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课堂 拓展训练
一、注重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对于初次接触拓展训练的人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安全问题极为重要,对于一个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指导者,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拓展训练是比较具有安全性的,但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一旦出现事故,后果较严重,会给受伤者带来深远的影响,比如“高空项目”。所以我们要极其留意,在开展这类课程时应当优先考虑。
二、注重拓展训练项目内容的设计
拓展训练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我们首先应该重视的问题。在项目内容设计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个人挑战项目与团队协作项目相结合
拓展训练项目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项目大体分为高空项目、水上项目、陆地项目三类,在每类项目中分为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所谓个人项目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能,保持平稳的心态,经过一定挑战,更好的完成项目任务,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并认识人生真谛“真正的‘敌人’是自己”。通过拓展训练的个人项目可使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身信心、克服恐惧心理、磨练坚强毅力,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正确面对困难,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团队项目就是要全体学员共同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通过学员互相沟通、理解、信任、协作共同解决项目实际中的困难,更好的完成项目任务。
(二)针对性
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初中生处于由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期,既有别于成年人,又不是昔日的儿童。此时的身心正在受外界条件影响下迅速发展,他们面临着个体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青春期所特有的多种心理冲突而导致的困惑、不适和焦虑,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期望压力,特别是由于升学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从他们的性格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内容来完善他们的性格特点,做出正确的引导的同时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三)可开展性
本人所在的地区现在还没有关于拓展训练的专门基地,所以在项目的开展上还存在局限性,比如个人挑战的高空项目,团队协作的水上项目都不能顺利的开展,所以按目前现在的实际情况,只能开展一些地面项目,这些地面项目还要根据学校的经费多少来选择,经费多的可以准备一些较复杂项目的器材。
三、注重教师在拓展训练项目中的分享
根据本人调查发现,教师 45%认为学生之间学会分享是很重要的,50%认为是重要的,根据拓展训练的流程“亲历――实施――分享――总结――应用”,分享是整个流程的中心,是拓展训练的一大魅力所在。这个也是锻炼学生的一种方式方法,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就是学习者将参与活动的体验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讨论,主要采用的是项目回顾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让参加者把自己的看法感受发表出来与同伴分享,这样每个人都会从其他人的发言中得到分享,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从而对待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全新的较完善的理念。在整个分享的过程中,教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分享极为重要,因为初中生处在少年期的成长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所以团队分享总结出来的知识与经验必须建立在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一但脱离,教师应及时、正确的引导过来,而不是直接打断。
四、注重拓展训练的师资培训
在拓展训练中,虽说是通过体验、分享拓展训练项目本身所包涵的内容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针对学生还是需要正确引导的,所以专业化的师资是开展拓展训练课并能更好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虽然初中有较强的体育师资队伍,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具体内容的知识和课程设计的能力。根据目前本人所在地区实际情况,体育教师缺乏对拓展训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拓展训练的经历很少。
五、结论
总之,为了更好地开展拓展训练丰富教学内容,发展教育,建议教育局出资建设拓展训练基地。为在学校难以开展的项目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可以面向社会开放。形成一种运营模式服务社会,让拓展训练设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其次,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内容设计要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应保持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连续性,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平时上课情况,及时做好拓展训练内容的调整。做到层次清晰,目的明确。避免项目内容的重复。再次,在开展拓展训练课之前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组织方法和注意事项,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浦红旭.关于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论述[J].科技与企业,2012/20
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2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在锻炼学生意志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一笔财富,不管是在具体的学习中,还是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
1 拓展训练的内涵
所谓拓展训练,主要包含海、陆、空三个方面的课程。水上课程包含跳水、游泳、划艇等;场地课程主要是在专业的训练场地对各种专业训练设施进行利益,开展团队合作课程,如跳跃、攀岩等,锻炼人的心理意志;野外课程包含登山攀岩、远足露营、伞翼滑翔、野外定向及生存技能等。从字眼上来看,拓展训练被解释为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抛锚起航,冲向未知世界,迎接未来的挑战。一般情况下,拓展训练会利用到翰海大川、崇山峻岭等自然环境,并通过对训练的内容进行精神的设计,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熔炼团队、完善人格的目标。
2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的意义
开展拓展训练,主要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与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目的是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特性环境下,让学生面对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团队的合作来对困难进行克服,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达到预设目标。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与团队能够从亲身体验中进行总结和反思,使训练达到理想的状态。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设定的特定项目,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及团队在遇到压力和困难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且要求参与训练的学生必须要经过团队合作来对特定任务进行完成,这样学生会从根本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拓展训练的效果方面,在全新的场地野外环境下,通过团队定向为主线,设计各种训练项目,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释放学习压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其自信心,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面对压力敢迎难而上,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其进取心理,让学生学会更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荣誉感和责任心。通过多种训练项目的体验,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和学习经验,提高了团队的竞争意识和凝聚力。从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班级情况来设定与之适应的拓展训练方案,达到各领域的培训效果。
