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幻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考科幻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考科幻作文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1

关键词:中考作文技巧;满分;技巧

中考作文怎样才能取得高分呢?得高分又有哪些技巧呢?我通过20多年的语文教学,尝试着把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选材鲜活

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中学生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比如,兰州市中考作文题是《美在身边》,大多数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寻找美的目光投向学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调动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这样写道:“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脉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材料所无法相比的。

二、融注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高山流水”是真诚的友情:“舐犊情深”是本真的亲情:“落叶归根”是乡土之恋……“情”是生命之“真”,是爱、仁慈、悲悯……是生命之间相互维系的丝线,是生命源头的汩汩清泉。写文章也要想做到“感情真挚”,抒发真情实感,切忌矫揉造作。请看:《牵着母亲走过马路》牵妈妈的手过马路这一细节: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上小学时,横穿马路,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这段文字通过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主旨和情感,细节刻画得越细腻就越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三、构思独特

中考作文,“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给予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构思新巧”的较好体现,同时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个性也能得到展示、张扬。有许多考生选择写散文、诗歌、小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科幻故事等实话实说、实验报告、会议记录与名人对话、戏剧剧本、日记、医药说明等文体赢得了满分。比如,小标题式构思,是常见的构思方法,它使文章结构分明,条分缕析。

四、妙笔生花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语言犹如给文章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光圈,让文章散发异彩,弘扬自我的个性,也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行;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比如,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中的句子:“自然像一道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枝悠扬婉转的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然,我的生活便充满了情趣。”这段文字运用比喻让文章形象生动,排比令文章气势磅礴。可见在文章中适时运用修辞方法,文质兼美,让人齿颊留芳。

五、结尾利落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这段文字中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掩,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有力地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2

学生的思想单纯,思维比较单一,通过辨证思维训练,既可以锻炼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又能启发他们的新见解、新思想。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常这样说,也这样认为。这句话真的绝对吗?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品味“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两相对照,学生就会明白“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黑”还是“不黑”的关键不在周围的环境,而在物或人自己能否保持纯洁的本性。通过讨论、赏析,学生既学会了辨证思维,增强他们辨析问题的能力,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其他如:“知足者常乐”――知足者乐不常;“常在河边走,焉能不湿鞋”――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班门弄斧”――弄斧就要到班门: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真的“愚”吗?智叟真的“智”吗?

二、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

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张果老倒骑小毛驴之所以能让人记忆深刻,是因为他的骑法与众不同。有时把问题倒过来想,也会有新的发现。如:数学上的反证法、史丰收的速算法、牛顿钻研万有引力的起因等,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一位画家去拜访门采尔,向他请教:“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一天工夫,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听了,认真地说:“那就请你倒过来试试吧。”根据逆向思维,门采尔的话是什么意思?隐含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样一想,我们就会有新的启迪。写作时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立意,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中考满分作文《我渴望生病》《勒着青藤生长》反向立意,都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三、变定向思维为发散思维

学生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模式比较固定,不能展开联想,因此很难有所创新。如何改变学生的思路呢?苏轼曾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感悟。发散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材料,同一问题,得出不同结论。近几年中招考试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较多,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发散思维能力。从每年中考优秀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人人有话可说,许多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见解独到。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很好的锤炼作用。

通过发散思维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多向性,提高他们联想、想象能力。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通过情境问题设计,让学生在现有答案基础上展开想象,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乌鸦喝水,除了往瓶中放石子,还能用哪些方法喝到水?司马光不打烂缸能救出小孩吗?请你设想几个办法;曹冲称象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愚公除了搬山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出入方便?哪种办法最简便……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还能引导他们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从而学会创造。

五、激发想象力,放飞创新翅膀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在阅读和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习优美的古诗之后,就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描述诗歌所展现的优美意境,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语言组织及想象能力。

2、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用文字把画面的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想象力。

3、作文时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想象。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身临其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情感丰富,生动形象。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3

为帮助各学校依据《息县初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 征求意见稿》,制订具体到周、责任到人的《年级作文教学学期计划》,应学校备课组长要求,把摘录的《七年级上学期单元作文计划》部分内容贴在这里,以供学习借鉴。

