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1
一、建立督导组织。
为加强督导工作组织领导,局成立督导工作领导小组,接传健任组长,葛建华任副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督导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计划实施。下设3个督导工作小组,以局机关工作人员为主,各直属单位办公室(综合科)负责人参与配合,每组3人,设组长1名,3个督导组长分别由担任,各组长在局督导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具体组织本组实施督导工作,负责召集组员,联系车辆,确定被督查单位和督点,汇总反馈情况。
二、突出督导重点。
在督导对象上重点是基层直属单位,分别为环卫处、市容监察大队、客运管理处和西塘办,执法管理单位是重中之重。在督导具体内容上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执法管理难点、热点问题;二是重点项目工程实施情况;三是上级交办事项完成情况;四是一线执法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在市容秩序管理方面要把出店经营、流动摊点、乱牵乱挂、车辆停放作为重点;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要把路面、沟河保洁、街巷暴露垃圾清理,道路绿带杂物清理,环卫管理盲区死角作为重点;在客运管理方面要把出租车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公交车乱停靠,客运车辆内外卫生及容貌作为重点;在景观管理方面要把各类配套设施是否完好齐全、河面漂浮杂物清理、绿地内杂草和杂物清理作为重点。
三、健全督导制度。
一是建立定期督导制度。实行3个督导小组每周依次轮流督导,每周不少于二次;二是建立通报反馈制度。各督导小组必须把本周督查情况和需整改的事项以书面交办形式通报和反馈给被督导单位;三是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督导工作情况汇报交流会,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全体人员参加,汇报交流月度督查情况,讲评小结月度督查工作,研究解决督查中存在问题,对下一步督查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每次会议都要形成专门的会议纪要。
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2
【关键词】以人为本抓安全;安全文化重在宣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我所工作的社区,包括四个生活小区的近3500多住户和商铺,10000多职工家属,整个社区的安全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接触这项工作的数年中,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工作思路——从长远的角度,既能使社区基础的安全工作每日累加,循序渐进,不断夯实,又能在关键时期立竿见影地看到和谐安定的良好结果,从而使安全工作保持良性发展的态势。近一年多来,经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贯彻,结合基地社区自身的特点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我有了一些启发:
1.要做好社区的安全工作,以人为本是关键
在企业生活社区抓安全工作,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原因在于,社区不同于企业,人员之间没有行政关系,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社区的大部分人员以老人和孩子构成的弱体力群体为主,以低学识、低信息量的人群为主,而且,人际间的信息传播(邻里、亲友传播)超过了任何其他形式的传播。由于社区里人群的以上这些特点,使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才能有效开展。
举例说,在2009年上半年进行的生活区灾后重建、维修加固工作,是一项政府的惠民政策,部分经过鉴定为重度危险的楼房,需要完全搬空,进行封闭加固,才能确保安全,但很多居民仅仅因为麻烦,拒绝搬出,一些老人在子女的怂恿下,甚至来和重建工作组闹事。还有个别的居民担心自家的装修遭到破坏,提出不进行加固,同时,紧锁房门,不予配合。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显示了社区人群构成的特点,就是低学识、低信息量、人际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居民囿于个人的小利益,不能马上认识到楼房的安全是该栋楼房所有人的最大利益。道理虽然简单,但居民的不理解,也是不争的现实。在此现状之下,当时给参加重建工作组的很多同志带来了困惑和不理解,为什么做这些明显有利于这些居民的事,还要受到他们的指责?此时,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给了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指导。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本身就是安全工作的核心,灾后重建本身也正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这两者是不冲突的。部分居民因为个人的素质、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安全意识等等原因没有充分认识到,在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下,不予配合,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明确了这一关键问题之后,工作组的同志打消了不理解的态度,经过分工,分头对重点居民进行讲解和劝说,然后,把全体居民集中起来解疑,最终,大家全部搬出了危楼,使维修加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全体居民的安全也得到根本的保障。
2.社区的安全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好社区的安全文化建设,其最首要的就是做好宣传工作
文化不是命令,而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被人们自觉执行的行为准则。根据社区群众的特点,以文化建设的方式推行安全工作,应该就是以人为本。而一种文化需要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最主要的就是针对所在人群进行适当的宣传。
在社区中对安全工作进行宣传,过去的方式多是单一的和平面的。比如,横幅、标语、宣传单等方式,通过这些形式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非常有限。为了能尽可能地达到安全宣传的效果,以期达到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我们尝试以比较立体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比如,现场讲解火灾事故原因等。
具体地讲,在冬季时,有两个生活区发生过火情,为了防微杜渐,我们面向整个社区进行全面的剖析,把整个过程和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火情分析,把发生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都一一罗列出来,通过电视讲解、专栏张贴、现场宣传等各种方式立体地告知全体社区居民,大家对发生在自己身边左邻右舍的情况特别熟悉,也特别容易理解,宣传效果尤为突出。另一事件的分析讲解和宣传更是推动了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进步。这同样是一起发生在冬季的火情,原因是楼房单元线路老化。早在火情三天前已经有人向居委会反映有焦糊味,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最终发生了火情,因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通过这一事件,我们着重向广大居民分析了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如果附近的居民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如果居委会的同志接到群众反映,第一时间向物业公司投诉,此事件就会被避免。全民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就意味着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也同时意味着社区更加和谐安定。
3.把科学发展观用于指导社区安全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社区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应该被鼓动起来,参加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只有全民参与的安全建设才稳固。过去一年中,在社区进行灾后重建、天燃气引进、综合治理、维稳保安定等重大工作中,我们都尝试把居委会、物业公司、派出所、离退休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基地管理处等社区中所涉及的所有管理团体都纳入到安全建设中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作为例证的,一是我们组织上述所有团体共同举办了大型的消防演练,以最真实的现场模拟、最广泛的人群参与,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这种所有积极因素都加以作用的方式,很好巩固了整个社区的安全文化基础。
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3
一是以新闻媒体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城市管理宣传工作。突出宣传集中拆违、城管示范达标路创建、户外广告整治、文化市场、环保管理、执法延伸和队伍建设等工作,发挥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强式宣传作用,对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宣传,结合集中整治活动中的事例,以案释法,多出宣传精品,使法制宣传教育实现经常化。充分利用《简报》、《城管行政执法》、电视台等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保证每次局里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活动都有跟踪报道。同时,将好的题材、作品向省和国家有关媒体投稿,力争全年向《今日》等各级媒体投稿不低于30篇。
二是拓宽信息报送渠道,建立健全信息员制度。为逐步实现信息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由中队、科室分别确定信息人员1名,专门负责向宣传科报送信息和稿件,每周报送不少于局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规定数量。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经验及先进典型事迹等,要求字迹清楚,内容详实。
三是进一步丰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宣传点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一步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以推进文明执法工作为着力点,实现与市民的互动与沟通。在进一步巩固“用心执法,真情服务”执法服务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管执法进校园活动、创建党员品牌及广泛征求意见等活动,着力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与交流,为开展执法活动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4
摘 要:研究目的:了解深圳市城管一线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压力的关系,通过研究找出问题,并进行解决。研究方法:采取职业倦怠量表MBI-GS和自编压力源调查问卷,对117例城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MBI-GS量表中,总分均值为2.59,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分别为2.42,2.30和2.96。压力问卷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压力。采用spss16.0统计程序进行相关分析,MBI-GS总分与压力问卷总分相关系数r=0.259,p
关键词:一线城管执法人员 职业倦怠 压力感 解决办法
关键词:一线城管执法人员 职业倦怠 压力感 解决办法
1.问题提出
