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值周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值周总结

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5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使学生自己对学习活动达到一些特定的目标,并且能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进行总结。下边就讨论一些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的策略。

一、传授小学生反思技能

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反思能力,学习反思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技能。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活动范围太小,反思效果并不理想。对待数学学习的反思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分析方法,没有自己的经验。学习反思就是要提升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为小学生传授一些反思技能,例如,探知和解析问题的方法策略,为小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好重点难点知识的指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归一应用题”的反思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学习反思技能更加顺利,教师应当做好这些应用题的准备工作,在问题解答的巩固练习中,将对问题的探究有意识地留给小学生处理。这样通过让小学生们尽可能多的自己探究问题实现反思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保障了小学生获得应用题的体验机会。教师向学生提问,对于刚才的应用题,我们能分析出哪些是它们的共同点,哪些是它们的不同点?在解题思路上两道题目又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小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反思的技能。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学习,既能锻炼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学习反思的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对学生们的耐心,不要拔苗助长,要做到收放有度。因此,通过特定的学习反思活动为小学生传授一些反思技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引导小学生课后总结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学习反思需要先做题,后想题,解答问题之后及时反思。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小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尤其是一部分有连贯性的数学知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进行反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纠正错误和完善解题过程。同时还可以对问题再次思考,总结题目的特点和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例如,一道数学题目是,“在一道算式里,除数、被除数与商的和是125,还知道商是5,请你们求一求除数和被除数分别是多少。”小学生刚看到题目肯定会非常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会发现题目的条件并加以利用,发现除数和被除数的和是120,被除数又是除数的5倍,进一步会联想到20的5倍是100,而100与20的和就是120。再通过计算验证就可以解答问题。这时,教师在看到多数学生解答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最后总结出“把商转换被除数”的解题技巧。另外,除了及时对问题进行反思,还需要经过定期的学习进行反思周记的记录。周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在一次测验之后,有的小学生会在周记中写道:每次经过考试,老师总会对答卷中的错题进行点评,并且让我们对错题进行改正和摘抄,找到错误的原因记录下来。在这次考试中有两道题目犯的错误值得警惕,第一个是把三角形认成等边三角形,读完题目由于惯性思维,对题目思考较少,导致做错。第二个是计算梯形的面积,对公式的记忆不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杜绝这种马虎的毛病,牢牢记住数学公式。通过周记,小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记录,更重要的是为反思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材料。

三、激励小学生自我对话

激励小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自我质疑的习惯,将反思学习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问自己如何解决。自我对话是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活动,巩固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自我对话要让小学生形成数学思考习惯,教师的引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同学之间的提醒,激发小学生对自我的质疑。这个过程中其他人无法替代小学生完成,学生自我对话的总结可以有效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进一步形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能力。自我对话一方面为小学生积累经验,在以后的类似场景很可能会用到。另一方面,帮助小学生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错误。因此,首先需要学生自我质疑,促进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同时锻炼数学发散思维。其次是自我总结,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促进反思,因此自我总结十分重要。问题解决了,教师对小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进行自我总结,甚至可以进行书面反思,形成深刻记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反思,需要动用多方面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对学习数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2

以全面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以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具体做法

1、建立以班级和少先队为主体的活动网络。由校长亲自领导,少先队总辅导员具体负责,班主任直接操作。

2、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年段优胜竞赛活动,开展“六项评比”活动,每周评出年级优胜中队。

