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1

此次为时两天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六个主要议程:一是教研员随堂听课;二是教研室指派的两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三是参加小学选派的两位数学骨干教师的集体备课;四是小学两位数学骨干教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五是对这四节研讨课进行课例反思;六是对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教材解析。由于几位担任课堂教学执教教师的充分准备,小学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得这次活动得以圆满成功。

担任研讨课执教的四位教师是能禹小学的教导处主任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小学的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小学的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集合》),小学的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下册《评议和旋转》)。所有的课都上得很出色,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堂教学之后是课例反思,这一环节中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介绍,有听课老师的交流与议课,还有教研员的点评。几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和深入细致的说课,给听课教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杨培志老师的课教风稳重,教学功底扎实,充分突出了一个“实”字,课堂教学实在、扎实、注重实效;老师的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处处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了数学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老师的课联系生活,巧妙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使学生形成了清新的空间观念,突出了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老师的课从生活中引出数学,使整堂课围绕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特别着手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变静态数学为动态数学。四位教师的研讨课引发了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讨。

在随后的研讨交流中,参会教师一致认为,课前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学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强,注重教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服务于数学,注重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以及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注意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的统一,要注重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几堂课的共同特点,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同时,也认真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并对如何改进教学进行了广泛地交流。

课例反思后进行了教材简析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不仅针对本册教材做了全面系统的解析,还向大家传授了进行教材简析的方法:

1、抓住每一章节、每个知识点的重难点;

2、明确分析出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知识点;

3、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

4、分析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是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哪些是有困难的,我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引导和教学设计来避免错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活动集听课说课评课和教材解析为一体,使大家提高了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弄清了一些以前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几位授课的老师也深深感到,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总结这次活动,呈出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领导重视,安排到位。县教育局副局长亲临现场指导,各学校认真组织此项活动,同时以文件的形式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都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2

事实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所用的策略可以看出其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强弱。青岛版数学教材非常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采用多样化的解决策略。在这套教材中,小学数学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

一、画图法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画图是必要的方法。关于画图的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1.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列举出所有的情况

例如,提供星期五菜谱,其中有蔬菜和水果两种,蔬菜是豆角和菠菜两种,水果有葡萄、苹果和梨三种,要求:一份盒饭含一种蔬菜和一种水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画图列举出所有的搭配

方法。

2.画图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

比如十进制、分数的意义和运算以及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呈现时间与速度之间关系的图像,要求学生说出公共汽车从一站到另一站行驶的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会一目

了然。

3.画图能帮助我们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混合运算”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这样的问题:第十届动物车展中,第一天的成交量为65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两倍,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这时学生画的图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

二、列表法

列表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可以将问题中的各要素条理化,找到数量关系;或通过一一列举,将所有情况有序地写出来。关于列表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进行推理

例如,在教学中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笑笑不喜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航模。我们可以画一个表来帮忙,把信息记录下来,并进行推理。

2.列表能帮助我们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

如,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中,当一个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列表呈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三、猜想与尝试法

尝试法即通过观察,根据原有知识,不断试误,最后解决问题。如:填写除法竖式里的空格。

在五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单元中,是通过类比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从而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实际上,归纳、类比是获取猜想的重要方式。

比较典型的是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应用中“猜想与尝试”中

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原来是用假设法去解,但这套教材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解上,而是放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上,体现了“猜想与尝试”的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并运用列表的形式加以呈现。学生可以通过逐一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分别进行检验,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也可以在检验中加以调整,如果“发现腿数还差得很多,多增加些兔子”,又如从一半开始检验(假设有一半是鸡)。这部分内容不仅使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还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和估计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建立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发展自己的判断能力。

四、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这种策略体现了数学中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退”

的思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在问题复杂时,我们可以退一步去考查它最简单的情形,由最简单问题解决的方法,推广至较复杂的问题的情形,最终总结出规律,使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例如:五年级数学上册有一个问题:五(1)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事实上这个情境具有代表性,如计算握手次数等,学生都可以利用这一策略加以解决。

五、逻辑推理法

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随着儿童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经验和语法结构而逐渐发展起来。如,小红比小军高,小军比小玲低,小玲比小红高,谁最高谁最低?

