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1
摘 要:教学反思,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成为体育教师精神需要时,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体育教师成长的平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并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出色地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才能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关键词:教师;成长;平台;反思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和科研意识,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教学反思要抓住自己的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因此,教学反思,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成为体育教师精神需要时,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体育教师成长的平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出色地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挖掘教师潜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教师快速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一、体育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可以说,写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平时所记录的一些体育教学感受或教学反思,为教师自身今后的成长、成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据、案例和经验,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最真实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原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再研究。因此,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进步,且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实际上,写教学反思并没有什么窍门,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应当把它当作教师工作的一种习惯,生活中需要做的一件事。它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教学反思表现为自觉性。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教师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教学反思的记录、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次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心得,厚积薄发,而不是为了应付才写。
第二,教学反思表现为叙事性。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应原汁原味记录下教育教学的案例,真实、有味,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必用什么华丽的词语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真实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三,教学反思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第四,教学反思表现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自我反思,自我查找,自我总结,自我奋斗。它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式就会应运而生。
二、体育教师要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找准切入点,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才能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才能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写作表达方法主要有:
第一,随笔式教学反思――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方法。可以在课后记录,也可以在教案上随时留下痕迹,课上成功之处或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以作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思随笔看似事小贵在坚持,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第二,课堂实录反思法――一种原生态的课堂再现教学反思方法。课堂实录反思法是指通过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整个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观看课堂实录时,应注意比较哪些地方按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哪些地方进行了调整,哪些地方甚至失控走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或采用另一种方法,会有什么效果,什么方法最有效等,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2
一、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点
上个世纪80年代起,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界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个性化”是其理论核心概念,是以人为本理论的形象化。人本主义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具有积极体验生活、自我肯定的成长潜力,个性化的本质在于追求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价值与人格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在于关注人的成长过程,而人的成长源于自我需求,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是在教师专业自觉的基础上,教师个体以自我需求为出发点,自觉设计专业发展方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积极发挥主体性力量,自觉监控和调节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获得实践性智慧,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人本化,即教师拥有专业自,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我需求,是出于职业理想的主动诉求。它强调学习选择的自由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结果的实践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自主性、阶段性、终身化等特点。自主性是指教师拥有对其专业发展愿景进行规划的自,同时在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学生考核上也同样具有自主性,教育教学具有创造性。阶段性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教师职业生涯会经历不同阶段,国外研究成果有傅勒的教师关注理论、卡茨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论、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费斯勒的教师职业发展八段论,等等。国内学者提出教师五阶段理论模型。上述教师职业生涯理论论证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在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性质各不相同,这在教师教育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上具有启发性。终身化是当代教育新理念,生命不止,学习不息,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
二、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消极因素
