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设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平等性印刷技术视觉传达信息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regardingcontainsinthedesign,thetechnicalequalponder,re-elaboratesthedesign,printingandperson’srelationsfromanotherangle.[Keyword]:Equalprintingtechnologyvisiontransmissioninformation
回顾人类的设计历程,“求生存”是相当重要的目标,至少在设计萌芽阶段以及之后一段并不短的时间里,这是唯一目标,即使在今天人类的设计行为及其产物中,依然包含着这种因素,对于“生”的追求,引发人类设计行为的持续性,并逐渐催生出很多重要属性,其中最为重要和本质的,当属平等性。以“生存”为起点,设计不可能缺失这种属性:对于自身生存的环境而言,人需要一个平等沟通、和平共处的平台;对于群体内部来说,则需要物质方面的“平均主义”。这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却在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设计的目标和理想,并成为人类自我优化程度的一种反映。而在“生存、平等、设计”这一组循环、可逆的关系中,使其正常、顺畅的得以运转的条件是什么呢?
一、设计与技术
设计自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并非是单纯地对于自然中的物质,以“拿来主义”的姿态直接应用,如果是这样,很多动物甚至植物也应算做是“设计的高手”。“设计”真实而本质的含义是建立在发现基础之上的“创新”,是有极强针对性的创造。这要求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任何具体的设计都不能无限制的凭空想象,即使是在构想阶段,这种限定性依然在无形的掌控我们的头脑,使思维始终局限在似乎已预先划定的圈子里,无法真正的跳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包含在设计中的技术因素使然。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指“技能”、“技艺”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技术”概念,是对自然科学理论、成果应用后的综合结果。站在设计的角度,谈到的技术似乎包含两个部分:(1)使“想法”转化为“视觉可视”的一系列专业化技术;草图表现、效果图表现、模型加工(制作)技术等;(2)使纸面上的方案转化成为可供“消费”(使用)的真实产品的加工制造技术。在设计的早期阶段,这二者是合一的,即从事产品加工、生产的人就是从事构想视觉表现的人(从这一点来讲,中国古代的“百工”,就是一个设计的群体)。不能说这个工匠和设计师合一的阶段是缺失设计的阶段,因为众多的产物已有力地修正了这种误解(只是大量兼具精绝创意和精良加工的产物,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其设计产物的实质,而更多地以“艺术品”来认知它们)。“设计缺失”的说法,实质上是将存在于现代社会形态中的工业设计,做不符人类历史及设计发展规律的认识,盲目套用于以往设计(产物)之后产生的。
事实上,这种片面认识的产生,与技术之间有极强的对应性:精良的加工技术在体现精美创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成技术本身在公众心目中一定的独立地位,这种情况在东西方都是大量存在的。技术逐渐成为可凭借自身而存在的“独立”之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如此——当谈到某种技术的时候,不可能在头脑中映现具体的物品形态,而只是局部(表面化)地闪现这种技术具体应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从这一实际情况可以一定程度地区分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差别。
设计这种人类最早的实践行为,不仅见证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全方位地参与其中,成为“发展”概念最直观的表达。技术是使之成为现实的重要保障,在设计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过程中,它经历了同样的变化。
二、印刷技术与平等性
所谓的“平等”,实质上包含不同的含义:为生存而解决温饱问题时,对于事物的分配,需要公平的分配方案、工具等,以确保分配的平均;为发展而在精神层面所追求的平等,并不是单纯的精神本身,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平等需要。满足前者,只要一些简单地计量、分割技术即可;后者复杂得多,因为思维、意识、观念等抽象的概念,已融入其中,“动物性”需求已升华为精神性的追求,个体行为已彻底扩大为群体性的行动,整个时代和社会都参与其中,“革命(变革)”就是具体的表现形式。由具体设计产物充当载体,对于这类平等性的表达,在设计的发展历程中不胜枚举;通过相应技术所创造的各种设计产物,成为引发“平等追求”导火线的事例也多不胜数。所有这些都是较为平和的,甚至有些消极和被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联结人与自然的工具(用具)设计,联结自然与社会的环境设计,都是较为缓和、间接的与“平等”概念发生联系;联结人与社会的信息(视觉)传达设计,则是直接、激进的“平等”概念的鼓吹者,印刷技术则成为当之无愧的“平等”的载体。
信息传达在人类形成的早期,就同视觉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意味——靠视觉感官接收外部信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已在客观上具备了广泛的一致性,按照视觉要求加工、整理的信息,自然在群体内部拥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平台——明显的平等属性出现。最早的产物因“主”、“客”观的原因而无法被确认,但由考古研究所获取成果可知:人类较早期的生活环境中,岩画之类的遗存,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信息视觉方式的表达。由此为发端,信息视觉表述成为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一条主线,也成为人类之间在“平等”含义上不断实现良性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信息是包含极强平等含义的概念,这一点不因时间和地点而改变。众多类型的信息中,最能体现平等属性的就是基于“生存和发展”双重考虑而产生的具有教育功能的信息,它决定了信息传达的发展方向——从信息归纳处理方式,到具体传达技术和渠道的开发、选择,都充分证明这一点。“平等思想”在这些具体环节,逐渐得到启蒙和激活——信息归纳、处理由“随意”到“规范”:个性渐渐为共,种种涂鸦在历经不同阶段演化后,终于形成体系化产物,同一范围、时段的人类群体中,信息归纳整理方式,基于接收和应用目的而具极强的趋同性,这保证了信息在同一群体内部感知上的一致——文字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民族”形成的前提之一);传达技术(渠道)方面,同样呈现“规范”的趋势——应用于广泛人群信息快速、准确传达和接受目的的各种规整、清晰字体的出现,及针对相同目的而创造的各种字体的加工技术——从手抄本到雕刻版,再到活字印刷,反映出平等意识在头脑中不断强化的事实。
信息归纳、整理和具体传达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两个部分相互促进,于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平等在人的头脑中从萌芽到结果的转变。
