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1

1. 应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用动漫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来激发我们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此,学生就能热爱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给学生讲故事:一天清早,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树上东张西望,想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没有。突然,它发现亮亮和小红正对面坐在树下石凳上,她们面前放着两个有红又大的桃子,她们正要伸手拿桃子吃,小猴子一看急了,心想我还没吃早饭呢,这时小猴子嗖的一下窜了下去,拿起一个桃子说:“我也要吃”,小红笑着说:“那就送给你一个桃子吃吧”。亮亮不高兴地说:“两个桃子,送给小猴子一个,还剩一个桃子,我们怎么分呢?”小红说:“那就一人一半吧”。这个时候,同学们看图听故事已经很兴奋啦,问题也出来了,一人一半怎么分呢?同学们带着问题开始了新的学习。借助电脑课件上课,故事和图像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应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又能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多媒体清晰精美的图画和优美动听的声音,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课件上课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能够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易懂化。这样难懂的知识点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应用电脑多媒体上课,比传统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优势。

3. 应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更适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数学课的创新教学几乎就没有,要么就是一道题多种解法,要么就是归类套公式计算,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本就没有得到培养,而应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层层思考,来依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因为这样,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不仅优于传统画图示意的和教具演示,而且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中,通过观察找出图形中规律,然后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摆出有规律的图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应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能把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的生动形象的图案,又能使课堂既轻松愉快又节省时间。这样老师不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5. 应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因材施教,又能因性施教。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些孩子学习基础好,有些孩子聪明好学,也有些孩子顽皮捣蛋,多媒体教学可对于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上新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课件制作时要有难易层次性、有不同的个性化,允许孩子可以对新课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对孩子可以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学习好的孩子就会学得更出色,学习一般的孩子就会学习得更充实。上练习课时,课件更是能制作出不同类型的题目,可以有难的,有容易的,有拓展性的,有变化性的,可以让孩子自己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然后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评价,最后再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收获和不足。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2

关键词:数学学习;多媒体;运用

一、多媒体可以把数学中枯燥问题趣味化

数学是初中阶段最难学的一门学科,由于数学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学生都有惧怕学习数学的心理.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与有力的学习工具.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可以制造成动画来模拟事物的发展过程,实现了情景再现,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来增强感知认识,这就是为什么多媒体教学能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的原因.在学习七年级的“3.1字母表示数”时,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情况遇到过很多次,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兴趣;而且这节内容用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想,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会感觉到枯燥无味.我是用课件展示一个游戏活动引入学习情境的: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噗通”一声跳下水;(幻灯片演示动画效果:一只青蛙跳一下,“咕呱”叫一声,再“噗通”一声跳到水里.).幻灯片刚一演示,就有学生跟着唱,接着全班学生都唱起来了.我赶紧提出问题:这首儿歌能唱得完吗?能用一句话唱完吗?学生的兴趣、学习情绪被调动了,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在教学九年级“6.3二次函数的应用”的第二课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个战争的场面,让学生观察炮弹的运行轨迹,顺势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你们知道炮弹的射程是怎么计算的,炮弹的最高能飞到多少千米?下面就让我们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吧!学生知道原来函数在军事还有应用,这时强烈学习的欲望取代了对枯燥问题的厌恶感.总之,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来创设情景,使我们有个有趣的、快乐的学习开始.

二、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化

中学生的思维是具体的和形象的,他们只对具体、形象、简单的知识感兴趣,然而许多数学知识则是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因此许多学生学不好数学.如何把抽象的知识教得具体形象呢?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和功能把数字、图形、图象、声音和动画相融合起来,就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形象化.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内容的教学时,先用几何画板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相离R

在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形的变换、定格、闪烁、色彩变化等手段结合起来制作了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出图形全等的内涵.经过多次演示,在以后的做题时学生就会很清楚地回忆起这些形象鲜活的画面.笔者在讲授“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教学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抽象性是数学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应该多推广多媒体教学.