一、教材作文训练序列解读

初中教材(人教版)以“成长”为总主题,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循序渐进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形成完整丰富的精神世界。教材六册36个主题单元,可分为五种题材类型:我和自己、我和他人、我和文化艺术、我和自然、我和未知世界。这五个主题内部由浅入深各自呈现出三个梯级,随着学习的进展,螺旋式深入,并不断互相融合,向总主题靠拢。

二、七年级上学期作文训练目标设定

七年级上册教材单元主题以第一、第二、第四板块为训练重点,并对第三、第五板块内容有初步接触。第一、二、六单元主题属第一板块,这一板块要着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开始认识自我,思考自己的人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学习的深入程度已达到所有三个梯级。第三、四单元主要属第四板块,是正确对待自然。深入程度已达到前两个梯级。第五单元属于第二板块“我与他人”中的家庭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亲人,感受亲情。深入程度达到前两个梯级的部分程度。

作为初中起始年级的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作文训练的目标,除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单元主题,初步学习写一般记叙文,练习表达的完整、生动、具体外,应更注重激发孩子写作兴趣,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具体训练措施上应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重视点评展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班刊、范文朗读等多种方式给他们增加发表的机会,重在寻找学生立意、表达上的亮点,使学生获得共鸣和肯定。

其次,重在习惯培养,不打无准备之仗。大小作文分工不同:小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穿插在单元阅读教学中,充分汲取课文中的营养,可深化单元主题,也可对单元选文重点写作技巧进行专门训练。训练形式根据学生基础选择,可局部改写,也可独立借鉴。篇幅根据教学时间灵活安排,一般每单元在一到三次。大作文在单元综合性学习结束后,一般为小话题作文,区别于中考话题作文,在话题上设定选材范围,起到深化单元主题,综合体现单元学习成果的作用。

三、七年级上学期单元作文计划

第一单元

本单元选文以人生为主题,着重揭示生命规律和人生哲理,抒发人生感悟。内容上侧重于正确面对人生挫折,树立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文体有诗歌,有散文,写作手法上都能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通过亲身经历的小事,我们从无意中看到的一种自然现象、一瞥景物中感悟出人生的趣味和道理。

写作训练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主题属于第一板块中的“认识自己”阶段。

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

大作文:以“这就是我”为副标题作文。题目举例:我是一个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元素,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目的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追求崇高的生命价值。结合阅读教学,单元主题属于第一板块,感悟崇高的道德美,思考自己的人生。

综合性学习,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属于第三板块的主题。

大作文:以“ 里的语文”为题作文。如:城市建设里的语文、广告宣传里的语文、校园里的语文。解说指导:在综合活动中多角度观察生活,搜集资料,感受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认识语文世界的博大精深。从自己的角度写出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主题属第四板块训练范围,描绘自然,欣赏自然。所选五篇文章,均出自名家之手,都是文情并茂地描绘大自然的优美篇章。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美。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是很好的写景范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大作文:“这里风景独好”,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描绘现实中自己过的美景。解说指导:①情深万象皆深,心美万物皆美。大自然正是因为有了人的欣赏才散发了无穷的魅力,写作时要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将眼中的美景变成笔下的美景。②抓着景物特点、美点来写。③有整体有局部,按照一定顺序。④运用恰当的修辞、句式来突出景物特点。

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属于第四板块主题范围。选文所反映的内容为以都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和探索求知世界的兴趣。本单元内容写作技巧要求不高,写作训练的目的应放在运用科学知识对进行科学的推测,大胆合理的想象。

大作文:在阅读《月亮上的足迹》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的基础上进行。以“我和月球”为话题作文(如我在月球上的一天、我所了解的月球奥秘、我是月球小专家)。解说指导:①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月球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故事新编,写科幻小说。②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第五单元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4

一、 转变观念,积极推荐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阅读名著的内驱力不足,阅读兴趣不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家庭、自身、学习等原因造成了他们没有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即使读过,阅读量也很少。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阅读名著无用论”正悄然潜入学生的意识中,大多数学生宁愿在节假日玩电脑,打网游,抱着手机上网聊天,也不愿意多花点时间在阅读名著上。

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名著阅读检测走进了学生日常学习,并在中考中以不同形式呈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尴尬的局面。学生的阅读量虽然有了一定的增加,但仍然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应该改变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观念。渴望学生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考出好成绩,却不愿意让学生花较多的时间去阅读名著,这怎么可能呢?应该认识到,“阅读名著”是一项长期的伟大工程,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在中考中多考几分。

课外书籍良莠不齐,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判断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引导,除了给学生推荐中考将要考查的名著外,还应给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名著,要求他们阅读。诸如著名的中外童话,著名的古今寓言,著名的散文、科幻小说等。

二、 激发兴趣,创设平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是做好事情的强大的驱动力,它能够变无效为有效,变低效为高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阅读名著的兴趣也不尽相同。在“网络快餐”时代,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并能静下心去阅读名著呢?