就某一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来看,学生往往会经历恐慌-勇敢-胜利这一过程,当学生成功的完成训练项目后,会从心底发出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都是可以挖掘的,只是需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而拓展训练则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拓展训练对人的体能要求不高,对人的心理有极高的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是对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一次考验,学生从中可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活力。通过每一个训练项目的进行,学生学会挑战自我,不会轻言放弃,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不断的超越自我。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共同经历了困难的时刻,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更加使团队变的优秀和坚强。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体育课程改革而言,拓展训练的融入是改革的延续,是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不但开发的体育课程,对课程的内容也是一种补充。通过对拓展训练的应用分析和研究表明,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也必将是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方向。不但对体育课程的空间是一种拓展,也更加的体现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使体育课的功能变得强大,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3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体育课承载了学生生活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体育训练提供了一个标准,只有达到这项标准,才能说明训练是合格的,因此,在参加拓展训练中,要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的执行。与其它所有的运动类似,拓展训练的前期首先要做好热身运动,参加训练的所有团队一起来完成热身,主要目的是提高团队成员的感情,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缓和训练之前的气氛,为训练奠定基础。其次,就个人项目而言,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训练项目,需要学生发挥超强的心理素质,不断的实现自我挑战,突破心理防线。在团队挑战项目中,需要将团队的力量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队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信任,以此达到实训的目的。
3.1 发挥学生的领导作用
在训练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赋予了自身的职责,要各司其职,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要考虑如何去做好。在团队项目中,队员必须要听从队长的指令,共同有秩序的完成训练目标。
3.2 遇到问题要换位思考
学生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能被训练项目表面的困难所困扰,这些困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心理负担,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对这些困难的本质进行了解,通过换位思考,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组织、有秩序的完成目标。
3.3 总结失败经验与教训
刚开始参加训练的学生,难免会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失败,当失败以后,学生不能气馁,要寻找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挑战。学生之间要相互分享和沟通,交流经验与心得,相互协调与配合,整合力量完成任务。
3.4 发挥无形的力量
在学习中,知识是有形的资本,而精神和意志则是无形的力量。学生在参与拓展训练项目时,要将这种无形的力量发挥出来,勇敢的去挑战自我。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外,拓展训练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心灵沟通,通过训练,学生变得活泼、自信、开朗,更加懂得如何融入到一个团队中,实现生活与学习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的分析研究[J].大舞台,2010(5).
[2]公黎斌.大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3]王永斌.浅析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展[J].科教文汇,2012(30).
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教机职字[2009]267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28-02
1.引言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2.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6十2”基本原则:原则中的“6”指的是: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月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原则中的“2”指的是: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的方式。设计应包括课堂教学目标、能力训练项目、项目教学过程控制、职业活动素材、《课堂教学方案》编制等基本内容,重点是项目教学过程控制和职业活动训练素材。
对于专业课程,其载体的形式设计可以是项目、案例、模块、任务等,而对于基础课程,其载体的形式设计则可以是活动、问题等;另一个是载体呈现的内涵,对专业课程载体的内涵设计,可以是设备、现象、零件、产品等,而基础课程载体的内涵设计,则可以是观点、知识等。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而设计的最终体现——教案,则主要是职业能力训练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控制和行为引导的设计。
3.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3.1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甚至包括拓展能力即素质目标)。确定职业能力目标,必须以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并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必须明确、具体、可检验,并设定可展示的成果或具体的检验参数。确定知识目标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
3.2课堂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课堂目标需要通过它去实现,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它去激发和驱动,课堂成绩考核需要以它为依据,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训练项目设计应切合学生专业方向,具有实用性、典型性、新颖性、可检验性和趣味性,还应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法纪意识、创新意识和操作安全意识等素质的培养。训练项目要逐一编号列出,明确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拟使用的训练素材,并对实施步骤、方式、场地、设备及工具、安全事项、考核方法等作出整体筹划。
4.教案格式参考样式
4.1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时间:……分钟)
点名考勤,提问复习上次内容,作业的检查(书面作业讲评、思考题口头回答)
4.2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①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分钟)
板书:(本次课的标题)……
讲述(或提问或讨论):(在实际工作或职业岗位上、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某个(些)问题、需要分析、处理、解决什么问题)引导语:(导入实例1的语句)
②步骤二:引入(时间:……分钟)
课件演示(或板书):(实例1)
学生讨论(分组或集体): (分析、剖析实例1,完成实例1的方案、步骤、方法)
教师归纳:(完成实例1的方案、步骤、方法)
引导语:(转入实际操练的语句)
③步骤三:操练(掌握做……的初步/基本/单项能力、技能,)(时间:……分钟)
方法、手段、学生、活动:如: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第一步……知识点1:
第二步……知识点2: (表示重点)
第三步……知识点3: (表示难点)
说明:
可以按照顺序,一步一步演示和模仿,也可以完整地演示和模仿。
学生模仿可以集体进行,也可请1,2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示范性演练,或单个学生操练与集体锤炼相结合。
从操作中引出知识点,但先不要强调,重点是操作能力、技能。
引导语:(转入深化步骤的语句)
④步骤四:深化(加深对知识和基本能力或技能的认识和体会)(时间:……分钟)
板书:(或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
实例2 ……
实例3 ……
实例4 ……
说明:在实例1的基础上 改变参数、结构、形状、形式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知识、能力或技能的认识和体会。
引导语:(转入归纳步骤的语句)
⑤步骤五:归纳(知识和能力) (时间:……分钟)
讨论: (在教师引导下先由学生讨论总结能力和知识点 教师再归纳)
板书:(或播放课件) 能力1 知识点 1
能力2 知识点 2
能力3 知识点 3
说明: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引导语:(转入训练步骤的语句)(表示重点 表示难点)
⑥步骤六:训练(巩固 拓展 检验) (时间:……分钟)
板书:(或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教师活动: 巡视指导、点评
训练项目1(成品分析 改进创新)
训练项目2(改错分析 反面认识)
训练项目3(独立设计 创新设计)
训练项目4(检查验证学生对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单项或综合)
训练项目5(检查验证学生对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
⑦步骤七:总结(时间:……分钟)
