享。凡有成功的经验,大家都可以取经吸纳。可以在根据本地本院情况的基础上,与其他兄弟院校互通有无,如校本教材的交流、教学经验的交流,艺术实践的交流、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参考等,使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为主线的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持续化和常态化。

社会性联合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不仅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主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幅员广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其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地域音乐文化的活态存在在各方面的关注下正在经历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有文化市场需求推动下的自发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得到音乐教育的正确引导。因此,高师音乐教学改革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走出去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文化部门、社会音乐机构交流,把教学改革与当地社会文化工作结合并加以利用,在推动当地民族地域社会音乐文化的活态建设的同时,使教学改革得到丰富和完善。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6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巳过/万重/山。”节奏划分各有不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险要,给人以动态美。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有共同点。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后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顾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到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诘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时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的情激发学生的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