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1

关键词:穆旦 现代主义 意象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杭约赫、辛笛、陈敬容、唐祈、唐、袁可嘉、杜运燮、郑敏、穆旦九人以诗会友,将《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两个刊物为主要阵地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被世人称为“九叶诗人”,以其自觉的现代意识对中国现代新诗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造。身处这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之中的穆旦又可称之为一个典型。穆旦从西南联大起开始接触西方现代主义诗人及诗歌,对叶芝、艾略特和奥登等的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领悟,西方现代派对穆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象运用中的知性与感性意识

九叶诗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性与感性的融合。西方现代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知性。知性是九叶派诗人找到对付长时期以来诗坛上浪漫与感伤和诗歌情感泛滥的手段。九叶诗人对现代主义诗歌运用意象的这一表现手法并不陌生,他们曾大力推介过意象派诗歌, 比如在《诗创造》杂志上就有对英美现代六大意象派诗人的介绍。而在穆旦诗歌中流露出的“奥登诗风”足以体现奥登对其的巨大影响。穆旦诗歌中采用了大量现代化的、陌生的意象,他提出了“新的抒情”的诗学主张,认为“新的抒情”应该遵守诗人生活所给的范围。穆旦论诗,强调的是形象的现代生活化,强调表现当时那一代人的独特历史经验,用形象或感觉表现出来,展现新颖的看法。他可以用任何他所熟悉的事物、田野、码头、机器或者花草。

在奥登的诗歌里面,现代化的意象符号比起艾略特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诗歌里大量涌进现代化、工业化的形象,如发电机、涡轮机、高铁轨、华尔兹、印刷机等等。同样,在穆旦诗中也少了徐志摩、戴望舒笔下的那种风花雪月的古典意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现代化的、科学化工业化的语言,如电子、宇宙、化合、工程师、企业家、钢铁水泥等意象。如《五月》中“而谋害者,凯歌着五月的自由/握一切无形电力的总枢纽”,还有在《爱情》中将爱情视为“快破产的企业”,以雇佣、推销、资本和银行等物象将诗人对爱情的看法叙述得十分贴切。回顾穆旦早期的作品,如《我看》中的诗句与其后来充满现代性的意象相比则显得更加回环往复,温婉和谐。所谓知性,并不是晶莹透彻的说理或寓言,知性存在于意象之中,是经过分析之后的综合呈现。诗人强调知性,并不等于忽视感性,其所追求的是使诗歌同时活在读者感性、知性和想象的世界里。

二.情感抒发中的玄学思想

西方现代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则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穆旦的诗歌看似内敛凝重,专注贯彻自己的个性,好像诗人愉悦于自我分裂与自我折磨,似乎只是在作最深入、最细微的人性抒情,然而他也在寻求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平衡。如《海恋》中的描写“比现实更真的梦/比水更湿润的思想在这里枯萎/青色的魔/跳跃/从不休止/路的创造者/无路的旅人”,看似矛盾的关系事实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困惑。

西方现代主义诗人敏感地发现,在现代世界中,过去的英雄已不复存在,人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和道德的尊严,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人就像艾略特在《空心人》中所描述的“空心人”。现代人面对这一充满异化力量的世界手足无措、无能为力、痛苦窘迫, 人的失落成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一个核心主题。现代主义诗人对于人的境况的变化是极其敏感,也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反对浪漫主义的一味主观抒情,因为他们已无法再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理想,面对已被扭曲的社会,任何思想和情感都是苍白无力、虚无缥缈的。

同时,穆旦用官能的形象将肉体感觉与形而上学的玄学思想相结合。西方现代派诗歌注重思想反思和思考,而非像浪漫派那样直接地情感宣泄,玄学思维是现代派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穆旦的诗歌《冬》中写道,“生命跳动在严酷的冬天…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冬天使心灵枯瘦,是感情和好梦的刽子手,然而它又渴望感情的温暖,所以“血液闭塞着欲望”,“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他的诗厚重深沉,热烈而冷漠,“仿佛整个二十世纪的苦难和忧患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在自我心灵的挣扎中痛苦的思索人生、命运和现实存在等形而上学的玄学命题,强调自我的复杂和变幻、破碎和转变。穆旦诗中多玄学思辨的篇章与段落,这与艾略特等现代诗派的影响不无关系,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非常喜爱艾略特的《荒原》,以此穆旦诗中的玄学思辨、重思想、重智性特色与《荒原》中的隐晦、艰涩的“睿智”、玄思相比,可

见踪迹。

三.艺术创作的戏剧化

在艾略特反浪漫主义理论的倡导下, 穆旦理解了现代主义的核心精神之一――“非个性化”。他使用了变换叙事角度、蒙太奇、客观对应物、戏剧性场景、古今并置、现代反讽、悖论、机智、戏拟等一系列艺术手法, 以达到这样一种消解自我、模糊个性的效果,而“戏剧性场景”也是艾略特诗歌最富表现力的一种方法。艾略特的作品《一个哭泣的年轻姑娘》中运用了场景变换的方式展现戏剧化的人物内心情感的反复。穆旦对这一手法心领神会,在《蛇的诱惑》中所构建的则是一出极具冲突性的戏剧,在狂欢的夜晚,“我”陪着德明太太去百货公司的途中途经穷人区与富人区,由此生发对贫富两种生活道路选择的困惑和思考。而《小镇一日》以故事为媒介, 在戏剧叙事中彰显人物的思想情绪,使现代人的复杂的社会意识得到生动的传达。

二十世纪的诗人都曾面临着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诗之间作选择的问题,而穆旦却勇于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化内涵,将其自身所拥有的儒家文化等古典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相结合,在艾略特、奥登等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虽然有部分评论者认为穆旦诗晦涩难懂,甚至他在晚年对自己的总结也这么说道,“总的说来,我写的东西自己觉得不够诗意,即传统的诗意很少。这在自己心中有时产生了怀疑。有时觉得抽象而枯燥,有时又觉得这正是我所要的:要排除传统的陈词滥调和模糊不清的浪漫诗意,给诗以hard and clear front(严肃而清晰的形象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对穆旦诗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促进了穆旦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九叶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杜心源,《论穆旦诗的现代主义意识》,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李彬,《“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九叶诗人与西方现代主义论》,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4]邹戈奔,《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文学教育,2011年12月。

[5]刘燕,《穆旦诗歌中的“T.S.艾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10月。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2

1、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

2、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3、梅花,虽不及月季之梅,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为什么呢?是梅花艳丽多彩吗?不!是梅花的精神!

