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1
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精细、准确,解答有若干个模糊选择项影响的选择题时,往往难以一锤定音;有的同学对此知识与彼知识的纵横联系缺乏了解,解答阅读分析题时,往往不会纵横考虑,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在课本的各册、各单元上,学生也存在各自的具体问题。因此,必须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增多了,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对其进行批改,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对症下药。
二、研究中考命题
依据研究中考命题依据,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这样,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我从1996年全国30份中考语文试题中,探究中考命题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中的“两把尺度”)。
《大纲》中“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是检测初中阶段教学质量的“两把尺度”,这是命题者必须遵循的。如《大纲》的“教学内容”中说:“学写一般的应用文。”
2.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短文
《大纲》的“教学内容”中说:“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说话为什么注意对象和场合?怎样注意呢?知识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中讲得具体、明白。由此可见,语文知识短文是《大纲》中的“两把尺度”的具体化表现。所以,语文知识短文成为中考命题者的依据。如依据上述知识短文,贵州省1996年中专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中就出了这样一道题:
你去省城探亲,向一位老人问路,说法最恰当的是()
A.你大声说:“喂,老者,北京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问:“老爷爷,请问北京路怎么走?”C.你高声说:“喂,站住,老头,北京路怎么走?”
D.你凑近突然问:“你能告诉我北京路怎么走吗?”
3.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读写训练题。
语文课本中的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是《大纲》“两把尺度”的具体化,而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读写训练题是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的具体体现。因此,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及读写训练题也成为命题的依据。如初语五册《〈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一:
朗读全文二至三遍。读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试划分下边句子的节奏(用“/”表示)。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道练习题具体体现了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一:“朗读,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语气明显。”依照这类练习题,宁夏回族自治区1996年高中、中专招生语文试题中出了这样一道题:
对朗读节奏、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风烟/望/五津
B.将军/身披坚/执锐八百里/分/麾下炙
C.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故人/西辞/黄鹤/楼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惜秦皇/汉武
三、研究语文复习资料的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2
一、研究考纲――中考语文复习的前提
中考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内容、范围及要求为依据。语文复习的全过程,可说是透彻理解和全面落实《中考说明》的过程,必须认真学习、逐项对照,使复习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考试范围的变化。去年“古诗词名句”改为“古文名句”。去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含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带*号的篇目除外)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今年改为:“古文名句积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七~九年级推荐篇目为主要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抓纲求本――教材是中考语文复习的根本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尽管中考题大多数出自课外,但它们大部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是对学生学习文本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忠实于教材,不能热衷于复习资料而让教材受冷遇。这不是说资料就不用了,关键是不能滥用,不能广种薄收,得注意使用的有效性。复习是把教材教薄的过程,教师必需善于使用教材,字词、古诗文记诵积累、古诗文阅读鉴赏等自不必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也都应该从教材经典篇目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借鉴,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
1.整合课内作品,理解各类文体的特点
中考复习工作的本质是为了对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梳理、夯实,为学生以后学习打基础,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立足课本,以课本为“本”,帮助学生系统梳理课本知识,引领他们搭建知识框架,实现由课内向课外能力的自然迁移。教师要善于从某一角度、某一目的出发,对课文内容进行有确定方向的信息搜寻,从大量的综合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并加以提炼、整合。
