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1

1.1调查对象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卫生厅统一举办的“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班”医生206名(每家卫生院1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1.2调查表设计

本课题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经过5位相关专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论证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医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习背景;②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调查,题目为闭合式,共10个题目,内容主要涉及中医药基本知识,如中医藏象、五行、八纲辨证、六、辨时给药、中医养生等知识,答对赋分为“1”,答错或不答赋分为“0”,超过2个题目未回答者视为无效问卷,满分为10分;③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及需求情况,内容包括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等。调查均采用封闭式提问,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一般10min可完成答卷,根据预调查反馈的信息,调整问题后,Cronbach'sα系数为0.84。

1.3调查方法

调查前,统一培训10名调查员,根据每期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人数的50%随机现场发放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并检查后回收;若发现未填写或缺项,则当场要求补填。共调查4期,每期调查人数分别为49、51、53、53名,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d后随机抽取15位乡镇卫生院医生重测,重测信度为0.8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药知识知晓率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答对的题数/总题数)为63.83%,其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均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无差异(P>0.05),但其学习背景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有差异。

2.2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20.39%的医生经常采用中药治疗疾病,不足20%的医生经常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

2.3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

不同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不一,大多数医生希望学习针灸、推拿、敷贴、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协助治疗疾病,96.60%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来帮助诊疗疾病。

3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但本调查发现,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校毕业的医生仅占21.84%,接受过西学中培训的医生为18.45%,说明中医培训及中医继续教育的范围太窄。本次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医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学历、低职称、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低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学历和职称是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本次调查的206名医生中,81.55%的医生学历为中专和大专,90.29%的医生职称为助理医师和医师,这与同类调查的数据较为接近。另外,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仅为63.83%,且具有中医背景的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要高,由此可见中医院校教育及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前提下,仅有少部分人经常采用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众所周知,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疾病方面不仅能够节省医疗费用,且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配合西药较迅速、较长时间地控制血压,还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适症状。因此,不少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以帮助诊疗疾病。基于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四低”特征及乡镇卫生院医生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情况,建议卫生主管部门为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中医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乡镇卫生院医生提高学历、职称、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降低基层医疗费用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3.1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及对口援助,拓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国常用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渠道为各类研修班、学习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及脱产进修等,但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生数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训费用等,导致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无法离岗学习,进而影响中医继续教育的开展。而网络远程教育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乡镇卫生院医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能有效帮助其提升学历和职称,提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并可节省费用。另外,卫生主管部门可指定省、市中医院对口援助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定期选派中医药专家赴基层讲学,安排中医骨干到基层历练并指导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2合理选择中医药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乡镇卫生院医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现实状况,在进行乡镇卫生院中医继续教育时,应首先夯实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再开始加强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训,以实际满足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迫切需要。

3.3以农村地区疾病为导向,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方式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2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根据《省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市城市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城市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加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高我市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针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合乡镇需求,多种形式并存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以帮助提高为原则。城市医院应以帮助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根本原则,加强人才培养,而不是替代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三)以统筹安排为原则。按照卫生局的统一规划,以边远乡镇卫生院为主,适当考虑服务能力较低的乡镇卫生院安排对口支援关系。

(四)以注重实效为原则。积极探索适宜的债效评价体系,既考核支援医院,也考核受援乡镇卫生院,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工作任务

(一)市一医院至少支援三个、市中医院至少支援二个、其它市直医院至少支援一个乡镇卫生院。

(二)支援医院要制定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年度和中长期工作规划,承担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要成立相应的内设机构或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负责此项工作;派出具有相应工作资历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建立和完善管理各项制度,开展适宜技术、免费培训和接受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等。

(三)受援乡镇卫生院应根据自身需求,提出需要支持的执业科目及协作计划,有效利用支持资源,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要为市直医院在乡镇卫生院的支援活动提供工作条件。

四、具体要求

(一)完善工作方案,支援医院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受援乡镇卫生院实际需求,提出支援乡镇卫生院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进行。

(二)签订支援协议。支援医院应到受援乡镇卫生院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签订支援协议。