1.问题提出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与压力相关的重要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 的研究最具代表性。1981 年,Maslach 等人进一步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低个人成就感(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和价值倾向降低),并根据其理论结构编制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MBI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重测信度很好,与工作满意度、抑郁和焦虑等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与压力相关的重要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 的研究最具代表性。1981 年,Maslach 等人进一步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低个人成就感(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和价值倾向降低),并根据其理论结构编制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MBI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重测信度很好,与工作满意度、抑郁和焦虑等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
近年来,城管一线执法人员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争议一直不断,工作压力大、难度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如果不能顺利应对职业压力,即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职业倦怠就会产生,影响日常一线执法工作。
近年来,城管一线执法人员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争议一直不断,工作压力大、难度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如果不能顺利应对职业压力,即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职业倦怠就会产生,影响日常一线执法工作。
2009年以来,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与被执法者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甚至演变为流血事件,恶性事件也屡见不鲜,城管执法人员与街头小贩等的社会身份差异和部分城管执法者的粗暴执法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2009年以来,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与被执法者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甚至演变为流血事件,恶性事件也屡见不鲜,城管执法人员与街头小贩等的社会身份差异和部分城管执法者的粗暴执法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社会上渐渐形成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印象恶劣,很多被执法者不配合工作,使城管队员的工作成就感降低,产生职业倦怠。
社会上渐渐形成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印象恶劣,很多被执法者不配合工作,使城管队员的工作成就感降低,产生职业倦怠。
目前,关于一线城管执法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调查和研究还相对较少,此领域的探索还比较薄弱。为此,带着疑问进行考察,笔者深入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中,发放大量调查问卷,试图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和特征,以便为城管执法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管执法队伍的良性发展,保证深圳城市环境持续优化。
目前,关于一线城管执法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调查和研究还相对较少,此领域的探索还比较薄弱。为此,带着疑问进行考察,笔者深入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中,发放大量调查问卷,试图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和特征,以便为城管执法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管执法队伍的良性发展,保证深圳城市环境持续优化。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2.1对象
调查对象为深圳市不同区域的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共117名。其中男性107名,女性1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42人(占36%),30~40岁之间的59人(占50%),40~50岁之间的14人(占12%),50~60岁之间的2人(占2%)。
调查对象为深圳市不同区域的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共117名。其中男性107名,女性1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42人(占36%),30~40岁之间的59人(占50%),40~50岁之间的14人(占12%),50~60岁之间的2人(占2%)。
其中工龄在1~3年的25人(占21%),4~8年的52人(占44%),9~15年的20人(占17%), 16~25年的17人(占15%),26年以上的3人(占3%)。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有32人,占27%,大专或本科的有82人,占70%,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4人,占3%。
其中工龄在1~3年的25人(占21%),4~8年的52人(占44%),9~15年的20人(占17%), 16~25年的17人(占15%),26年以上的3人(占3%)。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有32人,占27%,大专或本科的有82人,占70%,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4人,占3%。
117名被调查者中职务在科员及以下的有79人,占67%,副科级的18人,占15%,正科级的16人,占14%,副处级的1人,占1%。
117名被调查者中职务在科员及以下的有79人,占67%,副科级的18人,占15%,正科级的16人,占14%,副处级的1人,占1%。
2.2方法
2.2方法
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城管人员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婚姻状况、职称等个人基本信息。
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城管人员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婚姻状况、职称等个人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是职业倦怠量表MBI-GS,2002年经心理学者李超平修订为国内版MBI-GS。量表采用五点自评方式,计分方式为1-5分。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每年几次”,3代表“每月几次”,4代表“每周几次”,5代表“每天如此”,分值越高则代表倦怠越强。
第二部分是职业倦怠量表MBI-GS,2002年经心理学者李超平修订为国内版MBI-GS。量表采用五点自评方式,计分方式为1-5分。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每年几次”,3代表“每月几次”,4代表“每周几次”,5代表“每天如此”,分值越高则代表倦怠越强。
五点计分之平均值中间数为2分,2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2-3分者表示职业倦怠比较严重,3分以上者表示职业倦怠非常严重。该量表包括三部分: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Cynicism)和低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绪衰竭分量表包括5道题,去个性化分量表包括5道题,成就感低落分量表包括6道题(为反向计分),整个问卷共16道题。
五点计分之平均值中间数为2分,2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2-3分者表示职业倦怠比较严重,3分以上者表示职业倦怠非常严重。该量表包括三部分: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Cynicism)和低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绪衰竭分量表包括5道题,去个性化分量表包括5道题,成就感低落分量表包括6道题(为反向计分),整个问卷共16道题。
第三部分是城管人员压力问卷,共12题,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社会压力、职业本身等层面进行设计,编制而成,最后第13题为开放式问题。采用五点自评方式,计分方式为1-5 分。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每年几次”,3代表“每月几次”,4代表“每周几次”,5代表“每天如此”,分值越高则代表压力越大。
第三部分是城管人员压力问卷,共12题,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社会压力、职业本身等层面进行设计,编制而成,最后第13题为开放式问题。采用五点自评方式,计分方式为1-5 分。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每年几次”,3代表“每月几次”,4代表“每周几次”,5代表“每天如此”,分值越高则代表压力越大。
2.3统计分析
2.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F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F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3.结果
3.结果
本研究采用的是五点自评方式,五点计分的理论中数为2分,2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2-3分者表示职业倦怠比较严重,3分以上者表示职业倦怠非常严重。此次调查数据表明,有5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减退或者没有成就感。
本研究采用的是五点自评方式,五点计分的理论中数为2分,2分以下者表示职业倦怠较低,2-3分者表示职业倦怠比较严重,3分以上者表示职业倦怠非常严重。此次调查数据表明,有5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减退或者没有成就感。
下面是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各维度基本情况见表1:
下面是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各维度基本情况见表1:
3.1不同年龄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3.1不同年龄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42人(占36%),30~40岁之间的59人(占50%),40~50岁之间的14人(占12%),50~60岁之间的2人(占2%)。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1: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42人(占36%),30~40岁之间的59人(占50%),40~50岁之间的14人(占12%),50~60岁之间的2人(占2%)。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1:
3.2不同工龄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3.2不同工龄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工龄在1~3年的25人(占21%),4~8年的52人(占44%),9~15年的20人(占17%),16~25年的17人(占15%),26年以上的3人(占3%)。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2: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工龄在1~3年的25人(占21%),4~8年的52人(占44%),9~15年的20人(占17%),16~25年的17人(占15%),26年以上的3人(占3%)。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2:
3.3不同学历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3.3不同学历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有32人,占27%,大专或本科的有82人,占70%,研究生及以上的4人,占3%。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3: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有32人,占27%,大专或本科的有82人,占70%,研究生及以上的4人,占3%。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3:
3.4不同职称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3.4不同职称城管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比较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职务在科员及以下的有79人,占67%,副科级的18人,占15%,正科级的16人,占14%,副处级的1人,占1%。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4:
在被调查的117名城管人员中,职务在科员及以下的有79人,占67%,副科级的18人,占15%,正科级的16人,占14%,副处级的1人,占1%。他们在各维度上的结果呈现如图4:
3.5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压力来源情况
3.5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压力来源情况
根据之前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口头访谈,从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社会压力、职业本身等角度列出他们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12条压力源,其中排名情况如下表2:
根据之前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口头访谈,从工作压力、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社会压力、职业本身等角度列出他们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12条压力源,其中排名情况如下表2:
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MBI-GS总分与压力问卷总分做Pearson积差相关,相关系数r=
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MBI-GS总分与压力问卷总分做Pearson积差相关,相关系数r=
0.259,p
0.259,p
4.相关讨论
4.相关讨论
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退,20―30岁的一线工作人员刚开始工作,并未熟悉和适应工作环境,理想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得不到应有的职业尊重和理解,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职业倦怠感最强。
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退,20―30岁的一线工作人员刚开始工作,并未熟悉和适应工作环境,理想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得不到应有的职业尊重和理解,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职业倦怠感最强。
存入我的阅览室
而30―40岁的人已处中年,对工作比较适应,但承担的家庭和责任感较重,压力大,希望有实现自身价值,城管工作并未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因此三个维度中30―40岁的人成就感最低,40―50岁的人群由于工作时间久,职业倦怠最严重。相反,50岁以后工作得心应手,感到轻松。
而30―40岁的人已处中年,对工作比较适应,但承担的家庭和责任感较重,压力大,希望有实现自身价值,城管工作并未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因此三个维度中30―40岁的人成就感最低,40―50岁的人群由于工作时间久,职业倦怠最严重。相反,50岁以后工作得心应手,感到轻松。
职业倦怠感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长,不断累积,在工作16―25年时达到顶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都较高,属于一个工作的死亡期,心力俱疲,过了这个时期,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都逐渐减弱,职业倦怠感逐渐变小。
职业倦怠感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长,不断累积,在工作16―25年时达到顶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都较高,属于一个工作的死亡期,心力俱疲,过了这个时期,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都逐渐减弱,职业倦怠感逐渐变小。
职业倦怠感在三个维度上都随着学历的增高逐渐加强。学历越高,其需要自我实现感,希望可以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和提升。而低学历者可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工作中更能产生积极情绪。叛Ю脑龈咧鸾ゼ忧俊QЮ礁撸湫枰晕沂迪指校M梢阅茉诠ぷ髦谢竦贸删秃吞嵘6脱Ю呖赡苷湎Ю粗灰椎墓ぷ骰幔ぷ髦懈懿樾鳌
科员及以下,副科级和正科级的职位的城管人员在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太明显,但副处级别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显著增强,说明职位越高,其承担的工作压力越大,思想压力越大,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倦怠感。近年来,高级官员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高职位人员由于其长期处于领导职位,工作量大,又难以释放和舒缓心理压力,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严重,更值得关注。
科员及以下,副科级和正科级的职位的城管人员在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太明显,但副处级别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显著增强,说明职位越高,其承担的工作压力越大,思想压力越大,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倦怠感。近年来,高级官员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高职位人员由于其长期处于领导职位,工作量大,又难以释放和舒缓心理压力,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严重,更值得关注。
在压力问卷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其次是,对自己工作要求和期望高的压力和他人对本单位的评价较低的压力,排在末位的是与同事不能真诚相处的压力和能力不足,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压力。
在压力问卷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其次是,对自己工作要求和期望高的压力和他人对本单位的评价较低的压力,排在末位的是与同事不能真诚相处的压力和能力不足,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压力。
由此看来,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注重执法环境和执法对象的态度,如果执法对象对工作不配合或者产生敌意,或者因为来自社会异样的看法等,都会对城管执法人员造成巨大思想压力,他们非常希望社会能对城管执法工作有认同感和正确评价。
由此看来,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注重执法环境和执法对象的态度,如果执法对象对工作不配合或者产生敌意,或者因为来自社会异样的看法等,都会对城管执法人员造成巨大思想压力,他们非常希望社会能对城管执法工作有认同感和正确评价。
而调查人员在走访中也发现,很多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包袱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受到城市行政主管领导的重视,而一线被执法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又给执法人员带来巨大的执法难度,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难做,加上来自社会公众对被执法者的一线同情核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低下评价,这些压力的集聚造成城管执法人员幸福感的急剧下降。
而调查人员在走访中也发现,很多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包袱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受到城市行政主管领导的重视,而一线被执法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又给执法人员带来巨大的执法难度,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难做,加上来自社会公众对被执法者的一线同情核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低下评价,这些压力的集聚造成城管执法人员幸福感的急剧下降。
经济压力也是造成他们职业倦怠的来源之一,他们普遍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会逐渐产生对工作的厌倦感。
经济压力也是造成他们职业倦怠的来源之一,他们普遍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会逐渐产生对工作的厌倦感。
还有就是从事几十年一线执法工作也得不到晋升的人员,可见,一个完整和公平公正的奖励制度和晋升体系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就是从事几十年一线执法工作也得不到晋升的人员,可见,一个完整和公平公正的奖励制度和晋升体系是多么的重要。
总体来说,压力与职业倦怠有正相关,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感也就越强,当身处巨大的压力之中时,是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的,而这也必然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下降等。
总体来说,压力与职业倦怠有正相关,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感也就越强,当身处巨大的压力之中时,是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的,而这也必然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下降等。
5.结论
5.结论
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比较严重,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在40―50岁和工龄在16―25年之间最强,高学历和高职位者的倦怠感大于低学历和低职位者。
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比较严重,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在40―50岁和工龄在16―25年之间最强,高学历和高职位者的倦怠感大于低学历和低职位者。