教师讲述或用提问方法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4.3第三部分:布置作业(内容、要求、规范、时间) (时间:……分钟)
教案格式参考样式(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25302.htm 46K 2009.1. 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2007.清华大学出版杜,北京.
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4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运用[1]。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方式,对训练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化以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也会而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与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身体素质培养与体育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体验化的学习方式和基于模拟场景的训练方式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特点,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让高校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天气、温度、场地环境等因素会给训练过程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运动强度的项目也会给素质拓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师资队伍
在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以后,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素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把握,并要对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解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也是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学生自身因素
从高职院校学生队伍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或朋友有着较强依赖性的问题[2]。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可能会表现出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问题。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不肯吃苦,对素质拓展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的问题。
三、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由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组成。对参与者的身体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提升,是这一训练体系的主要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潜水运动、划艇运动为代表的水上课程、以户外生存、溶洞探险为代表的野外课程和以高架绳网、雨中穿越为代表的场地课程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以外,学生在军训期间接触到的一些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也可以被看做是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
一般而言,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教学流程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一是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活动。热身环节既是学生建立团队关系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气氛的过程。第二是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的设置,个人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承受考验,团队项目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彼此信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第三是素质拓展或活动的点评、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总结,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评中对拓展训练后的体验成果进行充分认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科学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问题来看,它主要与以下因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是学生体能的提升情况;二是学生体能意识的培养;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一些让一些单一性的素质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一些教师对集体跳绳项目进行了应用。教师采用了以10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完成一分钟跳跃50次的目标。在这一活动的进行初期,学生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难以完成目标的问题,在训练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会有所上升,每个小组的成功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以后,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是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师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九块塑料地毯,其中一个小组的队员站到地毯上面以后,让另外一组随意减少地毯块的数量,进而对不同队伍留在地毯块上面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这一活动项目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让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促进师生沟通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性原则是素质拓展训练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也需要在对训练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器材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训练项目,教师需要在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学生负载保护管理,也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规范化的保护方法进行明确。
(三)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地区优化,可以为素质拓展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性等问题,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这一模式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对这一项目缺乏了解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训机制进行完善。为了让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之中,以便让教师对相关的训练手段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方式,让教师对素质训练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解。在对教师的训练能力进行培养以后,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各个训练环节中的表现入手,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在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让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也需要从实践过程入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以便对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进行完善。
(四)优化素质训练课程的测评体系
从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特殊性来看,它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前后的变化;二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训练前后的辩护,三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的变化[3]。可以说,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分值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无法这一课程的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课程的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素质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对素质训练课程的课程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为这一训练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163-164.