早期视觉传达是以图画的方式将外部信息加以描述,并刻、绘于岩石。信息直白的表达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顺畅。这种方式在初步达成信息交流目的的同时,也暴露了信息传达范围极其狭小的事实——个体手工方式进行信息整理加工,与日后信息大众传播之间不可同日而语,但以此为基点所出现的人造器物表面的一些图化符号及印纹,却说明信息加工和传达技术的进步——由“图画”到“图化符号”,是思维进步的结果,相应的传达技术也面临新要求:(1)这些图化符号如何存在和保留。(2)以何种技术来完成。岩石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各种人造器物的表面成为新的载体;“绘、刻”方法之外,“压印”成为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视觉传达与“印”的方式结合的滥觞,原始陶器表面所谓的印纹,似乎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考虑而无丝毫信息的含义)。针对信息做视觉表述的努力始终在继续,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各种源于实践的认识,应用于信息的加工,使之成为规律性方法,是信息视觉表述中一直遵循的原则。与之对应的传达技术也不断被开发创造出来。在关注古代器物加工(制造)方法(技术)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中相应的信息传达的成分:例如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满足器物成型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了对表面“纹”与“字”加工的需要,是另一层面的信息传达技术。
当文字作为一个系统,以较为简明的形态从图形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现实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传达的技术却因受到材料限制,只能因陋就简满足小范围的信息传递需要(简牍书是典型代表),二者发展的不一致,造成视觉传达的不平等,“文字”这个图形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所带来的平等性,因技术的滞后而无法真正体现。材料与技术的双重制约致使每个文字尚无法被更多的人认识,又如何借此来做“信息传达”?另一方面,则应看到“简牍”文书在移动、搬运、阅读等方面毕竟比以往的信息载体方便得多,加工成本和难度也要低得多,(相对)平等的内涵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来。
纸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被创造出来,为视觉传达平等性新阶段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抄书得以较广泛的应用,书籍的传播范围扩大、受众增多。与“简牍”相比,手抄本在字体改良、插图应用、排版形式等方面更具有近、现代纸质图书的雏形(如果将整个图书的发展过程比做完整的设计过程,这一阶段就像必不可少的草图描绘环节)。客观的看这个“草图阶段”实施者(抄书人),所创造的产物依然是小范围的人群才能享有:例如中世纪欧洲,完全是由教士来从事抄书的工作,抄录的也基本上是与教义有关的内容,当时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文盲,阅读成为贵族与教士的专利,对相应信息的掌控成为特权的象征,视觉传达的平等性被掩盖。作为显性特征的图书的模式(包括字体、编排、装订等)却为随之而来的平等载体——大众化的图书所借鉴、效仿。
源于中国的雕版印刷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小范围信息掌控的“传统”,使信息传播真正成为公众性的,信息的垄断被打破,以往因对信息掌控而形成的权威集团(阶层)受到质疑和挑战,“平等”真实的出现在公众的现实生活中,面向大众的教育,凭借轻便、可大量生产的图书,而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渠道中日益发展起来,知识共享成为长久以来人类社会平等概念最重要的组成,图书作为知识的重要承载物,其加工、制造的手段(印刷技术)也与平等发生了联系,成为平等的载体,这在图书产生、发展的早期,由于相应加工技术的制约(滞后)而并不明显。随着印刷(雕版)技术的发明以及不断出现的技术改良,则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信息公众享有”由人类最初朦胧的理想已经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以信息传递为最初的起点,无论视觉表现技术,还是确保其大范围实现的加工技术,都具备显著的进步,两方面的技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大大加快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在印刷技术直接作用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化概念得以强化。此前由于加工技术本身的随意性,致使视觉表现技术的规范化无从谈起,影响视觉传达的最终效果:过于感性、随意的表达,更像是以信息为素材进行艺术性的创作。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平等性因这种状况而无法真正体现,艺术化的信息产物,不适合广泛人群信息交流的需要,随意化的表达与现实信息之间的差距,导致信息在传达过程中歧义性产生。这种情况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根本的扭转:例如,标准、规范文字的产生,主要就是印刷工艺的特性使然,作为信息视觉传达重要方式和手段,文字是思维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也同样是印刷技术不断推动的结果。
印刷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最重要的是确立了一种模式——以文字的方式作为信息大众共享的主要方式,图作为文字的辅助元素不再独立承担更多的信息传递工作。思维的抽象化、理性化、条理化程度,因新式的传达方式而日渐提高。以往对于线条、色彩等图像性元素的应用与关注,逐渐被针对文字结构布局、笔画处理、图与文字的组织、整页(册)文字编排的关注所替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变得宽泛起来,“综合”在印刷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极其显著的手段,并进一步成为彰显平等属性的重要方法——针对同一信息的不同接收者,利用同一种介质传递的时候,采用图文相辅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表述,最大限度满足尽可能广泛的公众信息传递、交流的需要,例如中国元明时代的戏曲、小说等刻本,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在相同刻本的面前,因多元化的视觉表达方式,而促成信息的平等接受;相同样式、内容的书,同时在地位、身份各异的人手中达成极其一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只有凭借印刷技术才能成为现实。另一方面,视觉传达中的“图”,在印刷技术影响下,逐渐形成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面目:以木刻版画为发端的新式“信息图化产物”,最大限度承载了(信息)平等的含义。
简洁的造形元素,最富表现力的效果,将信息浓缩为单色的画面,既补充文字所无法完全表达的意思,又在一定程度独立起到表述某些信息的作用,在随后更是以完全独立的面目行世,成为造型艺术中一个重要种类——版画。从某种意义讲,它是雕版印刷方式的最佳范例和活的样本:例如流传于各地的民间年画,保存着相当程度的传统印刷技艺,成为立足当代,回望过去的重要依据。
在印刷技术的作用和限定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从随意渐渐转化为具有极强限定和约束性,设计另一层面的平等性突显:从事信息视觉化处理的人,必须完全考虑印刷技术的因素,实质上就是充分满足公众整体信息接受的需要,以往以个人的意愿和好恶为小范围信息传递所做的视觉化处理,逐渐与发展进步中的公众信息交流相抵触,其中由设计者个人好恶与公众整体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不平等”性,自然的被服务于公众信息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平等性代替。
