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1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四课法;毕业设计;空天作战;卫星测控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00-02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大学四年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长期以来受到指导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创新研究了各种有效途径,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1-3]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基于多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指挥类学生和工程技术类学生不同的特点,考虑到大范畴下单个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局限性,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专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在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基于专题式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方案,提出了“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方法。针对军事指挥类学生,为促进空天作战力量建设和“天战”优秀军事指挥人才培养,基于空天作战背景,设计了空天作战专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另外,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软件和硬件能力的双重训练,设计了卫星测控专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通过空天作战专题和卫星测控专题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研究与实践,深入分析和总结了专题毕业设计指导的相关经验,对后续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本科毕业设计专题设计
1.军事指挥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专题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上发生了几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点便是空天领域的军事应用,空天作战的概念应运而生。空天作战是指以航空航天力量为主,在其他有关力量的配合下,为达成一定的作战目的,根据统一计划和统一指挥,在空天战场共同进行的以空天威慑、空天支援和空天攻防为主要方式的作战行动。[4]未来战争,谁能够掌握空天的“制高点”,谁必将掌握战争的主导权。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争先发展空天作战力量,太空领域的竞争更趋激烈,空天战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首先从外层空间开始,空天战场将成为敌对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高地。
为了保卫国家的空天安全,有效防御军事强国的空天威胁,需要科学深入地研究空天作战问题,理解和系统掌握空天作战的有关理论,对空天作战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前沿探索。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指挥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笔者所在的指导团队结合空天作战相关的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确定了“空天作战专题”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因此,本毕业设计专题不仅具有很强的军事应用背景,而且具有明确的研究意义。
以空天作战为背景,从争夺制天权的基本手段、空间信息的获取及在空天作战中的应用、空间环境监测、美国空天作战相关研究对我军的启示、空天作战系统中的目标选择、攻击和防御等方面展开研究,精心设计了14个子课题以供14名军事指挥类学生选择,每个子课题都是空天作战背景下相关问题的具体描述。专题包含的14个子课题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和探讨,群策群力,在有限的毕业设计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2.工程技术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专题设计
课题组所指导的工程技术类学生来自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该专业一直被学生称为“万精油”专业。因为测控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很宽,它集计算机、软件、网路、传感、电子、机械、光学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用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控制管理、信号获取、传输和处理等一系列问题。[5]但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测控”成为测控专业学生耳熟能详的领域,更愿意将本专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同等看待。航天测控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当今世界最尖端的领域之一,航天测控涉及天文、天体力学、空间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数值计算等多个尖端学科。作为测控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迫切希望通过毕业设计更深入地了解航天测控相关的技术细节。
针对5名测控专业学生,以卫星测控为背景,确定了“卫星测控专题”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从卫星测控星载仪器电路原理与设计、卫星测控星载仪器信号设计与合成、卫星测控星载仪器信号接收与处理、卫星测控中的扩频信号捕获技术研究、卫星测控中的扩频信号跟踪技术研究,精心设计了5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都是卫星测控信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最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测控实验平台。有利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将卫星测控领域的技术细节理解的更加透彻。
二、“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实践
专题式本科毕业设计与传统的“一对一”本科毕业设计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从给定的子课题中选择一个子课题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所有学生要了解专题的整体情况,同时要求每人独立完成一题。所有子课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指导团队通过开展相应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最终完成优秀的毕业论文。指导团队包括10名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由负责人协调进行全面指导工作,同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确定具体指导的子课题。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提出了“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方法,在四个重要阶段集中指导,以确保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进行的更加高效。
1.下达任务课:明确任务,充分交代
在学生选定相应的子课题之后,教师将下发《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简称《任务书》)。在学生初步理解《任务书》的基础上,给学生们上第一课:下达任务课。
对于学生来说,本科毕业设计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前三年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任何之前进行过的教学、实验等单一训练,它是一个综合的“项目”,所以学生在拿到《任务书》后会非常困惑,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如何做。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疑问,逐一解答他们的困惑。在下达任务课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难题,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课上,教师要针对问题充分交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任务书》的要求,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需要哪些基础知识,需要补充学习哪些新知识,任务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各个过程环节该如何实施?每一个方面都要交代清楚,让学生彻底打消疑虑,给他们建立自信心,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题报告课:确定方向,引导思维
