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1
运用DEA模型进行效率分析时,指标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指标选择很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不同的行业由于其投入产出的差异,会有着不同的指标体系。为了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时需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简洁性、可比性、可行性等原则。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目标出发,本文选择的产出指标包括营业总收入、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接待顾客总数等四个指标;选择的投入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离职成本四个指标。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获得人力资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包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等内容;开发成本是指企业为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岗位需要而支出的教育培训费用;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人力资源时所支付的包括工资福利、津贴以及社会劳保等在内的费用;离职成本是指企业因辞退职工、职工自动离职、职工离退休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根据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最后形成包括投入和产出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
二、人力资源效率评价
1.评价数据获取通过调查获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酒店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为了使所有数年均为正向指标,通过1-员工离职率进行换算,得到员工稳定率。数据整理后,X1表示招聘费用,X2表示培训费用,X3表示工资福利,X4表示员工总数。Y1表示营业收入,Y2表示员工满意度,Y3表示员工稳定率,Y4表示顾客满意度,Y5表示接待顾客数量。
2.评价结果分析通过MaxDEA5.2计算,得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目标改进值。其具体结果如表五和表六所示。海南省的总体效率为0.96,技术效率为1,规模报酬递增。香港、澳门总体效率和技术效率都为1,规模报酬不变。广东、福建总体效率都小于1,技术效率为1,规模报酬递增。海南省酒店业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工资福利、员工数量分别减少0.1、0.1、0.8、和0.1个单位,营业收入、员工满意度、员工在职率、顾客满意度、接待顾客的数量可分别提高7.75、1.18、1.20、0.96和48.1个单位。这些数据表明海南省酒店业人力资源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结论及建议
由于员工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工资福利政策不尽合理,加上员工数量配置不科学,海南省酒店业的员工满意度、员工离职率较高,能够有效服务的顾客数量有限,顾客满意度较低,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待提升。由于海南省酒店业具有明显季节性,旺季时,酒店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旺,酒店招聘大量员工和临时工;而在淡季时,客人数量急剧减少,人员需求大降,酒店为节约短期成本又大量裁员或大幅度降薪,从而导致大量员工流失。员工的频繁变动,一方面,增加了酒店的招聘和培训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培训,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能有效服务的顾客数量严重受限,顾客满意度较低。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海南的酒店业从战略高度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减少旅游季节性波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2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81-02
从1996年到2009年末,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建成现代意义上的连锁品牌经济型饭店303个,已开业饭店数超过3757家。2009年底和2010年初,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好,部分地区的经济型酒店的出租率甚至重新上升到85%以上。从2001年至今,我国经济型酒店整体规模年均增速远超50%,这在世界经济型酒店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随着经济型酒店市场日益成熟,一度被速度所掩盖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开店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市场定位上的同质化,经济型酒店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经济型酒店的竞争,不外乎资金投入、经营理念、环境设施、营销策略、服务水准和价格定位等几个方面,而这一切又集中体现在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加上全球化的经营、快速变化的顾客需求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一、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酒店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是跨越时空的战略工程,这些论断己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经济型酒店将面临着一个大的发展,但经济型酒店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却不能同步跟上。
首先,用工来源存在问题。先从全国的情况看,在员工来源上,2009年应届毕业生、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其他来源的比例比2008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显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解决城市新增就业人口方面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原酒店从业人员及农民工的比例有所减少,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在员工来源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次,员工专业素质较低。目前,多数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都是依靠多年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各岗位员工都缺乏系统培训,专业水平不高。经济型酒店发展速度快,但由于培训不足、流动频繁、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员工的服务技能差、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再次,培训需求及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很多酒店对于自己的培训需求把握不准,因此进行的培训也很少能够准确地对症下药。很多经济型酒店除了入职培训这类例行的培训外,几乎没有做过系统性的培训需求分析,这使得其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培训投入不能带来相应的回报。因此,经济型酒店的“人才危机”问题未能通过培训这一方式得到很好的解决。