3、每周的中队常规竞赛结果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并公布表彰。

4.、狠抓基础文明建设,促进行为习惯养成。①抓学习宣传。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五提倡、五禁止”(即提倡文明礼貌、提倡遵章守纪、提倡助人为乐、提倡勤奋学习、提倡艰苦朴素;禁止吵嘴斗殴、禁止乱涂乱抛、禁止偷窃赌博、禁止看黄打牌、禁止抽烟喝酒),明确文明学生标准(即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生活俭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做到人人明白,个个自觉执行。各班要抓紧、抓实一日常规,要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开学初,抓好乱抛纸屑、随地吐痰、用脚蹬墙等不良行为的纠正,要求学生自备废物袋,自查自纠。班主任要指导值日生扫地,清理包干区,必要时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干,联络学生之间的真情,树立起班主任良好的形象。要求各班每天记载好人好事和违纪事件,并和学生操行等挂钩。②抓检查落实。各班根据本班实际,制定班纪班规,抓好良好班风的建设,少先队大队部加强督促,实施师生双轨检查,对学生卫生打扫、两课两操、黑板报、佩戴胸卡等情况,坚持每天检查评比,及时公布,利用公告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③抓行为养成。对本班各项情况进行自查,采用量化管理,开展一事一评,及时表彰先进,批评后进,抓好全班均衡发展。④抓评比、总结、表彰。学校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定期表彰文明个人,学校大力表彰文明程度高的班级,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期末要大力表彰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以先进的文化占领每一块阵地,清除思想教育的死角,办好学校专刊。抓好教室环境布置,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定期出好黑板报,美化校园环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1)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2)狠抓养成教育。从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把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抓实、抓细、抓持久。继续开展“六项评比”工作,加强校内文明监督岗的作用,改变和规范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3)强化安全卫生工作。学校将以抓好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和防火教育等为切入点,定期开展自查、整改活动,做到防范于未然。(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校继续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

活动要求

1.学校督导队员(值日生):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劝导耐心有礼貌,维护规范最主动。由少先队负责上岗培训。主要由四、五、六年级班主任推荐。

(1)要求:思想道德好,行为习惯好,责任心强,有礼貌,敢于与不良习气作斗争。

(2)职责:每天早上上学前和中午午休后到达工作岗位,要求佩戴标志、红领巾。

对来上学的同学进行行为示范和指导,发现有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如路上同学追逐打闹、吵架、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穿戴不整齐、语言不文明等)。

2.年级优胜中队:

(1)每周以年段为单位进行评选。

(2)要求:各班学生的红领巾、学生牌的佩戴情况检查评分,负责本年级规范分周重点的检查评分,负责记录本年级学生间打架等严重事件,负责情况反馈,并在“六项评比”活动中获得第一名。

3.行政值日职责:

履行岗位职责。巡视校园环境,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损于校容校貌校风的现象和事件,记录好学校日志和“六项评比”记录簿。

4.教师值日职责:

在上课期间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指导,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听课评价指标体系,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尽量独立处理,问题严重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值日教师取得联系。平时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随时发现和处理有损于校容校貌校风的现象和事件。

表彰

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3

一、端正思想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为了端正学生的思想,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工作,善于自我审视,乐于自我反省,愿意努力学习,勤于自我约束。特别是在开班会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激励性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精心挑选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具有激励性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二、以身作则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基本停留在模仿的初级阶段,所以,作为和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教师,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从仪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学生自然乐于模仿,愿意尝试,久而久之,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便可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无论是教学中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困难,教师都勇于面对,迎难而上,于是,学生耳濡目染,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抓住时机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应局限于课堂,而要拓展于课外,甚至努力抓住一切时机。例如,在汶川发生地震后,教师可及时带领学生观看新闻报道,了解灾区的情况,并适时引导学生关心灾区人民,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充满社会责任感。

四、制定规范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时,须利用一套行之有效、详细全面的行为规范,以起到适当约束的作用。例如,教师可结合学校制定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范和守则等,以约束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和反省,最终提高自制能力。

五、培养手段多样化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活泼好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不喜欢枯燥生硬的说教。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尽可能提高培养过程的趣味性。例如,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寓教于乐的视频和图片,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巧妙地培养学生。

六、考评制度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较好地控制具体效果,教师须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以及时检查、总结培养效果,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内部建立完善的班委责任制,规定班干部轮流值日,每天指定一位班干部管理全班学生,并进行评估。之后,定期对具体的评分进行总结和排名。针对每周或每月总分排名较为靠前的学生,教师要在全班范围内公开表扬,并鼓励大家向这样的学生学习。针对评分排名较靠后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引导,以帮助他们总结失分的原因,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制订合理的改正计划。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和努力监督执行计划的情况,一旦有所改善,教师就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七、三方合作

