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保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保健论文范文1
Key words:Hong Kong ; historic building ; conservation ; activation ; with text
中图分类号: TU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90(7)
1 香港文物建筑保育的体系
2000年成立的文化委员会,是香港文物建筑保护体制中级别较高的组织,负责向政府提供有关文物保护的意见及进行文物建筑保护活化过程的推进。与此同时,民政事务局也就文物建筑保育活化的意见进行推敲及改进。而古物咨询委员会则是文化委员会的下属组织,主要负责向民政事务局提供古物保护环节相关建议,其建议范围从是否将某建筑作为古物建筑开始,延伸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每年的修缮计划、勘察队伍的监督等等,一直到文物建筑保护意识的推广。古物古迹办事处则是专门负责古物建筑的活化再利用,其通过与具体相关部门的合作最终达到文物建筑的保育活化过程。这时,香港旅游发展局,市区重建局,华人庙宇委员会及教务署等组织则作为执行者或促进者,带动整个活化项目的进行。[1]
2 香港文物建筑保育体系中的以人为本
2.1 公众参与
对于文物建筑的保育活化,其根本目的是发挥其既有功能,继续为社会所用,为公众所用。对于这样特殊的公共社会资源来说,其服务群体――民众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民众的公共记忆与城市情感的保护与尊重,以及其城市生活的便捷舒适性的改善与维持,是保育活化工作的中心意义所在。而民众的参与的方式即以居民意愿做改变,尊重其情感,满足其需求,从而最大化的提高了保育活化工作的效率。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永利街,古物古迹办事处并没有将其列入古建筑保育的范围之内,但是市民主动呼吁原址保留永利街的建筑,为了回应公众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诉求,在2011年城市规划委员会将永利街拟改建为“综合发展区”,予永利街保护活化工作以足够的精力及重视。
对于香港文物建筑保育的工作,政府则以资讯平台的方式为民众提供民众提供意见提出诉求的平台,为政府与人民起到搭接作用,使保育活化成果更接近民众需求。香港政府组织民间社会各界成员组成的古物咨询委员会,专门向香港文物保育活化工作提供意见。并且组织公众论坛,向公众介绍其建筑保护政策及措施,鼓励公民对政府保育活化工作提供意见,并将公众意见的精华纳入文物建筑保护政策中予以实施。
在建筑保育活化过程中,公众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在美荷楼的活化过程中,改建者广泛收集了许多民众的意愿,在保护过程中运用叙事手法,以其个人口述史及历史生活物品为主线,意愿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生活历史记忆为散点进行串联保护,最后实现区域历史活化后的生活与人文精神与历史脉络的再现,及现代与历史的对话关系。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集体利益来讲都是意义重大的。体验式的历史再现使得活化后的美荷楼极高的展现了人文精神的精华价值。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即在此得以完整地体现。
2.2 “人性”法律法规
在对历史建筑保育活化的过程中,法律制约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环节。然而法律本身是生硬的,关于历史建筑的保育规章则一定是以建筑为重心的规章制定,这时若将法律执行的出发点在一定程度上放在人的身上,这无疑是政府文物保育活化中最人性化的体现。除了对受到惩罚的古物破坏者仍然予以其上诉机会这种制定法律通常的人性化手段外,《古物与古迹条例》中还对其合法拥有人乃至公众有着诸多法规方面执行的尊重。
2.2.1 补偿与限制
对于补偿,不仅对于保育历史建筑中提出有效意见的人,给予一定的修缮拨款,并且对于古迹或者古物的拥有人或是合法占有人,若是其因为保护古迹古物而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主管当局或是区域法院也应对其有一定的补偿。
在《古物与古迹条例》于2000年底59号第三条的修订即有着这样详细的规定。而对于市区重建的历史建筑活化项目,政府则可以提供连续十年的维修基金,并且使居民自行购买维修保险,为建筑长期保留作保障,还可以为进行维修的居住者提供免费的贷款。
在另一些保育活化的项目中,政府则与建筑使用申请者形成伙伴关系,政府提供一定的补偿与使用权,申请商家在容许运营的基础上被《历史建筑保护策略》限制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种种制度,从而达到真正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
在雷春生的活化方案中,通过经营者与政府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政府提供使用权,商家负责主要方案建设成本支出,此举将政府支出的古建保育建设成本以十倍下降。这既使商家活动了盈利,又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政府制定《历史建筑保护策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做导向与限制,指引申请者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免遭破坏。
2.2.2 权限
对于政策人性化最真切的表现莫过于对于相对弱势的保护与个人权力的给予。即使是主管当局或是具有相关权利的制定人士在进入合法占有人住用处所时,仍然需要在48小时之前向合法占有人发出书面的通知,或是获得合法占有人的书面同意。并且在文物建筑保育过程中,若是其合法拥有人对政府方面的宣布有任何异议需要提出反对,都可以向其相关行政长官提出呈请。
对于私人产权的相当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也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即若历史建筑其资产拥有权归私人所属,那么历史建筑的拆,留意愿则完全尊重私人意愿,这便是私人权限的绝对尊重。当历史建筑与私人意愿产生冲突时,政府则通过补偿政策来进行平衡。如2007年的景贤里事件,属于私人产权的景贤里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此时当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私人产权产生冲突时,香港政府及时以“以地换地”的补偿方法同时保护私人产权及历史建筑,实现了私人权利与历史建筑双赢的局面。最后,景贤里得以保存并且政府将其开放于公众进行参观。
2.2.3 文本资料的参阅
在《古物与古迹条例》的规定中,对于古物古迹的相关资料,以及其相关的图则,不仅要求在第一时间送达其私人土地的合法占有人,而且要求其每份图则的副本都可以供公众在任何合理的时间查读。
2.3 社会弱势阶层的保护
2.3.1 每个人均拥有均等的权利
“保障弱势人群的权利,为有特别需要的人士,例如长者和弱能人士,及收入微薄者提供特别设计的房屋。若是本身为其居住着,则一定要维护其居住权。”这是来自于“文物保护政策”中对于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描述,其充分的体现了香港政府对于社会阶层的保护。为了避免历史建筑只为资产运作所用而剥夺了大多数公民的拥有权的这种行为,政府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香港政府在与“文化葫芦”这个非牟利文化机构曾经在一起合作退出过“家家游乐”系列导赏团,供香港公民免费参观经过保育活化的历史文物建筑,使各个阶层,包括低收入家庭也可感受到历史建筑的风貌。社会阶层的保护并没有停止在这一层面,港政府还进一步推出了无障碍历史建筑导赏团,保障了残障人士观赏体验历史文物建筑的权利。[2]
2.3.2 改建项目形式的倾向性