薪酬管理缺乏科学性。大部分经济型酒店在前期建设时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后期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聘用了大量没有经济型酒店从业经验和学历的廉价临时工。“重硬轻软”的策略使得它偏向投资硬件,为了保证利润额反向压缩人员成本,而缺乏有效的薪酬管理。
最后,激励实施者缺位。照理来说,激励通常都是指由上至下,一层一层来实施的。那么,经济型酒店中普通员工的直接激励者则是领班、继而是主管、部门经理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控制工作程序和服务质量外,普通员工却很少得到这些直接领导者的关注和关爱。
二、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完善职业发展规划
人才储备是适应未来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长期人才战略,而人才储备的最佳人选就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和酒店工作岗位中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经济型酒店可以根据自己市场发展的需要,每年有计划地从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年轻的从业者中挑选优秀的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教育,并提供一些“见习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助理”等岗位,丰富其实践经验。
为了适应经济型酒店的特殊需要,可以从综合素质良好的优秀员工中培养和提拔人才。在酒店职位发生空缺时,优先考虑内部提升或轮换。这样,能够激励被提升的员工,并让其他员工看到希望,同时,内部的员工熟悉本公司文化,容易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所以,围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提拔重用人才是不断提高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构建科学的经济型酒店人才管理体系
经济型酒店在人力资源方面所增加的投入无非是通过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来把那些对酒店发展有用的人才凝聚在一起,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使酒店员工认同酒店,并使员工真正融入到酒店中。因而,经济型酒店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科学的经济型酒店人才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发展、经营、生存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只有强化管理,导入企业内部竞争机制,进而健全人才管理体系,才能推动经济型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行经济型酒店的人本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特别是在酒店人才培养的机制上,通过培训、激励等手段,为员工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氛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向资源配置型的有效人力资源开发方向转变,选对人、用足人、留好人,实施超前培训,建立人才库,以保证酒店的持续协调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经济型酒店人才培训机制
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发展,培养经济型酒店专业人才已成为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当务之急。从星级酒店引进的专业人才大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综合能力比较强。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最关键的工作是使这批人才尽快了解经济型酒店的特点,熟悉经济型酒店业务,尽快融入新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之中,实现引进人才的良好“对接”。
对于很多从其他行业引进的管理人才,他们同样是发展经济型酒店所必需的,且他们多数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内经验非常丰富,对这部分人才更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吸引和留住人才一直是酒店服务行业的难题,经济型酒店相对更难留住人才,因此,完善引进人才机制,制定引进人才培训制度,提供公平、有竞争力的晋升制度,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建立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中唯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这也是经济型酒店成功发展的根本。
机制创新是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保障。建立激励机制要分清激励对象,了解对方的需求点,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要努力创造一个令员工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尊重、关心和信任员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努力做到人员与岗位相匹配,才适其位,人尽其才,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工作绩效考核。还要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有归属感,不至于频繁流动。
其次,还应建立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方式,划分明确的薪资等级。根据经济型酒店现有岗位和企业发展战略,对各职位、职级进行规范的划分,对各岗位的薪资标准进行细分,制定一套适用于经济型酒店的严谨的、系统的薪资标准。
总之,经济型酒店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只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作用,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发展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发展需求。
(五)实施多元化的经济型酒店员工激励策略
激励是经济型酒店引才、留才的重要手段,经济型酒店要吸引、保留大批人力资源,必须改进激励方式,加强各种激励手段的创新。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激励,也就是说激励要符合经济型酒店的原则要求,符合经济型酒店的目标要求。由于激励是为了鼓励员工向实现经济型酒店目标的方向做出努力,因此,判断激励是否有效,必须分析激励所产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完成经济型酒店的任务,实现经济型酒店目标。
结束语
随着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大众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据观察,现在不是经济型酒店在找客人,而是客人在找经济型酒店。常年90%的客房入住率,让传统酒店羡慕不已。物美价廉、安全舒适、快捷方便、时尚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不仅迎合了普通旅客的需求,也满足了一些会展商务活动的需要。因此,只要找到适合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扩张,国内的经济型酒店管理行业就能不断地升级。而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因此,研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经济型酒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柯云芜.我国饭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剖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4.