复习时可将几篇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作品主题方面有共同之处的小说加以整合,在比较中阅读、欣赏、品味,这对于剖析人物形象,鉴赏作品技法,挖掘文本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重点回顾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不论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表现技巧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典范”细加揣摩、品味,力求悟得透,析得深,品得精,做到烂熟于心。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可谓深得人物形象表现技法之奥妙。鲁迅对主要事件的处理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浓墨重彩。就题目来看文中有很多内容是可有可无的,写它们有何用意?该文通过吃福橘、讲述“长毛”的故事、为“我”买来《山海经》等具体而微的事件,长篇累牍地展现了阿长粗俗、迷信、守旧,但善良、热心、乐于助人的形象。先抑后扬,使阿长善良、热心、真诚的一面表现得更突出,这就理清了事与事之间的衬托关系。而文中对阿长买《山海经》着墨并不多,略去买《山海经》的经过,只写了原因和结果。这样做是否本末倒置呢?原来没有和盘托出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同时是采用铺垫蓄势、对比衬托的方法来表现阿长的形象。
(二)对教材中的各个写作点进行归纳,为学生写作导航
中考语文命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已经形成共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在复习中两者必须同步进行。
1.在课文中寻找作文技法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课文永远是学习的最生动的例子。要充分运用好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比如写人,记叙性写人即以事表现人,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对此不但有延伸,如《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藤野先生》、《我的母亲》等课文,还给学生分角度描写人提供了范例。文学性写人,可让学生跟着《俗世奇人》学用夸张手法突现人物一个特点,使人鲜活,跟着《变色龙》学用漫画笔法不动声色塑造人,跟着《范进中举》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评议性写人,可以学《邓稼先》由点到面综述与专项相结合,可以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时段多角度只评人物一个方面,还可以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把人物评价揉进他自身的外貌、行动描写中。比如写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写事文的典型结构:“事+理”,事中寓理,理从事来。如何把事写得感人?学《背影》,给事一个典型的背景,描写时不断注入与强化感人感受的描写;如何把事写得生动吸引人?学《社戏》,一波三折造波澜。
2.具体的作文指导时应牢牢树立“从课本中找答案”的意识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3
《考试说明》是指导师生正确认识考试性质和要求、理解考试形式和范围的资料,是命题和应考的依据。它把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分为41个考点,能力量化为五个层级。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参”透《考试说明》,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在复习中陷入各种练习的八卦阵。学生能根据《考试说明》和平时学习情况做好内容细化,循序渐进地把握知识的内涵、外延、异同、应用范围等,这样就抓住了能力要求的“神”。
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考试题型形式,认识某类题型所能容纳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的层次。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考试能力要求结合起来组织自己的复习。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胸有成竹,复习才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语文复习的“活”才有了根本。
二、“悟”
学生“悟”的本领,是语文教学“活”的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与之相应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层次,这不是单纯地通过做题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培养。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所以,学生习惯于自己取得知识,从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学生“悟”的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致力于“悟”,才能较快地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培养学生“悟”的本领,在上语文复习课时,必须适当变换形式,多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如在上试题讲评课时,就不能搞教师一言堂,而要让学生去发现和讨论问题,一找出难点和疑点,教师只能精于“点穴”,适当揭示命题趋势,解题规律,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逐步形成和增强“悟”的本领。
三、“联”
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中考不考课本,于是把课本抛在一边,提前结束课堂教学,大量延长复习时间,沉溺于题海战,这种做法其实是舍本逐末,其结果往往是使学生终日陷于枯燥无味的听、练之中,把本来一门十分生动与社会有广泛联系的学科变成毫无兴趣和美感可言的课程,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增长。
事实上,语文课本才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中考命题尽管选了一些课外的,但命题者安排的考查点都与平时教材教学相关,平时学习注重了积累,课内基本功扎实,考试时就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认识到了这一点,复习时应该有意识地多“联”课本知识。
此外,历年中考除了考查词语音形、名句默写等识记性知识外,主要还是考查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架构知识网络时,不要只限于对知识的静态描述,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对各种知识进行动态分析。
四、“练”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
在初三复习阶段,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一定量的练习、评讲又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形成考生扎实基本功的基本途径,也是检查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精练”“巧练”,就会明显增强考生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精练”主要指的是练习时要精心选材,语文复习必须确保训练材料的质。在信息技术高度必达、各类复习资料满天飞的今天,选择利于发展学生思维,适合学生的需要,符合中考变化的试题尤为重要。任何一份外来资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即使质量很高的资料,也未必都适合你的学生,不能认为捡到篮里的都是菜,而要亲自动手做一做,通过筛选整合,去粗取精,保留高质量的题目,让学生去加以消化,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4