(三)签定目标承诺书。支援医院在充分讨证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受援期内(一般为三年)受援卫生院应达到的年度目标和期满后,达到乡镇卫生院先进水平或一级甲等(优秀)医院标准的目标。

(四)派驻院长。支援医院对每一个受援卫生院派1名班子成员或中层干部任名誉院长,对受援卫生院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并听取受援卫生院的工作汇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取得成效。

(五)派驻医师。支援医院每年向受援卫生院派出主治以上医师(护、药技师))不少于5人,每人在受援卫生院工作不少于半年。派驻医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

(六)人员培训。受援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轮流到支援医院短期培训(不少于一周)5人次,支援医院每年至少接受2名受援卫生院人员免费到医院进修学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支援医院要高度重视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各支援医院和受援卫生院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分别与卫生局签订目标任务书,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奖惩,受援卫生院达到年度目标的奖5000元,达到受援期满目标的奖20000元。

(二)制定相关政策。支援医院派驻到受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师在晋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市卫生局按支援卫生院数安排一定工作经费,以用于对派驻的院长和医生的补助。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3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07-01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质量。笔者作为一名在乡镇卫生院临床一线工作10余年的护士,浅谈一些当前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管理措施和处理问题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质量管理

1.1.1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不健全: 具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护理质控管理不完善。

1.1.2 护士长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管理: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人员大多是高年资、经验丰富的优秀护士担任的,而她们的在学校教育和毕业后继续教育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护理管理者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护士长自身素质提高较慢,造成在护理管理中有不同程度的以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造成管理工作的一些缺陷。

1.1.3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医护记录不相吻合: 护士对医嘱概念模糊,随意执行,特别是口头医嘱,事后不督促医生补开医嘱;医嘱单有执行医嘱后未签名或医嘱与执行医嘱时间不符合实际。

1.1.4 护理质量检查仅仅限于形式: 如今很多乡镇卫生院在护理质量评审中,往往流于形式,护理病历是根据护士对病情的记录来评定病历质量和护理效果,而护士往往将考核视为一种负担,产生了应付检查的各种行为,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缺乏真实性。护理的质量标准定的再高,病人也未从中得到实惠。考评结果不能客观而真实地反映护理质量和实际效果。

1.1.5 与患者沟通解释不到位,缺乏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踏入工作岗位后,一方面,自身知识的缺乏,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类型的患者、新的同事,人际关系产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角色适应能力不足,不能站在患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1.2 护理资源及待遇

1.2.1 护士待遇低: 现在的乡镇卫生院重医轻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医改的大环境下,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并重的模式上来,乡镇卫生院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上,一般都偏向于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这样一来护士的积极性不高,还有很多年轻护士宁愿在大城市里当临时工,而不愿在乡镇卫生院做正式工,导致乡镇卫生院护理人才缺乏。

1.2.2 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结构青黄不接: 我院是一般乡镇卫生院,在岗护理人员有13人,其中学历:专科4人,中专9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1人,护士7人;从上可以看出主管护师、护师职称只占46.1%,在乡镇卫生院就算是护士长也要常年值夜班,我院是13名护士需要分两个医院分别值班,所以门诊和住院更是无法分开。现在的乡镇卫生院除了医疗护理以外还有一项重点就是公共卫生工作,各种各样的体检和健康团队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参与,所以在护理人员原本就满足不了医疗的需求以外再参加公共卫生工作,更显得人员紧缺。

1.2.3 护士专业知识贫乏,继续教育不完善,护理质量难以提高: 现在护士在工资待遇上工龄、职称相差不多,绩效工资使得护士缺乏竞争意识。护理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下班后身心俱疲,很少有护士抽出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人员紧张,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的时间、机会较少,护士长作为管理者也要参与值班,更没有时间把督导护理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导致护理水平停滞不前,护理质量得不到提高。

2 措施与对策

2.1 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护理质控网络,实行二级管理模式。针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级质控组每月全面检查,二级质控组每月有计划检查,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做好原始记录和总结,每月对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进行跟踪督导,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2 制定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服务流程和预案:加强护理人员对核心制度的学习,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制定护理突发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达到人人掌握。

