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1

通过对高中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强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需要进行高中化学错题集使用方法的优化。相比于初中的学业学习,高中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值得引起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化学错题集的应用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该文就高中化学错题集的使用方法展开分析,重点解析了现阶段高中生错题集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旨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规律;错题集;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需要,进行高中化学错题集使用方法的优化是必要的.在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依旧扮演着一种教学主导者的身份,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不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高中的化学知识自身具备抽象性及复杂性.在化学题演练过程中,学生很容易重复犯失误,有的学生过于忽视积累错题集的必要性,难以进行错题集的系统整理及应用,长期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错题集的分析、整理等学习步骤。

一、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知识自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客观上来说,化学学科自身具有枯燥性、复杂性的特点,有的学生感觉化学学科比较难学,这种感觉也是正常的,每个高中生在做错题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犯一些失误,针对这些错误,有的学生选择重视它们,有的学生选择绕道而行,实践证明,不重视错题积累的学生,再遇到类似的原题时,很可能再犯相同错误。从认知角度上来说,人的记忆存在一种遗忘曲线规律,从认知客观事物到记忆事物,然后随着时间的积累,会慢慢遗忘所记忆的事物,最后再认知、再记忆、再遗忘。化学学科自身的抽象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分散,化学知识原理繁多,在一般定理之外,常伴随着其他的特殊规律。比如,碱化学式的化学符号,氨水化学式的构成,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构成等,针对这些知识,有的学生陷入似懂非懂的做题怪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挫伤。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针对易错的题目及知识点做好归纳及总结,遵循人的记忆曲线规律,实现化学知识的学习、记忆,在知识的遗忘过程中,通过错题集温故知新,进行知识的再认知、再记忆。在这种反复认知的过程中,化学知识被遗忘的比例越来越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学生通过对错题集的积累,可以有效实现化学知识的查缺补漏,在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高中化学错题集的引导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伴随一系列的个性化失误,比如理解性失误、习惯性失误、计算性失误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集,这是其自身错误的系统总结,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查缺补漏。错题集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宝库,有利于学生理解自身的学习薄弱之处,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整理及补充错题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学习上的错误都是小而琐碎的,如果态度不端正,就可能导致重复性错误。

二、如何选好错题

在实践教学中,有的学生反应自己平常也会积累错题集,但是学习效果很一般。其实,积累错题集本身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有的学生由于不恰当的错题集使用方法而导致学习成果不理想,比如有的学生没有选择对错题,在做错题目之后直接将题目写入错题集,只是单纯性的学习,而不会学而思考,一味注重错题量的积累,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复习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告诉学生哪些题目需要纳入错题集,哪些题目比较重要,是易错点,在这种教学引导下,学生便可以精简错题集,选出来的错题更加具备代表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有一道易错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第一个选项:所有被氧化的物质都属于氧化剂;第二个选项: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三个选项: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环节中,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第四个选项:元素从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在这道题目中,很多学生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所以没有将其列入错题集,但有的学生只知道第二个选项是正确的,其他三个选项错在哪里并不知道,那么这道题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做对了。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类型的错题来教导学生:“有的题目做对了,并不代表你吃透了这道题的精髓,在选择错题时,那些误打误撞做对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对了,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列入错题集,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错题集,也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学习

高中化学知识点比较庞杂,有的化学规律之间存在共性,有些规律存在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错题进行分门别类,做好不同错题类型的分析及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复习错题集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错题繁多杂乱,整理起来非常麻烦,有的时候看到一类题目,下一道错题确实另一种类型的,学生的思维有时候跟不上,这也不利于学生进行同一类型题目的强化及应用,有的学生尝试将这些错题进行分类,但大多也是简单的化学知识型分类,不能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错题分为四类,分别是容易出错的题目,尚未理解及掌握的题型,需要重点记忆的题目.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不同种错题集使用方法的融合是必要的,通过对不同种错题类型的归类及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中和滴定实验中哪些选项是需要自始至终的,选项一:需要密切关注滴定管内的液面读数变化情况;选项二:仔细观察锥形瓶内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选项三:需要一直摇动锥形瓶;选项四:用左手进行滴定管内液体流出速度的控制,很多学生认为选项一和选项二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选项三和四。学生将这种题目进行归类,可以得出这类题目属于难以记忆题,这样就方便学生的下一次错题复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结果。