初三语文寒假计划范文一:
据了解,截至寒假前,大部分初三学生语文科目中的文言文部分已经普遍学完了,初三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只剩下一些现代文内容没有学习。专家认为,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下学期书本上的现代文知识没有特别大的难度。专家建议,针对语文学科,这个寒假学生已经可以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一轮复习了。
1、立足课本
复习三年的课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尤其是语文科目,知识点纷繁复杂,可能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
同芳学校杨老师认为,假期是语文科查缺补漏的大好时机。如果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在假期找专业的老师为孩子进行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学习方案,有目标的进行补习。开学后一般学校都会进入一轮复习,所以这个假期学生最好能够在课外辅导机构提前进入一轮复习,让专业老师提前为学生查缺补漏,开学后学生就能快速跟得上复习的节奏。
杨老师说,初三学生假期语文科目的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重视巩固基础知识。之所以要立足课本,是因为中考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来自课本之内。比如,我们常说课内文言文难过课外文言文,也就是说对于课内的文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会给你很大的帮助,使得你在了解一些课外文言文时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寒假,初三学生语文科目应该重点巩固和练习的基础知识。首先是文学常识、字词、句子改错、文言文重点字词等;其次是文言文的背诵、重点课文和古诗词的背诵,如果等到开学再进行背诵的复习就会感到时间不够,所以这个寒假最好提前完成背诵部分的复习。
2、阅读和作文
在中考语文科目中,阅读和作文分数比例很大,也是很多同学的丢分大项。京翰教育丁老师认为,学生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和作文必须过硬。所以,如果学生能利用这个寒假,在阅读和作文方面取得较大提高,那么开学之后语文成绩取得飞越,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丁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阅读的文章都是抒情类的散文,这一类文章最容易导致学生抓不住切入点,表达效果差,在表述上缺乏规范性。在过往的考试中,经常出现二三十分的阅读题,有的同学只能得两三分的情况。阅读题需要学生将信息有效转化为答案,而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就是加强阅读,让学生平时多看一些文章。
丁老师说,初三学生平时课业负担重,很难有大段的课余时间用来阅读。现在寒假来临,正是补上这一课的大好时机。多读文章,多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文章思路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在考试中,遇到抒情类散文才更容易抓住主旨。
在作文方面,由于目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比较多,因为整体的模式和概念是相同的,那么就需要学子学会提炼主题、分析观点,然后进行全面论证或阐述。这方面的复习,丁老师建议学生在假期有针对性地多看一些范文,打开思路、积累素材。
初三语文寒假计划范文二:
从初二的暑假开始到第二年春季,初三考生可以进行四轮语文复习,分别在暑秋寒春各期复习一轮,每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寒假时间短暂,同学们要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题型;春季则是对前三轮复习中的漏洞和易错题型进行回顾,做到中考冲刺零失分,整个初三全年的复习思路遵循着先整体,后局部再整合的方式进行,那么针对即将来临的寒假,提醒中考生在语文复习时要注重几个要点:
一、重读。让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背诵的一定背熟,不要求背诵的要反复读,首先要掌握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重新领悟、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以及学习重点;由老师或学生从课外选择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赏课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荐的文章,从文章的语言、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理解、谈感受、谈启示,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题海拾贝。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特别是各地历年的中招试题、模拟试题,有一些试题设计比较精巧,我们从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小题——主要是语言积累与运用方面的,比如:句子仿写、语言概括、古诗词的理解性背诵、文学常识、口语交际、修辞方法、利用课前几分钟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有兴趣,精力集中,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中考试题,可以明确中考试题的命题意向,撑握中考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中考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在运用复习资料上,我们以陈荣华主编的资料为参考资料,选择xx年各地的中考典型的试题训练。
三、分类训练。复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应该作为复习的原则。复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的过程。这里的“训练”是广义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背,狭义的训练我理解为就是做习题,做习题是必要的,通过做习题来验证、反馈,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语文组有10个老师,每人负责出一个类型的题目,要求紧扣课本,借鉴近两年的中考题型如:字词短语填空,注音、改错、议论文阅读、记述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这三种文体的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类。)文言文阅读等。
四、稳步推进。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教师不能有这种思想,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步地前进。我们要求每个老师一定安计划完成任务。