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自社会期望与职业所需,并受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另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是基于其实现生命价值的追求。然而诸多消极因素的干扰,阻碍了广西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一)外部消极因素。1.发展机制欠缺。当前广西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教师发展机制。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配套不完整;职后教育机会不多,培训方式单一;偏重考查教师教学能力,忽视教师教育科研;在教师发展问题上缺乏战略性目标,教师团队缺乏发展凝聚力。2.组织管理上的制约。科层制组织管理下,部门运作功能鲜明,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这种严密、规范、稳定的组织管理,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工作效率,却制约了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属于主体性创造劳动,带有不可复制的个性特征,这就意味着教师个体具有自我塑造的性质,教师行为效率又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沉淀与对知识的一再加工,自由的学习和独立的反思是教师机智形成的重要契机。组织管理的一体化消解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成为经济效应下的工具,失去了自由学习与独立反思的空。另外,组织管理的整齐划一特征,不利于教师个性的形成,还侵吞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和独创性,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3.文化氛围淡薄。文化是哺育教师成长的主要元素,文化氛围是指有利于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环境气氛。当前广西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师队伍薄弱,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新气象,学校文化活动不活跃,人文气息不浓厚,教师的专业成长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二)内部消极因素。1.主体意识模糊。主体意识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品性,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鞭策个体对内在人格和生命价值的反思与建构,提升自我能力,使之趋向理想的身份和地位。广西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师大多职业角色杂糅,兼教学、行政管理、学习服务于一身,教师存在多向职业发展的可能,行政权力、市场经济、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多元因素的冲突致使教师自我认知不明朗,困扰教师主体意识的生成。主体意识影响教师职业观的树立,职业观是职业认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评价的综合,教师主体意识模糊,影射在其职业观上,表现为教师职业发展思路不清晰,教师专业发展受挫,对教师身份、地位和价值的期望值不高。2.自我效能感低。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我顺利完成任务的自信度,国内学者界定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自己教育能力的自我信念、判断和感受”。广西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师需依从行政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层级格式化管理,限制教师的自主空间,行政任务和教学任务并重,使教师投入教学、科研的精力受限,短时期内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职业发展进程滞后,社会影响力低,职业幸福值下降,导致教师自我效能感渐变性弱减。3.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是创新理念、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能力的综合外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个体树立打破常规、自我挑战、富于创造的创新理念,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矫正重教学、轻科研的行为。
三、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设计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案。1.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遵从人本原则,优化学校行政权力,推行教师弹性化、动态化管理模式,尊重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给予教师自主成长的空间;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强化教师人力资源,建立一支专业配套齐全、结构搭配合理、合作性能高的专业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远程开放教育;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方案,树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教师专业培养计划的长效机制,实现广西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化、层次化、阶段化。2.注重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包括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等。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忽视教师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信念的形成,是教师个体在自身职业中获得归宿感,产生职业认同感,在职业活动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岗位任务,有高度的岗位责任心,职业忠诚度高,乐于奉献。因此,构建适应性的组织和环境,呵护教师的职业尊严,给予正确的职业指导,是教师职业信念产生的重要条件。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为的标准与要求,所谓“身正为范”,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会带给学习者强大的濡染能量,向社会传递道德力量,因而应围绕教师职业道德理念,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具体的行为规范,建立人性化、民主化的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制度,促进教师个体的道德自律。3.提倡同伴协作。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与其所在的群体、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重视社群对个体所产生的推动力。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型专业教师团队,为教师个体寻求专业同伴,取得同伴合作机会,在同伴交往、支持、互助过程中,有所参照,有所借鉴,取长补短,获得群体动力,自觉发展。(二)重视教师自主发展。1.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远程开放教育以为学习型社会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为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和教育的大众化、平等化,面对学习需求多样化的民众,远程开放教育教师应成为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自己的学习需求,引发自主学习动机,自主设计学习目标,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学校也应大力倡导教师的自主学习行为,开创教师自主学习的氛围,给予教师自主学习时间,开展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活动,建立阶段性的学习成效评估体系,以此辅助教师调整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形成自我价值观。人的成长归根结底是自我肯定与自我完善的结果。自我价值观是在自我了解、发现自我和自我认同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总体评价。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了教师的价值取向,并对教师的动机、行为起积极的导向作用。认可自己的职业选择,重视岗位责任,珍惜自己的教育实践,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行为标准,有利于自我价值观的形成。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自主发展需要组织的外部助力。组织行为对教师个体成长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刺激和强化上。组织外力的刺激利于教师自我反思,取长补短,强化其有效行为,注重效率,矫正目标。设立教师层级考评标准和激励实施方案,对教师一定时期的工作质量、学习成效、科研成果进行监督与考评,通过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手段,激发教师的职业兴趣,促进其自主发展。(三)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平台的设计。1.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方案的设计。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制订切合教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科学、合理的方案应符合教师个体阶段性发展需求,呈现内涵式上升性;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消除培训的形式化,体现专业性和个性化;注重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突出教学风格的个体性塑造,完善教师个性,强化教师能力;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现个体性反思,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2.构建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平台。教师个体的成长,需要适应性、个性化的辅支持。构建学习、反思与实践相结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平台,通过专家指导和同伴互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学习型组织是较为明智的选择。远程开放教育在线学习型组织,为志趣相投的教师提供协作团队,解决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行业专家、专业教师配备不足,专业协作性能不强的缺陷。鼓励教师加入合适的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型组织学习活动中重塑发展愿景,交流学习,观照反思,个性互补,总结收获,制定专业发展新目标,借助组织优势,促进个体自觉成长。