对于文物建筑的保育活化,将改建项目类型面向广大的民众而非仅为资产运作做牺牲。长此以往,对于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城市文化的延续将是极为有利的。因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往往是由其最普通的大众文化构成的。对于社会各平民阶层的保护,其根本是保护了香港区域化的民俗文化,其对城市特色的形成于文化的继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香港对于认定历史建筑的保育与活化的方向,得先通过古物古迹办事处等有着专业素养人士的综合评估,以判定其适宜的再利用方式。许多再利用方式都以提供更多休憩用地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主。例如将?紊降木?署建筑改为文物陈列馆,将原某太古洋行行大班私宅改为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清代炮台遗址九龙寨城改建为江南式园林、旧三军司令官邸活化为茶具文化馆等文物建筑保育活化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案例,则充分体现了改建项目形式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对于“以人为本”的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的渗透。最具典型意义的当属在“雷春生”活化项目。项目以竞标形式进行确定,在其过程中淘汰公众服务性不强的项目,如酒吧、旅馆等。最后保留了原来建筑医疗特色的保育项目---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诊室最终获得了项目权。在功能空间上,该项目将底层开放为社区中心,在沿街开放展览馆介绍雷春生及香港的历史,并且开设首卖凉茶及中药的点铺,以及其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医药门诊服务,等服务空间能为社区提供多种服务,创造就业机会。在建筑保护上,设计在不影响历史建筑旧立面的基础上,在外围安装玻璃窗,以解决建筑因处交通要道而带来的噪音问题,并且在建筑内部及后援分别加设电梯,防火楼梯等适应现代生活的公共设施,使得保育活化工作以建筑更好的为人所服务为出发点。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文物古迹署在项目确定上对于公众服务型即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服务的改建项目的倾向性。[3]
2.4 社会生活的保护与调适
“真正的保护不在于重拾过去的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事物并指出未来可能的改变方向。保护的目标常常是要保持当地居民和社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的变化。”[4]历史建筑的风格风貌的的延续是维持街巷文化特色的重要构成,由其构成的社区结构与居住环境又是居民城市意象与情感的基础,是历史建筑人文价值高层次的人文意义。保护居住结构与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建筑保育活化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在2009年“蓝屋”的保护活化案例中,就保留了“蓝屋”以茶及医疗为主的社会企业模式,不仅体现其街巷特色及文化,且延续了其商铺服务类型,增加了公共服务绿地。这样的保育方式维持了本身的社区结构,在这基础上,“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方式进一步稳固了先前的社区网络,进而维持了区域内人们的生活稳定性。负责运营的圣雅各福群会还设立了“香港故事馆”向民众展示早期香港的区域生活环境与社会交往文化。
2.4.1 保护城市特色与文化
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不仅仅是一所建筑的保护,其传达的保护概念应该是具有区域性的。“城市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参与性’――它需要人们在其中穿梭活动”。[5]而区域的文化特色必须是由人的生活痕迹构成的,此时保护居民的社会生活,则成为保护历史建筑更上一层的意义,成为城市特色的保护,及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如1950年建成的位于湾仔景星街8号单数门牌的“橙屋”这种一梯一伙的牙签式建筑,无论是其重功能的平面形制,还是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楼立面风格,或是这种见缝插针式建造方式,都无疑成为过去港人努力,挣扎求生存的历史及文化代表。塑造出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可割舍的生活依存空间。[6]
2.4.2 维持居民生活稳定性与舒适性
历史建筑保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育活化继续为民众所用,并且保护区域原有的社区结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维持其居民生活稳定性与舒适性,使得历史建筑的保育活化工作与周围环境有着更好的兼容性。从另一方面来讲又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延续过程中起到传承城市文化与城市历史,以及保护人们城市意象与城市情感的的作用。在雷春生的案例中,其改建项目与先前建筑功能相符,这可以使文物建筑区域内的居民得到相同的公共设施服务,不改变其原本的社会生活方式,维护了其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2.4.3 调适居民生活活动
增加区域居民的活动,如合适的的改建及加建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活化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以平民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使得居民生活舒适性得到提升,令社区生活更加活跃,并且使文物建筑在未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1.在“蓝屋”的保育活化项目中,经营者增加了沿街的小店铺,如素食店和甜品店、露天的公共服务绿地等,增加了区域内人们的交流机会,降低了交流尺度,从而加强了居民社会活动的频繁性,使文物建筑改建更好的为区域及城市结构做贡献。
2.在“绿屋”的保育活化方案中,将巴士路街全半部分保留,后半部分拆除增加了了一个约300M2的的公共空间,弥补其城市规划方案在公共服务绿地功能方面的缺失,增强了其社区结构完整性及合理性。作为通过历史建筑保育活化中积极调适居民生活的成功案例,体现了其香港政府在文物建筑保育活化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3.在永利街的项目活化中,则利用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台”,以免租等方式鼓励各方在此举行各种公众活动,不仅使得永利街“台”的社区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并再次基础上发展了新的活动,如盆菜宴,青少年文化香港文化学习交流等,增强了社区活动,提升了社区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而贯穿这两个活化项目的调适方法,还是通过对居住环境的适应性调适,历史建筑因为其年代久远大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新的建筑规范,为了提高建筑舒适性,对处在现代背景下的建筑功能进行了加建及改变。如其加建了洗手间、电梯,更新了消防设施等更加现代化的设施和更加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改建对居民生活舒适性进行积极调适。
2.5 保护居住者
保护原来的居住者是维护原有历史建筑区域社会生活架构的基础之一,通过居住者的文化特色的维持与保留来保护历史区域文化特色。保护居住者也是避免社会生活频繁、过度的变迁,这是对居民情感的充分尊重,及其对城市环境权与舒适权的一定保障。在“蓝屋”保育活化再利用为民间生活馆的案例中,就首次使原本居民继续留住。并且在保育活化过程中增加了现代的服务设施,如无障碍设施,电、水等基本设施,令“旧建筑”能适应新时代人们生活需求,使居住者能有良好而科学的建筑环境。
2.5.1 保持社区与邻里关系
