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1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旧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虽然多媒体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但如果整堂课都用它听听音乐,看看图像、影片,代替板书,教师被课件牵着走,那就大错特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进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韵营养。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课讲什么内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占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再加上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偏漏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死角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但仔细想想,许多时候存在为用电脑而用电脑的倾向,而对于学生是否受益,受益什么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电脑的使用成为一种肤浅的赶时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这里,我们不妨细数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死角。

一、不利于“语感”的习得,无法替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和形式美。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实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义、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实现。

二、容易忽视情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作为用语言构筑起来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十分重视情感的交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是十分有益且必要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另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

三、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硬生生地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节课堂情绪和气氛,激起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达到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四、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

我认为,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一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工具。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而且很多情况下,课件制作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当学生需要发挥想象的时候,教师适时出示了多媒体课件,学生马上停止思考、想象。比如说,文中有一段文字是描述沙漠环境的恶劣,学生没见过沙漠,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文字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组织好文字把它说出来或写出来,这就锻炼了学生读说写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多媒体课堂上,学生往往被花花绿绿的课件所吸引,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件上,而不是课件的内容上,更会很长时间回不到课本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思考,这是我通过长时间对多媒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观察所得。我听过一个老师的课,当然他制作的课件也很好,学生完全被课件所吸引,当需要理解课文、小组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还在观察课件,议论课件达4分钟之久,结果这节课上得很失败,40分钟的课用了50分钟还是仓促收场。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学生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

1.激发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们分别去网上寻找课文中提到的各种云层的图片,一边细致观察揣摩天象,一边了解它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学习古文《山市》,我们寻来了海市蜃楼在城市、在沙漠、在海上形成的照片,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它的形成,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生动描述;学习《化石吟》我们找到十分珍贵的恐龙化石,远古时期的鱼化石等图片,这些生动、逼真的东西,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许多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2. 提高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做的课件,动画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3.培养学生的情感

激感方面,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设施教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习《黄河颂》。课前,学生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学生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

4.要注重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5.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如在进行语文综合活动《戏曲大舞台》的教学过程中,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去网上、报刊杂志上搜集,或采取现场观察、采访有经验者等方式,探究什么是戏曲?戏曲在我国的形成?青海的地方戏曲有什么剧种?在什么地方表演?有什么特色?有哪些著名剧目等。围绕着一个大主题“辐射”出来的许多小问题展开专题性研究。

6.用好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4

1.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在于多媒体

1.1 效应性

我们应用媒体的目的主要是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将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或过程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也就是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体会古诗的意境时,由于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情感基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借助多媒体的可控性设计,利用图像、音乐等形式比单纯用语言更容易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古诗《梅花》的课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梅花傲雪的精神气概,有位老师抓住“凌寒”和“独自开”进行设计。“凌寒”通过展示冰雪中的腊梅和白雪中的红梅,并和着呼呼的寒风声,让学生体会到“寒”。“独自开”则利用图像展现的技巧,显示百花凋零与梅花在风雪中昂首怒放的对比情境,从而把诗中的语言形象化、直观化。最后又利用音乐、图片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进整首诗的意境中来,真切体验诗人所创造的意象和境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1.2 机动性

好的课件的信息流向应是交互的,用户是可以控制的。除在主界面中设置若干被按钮外,还可通过设置隐藏菜单,使操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一块内容里,都可以较为方便地回到自己想要的内容里。

1.3 生动性

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一个形式新颖、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有机整体,它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也应讲究生动性和趣味性。如《落叶》的课件,从网上下载了千姿百态、颜色鲜艳的树叶,供学生课前欣赏,"未成曲调先有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和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而作业的设计更是情趣浓浓,通过提供大量场景,对学生进行"落叶落在哪里?谁看见了,怎么做?把它当做什么?"的段式迁移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想像力,从而达到知识传输、能力训练与思想陶冶的自然统一。

2.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另思考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是笔者对某些热现象的冷思考。

2.1 强拉硬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束鲜花》时,将《祝你生日快乐》一曲引入课堂。尽管“祝你生日快乐”与《一束鲜花》都涉及生日这一相同的题材,但《一束鲜花》重在表现亲情、母爱的珍贵和对母亲的怀念,;而欢快的“祝你生日快乐”则表现了生日时的幸福与愉悦的心情。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棵橡树》时,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了大量“橡树”姿态的图片,但与本课环保意识的教育主题相去甚远。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多媒体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2 机械辅助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以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方式。虽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宽广,但是教师再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能盲目,应该从多方位进行思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卓有成效地进行整合。

一、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于一身,能够轻而易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些枯燥乏味的原始教学资料,经过多媒体技术的加工润色,就会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教师何以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制作精美的图片或者影音资料,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春天》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关于春天的小短片,配上舒缓柔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自动体会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陶冶思想感情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感官和思想,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的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创造情境的依据是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拓展维空间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将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将静止的图片动态化。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由于小学生处于意志发展初期,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积极向上、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教学资源集成,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学生通过文字描述难以在脑海中勾勒出西沙群岛的面貌,当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时,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观察到瑰丽无比的海水,奇形异状的鱼类,数不胜数的鸟儿,茂盛的密林,这一切仿佛就在触手可及的眼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动态启发

人通过动态直观的表象理解静止抽象的事物的认知方式与生俱来。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许多与生活脱轨,紧紧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小学生难以理解,这将大大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各类资源相互结合,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世界,让学生亲自领悟,独立思索。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对于有些没有见过园林的同学来说,光是依靠文字,很难去想象。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PPT课件,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游览这座园林之中亭台楼阁,花木水榭,感受建筑的美轮美奂,风格的别具一格,景致的诗情画意。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网络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去搜索浏览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资料,还可以在网上与同学交换思想,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居里夫人的人物资料,还有本文的学习目标等学习资料,还能通过网络阅读有关居里夫人的优秀书籍,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认识居里夫人端庄的形象和她所体现的坚定执着,淡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网络多媒体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学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改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辅助功能,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模式进行坚持不懈的改进,能够将枯燥的文字生动表象起来。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作用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王中山 单位:梨树县小城子镇第二中心校围子村小学

参考文献:

[1]高蔚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J].学周刊,2011,05(09).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6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应用的同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表现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藏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任务,统筹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合,使教学的结果得到最优化。

二、多媒体对于藏语文教学的作用

1.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藏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我求知的动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多媒体技术利用图文、声像并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预设好的教学情境引入课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2. 巧妙解决藏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点。对于抽象的概念、定理,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通过分解重、难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点,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藏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搜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实现直观教学,图文、声像大大分解了重点、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3. 课堂反馈多元化,彰显学生个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上交个性化的作业作为课堂反馈。允许学生采用个性化的作业来反馈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织作业形式,选择展现作业的内容,并从作业中得到最大的自我效能感,从轻松愉快的课下作业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4. 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中必定掌握的技能。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藏语文教学中运用图文声像的形式来充分训练学生的会话能力,吸引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想要说、愿意说、敢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媒体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汇总,为学生提供阅读藏语文的平台,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增加信息量的同时,提高阅读的速度。通过多媒体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写作能力锻炼的过程中,将文字与图像、声音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困难与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可喜的。但是,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远不及其他科目那样广泛,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造成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应用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藏语文教师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多媒体技术了解不够,不能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是藏语文方面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短缺,应用方面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