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ED-2000自动化生产线 机械 电气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63-02

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为了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硬件建设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然而目前各种先进设备更新很快,有的甚至3~5年就更新一代,有的学院实训用设备利用率较低,如何保证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技能又充分利用实训用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我院于2008年引进了北京杰创永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D-2000自动化生产线”作为机械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设备,本系统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控制功能是通过3个气缸、一个直流电机产生推进和摇臂动作依次完成工件的传送来实现的。为确保系统的运行可靠,在系统的初始位置装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另在每个气缸和摇臂电机的原位和到位处均装有接近开关或微动开关,以保障执行机构动作的准确性。

对于这条生产线,相比于其它高职院校的自动化生产线,机械零件过于小巧、学生易损坏,设备陈旧、不符合近年国家或北京市职业院校机电设备相关知识比赛规定,但是,它却包括了典型的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不管专业技术如何发展,其基本机械和控制原理本质上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增改实训内容,调整学生实训时间,加强设备的利用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012―2013学年,我院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安排了专业综合实训,利用ED-2000自动化生产线,我们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训内容具体安排如以下几点。

1 观察生产线

为了培养学生对ED-2000自动化生产线的认识,首先让学生观察其外形,教师演示其完成的工作过程,然后让学生写出其工作情况。

2 学习机械部分

学生每4人分成1组,每组发一个电工工具箱和整理箱,首先学生把生产线上各零部件贴上标号后,让学生拆散此生产线机械零部件,然后每组学生组长绘制本生产线的装配机械工程图纸,组员1和2绘制不同典型机械零部件的三视图,组员3进行生产线中用到的典型机械零件制造与加工分析。

这样,学生在机械识图与绘图、机械零件装配、机械制造与加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综合训练。尽管设备陈旧小巧,实训过程中各位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损坏机械零部件的现象很少。

最后,每组学生齐心协力重新把生产线组装完好后教师才验收各组学习情况,教师再给予相应分的学习成绩。

3 学习控制部分

本系统控制区装有开关组件、PLC组件、按钮盒组件、稳压电源组件、继电器组件和输入/输出端子板组件等。铝合金板的三面装设走线槽。传感器、电磁阀、直流电机、按钮盒、指示灯等设备的信号导线均通过走线槽后经输入、输出端子板与PLC的端子连接。

按钮盒装有发出系统操作命令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复位按钮和急停按钮,另有一转换开关用于系统运行方式的选择,可选择连续、单周期和步进三种不同的运行工况。灯塔上装有红黄绿三节灯具用于表示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

电源系统将AC220V供电直接引入断路器,再通过电源端子板分配电源,一路送至PLC供电,另一路送至稳压电源。稳压电源输出的DC24V电源经负载电源开关送至输出端子板作为负载的供电。系统中各传感器的供电由PLC内部的DC24V电源提供。

气源系统经气路总开关和调节过滤减压阀后将供气送至电磁阀组,再从各电磁阀直接送至对应的气缸用气。

学生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电气控制电路图,完成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2)气动控制元件的认识与调试。

(3)检测与传感装置元件的认识与安装调试。

(4)气动与电动执行机构的认识与安装调试。

(5)PLC的编程与安装调试。

(6)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这样,学生重新认识和训练了传感器、电磁阀、直流电机、按钮、指示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设备元件,经过以上6个任务的完成,掌握了调试控制元器件的常用方法,能够排除常见控制部分故障,对电气控制的知识能够进行综合灵活运用。

4 学习效果分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学生把所学的机械、电气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与相关企业技术进行零距离接触。我们通过此次的综合实训,学生上交学习资料有:(1)绘制ED-2000自动化生产线装配三视图、摆臂组件三视图、电动机组件三视图、双气缸组件三视图、导向管组件三视图、滑道组件三视图、单气缸组件三视图。(2)画出控制系统气路连接图、电源系统及安装接线图、PLC电气原理接线图、控制盒电气安装接线图、传感器电气安装接线图、电磁阀控制电气原理及安装接线图、摇臂电机控制电气原理及安装接线图、输入输出端子板出线图、控制系统功能图、PLC电气安装接线图。(3)写出生产线的工作情况、编写PLC控制程序、写出实训总结;学生现场完成的工作有:①机械零部件的拆卸。②机械零部件的装配。③气动控制元件、检测与传感装置元件安装调试。④气动与电动执行机构安装调试。⑤PLC编程与安装调试。⑥系统故障排除。

