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资源调查报告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封城河流域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封城河位于东回舍镇东南部,主河段介于东回舍村南封城村北之间,西接马塚河,东段有多条南北向支流汇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该河流水道宽广、两岸植被茂盛,土地肥沃,河里鱼虾成群,儿童常到河中戏耍游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特别是九十年代后,随着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两岸植被遭到人为砍伐破坏,特别是随着八十年代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数量增加,昔日清澈的河流已变成小溪,河床中杂草丛生,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诸如废弃鞋袜、塑料等淤积。河中鱼虾几近绝迹,常年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昔日可爱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在河中戏耍、捕捉鱼虾的美好情景已经不在。

二、河水流量减小的原因

1.与自然降水量的关系。通过多次走访封城村和东回舍村老人,并到我县水文观测站调查发现,近三十年我镇的年均降水量没有很明显的变化,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增加,特别是1996年到1998年。可见,河水流量的减小与年均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关系。

2.与两岸植被的关系。我校初三学生,通过礼拜日回家与长辈的交流,并走访了大量村民,发现封城河两岸的树木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大量盖房、打造新家具等,大量砍伐树木。而牛羊的过度放牧则导致两岸植被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是河床,逐渐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由此学生得出水流量的减小与两岸植被的破坏有着一定的关系。

3.与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的关系。封城河两岸村庄众多,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大,而且工厂众多,不仅是我县工业重地,同时,也是我县农业发达地区。临河的村庄,土地平整、宽阔,灌溉用水来自岗南水库,但支流上游的村庄基本上用河水灌溉农田,导致主河流水量减少。近几年,由于农村的城镇化,大批居民小区的建立,导致人口大量增加。地下水位急速下降,也对河流水量的减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企业原来规模较小,近几年通过改制,逐步成为颇具规模的现代企业,工厂生产需要抽取大量地下水,同样也造成封城河流域水量的减少。

结论:封城河水流量的减少原因众多,主要是:工厂、居民用水,大量开采地下水;支流来水不足,大量被农业占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恶化,河床沙化。

三、对现有河水水质的初步评估

问题情景:时常听当地村民说起,在一些村庄周围,时常闻到一种难闻的气味。从封城河边经过,河水由前几年的大河已经变成现在的小溪,河边戏耍的孩子不见了,河里的鱼虾不见了,河床上小树小草不见了,而生活垃圾、废旧塑料袋、废弃衣服鞋子,却随处可见。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课题组带领学生对封城河流域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探究实验。

做出猜想:封城河水受到污染。

设计实验:在不同时间,不同河段采集样品进行以下几方面试验。

1.观察河水的透明度

2.水样气味的初步检测

3.河水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4.用ph试纸检测河水的酸碱度

5.不同样品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样品的采集:分小组在不同河段,白天和晚上各取四个水样,每个水样1500ml,分别为1、2、3、4、5、6、7、8号为东回舍村西,2、6号为某企业南边,3、7号为封城村北,4、8号为封城村东5千米处,前四个水样为白天所取水样,后四个为晚上所取水样。

注:水生小动物用市售小金鱼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24小时。

实验结果如下:

1.对1至8号样品各取8ml于试管中,先用肉眼观察,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分析:由于工业废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水的营养化,逐渐形成了河中水生植物的生长,但随着河水流动,自然界的生态净化,水质逐步得到改善。

2.分别取样品8ml,分置于8个试管中,直接闻气味,1、2、3、4、5、7、8号七个水样没有气味,只有6号有刺激性气味;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于酒精灯火焰上,分别加热,2、6、7号有气味,6号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分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有气味,白天排放的污水气味小,晚上排放的污水气味大,可能是晚上有时候水质处理不到位。

3.各取八个样品10ml分装于试管中,各滴加酚酞3滴后,观察现象为:1、7号略红;6号微红。其它样品均不显色。说明1、7号弱碱性,6号碱性。

4.用pH试纸检测结果如下:6号接近9,2号、7号接近8。

5.各取八个样品400ml分别倒入八个洁净烧杯中,在每个烧杯中喂养3条大小相近,鲜活的小金鱼。小金鱼在2号水样中存活约9小时12分钟,6号样品中存活约3小时,7号样品中存活9小时。其他几个样品中均能正常存活。

结论:封城河水受到化工厂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污染。

四、实验启迪及反思

从实验中得到的启迪:

1.全社会都应加强环保意识,不向河中倾倒垃圾,工农业生产、生活废水要净化后再排放。

2.加强环保立法虽然重要,但关键是认真执行。

3.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4.努力学习化学知识,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5.培养学生逐步树立“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