四、厚积薄发,实现学习过程的简化

高中化学错题集的积累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积累,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复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错题集使用方法,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这需要做好同一种类型错题的整理分析,找出其中化学规律的共性,深入了解所涉及的化学原理知识,定期更新错题集,做好新型错题题目的整理积累,不断地积累及更新错题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强化对化学题目的熟练程度,从而厚积薄发,更好的应对下一阶段的化学知识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的错题集越学越薄,对于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

五、结语

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化学错题集的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地制作错题集,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

作者:王亮 单位: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段戴平.高中化学课程一致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2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倍功半。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多次复习。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我认为这样做收效较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3

化学单纯的靠死记也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经常去化学实验室多看一下老师做的化学实验,如果自己能够动手那就更好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怎么学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怎么学习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2、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

3、做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做过就忘等于没做。

很多同学问过小简:对于高一刚开始接触的化学来说,元素化学这一块需不需要做很多题?我的答案是:有时间多做题绝对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做过后你从这些题中收获了多少。

一直以来,我对“刷题”这种方法都是持中立的态度的——有的学生题目做的很多,但是有些类型的题目仍旧是每次做每次错,那你做那么多题目的意义在哪里呢?

元素化学这一块,如我上面强调的那样,虽然知识点多,但是每种物质常考的考点与题型也就那么几类。所以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是要对做过的题目有印象,二是要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

提高化学成绩的方法是什么一、着眼新课标教材高一知识举足轻重

明年起我省将采用新课改后的模块高考模式,新教材要求高一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即高一将会涉及到高考化学所有基础知识要点。由此可见,高一化学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石。

二、立足知识体系学习才能游刃有余

纵观历年高考趋势,化学越来越注重能力考核。何为能力考核?就是在考卷中出现学生完全没有见过的反应,无机化学和有机推断中都有呈现。但只要建立了完整的高中化学知识体系,这些题目都能举一反三。

故而学生应在名师引导下,从高一开始理解和掌握化学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明白所学到的知识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从而进一步领会教材每一章节的编写意义何在,甚至预测每章节考试的重点。

三、树立起步信心三年学习倍道兼进

1、抓住假期傲人一步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必修一中有元素部分的知识同初中化学内容有联系外,其他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原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等内容都将是高中进行系统学习的要点,如果抓住初高中的这个暑假起步在先,那么将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三年的学习将倍道兼进。

2、名师引路少走弯路

名师是稀缺资源,即使进入了理想中学,也不能保障配备的都是名师。不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学习可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高中如何学好化学提高化学成绩其实比提高物理成绩是简单一点的,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在高中学习化学的方式就不会相同。对于一些在初中没有学习化学的同学,在高中学习化学可能会困难一点,学习的时候,需要把初中的知识学习一下,先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清楚之后,才能学习高中的化学。

而对于初中的时候化学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但是高中成绩不是很好,这样导致成绩不好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放松了,或者是刚上高中没有适应高中的学习,这种状况,只要你想提高化学,还是比较容易的。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化学成绩不好,我们都是先要在上课的时候把老师讲的内容先消化一下,我们不可能老师上课讲的所有内容我们都不会,我们只要听会一点点也是有收获的。如果自己的化学基础实在是太差,我们可以把重点的内容都记在一个本子上,最重要的就是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在可利用的时间内,去背一下化学的相关知识。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7-003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1

一、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现状简述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师课堂上提问的随意性较大,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笔者对某高中不同年级的化学课堂进行随堂听课,并选取部分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着较多无效或低效的现象:(1)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师少则提问十来次,多则几十次,将课堂变成了“满堂问”;(2)所提问题很多属于“伪问题”,只问“对不对”“是不是”等类似问题,问题内容缺乏教学价值;(3)有些提问是教师的自问自答,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提问只能流于形式;(4)有些提问缺乏思维开放性,难以形成发散思维的培育氛围,不能形成问题探究的学习情境;(5)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只瞄准几个“尖子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6)有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动机不纯,在教学中将提问作为对某些学生的一种“惩罚”方式。

因此,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它将会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营造生态课堂氛围,使学生获得更大意义的发展。