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是靠一个人维持的,任何工作岗位都有一定的职业要求,每个成员只是团队中的一份子,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其在小组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样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考核方式按下表进行。

通过考核,本次实训学生的优秀率为30%,及格率为100%。经过验收,实训结束后每组硬件完好,没有损坏和丢失零部件的现象。

5 结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各类物质得到极大的丰富,特别是专业技术较强的生产设备,生产厂家多、设备更新快,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思维方法和动手实践方法,我们建议不要盲目注重先进设备的购置,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2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可以使学生建立机电产品的一体化设计思想,把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分析或设计,使学生具备解决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改造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这门课程既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非常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及实训教学装置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多学科问题和相关技术,采取即学即用、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的教学方法,掌握案例中的科学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形成一个为解决问题学习,带着任务探索实践的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导引小车案例,完成从机械本体设计、装配、电控系统搭建、程序框图及程序代码编写的全部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调试及研发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自导引小车案例教学内容设置

1.理论教学内容。自导引小车是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典型车间自动设备,此系统从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及运动轨迹算法、软件编程等方面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自导引小车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介绍自导引小车简介及应用场合;自导引小车的工作原理;导引方式分类;路径规划;单片机控制系统;直流电机脉宽调速知识及实现方法;轨迹识别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双电机驱动行驶系统策略分析;Keil C单片机软件编程及调试。讲授时与案例相关的内容重点讲解,将已经学过的分散知识融合到一个案例,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之间联系,对机电一体化的五大组成部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掌握该实际工程应用中所涉及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实现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程的目的。

2.工程实训内容。自导引小车案例实际操作环节为4周时间。在这4周中,首先完成机械结构设计;利用Proteus进行自导引小车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设计和软件仿真;进行自导引小车运动轨迹设计;在采购来的电子元件和自制的一些零部件的基础上,组装自制自导引小车模型和搭建电路板实物;利用Keil C编程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软件程序开发;自导引小车设备循迹、调试、运行等主要环节。(1)自导引小车机械系统设计,包括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要求:自导引小车模型载重50kg。(2)自导引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电气元件包括:AT89C系列单片机、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器、循迹元件、避障元件等外围芯片。(3)控制系统软件程序开发。要求实现按照预设轨迹运动并能实现调速。(4)自导引小车系统调试。上述四部分内容基本控制在每周完成一项内容,各项任务完成之后,总结并整理相关资料。

三、案例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否实现,主要依赖两方面:(1)教师指导作用的实现;(2)学生自身重视程度。鉴于上述两点,笔者认为在进行自导引小车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充分了解学生的动向。这个案例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忽略控制知识要求较高,机械结构也要兼顾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并根据这情况,从内容设置上要强调机械部分的重要性,在控制电路原理上要多提高,不能只满足小车能跑起来的外在现象,对于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这样才算真正学懂单片机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2.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在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每天到场进行指导。但是大部分时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学生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切磋问询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出现共性问题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学生还自发建立了QQ群,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商量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整个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3.严格把关考核环节。这一案例教学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应用的,学生人数较多,鉴于案例实训资源有限,学生分组进行,一组学生共用一套实训设备,共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因此,教师要严把考核环节,在案例实施过程中,通过平时考勤、观察,最后,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动手情况,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内容进行答辩提问,以杜绝学生没有认真参与现象的出现。最终目的是要让选择这一案例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自导引小车案例考核方法