(四)构建适合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教师职业决定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哺育,文化环境是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教师团队作为一个文化群体,除却其文化自觉特性,其自身的文化创造、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活动仍需厚实的文化土壤。这些文化土壤元素包括文化气氛、文化活动、精神文化等等共同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气氛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布置校园文化环境,开设文化宣传栏目,诸如教师简介专栏、名师风采栏目、教师成果展示栏目、学校文化成果展示栏目等,增加校园文化设施,营造呵护教师成长、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气氛。文化活动是彰显教师行为文化的常态途径,教师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在其中得以浸染与升华。因此,开展多元化文化活动,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不仅为教师文化学习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使教师自主学习成果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得以显现,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文化兴趣,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精神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价值观的重要导向和精神源泉,影响着教师的精神、思想和观念。树立文化追求目标,夯实文化底蕴,强化精神文明成果,提炼学校精神文化,产生鲜明独特的文化效应,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合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作者:覃凤梅 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百色市民族分校
【参考文献】
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3
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和情感,并能灵活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文本,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文本阅读专题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在探究性阅读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独特个性
探究必须先形成问题情境。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激励者,应该在引导学生质疑、求疑的基础上,组织、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情境。通常,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社会生活来创设,这种情境必须是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新意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驱动下自主地阅读,实现语文的再创造。
如一位教师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先播放了两段录像:一是黄河源头清流潺潺,水草丰美,一个个青翠的湖泊镶嵌在绿草地中;二是黄河的中下游,浊浪翻滚,不断从黄土高坡倾泻而下,两岸土地荒芜,黄土裸露。面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真实情境,教师问:“看到这些,你们想问些什么?”于是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黄河水是怎么由清澈变得又黄又浑的?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以后会怎么样?”正由于教师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了各种各样具有个性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个性化问题,教师因势利导激励学生去探究,在这提问、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个性的发展。
二、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平等对话,发展学生个性
1.让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教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在提出、筛选、确定问题后,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地思考、感悟,尽量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尽量让学生自我总结、归纳,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性发现的乐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实践性,使学生个性发展获得最佳的效果。
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时,我先让学生据题质疑:鼎湖山在哪里?为什么说是“听泉”而不是“看泉”?这泉有什么特别之处?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出了很多学习方式:有的说阅读课本,有的说查阅课外资料,有的说上网、看影视等。而在阅读课本的方法上,学生又提出可以采用边读边想边画、抓重点段(第4自然段)品读、图文组合、配以音乐、欣赏性读等。个人能理解、感悟的内容,就采取个人自主阅读的方式;如果凭个人阅读还不能充分地理解、感悟的,那么,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提炼他人的精华,增补自己的独特感悟。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采用合作探究,进行思维碰撞、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想法,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个性化发展。
2.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物形象会有不同的感受。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语文课正是学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探究性阅读是学生独立探究课文的学习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各不相同,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的倾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这些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让这些学生在平等中对话、交流、碰撞,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争辩,允许学生自由表达,甚至允许学生出错。由于不同的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理解和喜好,教师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研读、去感悟,选择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交流的方式。
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4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教育无痕?
一是匡正时弊的需要。现代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信息瞬间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人心浮躁,社会生活快餐化、家庭教育功利化、学校教育速效化,学校教育由原来的“少、慢、费”差变成现在追求“多、快、好、省”。教育目的要裸,教育手段要直接了当,教育效果要立竿见影;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厌学、逃学现象日益增多,教育质量相应下降。学校教育不能“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学校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学校教育是传统农业式的个性化生产,学校教育需要化人润物般的无痕。
二是回归本质的需要。教育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服,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驯服;教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人情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教育是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影响。古人所谓“信其师,听其道”“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层意思。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以正确的感性和理性的引导,这种引导不加任何外在的强迫、束缚,而应是和风细雨润万物的无痕教育。教育无痕是强调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事件中对受教育者施以正面的影响,让其情感上受感染、心灵上受熏陶、行为上潜移默化。