学生在充分理解《任务书》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将各个任务进一步细化,提炼出课题的关键问题,提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简称《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实质性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毕业设计环节第一次由学生主导,向教师提交撰写材料。开题报告课作为毕业设计指导的第二堂课,教师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协助他们确定明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毕业设计工作制定可行的计划。
(1)对专题及子课题的认识:学生针对不太熟悉的专题领域,要了解自己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必须要全面认识子课题所在的大专题背景。所以开题报告中,要简要介绍自己对专题及课题的认识。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明确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首先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梳理,准确分析它的发展趋势,找准课题的研究方向。
(3)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学生选择一个子课题,最初对课题的意义并不完全清楚。通过开题报告课,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点评相关的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明确方向。
(4)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解决一定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必须把握的内容,也是开题报告课最重要的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开题报告》的内容分析他们的思路,从各子课题展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顺课题的关键问题。
(5)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并估计在进行论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措施:明确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后,学生在《开题报告》中对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教师要客观分析研究内容的工作量和学生有效投入时间等因素,评价其可行性,及时修正不合理部分。此外,教师还要对论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学生进行充分探讨,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6)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一般而言,时间较为紧张,通过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展计划,划分重要的检查节点,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开题报告课上,教师根据学生制定的论文研究进展计划,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考核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中期检查课:查看方法与思路,细致指导,广泛讨论
在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实施“中期检查课”。开题报告课上,已经对整个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中期检查节点应该完成哪些内容,是有明确计划的。因此在中期检查课上,教师首先要查看研究方法是否正确,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在更细节的方面加强指导,为后半部分的毕业设计定下方向。其次多个学生做同一个专题,有很多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是可以提前进行资源共享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共同进步。另外,还要给每个学生吃下“定心丸”:大家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只需要稍稍调整心态,更加投入,按照《任务书》中的任务需要,对照《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思路,一步步朝着目标努力。
4.论文成稿课:查看内容与数据,规定格式
在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简称《论文》)初稿时,开设“论文成稿课”。事实上,从毕业设计之初,大部分学生就开始着手为撰写毕业论文储备有用的素材,认真思考,形成新的观点进行论述。在论文成稿课上,教师要查看论文的内容是否是学生独自完成的,是否是带有自己新观点的论述;检查相关的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信,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考证;其他方面也要严格把握,如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指导;另外,还要查看论文格式是否完全符合规定。
除了以上重要的“四课”之外,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由指导团队负责人统一安排和部署,每周都有2~3名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指导教师针对各自具体负责的子课题,定期和学生见面,了解毕业设计进展,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鼓励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和指导教师每周联络一次,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指导教师检查学生的阶段性完成情况,以确保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三、感想与总结
在本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中,针对军事指挥类学生和工程技术类学生,均创新性地提出了“大专题”模式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方案。对于选定该专题的学生,每个人都要花费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论文就是最终的成果形式。事实上,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成果之外,还能在每次讨论及最终答辩中汲取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学到其他的新知识,达到知识共享。这就是专题式毕业设计最大的意义所在。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发现:第一,空天作战专题和卫星测控专题都是全新的毕业设计课题,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两专题可以作为固定课题以供后续的学生继续研究和学习。第二,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和提问,又能促进教师更多的思考,师生间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使学生学到更多新知识。第三,“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方法是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应用成效显著。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后,学生能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路,调整自己的进度,学生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分析和总结相关经验,在后续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教师将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熊艳,刘国福.初探军校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7-58.
[2]王正杰.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2):105-110.
[3]范兴明,张鑫,王荣,等.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1):22-23.