二、课堂有效提问

美国教学专家sterling·g·callahan在《中学教育成功学》一书中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指教师在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清楚明确地、有目的、有组织地提出能引起学生思维,能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能有效发课堂互动,能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较为有效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提问。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有效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笔者认为,课堂有效提问应体现“适时、适量、适度、适人”的基本特征,即适当的提问时机、适中的提问数量、适宜的提问难度和深度、合适的提问对象。同时,课堂有效提问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即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或积极动机的激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课堂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等等。

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

高敬、毕华林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课堂提问,合理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促进课堂上的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提问成为师生共同发现,理解和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有以下几点思考:

1.课堂有效提问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备把握提问时机,合理预设提问角度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连续驱动下自觉主动、积极互动的投入学习,创设高效化学课堂。

(1)明确教学的内容,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提问

新旧知识衔接处通常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是学习新内容的迁移点。知识迁移能力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时的一种能力。例如,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二单元“离子反应”板块中“强、弱电解质”的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新知识强弱电解质是电解质概念的延伸和深化。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2)把握知识重难点,在教学重难点处提问

课堂提问要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进行提问,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减少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水到渠成地攻破重难点。例如,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新授课中,可以这样提问:(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各有什么现象发生?(2)金属锌和金属铜的金属活动性谁更强?(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怎样?

(4)接入电流计后,电流计指针为什么会偏转?这些恰恰就是理解原电池原理的关键点,教师再利用动画模拟原电池原理,这样就使得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生动形象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吃透教材和学情,在知识易错混淆处提问

我们知道,在化学学习中的很多易错点往往不易被学生注意到,但在应用中会影响思路,形成解题障碍,甚至会遏制学生思维。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教师要把握学情,吃透考纲,把提问直指易错处,制造思维陷阱,提升课堂实效。例如,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溶液ph计算”的教学中,针对常见“c(h+)相差10倍,则ph相差1”的所谓规律进行提问:“ph=4的盐酸稀释10倍、100倍、10000倍,ph又变为多少?”学生往往会不加思索地回答:“ph依次为5、6和8”。继续提问“ph=8的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学生会回答“显碱性”,继续追问“盐酸稀释后可以成为碱性吗?”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回答的荒谬,在愕然、笑声中发现错误所在,这显然比简单的强调和告知的效果要好得多。

(4) 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学科思维发散处提问

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特定知识进行发散性提问,如一题多解或变式习题,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工艺的设计等就必须在思维发散处寻找和筛选解决的思路。例如,在苏教版必修一“钠的化合物”的教学中,提出“有两瓶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和na2co3,可用哪些方法进行区别?”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十多种方法。再如,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课上,可以这样提问:“请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试剂任选”,学生亦能根据强弱电解质的相关性质总结出多达十种的证明方法。这样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师的提问,大大加强学生对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课堂有效提问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问对象,体现提问的层次梯度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区分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打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1) 在起点基础处提问暂时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暂时学困生,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充分准备,把握他们的知识起点,适当降低提问难度或者巧妙分解,再加以教师的引导和铺垫,使得他们也能享受学习的愉快,收获一定的成功,不至于在不断的“听不懂、弄不清”中失去信心乃至放弃学习。例如,在苏教版必修一“钠”的新授教学中,完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后,就可以结合实验现象对暂时学困生提问:①金属钠为什么会浮于水面上?②为什么金属钠会熔成小球并在水面四处游动?③为什么会听到“嘶嘶”的声音?④为什么在反应后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会显红色?⑤能否根据实验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反应产物?这样的提问既可以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也会使得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提升。

(2)在知识易错处提问学业中等生,指明思维的误区

课堂就是发现并解决学生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仔细揣摩易错处,巧妙设置陷阱,抓住机会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可以增强课堂实效,避免学生更多的出错。例如,在苏教版必修一讲授so2漂白性时,学生往往会认为两者混合后,“强强联手”的漂白能力一定加强,就可以设计实验①分别将so2和cl2通入到品红溶液中。②将so2和cl2以体积比1∶1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在此处及时提问:①so2和cl2的漂白原理各是什么?②为什么so2和cl2以体积比1∶1混合后失去漂白性或者漂白性减弱?学生比较现象的差异,进行思考讨论,认识到so2具有还原性,cl2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不再具有漂白性。

(3)在开放发散处提问学科优秀生,提升思维的品质

学科优秀生往往在本学科的学习中思维灵活且发散性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借助课堂上的巧妙提问培养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完成“酸碱中和滴定”演示实验后,向这类学生提问:某同学配制0.5mol/l的hcl溶液,随后用已放置一段时间的标准naoh溶