三、多媒体让数学问题直观化

在学习七年级“5.4从三个方向看”这一节内容时,以往笔者是利用观察实物来组织教学,由于观察的方向、角度、光线强度等原因,造成教学效果很差.后来,我通过互联网收集了详实的资料,先用幻灯片展示三组从三个方向拍的照片――阅兵时的方阵、一架F4战斗机、一辆宝马轿车,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基础的印象和认识.接着,笔者拿出教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然后把它正面朝上放在实物展示台上,投影到电子白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图形与实物的关系,再分别换成另两种面朝上来操作,效果非常好.

借助多媒体教学还能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如,“一只小虫子从圆锥侧面上的一点爬一周后又回到这一点,求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呢?”;再如,“无盖子的长方体盒子中,求能放入的木棍最长是多少?”运用多媒体演示可以把这类图形问题直观化,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初中数学课中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改变教学方式的一种抓手,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有缺陷,关键是教育者要充分地扬长避短,把它的“三化”功能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创设问题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要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要教师全面把握创设教学的目的,在关键处加工、创造,就能创设出形式多样的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而且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

参考文献:

[1] 黄少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4(24).

[2] 王晖,杨国华.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3] 王彦.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J].快乐阅读,2012(18).

[4] 陈婵英.活用多媒体 提高课堂效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3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A.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以它的声音、视频和动画效果这些独特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经常从网上下载课件,自己还制作课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譬如:我在教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孩子们熟悉的自选商场画面,有许多小朋友在买东西,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购买热情,进而引出购买东西要用钱,中国的钱叫人民币。多媒体出示各种面值、各种材料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分类,这样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知识就变得直观、形象了。在教小学三年级“秒”的认识一节时,我让学生观看中国载人飞船升空时的倒计时场面,同时让学生跟着倒计时数10、9、8、7、6、5、4、3、2、1、0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轻松的引入时间单位“秒”。

B.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2、自主探究,以“放”促活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调查,放手让学生操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相关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活”起来,课堂“活”起来。

A. 放手调查,拓宽视野。

“调查”是一种联系生活实际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调查数学问题,以丰富教材资源,令课堂向课外延伸。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统计”时,我根据课本信息窗内容在小组内统计换牙的情境。课前,我布置学生们调查每个同学的换牙情况,让他们记录下来,上课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的调查情况交流后填写统计表和做统计图。这样通过学生亲自调查,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孩子们才感到统计真实有趣。

B. 放手操作,加深体验。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4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数学教学课堂设计的三步法,即激趣导入课堂,探究知识生成和有效设计练习,以期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几点借鉴。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普遍运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没有很好地从根本上改变小学数学课堂面临的困境。

 

比如,教师主导教学生一味地听,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依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泛滥。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大多成了学校强制要求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并未充分地发挥其教学优势和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因此,面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这些难题,教师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深入探究问题的成因,并且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数学课堂内容。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课堂

 

和其他人文学科有所不同的是,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应该树立更强的教学目标,以情境调动学生兴趣辅助教学进程,而不能忽视了教学情境和本堂课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其次,为了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数学课堂,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尽可能真实,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环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增强学生和数学之间的熟悉感。 再次,情境教学不能简单地浮于表面,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些有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挑战”和“收获”。

 

例如,在学年级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时,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摘苹果”的情景。首先,用活泼轻快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吗?今天,就让我们提着篮子去果园里摘苹果吧。”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出动态的果园情境图或视频,调动学生的兴奋感。紧接着,教师再出示思考题目:农民伯伯给我们摘了12个苹果,这里有四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的篮子里可以放几个呢?然后,让学生自发讨论,再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妈妈平时在家里分水果或零食的场景,于是打算把每个篮子放一个,再把剩下的苹果按照之前的方法依次放入篮子中,直到放完为止。这样每个篮子就能放3个苹果了。最后,教师可以对这种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点评,再启发学生其实有比这个更方便的分配法,那就是除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生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数学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首先,在小组分组上面,应该实现组员的合理配置,以充分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评定,达到各小组成员能力的均衡搭配。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明确好每个人的责任和角色,让每一位成员都能获得一种参与感。