2.3 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每月召开一次;护士长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省、市护理管理培训班。通过各种培训使她们更新护理知识层面,另外转变服务观念和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带教护理老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检查、指导、查房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不断规范护理管理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学习,采取外出进修、培训、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

2.4 合理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员: 适当增加护士力量,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这需要上级人事部门的重视,对护理人员优化管理,避免过于超负荷的工作,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环境和工资待遇,积极稳定乡镇卫生院的护理队伍,吸引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就职。

2.5 修正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合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修正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要注意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绩效,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应该重点突显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模式,把护理的重点内容放在病人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在病人的需求与管理制度相对发生冲突时,需要认真对待病人的需求,从病人的角度来评价护理质量,处理好拓宽服务思路与服务观念的规范化,把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避免质量目标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背离,真正让病人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3 小结

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科学性、连续性、继承性、时间性很长的专业,在医疗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是医院各项技术环节中重要的力量,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一个医院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维护患者的利益,同时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操作是高质量护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2] 李晓华.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1500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4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乡镇卫生院在我国医疗系统中属于第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担负着在农村中进行医疗、保健以及预防疾病的角色。然而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制于卫生院医疗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人员构成以及管理水平。护理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部分,是卫生护理工作的关键。随着医改的深入,乡镇的卫生院逐渐壮大,人们对医护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且,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导致纠纷突出,成为社会热点,为跟上医疗制度的改革步伐,卫生院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应对护理管理缺陷。护理工作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其意义得到扩展,护理工作不仅针对于病患也针对于健康人,护理工作不仅关注患者身体上的伤痛也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护理工作需要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服务。护理工作的质量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重要标志。本人从事卫生护理工作18年,对26家乡镇卫生院在护理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于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1一般资料与调查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开展摸底调查,通过筛选、询问家属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等方法,就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医护人员的在培养问题进行了调查询问,确切了解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护理现状,并对他们开展了康复护理指导。得到调查结果以及病人的康复情况。

2结果

通过以下结果表明,工作人员与患者对于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医护人员的素质水平三方面问题的看法略有差异。尤其在监督管理方面,工作人员认为较为满意,监督管理已经到位,满意度达到48.1%,而患者方面则是认为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乱收费现象,满意度为15.7%。并且,对于组织体系,医患双方都表示,组织体系存在问题,满意度较低,工作人员认为缺乏工作指导,患者则认为这方面问题不够公开透明,工作人员方面满意度达到30.0%,而患者方面这一问题满意度仅为12.6%。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认为自身素质良好,满意度达到75.0%,而患者则表示参差不齐,诸多方面需要改进,患者方面这一问题满意度仅为21.4%。可见医患双方对于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期望高于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要求,这要求卫生院加强自身的监督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医护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详见表1。

3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以及人员构成远远弱于县市级医疗单位,因而其医疗质量相对较差。为了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院长将更多地精力用于关注如何提高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因而在医院管理中常常是强调医疗质量忽视护理工作,错误的将护理工作当做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附属阶段,多数医疗从业者认为护理工作技术含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认为其可有可无。在本次对26家乡镇卫生院的调查走访中发现,许多医院管理工作重视医疗轻视护理工作,医院资金主要集中在医生培训、职业考核、评职称上面,在护理培训上面的经的投入微乎其微,而且护士的数量极少,专业护士更是少之又少,没有完整的护理体系。在福利待遇上,医护相差悬殊,严重影响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医疗质量。

3.2护理人才少,护理队伍不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医院医护构成不合理,导致医疗队伍整体不稳定,最终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在本次对26家乡镇卫生院的调查中发现,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大多为毕业年限较少的护士专业的学生,而聘用的护士的薪资待遇偏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够,护士跳槽的现象很严重,多数护士将乡镇卫生院视作实习的场地,视作其向县级医院晋升的跳板。甚至在一些乡镇卫生所出现护士人才的缺乏现象,随着护士从业时间的积累,护理经验的增加,医院的治疗需要更多的人才,其便进入到护理管理层,致使护理人员数量更少。然而晋升进入护理管理层次的原护士人员由于其管理才能的欠缺,不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这些都使得护理工作发展缓慢,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