4、梅花是桃红色的,形状像玫瑰,看起来像冬天开的桃花。当秋末冬初的时候,我们就能隐隐约约地看见梅花的身影了。那时,它的颜色又淡,花也开的很小。到了“大雪”前后,北方的寒风越刮越大,人们都只有躲在家里避寒,而仅有极少数勇敢的人冒着巨大的寒风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行,另外还有一些上学的儿童也在大风中慢慢行走,简至是举步维艰。梅花尽管也被吹得左晃右摆,一些吹落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可还有的花瓣在枝条上纹丝不动,在寒风和大雪中默默地忍受痛苦,没有叫过冤,喊过屈,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默默奉献。

5、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6、【编辑提示】相关内容请参考,关于梅花的好句好段 描写梅花精神的句子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 赞美梅花的现代诗 歌颂梅花的诗句

7、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

8、所以腊梅花在冬天开的特别旺盛,不管风吹雨打,它仍然开的那样饱满,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9、我喜爱各种美丽的花。玫瑰花的凝重热烈,舒展奔放,令我为之心动神往;荷花的典雅脱俗,冷艳幽香,令我为之仰慕倾倒;的雍容端庄,秀外慧中,令我为之赞叹敬重;牡丹花的妖娆多姿,国色天香,令我为之痴迷眷恋然而,我最喜爱的还是梅花。

10、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11、梅花具有天生的丽质芳姿:花形秀美多样,花姿优美多态,花色艳丽多彩,气味芬芳袭人。

12、冬天,许多花都已经凋谢了,而梅花却能在凛冽的寒风中独自开放,与寒冬顽强争高下。

13、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14、冬天来到了这儿,冬寒一吹,树木弯下了身子,美也随之而去了--树上不说没一片好叶子,但也有1——2片。说到这儿我也变弱了。可一棵腊梅树竞在冬天里挺拔着像一个坚强的士兵,冬风吹来,它不服,再挺拔点,冬天没有一块冰雪,寒风能斗过它?可以说它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我醉了!醉了!醉在它那精神,“不”!是它那顽强、坚强们精神。不知不觉我的思想领着我变成了腊梅树。

15、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洁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的向征。梅花与别的花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凄雪压,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16、我们中华儿女和梅花有一样的硬骨气。时期,日本侵略军对我们施以惨无人道的暴行,不但没有吓倒我们的热血儿女,还更加激发了我们反抗的斗志,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将日军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为后人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17、冬天到来,寒风呼啸,万里冰封,唯梅花不畏严寒,顶雪开放,傲视群芳,越是风欺雪压,花开的越精神。

18、梅花,你拥有最高尚的品质,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坚强、刚毅,不向困难低头,不夸耀自己。你虽不像春天开的那些桃花、李花那样艳丽,而你却敢于和凛冽的寒风、冰冷的大雪抗争,直面险恶的环境,勇敢地面对挑战。

19、梅花尽管也被吹得左晃右摆,一些吹落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可还有更多的花瓣在枝条上纹丝不动,在寒风和大雪中默默地忍受痛苦,没有叫过冤,喊过屈,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默默奉献。

20、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 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 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21、观赏梅花不仅看其形态,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赏梅花的品质和风格。

22、腊梅花开得快,凋谢得也快,但它的品格是高贵的,永远不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凋谢!春、夏、秋,它看着别的花盛开、凋谢,只有到了冬天,它才黯然开放,它是多么的坚强,正如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所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爱腊梅花,因为腊梅花有着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让我们时时刻刻记得做一个“傲霜斗雪”永不放弃追求的人!

23、梅花的颜色最常见的有红、粉红、白色。红色的梅花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观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奋,心中腾起异样的激动。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3

关键词:弗罗斯特 质朴 现实 田园诗

我想我认识树林的主人,/他家住在林边的农村:/他不会看见我暂停此地_/欣赏他披上雪装的树林。/我的小马准抱着个疑团:/干吗停在这儿,不见人烟,/在一年中最黑的晚上,/停在树林和冰湖之间。/它摇了摇颈上的铃铎,/想问问主人有没有弄错。/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是风飘绒雪轻轻拂过。/树林真可爱。既深又黑,/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喜爱诗歌的人一定知道这首诗出自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弗罗斯特的笔下,诗名为《雪夜林边小立》。

作为美国现代诗坛上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独具风格,他以口语人诗,真切而生动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他的诗歌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诗人主要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由此切入对人生奥秘的探索与揭示,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曾4次荣获普利策诗歌奖,被誉为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正值美国诗歌历史上力求改革创新的时期,但弗罗斯特坚持使用传统的诗歌形式,如两行诗、四行诗、无韵诗及十四行诗等,所以批评家们大都认为弗罗斯特属于传统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弗罗斯特确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语言风格。他以清新自然、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语言作为诗歌语言。有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的诗是唱歌的诗或说话的诗。评论家多伦认为,弗罗斯特的奇特之处就在于他诗中那种谈话式的语气。他说:无论是对话诗还是抒情诗,他的诗就是人们的谈话……那个名叫弗罗斯特的人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无限的东西……

弗罗斯特生于弗兰西斯科,1897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文学,但中途因病而辍学回家。26岁的弗罗斯特经营起了他祖父为他买的农场。12年的农场生活使他有机会和条件仔细观察新英格兰的一切事物。给这位后来被称作农场生活诗人的弗罗斯特的诗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所以。他的诗中充满了新英格兰农场的种种意象,如野花、森林、白雪、草地……农场生活的经历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弗罗斯特将清新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融入诗歌,被誉为“农场生活诗人”。约翰・弗来伦曾这样评论弗罗斯特的诗歌:“田园风格是诗人对自然世界的一种综合感受。诗人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观点。并以一名乡村居住者的身份来比较有着自然风光和纯真的乡民的自然世界和由权力和金钱统治的喧嚣而复杂的外部世界。在对这两种世界的描写中,诗人那田园式的风格就显得格外栩栩如生……”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话语,对农夫进行生动刻画,深入浅出,从现实世界表达出抽象的概念。以景写理,借景抒情。以诗人特有的,以淡淡的诗句。把萦回脑际的思索糅进朴实无华的景物描写,让读者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作,而《雪夜林边小立》被众多读者认为是最好的一首抒情诗。美国的一位评论家说:“这样的诗一旦进入读者的脑海将永远不会离去。”那么,此诗又好在何处呢?