六、动手操作法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长方体后,学生自己动手,用土豆或萝卜切出一个长方体。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刀垂直切土豆或萝卜得到一个面,再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依此类推。学生在切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是一种长方体特征的提前渗透,起到了巧切土豆或萝卜妙引思路,以此引导学生发现特征,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大量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抓住事物本质的特征,形成牢固的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3

动手操作 空间想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108-01

几何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内容涉及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与生活息息相关。几何知识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学生的空间观念也逐步积累,其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然而,在几何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的教学手法僵硬,学生觉得抽象难懂、概念模糊不清,难以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的现状。如何提高几何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谈三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引入几何

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实物,把实际生活引入到几何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熟悉的实物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几何知识建立联系,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通过列举的形式把几何实物引入教学中。其次,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由具体到抽象,讲解图形概念,明确图形定义,深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还有哪些实物与几何图形相似,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几何图形。

例如,在引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概念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同学们,大家看一下你们的桌子,还有讲台上的黑板。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A:长长的,四四方方的。

生B:都有角。

……

师:大家都能看得出其中的相同点并能总结出它们的特点,非常棒!在数学中,我们把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又叫矩形。那么,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和长方形相似的物体吗?

生B:书本、站牌……

在以上过程中,通过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形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了几何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几何的意义和乐趣。

二、动手操作,了解几何

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只凭借看、听、说等方法是不够的,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图形具体形象化,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同时,能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提供感性材料,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制作各种平面、空间图形的模型,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看一看、画一画、拼一拼。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的过程步骤,熟悉每一种几何图形的特点,弄清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在亲自动手中理解几何概念,促进思维发展,增强表面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准备了适量的硬皮纸和胶水等教学辅助材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硬皮纸做出一个长方体: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出如何剪裁硬皮纸框图,让学生按要求剪裁硬皮纸,完成这一步后,引入表面积的含义,通过剪裁后的硬皮纸,学生可以直观地测量表面积的大小。

通过上述一系列引导和制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和几何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直观地了解了长方体的构造,并且学会了表面积的求解,增加了他们学习几何的兴趣。

三、空间想象,构造几何

在数学几何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所谓空间想象能力,就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经过加工后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映象的能力。在几何中用此种能力解决几何问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触摸几何模型,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有意识地感知。不仅可以借助实物,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呈现几何模型的多维动态,引导学生在脑海里重现图形,循序渐进地使图形在脑海中翻转。另一方面,教师应培养学生进行空间想象的习惯,可以由浅及深,由二维到三维。让学生在听到某一图形名称后,就能习惯性地在脑海中再现其形状,比如先长方形再到长方体,从圆形再慢慢想象到球形,如此循环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时,由笔者通过准备的实物器材(如长方体的小木块、小圆球、色子等),在讲台上展示后,让学生传阅、触摸,了解其特征结构。再通过多媒体图像动画播放立体图形的三维旋转视图,指导学生通过实物和视频,在脑海中呈现出小木块和小圆球的画面。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4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82-01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知识更多是要求学生思维的反复操练和强化,而不是对公式、概念、计算法则等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可以说,“主动思考”是小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依属,是建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升数学情感和素养的本质特征和途径。可见,主动思考和自我建构不仅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和方式,还是实现“数学现实”“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一、激活思维,让个性表征成为学生思考的“活载体”