 

最后,就是要对学生有信任感。尤其是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参与探究的方式来体验新知识的生成,从而拉近数学和自己的距离。

 

例如,在教授“平均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自己动手操作,看如何把50根小棒分给小组的6个成员。有的小组是1根1根的分,有的则按双数2根2根地分,大家都采取了最普通最简单的办法,但是比较费时间。这时,教师不应该急于点评学生的分配方法怎么样,而是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如何分会更节省时间。而分到最后,还剩下2根多余的,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处理多余的2根。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多余的2根分给小组的任何两位同学,但学生们会立刻反对这个提议,认为这样不公平。而这就教会了他们什么是“平均分”了。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他们大胆探究、坦诚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

 

三、模拟课本知识,有效设计练习

 

在数学课堂的练习环节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模拟教材练习、合理有效地设计练习内容。一方面,练习的内容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通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实践练习。

 

比如,在学习《认识角》的内容时,当学生们都普遍认识到各种“角”的含义及特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在纸片上剪出角的形状,以体验“角”的直观形状。

 

其次,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还应该具备触类旁通的特征,注意调动学生的已学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和复习新旧知识。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巩固好三角形的所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复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容,达到优化练习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模板,通过三角形的拼装,组成各种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明白了三角形和正方形及长方形的关系。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拼装,在自己动手拼装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即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而且也建构了具体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乃至于三角形的图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体验中,对于三角形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牢固。

 

小学生对于色彩很敏感,所以教师在准备教具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搭配,给学生一个感官视觉上的刺激,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思考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依托,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我为学生创设了去图形王国参观的情境。课伊始,老师问:“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图形王国参观,你们愿意吗?”“愿意!”学生很激动。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声,屏幕上出现了一辆大客车和小导游图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辆客车!”“还有图图!”“仔细观察这辆客车,你发现了什么?”有学生欣喜地说:“我发现这辆大客车是由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组成的。”“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图形王国里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此时学生不仅对这四种平面图形产生了一定的印象,也为即将去参观图形王国倍感期待。

二、化静为动,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加减混合》例题时,需要计算公交车的乘客人数。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可能看不懂例题图意,于是,我制作了如下课件:一辆公交车在路上行驶,车上一共有7人。当到了一个站台时,有2人依次从后门下车,又有3人依次从前门上车。画面定格后,我问:“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刷”地一下,许多学生都兴奋地举起了小手。学生清楚地说出了图意。“会列式吗?”“会,7-2+3!”这样的课,教者不需要对较难理解的图文应用题进行过多的解释,短短十来秒的课件演示,学生便能正确快速地理解题意,且能掌握该类型题目的计算顺序。这样,静止的画面变活了。学生在动画中理解了题意,攻破了难点,教学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演示过程,提高能力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之后,可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有序地进行测量等。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让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吧,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靓”起来!

参考文献:

好课件吧小学数学范文6

关键词:趣味性;有效性

G623.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翻新,课堂上出现了很多喜人的变化。如在课堂导入上,从以前的单调枯燥到现在情境导入,生动有趣;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从以前只关注结果,到现在的全程式的激励肯定性评价,让学生充满信心;在教学手段上,从以前的一只粉笔一块小黑板到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在教学设计上,从以前的只关注预设到现在更多地关注课堂的生成。但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课堂上有趣的东西多了,离数学的本质却远了,学生的兴趣高了,但是知识学习的效率却低了。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趣性和有效性的统一,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案例获得一些启发。

(一)有趣的情境,无效的导入

1.案例再现

案例:《倒数》导入设计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倒过来,如人可以双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口朝下………..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凳子可以倒过来脚朝上

生:猴子可以倒过来挂在树上

……

师:像这样的现象不但生活中有,数学中也有(教师板书:倒数)猜

一猜倒数是什么?