[2]赵双云.试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37,39.
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5
一、何谓拓展训练
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 造成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于是, 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以实战演习的方式训练年轻海员的体力和意志,提高他们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自救技巧。二战结束后,这种训练方式被保留并逐渐推广开来,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管理训练等方面, 培训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工人、学生等多类群体。当前的拓展训练,简单地讲就是把学员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通过专门设计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使团队和个人经受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精神。
2.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
拓展训练项目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高空项目,包括攀岩、巨人梯、山顶速降、滑翔、航模、求生墙、小泰山、绳网、空中飞人、飞虎队、雪山飞狐以及其他各种场地小型项目;二是平地项目,多是以自我认知、创新思维、人际合作、情感陶冶、熔炼团队、提高学习或管理水平等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研讨性的训练项目,包括蜘蛛网、电网、核弹头、创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团队舞等;三是水上项目,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漂流等;四是野外项目,包括天然攀岩、速降、拉练、野外生存、露营、城区活动、自行车拉力赛、汽车越野等。对于这些项目,各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以及相关的联合培训单位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来选择,同时也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大多数人的特点来选择,以达到素质拓展的最终目的。
3.拓展训练的特点
全身心活动。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整个训练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挑战极限。拓展训练的各种项目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主要不是表现在体能要求上,而是表现在心理素质上。有些项目表面看来似乎高不可攀甚至难以逾越。因此,需要大学生向自己的能力限度挑战,跨越“极限”。通过努力,最终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我,完成活动,达到训练目。
成功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大学生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成功体验。在受训过程中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变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出生命的彻悟和震撼。
自我教育。在拓展训练中,培训师在训练前只是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大学生讲清楚,在训练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训练结束后的总结中,培训师也不做滔滔不绝的发言,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大学生自己总结,发表感慨。这样,对活动的操作、体验和总结,都由大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是自我教育的结果。
二、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1.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成员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团体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西方人讲团队精神,中国人讲集体主义,其精神实质要求人们在个体利益与集体(团队)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拓展训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把这一深刻的教育内涵融入到许多有声有色的训练之中,使广大参训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受了团队精神的洗礼。如过电网、扎筏、海上求生等都是强调培养人的团队精神的典型游戏。这些游戏虽小,蕴含的人生哲理却非常深刻,参训者在游戏中深刻认识到不筹划无以致胜,不协作无以成功。
2.拓展训练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特别是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生活学习都比较顺利,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相对比较薄弱,一旦经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如果开展类似攀岩、空中单杠等拓展项目,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在竞争的社会中不进取就无以生存,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
3.拓展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坚强意志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可以通过拓展训练中的竞争与合作项目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逐渐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制定体育活动竞争的策略和自我锻炼的计划,并能以顽强的毅力去执行计划,实现预定目标。拓展训练中磨炼出的意志行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
4.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难以胜任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而且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因心理原因而无法充分施展。拓展训练在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价值,比如“断桥”这个项目就是旨在培训学员心理抗干扰的能力。如果学员有一颗平常心,把身处高空这个干扰因素排除在脑海之外,就会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个项目。因此,拓展训练注重对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5.开展拓展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拓展训练在学校中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成为可能。现代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张扬个性的教育。社会的多样与丰富性是由个体多样性组成的,没有个人的个性魅力,社会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充分培养与展示大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富有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所以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发展大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它旨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自我评判,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准确定位。学生可以在拓展训练中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或想要培养的性格特征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拓展训练项目。
三、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探讨
首先,安全是保障。拓展训练把安全保障作为培训第一项重要责任,并时刻保持警觉,以专业的手段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绝对安全可靠。在培训期间,安全保障是首要工作。所有户外活动均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实验。各项户外活动的保护装备均使用一流的专业器材,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员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课堂时,有关安全问题要在训练之前有周密安排。只要组织合理,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一定能使项目顺利开展,并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其次,理解内容是基础。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其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中心思想,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运动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等六个方面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这六个方面基本反映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依据。
再次,把握中心是关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并实施拓展训练,必须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中心。同时带动其他素质的全面发展经过拓展训练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及鉴别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具有从容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良好社交心态,具有在社会工作中组织管理及协调应变的能力,具有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本领和能力。从上述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看出,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将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和创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翼.拓展训练――重塑自我的新起点[J].中国培训,2001,(10):15-17.