该诗在韵律上有独特之处:每节四行。每行八音节、四音步,抑扬格,每行以弱音开始。弱音节与重音节相同。这种格律节奏感强,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富有音乐美和诗味。尤其是诗的最后一节:

The woods are 10rely,dark,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走完了余下的路程,主人公便可以香甜地入梦了,为此。弗罗斯特在这一部分里特意使用了整齐划一的诗行和相同的尾韵,创造了催眠曲一样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两行的重复,宛如余音绕梁,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不论从深化内容上还是美化韵律上看,这一技巧的运用都是十分成功的。弗罗斯特十分看重音韵在诗歌语言中的价值。他在《诗歌构成的形象》一文中指出:“音韵是含于矿石中的金子。我们需要借助语境――意义――主题,这对诗体的多样化极为有利。”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力图从主题与韵律、意义与音韵方面使诗歌整体上达到和谐一致,以表达诗的深刻哲理和美感。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文字淡雅,寓意深远。音韵优美。没有惊人的渲染、没有刻意的雕饰,也没有复杂的句子。诗句如行云流水,恬淡自然。全诗句式简短凝练,每一诗行都像从水晶中提炼出来一般精练、扼要。多数句式采用正常的语序和严格的语法。诗人借助简单的句子结构,轻而易举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读者。弗罗斯特善于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来叙述一件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借助于描写平凡的人物、自然的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受。用如此浅意的文字写出那样优美的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寓哲理于小事,融深刻于平淡,这正是弗罗斯特的艺术特色。

《雪夜林边小立》讲述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个农夫骑马路过一片树林,被林中美景所吸引,不禁勒马伫立,欣赏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人黝黑的树林。马儿等不耐烦了,摇了一下佩铃,催促主人;于是,他决定继续赶路。此诗中,树林、农舍、白雪、马、冰湖、佩铃、旅程等普通具体的事物承载了深刻抽象的意义。看似仅仅在描写冬夜偶遇的一个“可爱幽深的林子”。究其深意。读者就会发现这远远不只是一幅静谧的雪夜林景,而是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片刻徘徊:树林静谧、深邃,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似乎已超越了现实。不再是物质的存在,而是达到了一个完美、神秘、永恒的境界,令人迷惑、憧憬。农夫本能地驻足凝视,思绪飞扬,忘却了现实。但马只相信现实,受客观需要的驱动,它只关注附近有无农舍可以提供饲料和歇脚的地方。既然没有,马就不理解为何在一年中最黑暗的雪夜驻足。于是,它便摇了摇铃,打断主人的遐想,将他唉回现实,使他记起了在现实中所许下的诺言和承担的责任。安谧永恒的死亡引诱着诗人投人它的怀抱,而内心的责任感又呼唤他回到现实。“树林真可爱,既深又黑,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诗人渴望离开这纷繁的世界。但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日常生活的轨道上来,因为他还有许多任务要去完成。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对这首诗的赏析文章连篇累牍。当然,除了赞赏语言的清新、质朴,结构的疏密得宜之外,主要解释其寓意。各家评论多想从中发掘微言大意。有人认为,雪夜森林的魅力是人生道路上某种引人误入歧途的诱惑,而“我”的责任感使我重归正路。所谓约定的事要完成,是指道义上或感情上,以至宗教上承担的义务。也有人认为,他对雪夜森林所感受到的美的吸引。是他本人对死亡的抗争,“临睡前”还要贾尽余勇。更有人认为,黑暗和雪象征着对死亡的渴望,渴望人类感觉得到而动物感觉不到的最终的憩息。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4

归省xǐng

踱duó步

怠dài慢

絮叨xù dāo

潺潺 chán chán

凫fú水

不惮dàn

撺掇cuān duo

皎jiǎo洁

屹yì立

茶峒dòng

踊跃yǒng yuè

干燥zào

擂léi鼓

泅qiú水

蘸zhàn酒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鬏jiū

阖hé家

烙lào印

簸箕bò ji

澄chénɡ清

疙瘩ɡē da

抠kōu

晾晒

黄晕yùn

酝酿yùn niànɡ

蓑suō衣

抖擞sǒu

葱茏lóng

黛dài色

贮zhù藏

迸bèng发

遗憾hàn

磅礴 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苦涩sè

髻jì

镶xiānɡ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不识好歹

呐喊助威

赏心悦目

返老还童

邪魔鬼祟

念念有词

七嘴八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繁花嫩叶

轻飞曼舞

承前启后

蓬蓬勃发

闲情逸致

宛转嘹亮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海,长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博览奇书,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富于变化,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广泛,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其作品《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缺)

2.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3.古今异义

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如果;今义:自从)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以疾也 (古义:不如;今义:不因或不靠)

4.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消失)

5.重点字词

略无(完全没有) 飞漱(飞泻冲荡) 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确实很多) 涧肃(山涧寂静) 属引(连续不断,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影子。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草色清新、柔嫩,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兼摄远近之景,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有声,有情,三者水融,真是情景相生,声情并茂。

写雨,既有层次,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可那是“旧时”,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富有情趣,读后,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5

(小品)

何若昊

时间:五一前夕

人物:学员甲,乙,丙,丁队长(5人)

演员要求:

布景:一张长方桌,口杯,长凳

甲:(抱怨,上场)你说这“五一”过节就过节,还搞什么文艺汇演嘛!忙的大家又苦又累。

乙:(坐在桌旁,扶扶眼镜,打趣地)依我看这文艺晚会还是很必要的,提高大家的文艺修养,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缺乏艺术细胞的人,早就应该熏陶熏陶了。

丙:(在旁边拿本书翻)得了得了,你也少贫,成天吃饭,睡觉,甚至洗澡都在一起,除了看你到冬天长冻疮夏天长痱子,还没有看见浑身上下哪长过这细胞。

丁:(嘻笑)写诗呀,他不是会写诗吗,这几天晚上,他一洗完臭脚就躺在床上朗诵他写的破诗,还真是不容易。

丙:呵呵!是不容易呀,上次一首一听就发蒙的朦胧诗在网上招来一个叫小龙女的网友,结果呢,呵呵,是只小恐龙,害得大家几夜都作噩梦,确实不容易,别人作诗要钱,他作诗可是在间接的要命。杀手,杀人不见血的杀手呀。

(都笑)

乙:(生气地)你懂什么?懂什么?在这文艺创作中,诗是算最难写的了,它不但要求语言精练文字传神,而且要求思想…….