[4]王万春.空天作战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
[5]冯旭哲,陈建云,明德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86-88.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毕业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本科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实际执行能力,也能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现今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毕业设计工作发挥其在本科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何顺利圆满的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等一系列诸多问题,仍是需要广大高校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1.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经过严谨科学思维指引下所挑选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但在目前的选题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选题流于表面,缺少深度;有的选题的过于宽泛,工作量巨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有的选题过于老旧,缺乏创意意识。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命题式选题方式,也就是提供若干题目,由学生选择,由于题目类别不够全面,个别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不足,只是为了毕业证和学分敷衍完成,这一切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2指导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每个教师所指导的学生都超过了正常精力范畴内可以接受的数量,这就直接的导致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现象。其次,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除了辅导毕业设计之外,还有大量的教学或科研任务,而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再次,目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缺乏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为主,实践指导能力不够,而高校对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业务培训又跟不上,有时只是通过下发毕业设计流程的文件让教师自己学习,这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深入。
1.3学生方面
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待毕业设计态度不够端正,毕业设计敷衍了事。由于临近毕业,学生都处在找工作阶段,面对未来的职业走向,个别学生会显得有些茫然,自然无法安心做毕业设计,由此产生了个别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现象。
第二,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设计中缺少个人观点。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端正,导致了大量抄袭现象的出现。一个好的毕业设计,要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必要的社会调查与数据案例分析,并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自己的最后结论,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耗时四五个月。然而现实却是,学生很少能踏踏实实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研究,要不就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抄袭,要不就是对往年的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最后。整个毕业设计中甚少有自己观点,全是四处抄袭罗列而来。
1.4管理方面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量的优劣。毕业设计的教学需要一套精心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其顺利的进行。虽然多数高校都针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但依旧会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全面,执行中的不规范,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解决对策
2.1选择可行性命题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选择可行性命题,因为它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灵魂、范围、以及方向。在选题时首先应注意紧紧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特点;其次应注意选题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宜;最后,选题应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尽量避免选择过于老旧或已在业界达成共识的老旧题目。
2.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本科毕业设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优秀的指导教师是搞好毕业设计的重要条件,应选择业务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担当此任。与此同时,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第一,培养指导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学校应给这些教师提供科研机会,教师自身也应主动承担科研任务,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第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造醒目、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等途径,培养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使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更加贴近实际的毕业设计项目。第三,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避免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不用心,或根据好恶随意评分。
2.3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多是因为毕业设计所涉及的项目多是虚拟的。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进到学校来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热情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除了引进实际项目到学校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使科研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流程,以便日后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此外,“企业的课题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毕业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效率。”
2.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
毕业设计是个程序性很强的过程,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历时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管理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障,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具体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创作管理办法、考核标准、评分细则,明确责任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规范化。二是制定可行的质量监控体制,定时、定期的进行阶段性检查,监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三是制定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的评分制度,评分制度不仅应从毕业设计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应用性、学术性、规范性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答辩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指导教师的人情分。
总结:
毕业设计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反应着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能力。尽管目前在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上还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但只要加强认识、规范管理、严抓落实,就一定能将毕业设计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阳