实验反思: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2

在校师生及周边小区居民和周边各部门单位

二. 调查时间

20**年**月**日

三. 调查目的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了解世界及我国普遍缺水的种种真实状况,并深入分析出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组织同学在课余时间进行一次关于市民水资源观和节水意识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争做节水宣传员,形成正确的水资源观,能在生活中自觉节水

四. 调查内容

五. 存在的问题

六. 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方案

1、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际差别很大,年内也变化莫测,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3、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交这么多水费长期下来是更不合算的。使用节水器具,既省钱,还能保护环境,岂不是一举两得?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随便用上几个就为节水做出了不少贡献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总开关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人认为家大业大,再加上身处长江边,总认为这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节水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贵之时,我们再抓节水工作就悔之晚矣.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千米3。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源。

3、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被污染,使本来可以利用的水变为不能利用的水,实际上等于减少了水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趋势。

5、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6、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它卫生器具,每年因马桶水箱漏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

7、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一个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始形成。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3

>> 浅谈山阳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榆林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怎样贮存中药材种子 地热资源的特点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明确中药材种植现状 提高中药材种植质量 关于中药材质量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法律对策研究 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探讨 关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几点思考 关于须弥山石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中药材网络销售的思考与探讨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合理利用的几点探索 关于最优化开发利用陕西省中药资源几点建议 无公害中药材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德化县林区林下中药材种植优势与发展对策 关于开发利用陕北水力资源的思考 关于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张忠田.山东农大建成千余亩中药材示范基地[J].中国中医药报, 2011-08-22(4).

[5] 新华社.云南建成世界上最齐全的重楼种质资源库[N].中国中医药报,2014-09-25(3).

[6] 郭丁丁,张潞,朱秀峰.中药连翘种质资源调查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0):2601-2603.

[7] 侯嘉.不同产地川芎种质资源的品质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7.

[8] 王晨,李佳,张永清.丹参种质资源与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4):37-41.

[9] 魏建和.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特点及策略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9):3-8.

[10] 韦永诚,郑本家,韦宏.广西药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濒危野生物种保护战略研究(分报告集),2003:154-178.

[11] 河北省遵化市魏进河林场国家板栗良种基地.河北省遵化市魏进河林场国家板栗良种基地建设进展顺利[EB/OL].[2013-12-16]..

[12] 张超良,郑本家.广西中草药资源利用概况[C]//《广西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实施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广西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实施方案的研究,2000:64-65.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4

第一条为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管理,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权益,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对资源保护、开发与经济建设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依照《条例》规定应当向国家汇交的地质资料,其汇交、保管和利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是指为满足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开展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各类成果地质资料,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程地质勘查(察)、水文地质勘查、工程物探等形成的地质资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以下简称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承担地质资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和验收工作。

发展改革、经贸、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当协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质资料的汇交

第六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政府出资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承担有关地质工作的单位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前二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出资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人可以委托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直接汇交。有多个出资人的,各出资人共同承担地质资料汇交义务。

第七条地质资料汇交范围依照本办法附件所确定的范围执行。

除成果地质资料(包括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附件等)、国家规定需要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外,其他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义务承担人汇交地质资料目录。

原始地质资料已在成果地质资料中反映的,可以免交原始地质资料复印件。

依照《条例》第九条规定,应当向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将其地质资料目录同时抄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依照《条例》第十条第(四)项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

工程建设项目地质工作已先行通过验收或者分阶段验收的,自验收之日起180日内汇交地质资料。

第九条汇交人应当汇交两份纸质资料以及相应的电子文档,纸质资料内容与相应的电子文档资料内容应当一致。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地质资料时,应当随附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汇交经过评审、鉴定、验收的地质资料,应当随附评审、鉴定、验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复印件。

第十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汇交的地质资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对验收不合格的,退回汇交人补充、更正后,在60日内重新汇交。

第三章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集中保管。

其他不需汇交的地质资料由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自行归档保管,其目录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保密、利用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的完整和安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的馆舍建造以及设施配置参照国家有关档案馆设计规范执行。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史实,遵纪守法,具备相应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至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止对资料内容予以保护;有效期届满之日起30日内将其资料内容予以公开。

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予以公开。对资料内容需要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汇交时办理保护登记手续,保护期自办理保护登记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需要延续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保护期届满前30日内,到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延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未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的,不再予以保护。

第十四条政府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全社会利用,不得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前款所称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的范围按照国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公益性地质资料范围的公告》执行。