五、作文上,我们计划讨论20个话题,给学生范读20篇中考状元文。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考;主体性发挥;复习教学;复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考之前的总复习是学生系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思维,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与方法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考试说明》中考查的重难点,更要让他们发挥主动性,认识自己语文学习以及各知识点掌握情况,明确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懂得如何提高和加强。但是,我们现在的常规复习没有因材施教,很难让学生主动性地提高复习质量。
一、认识复习误区,明确主体性复习的必要
中考前的复习,往往是老师利用复习资料,对中考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方法再强化,技巧再训练。因此,毕业班语文教学往往就是讲练评结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一些学生可能对某个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会出现的考查已经掌握的较好,还要无谓的花时间,浪费宝贵的学习精力。如课文的名句默写对一些优秀学生来说已经基本不成问题,而我们老师还让学生在早读背诵,让他们反复默写等等,都没有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复习。
另外,随着复习阶段训练的频率和节奏加快,我们老师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批改、分析。因此,在评讲的时候,要么淡化讲解,发下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查漏补缺,这样缺少方法指导,不利于学生在欠缺方面的有效提高。要么没有很好地利用检测反馈,针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学生也没有较好地获得纠正、补足与提升;学生失去思路分析、规律掌握与学习能力提升的机会。炒冷饭加重学生厌学、厌考的心理,在重负担、低质量的训练中迷失自我,不能自主发现、主体性发挥的补足性的复习与提高。
二、加强方向指导,提高主体性复习的有效性
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复习也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我们老师应该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学习的情况,发挥主动性,进行个性化的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一)明确考试要点,突出复习侧重
我们的中考复习是围绕《考试说明》开展的,但是复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为我们的中考总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提升语文生思维与作答的精准性。因此,带领学生学习、分析《考试说明》,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中考考什么,哪些能力必须具备;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强化、再提高。如我们的中考侧重于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就要让学生检查自己在一些模拟练习中失分的问题,对照参考答案思考自己没有答准、答全的原因,思考如何才能使得答案与参考答案更好的一致起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解题方法,或者将一些答题思路和步骤理解性的记忆。
可见,我们在中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复习的侧重,获得有效复习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巩固中获得提高,在训练中获得语文答题思维和方法的增强。
(二)突出有效指导,提升反馈意识
复习阶段需要对复习内容系统规划、重点突出,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复习教学。能够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学习的状态;要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地复习,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会在反思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如一次模拟中我们用了2013年淮安市中考题中的病句题,结果不少学生对“该市还加强了林业复合经营的效益”这一病句没有修改出来。这时候,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对这类搭配不当的病句进行强化复习,带领他们在研究和学习《考试说明》中的病句典型例题,巩固提高提取主干、仿句和抓住特征词、特征点等分析常见病句题的方法的掌握。如此,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在复习中通过检测反馈,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加强指导,提高他们主动地去有效弥补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三)讲求复习方法,生成复习高效
我们在毕业班语文复习教学中,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提高反馈意识,增强查漏补缺能力,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复习教与学活动,让学生能有兴趣自主复习,使得自我提升的更有效果。如中考中“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两道题,虽然比较基础且分值小,但这是硬碰硬的识记性考查。我们老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内的生字词编排识记表格,也可以将历次考试中常见的重点字与词进行归类,通过分散记忆与永久记忆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识记的效果。
再如阅读是中考的重难点。我们可以通过专题复习,就一个能力要求,选择题目让学生练习提高;也可以在整篇练习之后,让学生找出以前联系过的相同能力要求的考题,将答案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一些类型的解答方法。另外,针对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我们要加强审题干找出提示性信息,依据要求落实答题区域,通过筛选语句提取关键词句等常规方法的再训练、再要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我们老师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有很强的系统意识和帮助学生认识不足、不断提高的能力;还要不断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自我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只要我们依据考纲和考试说明,推动学生自我发现、有针对性的加强与提高。那么,学生就能全面而精准作答一些常规题,提高复习的效率,提高赢在中考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佳.初三语文复习方法与策略[J].成才之路,2012(06).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范文6