在2007年的市区重建策略中明确地提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区域规划将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保存区内居民的社区网络。”这一策略则充分体现了香港文物保育活化工作中对于居住着的保护。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利于香港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对城市总体的发展将是极为有利的。使原本居民继续留住,对社区的邻里关系也是一种保护与维持,这对维护居民的社区情感与固有的社区结构是非常有效的。以此固化与发展城市特色与文化。在永利街的保育活化项目中,为了突出永利街“台”这种独特的小区气氛,其改建过程沿用了现有建筑物的高度与台宽度的比例。“台”的设计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公共休憩空间,供大家集合及进行不同的公众活动。市建局还通过申请成功得到将本来的住宅用途改变为非住宅用途,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供一个供小区人们交流活动的地方,保留且增加区域内人们生活及交往空间,使其继续为人们聚会及举行公众社区活动提供场所,这对保持社区及邻里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7]
2.5.2 对城市生活的一种保护和继承,城市区域文化的一种传承
香港文物保育活化工作中对于居住着的保护,即是对居民城市生活稳定性的一种保护,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香港文物建筑保育活化工作对于居民环境权与居住权的尊重与保护,而且维持了居民的城市情感,避免了其社会生活的过度变化,并且将在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利于香港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的形成与传承,这对城市总体的发展将是极为有利的。保护了居住着,即保护了其城市生活,在升华意义上即保护了其区域文化与特色。在美荷楼的保育活化中,香港青年旅社协会就专门聚集了来自美荷楼,石峡尾?及深水涉区的旧居民,搜集了他们具有很高人文精神价值的生活故事,将这些充满人情的故事与过去的生活痕迹重新通过建筑的方式进行展现。美荷楼生活博物馆展示了19世纪50及70年代的共两层的公屋单位,除了将4个原有住宅的建筑形式既结构保留外,还重建了部分公共多格厕所、浴室及走廊内的公共厨房,展现居民在狭隘的走廊煮食的生活情境。博物馆还在在其中展出了1200多件历史生活物品,包括旧家具、旧照片等,与美荷楼旧居民口述的40多个邻里间的生活故事等记忆散点组合串联形成主线再现历史脉络与场景。除此之外,生活馆还有美荷楼的前居民担任导游,向游客生动的讲述与再现昔日的守望相助的蜗居生活。[8]
美荷楼的活化不仅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建筑价值,以及其为众人所感性的城市意象,更体现了香港政府文物建筑活化中对于人文精神甚至于个人情感的尊重与保护,对于人情与本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其重要性的足够认识。
2.6 经济及税收的优惠政策
在香港文物保护经济政策的制定中,首要考虑的是公众的利益,其次是私人的利益,再其次才是政府的承担状态。香港政府对于历史建筑保育工作中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了大多数公民与私人的权利,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其政策制定中成功的案例之一“伙伴计划”,是其政府与社会辅助保育历史建筑的成功案例
2.6.1 尊重私人产权
当保护对象为私人业主时,政府会通过上限100万港元的的资助额来鼓励其对历史文物建筑做保育活化工作。不过得到资助的前提必须是私人业主必须接受协议的一些要求,比如在协议期间内不得对历史建筑进行拆卸、损坏及转让。中华电力总办事处的钟楼就通过以放宽建筑高度与容积率的要求为条件,鼓励私人业主对建筑物钟楼部分的保护。通过协商,业主将经过保育活化的历史建筑开放为两个博物馆供民众游览观光,其分别是中华电力企业有关的电力博物馆和以展示香港历史为主的博物馆。
2.6.2 困难帮助
在“文物保护政策中”明确指出因进行重建项目而物业被收购或回收的业主必须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并且受重建项目影响的住宅租户必须获得妥善的安置。
由非盈利机构以社会企业模式“活化”
在文物建筑保育工作中对于经济与税收最为成功的双赢案例,当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其不单纯依赖某一方而是政府与社会机构相辅相成,共同保育活化文物建筑的“伙伴”形态,已经在政策实践中取得了胜利。“蓝屋”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政府在保证了圣雅各福群会具有保育功能,能自负盈亏以及具有服务更多社群的能力后,将开发使用权交予,使其对文物建筑进行活化保育,实现双赢的局面。
2.6.3 开发权转移
对于在区域内开发的保护限制的情况,为了维护开发商的合理权益,又同时保护历史建筑的风貌,施行开发权转移这一经典措施。通过把开发的容积率作为一种权利,转移到更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开发地区去,从而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维护开发商权益的双赢状态。这一奖励政策在运用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亦可以同时保护历史建筑与开发商的权益,因而已被许多城市所采纳。在潘屋的保护项目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商权益冲突,政府则通过将其因为保护潘屋而损失的地积比例转移到另一处,同时维护了历史建筑与开发商的权益。
2.6.4 补偿机制
补偿机制是用于补偿因为相关原因使暂定古迹拥有人或合法占有人而蒙受或相当可能蒙受的经济损失。以维护暂定古迹拥有人或合法占有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在补偿过程中,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多次拨款。在“鲁班师先庙”的保育活化项目中,香港政府就曾先后批出71万元用于其建筑构件的修茸。
2.7 后期使用评估及调控
在结束了历史建筑的保育活化工作后,为了验证该项目是否实施成功,香港政府通常会组织社会影响评估,对项目范围的人口特点,经济特点,居住环境,社会经济活动特点,人口紧迫程度,福利设施等进行评估,判断其居民环境是否但得到了改善。并且对于受项目影响的居民另做第二阶段社会影响评估,了解其受影响业主和租户的住屋意愿,就业状况,安置需要,社区网络等方面,以制定相关计划对受影响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做积极的改善。
3 特性解析及启示
3.1 保护公众记忆
与民共商,以人为本立足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从狭义上来讲,以人文本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保护且发挥了每个公民应有的对城市美好希冀的权利,是现代社会执政者先进的突破性改革。从广义来说,从一方面来讲,与民共商是有前瞻性的执政方式,尤其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对于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遵循居民的意愿,不仅是对公众城市情感的一种尊重,对居民城市意象的一种保护,对居民城市生活的一种改良,保育城市传统交往空间,回应人在城市记忆及情感方面的需求,延续且保护其交往方式,在人文角度上丰富了邻里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激发公民对城市政策实施的积极性,这对城市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对居民意愿的理解,区域文化与特色的尊重与保护,令城市特色得以保护及加强,从而增加城市的魅力。
3.2 维护社会稳定
香港以人为本的文物建筑保护概念维系和保护了每个居民的应有权利,对人权充分的尊重保护了每个居民的城市情感,保护每个香港居民彼此间的集体记忆与城市意象,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香港公众对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与配合性,增强了其公众的归属感。香港政府通过对以人为本概念的完整解读与有效实施,通过维系居民生活的稳定性与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性。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熟悉的环境能带给人心理上极大地安慰感与安全感,通过历史场所的保育活化,使历史环境环境发挥其城市的人文关怀,舒缓现代社会带给人们过多的压力及负面情绪,尽量消除种种不稳定的心理因素,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平。