[2] 贺湘辉.酒店培训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9.
[3] 李翔.“学生员工”:饭店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J].中国旅游饭店,2002,(7):26-30.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3
关键词: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一、旅游酒店的发展史
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对酒店的认识仅是政府机构的“招待所”和一些小型的社会旅馆。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悄然兴起,兴起的同时有着对旅游酒店的需求,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目的是扶植饭店、酒店公司的发展,但酒店的发展并不顺利,出现了行业萧条的景象。2000年之后迎来了繁荣,各旅游产业下的公司、连锁酒店、私营酒店、合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人们的思想也发生改变,旅游不仅仅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还有入境、出境。具体来说旅游已是国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就是这样的需求,也更加严苛的考验了旅游酒店的综合标准,它是标准的实体经济服务行业,伴随着客户的不断需求和各家酒店公司的竞争驱使下,酒店内部的掌控尤为重要。能否立足于当下迅速发展的经济和达到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需要各酒店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谨慎前行。
二、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的定位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是大众化的,分层、分级、各部门各司所职。人力资源对各部门员工的流动、培训、管理、面试都逐一把关。旅游行业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今天,客户对旅游酒店的选择也是精挑细选,那么服务行业内部的管理是需要系统、有序的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前景中资源管理起着核心的价值。在人力资源内在管理模式中从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中衍化成科技、互联网的新型人员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的变化可以分为从基础的人员档案、人员培训、实践操作转为新型市场经济旅游酒店的多角度实际操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与时俱进,在经济社会进步的今天人力资源需要的更多是带动企业的运营,让企业的发展不掉队。
三、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运营管理多数企业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基于行业的最开始,并没有被经济体制的改革淹没,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属于静态管理从管控、激励、规章制度、人员安排、管理层是逐级管理,并以人力为中心。雇佣形式上单一,应聘资质不一。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旅游酒店在不断竞争和改革的方向中披荆斩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驱动着企业从内部到外部的整改和总结,从内部抓住企业的创新机制正如现代资源管理模式与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的区别所在。互联网的时代,客户的需求通过智能掌控便解决,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减少了人员的安排,同时对员工的能力、素质也提升了一大截,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在筛选的过程中严格管理。多数客户通过互联网对酒店的测评显而易见,整理出测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前行与发展通过客户和网络媒介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和态度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局限企业内部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内外新型管理模式并能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成不变就是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严苛下,我们怎样冲出去与时俱进,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上传统模式会逐渐从企业模式中变革。新型管理模式在入住企业中需要内部的协调和引领,旅游酒店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是根本,科技领域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企业的变革、国家的前行、消费者的需求都已提速,在旅游产业繁华的背景下也提防着前进的速度,过慢则落后于别人,过快得占领科技网络创新的实体经济并能满足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新型体制变革中改变了员工的思想、价值观、技能操作知识提升最主要的是工作效率和智能管理的结合。从外部来看是对客户群体的良好信誉与智能的体现,现代人是一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人力资源要从外部掌握大部分客户群体的实质性需求是很关键的,通过普及内在员工的高效率、智能化操作,延伸到外部客户群体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互相资源整合利用,有创新思想,符合大众要求、掌握新形势下发展的方向,时刻管理内部,为员工提高基本知识理念、服务宗旨、正确的价值观。
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实践思考
旅游酒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也不断地在创新,通过不同的效仿、学习、实战、实际运作来配合新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繁荣带动着旅游酒店的发展。旅游酒店的运营和发展不单单是利益的趋驶,要设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拘于眼前的利益,对待消费者以标准化的模式和新型的服务体系。不断的实践、整改、汲取对企业发展有深远策略的方法,从传统模式晋级为现代智能服务模式,人力物力的改变、增强内部员工的心理素质、员工定期访谈、有学习时间、让内部员工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体的运营得到高效率的回报。抓基础、抓生产、酒店管理的创新要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外部的宣传亮点、实际客户的满意率,抓细节、抓问题、不断地解决与探索,才能摸索出酒店管理的实质性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的数据每年不断创造新高,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大量的,需要酒店管理者、参与者有良好的互动和高度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正确的前行目标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勾子涵,王诺斯.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8)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4
关键词:酒店 人力资源 管理 薪酬 激励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恰当地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对酒店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激励,使其得到最优的组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的一种全面管理,它讲求“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1.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1对人的管理
酒店管理者要树立“顾客至上,员工第一”的管理观念,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认识到酒店是对人的服务,从而在工作中用细致周到,彬彬有礼的服务让顾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1.2科学化的管理