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教师言行的感染,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一大法宝。本人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言传身教,自己利用闲暇时间多去阅读名著,不时给学生讲授一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其次,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态度等,合理地划分小组,推荐名著阅读爱好者(指班级爱好读书的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表率、监督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名著。比如确定好阅读内容、目标后,各小组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各小组可以设计题目,进行竞赛式阅读,为学生相互交流提供平台,让学生在相互羡慕中逐渐培养自身阅读兴趣。学生由于出题的需要和为了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能胜出,肯定阅读得很仔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质量。当然在阅读和展示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效果,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收获阅读的喜悦。

三、 教会方法,提高效率

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没有很多时间去阅读书籍。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手拿一本名著,很可能感到有负担而不愿意去读。对于老师推荐的中考可能考查的名著,很多学生也只是被动地走马观花式地读一读,阅读完一本书后,印象也不深刻,这会让学生有挫败感,感觉读完了也记不住多少内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名著的方法。阅读名著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整体感知名著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阅读《骆驼祥子》,可以引导他们先读“作者简介”“主要人物关系表”“特色人物”“一段历史的社会剪影,一个车夫的悲惨世界”,让学生对《骆驼祥子》这部书有个大致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略读、浏览、精读、归纳、总结等多种方法去阅读。对于名著中的精彩的语段,要反复阅读。比如阅读《水浒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精读书中几个主要人物(如宋江、吴用、武松、李逵、鲁达、林冲等)的绰号的由来,通过反复阅读,了解主要人物在何时何地,与何人做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如阅读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可引导学生精读归纳:“花和尚鲁智深在何处因何事倒拔垂杨柳?”“豹子头林冲为什么要到白虎堂去?怎么去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四、 开展活动,有效推进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5

南朝梁的文学家吴均创作的山水小品《与朱元思书》开篇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其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如果用来比喻学生作文的心理,那是一种“不拘一格,独抒性灵”的自由情态。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写作能处在一种自由状态下,其写作的潜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智,体味到写作的愉快,获得写作的成功感。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在写作中进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境界,必须探索一条开放性写作教学的成功之路,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写作的过程变成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己过程。

一、开启生活之源,拓宽写作思路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作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写作。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就揭示出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是作文材料的重要源泉,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亲近生活,就是要在观察聆听中丰富见闻,在实践参与中获得体验,在交流互动中积累素材。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通过耳闻目睹,亲历并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从而丰富自我的情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突破写作教学的自闭性,引领学生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只有亲近生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获得丰富的生活积累,学生才会有话可写,有情可发,写作的思路才会得到有效的拓展。

提倡写自已的生活前提是学生对生活要有积累。如果学生没有养成关注自已生活和周围的人与事的习惯,没有用日记记录生活积累的习惯,那“写自已”就会落空。除了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老师还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地参与和体验生活。可以组织三种形式的写作活动:一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写社会调查和专题小论文;二是结合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运动会、文化科技节、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写纪实性和感想类文章;三是结合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阅读、采访、参观、记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人物通讯、企业及产品介绍,风景名胜游记和收集整理当地风貌民俗文化资料等等。

二、开拓阅读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说写作是学生生活、生命的体验,那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则是一条提供给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渠道。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既是阅读的素材,也是我们进行写作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学会寻找、发现课内阅读的文本中蕴含的写作教学点,发现经典文本在思路、技巧、表达方法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做到读写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实践写作的指导。

教师还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广泛的涉猎,获取间接的生活经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见多”才能“识广”,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吸收到更多更好的营养,来为自己表达生活服务。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文化底蕴,而且还能提升考生的思想境界,?丰富作文的材料,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文章内涵?。

此外,要充分利用阅读教材的写作教学功能,实现“写”与“读”的结合。这里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学习优秀范文的写作方法,在写作知识层面增加学生的内存,这在学习能力的构建上属于识记和理解层面;二是通过写作实践模仿甚至创造性地运用优秀范文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技能层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这在学习能力构建上属于运用层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两个层面不是分割的,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是写作知识的学习向写作能力的形成迁移提升的过程。