3.3 坚定持续发展
从人类基本生存权的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同等的环境权,当然,这包括了拥有欣赏历史建筑风格风貌的权利。香港对于历史建筑中每一个人权利的尊重,体现了现代环境立法的真正目的――“保护人类的环境权与生态世界的自然权利”。其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对代际间的集体利益进行了有效平衡,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历史建筑保育活化,予给历史场所注入新的生命力,增强了空间是用效率,使其适应人们新时代的生活需求,其将人行为作为重点考虑的活化项目,可以在极大范围内增强了历史场所的空间使用效率。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长期的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及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3.4 传承社会文化
保护历史文物建筑,香港政府将以人为本的概念渗透进保育工作,使历史建筑除了延续其建筑的历史性,风格风貌与技术性,还保护了历史建筑区域内的人文景观。以人为本,充分保护居民的社区架构以及生活模式,也使得香港维系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强调了其鲜明的城市特色与社会文化,使其社会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传承。
中医保健论文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学科建设;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48-02
一、成书背景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着重强调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公约发表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指导下,我国政府积极开展相关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现状和潜在问题,国内学者纷纷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建设和保护实践之中,逐渐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保护理论和学科体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与北京联合大学顾军教授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创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重要学术主张,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构建和“活态”保护工作等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先后合作出版了《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多部学术专著,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并不断完善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建设。在科研活动中,他们立足田野、观照古今,始终坚持实践与理论并举的原则,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田野调查提供了经典的范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时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表十周年之际,苑利研究员与顾军教授依托丰厚的田野调查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和保护经验,编著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并于今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发行。
二、文本结构
全书共分为“概念篇”、“价值篇”、“理念篇”、“传承篇”、“普查篇”、“申报篇”、“管理篇”、“经营篇”八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全书内容则以问答的形式展开,结合具体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认识误区。写作风格生动、洗练,问题设定具体、明晰,学理严谨、考据详实。有别于以往针对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材版”书籍或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版”读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将受众群定位为“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上的工作人员”,读者指向性更为明确,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作为实用性的工作指导手册,该著作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机构的实际工作将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在自序中,作者谈到:“十年努力,不但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觉,同时,还是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并使大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死回生且欣欣然发展起来”。的确,随着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开展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立“文化遗产日”、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相关工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应认识到当下的保护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对此,作者在该著作中鞭辟入里的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保护理念的错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概念篇”、“价值篇”、“理念篇”、“传承篇”中,作者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不同角度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等基本概念,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标准、传承人评选标准等常见问题,并特别指出“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事项都可以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该著作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标准和判断方法,将对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展民间文化普查、挖掘当地文化遗产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并对申报和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体工作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观点聚焦