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工程,酒店管理者必须建立一整套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和定量化的管理系统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1.3全员性管理
酒店的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科学地合理运用、培训、激励员工,给员工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4动态管理
酒店的管理者不仅要根据酒店的整体目标选拔合适的人才,还要对酒店员工的录用、培训、奖惩、晋升和离职能全过程进行管理,更要重视员工的心理需要,了解员工的情绪和思想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2.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2.1采用“性格特征聘用法”
员工选择不当是导致员工跳槽、人员流失的首要原因,并直接导致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酒店在选拔员工时,应首先对空缺的职位进行细分,按照岗位的不同特点选拔符合其性格要求的员工。此外,任用那些充满激情、快乐、友善的员工总是正确的选择。
2.2把核心能力植入人力资源体系,改变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
传统的薪酬体系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却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薪酬要与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首先要明确酒店的商业战略,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掘战略优势。然后对面试中发掘的个人能力进行认证,证实其有助于酒店商业战略的成功。
再把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体系相整合,只有能力完全被整合到所有体系中。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评,奖励,领导力发展,继承计划和职业规划,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最后,以能力为基础制定资薪体系,并将能力体系引入员工认识环境中,以明确酒店对他们的期望。
2.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酒店应该对每一位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划方案,使其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招聘时,应该选择有潜质并热爱酒店工作的大学生,按照其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到某个部门,给予其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锻炼,如果达到了特定的指标并通过评审,可以提升到一定的职位,这样,通过不断的磨练和培养,将能为酒店创造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外方管理公司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海外培训经历,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2.4交叉培训
交叉培训是一种员工通过接受额外服务技巧的培训来满足不止一个工作岗位需要的培训方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酒店作为保持人员素质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交叉培训有助于酒店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在旅游旺季业务量突增或员工生病,休假以及顾客额外需求导致酒店内部出现工作却为时能够及时弥补。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跳槽率。因为一方面,员工喜欢培训所带来的挑战,减少了长期重复同样工作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增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使员工一专多能,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节约了劳动资本,工资水平上涨。
2.5采用多种激励机制
酒店可以根据本酒店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合适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可见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国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渠道有许多,其中,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较为普遍。但“职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荣誉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中采用的比较普遍,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西方的企业中也普遍采用,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的同时,还可加强多跑道、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这样就一定可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酒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管理具有科学性,更具有艺术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中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酒店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大胆构思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应自己酒店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点燃员工内心的工作热情之火,以此驱动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的出色,从而实现酒店所期望的最佳绩效。只有在现代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兴旺。
3.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业务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酒店的业务经营活动离不开人和物这两个基本要求,而人是业务经营活动的中心,是一种决定因素,员工的劳动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体劳动,而是一种分工协作的社会劳动,因此,要保证酒店业务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首先必须合理招收员工,并科学安排,处理人与人之间,人和事之间的关系,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曲波,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J].旅游学刊,2006.21(4):55-57
2.赵伟华,我国中低档酒店发展模式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22-25
3.金阳,海景酒店管理模式[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4.刘子富,酒店管理基础知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5
[关键词]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流动率;人才流失
[DOI] 10.13939/ki.zgsc.2015.24.137
1 引言
近几年,酒店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在温州迅速地发展。无论是高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都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酒店行业地位不高,酒店行业社会吸引力不强,员工流动率较大。原因主要包括两点:酒店的工作比较辛苦;家长的不谅解,存在行业歧视问题。其次,员工发展空间狭小,中层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明,基层员工获得提拔的机会较小。本次调研以温州星级酒店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和三星级酒店各一家。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 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0份。通过问卷分析,总结归纳出该酒店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具体如下。