甲:你也太入神了,半夜还谀抢镞催春吆叩模一挂晕窃谀パ馈?br> 丁:我以为是周扒皮又回来搞半夜鸡叫了。

丙:话说回来,这诗也没有什么很难写的,其实写诗最简单,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写诗。诗嘛,就是前言不搭后语,读了能让你发蒙,这就是诗。我前几天都还写了首小诗,等哪天有空了,我还写几本诗集让你们看看,呵呵……..

乙:那同志们,我们就请我们21世纪的新新人类给我朗诵下他的诗好吗?

丙丁:好呀

甲:(清清嗓子)啊,你像一艘船,总行走在风口浪间!

乙:什么?

丙:舰(贱)!在写军舰,一种兵器

甲:啊!你似一把冰冷的利器,直插敌人的心脏

乙:什么?

丁:剑(贱),一种古老而时尚的冷兵器

乙:啊!你是午后市场上大甩卖的青菜

丙:青菜?这与青菜有关吗?

乙:贱!更贱!(大笑)哈哈哈……你说有你这么写诗的吗?

丙丁:有!

乙:谁?

丙丁:(指甲)他!

丙:上次他听说报搞一次军营诗歌征文竞赛,三宵没有睡就熬出这三句。

丁:最后一句还是我跟他合著的,他呀只有前两句有完整的版权。

甲:上次,在网上,我那叫黑玫瑰的网友不是直夸好吗?

乙:我看呀,她准是以为你在夸她,或许她本就是个男的。

甲:有这样夸人的吗?那行,让我们先赏析下他的新诗好吧?

乙:好好!那听好了。我正好根据队里的实际情况写了首现代诗,名为《队长的眼睛》。

甲:(笑)还蒙娜丽莎的微笑?

丙:(关心地)乙呀,你不会是抄袭吧,那可是违法的……

丁:(迷茫地)咋可能呢,蒙娜丽莎的微笑好象是本小说,他写诗怎么抄袭呢?

丙:明明是副油画嘛……真没文化!

乙:(惊喜)哇!恭喜你,终于答对了一次。

甲:我看你写《队长的眼睛》就是有点点不太合适。

乙:怎么不合适?

甲:队长戴副眼睛,这说明他视力不好是吧。

丙,丁:(赞许)对呀!

甲:你这不是在揭短吗?你这是不是对队长有意见,对上级不满。

乙:呵呵!你这就不懂了,艺术就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情况下,挖掘出反常的东西。他是高雅的东西,是必要的精神粮食,对于人类和社会来说太重要了。算了,说多了也是对牛谈情。

甲:怎么个重要,那你给大家谈谈。

乙:高雅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思想,丰富大家的生活,增强人的体魄,锻炼人的意志,提高我军的战斗力。

丙: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乙:有呀,总之还多的多。

丁:那朋友们,广大的指战员们,教员们,学员们我们都去光荣地下岗吧!

丙:下岗干嘛?去搞文艺创作呀。

甲:我说你也先别说的那么深奥,专业了我们也不太懂,要讲课去中文班吧!要不你先把那《队长的眼睛》先读给我们瞧瞧。

丙:(掏出一只烟点上)

乙:(清清嗓子)《队长的眼睛》

丙:我的妈呀!怎么听起来这么吓人呀(赶紧灭了香烟)

乙:(深情地)最是抬头所见的凝眸

秋水如波静且幽幽

我当时真的不知道

是在构思一个甜美的故事

还是邂逅宋词婉约的诗书

甲:你写情书呀,

乙:啊,不好意思,那错稿子了

啊,队长,虽然你平时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但我依然能读懂你溜溜的眼神

丙:敢不懂吗!不懂你也得懂!

乙:虽然——灭灯号已经响起,你还拖着忙碌了一天的疲惫步伐,戴着厚厚的眼镜,轻轻地推开房门。

甲:开始抓不睡觉发短信的了。

乙:轻轻地为我们关严窗,轻轻地为我们盖好被子,再轻轻地走出房门

丁:查夜了。专抓不按时就寝的!

乙:(深情地)啊!队长那鼻梁上的眼睛挡不住他那深邃的眼神

丙:如果能挡住我还怕在这里抽烟吗?

乙: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但每个学员的一举一动都映入你的眼睛

丁:就躲在午夜的门后。

乙:啊,队长——你的眼睛,就是黑夜中的明灯,让我从梦中惊醒

丙:准做贼心虚了

乙:啊,队长——你的眼睛,就是考卷上的零分,让我胆颤心惊

丁:啊,队长——你的眼睛,也时常充满温情,

丙:在我失败的时候,你总鼓励我前进。

乙:在我胜利的时候,你还投来赞许的眼神

啊,队长——你的眼神对同志总是充满春风般的温暖

你的眼神对敌人总是充满冬风般的寒冷

你那如情似梦的目光

常常让我惊悚感激澄明

你的一颦你的一笑

你柔和而迷人的眉梢

已经成为我日夜不断升级的渴盼

丙:啊,怎么又在读情书了,!

甲:同志们呀,同志们,我算是终于明白了,我算是看透你的心了,你写这《队长的眼睛》是有目的的。

丙丁:怎么?

甲:他是有讨好队长的嫌疑!我得提醒队长小心这温柔的糖衣炮弹

丙:对,这不仅是讨好,还是在变相地抱怨!

丁:还有点挖苦,讽刺

乙:争论吧!这你们就尽情的争论吧!这就是文艺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的诗写出了水平和深度。也让队长亲自去猜吧!我明天就给报寄去。

(队长上,全体起立)

队长:不用分析,也不用猜了,我看你们准是在排练节目吧?

