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1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和父亲在小岛上钓鱼,在离鲈鱼捕捞的时间仅剩两个小时的时间,作者钓到了一条又漂亮、又肥美的大鲈鱼,他又兴奋、又得意。可父亲看了看时间,豪无商量地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去。“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跟大鲈鱼道别。但是,这件事使“我”受益匪浅,因为这是一份金钱买不到的人生财富。
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因为一个男孩在学校走廊上玩耍,在进行跳远的动作时,口袋里突然跑出五元钱,他还没有发现,就上课了。我捡起五元钱,得意地想着,这五元钱,对于我来说可不少啊!我可以用它买五十根棒棒糖或是五十支铅笔,我的文具盒就都要塞满了!可是我又想,用这五元钱,我会很快乐吗?不知什么力量鼓励着我,让我迅速地把钱还给那个男孩。虽然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孩,也没有得到一句表扬,可我,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感到自豪。
现在的社会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只要克制自己,就不会被物质财富所诱惑。要从小受到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
欧阳修曾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袁枚也曾说过,“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这体现了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良好的阅读素养不仅来自勤于读书,还在于善于读书。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这一话题,笔者有如下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使学生体会到阅读之乐。
(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需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和年龄特征出发,为他们提供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的材料,使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亲切感、趣味性和成就感。例如,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文字的奥秘》等内容浅显、图文并茂、趣味盎然的阅读材料,这些作品将生动的语言文字和直观的绘本图片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讲解与鲜活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而针对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给他们推荐《女生日记》《青少年百科知识》《非法智慧》等书籍,这些作品将一些融合知识性、文学性、科技性和思想性的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学也有所乐。
(二)革新阅读教学方法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将阅读教学融入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朗读比赛、短剧表演、集体辩论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与动力,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揣摩和表达人物心理,掌握文章的写作线索,并明白“遵守规则”的道理。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讲授教学,则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如果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解决以下问题:1.本文中体现“我”和父亲心理变化的词语有哪些?2.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3.通过阅读本文,你获得哪些启示?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揣摩阅读方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丰富自主阅读形式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小学生的阅读渠道,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形式,通过阅读主题班会、线上阅读讨论组、班级阅读角、阅读兴趣小组、读后感展览、主题阅读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成果,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
二、培养阅读习惯,使学生勤于读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了使小学生的阅读具备持久性和有计划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计划内阅读”和“计划外阅读”。“计划内阅读”指的是学生每学期、每月或每周拟订一个阅读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完成“计划内阅读”任务之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随机阅读。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每天都能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并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很多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较强的依赖性,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生词、理不清的问题就习惯性地问老师或家长,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阅读的意识,不善于从阅读材料本身获取信息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鼓励学生在遇到生字或生词的时候,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猜测字义或词义,当阅读完成后再自行查字典进行学习;当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也尽量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或者独立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起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综合阅读素养。
三、传授阅读方法,使学生善于读书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阅读。
(一)掌握“三读法”在阅读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和阅读需求各不相同,阅读者进行的阅读处理也各不相同。有些文章或段落需要字斟句酌,有的需要提纲挈领,有的需要一带而过。这就要求小学生熟练掌握精读、略读、选读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阅读《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时,课文前三段是交代文章背景的,学生只需要采用略读的方式,了解菜园的来历即可;文章的第四段中,父亲的“丢”“抓”“冲”等一连串的动作,体现了父亲关心和急切的心情,适合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仔细品味。学生通过详略得当、精略结合的方式来读,不仅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升了阅读素养。
(二)掌握“批注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掌握“批注法”,通过圈画重点、抒发心得、问题集锦、佳句摘抄、罗列提纲等方式,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体会、遇到的佳句、总结的线索等记录下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阅读儿童版《西游记》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给每个小故事添加批注,抒发自己对该故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掌握“思读法”阅读和思考是一对“双生儿”,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思读一体。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改编、续写、拓展、对比、概括等方式边阅读边思考。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将《白雪公主》与《灰姑娘》两个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语言等进行对比阅读,并写出阅读报告,以此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综合阅读素养。综上所述,兴趣、习惯和方法是阅读素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强对“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这一话题的研究和讨论,不断改革阅读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使小学生更加勤于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参考文献:
[1]李小辉.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提升学生阅读素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6).
[2]秦联军.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J].考试周刊,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