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本科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从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学生、管理这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毕业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本科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实际执行能力,也能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现今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毕业设计工作发挥其在本科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何顺利圆满的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等一系列诸多问题,仍是需要广大高校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1.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经过严谨科学思维指引下所挑选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但在目前的选题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选题流于表面,缺少深度;有的选题的过于宽泛,工作量巨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有的选题过于老旧,缺乏创意意识。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命题式选题方式,也就是提供若干题目,由学生选择,由于题目类别不够全面,个别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不足,只是为了毕业证和学分敷衍完成,这一切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2指导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每个教师所指导的学生都超过了正常精力范畴内可以接受的数量,这就直接的导致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现象。其次,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除了辅导毕业设计之外,还有大量的教学或科研任务,而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再次,目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缺乏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为主,实践指导能力不够,而高校对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业务培训又跟不上,有时只是通过下发毕业设计流程的文件让教师自己学习,这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深入。
1.3学生方面
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待毕业设计态度不够端正,毕业设计敷衍了事。由于临近毕业,学生都处在找工作阶段,面对未来的职业走向,个别学生会显得有些茫然,自然无法安心做毕业设计,由此产生了个别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现象。
第二,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设计中缺少个人观点。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端正,导致了大量抄袭现象的出现。一个好的毕业设计,要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必要的社会调查与数据案例分析,并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自己的最后结论,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耗时四五个月。然而现实却是,学生很少能踏踏实实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研究,要不就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抄袭,要不就是对往年的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最后。整个毕业设计中甚少有自己观点,全是四处抄袭罗列而来。
1.4管理方面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量的优劣。毕业设计的教学需要一套精心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其顺利的进行。虽然多数高校都针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但依旧会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全面,执行中的不规范,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解决对策
2.1选择可行性命题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选择可行性命题,因为它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灵魂、范围、以及方向。在选题时首先应注意紧紧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特点;其次应注意选题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宜;最后,选题应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尽量避免选择过于老旧或已在业界达成共识的老旧题目。
2.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本科毕业设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优秀的指导教师是搞好毕业设计的重要条件,应选择业务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担当此任。与此同时,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第一,培养指导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学校应给这些教师提供科研机会,教师自身也应主动承担科研任务,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第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造醒目、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等途径,培养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使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更加贴近实际的毕业设计项目。第三,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避免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不用心,或根据好恶随意评分。
2.3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多是因为毕业设计所涉及的项目多是虚拟的。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进到学校来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热情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除了引进实际项目到学校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使科研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流程,以便日后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此外,“企业的课题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毕业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效率。”
2.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
毕业设计是个程序性很强的过程,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历时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管理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障,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具体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创作管理办法、考核标准、评分细则,明确责任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规范化。二是制定可行的质量监控体制,定时、定期的进行阶段性检查,监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完成情况。三是制定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的评分制度,评分制度不仅应从毕业设计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应用性、学术性、规范性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答辩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指导教师的人情分。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PDCA法;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66-0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教学成果的总检阅。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应是系统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锻炼过程,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过程,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示平台。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