小学数学作为偏向数理逻辑思考的课程,必须充分借助学生的个性能力和思维精神,才能让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寻得平衡,求得联结。因此,要发挥学生主动思考数学、主动运用数学的动能,教师应当心怀个性形象,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表征和张力,改变刚性传输数学知识经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数学个性表达和思考意识得到解脱,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活载体功能。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验算》时,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并不是直接通过例子的讲演,将结论“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来掌握,而是精心创设一个情境,设置一个问题探究情境来教学。如,西天取经路上,悟空找来了12个苹果,师徒四人一人吃2个后,还剩4个。你能根据题目列出关系式吗?你列的算式是否正确?实际上,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我能力和个性的环节,解题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独特思考,看学生是否能明白其中的关系式。

二、精益求精,让问题场域成为学生思考的“动力源”

没有思考,没有质疑,人类将永存于本能时代。思考的动机和欲望来源于问题的存在和刺激,小学数学是一门侧重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学科,内生的逻辑和结构化要求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没有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便无从下手。因此,为了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热情,教师应当精益求精,对各种数学问题事先进行精心创设和组合,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提供思考所需的问题域,在询问中了解学生的数学需求,在设问中引导学生的数学认知和冲突,在反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和能力,在追问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本质和特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时,教师先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体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和程序,再出示例题“■-■”,但教师已退出课堂的主动角色,以“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难题,那我们首先应当做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通分”,再以“请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通分呢”,让学生陷入沉思并作出各种回答,在学生得出答案“■”和“■”时,教师还应当再设置一个问题“这两个得数哪一个最简便,你认为应实现怎么的转化,才能让“■”转换为“■”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问题场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有关知识。

三、循循善诱,让启发教学成为学生思考的“启明星”

实践表明,如果以陈述方式向学生硬性灌输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那一般只会导致一种结果,即学生只通晓按部就班之理,对于知识的迁移,对于疑问的思索意识等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只有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建构中体验基本的演算流程、计算技巧、解题思路、错误思维及矫正,学生才能明晰其中的本质特征,摆脱教师依附的定势心理,激发自身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质疑的意识。而要达到此目的,则必须利用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优秀品质,做好预设,使学生在认知上形成盲点冲突,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动机和思维,并帮助学生提出科学有效的假设,在自我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总结,以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在自我建构知识中真正明晰数学知识学习的一般性方式和思维法则。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时,教师出示例题“123×36”,“235×46”和“152×25”,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一道题进行笔算竞赛,教师当竞赛的引领者和组织者,一步步指引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思考、主动合作、主动实践,在教师的层层启发中明白其中的运算程序。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5

总复习内容多、跨度大、知识的综合性强。教材采用“按学习领域分节,分栏目编写”的方式,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依次编排,适当注意不同领域内容的沟通融合。分领域复习,便于整理知识,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由于每个领域的内容比较多,因而再划分成若干节。分节复习,有利于把握复习的重点,合理分配时间,也便于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教学效果。前三个领域先回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整理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再通过适量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必要的技能,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第四个领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积淀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下面就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的一些主要做法,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突出主体,梳理知识,优化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总复习应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以达到弥补知识缺漏的目的。因此,复习课要从新的角度,把已学的零散的概念、性质、方法等基础知识加以分类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孤立与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得到新的感受,引发新的思考,使之灵活运用。

如“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概念术语较多且易混,可引导学生从其产生的条件辨析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并列出结构表,显示其联系和区别。

对“三个基本性质”,应通过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范围与功能;“五个运算定律和两个运算性质”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应分清异同,灵活运用。同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在对“比和比例”的内容进行复习时,引导学生抓住与“比和比例”有关的内容,从“比”和“比例”的性质、意义入手,通过回忆、分析、比较,构建如下网络图。

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可让学生把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用网络图表示,然后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得出:“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又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接下来再让学生从右往左看,引导学生明白:求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又是通过怎样转化实现的。着重强调转化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把这张图竖起来看,使学生明白长方形是干、是根,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串点成线,通过纵向系统梳理,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如下图)。