三、开放写作命题,关注社会人生

在写作教学中,作文的命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能自由地表达。因此,要提倡多范围命题,如“童年故事”,只是规定了“童年”这个时段和“故事”这种记叙文体,并不是具体的题目,学生只要写进入初中之前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允许的,再自己加一个标题就行了。要提倡多命半标题的题目,如“曾经错过的……”,省略号后面可以补上不同的词语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标题,可以填补的词语很多,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写作内容的空间。要尝试命选择性的作文题,如“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已尝愁滋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写作。每周一次的小作文要提倡没有任何命题的自由写作,学生可以有什么就写什么,倾吐心曲,随感而发。

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社会、学校、人生选择不同题材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节假日题材系列,以我国的一些传统民族节日以及学校的寒暑假日为题材,指导学生挖掘“情”点,发现“美”点。重大活动题材系列,如以军训、社会实践为内容的题材等。人际交往题材系列,如写同学间的交往与友谊,写师生的接触和沟通,写父母长辈的亲情与关怀等。环境题材系列,校园街景、书房小屋、春夏秋冬、高山流水等,都可成为中学生写作的“主菜”。应用性文体,特别要重视和语文课文的阅读相结合的写作练习,如课文缩写、仿写、改写、评议、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等。不管何种形式的命题,其根本出发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让学生激浊扬清,激扬文字。

四、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写作热情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最善于表现自己,最勇于把自己的才华显示给别人。根据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可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写作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久而久之,学生的聪明才智乃至创作才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陆游曾告诫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远远不够,还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为此,笔者所教班级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办手抄报,教师提出总的要求,让学生根据本人意愿、爱好,自己编排。每次每人一张,装订成册,轮流传阅;或出墙报,让众人参观。内容上要求每期都要有自己写的文章,版面设计要合理,报头要美观大方醒目,文章要短小精悍等。这样班级的学生人人是作者,人人是编辑,人人是读者,人人是评委。大家在阅读中评判,在评判中争论,在争论中明智,在明智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他们读着自己亲手写的文章、诗歌、散文,亲手编辑的小报,会倍感亲切,读着这期,又期待着下期。

又如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笔者的做法是两种形式:一是把课文或者其他童话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科幻小说等改编成剧本来排演;二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编成课本剧。因此,课本剧的种类很多,有童话剧、寓言剧、诗歌剧、幽默剧、生活短剧等。让课本剧以全新的姿态进入课堂,满足学生爱幻想、爱表现、爱摹仿、爱创造、爱群体活动等天性,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中考科幻作文范文6

一、在教学实践的困惑中,我们生成了一系列“草根性”的问题

回顾学校发展的历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几经沉浮,一直不稳,1998年学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全校师生员工克难奋进、艰苦创业,迅速扭转了教学质量滑坡的局面,99年至今,我校各级各类竞赛及中考成绩都走在乡镇前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崛起时的兴奋消失了,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倦怠了,老师素质又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于是,我们有了下面的困惑:

困惑一:我们所取的成绩,只不过是师生用时间和精力换来的,“烤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失去创新能力。

困惑二: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偏颇,没有很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习惯与思路来教学,教学在观念落后,缺乏教改意识,教研能力不强,教法陈腐。

困惑三: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许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同感,职业倦怠现象十分普遍。

我们感到困惑,我们又在困惑中探索。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分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拉开了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它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校园。我校同全市一样2002年全面进入新课程。走进新课程之初,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似懂非懂,对新课程的特征把握不准,于是我们把下边三个问题抛向全体教师,以期引起教师的思索:

问题一: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如何找准符合校情的校本教研之路?

问题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我们需要构建怎样轻负高效的课堂?