液进行滴定,计算发现c(hcl)<0.5mol/l,请同学们找找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将会积极地从溶液的配制过程(称量、溶解、转移、定容等)和滴定过程(滴定管的洗涤、标准液、读数等)多角度猜想可能造成的原因,从而极大地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当然,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还不仅止于此,有待不断研究的方向还有很多,如候答时间和候答形式的合理确定、理答方式和理答语言的优化、提问后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问信息的科学反馈,等等。总之,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既要针对每节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提问,也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不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 郑金洲.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化学;复习;导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28-01

高中化学既有必修模块又有选修模块,既有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又有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内容多、范围广,到了综合复习阶段,教师需要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合理搭配,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一、科学定位,明确目标

复习的目标定位很重要。复习阶段,教师要以考纲的要求和学情实况的剖析为切入点,立足学情,解决学生在学习新课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的关系,以及知识与试题的关系,定好选考模块,以知识整合和题型的特征归属为基本策略,立足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落脚点,立足考情解决针对性问题。一般来说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重点知识强化,对易混知识归类、比较,对易错、易漏知识解析、巩固;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建立化学模型,能迅速将题目给的信息与化学模型建立联系,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解题,并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进而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答题的规范化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以形成应试技巧。

二、根据实际,统配课时

综合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可按每周的课时数量安排复习进度。化学学科的课时往往偏少,这就要求我们提前做好教学计划,把原有的小专题进行整合,把教学任务细化到每一节课,以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我将主干知识分为了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必修、物质结构选修。检测、讲评均列入计算课时中。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包括物质的量与物质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电化学、物质结构等内容,可以用较多的课时;元素化合物包括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的制备与分离提纯、简单化学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可以用较少的课时;综合性实验探究,包括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三个专题,可以穿插其中,一般用四五个课时即可。这样周密安排,教师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三、设定专题,学案导学

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专题的设定很重要。设定的专题要尽量与高考试题接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解题能力,使其做到活学活用。复习之前,要合理分工制定计划和小专题,把整个复习专题细分给每一位教师,两位教师一组作为主要备课人,提前一周精心编制完成学案初稿并发送给全体组员,全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及时修改、定稿,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核后印刷。导学案的设计可分为“考纲解读”“课前预习区”“课堂互动区”“课后巩固区”四大部分。“考纲解读”能使学生明确高考考什么;“课前预习区”要呈现不必在课堂上重复的但仍然重要的知识点;“课堂互动区”主要按照如下模式编写:典型例题―规律总结――拓展与归类――变式训练,即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掌握高考试题如何考查,从而梳理考点、总结规律、拓展归类,通过变式练习来应用、感受规律;“课后巩固区”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规律的总结与灵活应用。

四、形成网络,突出重点

第一轮的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般通过阅读梳理课堂笔记、编制表格、画知识网络图等方式,可以使学生较快速地形成化学知识网络。第二轮的复习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重点。在学案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选取高考中的难点作为复习重点,对于那些易错、易混、易漏点,则要求学生反复复习;同时还要通过拓展与归类,引得学生复习与这个知识点相关或相近的知识,即抓住线。二轮的复习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注意把点复习到位,把线梳理清楚。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将知识的复习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例题的选取即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在题目解决过程中的拓展与归类或将题目进行变式训练也很重要。复习课上教师要尽量少讲,应多设置有层次、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力求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关注一个高考热点,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思路,构建一种解题模型。

五、适时检测,反馈补救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习目标;形象思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活动促发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学论教”,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精品源自生物科 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教师的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理念决定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均处在课程中,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建者,他们共同参与积极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

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是什么”和“是多少”。

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

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

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教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教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笔者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

四、教会学生用脑去理解

大面积提高化学成绩是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给人以美的直观感受,对物质结构等的理解更需要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可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实现。

五、开展新课程理念并通过一些方式来教育学生学习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师与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过程教学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论,知识发展过程教学是在结论的指导下的运用,两个阶段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充足的感性认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素材,概括上升,抽象出概念,适时强化,通过复试练习和建构型复习,促使学生多角度审视结论,并把结论纳入认识结论中使之内化,并为下次新授课做铺垫。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把握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实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