视觉传达设计在适应印刷技术要求的同时,真正成为面向广大公众的行为。借助印刷技术,信息广泛的公众共享成为可能,设计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得以阶段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技术设计论文范文2
1、双主教学模式。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的“传导———接收”教学活动开展方式的基础上,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艺术设计是一个自主创作的过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充分利用双主教学模式,能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发挥。教师要注重情景的建构,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经验对新知识进行顺化,并使其根据反馈信息形成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自主构思。此外,双主教学模式还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与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学习团体,通过各类信息设备的支持开展相关理论、课题的讨论,使学生间形成思维共享,共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2、3P1D教学模式。当前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布置课题、学生搜集资料、构思、确定设计方案、设计图展示、教师评价的顺序,课堂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与学生交流存在一定缺陷,利用3P1D模式能够有效处理这些问题。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要注重以下几个基本点:
(1)教学中的课题选择(Project):教师的课题的选择上可以是实际设计项目或非实际练习,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注重对课题内容的构想,在保障课题要求符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可操作性与时代性的课题,并根据实事求是原则制定规范的评定标准,便于学生把握艺术设计方向。
(2)课堂教学质量(Process):教师要注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项目,对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进行系统性提升,在学生课堂项目评定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对学生作品开展点评,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
(3)设计说明(Description):教师应把学生的设计说明作为其成绩的重要参考因素,培养学生对课题认识、设计方法探索、图纸模型绘制能力,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眼、脑、手的全面训练。
(4)课题陈述(Presentation):教师在学生进行课题陈述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设计构思、问题处理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结合学生设计方案为学生指出设计亮点及存在问题,在设计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设计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艺术设计教学理论体系的完善策略
1、与时俱进,提高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性。艺术设计是一门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若只关注于学生对事物形态的描摹能力,则易使学生丧失应有的个性表达与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手段加以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地融入新型教学手段与流行设计元素,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具有时尚元素的影视剧展示等手段向学生表现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自主创造欲望。
2、推进教学目标分层化。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对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设定,例如大一学生要加强对基础课程的巩固,大二学生要实现专业课程的初步入门,大三则要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可采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建立艺术设计教学整体框架。在图形技术、色彩、传播等艺术设计基础原理方面,有必要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框架进行科学建造。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务必保证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使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培养能够始终贯穿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
技术设计论文范文3
道路桥梁设计的关键
在选择道路桥梁设计方案之后,就要对设计方案的关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道路桥梁的质量,即道路桥梁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另一方面是道路桥梁的美观性。道路桥梁设计中的质量问题确保道路桥梁设计中出现质量问题,首先应对各施工阶段实施有效的监管,尤其是各种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应严格把关,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道路桥梁设计的加固性①地基的加固,即应在项目施工之前,对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然后根据地质状况以及施工需求,结合实际做出较科学和合理的设计图,尤其应注重地基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区域,并在设计中明确针对性地处理措施。②裂缝的加固,即对路桥面的设计应严格把关,在具体的施工中,设计应要求施工所用车辆的载重,以免因为过度碾压而出现裂缝。另外,针对已经出现的裂缝,要联合公司管理层,查出导致裂缝产生的真正原因,进而实施相应的修补。③伸缩缝的加固,比如梁端头局部破损的情况,应在设计时给予特殊的重视,在保证施工用料的质量以及施工方法的正确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象天气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实际的伸缩缝结构。道路桥梁设计的耐久性目前,我国道路和桥梁设计中,对于路桥耐久性设计并没有实际的效果,只存在概念性范畴,这不但是一些道路桥梁工程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从综合经济的角度看,其也是十分不合理的。从对当前反映的道路桥梁耐久性差来看,其主要表现在水泥选用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对,维护保养不当以及预应力施加不合理等现象。