问题三:在教育科研中,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是由于我们理性的反思,才有了问题意识。我们才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向,走上了扎扎实实的校本教研之路。

二、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正在有形无地改变着我们对教育教研的理解。当前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时,老师群体自身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实现这一育人理念的关键。但是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绝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必须根植于教研的过程中,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创造,在创造中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快乐。为此,我们以此为依托开展教研,给教师压担子,洗脑子,炼身子,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制度管理体系――让人文凝聚力量

以人为本的教研管理体系和教研制度体系,是对人的修养、人格,境界的提升而不是对人的原始性劣根性的迁就。凸显的是尊重生命、完善生命的价值取向。

在这种管理体系中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依靠行政力量,调动各种资源服务教育科研。由教务人员和学科教研组长组成的教科室具体确定教研专题,制订教研方案,安排组织教研活动。教研组落实教研任务,评价、总结、反馈教研情况。我们的体会是教师参与是基础,专业引领是关键,校长重视是保障。

通过建立教育科研一系列制度,规范教研活动,评价教研工作,激励教研行动,有效促进了活动的开展。在制度管理体系中,我们特别注重评价,强调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评价,强调多元评价,防止单一评价。营造以人为本,互相关怀的教研文化和同伴互助的氛围。

(二)建立教师学习网络――让书香溢满校园

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说:“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又说:“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教师学习的特点: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基于案例的情景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团队的合作学习。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建立了教师学习网络

这种教师学习网络整合了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成为理论与实践、个人与团队、专家与教师融为一体的学习形式。让教师走进经典,走近大师,走进课堂,走进精神的家园。

(三)打造展示平台――让生命绽放异彩

(1)同伴互助平台

教研的经验只有在学校流动起来,成为团队共享的才是有意义的。为此我们每学年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骨干教师展示课、教学质量月活动、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教研经验交流等。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帮助其它教师实现加速发展。通过这种团队成员的“对话”和“讨论”,实现经验共享,让教师在互助合作的氛围中成长。

(2)学生交流平台

创新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上,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建立一个学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中彰显创新能力,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创新氛围。我们的校报《窗口》就是一个这样的交流平台。起初,我们把《窗口》定位于“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的阵地,主要登载教师的专题教研论文、心得、经验和思考,学生的习作。随着教研专题的扩展和教研进程的深入,我们感觉到这个报纸的范围太窄了。于是,我们重新把它定位于展示师生创新能力的场所,只要是师生原创的作品、制作、发明等都可入x,打破文科与理科、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框框,开辟了“作文T型台”、“创新天地”“课堂在线”“师路心语”“科幻世界”等栏目。从此《窗口》的面貌焕然一新,极大调动了师生创新激情,后来,有许多见诸刊物报端的文章以及获国家发明专利的“恒温输液装置”设计当初都是在《窗口》上登载的。《窗口》每月一期,从2003年至今没间断。校报发表作品每学期评比一次。我们不追求内容无懈可击,但我们相信,我们点燃的创新火种将会燃烧出灿烂的云霞。

每学期一次的学生演讲比赛是我们打造的另一个学生展示平台。我们根据时事特点确定每期演讲主题,像2007年的“我读书我快乐”、2008年“迎奥运 我参与 我奉献”。让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一位平时性格内向、见人脸红的女生在经历演讲后变得性格开放、自信、成绩也明显上升。她说:演讲改变了我的今天,更可以改变我的明天。

(四)物化教研成果――让智慧闪耀光芒

在教研的几个环节中我们十分重视论文撰写,因为教研经验只有经过筛选、整理、加工形成论文才能成为共享的可交流的东西,同时,教师撰写论文又反过来可以促进教研的开展和深入。我们推动教研论文写作的策略是:制度保障――理论先导――典型引路――全面铺开。就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内化创新思想,外化创新方法,物化创新成果,沿途拾起一串串创新教育教学的研究果实:方案、报告、论文、案例、反思、总结、证书、奖牌。

初步统计,启动课题研究以来论文、案例、课件等获国家级奖30余篇,省级奖20余篇,市县级奖70余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近20篇,有10几位青年教师在市县级教学比武中获奖。

创新教育教研还让我们的课堂出现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像数学探究式课堂模式: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建立模型――探究问题――运用与拓展;理化创新教学课堂模式:呈现――猜想――探究――总结;作文个性化写作模式:自由写作实践。强调作文的自主性、开放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我们的课题研究经历既有山重水复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的喜悦。2006年黄冈市教科院专家在对我校课题研究验收后指出:红四中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有序、扎实、有效的轨道上进行,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一班人强化科研兴校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课题研究机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二是课题研究思路正确、措施得力、运行有效;三是研究主体――教师热情高涨,工作勤奋,成绩明显;四是研究价值明显,教师的创新意识得以强化,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得到体现,学科教学形成特色,形成了课堂教学一般模式。

三、关注细节,着力营造学习型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