甲:没没没!我们在吹牛聊天呢。队长,我们这些人下在台下都很热闹,但一上台就发蒙,所以,演出节目这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兄弟班去完成了吧

丙,丁,乙:是是是

丙:到时我们保证准备最热烈的掌声和有力的后勤保障

队长:这次队里开会已经决定了,每个班都必须出节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丰富大家课余生活的目的。

甲:队长,你看,这合唱独唱,相声小品,舞蹈呀,其他班不都上了,我们班也没有什么好搞的了。

队长:这选择面还是很多嘛,你们还可以拍点双簧,话剧呀,实在不行来点川剧,京剧也行。对了,你们刚才不是有人在朗诵诗吗?来个诗歌朗诵也挺好呀。

丙:就他写那个《队长的破眼睛》

队长:(生气)什么

甲:他是说《破队长的眼睛》

丁:(慌忙)他本是说那首破诗《队长的眼睛》

乙:呵呵,他们本是在说我写那首诗《队长的眼睛》

队长:哦,我这眼睛有什么好朗诵的,还是写你们自己,从学员的学习生活作手,越平凡,越小,越有趣

甲:好,小乙呀,这就得靠你落实了。

乙:没问题。

丙:别再写那招恐龙的朦胧诗了,怪吓人的!

丁:对,朴实点,别堆砌那么多华丽辞藻,华而不实

甲:最好短点,别罗里罗唆的,文如其人,半天整不到正题上

丙:还有就是,具体点别空洞,你说光喊口号尽说教多烦呀

丁:而且要抒情点,别冷冰冰的,显得你很清高,弄得装模作样似的。争取招来一只花孔雀

(全笑)

队长:这人家这还没有写,你们就定这么多条条款款,在这样大的压力下,别人还怎么搞创作。创作呀,首先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活跃想象,你们一定要尊重诗人,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甲,丙,丁:是呀!我们是一直缺乏对这位诗人的尊重,我们以后应该注意了。

队长:好了,我还有个会,你们好好准备下,先拿个方暗,下周就节目审查了。

(队长下,甲送)

丙,丁:(眯眼,盯着乙)伟大的诗人,开始创作吧!

乙:(不耐烦)别急,正打腹稿!

(甲送队长回来)

甲:(轻声地)乙呀,怎么样,心中有竹了吗,你看自从队长发掘出你这位诗人,我都不敢对你大声说话了,要不要我先把唐诗宋词给你找来你先翻翻。

乙:是胸有成竹,不是心有竹,要那些干嘛。不正在想吗!

丙,丁:丙丁:(凑上)在你正式成名之前给我签个名吧?

乙:(走来走去,突然盯着甲的腰),好,有了

(全凑上)

甲:找到什么了,快说说。

乙:好呀,我找到素材和灵感了。甲,我决定了,就朗诵你。

甲:(摸乙的额头)你没有发烧吧

乙:(不耐烦)你才发骚!

甲:我有什么好颂的,你应该听队长的,从生活,学习上写我们广大的学员。我有什么好写的!

丙:(凑过来)那颂我吧

丁:颂你还不如颂他呢

甲:这样,我知道不让你们颂,你们也不干,好吧,我就吃回哑巴亏,(细声)乙,你准备写我哪里,眼睛?还是鼻子?

乙:写你,就不能写眼睛,你那熊猫眼也没有什么好写的。

甲:那写什么?

乙:写你的腰!

丙,丁:(笑)

甲:什么,写我腰

乙:(离开状)就写腰!

甲:(笑着说)我的腰,也真有你的,我看过那么多电影和戏,有写眼睛,写秀发,还没有几个写腰呢。还是写其他的吧,哈哈!

乙:你出了腰没有什么特别可以写的。你不干,不干算了,那我写他们(丙,丁凑过来)

丙丁:好好,写我吧!写我吧!

甲:(咬咬呀)好吧,为了集体荣誉,我就陪你露露脸,但这次不可以上电视,免得在港澳台同胞面前丢分

丙:不会像减肥广告那样描写吧

甲:(讨好状)乙呀,你可不可 以先颂来听听,我看你怎么朗诵我的腰。

乙:那好吧,你听着。

(清请嗓子)也许你钟情于塞北的白杨

也许你迷恋于南国的英雄树

也许你心中常绿着戈壁的绿柳

也许你眼中屹立着不朽的青松

丙:(拍桌子)好,太好了,通顺易懂

丁:(拍桌子)我的妈呀,太好了,浮想联翩。

甲:(拍桌子)好什么好!半天他只写了四棵树,什么柳树,杨树,青松的,我的腰在哪里,不是写我吗?腰在哪里?

乙:别急,这是引子,腰在后面

甲:引子,还熬药呢?你就直奔主题——我的腰吧,别半天整不到正题上。

乙:(深情地)请不要看他那充满智慧的脑袋

请不要看他那高高扬起的头颅

丙:(深情地)请不要看他那粗壮有力的大腿

丁:(深情地)请不要看他那气宇轩昂的身板

乙:也许你还没有见过我上铺兄弟的腰。让我们把双眼聚焦在他的腰上,他的腰是很普通的腰,他没有发达的肌肉,

(甲在旁边眯眼欣赏,后起舞)

丙:对,都是多余的肥肉,但隆起却像把伞

丁:可以为我们挡住风寒

甲:他没有优美的线条,

丙:但韧性和弹力很好,却像个沙袋

丁:你可以偶尔用来练练拳

乙:他没有起伏的曲撸裁挥蟹置鞯睦饨牵涸刈潘哟蟮纳砬?br> 丙:在球场上,你可以看见他的腰

丁:载着他的头拖着他的脚奔来又奔去

乙:(激昂)曾记否,金戈铁马没有

气吞山河不在

只是在那小小蓝球场,一个球员受伤了

丙:这时的他不顾饥寒、

丁:不怕艰险

乙:不怕危险

丁:不顾死活

丙:背起伤员就往门诊跑

丁:他跑呀跑!