由此可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是导致道路桥梁耐久度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能使道路桥梁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必须严格监控施工质量。虽然,这些缺陷在短期不会对道路和桥梁造成明显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各施工队有必要设置专业的质量监督部门。影响道路桥梁耐久度的因素很多,比如,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冗余性小;计算图式和受力路线不明确,以至于局部受力过大;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这些都是降低道路桥梁结构耐久性降低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安全性。因此,在设计上应在满足经济合理、结构可行的基础上,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保证施工操作规范、保证结构整体协调统一,进而使道路桥梁实现长久安全。道路桥梁设计的美观性目前,中国道路桥梁建设已经日趋成熟,各种高难度作业工艺技术已经获得突破,与此同时,随着投资方对工程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公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亦开始追求道路桥梁的美观性。对于道路桥梁的美观性一般工程公司都会参照周围建筑的建筑风格,力图融入整个建筑的大环境的前提下,成为新的标志性建筑。当然,在追求道路桥梁美观的同时,切不可以影响质量为代价,因小失大。
道路桥梁设计应考虑维护的可行性
从道路桥梁的关键指标加固性和耐久性来看,道路桥梁设计离不开施工的质量管理,尤其应重视桥梁和道路的维修养护工作,因为路桥面的铺装层是车辆的直接碾压和受力部位,长期的碾压下极易引起路桥面出现损坏。美国道路业曾做过关于高速公路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证明一条新修的、质量合格的高速公路,其使用功能会在其寿命达到75%时下降4成,若此时不能及时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相应的养护,那么公路剩下的寿命时间即会再次下降4成,直至彻底失去使用功能。比如一条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是40年,那么第30年,其寿命便达到了75%,路况功能性便下降了40%,如此就大大增加了公路维修成本,甚至造成不得不重建的尴尬局面。而若此时或在道路建设之初即采取合理的预防性维护,那么就会大大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上更能为后期维护省下几倍的金钱。对于道路桥梁的维护工作,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严格控制过往车辆的载重,坚决制止超载现象。另外,应以桥梁结构予以重点维护,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对已建好的伸缩缝,应进行严格管理和保养,并加强日常的养护工作,实施定期的检查,若在伸缩缝中发现有杂物应及时予以清理。良好的道路桥梁维护保养工作,不但可以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保证了道路桥梁质量一直良好,同时大大降低了道路桥梁建设和养护成本。
技术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砌体设计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3).圈梁、构造柱布置及其剖面详图。圈梁要浇圈闭合拉通,穿过中间走廊,并隔一定距离将截面加强。注意圈粱(包括地基圈梁)在外墙楼梯、入口等处可能被截断,应在相应位置附加一道并满足搭接长度。坡屋顶为双层圈梁。单层空旷房屋层高超过4米宜在窗顶处增加一道圈梁。说明圈梁、构造柱纵筋的搭接及锚固长度。构造柱箍筋在上下端应加密。说明构造柱生根何处,当地面为刚性地面时,应将构造柱伸至基底。较大洞口两侧宜加构造柱(2.4米以上)。构造柱与下层相同的,可不标构造柱编号,但应在图中说明。圈梁、构造柱纵筋宜采用一级钢筋。为减少圈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清水砖墙的立面效果,360外墙圈梁的外侧宜有120砖墙。设置构造柱后必须设置圈梁或暗圈梁。设置圈梁不一定设构造柱。斜交砖墙的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建筑四角包括阴角,考虑到应力复杂和应力集中,应增大截面和配筋。请参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
(4).过梁布置。核算圈梁下的高度是否足够放预制过梁,如果不够,则应圈梁兼过梁或圈梁局部加高。尽量采用过梁与圈梁整浇方式。此法方便施工并对抗震有利。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过梁配筋不得过小,以考虑地震时过梁上墙体出现裂缝不能形成拱的作用。当有大梁压在过梁上时,过梁一般用较大截面,兼梁垫用。过梁支承长度改360,并应验算过梁下砌体的局部承压。360墙可用一120矩形过粱加一120带挑沿过粱。现浇过梁荷载取值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5).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预制,与挑板的预埋件焊接。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阳台的门联窗处窗台应使用轻体材料砌筑,方便以后装修时凿掉。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6).楼梯布置。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
(7).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
(8).梁布置及其下的梁垫布置。也可在梁支座处将梁加宽至500来代替梁垫。
(9).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洞边加暗梁。
(10).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11).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
3.基础平面图及详图:
(1).在墙下条基宽度较宽(大于2米,部分地区可能更窄)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柔性基础。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上留洞、首层开大洞的洞口宽度大于洞底至基底高度时,如要考虑洞口范围内地基的承载力,洞口下基础应做暗梁。或将基础局部降低。
(3).素混凝土基础下不必做垫层,但其内有暗梁时应注明底部钢筋保护层厚为70,或做垫层。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冬季施工时,不得做灰土基础。刚性基础一般300厚。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地下室内墙可采用砖墙,外墙宜用混凝土墙。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施工时材料堆积荷载。
(5).地面以下墙体如被管沟消弱较多,应考虑抗震的不利影响,地下墙体宜加厚。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
(8).条形基础偏心不能过大,柔性基础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一般情况下,基础底部不应因荷载的偏心而与地基脱开。
(9).当有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
(10).基础圈梁在建筑入口处或底层房间地面下降处应调低标高。当基础圈梁顶标高为-0.060时可取消防潮层。当地基不均匀时基底应增设一道基础圈梁。
(11).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2).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