通过对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复习,促进学生把知识真正融入知识系统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知识可通过练习的方式复习,进而加深理解。如让学生在验算、解方程中复习加、减与乘、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二、精选练习,强化训练,提升数学思考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重心之一。数学思考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而练习是重要的数学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总复习中要认真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力避教师大量收集习题,把学生浸泡在题海里,或是“炒冷饭”,学生机械重复练习,使其不堪重负,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做法。因此,教师应当在系统复习基本知识之后,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具有一定基础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练习,做到数量少、容量大,覆盖面广,启迪性强,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展总复习的功能。

(一)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知识上的盲点,在总复习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及其产生原因,切实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比较、辨析,利用对比题组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突出规律,排除干扰,防止混淆,达到熟练灵活、融会贯通的要求。题组训练内容要少而精,分层次、有梯度,着眼于由题及“类”,就题论理,触类旁通。例如:

1.四则运算的训练重点是:(1)熟练掌握基本计算。如,8.26+1.74、40-0.76、0.85×16、0.18×0.11、36÷4.5、6.25÷2.5,虽然计算难度不高,却包含了小数四则计算的几个难点。(2)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简便计算。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而计算能力并非单纯看是否会计算,计算数据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计算技能是否熟练。为此,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中出现的类型精心设计如下题组,重点训练简便计算能力。复习时让学生口述题目特点、简算思路与依据。以下题组可供选用:

347+499+101+253

48.14-2.43+1.86-7.57

64×101-64

8.5×99+8.5

331-3.15-0.16

4×1.25×2.5×8

68×0.48+6.8×5.2

×12.5× ×8

2.5×16×

12.76-(8.9+1.76)

( + + )×32

+ × +

4.9× +2.7×70%

2.解决问题的练习应以思维训练为主,通过引申、扩展、改编、合理演化,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多向联想探索解题途径,并通过自我内化完善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拓宽思路,以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而提高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解题的灵活性。

教师可先出示基本例题:“向阳小学买来105本图书,分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阅读,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是五年级的4倍。六年级和五年级各分得了多少本图书?”

当学生在整数范围内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解答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在不改变第二个条件的本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怎样表述两个年级分得的图书之间的数量关系呢?如:

(1)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是六年级的 (或25%);

(2)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占图书总本数的 (或80%);

(3)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占图书总本数的 (或20%);

(4)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比六年级少 (或75%);

(5)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比五年级多图书总本数的 (或6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6)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的比是1∶4;

(7)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的比是4∶1;

(8)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图书总本数的比是4∶5;

(9)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图书总本数的比是1∶5;

……

从而得出:第(1)(2)(3)(4)(5)根据分数(或百分数)的意义可用算术方法或方程解答:第(6)(7)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答;(8)(9)用比例知识(正比例方法)解答。当然,也可以改变所求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以上几种解法的特点及其联系,沟通相关知识与解题思路的内在联系,提升灵活解题的层次。

通过以点带面,层层递进,巧妙地把分数、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以及比和分数的关系等有关知识融为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新的收获,突现新的飞跃。

(二)精心选编富有生活性与情境性、探索性与应用性的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复习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编训练内容时,要体现生活性与情境性,探索性与应用性,注重选择涉及学校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例如:

1.北海市实验小学校园里有一块正方形空地,面积是6400平方米。(1)如果学校要在这块空地上围出一个最大的圆,并铺上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学校要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圃,使花圃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 (如图1所示),你认为怎样设计更美观?请你再设计3种方案(在图2、图3、图4上用阴影部分表示花圃的位置)。

(此题把面积计算与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结合起来,有利于空间观念的逐步形成。)

2.小明家装修新房,油漆面积为80平方米,用去油漆100升,油漆费用6000元,共用35个工时。结算工钱时,有三种方案:(1)按工时计算,每个工时60元;(2)按油漆费用的30%计算工钱;(3)按油漆面积计算,每平方米25元。请你帮小明家选用一种合适的结算方案。

3.王奶奶家打算把家里堆放的稻谷卖掉,按市场价格:稻谷每千克1.50元,大米每千克2.20元,稻谷的出米率是70%,稻谷加工成米后,糠皮可抵加工费。请你帮王奶奶合计一下,是卖稻谷合算,还是卖米合算?