乙:跑呀跑

丙:想像着是正扛起炸药包冲向敌人的碉堡

乙:想像着是奥运会上冲刺在终点的健儿

丁:跑呀跑

甲:哎哟(从凳子上跌倒在地)

丙丁:怎么了

乙:一不留神闪了腰

丙:但他——却没有停下,

丁:他——为了背上的兄弟,他强咬着呀一口气直奔到门诊,

乙:但汗水早已经湿了他的眉梢

丙丁:好呀,好呀

甲:好什么好,闪了腰还好,他把腰都给我写闪了,不是在咒我吗?哎哟,哎哟(揉着腰)

乙:这就是艺术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甲:什么

乙: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甲:就那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那个

丙:是呀,而且你这腰也随时可能闪呀,具有合理性

丁:(严肃地)我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深情的诗,同志,你就牺牲一次吧

乙丙丁:(围上)是呀,我们的排练激情都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了,已经来不及了,你就牺牲一次吧

乙:观众会记住你

丙:人民会记住你

丁:祖国会记住你

乙丙丁:(齐声)你也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围上敬礼)

甲:(深沉)好吧!为了大局,同志们,只有这样,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的腰你们就拿去吧

(谢幕)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6

千里黄河,唯富一套。黄河改道南迁,把千里肥的流油的土地赐予了她的子民,勤劳而又憨厚的河套人,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是河套这片热土甜美的乳汁养育了我。我热爱河套,我的笔下时时流淌着爱的歌。

1.读书的情缘

人会老态龙钟,走向归宿;地会荒芜,杂草丛生;书不会老,也不会荒芜。钟情于书,青春不老,特别是心态不老。

与书结缘,是一种极好的养生之道。亘古自今,以书为友者多能长寿。唐代的白居易老夫子活到80多岁,临终还握书不舍。陆游老夫子更有意思,晚年挥毫抒怀,高寿八十有五。近代的冰心老人,更是我们的榜样。

我爱读书,可命运不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可偏偏落地农家。八岁念书,

十岁就会读书。可咱农村家贫困,妈妈从鸡屁股里抠出块二八毛的学费和五分钱一张白纸订一个新本本外,闲钱是没有一分。眼看着花花绿绿的小人书,没钱买,可咱有办法。下课了,只要有的同学看小人书,咱蹭过去看。特别是冬天,肚里没有油水,又吃不饱,透骨的冷,同学们挤在一起,一来蹭的看了书,二来暖和,一举两得。

还有一个老刘的独门绝招,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过大年,捡响过麻雷【爆竹】残体。麻雷大多是用废旧书报卷成的,响过的残体,慢慢的剥开,就可以看了。虽然不成章节,可内容繁杂,毒草和香花并存,可当时也是饱了眼福,解了燃眉之急,日久天长,收益不少。剥开的一大堆烂纸,还可以烧火,大人也不反对。家里的生活慢慢的提高,也能买一俩本书,和同学换着看。这样一来二去,中国古典名著,当代流行小说看了个遍。

现在好了,书多了,人们不怎么爱看书了。还有看书的习惯从纸质书转向电子书的趋势。这也许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必然。

“书自心灵深处香,月从蜂峦缺处明。”与书结缘,看到春华秋实,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神话太空,唐宋乐舞,历史典籍都尽收眼底。

细细的品味,越品越醇。它可以听历史脉搏的跳跃,嚼人生苦乐的缘由。虽不能悬壶济世,但不是一个庸人。

2.交流上的馅饼摊

自今想来,对于交流会的记忆,最香最美的莫过于馅饼。

小学的时候,每年都要在乡所在地开几次物资交流会。交流会是庄稼人的盛大的节日,逢会必赶。我们这些小毛猴子,自然是唱主角的。

交流会上,除了唱大戏,还有玩杂耍的,说古书的,练气功的。有一年,马戏团还来过,从那以后,我才真正的见过了老虎,狮子和狗熊。

为了赶交流,我们农家的孩子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准备。过年时吃过的猪羊骨头,破的不能再穿的烂鞋底,都积攒起来。奥,对了,数烂麻绳头最值钱。那时赶交流,大人一般不给孩子钱的。给,也刚够一张戏票钱。你说,交流会上的馅饼摊上的馅饼,你能不吃吗?

那个做馅饼的师傅,像一个魔术师。馅饼面早已醒的油光油光,左手挖一大勺馅,

右手抓一块面,不用手推擀面杖,一个又圆又大的馅饼做好了。已经烧的火候正好的鏊子油烟直冒,把做好的馅饼往上一烙。“哧---哧----”,那个香气扑鼻,把人远近的人都吸引过来。人人们围在馅饼摊前吃起来,赶早的还能抢个小板凳。来迟的,站着吃。反正,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满意的笑容。

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积攒的破烂全部背到三道桥供销社的收购站,卖个块儿八毛,成了财主,这吃馅饼是短不了的。兜里有了钱,气也壮了,腰也粗了【实际更细了,家里没有吃饭】。掏出三角钱,学着的人的样子:“来三个!”

当你咬第一口时,刚出锅的馅饼在滴着油,嘴里的哈喇子早已往下流。滴在馅饼上,“刺啦----”一声响。那个声音,妙哉,美哉。这第一口是不会细嚼慢咽的,可以说是囫囵吞枣。那喉咙,那胃可就遭殃了,火辣辣的痛。我总在想,现在的胃溃疡和小时候吃馅饼有关。

三个馅饼下肚,已经打起了饱嗝。

往事历历,此情悠悠。以届花甲的我最难忘记交流会上的馅饼,可再也没有吃到那种有滋有味的馅饼。

3.村头老柳一树情

麦苗出土,桃花芬芳,向阳坡坡的苦菜也露出了芽芽,村头那株老柳,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柔柔的柳条上,发出了鹅黄的叶芽。

打我记事起,村头的那株老柳一直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去年回家探亲,那株老柳还在。只是枝叶稀疏,枝干更加粗壮,岁月的沧桑在老柳的身上打下了印痕。

儿时的我,喜欢和小伙伴一起上树,骑着粗粗的枝杈,摇晃着,当秋千玩,为此,挨过爸爸的鞋底。春夏之交,树枝和皮易分离,正好劈下柳树枝条做柳笛。玩柳笛有诀窍,声音要高,尖细的柳笛,选细一点的柳条。声音要深沉,浑厚的柳笛,选粗一点的柳条。吹的时间长了,柳笛不响了,救柳笛时,要润足了口水,慢慢的吹才响。