3.3护理人员缺乏培训由于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忽视,护理工作培训的力度和机会都很少,护士几乎接受不到任何专业行的技能培训,缺乏交流的渠道,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升缓慢,对于一些有厌倦情绪的护士,低待遇枯燥的工作,使得其无心于医疗护理工作,护理水平逐渐降低。在对26家乡镇卫生院的走访中发现,近半数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轨的医疗护理培训,其中有很多是从事护理工作达10年之久的老护士。通过对医生的询问发现,他们大部分都认为护士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治疗工作,会打针、发药就能够做一名护士。护士管理者能力决定着护士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护士排班、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护士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是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参加专业培训,接受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才能够带领护理团队为医疗工程提供有效的辅助。

目前卫生院中重病人大多采取逐级转诊,而主管部门对于卫生院在护理管理方面缺乏监管,有些卫生院甚至5年来都没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而且不重视护理人员技术和理论的培训的学习,虽然有些卫生院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对医疗和护理质量却依然都不够重视。继续护理的教育水平滞后,乡镇卫生院因经费及人力不足,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未到上一级的医院进修,8O%护理人员未参加过院外学习,15%的医院都未组织过护理业务的相关学习,护理人员无法吸收新的知识及新技术,护理工作仍停在低标准及较低水平之中。

3.4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差,管理监督力度弱在临床护理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中,工作责任心是工作制度执行的重要保障,工作责任心越强工作中就越不容易出错,工作态度越严谨,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越小。在乡镇卫生单位因为护理人员马虎造成医疗事故的几率远远大于城市医院,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淡薄,出现医疗事故后通过法律解纠纷的意识淡薄,这也助长了医护工作者疏于职守。由于乡镇卫生院规模较小,管理者护士管理体系,医疗医护监督体系的建立,没有完善的医护规章。对于巡视病房的工作没有准确的日常记录,救护室急救器械准备不足,日常医疗器械使用记录,书写不完整甚至没有记录,医院又没有护理检查部门,护理人员仅凭自身约束力进行护理工作,监督力量的缺乏导致长期从事护理的人员责任心逐渐减弱。

3.5基础设施落后,设备更新速度慢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力支持力度较小,卫生院所使用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在26个乡镇卫生院中有个别卫生院仅仅具备血压计、体温计、注射器等基本医护设施,床位数量较少,医疗环境不能满足村民的要求。群众反映其医疗能力较差,村民生病都是去县城医院进行治疗。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的投资力度,施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村民对乡镇卫生院的需求还是较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治病,还倾向于优越的医疗环境,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舒适清洁的医疗环境更加吸引他们。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与县级医院相差很大,医疗效果也明显弱于县级医院,因而现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无论是从基础医疗设施还是医疗护理能力都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3.6护理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一个相对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包括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护士长、护理质量监督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然而在走访的26个乡镇卫生院却发现:大多数的乡镇卫生院分门诊输液室、手术室等一系列护理单元,只在病区有护士长,却没设护理部和总护士长,而且无专职人员协助护理。护士长同护士样,从事一线护理工作,还要协调关系并承担琐碎的后勤,导致重心偏移,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护理管理上。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个部门或人员要负责多项工作,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加重,而福利待遇的偏低又无法激发起工作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护理规条制度自上而下的贯彻,最终会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失去群众对医院的信任感。

3.7护理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常常落实不到位。而且,质量控制管理的标准不规范,质量控制流于形式,使得护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给患者带来很多隐患。如果质量控制的工作不能做细做实,那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无从追综和解决。护理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住院的患者缺少管理监督,患者擅自离院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少数的一级护理以及要监测血压的病人,有些医生也会默认其离院;老年住院病人较多,生活并不能够完全自理,病人又无人照顾,进而易发生坠床、跌倒等事故;住院病人的安置又极其不合理,多个病种的患者混住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而且,患者额身份查对制度并不严格,有些床位并无床头卡,而且患者没手腕带。甚至有些家属和病人会在病区吸烟,患者的吸氧装置用完后又不及时取走等情况频频出现。