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研仪器更新不足等现象,同时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这都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面临的问题
1.学校管理层面
过程管理不到位。学校制定有毕业论文总体管理规范,但由于学科专业数量多,各专业特点不尽相同,造成相应内容不够细致、可操作性差。同时由于存在执行不严格的情况,因此缺乏对毕业论文过程可行、有效的监管。论文成绩由答辩分数和论文评阅分数组成,缺乏前期准备、开题、实验操作能力和中期检查等过程评价。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没有引入淘汰机制等。
教学资源短缺。学校给每名本科生提供的毕业论文经费有限,显然不能满足创新性科研实验的开支。
实验硬件不足,实验设备数量增长的速度滞后于学生数量增长的速度,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从容地进行细致的实验和数据的获取;另外部分实验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需专人专岗操作,禁止本科生实践操作,他们得到的只是最终的数据和结论,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实践锻炼。
2.教师方面
师生比不合理,毕业论文缺乏有效的全程指导。每年一个导师必需指导10个左右本科毕业班学生,由于导师同时还要上课、承担科研课题、指导硕博士研究生,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很难对本科毕业生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
在毕业论文选题和具体实验、数据分析等指导工作中无法做到人人兼顾,部分导师则把任务分派给不具备指导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因此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3.学生方面
精力投入有限,态度不够认真。本科毕业生很少去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趋势,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遇到困难不是积极主动地自主寻求解决方法,而是过分依赖导师或网络资源。而且,毕业论文环节开始的时间是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而在这段时期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考研等各方面压力,很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当务之急,认为只要找到工作或考上研究生,学校在就业率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的压力下,就不会因为毕业论文质量的问题而不让他们按时毕业。这种心态导致了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实际投入到毕业论文工作中的精力和时间都极其有限,甚至敷衍了事。这也成为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PDCA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项目研究的内容、目标
PDCA原是企业工作质量循环管理方法,其目标是为了提高系统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等工作循环的方法。PDCA 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计划阶段是分析现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方针、目标以及活动计划;执行阶段主要是指进行必要培训,大胆放权,让执行者自主行事,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检查阶段是总结执行计划的情况和效果,找出问题;行动阶段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制度标准。未解决的问题反馈至下一循环P阶段进行解决。PDCA方法的主要特征如下:首先是这四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各阶段可以存在交叉,但先后次序不能颠倒;其次是周而复始、连续循环,其中处理阶段是推动循环不断深入发展的关键;第三是环环相扣,在循环中提高。每次循环都完成一定的预定目标,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下次循环的计划,实现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益不断地提高。
PDCA方法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是质量改善的科学程序,不仅能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也能应用于教育管理领域。将PDCA方法应用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管理,能够将以往经验性的工作方法转变为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使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管理工作的效能。
2.具体工作计划和分工
计划阶段。论文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校毕业论文工作总体管理规范的质量要求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地制定学生毕业论文计划。论文指导教师应该事先充分与每个被指导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共同制定毕业论文计划,确定论文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应变措施等要素。计划工作在不违反学校对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应聘等实际需求情况。
执行阶段。论文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执行毕业论文计划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督促,鉴于目前大部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欠缺,不能被动地等待学生来找自己答疑,更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应该定期召集学生进行会议交流,解决学生执行计划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特点,在论文选题、资料查找、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方法选择、写作技巧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检查阶段。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和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点如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初稿完成、修改稿完成、论文定稿、答辩准备等,这些关键点构成了毕业论文检查阶段的重要检查点。论文指导教师应在毕业论文计划中对学生明确这些关键检查点及其检查时间、检查标准等,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执行毕业论文计划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查、互查和教师抽查。
行动阶段。论文指导教师根据检查阶段的反馈信息,寻找学生在毕业论文实际执行阶段的不足之处,分析造成执行结果与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与学生共同制定消除偏差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措施的执行制定计划,指导学生执行这些计划,并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如此不断进行四个阶段的反复循环,论文质量获得不断提高。
三、毕业论文PDCA法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计划分工,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级和2010级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推行PDCA循环管理法,促使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提高并进行书面经验总结推广,形成管理标准。
实践教学措施如下:
1.奠定毕业论文计划执行基础
大学四年的教学期间,通过定期组织学生与专业课老师互动座谈会、学术交流会、讲座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各个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项目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兴趣,进而选择参与专业教师的研究项目,逐步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
在大学三年级时,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专业兴趣的基础上确立一个研究方向,进而专注于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提前制定毕业论文的研究计划,明确PDCA方法四个阶段的进度、方法及过程控制的要求。
学生参与各指导教师成立的不同课题小组,定期以学术交流会的形式介绍收集的文献资料、最新专业动态、研究新方法、专业新理论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增购仪器设备,合理使用实验室现有设备,统筹安排各课题组的实验时间表,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
2.做好学生思想教育
由于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找工作和完成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
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重点针对强化学生责任心,明确近、远期目标。督促学生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所研究目标。