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原则中存在的缺陷,该著作提出了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所应满足的五点需求,即包容、对等、唯一、均衡、统一。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分布规律,首创性的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将其细分为:民间文学类遗产、表演艺术类遗产、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传统生产知识类遗产、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传统仪式类遗产、传统节日类遗产,并对以上分类方法进行阐释,结合具体例证说明每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应具备的特征。此外,苑利研究员与顾军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中沿袭并深入解释了其一贯的学术主张,即保护工作必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传承规律,以“活态性”、“整体性”、“原真性”原则为重要依托,从规律出发实施保护。同时,明确回答了政府的工作重心问题,针对“重申报”、“轻保护”等现状和误区,强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领导,各级政府部门也应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对传承人的服务工作”。面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问题,作者呼吁政府作为保护主体不可以替代传承主体的主体地位,且应切实履行其“组织、监管、协调、服务”的职能。
作为指导保护实践的“工作手册”,该著作着眼于培养和提升保护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普查篇”、“申报篇”、“管理篇”、“经营篇”中,结合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为开展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书中指出: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本目标与诉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再筛选、再评估的过程,同时在申报过程中民间认同应起到更为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传承问题上应遵循“民间事民间办”的基本原则,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商业化经营的决定权在于其传承规律和历史经验。针对是否应该“打包申报”、能否进行普及化教育、能否进行商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怎样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等热议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田野实践和工作经验分别作出了理性判断和科学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独创性地提出了建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干预的“可行性报告制度”、“零冲击报告制度”、针对濒危遗产的“临时性制定制度”、针对保护工作者的“行业准入制度”。此外,作者还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指南”、“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调查指南”、“传统节日仪式类遗产调查指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系统树”,分别从调查准备、注意事项、调查成果调查大纲写作等具体环节入手,为各级地方政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供了逻辑指导和文本范式。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将有助于拓展保护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提高工作效率,为行之有效的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照。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既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珍贵记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文化工程。苑利研究员与顾军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中建立并完善了具有方法、预案、规范、条例作用的工作指南,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学人的重托,为达此目标,我们愿吃尽天下所苦,且虽百死无憾!”的学者风范和文化使命感令人钦佩。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来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总结,该著作的问世必将为保护工作者正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学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中医保健论文范文3
学”的理论。“风水”的理论在功能上有符合“经济地理”科学因素的部分,这种科学因素的
表达,不是通过莱布尼茨强调的“理智的沉思”,而是以“艺术”的方式使人产生艺术的“形
象”“联想”。建筑设计则在此基础上,更为细化地使建筑、壁画、雕塑诸艺术相辅相成,融
为一体。对于景观建筑而言,其理念核心仍不出儒家血统宗法思想框架下的“修身齐家”意
义之外。
[关键词]包豪斯;景观艺术;私家园林
[中图分类号]TU5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D12)05—0087—04
早在中国清代康熙皇帝执政期间,德国伟大的
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特·威廉·莱布尼茨对中
国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692年3月21日,他在下
萨克森州的沃尔芬比特尔以“汉诺威宫廷及政府顾
问”的身份致信闵明我主教,提出有关中国设计与制
作工艺方面问题30个,请闵明我主教在中国期间予
以注意,希望得到解答。
莱布尼茨指出:“物理学更多地以实际观察为基
础,而数学恰恰相反,则以理智的沉思为根基。后者
乃我们欧洲之特长,但在实践经验方面,我们实不如
中国人”。
到了清朝末年的1905年,清朝政府也意识到中
国传统手工业重在实践经验的传承,缺少科学的分
析和计量。于是有学制改良,推进现代教育模式。并
希望能像德国通过教育强国一样,通过对“设计”、
“工艺”的教育,完成“实业救国”的目标。清政府在
南京开办了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设立了中国大学
中第1个“图画手工科”,即“设计艺术”性质的系
科。并且聘请了当时“设计”、“工艺”教育最有特色
的德国、日本的教师任职,后来因为德国老师来华路
费及薪金都远高于日本老师,而日本也是向德国学
习的“学生”,不久,就改由日本老师任教,希望间接
得到来自德国的设计教育知识。
一、景观建筑艺术设计与环境生态相谐
此后,德国成立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系统推行
“艺术”与“技术”合一的“设计教育”,使“设计艺术”
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领域。
“包豪斯”,本来就含有“建房屋”的意思,可见当
年德国设计家(不是工程技术的建筑设计家)首先介