由于教学分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内容,因此考核方式将分为笔试试卷和工程实训两个部分。其中,笔试考核部分,本案例理论知识考核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卷总分数的20%;工程实训部分分组完成,每组需要完成以下内容:(1)案例设计说明书1份;(2)机械结构三维模型图1张(电子版),二维设计装配图1张及主要零件图;(3)电气系统原理图1张;(4)程序框图及程序清单;(5)演示视频。每项内容占20分,工程实训总分数为100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以设备能够调试运行为通过主要指标,同时对每个人对设备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内容进行陈述,对其负责的部分内容进行答辩询问,回答问题完整且正确才算通过。这个可以督促每个人认真训练,达到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五、案例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在机械2012级、2013级机电方向本科生中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共40学时理论教学,共讲述5个案例,该案例占6个学时。教师通过积极备课,完善自导引小车案例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多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实践效果看,效果比以往单纯文字讲述要好很多。自导引小车案例工程实训共有20名学生选择该案例。20名?W生分成4组,每一组都动手装配调试一套自导引小车设计和工程实训过程,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要求和参数不一样,小车所行走的轨迹不一样,最后提交要求的全部资料。通过对本次工程实训教学实施过程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实施情况和最后答辩考核情况,效果分析如下。

1.对于自导引小车机械系统设计任务,实训装置是小车模型,机械结构较简单,要求学生根据工厂使用的自导引小车,增加机械结构的强度进行结构设计计算,进行三维图、二维图、零件图的绘制。该环节主要训练学生机械结构设计、计算校核关键部件以及?C械制图能力。由于学生进行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对于机械图具有较好的基础,比较容易完成。主要是要学习三维软件的使用。同学们根据未来各自希望从事的专业,选取了不同的三维软件来进行制图。

2.对于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学生们对实际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元件了解有限,前续课程缺乏电气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学生通过自学所用开发软件Proteus和编程软件Keil C,掌握了实际工程中电路原理图设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硬件电路图的实物实现环节训练了学生线路板的印刷、实物连线及硬件系统检测能力。从效果来看,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了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及其电气元件,了解了实际工程中的接线方法,加深了对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认识,培养了他们运用已学知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LBL;TBL;CBL;PBL;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效果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常用低压电器、继电器―――控制系统基本环节、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等。它不仅为后续专业课程(如机电装调等)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技术课,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但是该课程对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该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给我们任课教师就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思考,接下来笔者就LBL、TBL、CBL与PBL的实际应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1、LBL教学法的弊端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与《电路》相比,不仅有电的物理量又有磁的联系,难度加大;不仅有时间向量又有空间向量,物理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时会有畏难情绪。本课程若还是只采用传统的以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采用“黑板+粉笔”的教师为主导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对于元器件结构、电动机原理、电气控制等过程等是死记硬背,专业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和枯燥乏味的。

2、TBL、CBL与PBL的特点

TBL(Team-Based 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主要以一个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为条件,以小组团队讨论合作为形式,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同时还具有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好的优点,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上的有较大的优势。

CBL((Case-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给高职二年级学生上课时使用比较合适。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 将学习与实际的任务或问题(driving question)挂钩,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采用联合教学法的可行性及方法

该课程的很多教学内容都会安排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或相关实训室里面上。一般来说,教室里都是大的实验桌,这样比较方便分组进行团队教学。以各种电气控制案例为中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探究式提问为导向,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来探讨每次课的知识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易于每次课知识点的内化。

联合教学法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现以CW6163B型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分析为例。

(1)课前准备 : ①将学生分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一般将一个班分为6组。②布置项目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书面或电子等方式来收集机床资料,了解机床的加工特点和运动方式以及主要组成部件。

(2)实施阶段:①探究式提问:以车床分析该电气原理图的构成,并思考为何要如此设计?每个元器件在原理图中的作用是什么?请每小组分析电气控制原理 ②学生对以上提问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③每组派一名代表来回答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共同思考分析④全班同学对问题的正确答案达成共识,使本次课知识点逐渐内化。车床三只电动机的作用,他们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每只电动机控制原理和控制特点。

(3)归纳总结:这个阶段教师通过对探究式所提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归纳,通过对车床电气控制原理的分析,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前后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并对每组在本次课的表现及讨论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4、联合教学法的实用性