职业倦怠感与其所承受的思想压力等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非常影响一线城管执法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职业倦怠感与其所承受的思想压力等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非常影响一线城管执法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因此,减轻一线城管人员的压力,有助于缓解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有助于一线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维护执法人员的心理健康。
因此,减轻一线城管人员的压力,有助于缓解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有助于一线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维护执法人员的心理健康。
6.解决建议
6.解决建议
通过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心理压力巨大,而且职业倦怠感已经可能影响到日常工作的执法工作,那么针对相关分析,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应该被实施和尽快落实,以缓解目前的窘境。
通过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心理压力巨大,而且职业倦怠感已经可能影响到日常工作的执法工作,那么针对相关分析,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应该被实施和尽快落实,以缓解目前的窘境。
首先,尽快进行心理压力的缓解。心理压力太大就需要寻找舒缓的途径,如今,很多城管一线单位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正视此问题,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首先,尽快进行心理压力的缓解。心理压力太大就需要寻找舒缓的途径,如今,很多城管一线单位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正视此问题,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近年来,各级城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城管执法一线人员心理问题的重视,深圳市城管监察支队邀请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专家为一线人员进行心理讲座,而且表示开通心理咨询专线,为50余个基层执法队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师。
近年来,各级城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城管执法一线人员心理问题的重视,深圳市城管监察支队邀请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专家为一线人员进行心理讲座,而且表示开通心理咨询专线,为50余个基层执法队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师。
对于城管一线执法人员来说,也应加强自身心理的调节,增强应对能力。当社会负面评价袭来时,更应正视这些评价,并从自身做起,努力去扭转这种评价。
对于城管一线执法人员来说,也应加强自身心理的调节,增强应对能力。当社会负面评价袭来时,更应正视这些评价,并从自身做起,努力去扭转这种评价。
其次,应该呼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晋升体系。调查发现,很多被调查者的压力还来自于晋升机会少的压力,而这就需要相关负责部门体察民情,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建立一套合理的晋升体系,解决一线执法者的压力。
其次,应该呼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晋升体系。调查发现,很多被调查者的压力还来自于晋升机会少的压力,而这就需要相关负责部门体察民情,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建立一套合理的晋升体系,解决一线执法者的压力。
还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所谓上通下达,沟通为重。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巨大压力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沟通渠道的不畅,工作中的这种渠道堵塞容易积聚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还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所谓上通下达,沟通为重。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巨大压力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沟通渠道的不畅,工作中的这种渠道堵塞容易积聚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和相关负责人员的沟通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重要,相关诉求的合理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而对执法负责人来说这也很重要,通过沟通可以了解一线的想法,获取来自一线的信息,进而更好地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和相关负责人员的沟通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重要,相关诉求的合理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而对执法负责人来说这也很重要,通过沟通可以了解一线的想法,获取来自一线的信息,进而更好地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丰富工作人员业余生活。压力来自多处,充实可以使人振奋。一线执法人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精神紧张,这就难免压力巨大,而业余生活的丰富应该对解决压力有一些效果。
再者,丰富工作人员业余生活。压力来自多处,充实可以使人振奋。一线执法人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精神紧张,这就难免压力巨大,而业余生活的丰富应该对解决压力有一些效果。
例如结合一线城管执法工作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思想交流会等,应该都是可以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而且在丰富业余生活中可以转移执法工作压力,是执法人员获得自我价值认同和心理自我减压。
例如结合一线城管执法工作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思想交流会等,应该都是可以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而且在丰富业余生活中可以转移执法工作压力,是执法人员获得自我价值认同和心理自我减压。
总之,相关原因已经分析找到,而如何解决已经摆在面前,这不仅需要研究者提出良好建议,更需要一线城管执法人员自我思考,还需要相关单位负责人来研究。
总之,相关原因已经分析找到,而如何解决已经摆在面前,这不仅需要研究者提出良好建议,更需要一线城管执法人员自我思考,还需要相关单位负责人来研究。
(本课题为2009年度深圳市城管局科研项目。课题组由深圳市城管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人员组成,课题执笔人:梁国锋。课题组成员:赵啸海、梁国锋、张建军、张 磊、林润华、叶仕安、曾利彬等)
(本课题为2009年度深圳市城管局科研项目。课题组由深圳市城管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人员组成,课题执笔人:梁国锋。课题组成员:赵啸海、梁国锋、张建军、张 磊、林润华、叶仕安、曾利彬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大胜:《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1]王大胜:《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2]罗勇:《警察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载《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罗勇:《警察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载《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载《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3]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载《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4]张金美、张理义:《职业倦怠研究》,载《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4]张金美、张理义:《职业倦怠研究》,载《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5]张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张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6]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7]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载《教育探索》,2007年09期
[8]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载《教育探索》,2007年09期
[9] 李迩等:《罗湖城管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再《深圳商报》,2008年4月16日B2版
[9] 李迩等:《罗湖城管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再《深圳商报》,2008年4月16日B2版
存入我的阅览室
而30―40岁的人已处中年,对工作比较适应,但承担的家庭和责任感较重,压力大,希望有实现自身价值,城管工作并未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因此三个维度中30―40岁的人成就感最低,40―50岁的人群由于工作时间久,职业倦怠最严重。相反,50岁以后工作得心应手,感到轻松。
而30―40岁的人已处中年,对工作比较适应,但承担的家庭和责任感较重,压力大,希望有实现自身价值,城管工作并未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因此三个维度中30―40岁的人成就感最低,40―50岁的人群由于工作时间久,职业倦怠最严重。相反,50岁以后工作得心应手,感到轻松。
职业倦怠感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长,不断累积,在工作16―25年时达到顶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都较高,属于一个工作的死亡期,心力俱疲,过了这个时期,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都逐渐减弱,职业倦怠感逐渐变小。
职业倦怠感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长,不断累积,在工作16―25年时达到顶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都较高,属于一个工作的死亡期,心力俱疲,过了这个时期,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都逐渐减弱,职业倦怠感逐渐变小。
职业倦怠感在三个维度上都随着学历的增高逐渐加强。学历越高,其需要自我实现感,希望可以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和提升。而低学历者可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工作中更能产生积极情绪。
职业倦怠感在三个维度上都随着学历的增高逐渐加强。学历越高,其需要自我实现感,希望可以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和提升。而低学历者可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工作中更能产生积极情绪。
科员及以下,副科级和正科级的职位的城管人员在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太明显,但副处级别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显著增强,说明职位越高,其承担的工作压力越大,思想压力越大,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倦怠感。近年来,高级官员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高职位人员由于其长期处于领导职位,工作量大,又难以释放和舒缓心理压力,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严重,更值得关注。