三是适应时势的需要。现代社会思想开放、价值多元、言论自由,尊重个性、讲求民主、追求公正、管理人本,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学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教育行为不能一刀切,不能强制、强迫,教育要追求效率、效益,但千万不能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教育工作者不能给学生留下任何的伤痕。教育需要无痕,需要因材施教,需要个性发展,需要自然和谐。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法而不说”。大自然蕴藏着万物之理,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感受,去感悟。
我们怎样实施教育无痕?
一是淡化教育目标。对教育组织者来说,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或目标,这样才能保障教育活动过程不会变形变味,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但对参与者来说,教育的目的太明确、太功利,反而使教育活动成了自己的思想负担,束缚了自己的思维,不利于全身心投入。例如,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春游并进行野炊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体验大自然万物生长的景象,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习惯,并通过野炊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合作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果组织者活动前就反复强调这些目标,并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后写多少个字的游记或感受,那么,学生思想就有了很重的负担,整个活动的过程或许就成了学生依据目标搜集资料、依据目的制造故事情节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很难得到自己真切的感受。凡事过犹不及,作为组织者、主办者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让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活动的主题,真切地领悟到活动的目标。作为参与者了解一下活动的要求、方式和目的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过程。所以,作为主办者或参与者都要淡化教育目标。
二是重视过程体验。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淡化,但教育活动的过程要重视。首先,组织者要想方设法让参与者全程参与活动过程;其次,组织者要鼓励参与者全身心参与活动过程;再次,组织者要指导参与者体验活动的每个细节。让其在参与中感知过程,在参与中了解特点,在参与中认识本质,在参与中与人交流,在参与中与人合作,在参与中纠正原有的认知,在参与中产生新的想法。参与面越广获取的感性认识就越多,参与度越深得到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例如,让学生去参与一次收割水稻的学农活动,让学生头戴草帽,双脚踩着柔软的泥巴,一手抓住水稻杆,一手拿着镰刀用力收割。这时学生就不但能真切地感知水稻生长的一般知识,能感知稻谷的颜色、形式、重量等,还能体现收割水稻时汗滴禾下土的艰辛,真切感受每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这是看书读报观视频无法获得的感受,这是教育无痕最重要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只有全身心参与整个过程,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感受。
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5
一、运用趣味资源,引导高效分组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趣味性元素的植入。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永恒的动力。课堂上引导孩子开展合作可以以游戏、竞赛的方式展开,在合作的内容上可以融入一些学生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话题,在分组方式上以趣味抽签和小游戏等方式进行。通过合作过程中的激发兴趣,从而点燃学生们参与、实践的学习热情,提高我们课堂合作效率,促进各个小组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学习七上《This is me!》这个单元的词汇的时候,为了检验孩子们对于单词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一个“红花朵朵开”的实践游戏,游戏以面向圆心抱团取暖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圆心(某个学生)的呼唤下,呈圆形应和(这个学生前后左右的学生,在听到他说出的和自己事先准备的相同的单词后,应该立即起立并且拼出单词,说出中文意思。这个游戏以趣味化的方式,有效地强化了学生们合作的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巩固了单词,同时又实现了高效分组。以合作的方式强化了对“grade,student,reading,classroom,dancing”等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运用生动呈现,引导有效合作
合作教学的原理从本质来说应该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迪,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身到语言实践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孩子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学译林版七上《shopping》这一单元的时候,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单元主题中的“Where do you go shopping?”这个问句,设计了一个小组问卷调查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做了充分的铺垫,我先在网上查阅了英语调查问卷的相关资料,找到一个外国的孩子做小组问卷调查时候的录像资料,制作成课件播放给孩子们看,将实践的方法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帮助孩子积累英语问卷调查的活动经验,让活动能够富有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三、组织互动评价,引导合作探究
合作活动的总结是课堂合作教学的盲区,往往有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精心预设了导入,却往往忽略了总结。其实总结得好往往可以余音绕梁,让孩子们感觉回味无穷,记忆深刻。我在英语课堂合作教学过程中,很重视以孩子们为主体的自我总结,鼓励孩子们开展交流会,以秀场的方式呈现小组合作成果,并且展开组间评价,以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评价来促进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在评选最佳小组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发展,学生在展示和总结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和合作水平。教学译林版七上《Fashion》这一个单元的时候,在实践环节,为了拓展学生对于本单元话题的讨论,强化孩子们对于所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我利用教材当中的“A fashion show”以图片为素材,引出关于时装的话题,要求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以时装为主题的英语手抄报,并且在活动后,选出优秀的小组作品,编辑成小册子,制作出班级的时装专辑,学生在英语手抄报中,就时装的相关知识,时装搭配,时装设计等进行了资料查阅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评选的过程中,我把评选的指挥棒分享给学生,要求各个小组选派代表,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并且介绍本小组的手抄报,各个小组在汇报完之后展开交流讨论,进行投票,选出最佳的小组手抄报。
个性化自我总结范文6
在各大公务员考试书目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映入眼帘的时候,套路成为广大考生病急乱投医的法宝,于是出现了模板化、僵硬化的答题。在此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1、慎用沟通。许多考生但凡遇到人际之间的矛盾或者尴尬。最常用的即是沟通。殊不知适时适事的沟通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比如你和另外一个科室的科长有过节,他和你关系很不好,后来这个科长被调到你们科室成为了你的领导,他对你很冷淡,你怎么办?,如果你直接沟通显然效果甚微,如果你邀请单位德高望重且和科长关系要好的老同志做中间人,把科长约出来,当着这位老同志的面向科长道歉,沟通效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建议考生在使用 沟通这个词或者表达这个意思时,可以用交流意见、交换看法、请求指教、寻求帮助、切磋等词汇代替,体现个性化。。
2、慎用反思。在作答考察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问题的时候,许多考生尤为擅长用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反思,就造成盲目反思现象。站在考官的角度上,听多了就是一种假,落下审题不严的嫌疑。比如领导让你和一位同事一起到某企业进行税务稽核,到了企业之后,企业方却不理解,不配合你们的工作,甚至驱赶你们。同事想回去寻求领导帮助,请问你怎么办?,显然考生做好对同事的劝解以及按照程序原则处理问题即可,盲目自省就显得多余。
3、慎用汇报。在作答考察考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目中考生最擅长的就是事后总结汇报,而不管题目中的主体你是负责人还是只是工作开展的一部分,考生们似乎都已形成不约而同的约定。这样的做法一方面答题显示不出亮点,影响得分;另外一方面让考官有种被培训的感觉,降低整体印象。所以考生在题目涉及到需要给予上级领导汇报的,可以以文件报告、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整理汇总,凸显重点内容,并辅以问题解决方案汇报给领导。如不需要,则做好文件的归档以及防止类似问题重现的自我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