[2]陆熊.漫话拓展训练[J].上海保险,2000,(8):34-35.
拓展训练项目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技能大赛、电子信息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
【中国分类号】G71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号召。从2008年第一届大赛在天津举办开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至今已开办了6年,已从最早的10个专业类别、24个赛项,发展到目前的14个专业类别、75个赛项。现在,每年的6月,成为职业院校名副其实的“技能大赛”月,全国各职业院校都积极的开展技能大赛活动。“技能大赛”成为改变学生职业生涯的动力、成为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桥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牵引车。同时,它也成为学生职业技能展示的平台。因而,“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正以全新的面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学校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需要联系“技能大赛”,专业核心课程需要以“技能大赛”为指引促进课程改革。
1.电子信息类技能大赛设置及意义
1.1赛项设置
技能大赛是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参赛,旨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大学生的群众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是紧扣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大赛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新动向正是行业、企业最大的需求点。目前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职业领域,主要是电子产品生产、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电子产品技术服务3个方面。所以,历届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技能大赛都是以我国电子产品制造产业技术升级为主题,以电子技能竞赛为主线,突出实操,突出就业要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信息类相关赛项设置表(见表1)。
表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信息类相关赛项设置表
组别 赛项名称 赛项简介 涉及职业领域
高职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团体赛。包括线路板绘制、硬件焊接组装和调试、软件编程和调试、技术文档的撰写等竞赛内容。 电子产品生产、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电子产品技术服务
高职 机器人技术应用 团体赛。根据比赛任务要求设计制作机器人,通过工件的设别、抓取、组合装配、运输和投放,实现智能装配输送功能。 电子产品生产、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电子产品技术服务
1.2赛项意义
结合当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技能大赛的实操竞赛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自动控制设备的设计、调试和应用为重点,考核选手对电子技术应用技能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考核不仅为参赛选手和该领域的从业人员在技术方面指出了努力方向,而且竞赛的考题都可以作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典型范例。技能大赛就是模拟了现实生产、工作中很多典型事件,它的本身就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确定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参考依据之一。
2.课程设置
通过对技能大赛赛项要求和评分细则的分析、提炼,我们可以将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能力中对微处理器的应用、电子产品性能的测试以及电子产品现场安装、调试、维修和应用等能力归纳为“选、读、焊、写,测、装、调、检、编、设”等10项职业能力,因此确定了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方向的专业课程要求。我们以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智能控制与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单片机技术进行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和调试能力,面向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调试等主要岗位。
2.1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智能电子产品的调试与应用等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技能大赛评分体系中细节要求,确定了智能控制课程的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单片机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和C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单片机系统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素质目标: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树立质量、成本的意识;养成交流与协作的习惯。
2.2课程内容选取
单片机技术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生活中常见的电动玩具、电子广告牌、电饭煲、汽车导航系统、数控机床设备等,均用到了单片机技术。经过分析技能大赛比赛方案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电动玩具作为项目制作的载体。根据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项目设计,设置了基本训练项目和拓展训练项目,构建能对学生相应单片机应用能力进行训练的工作任务,并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安排课外竞技训练项目,以促进学生学习和训练。
3.教学实施
智能控制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和实物制作相结合,课内教学、课外设计、竞技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智能控制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按照5个步骤进行:任务布置(1学时)、方案讨论(1学时)、方案确定(2学时)、实物制作(3学时)、任务考评(1学时)。考评时,学生展示基本训练项目的作品,参加答辩,学生总结,老师量化评分,老师点评。同时,老师也结合历届技能大赛题相关赛题,合理布置拓展训练任务。智能控制课程的课程考核可以主要包括3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语言表达等方面;专业知识考核占30%,通过理论考试测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项目训练成绩占50%,包括专业技能、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
4.特色与创新
通过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课程的基本训练项目、拓展训练项目,训练了学生的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6年,培养正式参加竞赛学生选手40余人,他们参加省级及以上的电子信息大类技能大赛共18次获奖,其中全国性奖项14项。参加竞赛培训或参赛的学生毕业后,深受企业喜爱,优质就业率高。
参考文献
1. 宁波,高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教育探索,第3期,第41-42页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