4.李老师去买体育用品,他带的钱正好够买8个篮球或12个足球。他先买了6个篮球,剩下的钱全部买足球。剩下的钱够买多少个足球?

5.爸爸和4岁的小红生病了,妈妈要给他们买三天的药。妈妈要买几板才够?

(第2、3、4、5题是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与综合应用的能力。)

6.某游泳馆修建了一座标准化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长是60米,宽是长的 ,深2米。(1)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这个游泳池最多能容水多少吨?(每立方米水重1吨)(3)在池的四周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小强和小华都是集邮爱好者。小强和小华邮票枚数的比是3∶4,如果小华给小强9枚邮票,那么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就相等,你知道他们两人共有邮票多少枚吗?

8.东风路第一小学图书室里故事书、文艺书和连环画三种书中,故事书本数是后两种书本数之和的 ,文艺书本数与三种书总本数的比是2∶7,其中连环画有65本。这三种图书共有多少本?

(本题有一定难度。把“故事书本数是后两种书本数之和的 ”转化为“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9.周日,李华全家3人去吃火锅,打算花200元钱左右。爸爸点的火锅底料是“乌骨鸡火锅底”,需要45元。现在需要选择火锅菜类,价格如下:

(1)2元(一份):麻辣调料;

(2)2元(一份):冬瓜、土豆、毛豆腐、青菜、大白菜、油豆腐、豆芽、花菜、菠菜;

(3)4元(一份):粉条、香菜、鸡蛋面、水饺、各种菇类、山药、竹笋;

(4)8元(一份):猪肝、猪肉片、鱼丸、鸡片、带鱼、虾饺、鱼饺;

(5)12元(一份):羊肉、墨鱼片。

如果既要注意营养合理,又要荤素搭配,你会怎样选择?

(第9题有愉悦的生活情趣,解题过程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

总之,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巧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序的整理和有效的复习,使学生成为复习活动的主体。同时注意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把教师的启发引导、精讲、示范与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数学的再发现与再创造,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个性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备课;了解学生

近年来,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头疼的事是数学枯燥乏味,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发呆,有的偷玩儿,有的开小差,还有的打瞌睡。好像戏台上唱戏,教师在台上唱,学生在台下看,其实爱看戏的只有少数,而多数干别的事儿。其原因是教师是主角,而学生是配角。教师只备了教材,而没有备学生,教师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首先应该是人学,作为教师,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特长爱好,就谈不上教育。在教育这种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同时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祈盼新的教育机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赵才欣在《如何备课》中认为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等,但大多数教师将备课全放在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上,而忽略了备学生,造成了备课和上课两者脱节。备课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为了备课而备课,把我们的思想强加到学生身上,领着他们走路。例如,我在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中“把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时,我以为这只有一步就能完成,很简单,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班学生基础很差,对小数的意义认识不清,所以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复习题,给学生探究新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常常只想自己的一节课怎样顺利地完成,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造成了教学设计达不到所要的效果。备课没有一定的模子,而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的最好结合。要用多种多样的备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教他们怎样去学,体现了备课备学生很重要。备好一节课就要我们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年龄特点,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我们应该猜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按照学生的发展实际去备好每一节课,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能让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比如,我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课本中是这样提问的:“在表中将5的倍数涂上红色,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在表中将2的倍数涂上红色,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考虑到我接的这班学生数学基础很差,这样的问题对他们有难度,于是我没有按照课本提问,而是等他们涂完、仔细观察之后,我提示性地问:“你发现你涂得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很流利地说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变难为易,让学生愉快地掌握了要学知识,老师轻松地教会了学生知识。因为我了解我的学生,所以这节课上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