2.1 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从表1看出被调查对象学历在大专比例最高,为26%;其次是高中和初中学历,各都占总人数的24%;本科学历的人工人数最少,只占1%。餐厅部、行政管家部和客房部的员工主要是由服务员构成,这些岗位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因而对学历的要求不高,集中为小学和中学学历。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很多工作都不需要很强的经验技术,而且酒店对服务人员需求量大,再加上现在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劳动力供不应求,所以酒店对员工学历的要求不高。
2.2 人才流失严重
入职年限情况,即在本岗位工作的时间情况,可以反映出工作稳定性的状况。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过多的流动就造成了人才流失,这会造成酒店的经济和人才的损失,而且还会影响酒店管理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据调查,61%员T的入职年限在1年以下;大部分员工从事酒店行业的年限在2年以内,3~5年次之。图2清晰地反映了整体上员从事酒店行业的T龄。这些数据反映出酒店行业人员流失率高,人员缺乏稳定性,而过度的人员流失会使酒店的利益减少,增加负担。
2.3 不重视员工培训
在对员工所参加的培训类型中进行调查中,发现酒店对大多数员工都进行了新员工培训即入职培训,而一部分员工参加了在岗培训,其他国内脱产培训、海外脱产培训等都只有个别人可以参加。根据酒店员工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数和类型统计:酒店员工参加新员工培训的人数占主要比例,占整体的59%;在岗培训占39%,而国内、国外脱产培训占的比例少之又少。这说明酒店比较重视新员工的培训,对员工培训的内容只是单调的入职后的内容与一些基本操作,而忽略了员工以后的长远发展。
3 解决对策
3.1 重视工作分析
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形成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目的、岗位任务、岗位职责和岗位条件等内容;任职资格说明书则规定了完成该项岗位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任职资格。酒店员工招聘的目的是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以控制其员工的流动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招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后续工作,所以应当坚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在招聘前要认真做好工作需求和工作说明,确认该岗位的任职资格和职业特征。
3.2 控制员工流动率
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以降低员工的流动率。李洁认为“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思想上要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把员工看做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应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另外,朱妹娣也认为在酒店管理中应该倡导“员工第一”的人本思想,进而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一个酒店要想发展,维持核心员工的稳定性,就必须建立和完成绩效管理体系,使员工的努力与回报成正比。在这种体制下,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会产生一片施展才华的满足感。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范文6
关键词:柔性化管理;刚性管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竞争优势。“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二、柔性化管理涵义及作用
(一)柔性化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和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柔性管理”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显然,在知识型企业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
(二)柔性化管理的基本作用
1、柔性管理有利于减少内耗
柔性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二是依赖于员工自主性的发挥过程,更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使企业员工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使企业的内耗降低到最小。总体来说,柔性管理主要满足的是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激励员工创造性的作用。柔性管理使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因而可以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不仅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对各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范机制。
2、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一方面要求战略决策者必须整合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另一方面又要求战略决策的出台必须快速。这意味着必须打破严格部门分工的界限,实行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因而仅仅靠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地管理该类组织,而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迅速准确做出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柔性管理影响深远
柔性管理是把外在的给员工的规定转变为企业员工内心的意识,并且逐渐转变为企业员工自觉的行动。而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企业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对员工个体差异、组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不断协调企业员工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然而,一旦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达到使他们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的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三、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改良的必经之路――柔性化管理
(一)柔性化管理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酒店对于员工的管理模式是刚性的,不易变动的,以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准则,而很少去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与个性化需求。如果继续沿用这种管理模式,将很难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急需向柔性化管理模式转变。酒店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酒店的员工与顾客直接接触,而且只有直接接触才可以实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那么这要求队员工的管理更加人性化,使员工满意,才能创造满意的顾客。而柔性管理对人的智力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点对于“视顾客为上帝”的酒店来说尤为重要。这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出:
1、柔性管理满足酒店业对员工创造性的要求
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主要的财富来源是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财富来源是管理。如何让员工自觉、资源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酒店,强行的推行时不可取的,这不利于员工工作的进行,尤其是酒店业的顾客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这就要给员工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实现这一点。