3.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提高学术水平。
由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检查组,安排时间分别对各个课题组的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出评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改进意见和信息依据。
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教研室要总结成功经验和提出存在的问题。将行之有效的好经验总结提炼,上升为标准,在今后工作中贯彻执行。同时,把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提出整改措施和计划,作为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四、小结
实行了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后,学生对毕业论文各阶段的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有的放矢,调动和激发了大家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
在本项目成员组指导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或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49名2009级和38名201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推行PDCA循环管理法,毕业论文平均成绩达85分以上。
参考文献:
[1]常金玲.基于PDCA的信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模型[J].情报科学,2006,24(4):584-587.
[2]廖志玲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82-85.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质量监控;Web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99―03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培养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环节,是本科生完成四年学业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项必修的教学任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是衡量和检验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就业和考研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立题不规范、审题不严、选题重复、过程失控、评分不公等种种问题,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还缺乏对导师是否科学选题、学生是否选择到满意的课题、导师是否及时地指导学生、学生是否及时地完成任务、整个毕业设计是否按计划进行、学生各阶段完成的质量如何等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动态进度跟踪与监控、以及对毕业设计效果的统计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Web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与其他现有系统相比,我们不仅实现了毕业设计的网上选题,而且还实现了从选择题目一开题报告一中期过程管理与检查一毕业答辩管理一论文归档一后期统计分析整个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通过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以简化教学管理工作、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为目的,通过系统的运行来推动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真正能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 系统总体结构框架
整个系统被设计为四个权限不同的功能模块:学生、普通教师、管理员(系主任)、专家(教学督导员或教务员),如图1所示。学生和教师拥有各自信息编辑、提交、查询等的权限。系主任作为管理员可以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信息、选题管理、进度跟踪与监控、答辩管理及各种统计信息的汇总、查询等功能。专家作为管理员功能的一个子集,可以看到整个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但没有修改的权限,主要完成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动态跟踪与质量监控。
二 系统实现流程
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可以分为选题过程、中期设计过程、答辩过程和后期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和监控。在系统运行之前需要完成一些基本参数设定和初始化,主要包括:毕业设计年度、系统编码设置(包括职称、学历、课题分类、课题级别、题目类型、实现手段、难度系数等)。同时需要导入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完成对指导教师可带毕业设计人数的设定。
1 选题阶段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只有教师科学设计题目和要求,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个课题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选题,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选到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去做完、做好毕业设计,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毕业设计选题过程是一个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系统要求教师在上报题目之前必须全面、客观的填写自己的个人简历,在个人简历中应详细说明目前开展的研究项目、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1)教师科学选题并提交题目信息
本科毕业设计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多,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科研背景,而且由于教师还需要承担其他教学任务和科研,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职称、科研情况、往年指导情况、学生评教情况等)综合考虑来限定每名教师的指导入数,教师在上报题目的时候可以按照比规定数量多出三分之一的比例在网上申报毕业设计课题。
以往教师通过纸介质提交的题目只有题目和简单的介绍,学生很难通过这么简单的信息全面了解所要做的毕业设计内容,因此在选题时非常盲目,往往造成所选的题目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就更没有兴趣去做好毕业设计。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自己的科研,科学确定题目,然后利用Web技术在网上提交课题信息。提交的课题信息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简介和要求、课题类型、课题级别、课题分类、实现手段、难度系数。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课题的内容,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满意的课题。这些信息也是后期决策分析的基础数据。
教师在提交课题时,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历年毕业设计题目,找出类似的题目。教师可以下载以前的毕业设计论文、查看该题目往年学生选择的人数和最后的成绩,以及该题目指导教师对该课题的总结。系统的这种题目功能同时也为后面审核题目提供依据。
(2)题目审查
当所有教师上报完课题后,由院系组成的专家登录系统进行题目审查,只有审查通过的题目才能让学生选择。审查的依据包括:是否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本科教学要求,是否具有相当的先进性,是否有合适的深度和难度,能否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实践进行,现实意义是否明显等方面。在审查过程中,系统将同类的课题分为一组一起审查,从而避免题目重复和雷同,并且审查尺度相同。审核结果有三种情况:a、审核通过;b、需在某些方面进行修改,然后再审核;c、审核不通过。所有的审查工作均在网上系统中进行,并可以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进行修改,并进一步审核。
(3)学生选题
每个学生每次可以申请三个课题,并将其按照感兴趣的程度放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在选题过程中,对于题目内容不理解的,可以提交问题请指导教师回答。如果学生申请的三个志愿都没有被指导教师选中,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可以重新调整申请的课题,继续新一轮的选择过程。通过网上选题,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每个课题的被选择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选题,避免了以往选题方式中由于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其他同学的选择情况而出现的有些题目学生过于集中,有些题目又无人选,最后很多学生的题目通过调剂解决的情况。而通过网上选题,绝大部分学生的题目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的,因此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为了让指导教师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系统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全面、客观地填写自己的个人简历。在个人简历中应详细说明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对于学生选择的每一个题目还要提交选择这个题,目的理由和做这个题目的优势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