【关键词】考点精通;全局统揽;浓缩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总复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及紧迫的复习时间,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此时的语文教学要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系统全面地组织总复习,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进步,对于提升复习效果、缓解临考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立足教材进行考点精通
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明确教材在语文总复习中的地位,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践行与深化,可能会在部分教师中引起某种误解,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基本上不再进行考试,而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总复习,但就大量的实践证明,教材内容依旧是考试中的重点,并且永远是考试的根源,课外所涉及的很多内容都是源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深化变形而来,这就要求教师依旧要带领学生进行教材的系统性复习,这不仅仅是考试内容的要求,更是学生解题思维培养及解题模式组建的需求,将教材作为总复习的起点及终点。教师其次要带领学生进行考试内容的研究,以往届中考题的重点模拟练习,逐渐地实现对考点的精通及熟练应对,在全面系统进行教材复习的基础上,将重点放置在中考试卷的分析中,从试卷的题型布局、题目的形式、所考察的知识点、课外知识的比例及分布、考卷的评分标准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以中考试卷的发展变化等引导总复习更为有效的开展。
二、以全局统揽开展比较分析
语文知识是个较为复杂的整体体系,在整体体系之下又包含很多的小体系,例如修辞类知识体系、文体类知识体系及语法类知识体系等,这诸多的体系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具体较强的联系性,在进行语文总复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体系分成若干个小的知识体系,将小的知识体系看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依据知识体系的特点进行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系统复习,然后将小的知识体系依据其内在的关联关系,以融会贯通连接成语文知识体系的整体,例如修辞类知识体系下往往包含着比喻、拟人、拟物、象声等具体的修辞手法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方式等,首先对其进行独立的复习运用,然后再对整个修辞类知识体系进行复习等。采用比较法是进行语文知识体系复习较为有效的方式,比较常常被称为是具有超强艺术效果的武器,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总复习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的全面复习,对知识点采用对比复习往往具有较好的复习效果,尤其是些困难程度较大且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例如象征手法与比喻手法的相同及差别,状语与定语的区别等,采用相似知识点的对比分析更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三、以文体区分进行专业表达
在中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类题目的答题要有规范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重点学习的是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组织开展总复习时,要结合具体文体的特点,在综合语段的基础上,就阅读题的分析方法及相关题目可能的回答方法等进行引导教学,重点地训练学生就阅读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及答题方法等,例如进行所阅读的文章的主题探究时,要让学生首先知道作品主题就是文章想要表达的基本的思想及重点说明的问题,是借以表达作者面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所给出的评价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概括方法的总结,建立起该类问题规范化的回答方式及回答的句式结构等。在总复习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象征、铺垫、设置悬念、一语双关、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总领全文及托物言志等在阅读题的解答中常见的专业术语等的使用,以创造出进行语文探究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在充分理解基础上的掌握,使其在进行问题解答时更加地应对娴熟等,并促使学生尽可能地将多种专业化的术语应用于作文中,从而提升其作文的内容含量等。
四、以提要浓缩引导复习思路
任何文体的文章无论在内容结构及艺术手法上存在多大的差别,都可采用几个或者几十个较为精简浓缩的字对其进行总结,就如《岳阳楼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借用文章中作者自己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可以对其进行概括。因为在进行新课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提炼浓缩法并利用板书对文章主旨等进行归纳概括,在复习阶段依然采用该种方法,恰好帮助学生实现文章精华的再现及板书内容的再回顾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记忆,以思维的拓展实现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及全面掌握。引导学生在进行问题回答中依然采用浓缩提炼法,强调对文章的开头总起句、文中的过渡句及结尾的总结句等明显段落信息的找寻,对于没有明显的提示信息的段落进行概括性语句或重点词汇的分析,以提升问题回答的准确性等。教师要对每个知识板块有可能的考点进行重点分析,综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进行最佳的思路途径的选用,然后进行解题步骤及解题方法的总结,引导学生逐渐的构筑起自身实用的问题分析及解题思路等。
五、总结
初中语文总复习因面临的复习内容较多,可选用的复习资料较多,常常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对教材的重视、对复习思路的把握、对考试中常规阅读类题目的思考方式及回答方式等知识模型的构建等,引导学生开展全面系统但针对性明确的总复习,从而提升复习质量及复习效果等。
参考文献
[1]许昉.浅谈提高初中语文总复习效率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