科员及以下,副科级和正科级的职位的城管人员在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太明显,但副处级别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显著增强,说明职位越高,其承担的工作压力越大,思想压力越大,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倦怠感。近年来,高级官员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高职位人员由于其长期处于领导职位,工作量大,又难以释放和舒缓心理压力,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严重,更值得关注。
在压力问卷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其次是,对自己工作要求和期望高的压力和他人对本单位的评价较低的压力,排在末位的是与同事不能真诚相处的压力和能力不足,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压力。
在压力问卷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其次是,对自己工作要求和期望高的压力和他人对本单位的评价较低的压力,排在末位的是与同事不能真诚相处的压力和能力不足,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压力。
由此看来,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注重执法环境和执法对象的态度,如果执法对象对工作不配合或者产生敌意,或者因为来自社会异样的看法等,都会对城管执法人员造成巨大思想压力,他们非常希望社会能对城管执法工作有认同感和正确评价。
由此看来,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注重执法环境和执法对象的态度,如果执法对象对工作不配合或者产生敌意,或者因为来自社会异样的看法等,都会对城管执法人员造成巨大思想压力,他们非常希望社会能对城管执法工作有认同感和正确评价。
而调查人员在走访中也发现,很多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包袱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受到城市行政主管领导的重视,而一线被执法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又给执法人员带来巨大的执法难度,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难做,加上来自社会公众对被执法者的一线同情核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低下评价,这些压力的集聚造成城管执法人员幸福感的急剧下降。
而调查人员在走访中也发现,很多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包袱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受到城市行政主管领导的重视,而一线被执法者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又给执法人员带来巨大的执法难度,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难做,加上来自社会公众对被执法者的一线同情核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低下评价,这些压力的集聚造成城管执法人员幸福感的急剧下降。
经济压力也是造成他们职业倦怠的来源之一,他们普遍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会逐渐产生对工作的厌倦感。
经济压力也是造成他们职业倦怠的来源之一,他们普遍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会逐渐产生对工作的厌倦感。
还有就是从事几十年一线执法工作也得不到晋升的人员,可见,一个完整和公平公正的奖励制度和晋升体系是多么的重要。逑凳嵌嗝吹闹匾
总体来说,压力与职业倦怠有正相关,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感也就越强,当身处巨大的压力之中时,是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的,而这也必然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下降等。
总体来说,压力与职业倦怠有正相关,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感也就越强,当身处巨大的压力之中时,是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的,而这也必然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下降等。
5.结论
5.结论
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比较严重,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在40―50岁和工龄在16―25年之间最强,高学历和高职位者的倦怠感大于低学历和低职位者。
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比较严重,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在40―50岁和工龄在16―25年之间最强,高学历和高职位者的倦怠感大于低学历和低职位者。
职业倦怠感与其所承受的思想压力等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非常影响一线城管执法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职业倦怠感与其所承受的思想压力等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不被执法对象理解的压力、经济压力和晋升机会少的压力非常影响一线城管执法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因此,减轻一线城管人员的压力,有助于缓解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有助于一线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维护执法人员的心理健康。
因此,减轻一线城管人员的压力,有助于缓解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有助于一线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维护执法人员的心理健康。
6.解决建议
6.解决建议
通过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心理压力巨大,而且职业倦怠感已经可能影响到日常工作的执法工作,那么针对相关分析,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应该被实施和尽快落实,以缓解目前的窘境。
通过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深圳市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的心理压力巨大,而且职业倦怠感已经可能影响到日常工作的执法工作,那么针对相关分析,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应该被实施和尽快落实,以缓解目前的窘境。
首先,尽快进行心理压力的缓解。心理压力太大就需要寻找舒缓的途径,如今,很多城管一线单位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正视此问题,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首先,尽快进行心理压力的缓解。心理压力太大就需要寻找舒缓的途径,如今,很多城管一线单位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正视此问题,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近年来,各级城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城管执法一线人员心理问题的重视,深圳市城管监察支队邀请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专家为一线人员进行心理讲座,而且表示开通心理咨询专线,为50余个基层执法队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师。
近年来,各级城管部门也加强了对城管执法一线人员心理问题的重视,深圳市城管监察支队邀请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专家为一线人员进行心理讲座,而且表示开通心理咨询专线,为50余个基层执法队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师。
对于城管一线执法人员来说,也应加强自身心理的调节,增强应对能力。当社会负面评价袭来时,更应正视这些评价,并从自身做起,努力去扭转这种评价。
对于城管一线执法人员来说,也应加强自身心理的调节,增强应对能力。当社会负面评价袭来时,更应正视这些评价,并从自身做起,努力去扭转这种评价。
其次,应该呼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晋升体系。调查发现,很多被调查者的压力还来自于晋升机会少的压力,而这就需要相关负责部门体察民情,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建立一套合理的晋升体系,解决一线执法者的压力。
其次,应该呼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晋升体系。调查发现,很多被调查者的压力还来自于晋升机会少的压力,而这就需要相关负责部门体察民情,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建立一套合理的晋升体系,解决一线执法者的压力。
还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所谓上通下达,沟通为重。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巨大压力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沟通渠道的不畅,工作中的这种渠道堵塞容易积聚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还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所谓上通下达,沟通为重。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巨大压力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沟通渠道的不畅,工作中的这种渠道堵塞容易积聚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和相关负责人员的沟通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重要,相关诉求的合理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而对执法负责人来说这也很重要,通过沟通可以了解一线的想法,获取来自一线的信息,进而更好地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和相关负责人员的沟通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非常重要,相关诉求的合理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而对执法负责人来说这也很重要,通过沟通可以了解一线的想法,获取来自一线的信息,进而更好地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丰富工作人员业余生活。压力来自多处,充实可以使人振奋。一线执法人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精神紧张,这就难免压力巨大,而业余生活的丰富应该对解决压力有一些效果。
再者,丰富工作人员业余生活。压力来自多处,充实可以使人振奋。一线执法人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精神紧张,这就难免压力巨大,而业余生活的丰富应该对解决压力有一些效果。
例如结合一线城管执法工作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思想交流会等,应该都是可以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而且在丰富业余生活中可以转移执法工作压力,是执法人员获得自我价值认同和心理自我减压。