4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现状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多渠道引进专业护士人才,壮大护理团队护士人才质量决定着医疗护理工作是否成功,最终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专业的护理人才大多集中于医科院校,乡镇卫生院需要为护理队伍注入影响丰富的新鲜血液,就必须在专业护理人才的引进上加大力度和投资,乡镇卫生单位应该走进医科院校,与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专业护理人才的引入打通通道;不仅如此还要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好的团队需要能力卓越的领导者,在引进专业护理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管理者。经常组织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将先进的护理理念引入自身的工作中,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护理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4.2稳定乡镇卫生院护理队伍,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规范,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为护士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护理岗位上工作的环境,为护士们创造有利条件至关重要。并加强道德教育,为她们树立勤勉敬业、病人至上的职业风尚,护理实践中,让护士将服务规范的规范化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邀请表现优秀的护理同行现场报告,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制定岗位管理制度,并控制临床一线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转入护理管理岗位。落实优惠政策。坚持在一线的护理人员是卫生院护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她们需要更多关心。因此,提高她们的待遇,并在奖金分配、进修学习、职称晋升、各种保险方面给予照顾,鼓励她们安心于护理工作。

4.3加大医疗设施投资,改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是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院方应通过自筹资金或是申请财政补助等措施积极购置先进的医疗设施,在设施引进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采购设施的检测,防止引进劣质医疗设施。改造陈旧的医疗环境,增加制冷、供暖设备。对护理站的急救设施进行更新换代,设置专门的医疗器材室,合理有序放置药品、常用器械等。

4.4健全护理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落实护理工作质量的监管制度卫生院必须重视护理工作,并成立专门的护理部。根据具体情况,对医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学习计划,并分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制定完善制度和质量控制的体系与标准。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以及工作质量,而且乡镇卫生院相关领导层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认识护士们的价值,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有约束、有活力的护士管理的机制。就本县的卫生系统而且,乡镇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7%,如不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水平,那么整个卫生系统护理质量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各级领导以及护理人员要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以及服务水平。

4.5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核心制度对于护理质量的相关问题,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制定可行的护理工作指引,并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各个环节,进而开展前瞻性与回顾性相互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使得质量控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使各项工作处于受控的状态,形成质控循环。并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防范护理事故发生。熟练有效地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护理水平提高,避免护患矛盾。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学习伦理学、演讲与口才学等知识,扩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同时征求群众意见,改进不足,为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尽职努力。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教育,并撰写护理方面的相关论文,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个体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使得护患双方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的信念、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改变,认识到危害自身健康的因素,进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采纳有益的健康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减低甚至消除影响自身健康的因素,进而达到预防疾病,并促进健康的目的。

4.6与县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乡镇卫生院应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县市级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通过外聘形式请县市级医院专家定期对其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不断与先进的护理理念接触,提升自身护理工作的质量。通过医院自身人员职业技能考核选拔工作骨干输入到县市级医疗单位进行学习,并为工作能力突出者提供深造机会,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逐渐提高,逐渐缩小与上级医疗单位的护理差距,弥补因护理从业者的学历等不足而导致护理能力差的缺陷。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获取最新的护理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逐步提升基层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综合能力,使乡镇卫生院能更好地适应乡镇居民的医疗护理需求。

5总结

通过对2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现状,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在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并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使乡镇卫生院护理团队不断壮大,护理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护理质量逐步得到提升,并使其能够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的服务于乡镇居民,提高我国乡镇居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燕红.贯彻《护士条例》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护士义务.中华护理杂志,2011,43(5):390-391.

[2]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0,39(3):191-192.

[3]郭燕红.贯彻《护士条例》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护士义务.中华护理,2009,43(5):390-391.

[4]吴鑫虎,邱俏檬,卢中秋,等.镇静药物急性中毒86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17:2721-2723.

[5]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3-34.