2、柔性管理满足了酒店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以及复杂性要求酒店的战略必须整合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同时要求酒店的战略决策必须快速及时并把握时机机会,这意味着必须打破传统的刚性化管理,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让每个员工或者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因此酒店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才能迅速准确的做出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3、柔性管理能满足酒店柔性生产的需要
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习惯和审美情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也不断地变化,满足“个性消费者”的需要,这是当代生产经营的必然趋势。知识型企业生产组织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管理模式上来,导致管理模式的转化,使“柔性管理”成为必然。酒店满足“个性消费者”的需求,更加需要生产柔性化和精细化。“顾客化生产”对外尊重每位消费者的需求,对内赋予每个员工以责任,这可以看作当代生产经营的一种必然趋势。酒店生产组织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导致管理模式的转化,柔性化管理业便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在实际管理中,柔性管理首先体现在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和奖励机制的柔性化等方面。管理决策的柔性化首先表现在决策目标选择的柔性化方面,以满意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化准则,决策者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做出满意的选择,而不必苛求惟一,因而具有更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其次是体现在决策程序上,由相关人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从。第三是体现在为员工创造更广阔的舞台上。在工业社会,主要的财富是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财富是知识和智慧。要做到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奉献给企业,实现知识共享,显然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实现。这一点对于未来追求不断创新的知识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柔性管理将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未来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管理理念
到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人是第一资源,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都要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置于很重要的位置。作为酒店,更应该认识到,人力是资源而不是成本。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改变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方法和观念,注重员工的利益需求,变控制为尊重,变管理为服务,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一边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二)组织结构柔性化
酒店的管理组织结构多是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其组织层次多,信息传达缓慢,对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要求改变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便金字塔或者直线式为多功能网状的扁平式组织结构,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工作效率,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这种组织结构以市场变化、信息传递和人力资源为核心,使企业的能力更加柔性化,更加具有动态性,能够通过自我的调整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
(三)激励机制柔性化
酒店要实现持续有效的柔性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反应迅速、变化灵活、方式多样的柔性激励机制和战略。员工在不同的事业发展阶段有不同需求,企业应根据员工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一方面,提供保健因素,消除员工不满;另一方面,提供大量激励因素,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可以让员工规划、控制工作,使工作更有自主性;可以疏通反馈渠道,让员工迅速知道绩效情形等。因此企业实行柔性的激励措施要多样化,要从长计议,全局考虑,做到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相结合,在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上的嘉奖,适应不同员工的不同层次需求。
(四)培训系统柔性化
柔性管理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施柔性化管理的关键。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持续、全面的培训。酒店的培训系统刚性成分较多,培训体系僵化,是一种“填鸭式”的培训方式,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导致培训效能低下。培训系统的柔性化要求更具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培训对象的不同特征和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适应变化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和机会。
(五)企业文化柔性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企业文化是柔性管理的精髓,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柔性管理是通过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也就是依靠员工的主动性而非强制力来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这就要求员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他们,为他们指明方向。因此,酒店能否克服高层固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建立一种具有团队型、包容性、融洽性的柔性企业文化是推行柔性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柔性化方式管理多元文化,承认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发挥创造力,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创设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的激励下,保持员工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第三,企业文化要具有保鲜性。必须适时地变革企业文化,保持企业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符合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使企业文化能够成为持续地激发员工工作洞里的潜在力量
柔性管理是21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谁能快速掌握这一模式,谁就能取得竞争优势,谁就是胜利者。当然,在构建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并不是对刚性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对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完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和“以规章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互为补充、刚柔相济,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海.柔性管理[N].人民日报,199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