入的就是“建筑”的艺术设计。相对地,中国却由于
太多的历史变革,现代学术性质的“设计艺术”一直
没有正常发展,到现在,甚至沦为工程技术的“附
庸”,如城镇规划建筑及景观建筑设计,往往以工程
技术的“建筑设计”取代了建筑的“艺术设计”。工
程技术的“建筑设计”先考虑的是应用何种材料、工
艺,而那些材料、工艺、技术,如幕墙玻璃、钢玻结
构、大跨度预应力梁架等纯技术、工艺件都具有的普
遍性,造成了今天中国大陆各地建筑缺乏鲜明的“艺
术风格”,只有“工程技术风格”,且出现了日益“同
质化”的现象。当今中国在大规模推进城镇化建设,
工程技术优先的局面已不可改变。在这种状况下,
城镇、景观以“中轴线”、“主干道”、“辅干道”组成的
交通网,遇山开道、逢河填平,是最少思考又最易出
“效果”的设计方式,忽略了“河”之所以存在,是因
为“水往低处流”的自然结果。于是在夏秋多雨时
节,水流不改自然规律,不因为工程技术填了河建了
道而改变方向,这也是大雨倾注3小时,可以造成交
通瘫痪的原因。建筑学家杨廷宝先生生前也无力改
变这种只顾工程技术运用,没有艺术设计思考的现
状,他只有愤愤说一句:朱元璋建南京城墙,还是拐
弯的!所谓“艺术思考”,就要“依山就势”、“因水制
宜”的设计,在艺术上可称为“置陈布势”。南京城
作为明初首都,并没有按照宗法规范进行平面布局,
而是就依山借水的自然地理形势,进行平面置陈布
势,形成南北狭长的不规则形式,也造就了城墙墙体
的高低起伏、曲直转化的自然节奏感,这就是“艺
术”优先的设计结果。
今天因为国家教育、行业制度的规定,建筑已不
属于“美术”、“艺术”学科和范畴,而成为“工学”、
“工程技术”学科的一部分。虽然如此,为建筑、景
观建筑艺术风格的良性发展,“正本清源”的论述还
是有必要的。
首先,城镇规划要有景观艺术的思考,才是提升
普通人生活品质的设计。而景观艺术首先是艺术的
设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设计,
所以必有当地人文历史的考量与设计。通过设计,
地方人文历史得到“浓缩”与“点睛式”的展示,也昭
示着在当下的传承与变革。景观及其建筑设计尤应
依托自然地势的起伏而有“藏”有“露”的规划布局,
尽量少地动用“基建工程”手段去断山填河,也就尽
量少地改变自然地势地貌、尽量少地影响自然植被
和生态规律,做到与自然的相谐共处。要做到这一
点,只有艺术设计先行,“匠心独运”,而非“机心独
运”。“匠心”,就是把对自然肌理的艺术感受,对人
文历史的精神关怀,通过景观规划的节奏、建筑艺术
的风格加以体现。“机心”则反之,以工程技术的机
械力为炫,或推倒高地,或划直纠斜;或填河、或挖
湖,外观上缺少艺术节奏的观感,内容上与当地人文
历史不相干。
景观建筑设计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由“画家”——
“艺术家”进行设计,由工程技术人员(历史上称为
工匠)运用技术、工艺加以完成。中国历史上的手工
业匠人中,只有“木工”是能够画图的,这是因为“木
工”中的“大木”、“细木”的不同,就是“建筑”、“雕
刻”的不同,在这一点上和“绘画”的“画家”相通。
传统的中国景观建筑设计在历史上先出现在皇
家宫苑,到宋代,某些官员也开始构筑私家园林,如
北宋的司马光就有自己的“独乐园”。南宋时市民经
济发展甚好,杭州城里有些富足的市民也在家中构
筑园林。这些园林在性质上虽然都是“私家”的,但
也会在某种条件下向游客开放。
在园林的平面上说,基本上只在自家占有地面
积内进行筹划设计;在立面上说,正因为平面面积有
限,园林立面就必须“借助”园林周边自然环境的
“入镜”,这也就促使园林景观和周边生态环境的融
为一体。不会因为园林设计中“人为”的需要,动用
一切技术手段去“推山就平”、“填河开湖”。正因为
此,中国景观及建筑追求的是“峰回路转”中的“豁
然开朗”,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看到“柳暗花
明又一村”的惊喜。北宋皇家园林喜欢江南太湖的
石头,因为这些“湖石”多孔洞、多转折、多瘦俏,便
于造型和构图。当时为了满足在北方的皇家园林的
需要,发动了工程浩大的“花石纲”,从江苏苏州搬
运大批“太湖石”到北方。对有“太湖石”园林欣赏
的巨大热情,甚至影响到当时北方西夏契丹政权的
佛教壁画题材,在他们的“水月观音”壁画中,“太湖
石”普遍出现在“观音”周边环境的景观布局之中。
到明清,私家园林布局已经习惯以“太湖石”掇
为山形,与建筑相映衬、相对比,寓意于形。所以景
观建筑此时功能清楚,与环境相谐的标准也因之而
变。譬如明清之际释道思潮此起彼伏,释家禅宗主
张证悟“自在人心”,超越“中阴身”、跳出“轮回”而
至“空”境永生;道家主张打通“任”、“督”二脉,进人
大小“周天”,达到“人天合一”。两家追求最终目的
相近,名不同,方式方法不同,但对环境要求一致:
就是有一“静室”:“静室”周围必有“太湖石”,必有
竹木、水体,成为明清景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
分。我们在现存的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园林中,会看
到某一局部悬挂或刻有一“禅”字匾额,就是“静室”
的意思。只是今人(不论中、日)多不了解“禅”在
“静滤”中悟得,“静室”之“静”,不是一味的“无声”,
还在于花木竹树的掩映,“禅房花木深”的“深”不在
距离长短,在掩映的曲折;其次,“此时有声胜无
声”,适当的有节奏的水滴、风铃、竹韵都须综合设
计适宜到位,节奏相安,才具“禅”、“静”的基本条
件。这些都没有规定的程式,需要设计者“存乎一
心”,方能有运用之“妙”。
二、民间景观建筑设计“艺术”优先实例
中国地域幅员辽阔,本文所述南北民间景观建
筑,是指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工匠的“设计”物。要说
明的是:这些地方的景观在今天已经成为当地的“景
观建筑”,但在当时并非如此,它们有的是在相当长
的历史时间内逐步完成,有的则耗用了创始者的大
半生才落成。
北方山西离石县的碛口位于黄河与湫河岸边。
碛口本无所谓镇,湫河注入黄河,又往往带下大量砂
石,砂石就在这两河交汇处有所堆积散布,碛口之名
也就由此而生(图1)。
这里又是华北平原及南方货物向西北方向贸易
的必经之地,南北客商云集于此,几百年来就逐渐发
展成一个商旅之镇。商旅的交通工具有两种,一种
是骆驼组成的陆上运输;另一种是羊皮筏的水上
运输。
碛口地形狭长而弯曲,河岸后退约200米就是
黄土山峰,可用于建筑的平面地形有限(图2)。
约500年历史的碛口镇在逐年建设中,不约而
同遵循着“因地制宜”、“相融相谐”的设计历史理
念,没有铲平山峦以扩大平地面积,而是在实际生活
观察中得出设计结论:碛口镇只是往来商旅的客栈、
货房;商贾全家并不居住该镇,而是居住在离镇十几
里的村落中;至于在镇上赶骆驼的脚佚、运输队成员
则相对集中居住在与镇对面的湫水河边的高地上,
形成另一个“运输”专业村落。
为了保佑大家的平安,镇上方约70米高的坡地上
修建了“黑龙庙”,庙中有戏台,以为节日娱乐之用。
因为数百年的循序规划和建设,碛口镇本身已
经成为当地著名景观建筑区域,成为北方美术院校
和影视、旅游业界知名的“美术写生基地”、“外景基
地”和“建筑文化专项旅游点”。而民宅集中的村落
也因为规划设计的有序,没有破坏自然地形地貌环
境,不仅单栋住宅建筑依势而起,整个村落也分布得
疏密有序,山势有高下,建筑也有升降。特别是在黄
土高原,窑洞的建筑形式在整体上已经与自然融为
一体。而砖砌门头、砖雕装饰又是在造型和色彩上
与之相“对比”,造成黄土背景下的节奏变化。
与之相对的案例是南方福建的安贞堡。
安贞堡也是依地势高低落差而设计、建造的大
型住宅群,只是地势落差没有碛口地形落差那么大。
安贞堡是一个家庭(还不是家族)的私宅,人口
少,而房屋多。和碛口相同的是:安贞堡建筑体量虽
然宏大,但也没有和宅外的自然生态(包括生产形
态)截然隔离,宅外周边即是水田,宅内南向大平台
既是建筑的一部分,也是收获季节的晒场(图3)。
安贞堡平面呈马蹄形,后部为圆弧形,因为地势
落差有限,后层房屋与前排房屋的屋檐层层叠加,有
紧凑的节奏感(图4)。
安贞堡是围拢屋的一种形式,平面空间的功能
性区别十分明确。和北方碛口民宅同样的是,平面
空间的功能安排都是以中国特有的以血统为纽带嫡
长子继承权的宗法伦理秩序为标准的,不同的是南
方的安贞堡在安排上没有北方碛口狭窄地形的限
制,宗法伦理秩序显得更为突出。
民间建筑从根本上说,都和“景观”有关,因为任
何一个有能力的家庭在建造宅第园林时,第一步都
是“看风水”。“看风水”的人在福建被称为“地理
师”,也就指明了看的是地形、地貌,建筑周边的“景
观”。
看风水的“地理师”自有一套理论标准,上述碛
口镇和周边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在百年进程中能保持
“有序”状态,正是这套风水标准起着前后代相续相
承的内在结构作用。要指出的是,看风水的地理师
在实地勘察时注意的是建筑方位,而确定建筑方位
的因素在“景观”中的“风向”、“水流”、“山口”的具
体状态。地理师会使用一些“阴”、“阳”、“八卦”的
术语,但这并不意味着看风水的地理师属于“道家”
的职业领域。
须知“山水”、“地理”在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中属