天气转暖,村里的人们爱聚在老柳树下,谈天说地,是村里的信息点。也是孩子们玩游戏的天堂,女孩子在老柳树下跳绳,抓瓷瓷玩;男孩子摔四角,踫拐拐玩。如果有人组织的话,男女混合打沙包,一直打到昏天黑地,肚子饿了,大人来吼叫了,才恋恋不舍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炎炎夏日,天气闷热,连鼻窟窿里吸进的空气也是热乎乎的,老柳树下成了人们

乘凉的最佳选择。上了岁数的老爷爷们,搬来了小凳子,棋盘往地上一铺,红先黑后的拼杀起来。有的干脆席地而坐,围着一圈,咋咋呼呼,下起了群棋。反正没有赌注,谁输谁赢都不在乎,红火热闹就好。瞌睡大的人,靠在老柳树的背上打起了呼噜,梦起了周公。爱开玩笑的人,用细柳条儿,轻轻的捅他的鼻子,“啊--听--”一声醒来,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好事。

村里的孩子长成了大人,老柳树在默默地祝福。

村子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老柳树在默默地祝福。

村子里娶回来了新媳妇,老柳树在默默地祝福。

谢谢你,辛苦了老柳树.......。

4.货郎鼓响声声

老伴每次上街,大包小袋的给娇惯的孙子买回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可小孙子白眼一翻,小嘴一嘟噜:这个味道差,那个过了时,毛病挑下一大堆。望着气鼓鼓的小孙子,我和老伴无奈的摇摇头,相视会意的一笑,拍板决定:让小孙子自己买。不一会儿功夫,小孙子就满载而归。

这时候,我们除了感叹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快,更多的是让我们想起儿时在农村那走乡串户的货郎。

在我的记忆里,1960年前,大宗物品,到离家十多里的人民公社所在地三道桥供销社买。买点日用品,针头线脑,全靠走乡串户的货郎。

三天两头出现在村头的货郎,人未看到,货郎的拨浪鼓:“奔--楞--楞--”就

在你的耳朵里响起。

挑货郎担的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的老人,担子里面摆放着各种花色的小商品,一边吆喝着,一边摇着拨浪鼓。担子一放,娃娃们围下一群。有需要买点针头线脑的大人们也急忙出门,挑挑拣拣。

人们买东西大都没有现钱,把早就准备好的烂绳头,过年吃下的骨头,废铜烂铁拿出来对换点针啦,线啦,烟嘴嘴。馋嘴的孩子缠着大人不放,再换一俩颗糖果。孩子们一跳老高,比过大年还高兴。

有一次,我看到货郎的担子里有麻糖,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苦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实在没有办法,从家里拿来了一颗鸡蛋换了一小块麻糖。麻糖一到手,那个香味,可以说是直通脑门。轻轻地咬一口,在嘴里脆脆的变成碎片。刚要再咬,麻糖又连成一块,越嚼越有劲道,甜丝丝的,透彻肺腑。在不知不觉中,一小块麻糖下了肚。妈妈发现少了一颗鸡蛋,知道是我拿的。我回家后,妈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当时不明白,至于吗?多少年后,谈论起这件事,妈妈才告诉我,我当时那颗鸡蛋,是交给供销社的任务蛋。由于没有完成任务蛋,我家一个月没有煤油点灯。

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儿时的货郎担,那声声不息的拨浪鼓声就响在我的耳边。想起当时的生活是多么艰辛,想起妈妈眼眶里的泪。现在农村,到处都有小卖部,甚至还有超市,商品更是琳琅满目,货物齐全。货郎已经成了历史。

5.又到立夏

河套农村也一句谚语:“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说的是今年夏天风大风小,风多风少,全看立夏这一天。立夏起尘刮大风,这个夏天风大而且多。反之,这个夏天风小而且少。我没有考证,不敢妄言。可流传了几百年的农谚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经验的验证。

河套地区的风,常常是猛然一阵,铺天盖地的来了。它无遮无当,像一只巨大手,拨弄树枝,卷沙扬尘。刚刚灿烂明媚的艳阳天,一会儿被风沙扭曲变形,成了灰蒙蒙的世界。于是家家是关窗闭户,躲进小屋独成一统。可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早已习惯了这风沙,照干不误。

今年立夏没有起尘,是雾蒙蒙的一天。可这是沙尘暴的杰作,漫天的浮尘,连空气中也有了土腥味。

立夏以后,河套上空的雷声就多了起来。随着雷声,河套人扬鞭催犁,农活掀起了。杨柳开始转绿,路旁的鲜花也陆续开放,小麦拔节起浪,河套蜜瓜,番茄覆膜移栽,田野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套的农村夏天,是一部书。一旦打开,处处浓墨重彩。大自然赋予河套人草茂粮丰,瓜果飘香,淳朴的河套汉子又把土地看得比爹妈都亲。你说,这画能不美吗?

河套农村的夏天,是一支催人奋进的爬山调调,每一句山曲儿唱出了农家的朴实和对丰收的希冀。就像乡村上空升起的袅袅炊烟,越升越高,融入渺渺的太空之中。

6.朵朵暖我心

听说我们这里自来水是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结束了过去的喝地表渗出的苦涩水的历史,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听了比我还高兴。这不,女儿特地从外地买回来了干,让我们二老品尝。改善给我们的“三高”。

是啊,多少年又多少代,河套人喝得都是地表渗出的苦涩的水。据测算,有害物质超标几十倍。为此,儿女们多次让我们离开老家,到城里居住。可咱又不愿拖累他们,再说,也没有七老八十,所以,一拖再拖。

如今,政府关心咱老百姓,把山上的泉水引进了家门,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滚烫的开水倒入放好的玻璃杯,朵朵在水中舒展开花瓣,轻盈地舞蹈。由于水质好,清澈透亮,更显示出的晶莹柔润。慢慢地,一杯水变成了淡黄色。

捧着茶杯,我和老伴心里暖暖的。阵阵清香,透出秋天成熟的色彩。甘甜的茶水中,饱含着儿女们的深情。

我爱,也在花盆中养过。每到深秋,开了。黄灿灿的花朵丝丝花瓣向四面舒展,渐渐的下垂。耀眼的鲜黄,让你大饱眼福。泥房茅屋里,连空气也溢满了淡淡的清香,平添了几分优雅。虽然不是诗兴大发,也能哼上几句。