通过学生对教学评议表的测评,大部分学生较赞成教师在该课程中采用联合教学法。主要要以下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TBL教学法后,把教师讲授为主导的课堂转变为团队研究工作小组,把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得枯燥难懂的专业课变为学生的探索案例课。

(2)真正使知识点内化:只有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分析后的内容,他才会有深刻记忆;用联合教学法从一开始的准备到课堂讨论到归纳总结,这些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联合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联合教学法虽然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似乎很轻松,其实不然,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更多的是“功夫在诗外”。从一开始的准备到导入,课堂讨论到归纳总结,案例的采用、项目任务书的编制,都体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这需要教师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精心准备。

(2)采用这种联合教学法,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活泼大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踊跃,而内向害羞的学生却会“冷落”在一边。所以教师在小组分配任务要考虑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该课程合理地采用TBL、CBL与PBL联合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而且便于学生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4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 的演练。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电力拖动》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各电器元件的选用,利用电气元件进行电气电路的设计以及维护维修电气电路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在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仍沿用“以教师为中心” 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以模仿为主,突出技能性训练,而缺少设计性、创新性,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

鉴于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电力拖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电力拖动》教学中,首先将理论知识分解成电机原理、电机绕制、低压电器、电机的控制环节及机床电器控制五大知识模块,然后围绕这五大知识模块设置相应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实际应用的研究课题,应充分考虑生产实际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项目实施时,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按一定原则对学生分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并写出各自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画出设计原理图、选择元器件、再由学生正式实施项目,写出总结,包括实施项目成本核算,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

一、项目实施步骤

1.项目的设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综合考虑项目的统筹设置、项目间的联系和层次递进。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和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运料小车往复运动” 的电气控制项目,在学习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气控制之后提出,此项目的控制电路设计灵活多样,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2.分组设计项目。

任务确定后,教师提出设计方法,明确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学生们分组设计,教师引导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查、找相关资料,使各小组同学独立进行设计。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的服务者。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出的电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尽管有漏洞或设计不完全合理,却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如“运料小车往复运动”的电气控制项目的延时电路的设计,有的用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有的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有的用一个,有的用两个时间继电器来设计,项目设计完毕后,组织学生互评,修改自己的杰作,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 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设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评估的过程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运料小车往复运动”项目评估时,教师详细分析各套方案的特点,指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总结“行程开关”、“时间继电器”的灵活应用方法,详细说明怎样对电动机进行互锁控制,再通过成本核算比较,最后总结出_套合理、可行、实用的方案供大家实施.使教师的评估总结过程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二、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具备实践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每个教学项目要完成的任务,将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结合到项目建设中。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实施,围绕部分机床进行多个项目设计,如车床CA6140刀架移动电机的控制、车床CA6140主轴电机的控制、卧式车床CA6140电气控制电路的检修等。以上设计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附着体,需要带领学生观察机床的实际工作和机床的电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学习和工作零对接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才能完成各项项目的教学。

2.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理论与实践间的衔接。

进入项目教学以后,就把原有的教材知识体系打乱了,教师需要按照设定的项目将知识重新连接起来。项目需要哪部分知识,就把哪部分知识教给学生,如进行车床CA6140移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项目时,要给学生介绍的相关知识有第一章的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手控电器及主令电器动合按钮、接触器,第二章的控制线路原理图及接线图、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控制线路点动部分。

3.教师必须有多学科知识综合技能。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个科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要掌握课程的关联内容,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与考核。例如,电机与拖动部分的电机参数、电机的拖动方式等都是电气拖动基础课内容,在电气控制技术课项目设计过程中是不可缺的;工厂供电课程中的电气安全距离、电源和设备的保护等内容也是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电路必须掌握的知识,电气控制技术课指导教师也必须掌握。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 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能力,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知识和新设备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已无法面面俱到,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所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适合职业学校采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5

Dai Liqian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4)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Xi'an 710014,China)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我国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电机与电气控制》既要培养学生电机维护和电机控制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面的职业技能,又要为机电专业后续课程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按照项目、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等重新进行了解构与重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的实践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和考核改革。

Abstract: The project teaching is one of main direction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Electrical Motor and Electrical Control course not only cultivates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 about the commissioning and troubleshooting of motor maintenance and motor control, but also provides certain foundation knowledge for subsequent electromechanics courses. Combining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conducts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according projects, tasks, and task analysis, tasks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ask; through leading student to finish a series of task, achieve the teaching purpose. At the same time, emphasize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reform and appraisal reform.