(4)教师确定学生
教师选题确认规则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教师可以看到选
择某题目的第一、第二、第三志愿的学生信息。对于选择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选中该学生或者放弃该学生(及时让该学生第二志愿所选的教师可以选中他):而对于第二志愿的学生,只有当该学生第一志愿所选的题目没有被选中或者被放弃,教师才可以选择该学生,否则只有等待。依次类推到第三志愿。教师与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后,进行双向选择,使学生找到最满意的题目,教师也找到比较满意的学生,从而保证后期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选择教师,可以促进教师课题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需在平时教学中认真负责,提高授课质量,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同时教师必须加强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以便能提出高质量、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教师选择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成绩、个人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也可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选题系统没有完成双向选择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平时成绩和表现较差,教师不乐意指导,为了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展,系统提供“剩余课题分配”功能直接指派某个教师指导某个学生,当然在最后考评的时候在政策上需要特殊处理。
在选题过程中,系主任和专家可以随时登录系统了解教师上报的题目、学生选择题目过程以及最后题目分配情况,从而完成对选题过程的跟踪与监控。
2 中期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毕业设计中期是学生真正进入毕业设计的关键时期,只有抓住这个时期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才能保证后期论文答辩和整个毕业设计的质量。这个时期主要是针对学生和教师在开题报告、任务书、中期检查、最后论文写作中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1)首先学生要在系统给定时间范围内及时网上提交开题报告、任务书、中期检查报告、最后论文等。指导教师在对报告内容认真审阅的基础上及时给出评价意见。系主任和专家可以登录系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各个文档是否符合要求,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准确。
(2)要求学生每周上交周小结,每个学生都要讲明自己在过去的一周中,主要完成的工作、收获、存在的问题,还有下一周拟解决的问题等。指导教师每周需要对学生提交的总结写出评语和指导记录。系主任和专家随时登录系统检查学生的进展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以往学生由于找工作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在毕业设计的前几个月根本没有投入时间,同时指导教师由于精力、时间投入不足,指导不力、不认真,因此也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毕业设计情况。学生只有到最后一个月甚至十几天的时间里草草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因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经常造成问题职责不清,如个别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学生反映教师指导不力;教师指责学生没有抓紧时间。通过该方法既能检查学生,又能监督教师。通过定期公布未按期完成工作的学生和教师名单。督促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早期就开始重视毕业设计,从而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毕业设计。
3 答辩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
(1)在答辩分组设置中,为了保证答辩的公平性,系统通过课题分类属性将课题排序,这样在安排答辩时就可以将同一类别的课题论文放在同一组答辩,并且选择对这一类别比较熟悉的教师担任答辩教师。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答辩尺度的掌握,区别论文的雷同,合理评价论文水平,并确定最后论文是否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2)答辩分组设置过程中,还可以指定答辩组长、秘书、以及论文评阅的教师。答辩分组设定完成后,学生、教师、专家都可以及时登录系统了解答辩时间、地点和答辩分组情况。
(3)毕业设计最后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建议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个部分的比例可以由系统进行设定,每个指导教师在网上提交自己指导学生的建议成绩和自己评阅的论文评阅成绩;答辩秘书完成每个答辩组中各个学生的答辩成绩输入,最后系统根据比例算出综合成绩,经系主任审核后学生可以查询。
4 后期的决策分析
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总结分析,只有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才能不断完善制度和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1)系统通过课题类型、课题级别、课题分类等来统计学生选题情况和成绩分布情况,从而帮助指导教师确定下一年度题目。通过各种图表的对比分析让教师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学生比较感兴趣,选的人比较多,最后的质量比较高;哪些方面的题目学生不感兴趣,成绩也不理想,下一年度教师尽量不要报这样的题目,这也可作为下一年度审核题目的参考。尤其是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既分析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又可以对利于学科发展的题目给予重点关注。
(2)系统通过统计每个教师上报题目个数以及学生的选择人数,统计分析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成绩分布情况来分析教师的认真程度。这将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参考,促进教师加强教学和科研,选出符合学科发展前沿、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同时促进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
(3)系统要求学生上网查看成绩的时候进行本次毕业设计的评教,以及提交对大学四年各方面的评价和建议。本次毕业设计评教主要包括:对指导教师能力,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程度等做出评价。通过学生在离校前的最后时刻提交对大学四年各方面的评价和建议,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对本专业各个方面看法,包括本科四年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师的水平、态度以及从学生角度对本专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从而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4)教师进行毕业设计总结。系统针对每个教师列出上报的题目、选该题目的学生数、最后选中该题的学生姓名、最后答辩成绩,教师在学生答辩后要根据上面内容和学生平时表现,写出总结。这个总结可以让系主任、专家和学生看到。学生在选题时可以查看往年该教师的总评,帮助学生选择教师。
三 结束语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系统于2006年在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投入运行(http://211.68.114.35/),经过两年的运行,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实践证明,通过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对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系统的运行仅仅是手段,要想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能,还需要许多相应的辅助措施和管理手段。例如:系统提供每周汇报与检查功能,从技术上能够实现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但要想真正监控毕业设计过程,还需要从制度上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系统提供毕业答辩管理等功能,但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性,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1)自己指导的学生自己不参加答辩;2)将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根据题目类型分到2-3个组进行答辩,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教师,之间的问题影响对学生成绩的评判;3)规定指导教师建议成绩不发放到答辩组,避免影响答辩组的判断;4)为控制指导教师随意给分,规定指导教师成绩与答辩组成绩的差值必须在一定范围之内。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学生成绩情况和学生评教情况来确定某个教师下一年度的指导入数。总之,只有将严格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确实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2]黄志玉,祝亚辉.提高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2―143.