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补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补交时未提出保护申请的,不再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只公开资料目录。但是汇交人书面同意提前公开其汇交的地质资料的,自收到书面同意函件之日起,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予以公开。

第十六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可以有偿利用,有偿利用的具体事项由利用人与地质资料汇交人协商确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救灾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查阅人应当持同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有关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查阅人工作证,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也可以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动提供查询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规划、决策、行政管理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

第十七条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持单位证明或者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以查阅、摘录、复制。复制地质资料的,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可以收取复制工本费。工本费的具体标准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涉及国家秘密或者著作权的地质资料的保护、公开和利用,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四款和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经验收不合格,汇交人逾期拒不补充、更正的,视为不汇交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披露、提供利用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

(二)限制他人查阅、摘录、复制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的;

(三)未按规定保管地质资料,造成地质资料损毁、散失或者保密地质资料泄密的;

(四)超过核定的标准收取复制工本费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原始档案,由各级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按照《*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接收和管理,汇交人应当将其复制件汇交至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实施前,汇交人依法应当汇交而没有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查后,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补充汇交;其他由各承担地质工作单位自行归档保管的地质资料的目录,于本办法实施后180日内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2.*省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3.*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附件1

*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地质图、矿产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各类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类矿山生产的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报告、闭坑地质报告。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一)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二)供水能力≥3万方/日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报告。

(三)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报告以及岩溶地质报告。

四、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流行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三)建设工程引起地质环境变化专题调查报告,国家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报告。

(五)一、二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地震地质工作资料

地震地质调查、考察、研究报告。

六、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区域物探、区域化探调查报告;物探、化探普查、详查报告;遥感地质报告;国家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以及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报告。

七、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及综合分析资料

(一)经国家和省一级科技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报告以及各种区域性图件。

(二)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八、其他地质资料

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等地质报告。附件2

*省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资料分类资料汇交细目〖3〗指标单位汇交范围备注水利与渔业水利工程(水库)库容量亿立方米≥0.1灌溉工程受益面积万亩≥5标准海塘、江堤保护耕地万亩≥100水产冷库储藏能力吨≥5000渔业港口大中型交通铁路铁路干线铁路隧道长度米≥1000铁路桥梁长度米≥1000火车站等级级三级以上公路等级级一级以上港口、码头大中型独立公路大桥长度米≥1000独立公路立交桥型式互通式公路隧道长度米≥1000飞机场飞行区指标4C及以上内河通航建筑通航吨级吨≥300通信电信枢纽、通信调度中心县(市、区)级以上通信工程电缆长度公里≥500电力核电站所有抽水蓄能电站所有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5火电站单机容量万千瓦≥5输变电工程电压万伏≥22工业钢铁厂年产量万吨≥100石油化工厂年加工原油万吨≥50水泥厂年产量万吨≥100氟化工厂年产单体万吨≥4其他工业企业占地面积亩≥200非城区50亩以上输油、气管线长度公里≥120沉井、沉箱、过江管线、顶管工程及架空索道大中型教科文卫(独立)学校在校人数人≥3000高教园区占地面积亩≥200体育场(馆)座位座≥2000影剧院座位座≥1200会展中心大型医院、疗养院床位张≥500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城市道路长度公里≥3隧道长度米≥250桥梁(含立交、高架)长度米≥100地下铁道所有城市防洪工程保护人口万人≥20城市引、供水工程日供水万吨≥5水厂日供水万方≥5燃气厂日供气万方≥30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万方≥5住宅区、商业区和城市改造工程占地面积亩≥200城市垃圾处理场容积万方≥500人防掘开式工程底层面积平方米≥3000坑地道工程长度米≥1500其它粮食中转库及储库库容亿斤≥1.5油库库容万方≥5冷库储藏能力万吨≥1火药库建筑面积万平方米≥2其他重点工程地下储库、洞(硐)室省级以上一般建筑楼层数层≥20高耸构筑物高度米≥100高边坡工程高度米≥100矿山(甲类)年产矿石万吨≥10乙类矿山≥100旅游区、地质公园等建设项目省级以上项目新建村庄人口人≥1000附件3

*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原始测试数据、鉴定结果、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含数据库),实际材料图,主干剖面实测和修测剖面图,物化探、重砂成果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工程布置图、钻孔柱状图,重要槽探、坑探、井探图,各种岩矿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或数据库),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有关物探、化探原始地质资料。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中段采空区平面图、剖面图,探采对比资料,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