关键词:电机与电气控制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解构与重构 多元化考核

Key words: Electrical Motors and Electrical Control;curriculum reform;project teaching;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diversified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49-02

0引言

《电机与电气控制》由《电机拖动》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整合而成,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以及数控设备维护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该课程既要求掌握电机及电机的控制的检测与维护,以及电机控制的调试与故障排除,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它又要为其后续课程《电力电子变流技术》、《PLC控制》、《自动控制与系统》、《工厂供电》等课程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根据《电机与电气控制》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要求,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的探索。

1改革的总体思路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树立良好正确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倡导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按照项目教学法,经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分析设计出一定实用性的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典型任务的分析、讨论、实施、评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4]。任务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杂,通过各任务的完成渗透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知识的学习目的性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大为提高。理论的掌握达到够用为度,努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本次改革的具体方法及其实践

2.1 课程的解构与重构《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传统教材中,一般先介绍各类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低压控制电器及变压器的相关知识,最后介绍电机的控制方法和典型的控制电路,并配合适当的验证性实验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对该课程的整个体系进行了解构与重构。

2.1.1 对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考虑到该课程主要以电机的维护和控制为重点,而在机电控制的实际应用中,运用最多的是三相异步电机,且异步电机的控制比直流电机的控制相对简单一些,所以先介绍三相异步电机及其控制,然后介绍直流电机及其控制,最后介绍变压器以及控制电机的相关知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设计了一个对应的任务。同时,在电机的控制中,考虑到异步电机的控制是重点,所以逐步介绍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际的典型机床电机的控制。使学生逐步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1.2 改变以往先讲理论,再用实践为理论服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安排中,首先认识电机及其结构,用电机的拆卸与安装任务来让学生认识电机,在认识时,适当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铭牌和特性。然后用一系列控制任务来让学生了解如何控制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等。任务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在控制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逐步熟悉相关的低压控制电器及控制的相关原理。同时,逐步介绍低压控制布线和相关工艺及标准。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热情。

2.1.3 调整任务完成过程。首先要提出任务的具体要求,明确任务的目标。然后介绍相关知识,相关知识包括电机的控制原理、低压控制电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选择方法等。在相关知识的设计中,首先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介绍基本知识。同时,对于学习比较好的、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还可设计部分拓宽知识可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接下来进行任务分析,根据任务的要求、目的,得出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控制电路,该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自行分析、比较,得出一个最佳的控制方案,各组的方案可以不一致,便于后面的任务评价。当该控制方案经过讨论,认为合适后,并经教师认可后,开始任务的实施。任务的实施首先要通过任务分析后列出完成该任务设备清单,然后选择合适的控制元件,在选择过程中逐步熟悉各控制元件特性和规律以及选择方法。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对每组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由师生共同讨论提出改进方案。为了满足部分爱好学习的学生的要求,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也可适当地设计一些拓宽任务共学员选择性完成。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2.1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并引导学生进入主置,不能事事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要学会多听、多引导、多总结。对于完成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不要有问必答。要引导学生思考,协助并配合学生分析,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努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创新。同时,学生才会有自信,将来步入社会才会对社会有用,才会有发展。所以教师要提前做足功课,提前准备,对学生随时有可能提出的预料之外的各种问题提前思考,对不同学生给出的千差万别的答案加以评价。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时时鼓励学生,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逐类旁通,逐步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