在节假日和周末,教师和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培养工作。首先,教师在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后,可及时通过召开班会或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与交流,把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以书面形式传达给家长,以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争取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其次,家长要注意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具体包括两点。其一,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其二,家长应适当为孩子提供实践机会,以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节假日,家长可适当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培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和家庭责任感;当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让孩子明确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并告诫孩子引以为鉴。

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42-01

1.课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对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能有效地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2.课题研究目标

(1)施一系列的培养实践,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使我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发生可喜的变化。

(2)研究,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水平,让教师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3)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3.研究的具体内容:

(1)调查并分析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

(2)对成功的家庭教育和不满意的家庭教育进行个案分析。

(3)探究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

(4)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班级和学生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细则)。

(5)编写培养学生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

4.课题的研究方法

(1)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起止时间及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起步探索研究阶段。选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人员;撰写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前期调查与分析;收集资料,初步开始研究。

第二阶段 (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为实施试验阶段。分工合作,分头行动,集中研究。做好阶段性组织实施工作,撰写阶段性总结,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总结经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艺术和水平。成果形式:阶段性总结、个案分析等。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全面研究阶段。研究内容: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典型个案材料进行研究,集结素材,整理成相关的有价值的文集。 成果形式:阶段性总结、论文、调研报告、教师教育随笔等。

第四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总结升华阶段。成果形式:论文、课题结题、课例、典型个案、校本教材等。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6.1通过研究,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班级和学生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细则),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2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得到转变,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习惯的管理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重点,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发展”;

6.3提高家长、教师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6.4教师工作札记、反思、案例、故事等。

6.5形成一套培养学生习惯、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

7.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7.1经验保障。课题组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从事教育科研的愿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养成教育经验,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能力。

7.2组织健全。有专职或者兼职负责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学校有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为课题提供硬件支持。

7.3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科研意识强,学校领导在人员、经费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7.4措施得力。①实行责任人负责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②实行定期检查,期末总结。③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和研讨,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方法,互相学习。

8.课题研究对象和课题组成员分工

8.1研究对象。从2011年9月起,在新乐中学小学部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组 织实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研究实践,实践周期为三年半。

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5

一、引言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在未来就业中还是在创业过程中,良好的习惯总能让给人眼前一亮,因此,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必要的。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喜欢做的事情或者保持的一种行为风格,再者就是经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等等。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以正确的、符合人际道德的、能够让双方都感到舒适的一种方式,或者能够给社会、给家庭带来形象上的加分的行为。我们都说,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这样才能够在长大后表现得更加出色,但就目前教育形式来看,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却着实让人担忧,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状况?又有怎样的策略呢?

二、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

1.网络环境、暴力游戏的介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信息一并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现代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也正因为此,小学生在不恰当的年纪能够接收到超过自己认知的信息,极大改变其自身建立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电子竞技的兴起,不仅对成年人是一种诱惑,对于毫无抵抗力的未成年人也是一种诱惑。暴力游戏、血色游戏的介入,阻碍了学生自我道德意识的形成,加大了学生产生暴力性行为习惯的发生可能,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育。

2.家长不规范形象的树立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行为习惯的风向标。但生活中总是存在一些家长自身对口语不加以收敛,当着孩子的面就开始说出一些不文明用语,甚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给孩子形成负面影响。让孩子认为,同学之间一旦出现矛盾,处理方式就是用骂人来对待,严重影响孩子在今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另外,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于孩子所做的任何事都要安排得规整有序,对于孩子,家长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家庭劳动,甚至简单的房间收拾和书包整理都由家长代劳,这就导致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严重薄弱,为以后孩子走上社会和自理生活形成严重阻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正能量,培育健全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家长应该多向孩子展示良好的行为处理方式,即使发生矛盾或者纠正错误,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低年龄段不敢接受的用语。另外,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的动手能力,这将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课。

3.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忽略学生德育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方向逐渐以素质教育为主,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教育形式仍旧过于注重成绩,往往忽略了德育。近些年,国家教育倡导给小学生减负,但学校给予的行动却是成绩教育。各大学校都在竞相开展辅导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比高中生还大,而且连以往休息的周六、周日都被家长安排上辅导班,以期提高学习成绩。在这样发展的形势之下,德育往往受到阻碍,成为不重视的课程,而教师对学生不符合德育行为的方式只是简单地口头警告,并未进一步矫正和引导。