生:就是将一个数倒过来,如1倒过来还是一,8倒过来还是8,9倒

过来是6。

2.现象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广大数学教师接收了不少新的理念,在课堂导入上很下功夫,力求课课有情境,并且追求情境的标新立异,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越新颖越好,于是出现了很多与数学知识 的本身毫无关联甚至是与数学知识的本质截然相反的情境。

3.改进措施

如何使有趣 的教学情境变成有效的知识导入,使情境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导引,定向作用,我想首先应从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核心出发去思考什么样的情境是与本课的数学知识有相通之处的,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正确引导,然后再考虑将情境设计的更生动有趣。如本课《倒数》知识的本质是“两数相乘积是1”,我们在设计时就可以抓住这个本质特征出示一组积是“1”的算式“( )X( )=1”然后告诉学生只要你在其中一个括号内填入一分数我就能很快的填出另一个括号中的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写出了几个式子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式子,思考有何发现,并将你的发现记在心理,开始由老师来报一个分数,你来填另一个数看谁发现的规律正确。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很快的将倒数的形式特征和本质特征归纳出来。

(二)有趣的过程,低效的学习

1.案例再现

案例①《时间单位分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黑板上有几个活动(拍皮球、抄生字、数脉博,翻书)同学们可以自已选一种看看在一分钟的时间内你们完成多少?教师帮你们看时间。

生:开始活动,大家都很高兴,玩开了。

师:(一分钟后)请大家来说一说你完成的情况?

生:我拍了35个球

生:我抄了100个生字

......

(大约十分钟)

案例②《找因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那么怎样才能找一个数的因

数呢?

生:可以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相乘

生:可以用除法

……

师:大家方法很多,那你能够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方格纸来找一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四人小组一起完成(大家动作很快)

2.现象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习过程的生动性,积极思考,不但创设出了有趣的情境,连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也力求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深层次的体验和全方位的发展,这本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但是我们的部分教师刻意追求这种形式目标,不管活动本身的价值,从而出现了一些有趣但却无效或是效果极低的教学活动,大大的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标。

3.改进策略

有趣的活动是探究知识的载体,它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发展。但是活动的设计必须基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如案例①中教师就没有思考一年级的小朋友会不会一边活动一边感受时间的长短。案例②中高年级的学生还需不需要用摆小方格的方法来找一数的因数。显然都是否定的,那么这样的活动就是低效的。案例①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一边看着钟面自已看时间,一边数脉博或者同桌一个看时间一个拍皮球,然后两人互换这样学生就能将有形的活动和无形的时间相结合,让一分钟具体化。案例②中如果教师在学生说了那么多的找因数方法之后,开展一个找因数的比赛,看谁找的快找得全,很快学生就能找到找因数的好方法。这样的活动不但学生有兴趣而且对于知识的学习非常有效。

(三)有趣的手段,无效的创新

新课改实施以后数学课堂的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公开课,评优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一道硬指标,成为评价一节课优劣的标准之一。为此我们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多媒体的制作,力求在课堂上展现优美的课件。只要是公开课,不管什么内容,什么类型,也不管有]有必要,一律都会有多媒体的辅助。有的老师甚至从课的开头到结束所有的内容都在课件上呈现,黑板和粉笔动都不动;有的教师不管课堂上的生成,只顾着按课件的预设一步一步的走流程。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我们都知道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优越性,它能够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好的解决。只要应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巩固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但是我们现在出现了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课堂上被多媒体垄断。一切教学行为都要借多媒体来完成。教师将自已所要说的,所要做的都放到了多媒体课件上,然后在课堂上又由多媒体一步一步的呈现,教师好像退到了幕后。其实这个过程只是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换了一种形式又重新搬进了课堂。这种课堂还是和以前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样,不关注课堂的生成,只是按课前的预设一步一步完成教学任务。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永不退色的教育主题,是我们广大教师不懈追求的目 标。有趣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趣性和有效性的统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相信只要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钻研课堂,钻研教材,钻研学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我们的课堂会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