2.2.2 加强教学手段的改革动手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教育不等同培训,相关知识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只是要注重介绍相关知识时的一些方法、手段。课程教学现代化不仅包括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现代化,还包括教学资源的现代化等[5]。所以我们还注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了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教育媒体,协同融合的方法。用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形象演示各控制电器的动作过程,解决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的一些难点重点,通过不断开发一些多媒体产品,使 “电机与电气控制”这一传统的专业技术课程赋予了新的活力,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艰涩抽象、某些规律和动态过渡过程难以表现、难以把握等难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觉更新知识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2.3 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高职的学习成果已不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在实践中职业能力的形成,而职业能力又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方法、主体都各有不同。因此,在对课程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改变过去只注重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践知识的作法。强调要全面发展,评价标准内容包括了认知目标、核心能力、专业技能三大项,涵盖了工作过程要求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与能力,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6]

根据多元化考核思想,我们在每个任务完成时的任务评价阶段,师生一起根据任务完成时掌握的基础知识、实训操作、任务设计分析、工艺等方面通过练、问、考、测等手段,并结合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师生共同给出每个学生的任务评价成绩,并根据各个任务的权重,核算出每个学员完成任务的平时成绩。该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作为学员的最终成绩。在期末考试中,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进行实践操作考试。

3结束语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在《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进行项目教学改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设备维修与维护实际工作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以后步入职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江彩,杨辉静,赵占雄.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商情,2009(3):86-87.

[2]魏亚P.项目教学法在模拟电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97-98.

[3]范次猛. 《电机与电气控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2):100-102.

[4]关伟.基于项目的教育技术学开放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88-90.

电机电气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项目教学;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和实践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课程;同时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结合我院电气类和机电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强化技能培养为重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课程整个教学分为项目实训、集中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四个环节,通过采用项目式一体化教学方式,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的方法和应用PLC进行系统设计和编制控制程序的能力。它不仅为《电机调速控制技术》、《机电设备与维修》、《电梯应用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等后续课程、集中实训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而且为相关专业学生考取中、高级电工资格证书做准备。

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上,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强化技能培养为重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所谓“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是将“项目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效地融为一体,将理论和实践捆绑在一起,在具体教学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来源于自动化生产实际的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中去。这些项目都是经过精心组织,来源于自动化生产实际,因此具有很好实际应用价值,对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有一定帮助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用、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并具有典型控制线路的设计、接线和故障排除的能力;掌握应用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同时通过项目式一体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逐步具备电气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在课程项目中培养核心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和纯理论的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后者着重于纯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而对于电气控制与PLC教学而言,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项目教学就是利用已知的结论,根据电气控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为培养的核心和重点。课程项目的立项与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础,在立项之前需要对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分解,然后根据课程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将必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入到各个项目中去。

二、合理安排知识点

“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单个实例引入,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法”从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实例入手,层层分析,逐步完成,最后归纳总结系统设计的详细思路,使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思路清晰、迎刃而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潜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战意识,现场观察程序执行的效果,提高学生现场调试程序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消化。

例如在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发生看到一张大图就胆怯,没有信心的现象,我们多采用案例分析、故障排除的方法,对控制线路图中的各个功能环节逐个攻破,化整为零,然后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来分享经验,指出问题,适时加入安全生产、加深理解。

三、完善项目的评价体系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其实质上是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承担和完成某个具体的项目来掌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项目教学法具有“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以往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和最终评价者,不参与项目的实际实施,只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提示,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个团队中由学生自己确定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的主导者和团队的管理者。

项目教学的效果需要具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教师、专家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

四、推广应用

与目前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有如下优势:减少了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融教学于实训,通过具体系统的实训研究,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具体的项目分析来体现理论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有利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根据具体的控制系统设定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于

主要是以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依据、针对维修电工、设备管理员、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群)等对电气类、机电类专业的技能要求、结合由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参与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议、参考相关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问卷。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训项目作为教学平台,以具体电路作为分析对象,以实训现象作为切入点,将电气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理论融入到实训项目中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用电气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显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不能只局限于电气控制与PLC一门课程,还可进行如下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在其他专业课程中使用。如在自动化专业,力学专业,建筑专业等均可以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研究:还可以结合项目教学法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与融合问题研究,综合技能实训的研究与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李雪梅 工厂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康晓明 自动控制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

[3]许 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工业出版社

[4]田淑珍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技能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