4.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由于学校未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家长对成绩十分重视,忽视习惯的养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小学生浪费铅笔、书本资源严重,外加上不正确的坐姿和散漫的学习态度,这将会对学生今后成长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浪费情况会直接影响小学生长大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力和自我经济管理;散漫的学习态度会直接导致以后工作的拖延和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三、小学生良好行?橄肮叩呐嘌?策略

1.及时进行引导教育

一般而言,小学生尚未形成属于自己的辨别能力,许多小学生都是依照有教师或者家长的说法来巩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教师对小学生的引导教育很容易,千万不要等到学生自身不良习惯已经养成,并且对周围同学形成恶劣影响后再予以批评教育。

2.适时进行价值观养成教育

小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还未形成,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来帮助孩子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和提高对事情的辨识度。例如,每天早课可以让孩子自身来分享一段名人故事或者讲述一段身边发生的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文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对于事物的看待和评价有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自己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学生的第二个老师,对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形成自我的价值观,还能够为未来提升阅读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升自我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外作业的布置当中,加大课外书籍的阅读量,让学生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去学习课外知识,去了解书本以外的内容。

4.支持鼓励教育

国外教育深受国内家长的喜爱,这是因为国外的教育模式多以鼓励为主,一般学生出现过错,教师的第一反应不是批评,立刻对事情进行评判,而是先放松学生的心情,再鼓励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再对事情进行引导。由于小学生没有自我辨识能力,对于事情的是非对错并不了解,因此,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而在以前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苛责教育,这不仅未能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反而会激发学生内心的不服和不满,进一步恶化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教育,不仅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还会让学生积极改正,并且表现得比以往更好。

5.培养学生的逻辑习惯

逻辑习惯不仅在未来工作中有用,还在事情的处理上和解决问题上有很多的作用。逻辑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由于小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可以更容易养成逻辑习惯。举个例子,书包的整理工作对学生来说很简单。但能把书包整理得工工整整、条理清楚,这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从书包的整理工作开始,逐步延伸到作业时间的安排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上。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让学生培养出具备逻辑习惯的行为方式,有条有理,规矩工整。

小学生值周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问题 分析 解决

在当前各科课程进行革新的大潮流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阅读习作、过程总结等许多方面。然而,这些都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当我们面对当前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务必要拿出一定的勇气进行探究与发现,认真分析并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究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形成一个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语文作为一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帮助小学生开拓眼界,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与此同时,语文还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起点,因此学好语文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以此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发展。

一、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水平

小学阶段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学生迈向更高阶段进行学习的奠基石,它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具有好学、好动、好新的特点,正是他们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与认识。在当前的学习情况下,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接触到许多人文性的知识,也能够进行认字、识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小学生对语文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与认识。小学生们正处在对万物好奇的状态下,因此对语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些日常对话或者是一些常用部分,并且已经能够通过语文这门课程发现许多新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其他小学学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这一科目存在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只有对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快速发展,保障更多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总结出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

1、讲授的课程难以消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按照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小学生的内在潜力。另外,教师的讲解内容已经将课堂上的45分钟满满的占据,讲授的内容之多,任务之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无法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无效。

2、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的一点,并且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这一重要原则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将教材与教参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结合,没有及时的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导致讲授的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学生也提不起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当前情况下,需要教师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课程中的一些知识制作成幻灯片,配以小学生喜欢的图案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为小学生们播放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视频或短片,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新鲜的教学方式,从而对语文学习有更高的热情。

3、教学不够互动化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前小学生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的注重传授知识,并没有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互动,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并没有进行共同的学习,教师不了解学生们对哪些知识不理解或者是掌握的不好,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学会调动语文课堂的和谐学习气氛,使学生们提起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更多的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不解,并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有利于教师制定出符合当前学生们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制定出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成绩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4、教学中疏于培养学生的爱好

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到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经过具体的调查来看,其中仍然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导致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没有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不应该单单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授语文知识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们不同的爱好,使他们能通过语文这门课程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更能发挥自身存在的潜能。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倾注了众多的研究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这就要求众多的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出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为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武维卫.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