(13).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应控制建筑的总沉降量,在地基较不均匀地区应控制建筑的沉降差,砖混结构对差异沉降很敏感。因建筑的实际沉降和计算值是有差异的,很难算准,所以应从构造上入手,采用整体性强的基础形式。
(14).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应注意,在使用砖混抗震验算菜单产生的砖混荷载生成基础图时,其墙下荷载为整片墙的平均压力,墙体各段的荷载差异较大时,荷载较大处的墙下基础是不安全的,应人工调整。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
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
4.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楼梯间和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基础留洞大于400的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首层有门洞处不能用挑砖支承沟盖板
(6).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7).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
5.楼梯详图:
(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
(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容易满足。应注明加大反拱。
6.梁、柱详图:
(1).梁上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架在板上的梁,不必加附加筋。
(2).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3).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
(4).有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宜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5).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
(6).梁高大于300,并与构造柱相连接的进深梁,在梁端1.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宜加密。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
(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载力不足。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11).梁净高大于50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
(12).梁应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
7.关于墙体问题:楼梯间的墙体水平支撑较弱,顶层墙体较高,在8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设2φ6的通长筋,9度时,在休息平台处宜增设一钢筋带。顶层,为防止墙体裂缝,可采取如下措施:保温层聚苯板由45加厚。为防止聚苯板在施工时被踩薄,可用水泥聚苯板代替普通聚苯板。圈梁加高,纵筋直径加大。架设隔热层,不采用现浇板带加预制板(为了解决挑檐抗倾覆)的方式。顶部山墙全部、纵墙端部(宽度为建筑宽度B/4范围)在过梁以上范围加钢筋网片。构造柱至洞口的墙长度小于300时,应全部做成混凝土的,否则难以砌筑。小截面的墙(<600)如窗间墙应做成混凝土的。否则无法砌墙或受压强度不够。注意:在砖混结构中(尤其是3层及以下),可以取消部分横墙,改为轻隔墙,以减轻自重和地震力,减小基础开挖,也方便以后的房间自由分隔,不必每道墙均为砖墙。多层砌体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过严,一般工程难以满足,在增设构造柱后可放宽。
8.重点注意: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大开间房屋,应注意验算房屋的横墙间距。小进深房屋,应注意验算房屋的高宽比。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建筑的走廊宽度不计入房间宽度。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要求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阳台、挑沿及挑梁的抗倾覆验算,挑梁入墙长度为1.2L(楼层)、2L(屋面)。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梁支座处局部承压验算(尤其是挑梁下)及梁下梁垫是否需要(6米以上的屋面梁和4.8米以上的楼面梁一般要加)。支承在独立砖柱上的梁,不论跨度大小均加梁垫。与构造柱相连接的梁进行局部抗压计算时,宜按砌体抗压强度考虑。梁垫与现浇梁应分开浇注。局部承压验算应留有余地。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较高层高(5米以上)的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不能满足时增加一道圈梁。
(6).楼梯间和门厅阳角的梁支撑长度为500,并与圈梁连接。
(7).验算长向板或受荷面积较大的板下预制过梁承载力。
(8).跨度超过6米的梁下240墙应加壁柱或构造柱,跨度不宜大于6.6米,超过时应采取措施。如梁垫宽小于墙宽,并与外墙皮平,以调整集中力的偏心。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或构造柱。
(10).问清配电箱的位置,防止配电箱与洞口相临,如相临,洞口间墙应大于360,并验算其强度。否则应加一大跨度过梁或采用混凝土小墙垛,小墙垛的顶、底部宜加大断面。严禁电线管沿水平方向埋设在承重墙内。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砖混结构的暖沟应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阶梯式、企口式或加金属止水片),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15).上下层(含暖沟)洞口错开时,过粱上墙体有可能不能形成拱,所以过粱所受荷载不应按一般过粱所受荷载计算,并应考虑由于洞口错开产生的小墙肢的截面强度。
(16).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构造柱应向下延伸一层,不得直接锚入顶层圈梁。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出屋面的烟筒四角应加构造柱或按97G329(七)P3地震区做法。女儿墙内加构造柱,顶部加压顶。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均加构造柱,并应加密。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圈梁,上下层板均锚入此圈梁。
(17).砖混结构的长度较长时应设伸缩缝。高差大于6米和两层时应设沉降缝。
(18).在地震区不宜采用墙梁,因地震时可能造成墙体开裂,墙和混凝土梁不能整体工作。如果采用,建议墙梁按普通混凝土梁设计。也不宜采用内框架。
(19).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厚,并双层配筋。
(20).较大跨度的挑廊下墙体内跨板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板荷载的一半。挑梁道理相同。
(21).挑梁、板的上部筋,伸入顶层支座后水平段即可满足锚固要求时,因钢筋上部均为保护层,应适当增大锚固长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22).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23).构造柱不得作为挑梁的根。
9.常用砖墙自重(含双面抹灰):120墙:2.86,240墙:5.24,360墙:7.62,490墙:9.99KN/M2。