例如结合一线城管执法工作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思想交流会等,应该都是可以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而且在丰富业余生活中可以转移执法工作压力,是执法人员获得自我价值认同和心理自我减压。
总之,相关原因已经分析找到,而如何解决已经摆在面前,这不仅需要研究者提出良好建议,更需要一线城管执法人员自我思考,还需要相关单位负责人来研究。
总之,相关原因已经分析找到,而如何解决已经摆在面前,这不仅需要研究者提出良好建议,更需要一线城管执法人员自我思考,还需要相关单位负责人来研究。
(本课题为2009年度深圳市城管局科研项目。课题组由深圳市城管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人员组成,课题执笔人:梁国锋。课题组成员:赵啸海、梁国锋、张建军、张 磊、林润华、叶仕安、曾利彬等)
(本课题为2009年度深圳市城管局科研项目。课题组由深圳市城管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人员组成,课题执笔人:梁国锋。课题组成员:赵啸海、梁国锋、张建军、张 磊、林润华、叶仕安、曾利彬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大胜:《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1]王大胜:《职业倦怠理论及干预方法》,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2]罗勇:《警察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载《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罗勇:《警察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载《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载《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3]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载《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4]张金美、张理义:《职业倦怠研究》,载《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4]张金美、张理义:《职业倦怠研究》,载《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5]张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张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6]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7]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载《教育探索》,2007年09期
[8]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载《教育探索》,2007年09期
[9] 李迩等:《罗湖城管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再《深圳商报》,2008年4月16日B2版
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5
何谓城管公共关系?概括来说,城管公共关系就是公共关系理论在城管队伍自身建设上的应用,是城管队伍运用公共关系理论的各种理念、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各种决策、活动和措施更加符合公众的要求,争取公众对自己更大的理解、信任、好感、支持与配合。
一、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的个案
2013年4月10日9时40分许,松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大队应急中队接到G60沪昆高速枫泾道口检查站交警举报,查获在枫泾道口有一辆运输餐厨废弃油脂的重型货车。应急中队即派几名队员前往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车载共计112桶、约20吨废弃油脂,并打算运往外地,当事人无法提供任何相关审批手续证明,我队员即对该车辆进行先行登记保存。随后,上海新闻综合频道即对此事进行了新闻报道,并且对应急中队队长曹大云进行采访,使此类公众关心的事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从而树立了城管正面的执法形象。
(一)处置得当,程序规范
在整个案件处置过程中,应急中队秉承依法办案、依规办事的原则,当场开具了《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以涉嫌违反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112桶废弃油脂和重型卡车予以先行登记保存。同时,还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谈话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等相关法律文书,并做好当事人《陈述笔录》,并对询问情况当场予以录音,将录音资料做成光盘作为证据予以保存。这样做,既保护了违法人员相对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又做到执法程序文明规范,树立起了城管队员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
(二)反应及时,宣传有力
在此次事件中,应急中队做到了反应迅速、及时,并且积极主动面对媒体,做到资源联动,积极争取主流媒体的支持。用媒体的力量宣传、教育群众,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理解、支持城管执法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意识,争取良好的执法公共关系大环境,这是当今城管工作中的难点,也是今后我们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次城管公共关系事件扩大了城管良性影响面,并且普及了公众法律意识,使群众对城管的工作性质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那就是城管不仅是管理小摊贩的,而且还管理地沟油的收运以及处置。
二、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现状
2006年,上海市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创建。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的综合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构建城管执法和谐公共关系,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公关措施。
一是拍摄新的形象宣传片;二是更换新的视觉识别系统;三是投放公交车站牌广告、LED灯箱广告;四是推进 “进社区、进商家、进单位、进工地、进学校”(简称“五进”)活动,达到广泛宣传、定期走访、管控结合、信息交流的目的。总体来说,这些公关措施都为树立执法队员情系百姓、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奠定了基础,是构建城管和谐公共关系的重要举措。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此次餐厨废弃油脂案而言,未能形成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以及公共关系专业团队,成为了此次公共关系事件处理的瓶颈。针对此类事件,应该结合其他公关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公关效果:例如:1.在各个小区发放地沟油宣传单页;2.结合电视台开展关于地沟油收运处置的专题报道;3.与松江区各商家签订地沟油处置责任书,并请各大主流媒体对其进行后续报道;4.在此后的执法活动中,加大地沟油查处范围和查处力度,每次较大的执法活动结束后主动向媒体披露事件经过等。这些措施都能进一步增强公众的信赖感,树立正面的城管形象。
如今,城管队员的一举一动仍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的焦点,执法事件也时常成为爆炸性的头条新闻,这既给城管宣传带来一定的便利性,也使一些负面的现象呈几何数放大,折射出城管公共关系的构建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管主体的公关“三缺”
1.公共关系意识缺位
部分城管人员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沿用过去的手段进行执法,犯经验主义错误,在心理导向上,倾向于树立个人和组织的权威性,习惯于高高在上,而对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客观的认识,或者对公共关系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认识到公共关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城管队伍的整体形象,关系到城管执法氛围的创建,关系到城管工作的成败。
2.公共关系理念缺乏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城管执法机关逐步转型为服务型机关,但仍有少数部门和人员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尽管每年都在开展一些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树立形象,但往往只是在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案件上。公共关系理念没有渗透到城管的各种日常行为中,许多队员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缺乏公共关系理念,很少将自己的日常执法行为与公共关系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3.公共关系能力缺失
现代公关活动要求我们的城管队员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公关能力培养,缺乏对城管公共关系特点及规律的应有研究,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与公众的沟通上不能应付自如,难以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人情化、情绪化倾向明显,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城管客体的多样“因素”
1.群众诉求各异
在社会问题突出的今天,在市场经济与经济发展转型期,在各种利益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损害不同单位、不同个体的利益,也就必然会出现诸多的矛盾。城管队伍作为党和政府职能改革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城市管理执法职能部门,承担着维护城市的环境和秩序,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直接面对群众,因此,部分利益受损的群众往往把问题的矛头对准城管,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向城管部门发泄,由此出现了对立矛盾,这就不利于城管执法与公众良好关系的建立。
2.执法范围过大
由于城管机构行使的是集中执法权,执法项目多而杂,执法内容多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市民大多对城管的法律条文和执法范围不熟悉,因此,在执法活动中,民众多有抵触情绪,对城管的印象是“只手遮天”、“无法无天”。而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群众误以为城管没有履行好管理城市环境,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职责,久而久之,城管权力大,却什么也管不好的名声由此产生。
3.执法对象多样
在进行城管执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法过程让群众表示“看不懂”,同情弱者的呼声超过了理性看待执法的一面。正是因为城管工作的特定性,也决定了城管执法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与多层次性,而这一特性也导致城管队伍在开展公共关系建设时,必须要考虑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按照需要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技巧,否则就难见成效,事与愿违。
4.沟通渠道不畅