于“堪舆学”。和“道家”有很大区别。
中国传统三大学派:“儒”、“佛”、“道”,之间的
区别在于“儒家”强调以“义”的手段,达到“仁”的目
标,人生最大理想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
后名”;“佛家”强调通过身心双修,跳出轮回,得到
永生;“道家”强调通过练气练丹,求得“不死药”,实
现“成仙”的人生目标。
“阴阳”观念起自战国时期,孔子读《易》,著“系
辞”。到汉代董仲舒完成对“阴阳”学说的铨释,“阴
阳”学说已经成为儒家学说的新成分。这三家对自
然山水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儒家论山水,是“仁者
乐山,智者乐水”的“仁智之乐”;佛家看山水,是皆
非实相,亦非非相;道家看山水,是蕴天地灵气,可
为仙丹精华。堪舆学中看风水的“地理师”则是以
“山管人丁水管财”的理念来阐释山水在景观建筑中
的意义。
地理师看“风水”,包含看“山”、“丘”、“陵”等地
貌,但不说看“山水”,而说看“风水”,就是因为“山”
是不动的,呈静止状态的;风、水都是流动的,呈运
动状态的。建筑也是不动的,呈静止状态的,所以看
风水,就是为建筑物选择一个方位,这个方位要使建
筑物在“风”、“水”的运动包围之中,并且使建筑物
在这种运动中能够“聚气”,“聚气”在家庭中就是
“人丁兴旺”、“财源滚滚”。
中国地理师在实践观察中发现了达到“聚气”的
地形地貌标准,在福建,地理师以建筑物第一进堂屋
的供桌位置为定点,向第一进前院墙头望去,以要能
见到景观的山头为宜。建筑物外左侧水流在自家宅
前的流向要呈外拱形而向右侧后流去为宜。建筑物
背后地势要高,这是所谓“背有靠”。这样的景观特
点,是建筑前方平坦,视野开阔,远景见山;左高右
低,水流不息;背后山林起着阻挡山风作用。作为家
庭居宅,不但在功能上是“安全”的,在心理上也是
祈福的。倘若在实际地形中有所欠缺,地理师也不
动用人工力量去改变地形地貌,而是再用一些如“泰
山石敢当”的石刻用以除“煞”,如建筑物后部面对
山口,势必受到山风侵袭,于是在建筑物后部墙体另
立石料一块,刻“泰山石敢当”五字来挡“风煞”,这
是具有实际功能与心理需求双重作用的设计。倘若
门前水体呈反弧形而离宅远去,地理师会要求在门
前砌半圆形台阶,称为“反弓水”,就只是在心理上
寻求慰藉了。
碛口镇地处黄河边的黄土高原,面水背山,地势
虽然狭窄,地形还算整齐。相邻的运输村“李家山”
则地形破碎,尽管如此,风水师还是在这里寻找出
“脉理”,规划出“凤凰展翅”的地形地貌。民居院宅
就分布在“凤首”的“两翼”上布局,每一个单位民宅
都可以“推门见凤首”,远望见黄河,有很好的“山”、
“水”景观效果。
传统景观建筑设计中,“风水师”、“地理师”先
行,他们确定景点建筑位置、门窗朝向、道路布局、
山石水木分布;然后才是“建筑师”进场。在福建,
“建筑师”和“风水师”、“地理师”在习俗上是“对立”
的,互相回避,双方不会在同一个场合出现。如前
述,中国传统的“木工”、“大术”和艺术相通,自有一
套建筑设计的程式,如样式、空间高、宽、长的比例;
木构架模式、比例;整体平面布局按照宗法伦理长幼
有序的标准展开。其间有砖石雕、木雕及灰塑等匠
人的艺术创作按照设计规划要求相配合。民间“大
木”的建筑设计师有自己师承的来源,建筑艺术形式
有数百年流传有绪的“蓝本”,具体的建筑技术与艺
术的结合经过数百年的磨合,已经基本上融为一体。
他们考虑最多的不是对建筑材料和工艺的选择,而
是材料、工艺如何才能更巧妙展现“这一个”建筑艺
术特色的问题。如同一个屋脊,材料不外是瓦、泥,
但各地各有不同的形象表现。福建安贞堡楼层隔栏
以泥灰塑狮,在其他建筑中少见。山西碛口货栈门
洞高大,民宅屋脊山墙深雕祈福纹,规整严谨中不乏
活泼,就是当地工匠对“这一个”建筑设计艺术思考
的表现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景观建筑在与自然环境相
谐合的处理中,首先是通过“堪舆”、“风水学”的理
论。“风水”的理论在功能上有符合“经济地理”科
学因素的部分,这种科学因素的表达,不是通过莱布
尼茨强调的“理智的沉思”,而是以“艺术”的方式,
如上述“凤凰展翅”、“泰山石敢当”、“反弓水”的概
念都有具体的造型形式,使人产生艺术的“形象”
“联想”。建筑设计则在此基础上,更为细化设计的
样式,使建筑、壁画、雕塑诸艺术相辅相成,融为一
体。要指出的是,这一切对于景观建筑而言,其理念
中医保健论文范文4
一、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必将对中医药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加剧职业的变动性。[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医药教育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中医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相当繁杂,与很多学科关联度大,除了指导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外,还可以应用到绿色养生、预防保健、文化修养等诸多领域。高职医药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性强,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来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二、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和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把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更要关注和竭尽全力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合理优化学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
(二)把握课程整体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平台,长期以来,中医学基础课程一直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授课时数。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涉及的学科特点也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专业的特殊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材内容,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序确定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充分反映课程的整体性。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侧重。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总结传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改革以往期末的一次性评价和一卷定终身的不科学考试方法,要科学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性小测验、课后作业、实验课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改革中来,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实施。这项考核方式改革彻底打破了千人一卷和千人一面的严重弊端。
三、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业考试成绩突出
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优秀率比重明显提高,考试平均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期末学生评教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测评中,《中医学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非常满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与时俱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多角度多维度地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注重专业契合度,紧密围绕专业积极撰写《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力求书写认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上的灵活思辩能力。