技术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桥梁伸缩缝设计破坏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桥梁作为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更为明显,而桥梁组成之一的伸缩装置,用量也越来越大,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型式也越来越多了。桥梁伸缩装置在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作用,且长期暴露在大气中,是桥梁中易受破坏且难以修补的部位。因此,选用优良的伸缩装置,使其能适应由于桥梁的各种变化所引起的伸缩。
一、桥梁伸缩缝概述
桥梁伸缩缝是指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需要而在桥梁上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为使车辆平稳通过桥面,在桥梁伸缩缝处设置的由橡胶和钢材等构件组成的各种装置称为伸缩缝装置。当前,对于桥梁伸缩缝一般有对接式、钢制支承式、组合剪切式(板式)、模数支承式以及弹性装置。①对接式伸缩缝。对接式伸缩缝装置,更具其构造形式和受力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填塞对接型和嵌固对接型两种。填塞对接型伸缩装置是以沥青、木板、麻絮、橡胶等材料填塞缝隙,伸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受压状态。该类伸缩装置一般用于伸缩量在40mm以下的常规桥梁工程上,但目前已不多见。嵌固式对接伸缩缝装置利用不同形态的钢构件将不同形状的橡胶条(带)嵌牢固定,并以橡胶条(带)的拉压变形来吸收梁体的变形,其伸缩体可以处于受压状态。也可以处于受拉状态。②钢制支承式伸缩装置。当桥梁的伸缩变形量超过50mm时,常采用钢质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当车辆驶过时往往由于梁端转动或挠曲变形而产生拍击作用,噪声大,而且容易使结构损坏。因此,需采用设有螺栓弹簧的装置来固定滑动钢板,以减少拍击和噪声,该伸缩缝的构造相对复杂。③组合剪切式(板式)橡胶伸缩装置。该装置是利用各种不同断面形状的橡胶带作为填嵌材料的伸缩装置。由于橡胶富有弹性,易于粘贴,又能满足变形要求且具备防水功能。因此,目前在国内、外桥梁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④模数支承式伸缩装置。板式橡胶制品这一类伸缩装置,很难满足大位移量的要求;钢制型的伸缩装置,很难做到密封不透水,而且容易造成对车辆的冲击,影响车辆的行驶性。因此,出现了利用吸震缓冲性能好又容易做到密封的橡胶材料,与强度高性能好的异型钢材组合的,在大位移量情况下能承受车辆荷载的各类型模数支承式(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系列。⑤弹性体伸缩装置。弹性体伸缩装置分为锌铁皮伸缩缝和TST碎石弹性伸缩缝,弹性体伸缩装置是一种简易的伸缩缝装置,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当伸缩量在20mm-40mm以内时可以采用TST碎石弹性伸缩缝装置,是将特制的弹塑性材料TST加热熔化后,灌入经过清洗加热的碎石中,即形成了TST碎石弹性伸缩缝,碎石用以支持车辆荷载,TST弹塑性体在一25℃~60℃条件下能够满足伸缩量的要求。
二、桥梁伸缩缝设计要点
2.1伸缩缝破坏过早的设计原因伸缩缝的破坏最先从过渡段的混凝土开始。过渡段混凝土的主要荷载为车辆轮压产生的动载,当轮压在伸缩缝上时,其荷载通过锚固系统传递到过渡段混凝土,再传递到梁板上,并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在设计上而言,造成伸缩缝的破坏过早,无非是以下方面的原因:①伸缩缝在整个桥梁工程所占的份量不多,一般易被设计人员忽视,从而未对伸缩缝进行细致的考虑与设计。②伸缩装置的受力复杂,而与之密切相关起决定作用的锚固系统却不尽合理。③设计方面对施工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足。如:锚固混凝土太薄且钢筋密布,伸缩装置的锚固系统很难准确地预埋在梁中,甚至无法预埋,相当一部分锚固系统不得不锚固在整体化层混凝土中。④有的设计工程师在伸缩缝设计过程中只注重计算桥梁的伸缩量,并以此进行选型,而往往对伸缩装置的性能了解不全面,忽视了产品的相应技术要求。
2.2伸缩缝设计要点
2.2.1整体设计合理选定恰当伸缩量的缝隙极为重要,缝隙越大伸缩装置越容易遭破坏。采用的缝隙过大或过小,以及没有考虑安装时的温度而调整间隙。特别是针对板式橡胶伸缩装置,易造成破坏。即使是连续桥面,在面层铺装上往往也会出现裂纹。因此。要采取预先切割桥面,设置接缝,或用较软的铺装层来吸收裂缝,或者安设小型的伸缩装置来解决。在较大纵坡的情况下,如不设置考虑适应竖直变位的构造,也容易产生缺陷,引起破坏。伸缩装置沿桥面纵向,即使伸缩量小,也存在挠度差大的问题,因此,在伸缩装置构造上要给予重视。伸缩装置与梁体结合成等强的整体无疑是提高其使用效能的重要手段。除模数式伸缩装置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桥梁伸缩装置,与桥面板的固定、结合往往不够充分,效果不甚理想,一般构造尺寸较小、刚度不足,而且对新材料的特征、配合等研究不够深入,所以在选型时应作充分的比较研究。为防止因雨水而起的漏水现象,虽然在一些钢制伸缩缝装置中,对配合部位采取插入密封橡胶或将排水装置或铺装层面层作为容易清扫的型式,或在整个缝隙中灌注填人防水材料的实用型式。对与桥面的雨水,一般应在伸缩装置附近设集中排水口;对不在日常养护作多次涂漆的构件上,设计上应采用优质耐久的防护材料作有效的处理。2.2.2实例设计在设计方面,有些设计者误认为上部构造梁板的实际预制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就是桥两端伸缩缝的宽度。就一孔20m长的简支梁桥为例,有些设计人员照本宣科,把两端各设一道缝宽2cm的伸缩缝。实际上按温差45℃设计,伸缩量按下式计算:L=Lt+Ls+Lc+Ld+ALe,Ltf=taL。式中:Lt—温度变化产生的伸缩量;a—线膨胀系数,混凝土a=10×10-6,钢a=12×10-6;L—伸缩梁的长度Ls,Lc—由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影响而产生的收缩;Ld—梁端转角产生的变形量;Le—制造安装误差。膨胀系数n=10×10-6,干燥收缩度20×10-5,徐变系数ψ=2.0,预应力引起的平均轴向应力σ=6N/mm2,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h=30000N/mm2,施加预应力后三个月的递减系数=0.4,则:=45×10×10-6×20000=9mm,L=20×aLβ=20×10×10-6×20000×0.4=1.6mm。L=σ/EhψLβ=6/30000×2×20000×0.4=3.2mm。设梁端旋转水平变形Ld=3mm。总伸缩量L=9+1.6+3.2+3=16.8mm。按此计算,只在一端(若系坡桥只在高处一端)留一道缝宽2cm的伸缩缝即可,另一端桥面铺装与背墙连续,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减轻了跳车。
合理预留伸缩缝宽度,可使其在夏季挤紧,到冬季温度降低时才会拉开,从而有效提高伸缩缝寿命,减小桥头跳车。据观察伸缩缝挤坏的很少,大部分是缝太宽,引起跳车,跳车越严重缝破坏的越快,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混凝土还有相当高的抗压强度,只要挤压在规定范围内,对桥梁结构不会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在伸缩缝的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较大的伸缩缝宽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三、结语
桥梁伸缩缝的破坏,对桥梁使用性能以及通车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桥梁伸缩缝的优化设计,从伸缩缝类型、结构以及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强化设计,才能确保伸缩缝在今后的使用中,满足桥梁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刘鹏.桥梁伸缩缝设计选型要点[J].山西建筑.2009.(31).333-334.