本科个人毕业总结范文6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学时相对压缩,使学生在横向知识体系加宽的同时减少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7]。其突出的问题有3个:
1.思想重视不够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大多数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也非常有限。
而对于学生方面,有的学生平时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正确、灵活地利用论文检索工具。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在要上交时随便从网上东拼西凑地抄袭,敷衍了事。这些学生都是从思想上没有能认清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浪费了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
2.时间安排不当
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始,若时间安排的太晚,会给论文的开展带来困难。一方面,学生进入论文的设计时间较晚,不能深刻地理解题意,更不能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接触较晚,容易给师生交流和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带来不便。
3.格式欠规范
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排版样式多样,错别字众多。而且许多学生习惯性地从网上下载一些文字,然后进行简单的拷贝,一方面容易造成知识产权的问题,另一方面会造成文章的写作风格不一,使文章缺少连贯性。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护理学系结合本院系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
1.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组织动员总结工作
系部广泛动员全系教师、应届毕业生和临床教学医院,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护理学系成立了学术分委员会,召开专业教研室会议,布置年度毕业生论文工作安排,制订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确定严格的时间节点,最后形成详细的论文指导计划。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进行专题毕业论文动员,组织有关教师讲解、宣传毕业论文重要性及写作规范。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学位和顺利毕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召开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大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典礼,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及临床优秀指导教师,邀请优秀论文作者上台介绍论文写作经验,由专家现场提问点评,并安排低年级学生共同参加,以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所了解。
2.严格制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我系特制定了《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以规范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同时,又详细安排了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程序,将毕业论文工作划分为准备阶段、选题与审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检查与指导、论文评定、工作总结和归档与保管阶段,明确列出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与要求、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完成人,并结合本科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一年的实习期划分为上、下两个阶段:上半阶段要求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半阶段主要集中精力撰写论文,并集中选择一个科室继续完成实习。然后再将两个阶段的时间进一步细化,列出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具体的时间段,保证了临床医院与实习生对实习与论文工作能够心中有数,确保了毕业论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系制作了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登记表、开题报告、评审表、成绩登记表等一系列表格材料,发给临床医院使用,并制作了论文“书写体例”,以统一学生论文的格式。还由郑国华博士制定了《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分细则》,使论文的评审有据可依,从而也保证了论文成绩的公正性。
3.加强系部与临床教学医院联系,监控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
为进一步完善论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上,我系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各临床教学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负责人一起,讨论了此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情况,听取各方意见。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完成以后,也专门召开了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会议,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起评选优秀论文、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举办2006年临床护理学师资培训班,对全省十五所医院护理人员代表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介绍“护理临床教学与毕业论文工作”、“护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识。此外,考虑到我系的毕业论文工作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又专门安排了系部老师参加指导,负责与各临床医院护理部联络协调及为学生答疑释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师作为联络员,下到福州各临床教学医院,参加论文开题、论文答辩,并加强中期检查。
4.临床教学医院密切配合,保证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临床医院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组织成立毕业论文评审委员会,严格选聘指导教师,开展指导人员培训,交流论文指导经验,明确工作任务、职责,清晰论文指导流程。护理部针对学生论文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文献查阅等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论文评审委员会认真审定学生上报的课题,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并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协助学生论文拟题,为学生写作答疑,避免学生在论文创作过程中走弯路。护理部组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针对学生论文题目、论文设计、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护理部负责宏观调控,指导老师则耐心细致引导学生搜集论文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并针对论文相关内容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与学生交流并对论文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最后学生论文完成后由护理部组织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审,选出优秀论文上报系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护理部及时进行工作小结,综合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水平,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表现了较高的悟性和科研能力,个人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运用相结合,培养了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大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掌握了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阅读专业资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具备了撰写论文的能力。
3.临床教学医院反馈,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带教老师也加强自我充电,使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46-49.
[2]杨立军,何志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3]谷倩,彭少民,钟立汉等.高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5-77.
[4]欧丽,胡浩.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89-190.
[5]欧孝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16-19.
[6]李晓梅,张永春.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83-86.
[7]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