三、水文地质资料

各类工程布置平面图,所有钻孔柱状图,各类试验、测试、监测原始数据、测量结果汇总表,有关物探、化探原始资料。

四、工程地质资料

软土地区钻进基岩钻孔柱状图、不良地质工点控制性钻孔柱状图、深度超过30米的钻孔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各类工程布置图。

五、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各类工程布置图、实际材料图、钻孔综合成果图,各种调查、测试、监测原始数据及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

六、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各类测量、分析测试原始数据汇总表,实际材料图。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05103

1辉县市基本情况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隶属新乡市,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中部六省百强县,总面积1 687 km2,总人口73.86万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型下降,有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全市的7条季节性河流上游建有中小型水库18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全市。

2辉县市的水资源状况

2.1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

辉县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及太行山脉阻挡抬升作用的影响,辉县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为剧烈,多年平均降水量670.4 mm,丰水年最大降水量1 089.6 mm,枯水年最大降水量286.0 mm,极差值为803.6 mm。年内分布也不均衡,降水主要集中在6~8 月份的汛期,为全年降水量的60%~70%;冬季降水量较少,1月和12月基本不降水[1]。

由于受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的影响,辉县市降水量在境内有较明显的分带性特点。西北山区和南村盆地降水量相对较大,多年平均为741.59 mm;山前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9.28 mm;平原区降水量相对较小,多年平均为598.82 mm。总体上从山区到平原大气降水具明显变少的特点。

2.2水资源量

辉县市水资源量主要由降水形成,因此水资源量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相一致。辉县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293 5 亿m3,其中地表水2.676 7亿m3,地下水2.714 4 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097 6 亿m3。全县平均产水系数为0.36,产水模数为25.5 万m3/km2。辉县市2010~2012年来的水资源量见表1[2]。

2.3辉县市供、用、耗水分析

2.3.1供水量分析

2.3.3耗水量分析

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发、土壤吸收、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辉县市2010~2012年来耗水量见表4,辉县市农田灌溉耗水量为总耗水量的70%左右,工业耗水量为总耗水量的15%左右,其他用途耗水量很少。

2016年1月绿色科技第2期

2.5用水水平分析

以2011年为现状水平年分析,将辉县市现状水平年用水指标与全国、河南省、新乡市的用水指标做比较,见图1。对比之下可知,辉县市的综合用水指标低于全国、河南省和新乡市,可见辉县市比较注重节水工作,节水效果比较明显。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

以现状水平年2011年分析,辉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了62%以上,比国际公认的合理利用标准35%高出27%,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其次,目前辉县市已形成辉县市峪河―占城浅层潜水地下水漏斗区,漏斗面积50.1 km2,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11.67 m。根据辉县市孟庄镇高村观测井的资料显示,1995~2000年地下水位一直徘徊在5~10 m之间,2000年之后已经超过了10 m,在10.00~12.15 m之间徘徊,地下水位明显呈下降趋势[4]。再次,辉县百泉干涸断流。辉县百泉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全排型岩溶大泉,是具有3 000年历史的著名的名胜古迹。自1978年以来,由于泉域干旱少雨,加上泉域岩溶水开采量迅速增加,导致泉水干涸断流,严重地破坏了百泉景观资源[5];同时,造成辉县市百泉镇、城关镇、常村镇、南村镇、拍石头乡、高庄乡、张村乡成为岩溶水严重超采区。

3.2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随着辉县市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以及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质。

在现状水平年2011年,辉县市6个水功能区中,只有峪河辉县市饮用水源区在汛期达标,全年和非汛期却不达标;其他5个水功能区,全年汛期和非汛期均不达标。选用高庄乡、吴村镇和百泉镇3眼有代表性的地下水观测井,用《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高庄乡和吴村镇地下水质较好,而百泉镇地下水质较差,与2000年相比,辉县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呈恶化趋势,其中以氨氮和硝酸盐氮恶化趋势最为严重。

3.3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效果不明显

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和统一管理效果不明显,各种水源、各类用户以及不同时期的用水水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性,不能较好地起到鼓励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经济杠杆作用,特别是在洪水资源化、污水处理回用以及引用拦蓄过境水等方面做的不够。水资源管理理念需要改变,需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加快水务管理一体化的进程。

4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要加快推进6个转变:一是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在水资源开发、保护、规划、配置等各个领域中都要贯穿需水管理理念,实行以供定需,遏制过度用水现象。二是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在首位,统筹安排各领域的水资源分配,形成科学、高效的用水制度。三是要加快从末端治理向首端预防的转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水体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的发生。 四是要加快从过度开发向合理开发的转变。要通过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发展节水技术,减小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保障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五是要加快从粗放型利用向集约型利用方式的转变。六是要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