技术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技术美设计功能形式工艺材料
设计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⑴。这就决定了对设计的研究不能脱离审美的范畴。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设计对美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究其根本,乃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然。根据李砚祖先生的观点,一般情况下,设计中所体现的美可被分为三种:功能之美,科学之美和技术之美。而本文试图就技术美的一般特点,探讨一下在设计中对表现技术美所提出的要求。
一.技术之美
直到近代,人类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大机器生产中的应用就成了这里所特指的"技术",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技术。所以"技术美"则主要指机械工业技术产生的"美"。手工技术产生的美多存在于造型艺术的领域,其表现特征常常以个人的情趣贯穿始终,经验和感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美的发生经历了制作过程及使用(或欣赏)过程两个阶段,艺术性与功利性相比则显得更为重要。"在诸如陶艺、编织、刺绣等手工艺术领域中的技术,往往直接具有艺术的性质,如陶瓷工艺中的泥条盘筑既是一种工艺技术,又是一种造型的艺术"⑵。因此,传统手工技术之美注重美的表现,强调产品对人精神的感染作用。
在现代科学指引下的大机器生产则截然不同,其产品所具有美的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工业技术之美是实用价值的外化。实用价值又可被理解为产品的有用性或实用性,它被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中。如果某一产品能满足事先预定的一种或多种功能时,这一产品就具有实用性,是有实用价值的。而这种实用性的外化则表现为:现代工业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使人们在生理及心理上都感到愉悦,产生某种共鸣;同时,又通过自身的造型、色彩和质感等外观物质手段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但这些外观物质是产品自身功能决定的,并非附加的形式。换句话说,产品的外在形式是功能的要求,这里的功能就是产品的内容,因为"产品的功能作为内在活动而在生意盎然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它作为充实而有光辉的东西为人体验时,就相当于艺术品的内容"⑶。由此可见,现代工业产品的技术美产生的可能性是由产品自身功能(内容)决定,并通过与之相符的外在手段表现出来。
其次,现代工业产品的技术美以一定条件作为美的成因。意大利建筑家奈尔维认为:"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⑷。虽然技术美是基于事物有用性的,但这种有用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成美。在《图案设计原理》一书中,诸葛铠先生将这种条件归纳为两点:其一是完善转化的美,即有效性与合理结构和材料加工结合,使之符合美的规律从而转化为美;其二是力动转化的美,即通过力动中美的自然流露使人们产生审美愉悦。此外,符合历史性的社会审美心理同样在技术美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同一件技术产品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形成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八十年代的电视机和九十年代的同类产品相比,其基本技术含量虽无多大差异,但九十年代的产品则更接近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第三,现代工业产品的技术之美产生于使用。现代机械化大生产决定了生产者在产品制作过程中不再能体验生产过程的,系统化的大批量生产及理性因素的参与使生产者丧失了制作产品中对美的体验,而产品的美只能在使用中体现,通过目标市场对产品的消费来产生美的感受。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造物活动中产生的美具有特殊性,它是一种技术手段在对象物上的反映,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功能并自然流露出来的,为人们所感受,合秩序、合规律的审美愉悦。但"技术美"的概念始终是抽象的,它必须和对象物结合才能被表现出来,而对产品的功能、形式和工艺材料等方面的规定则是如何表现技术美的具体要求。
二.设计对技术美在功能方面的要求
功能是指器官、事物或方法能发挥的有利作用或功效。现代设计产品是以功能效用的发挥作为核心和目的的,其美的体现必须以该产品的有利作用为价值基础,在不与实际功利分割的前提下自然流露出来,并非是脱离实用功效而凭空拼接和附加上去,用来取悦消费者的手段。例如,一支普通的钢笔设计,其本身简洁的圆柱体造型,对符合书写习惯及握笔姿势的尺寸和结构的考虑就足以令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某种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效之美。如果在此基础上极尽装饰之能事,雕龙画凤,甚至采用浮雕手法使笔身产生突兀和光影效果,那么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先前愉悦之体验势必会大打折扣,有时还会影响使用。因此,尽量体现人造物的自然形态之美是设计对技术美在功能方面提出的要求之一。这里所说的人造物自然形态之美类似于自然美的性质,前者从有用性转化而来,不以美为目的,但在客观上符合美的形式及规律,从而产生美;后者是"自然生成的",属于无目的之美,二者都是通过人的主观感受生成,所不同的是前者由"人"设计和制造,而后者则由"造物主"设计和制造。
设计对技术美在功能方面的第二个要求是构成有用价值(功能)的各结构必须有机结合。功能是个整体概念,它的体现实际上是构成整体的各个结构共同发挥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只有当结构与结构之间产生和谐的美时,整体功能的美才能被发挥出来。"法国学者查理斯•拉罗认为技术产品美的结构犹如音乐多声部组成的整体和谐的‘超结构’,在音乐中,多数的声部是以‘音对音’的关系同时发出音响,各声在它自身固有的旋律结构上,并且也在同其他诸声的关系上,在整体的和谐的‘超结构’上被人所欣赏"⑸。再例如,一颗螺丝钉在与其他螺丝钉以及其他构成汽车所必备的材料相结合并产生特定功效之前是不可能产生一辆汽车所能呈现的特定功能之美的。所以,功能体现的美必须关照构成功能的结构之间相互关系、作用方式及结果。
三.美在形式方面的要求
如果说产品的功能就是内容,那么内容必须与形式结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形成美的载体。因此,形式也是表现技术美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现代设计产品是物化了的意识对象,其技术美的体现须通过可视的物质形式来传达。而这种可视的物质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体现功能的形式;二是表现审美的装饰化形式。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形式不以孤立状态出现,而是共同作用产生审美感受。