目前城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是个略显“神秘”的职能部门。市民对城管的印象大多来源于媒体宣传的“收摊”,对于城管的其他职能,民众知之甚少。而坊间流传的关于城管的流言和传说,也都因此而起。一方面,城管执法的宣传多采用形象加口号的形式出现,无形之中隔开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群众难以产生亲近感,宣传效果也不佳。另一方面,群众对相关法律不熟悉,难以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群众的渠道。虽然设有科及群众联系热线,但基本上只是被动地接待上访群众、应付危机事件,没有定时定点地与群众进行交流,传播新的政策、法规,倾听群众意见。
5.媒体声音杂乱
现今,某些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可读性、轰动性和关注性,往往是“标题党”,对各种新闻报道加以夸张,失去了新闻本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于是,城管执法机关清理马路市场、拆除违章建筑、查处户外广告等社会争议较大的行为时常见诸报端,而查处破坏园林、绿地,运输渣土撒漏,地沟油处置,夜间违章施工等行为则经常被一带而过。并且不论全国各地哪一个城管执法机关出现问题,标题大都以“城管”开头,上海乃至松江城管也因此背了黑锅。这无疑给城管公共关系建设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城管执法和谐公共关系的建构
综上所述,城管执法公共关系较为紧张,如何据此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和谐公共关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即能达成,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加以实施。此次松江区废弃油脂案的公关事件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给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同时,此次公关事件的不足之处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如何行之有效地构建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创建“和谐执法”的城管公共关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公共关系建设必须积聚合力,用心规划,才能实现和谐公共关系构建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讲,在原有经验和技巧的基础上,设计出整套公共关系建设的措施,进行推广实施,是现今较为可行的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
1.培育公关意识
在各个部门中普及公共关系意识。领导在进行各项决策时,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城管形象,是否有利于改善亲民关系作为基本原则。动员每一名队员,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树立公共关系意识,以和谐执法形象为出发点开展城管执法工作,切实改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关系,使公共关系意识深入人心。并且,注意挖掘各个中队的公关人才,作为培训重点对象,负责各个中队公共关系的建设,深入群众,负责辖区内的社区公共关系建设和维护,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健全公关机构
本着精简性、服务性、协调性、自动调节的原则,设立明确的公关机构,以满足市场化进程中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多种需求。具体的机构形式包括:(1)在大队办公室的基础上增设公共关系职能,或者成立以公关职能为主的公共关系科室,主要负责信息采集、联系媒体、对外宣传、公众接待、公关培训等工作。(2)以各个中队为单位进行公共关系培训,每个中队设立公共关系联系人一名或若干,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群众进行定期走访,建立联系员信息库,将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分类归纳并整理,作为中队实施行政执法权、行政裁量权的基础。
3.提高队伍素质
队伍建设是一切公共关系的基础,要加强各个中队的队伍建设。一是领导以身作则,切实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广泛听取执法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以达到消除误解、增进团结、步调一致的目的。二是要培养城管队伍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其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严格执行《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等条例,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切实履行好城管执法职责。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环境优良,努力树立城管队伍纪律严明、群众信赖的良好公众形象,真正做到“人民城管为人民”。
(二)实施阶段
1.深入执法一线
群众是城市管理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主人。主动走向群众,联系群众,是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关键之一。深入推进“五进”活动,组织发动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一是发放资料。经常发放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城市管理职能职责、地沟油成分、争当文明市民等宣传单页资料,使城市管理宣传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是公开信息。在社区内设立城管执法宣传栏,公布具体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随时保持与群众沟通渠道的畅通;管理队员向管理对象和片区居民发放联系卡,卡上注明联系方式,附注遵守城市管理的温馨提示,加强沟通交流。
三是增进了解。和辖区内群众、管理对象交心谈心,向市民群众普及城市管理知识,增强相互间的了解,赢得理解与支持。
四是群策群力。运用公共沟通思维,强化与民众的互动,向民众请教,共同破解城市管理难题顽症。与媒体联合举办各项活动,引导市民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拉近市民与城市管理的距离。不定期开展城管执法宣传,现场接待来访群众,讲解办案程序及法律法规。
五是组织自治。和街道社区一起,组织居民、业主共同管理自己的辖区。以居委会为单位,与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共建活动,对需要通过行政处罚来解决的问题,共建单位及时通知和配合执法人员进行处罚,形成执法部门与共建单位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2.搞好互动沟通
有效的互动沟通有利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例如香港政府就颇有心得,香港不仅设立了各级的机构,负责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与危机公关处理,而且以更加人性化、科技化的手段实现了与民众的沟通。
香港政府还推出了多款APP软件,实时推送各类信息,方便市民在Ipad和Iphone上查询和浏览。其中“香港政府网”APP软件页面清爽简洁,下设首页、即时新闻、视像新闻、新闻公报、相关链接五项大类,内容包括治安、环境、基建与物流、行政与公民事务、都会生活、政府评论等各项信息,信息内容及时更新,并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为市民查询各项政府信息,反馈各项民意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政府通知你”这款APP软件,利用信息推送的方式,发送各项便民信息,只要有网络,便可及时收到政府关切的信息提醒,如交通管制、雷暴预警、泳滩涨潮等消息,甚至还有在外旅游的警示消息和入境事务助理员的面试公告。香港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各种信息类别进行选择,挑选适合的信息推送方式。这在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民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实现了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沟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可以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的实际做好互动沟通工作。
一是增设网站项目。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网站信息全面,内容丰富,为公众提供一个走近城管、了解城管、实时掌握城管信息的平台。然而有美中不足之处,网站上没有设置案件查询和留言评论功能,如果增设以上两项功能,则能够方便倾听群众的想法,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
二是开发各类软件。如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开发APP软件,开发各类便民软件,方便市民接收和查询城管的相关信息。拓展执法公开的内容,把城管行政管理的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人员等可以公开的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同时,可以按照方便群众理解、有利群众掌握的原则,尝试用新闻推送的形式即时公开案件信息等。
三是要加强与各界的联系。经常与纪委、监察、、检、法、司等机关保持联系,定期派代表到有关单位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加强与民间社团、社会机构的联系,经常邀请他们前来参加座谈,并通过开展城管执法开放月等活动,促进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城管队员定期向其监管对象、管辖群众汇报社区内的环境整治与监管情况及个人的工作情况,并在群众中进行城管工作测评。
3.切实加强宣传
一要发挥媒体的正面作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度重视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的正面能量,按照有利于城管形象建设,有利于城管工作开展的原则,充分借助大众媒体,向公众传递出城管自己的“心声”,切实扩大城管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认真倾听各类媒介有关城市管理的“声音”,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城管执法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以便满足群众的需求。
二要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城管新闻的“失真”现象已经给城管建设公共关系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后果。城管队伍应该改变以往作风,主动“出击”,发表自己的言论,保证各类消息的准确性,减少、杜绝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使城管公共关系走上制度化、专业化建设的轨道,使城管信息系统化、持续化,常态化。切实抓好新闻发言人建设,重视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城管新闻定期等相关制度,有利于城管公共关系的长效发展。
三要重视公共关系广告。充分利用公共关系广告,在现有广告的基础上,增设一些具有亲和力的卡通形象的提示牌,宣传栏漫画、flash公交广告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广告形式,这样既能展示城管系统的亲民形象,又能为相关公众做出指示性的说明,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还能为日常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便利,使城管执法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三)巩固阶段
1.健全回访机制
群众是城管队伍建设和生存的基础,所以要融入群众,亲近群众。城管工作主要依靠路面巡查,要求扎根于基层、扎根于社区、扎根于群众中。广大一线城管执法队员,要把经常登门回访作为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巩固城管公共关系的重要途径。每年定期对各个社区和民众进行回访,了解这段时间以来城管执法的优点和缺点所在,群众满意度如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等,以便各个中队及时调整自己的执法范围和方案,使群众支持,市民满意。