4.2加大产业调整力度

针对辉县市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的状况,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按照以供定量的原则,加大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调整应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积极推广喷、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不宜再发展耗水量大的印染、造纸、化工等产业,对高耗水、高污染、低产出的工矿企业积极采取有效的节水、治污措施,使工业用水总量保持较低水平。

4.3加强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

(1)加强水资源保护。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在各级企事业单位中明确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排污许可证证制度。加强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科学划定可采区、限采区、楚采区,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趋势,保护地下水源。

(2)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应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高耗水项目尽量设在水资源丰沛的地方,而在缺水地区要注意产业结构,多上低耗水、清洁环保项目,尽量少上高耗水、重污染的产业。

(3)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将城市污水经过再生处理后直接回用于农业灌溉、工业、景观娱乐、市政杂用等方而。

4.4做好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在辉县市境内全长约7.7 km,辉县市年分配水量为5 370万m3。辉县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2020年以南水北调水作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政府部门要积极规划其配套工程的建设,探讨研究新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以利于不同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省辉县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R\].辉县:辉县市水利局,1999.

[2]新乡市水利局.新乡市水资源公报[R].新乡:新乡市水利局,2012.

[3]郑州均益水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乡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R].新乡:新乡市水利局,2014.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环境保护 环保意识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人与生物圈”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主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环境形势不谋而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一、紧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新的生物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分别串起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与环境、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生物圈中的人、健康的生活等十个单元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教材中的很多环境保护内容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是空气和水污染的指示植物,青蛙的捕食等等都与环境有关。教师可以紧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有机统一。

又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时,首先,我通过展示沙尘暴图片要求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质疑“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及课前搜索的资料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在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环境问题探究“怎么办?”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如以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严禁乱砍乱伐等方式提出解决办法。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身边的空间。

二、有效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生物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课堂活动”内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进行环境教育。通过活动去经历,去感受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如实验室中检测同学们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水,了解水污染的状况,进一步认识到环境破坏对生物造成的危害,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首先,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脑动手。如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活动,让学生当堂测试讲台前以及教室中间和后面的尘埃粒子数量,让学生知道讲台前尘埃状况,并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病――咽喉炎与粉尘的密切关系,从而清醒的认识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危害所在。

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后活动中观察发现。学校和周边的生活区本身就是一个环境,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学生也可以以小见大,窥微知著。例如,对学校商店、垃圾筒白色污染的观察与统计,对学校植被情况及数量的调查等,从身边小事小景中推测计算大事大景,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再次,引领学生对具体环境问题引发思考,如藏羚羊的灭绝、河中的水不再能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询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针对环境所包含的范围,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可行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耳闻目睹以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探索环境,学会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

1.组织学生参观考察

通过调查访问等亲身体验活动,学生对环保的必要性、紧迫性产生共鸣,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如组织学生考查学校周边的山林,并指导学生辨认山林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又如利用寒暑假布置学生按要求进行生态资源调查,如“身边的水资源状况,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等,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有的同学写出了“现在村民将大量的水稻稻草在地里烧掉,而它们恰恰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这样做不但浪费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通过调查,学生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现实和危害,真正树立起环保的责任心。

2.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开设环保兴趣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学习环保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利用校园空地开展绿化实践活动,对校内外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到社区进行噪音监测及对生活垃圾分析等,学生通过环保活动,不但巩固和加深课内知识、拓宽知识面,而且发挥个性特点,成为环保小卫士。

3.开展环境问题专题讲座

结合教材中的环境知识,用身边的材料做例证,进行环境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付诸于环保行动。如讲“人与环境”中的水资源短缺时,有的同学认为本地水资源丰富,根本就不用节约用水。在请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后”,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有了深刻认识,知道了“我国600多个城市,300多个缺水,其中有185个严重缺水,而我们本地也面临着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增强了节水意识并付诸于节水行动中。在生活中,用洗脸水冲厕,用淘米水浇花,总结出许多节水小窍门,并将这些经验介绍给社区居民,使大家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

4.利用相关节日,进行环保宣传

以“植树节、爱鸟周、无烟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土地日”等为契机到街道、到农村进行环保宣传,介绍铝污染、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危害,让居民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你身边,从而认识到污染的危害,自觉加入到环保行动中。

四、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才能自觉地挖掘学科中的环保教育的内容,把生物知识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二是收集资料,分类整理,做到教学时有备无患。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触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

三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用积极的环保行动影响学生,以身示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兴云.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光明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