[6]丁贤枝.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缺陷及应对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156-157.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5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对于传染病防治的意识相对不足,易引起传染病发生流行。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广大农村地区传染病疫情检测的第一道观察站,在农村防治传染病的发生蔓延中起到重要作用。乡镇卫生院早发现、早报告疫情,为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农村蔓延提供疫情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人口流动增多,促进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新老传染病双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例如性病、耐药性结核和血吸虫病;新的传染病也接踵而至例如SARS、H1N1、禽流感、手足口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在农村防治传染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就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建设和传染病防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乡镇卫生院更要建立起基本的传染病检测组织,院长为组长,并明确组内其他成员职责。同时要建立健全一些防治传染病的相关制度例如传染病分诊制度等。并且要严格按着传染病防 治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考核业绩,进而才能保证各负责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对于分诊标志的设置及向导要明确,特别是对于农村一些人遇到传染病往往容易惊慌失措,所以在疫情爆发流行必要时,可以派专人进行疏导分诊。将疫情的蔓延降到最低限度。

二、乡镇卫生院新时期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能

(一)建立传染病预防的快速反应能力

农村地区是传染病防范的重要区域,由于农村的一些特殊情况给传染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乡镇卫生院新时期防控体系的建设可以快速的对一些突发事件做作出反应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可以每天迅速的将疫情进展状况以及控制治疗状况进行上级报告,进而提高了医院对于传染病的及时有效地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对传染病的相应防范措施,为医院迅速对传染性重大疾病的暴发流行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为预防控制赢得了先机,更有利于传染病的控制。

(二)疫情报告职能

通过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不断完善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首诊医生及时向防控体系小组汇报,然后直接以电话形式和信息化处理向上级报告。防控体系相关部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数据采集,依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和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乙类传染病<6小时;丙类传染病<12小时),有条不紊的及时上报各级单位和部门。

(三)传染病预防控制与技术指导职能

大量的流行病学特别是近几年来频发的大规模传染病等资料显示,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不被人们重视,这就导致了传染病有机可乘可迅速传播开来。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建立完善就是要通过基层的广泛性及时发现疫情进行早期预防控制,特别是早期散在传染病病例的控制中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疫点处理、督导检查、效果监测。坚持实行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防控体系小组进行疾病各个处理环节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场处理、消毒、隔离、防护等技术要点。

(四)监督检查职能

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时,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要强化监督职能,对医院关于传染性疾病处理的各环节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记录总结。同时对于医院的防控硬件设施建设例如隔离诊室和病房的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配备督导,进而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各项措施。

(五)宣传教育培训职能

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要积极的进行传染性疾病相关预防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对于院内的职工,重点是职业防护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医疗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院内感染一些疾病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途径等,做好有效的预防。同时还要走进基层社区,让更多的寻常百姓对于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当出现疫情能够进行正规有效地就诊,不恐慌并能及时向医院报告反映。

三、疫情突发时如何确保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发挥作用

(一)防控体系小组建设和设备投入

健全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组织建设,防控小组领导成员由院级领导担任,进行专人负责日常疫情报告检测任务并及时上报,保障疫情检测体系的完整顺畅,应对重大疫情能及时准确的上报。硬件设施同样需要跟上,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的配备,计算机的应用,

疫情门诊病房及防护服等配备,一些疫情药品的储备要进行及时补充,检验检疫仪器的配备要到位才能更准确的进行疾病的检测定位。

(二)专职人员培训

良好的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应当依据相关的传染病卫生法规和制度进行学习贯彻。将医院的防控体系的成员进行专业化传染病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加强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并进行考核,对专业化人才持证上岗制。防控体系专职人员除了院内一些感染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对传染性疾病的具体防治办法和处理措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条例、以及重大灾害医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三)与其他相关科室协作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切入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改革现行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联为一体,使县级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和设备下沉,拓展县级医院的服务领域,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能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格局,缩小城乡医药卫生差距,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三个统一,五个不变”的要求,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县镇两级卫生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优化结构、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壮大、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目的,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工作模式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使优质资源最大限度惠及基层群众,进一步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具体工作模式主要有:

(一)建立以管理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由县中医医院托管蒋村镇卫生院,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采购与调配。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利用县中医医院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优势,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二)建立以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在医院及甘河卫生院、余下卫生院之间实施医疗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一套县镇一体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库。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检查时,通过该系统将患者医学影像资料实时传送到县级医院影像会诊中心,由县级医学专家根据影像资料即时做出诊断。同时,乡镇卫生院医生也可在当地看到患者在县级医院检查的诊断报告、影像报告和影像资料结果,及时正确地做出诊断。该系统通过“电子医生”下乡,将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远程医疗会诊意见,并做出快捷、及时的诊断决策,使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医时,也能享受到县级医院专家的远程医疗服务,缩小县乡医疗差距,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医疗信息县镇一体化。

(三)建立以妇幼保健技术为核心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模式。由县妇幼保健院对草堂镇卫生院实行对口支援,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利用妇幼保健院的专科优势,加强草堂卫生院的妇产科及儿科建设;积极建立草堂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规范操作规程及服务行为,把草堂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建设成基层妇幼保健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开展人员的双向交流和培训,把优秀人才引向基层,并为乡镇卫生院培养“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妇幼保健人员;把先进的技术引向基层,充分利用支援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形成有效、紧密的技术支撑,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有效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四、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一)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被托管的镇卫生院的医疗、防保人员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调配,一体化管理后,保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不减、财政投入不减,达到人才协调使用、医疗服务优化、利益共享的目的。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只负责对相关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指导,不参与其内部管理。

(二)明确管理方式

一是“三个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将镇卫生院的人员管理权限并入县级医院。支援镇卫生院的人员与县级医院人员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审、选拔使用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按照“岗位相对固定、人员按需流动”的原则,由县级医院统筹使用调配人员,不受现阶段人事制度影响,不办理相关手续。实行岗位绩效等级工资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分配制度适当向乡镇岗位倾斜。财务财产统一管理。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独立核算;资产统一登记,分别建立台账。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所需设备可由县级医院灵活调剂使用,原资产属性不变。加强对镇卫生院账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规范财务管理。医疗业务统一管理。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由县级医院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按照功能定位和技术要求开展医疗服务。

二是“五个不变”。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保留各自原有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镇卫生院可增挂县医院分院的牌子。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和任务不变。镇卫生院仍然承担行政区域内预防、康复、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职能,县级医院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不变。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最根本的职能。镇卫生院要充分借助县级医院的技术、资源优势,不断扩展基本医疗服务内容,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镇卫生院公益性不变。镇卫生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机构,保持镇卫生院公益性是让广大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保持县镇医疗机构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不变。镇卫生院人员工资按现行政策全额拨付,可采取“财政拨付总额预算,工作岗位按需确定”的方式进行人员经费动态管理。不允许县级医院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侵占和挪用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投入资金。

三是“两提高”。通过实施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提高镇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当地老百姓在本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而只支付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就诊人次,促进镇卫生院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四是“三制”管理。即坚持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制、卫生院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镇卫生院仍属独立法人单位,院长实行公开招聘,由托管的县级医院提名,县卫生局考核任命,在一体化管理框架下履行卫生院院长的管理职责。镇卫生院按照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实行全员聘用,托管模式的镇卫生院人员聘用由县级医疗机构统一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院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制定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及分配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考核兑付报酬。一体化管理前,镇卫生院要进行资产登记造册,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镇卫生院所需药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均按现行模式采购、配送。

五、实施步骤

(一)调查研究阶段。县卫生局对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对参与试点的镇卫生院的服务人数、服务半径、医院规模、医务人员数量及技术结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动员部署阶段。召开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扎实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由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被托管的镇卫生院进行资产清查,理顺体制机制。

(三)组织实施阶段。县卫生局要及时召开会议宣布试点方案。试点医院要根据《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及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四)总结评估阶段。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各试点医院要进行自评,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查找和解决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达到“以评促管”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队伍管理,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医务人员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发改、财政、食品药监、物价等部门及参与试点的县镇医疗机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各试点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等部门要落实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将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公立医院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三)健全各项制度。各试点医院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要认真分析查找在机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完善,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促进医院高效规范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