2.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职能涉及的相关部门协作,维护城管执法的内部公共关系建设。一是加强管理协作。和职能涉及部门形成管理合力,遇事不推诿不扯皮。二是加强执法协作。在执法中与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相互借力,保证执法效果,巩固执法成效。三是加强与基层组织协作。利用街道社会人员熟悉情况等优势,共同开展管理执法,建好城管执法人民阵线。
3.接受群众监督
自觉有效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改善城管队伍形象的有效措施。一是认真办理市民的举报投诉。设立的城管执法热线,要全天候畅通运行,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做到处理快速周到,态度耐心细致,答复时及时准确。二是充分发挥监督员的监督作用。与人大、政协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城管执法机关聘请的社会监督员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意见。对城市管理信息员和文明劝导员汇报的相关问题,派队员迅速处置,完善不足之处,促进形象建设,实现公共关系持续良性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城管执法工作建议范文6
一、暴力抗法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暴力抗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遇到的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现象。其特征:一是对抗行为的违法性。暴力抗法是一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严重者还将触犯刑律。二是行为发生的突发性。暴力抗法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会引发暴力抗法行为的发生,这在具体执法活动进行之前,往往是很难准确预料的。三是后果的社会危害性。暴力抗法行为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有效控制,不但会使执法人员遭受人身伤害,而且还会使事态扩大,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暴力抗法行为具体表现为被管理对象不服从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对执法人员进行辱骂、殴打、起哄、围攻、毁坏执法装备、强行夺取被扣押或没收的物品等。按照参与抗法人员数量,可以分为个体对抗和群体对抗;按照抗法手段,又可以分为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
(一)个体对抗
个体对抗是指社会单一成员在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执法权过程中,不满行政执法行为,或主观错误的认为行政执法行为侵害其个体利益,或其他原因而采取的故意对抗执法的现象。个体抗法者大多是一些诸如外来流动人员、劳改释放人员、下岗职工或部分个体经营业户。其对抗行为主要以辱骂、耍赖、撕扯、恐吓为主,个别人员也会以暴力手段直接对抗执法人员。其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盲目性大,但处理难度相对较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暴力抗法现象。
(二)群体对抗
群体对抗是指社会群体共同对抗执法现象。其抗法行为的发生往往存在诸多原因,情况较为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需要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重大恶性事件。群体对抗者常常抱着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进行对抗,个别对抗者存在相互利用关系进行对抗执法的行为,因此群体对抗相对于个体对抗者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
(三)直接对抗
直接对抗包括前面提到的个体对抗和群体对抗两种形式,是指被管理者直接利用辱骂、殴打等暴力手段阻挠、威胁执法人员正常执法的行为。
(四)间接对抗
所谓间接对抗,是指直接被管理者利用亲属、朋友或者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采用间接手段阻挠、妨碍执法人员正常执法的行为。间接抗法人以社会弱势群体居多,这里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此种对抗行为在日常管理中比较常见。他们惯用的策略是利用社会上同情弱者的心理,采用哭天喊地、虚张声势的伎俩,混淆视听,转移矛盾焦点,以此吸引行人围观,博取大多数人的同情,使执法人员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种对抗手段具有社会危害性大、容易激化矛盾、严重损害执法队伍形象的特点。
二、暴力抗法的成因
城管执法中的暴力抗法事件,尽管其表现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管理者与被管理对象的利益冲突。一个执法,一个抗法,看似是截然相反的两方面,却都是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城管执法部门行使行政执法权,维护的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大利益”、“宏观上的利益”,而进行暴力抗法的个体或组织注重的是其个体或群体利益,是“小利益”、“狭隘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冲突时,个别当事人片面地强调执法行为侵害了其个体利益,而不讲其违法行为侵害了集体利益;不是虚心接受教育,改正错误,而是选择了暴力抗法的违法途径。因此利益冲突成为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被管理对象的法制观念淡薄。目前,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个体或单位对城管行政执法存在偏见,认为城管执法队伍是“杂牌儿军”、“土八路”,这部分人往往对城管执法工作不屑一顾,肆意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公开侮辱,当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纠正时,往往容易发生争执,进而引发抗法行为。此外,城管执法工作所要面对的被管理对象多数属于弱势群体,法制观念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他们心里法律与己无关,更有甚者认为执法人员的正常执法是在故意“找茬儿”,因此“口服心不服”,伺机报复执法人员的心理比较严重,这类情况在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过程中十分常见。法制观念淡薄、认识水平低下是导致违法行为发生的主观性因素。
三是城管执法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诸多因素中,有一种情况应当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与警觉,那就是因为执法部门自身的不文明执法行为导致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勿庸讳言,执法机关中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文明、程序不规范;有的行政执法部门该作为的不作为,应当及时处理的问题长时间不予处理,引起相对人不满,激化矛盾;个别执法人员恃强凌弱,不尊重相对人,言语态度极为轻浮,引发矛盾;有的执法人员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分对象、不问情况,凡事都喜欢搞“一刀切”,引起相对人的对抗情绪;还有部分年轻的执法人员由于执法经验缺乏,实践经验不足,言语有失或行为过激,容易引发相对人的敌对情绪;甚至还有一些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是热情服务与公正执法,而是吃拿卡要、,甚至欺压、刁难群众,致使城管执法机关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大为降低,从而引发暴力抗法。
四是城管执法保障力度不够。虽然我市城管执法队伍中都设立了公安治安保障机构,但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设立的公安治安保障机构缺乏对抗法行为人的独立处理权;另一方面,有的城管执法部门虽已设立了公安保障机构,但由于警力不足,保障力量薄弱,当城管执法队伍遭遇暴力抗法行为时,一般情况下还是求助于其他公安机关,但公安机关往往不按“暴力抗法”问题去处理,而是以一般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没有从根本上震慑违法行为,反过来却使一些不法分子对这种解决方式不屑一顾,使城管执法的力度大打折扣。
三、解决暴力抗法问题的对策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城管执法的宣传工作。宣传是万事开头之本,对这项工作城管执法部门历来也是极为重视的,但宣传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不务实。就法律法规的宣传而言,我们目前还往往只停留在发放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设立宣传站等单一平面上。当然,笔者并不是认为这些宣传方式不重要,这些宣传方式在城管执法相对集中处罚权实施初期的确发挥了迅速扩大影响力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在短时间内对城管执法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但是随着执法工作的不断开展,就必须采取更实际、更有效、更深入的宣传方式,不断地扩大宣传效果。这里,笔者赞同温州市城管执法局的做法,不妨可以参考借鉴。就 是在管理过程中把一些屡教不改、难于管理的“钉子户”请到执法局来,由局领导或社会威望较高的同志出面对相对人进行“谈话式”开导教育,讲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耐心介绍我们的执法工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法就是法,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和搞特殊化,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不影响城市宏观管理的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执法和管理的目的,缓解了矛盾,同时又起到了为民服务、树立形象的效果。
第二,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理论修养,遇事沉着冷静,不要浮躁;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要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廉政教育,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扣”和“三乱”行为;要进一步强化军事化管理,把我们的队伍真正建设成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第三,要未雨绸缪,积极搞好预案。进行集中清理行动或者“拔钉子”之前,要组织参与队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搞好预案,将执法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对每一项任务要明确分工,合理安排部署,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只有这样,在发生突发性暴力抗法事件时,执法队员才能做到沉着应战,避免产生慌乱、急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要克服急躁情绪,树立长期管理的执法观念。必须学会用辨证的思维来考虑和解决问题,我们在对一些管理难度大、一时难见成效的违章行为的管理过程中,决不可产生急躁情绪,而应着眼于大局,树立长期管理的思想观念。例如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搭乱建等违章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靠几次突击行动就可以让其销声匿迹的。因为此类违章行为具有反弹率高、回潮速度快的特点,这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突击性整治,力求用“闪电战”解决问题。那样做既不切合实际,又容易使队员产生盲目的急躁情绪,甚至会使队伍产生厌战心理。所以,从事城管执法工作必须要有吃苦精神,要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与恒心,要建立与违法违章行为进行长期艰苦作战的心理准备。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路子,力求新突破,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