我曾经听人说过,这采很有讲究。花苞未放的,不采。带露水的,不采。采回来的每一朵都要精挑细选。放在锅里蒸,然后再晾晒干后装入布袋。

泡一杯茶,细细品味,烦躁的心得到了平静。

朵朵暖我心,千里亲情一脉通。愿普天下的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金金黄黄,福福贵贵,暖暖和和。

7.柳哨情深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俩句诗是宋朝诗人雷震描写牧童悠然自得其乐无穷。细细品味,既有诗的美妙,又有我童年的生活写照。

咱们河套娃娃,爱吹柳梢,也叫咪“。”吹归吹,第一没有牛背。小时候给生产队放过牛,咱们河套老牛金贵,不让骑。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教过我这样一首童谣:“骑牛坐轿,掉下来放炮。”意思是骑牛和坐轿很危险,容易受伤。所以,我连牛背也不敢沾,更不会在牛背上信口吹。

立夏左右,杨柳泛绿。柳树皮与树枝的木质部之间,有了水分,树皮与枝条容易分离。柳树多的是,水渠边,房前屋后,荒滩草地,到处都有。找一根顺溜的柳树条子,劈下来,用小刀把有疙瘩的地方削掉,树叶捋净,然后用手使劲一拧,外皮和树条子的木心就分离开了。

做“”有诀窍,有三轻:第一,往下捋树皮时手要轻;第二,做“”时开口时刀削时要轻;第三,“”吹第一声前,润足了口水,要吹得轻。

吹“”有讲究。粗的,声音低沉,吹出来有劲,可是费力气,女娃娃是吹不响的。细的,声音尖细,吹出来清脆,不费力气,女娃娃最喜欢吹。

“”好吹,树皮的苦涩的味道很浓。可孩子们全然不顾这些,吹“”的兴趣不减。将做好的“”浅浅的含在嘴里,鼓足劲一吹,悠扬“”声就在耳边响起。吹技好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全含在嘴里都能吹响,一个人就是一个交响乐队。声音高低粗细一齐响,那个得意的样子,不亚于打了胜仗的小公鸡。

最有趣的是小伙伴们每年都要举行的“”大合奏,不分男女组,也不分粗细组,十几个人一起吹,互相较劲吹。低沉的,高昂的,尖细的,婉转的交织在一起,

就连地里干活的大人们,也会停下手中活,欣赏一番。

孩子们吹着,笑着,嬉戏着。吹“”的兴趣不一会就烟消云散。不知不觉中,“”滑到小路上,田野里.....

每当春夏之交,我总会想起这声声柳笛。这声声柳笛,伴着河套几辈人日出日落。

8.路旁的茅屋

路旁的茅屋是我的第二座房子。第一座房子是我结婚时父亲给盖的,二弟结婚前,我搬了出来,自己盖了紧靠路边的房子。

为了盖这座房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大脱了几层皮。首先是选址,费心又费力。我看中的这块房地基是六社和七社的交界处,原来还种过庄稼,新修了路,荒废了。

我虽然不是种地的行家,但对土质和长性是熟悉的。一尺多厚的沙子下面,有二三尺厚的红泥,是长性最好的“沙盖楼”。河套人说得好:“娶老婆就娶一娄油,种地就种沙盖楼。”那时,社员盖房,不用审批,更没有房产证,社长说了算。我是六社的人,和社长一说,把社委会的领导一请,三瓶河套二锅头搞定。和七社的社长说好,人情领了,默默地点了头。在我开挖地基时,七社的社员知道了,上来阻拦。我只好停工,再找七社的社长和社委会的头头脑脑,夜半邀请到我家,来个“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七社社委会召开社员大会,决定让我秋后交八百斤玉米,顶社里的损失。有人劝我,算了吧,八百斤玉米,二个半人多口粮。那时,社里每人每年的口粮是三百六十斤。我一咬牙,盖!这一亩多地,除去房屋,猪羊鸡窝,柴草圈,还剩五六分地,可以开辟一个果园,值。眼前困难,咱能忍。再说,秋后算账,“光棍跳过墙,暂管一时忙。”

既然通过了社员大会,咱放心了,准备在学校放暑假时盖房,咱不能因为自己盖房,影响给学生上课。房地基上全部种上了最新的夏胡麻品种。大豆,夏胡麻大豆长势喜人,这一下子惹下了麻烦。七社的有的社员要反悔,我知道了,提前开工。连夜在自留地地里挖好了土坷垃,不等干透,就上墙。为了坚固,又拆了一个烂凉房干湿坷垃夹混着垒墙。没明没夜,苦干了一个多月,脱了几层皮,房子总算盖起来了。

新房搞定,不需要什么装修。农村讲究:“里三外二。”就是家里抹过三遍泥,屋外的墙上抹过二遍泥就可以入住。

住进了新房,自然喜气洋洋。猪羊鸡窝和柴草圈也盖好了,猪哼羊叫鸡跳墙,又是一个“三畜兴旺。”

小院按既定方针办,开辟了一个半亩大的果园,后套的桃李杏三个当家的品种最先安了家。后来还引进了苹果梨,早熟梨,富士红苹果。

春天,小院里桃花红梨花白。房后杨柳吐翠,湿润着我的眼球。

夏天,果树下瓜菜碧绿,蜂飞蝶舞陶醉着我的眼球。

秋天,黄灿灿的梨,红里透黄的苹果梨,红彤彤的大富士渲染着我的眼球。

每当过路的人朝我的小院边走过,羡慕的眼光望上几眼,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甜甜的回味无穷。

黄昏,劳累了一天的我,回到家里,坐在屋檐下,听听收音机,看看硕果累累的果园,听听唧唧咋咋的麻雀鸣叫,看着娃娃们一个个放学回家。

房子是遮风避雨之所,更是安心之处。有了房子,不管是好是赖,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退休教师。在校期间主办苦菜花诗社十余年,【苦菜花诗刊月刊】发行56期。

在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报,花雨,现代诗歌,塞上草,齐鲁诗人,杭后周报,华北民兵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通讯,论文,剧本等一千多首篇。教育论文获省,市级奖多次。儿童科幻动画剧本参加了全国百集活动。

通讯地址: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刘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