除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造物刚被设计出来,否则体现功能美的形式是多元的,也是多样的,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与内容完全相符或者完全重合的形式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伴随美的因素,以内容为中心和基础,上下波动。在新技术性造物产生时,人们可能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此造物的形式方面,因此,其形式基本能如实反映自身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当人们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形式上时,该造物就会以多样的形式出现,有时甚至面目全非,可基本功能也许不会有多大改变。这就涉及到一个形式阈限的问题。阈限的最大值是形式值与功能值刚刚相交,形式要素占主导,体现美的属性。超出这个值的设计丝毫不反映功能,虽然仍是美的但却是失败的设计;阈限最小值是形式值与功能值刚刚相交,形式要素占主导,但并非美的形式,即不符合美的规律。超出这个值的设计毫不反映功能,形式也不美,因此也是失败之作;而中间值则是在理想状态下与功能完全吻合的形式,此时内容的物质形态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全部内容的表现。然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有可能美,也有可能不美。所以,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使前述两种可视的物质形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既然技术美在功能上要求体现自然形态之美,那么在形式上就必须考虑到适度调节表现审美的装饰形式。一般状态下,以第一种物质形式为基础,当产品形式基本符合功能,并符合美的规律时,表现审美的装饰形式应该多一些,其限量值不可超过最大、最小阈限,否则就会脱离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同种功能产品的不同外观形式给人美的感受完全不同,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功能(内容)与形式可能并不是完全吻合,功能是唯一的,形式是多样的,因此可被视为产品形式上的个性差异,与设计者和产家的素质及表达理念有关。比如,有甲乙两种手提电话,二者功能完全相同,但由于甲产品的形式值以功能为中心上偏,乙产品正好相反,从而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了对甲产品的偏爱。
四.设计对技术美在工艺材料方面的要求
现代工业产品在技术的表现上很大程度依靠对材料的运用和加工。先秦古籍《考工记》曾著:"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⑹。可见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来表现美的特征由来已久,这也是现代设计主要表现手段之一。选择合乎目的的材料有助于体现技术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征。
从广义上讲,工艺材料的表现是形式的内容之一,但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为每种材料的"品格"不同,所以其本身就可能蕴藏着构成美的特征。"诚如竹内敏雄所认为的那样,技术加工的劳动是唤醒在材料自身之中处于休眠状态的自然之美,把它从潜在形态引向显性形态"⑺。鉴于此,设计对技术美在工艺材料方面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第一,"因材施法"是表现技术美的基本原则。工艺材料有着自身的性能,它来源于该材料的内部结构,包括原子以及原子在晶体中、分子中与邻近原子的结合方式与显微结构。不同的内在结构决定材料不同的物理与化学性能,从而决定了一定的制作方式及技术表现。例如,钢材制造的水果刀与塑料制造的水果刀相比就具有不同的性格,前者可能给人以坚韧、锋利的感觉,后者则可能有柔软易折、钝化的感觉。而这就决定了在制作工艺上前者可能需要锻炼和锻打等等,后者需要切割,浇铸成型等等。正如德国建筑家密斯所说:"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⑻。
第二,"因质施材"是表现技术美的核心。这里所谓的"质"即内容或功能。要尽量表现产品的自然形态之美,就必须根据具体指定的内容选用与之相符的工艺材料,不能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例如,自行车的工艺材料多为金属结构,如果不顾其功能结构效应一味换上木质材料,势必破坏功能的发挥,影响使用,注定贻笑大方。但这里涉及到一个"本质本材"和"本质异材"的问题。前者是讲根据内容的规定选用与其照应的材料进行表现;后者则是以功能内容为核心,在原有材料上进行改进,或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材料代替、模拟。例如,早期冰箱基本由金属材料构成,但伴随着使用不便,质量过大及新材料发明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从而改用了塑料结构,但还模拟了金属材料的质感。这就是典型的"本质异材",其内容和功能未变,只是在材料的选用上遵循着以产品功能为基础,以实用为价值为核心及目的,以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作为手段和载体,客观上形成美的规律这一基本原则的。
综上所述,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产品大都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有着与以往产品大相径庭的生产方式及消费模式,其中包含的技术之美也是不能与传统手工技术之美相提并论,它已构成现代工业产品之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与其他审美的、功能的、形式的和环境的诸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张道一先生所谓的"造物的综合之美"。
参考文献:
⑴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⑵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⑶竹内敏雄.论技术美[C],.见:技术美学与工业设计.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⑷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⑸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⑹汪流.艺术特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