作者简介:
中医保健论文范文5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中医保健论文范文6
烹饪与饮食是人类进化和生存的重要基础,在新华汉语字典中烹饪解释为:“做饭做菜”。烹饪材料通过烹饪成熟确保了食物的安全、美味和消化吸收。因此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和餐饮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不在仅仅满足饮食的生理需求,对菜点的个性化、精神化、多元化、养生化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烹饪的概念也发展为:根据顾客要求及原料性质,通过成熟、调和、装盘造型等工艺把可食性原料加工成营养、卫生、美感的菜点的制作过程。从概念中不难发现当代烹饪的内涵应该是:菜点生产是量身定做,个性化设计的创作过程。因此烹饪设计的思维是指在菜点制作过程中制作者要充分思考实际情况,如原材料性质、顾客需求、生产成本、设备工具等因素,创作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美食的过程。烹饪设计将是烹饪业的重要的升级发展途径。
一、烹饪设计的基础理论体系
升级烹饪为烹饪设计,需掌握深厚的烹饪工艺学、烹饪原料学、营养与卫生学、中医保健学,烹饪工艺美学等学科知识。
烹饪工艺学不仅总结了菜点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法,同时也揭示了烹饪的原理和规律,如混合工艺、调味、组配、成熟等工艺的原理和基本规律,是烹饪设计风味技术层面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烹饪原料学是对烹饪材料的基本特征、营养、风味、鉴别、储存、运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剖析的学科,类似于各行业的材料学,是烹饪设计材料层面的理论基础。营养与卫生学、中医保健学是从西方微观的解剖科学、中国宏观的哲学角度分析人类健康饮食方法,烹饪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消费者健康饮食,可见营养与卫生学及中医保健学的是烹饪设计安全健康层面的理论基础。烹饪设计的产生主要是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餐饮消费的需求,特别是造型的美感,因此烹饪设计者需掌握色彩搭配、工艺造型、造型意境等美学原理和技能,因此烹饪工艺美学是烹饪设计美学层面的理论基础。这些课程构成了完整的烹饪设计的基础理论体系。
二、烹饪设计的原则
(一)烹饪设计的安全原则
烹饪设计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烹饪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原则,主要包括:杜绝使用变质、带毒的原材料;烹饪设计产品必须确保完全成熟,特别是肉、禽、蛋、奶、野味等原材料;装盘造型过程中使用无毒、卫生的餐具,点缀造型的材料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原料搭配要避免食物间的禁忌等等。
(二)烹饪设计的适口原则
适口原则是指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因此烹饪设计时设计者必须首先考虑消费者对产品风味、审美、用餐目的等因素,从而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要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正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可见适口的原则属于烹饪设计的核心价值。
(三)烹饪设计的思想原则
思想原则指设计过程设计者必须要先确定产品的主题思想和质量标准。同样一种原料具有多种的加热方法、调味方法及造型方法,但每种方法所表达的思想和质量是有差异性的。因此作为设计者必须根据消费者要求和原料的情况先确立设计的主题思想和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够使设计的各种要素围绕在思想上进行策划,才能真正的设计好一个产品。
(四)烹饪设计的营养原则
营养是饮食的最终目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分布在食物中,如肉类有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却存在于不同的蔬菜中,粮食则蕴藏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等等,通过原料间荤素的合理搭配才能够有效的确保菜点的合理营养,实现饮食的目的。
(五)烹饪设计的造型原则
造型是指在盘、碗等餐具的方寸之间,通过对菜点成品的造形,表现出菜点的材料美,技术美,形体美与意趣美。其本质是从食用功能出发注重结构美化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菜点造型设计中应遵循单纯齐一,重复与渐次,对称与均衡,严整与灵动,写实与象形,夸张与变形,多样与统一的美学法则。
(六)烹饪设计的融合原则
烹饪设计是产品创作的过程,创作过程不仅需要技能、美学、营养等知识,同时还需要设计思路的素材,比如经典的中西点技艺、经典的中西餐技艺、新材料、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等等,设计创作必须通过各种素材的融合才能实现,如菜点融合、中西融合、技艺与新材料融合、菜点与景观融合、菜点与文化融合等等。
三、烹饪设计的方法
(一)调和(味)的设计方法
每种原料都有特定的色、香、味、质、营养,每种原料也没有绝对的完美,因此菜点调和是非常重要的烹饪设计环节。调和应遵守:“补、盖、突、乘”四个基本的方法。
补是指菜点的主料在色、香、味、质、营养等方面存在某种不足时,必须通过调味和辅料的搭配完美滋味,比如海参需要鲜汤与味素给予鲜味,需要脂肪滋润和提香,同时也需要绿色蔬菜来配色、均衡营养。盖是指菜点主料存在较大异味时,可先通过预加工去除部分异味,在正式烹调中再运用辛辣的辅料、调料来掩盖异味,使菜点具备美好的滋味,如动物内脏、野生动物或次新鲜的肉等的设计。突是指主料在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品种,调和过程可不用辅料或用清淡的辅料、调味料,使菜点达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滋味,如新鲜的成年土鸡、刀鱼等材料的调和设计。乘是指优质的原材料,利用味的相乘作用,加入多种不同类型的配料进行的混搭或不同鲜味、香味的调料的同时使用使菜点的形成浓郁的复合滋味,如优质的鸡肉清炖是“突”,体现原滋原味,但也可以与竹笋、菌菇一起炖,它体现的是多种原料间相乘所形成的锦上添花的相乘滋味;如佛跳墙就是这类菜肴的典型代表。
(二)火候(质)的设计方法
火候是指火力的大小与加热时间的总和,是利用热干空气、蒸汽、水、油、陶砂、盐、石等介质使菜肴成熟形成滋味的过程。在成熟工艺中火候的运用存在单一加热与复合加热二种情况,单一加热指采用一种成熟的方法进行成菜,如清蒸鱼;复合加热指采用二种以上的成熟方法进行成菜,如脆皮猪爪。
单一加热成熟的方法对原料有着严格的要求,基本遵循质地老的原料应采用小火长时间的火候使菜点酥烂,如对应的炖、煨、烧等烹调方法,质地较嫩的原料大多采用大火短时间的火候使菜点保持鲜嫩质感,如对应的炒、浸、煮、炸、烤、熘等烹调方法。那质地老的原料能否采用炒、炸、烤、熘等短时间的烹调方法呢?这完全是可以,具体方法为采用复合加热法,即可以先把原料加工酥烂,再采用高温短时间的烹调方法,这样会使菜品的形式更加丰富,如脆皮红烧肉可达到外脆内酥烂、肥而不腻的全新质感。当然质地较老的原料还有其它方法使用大火短时的加热方法如肉类可制泥、可制嫩等。
(三)造型的设计方法
烹饪造型设计是设计的点金之笔,需遵循设计构成规律,具体为盛器容积应与制品量相适应,如果菜量大而容器小会显得壅塞,甚至易产生汤汁溢出污染桌面的现象,将量小的菜肴盛于大器则显得空虚旷薄,一般来看,装菜一般在容量的70~85%之间,以内侧线为度,形态饱满,点缀应有相应的空间,外空间应是预留的而不是临时推挤而出的。盛器形式应与制品相符合,如汤盘利于汤卤融烩;炖焖煨菜砂锅最宜,炸、煎、熘、炒宜于平盘,利于表现。盛器色彩应与菜点色彩相谐,一般应复杂菜肴用清纯餐器,简单菜肴用复杂容器,暖色菜肴用冷色餐具,冷色菜肴用暖色餐具。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