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72—01

目前,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对话模式是“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模式。这种理性的观察和反思的模式,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话的有效性,而质疑作为教师抛砖引玉的环节,是整个课堂对话的关键。那么,怎样在深入挖掘教材之后,提出高屋建瓴的问题呢?

一、掘地三尺,力透纸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新课改的理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实际状况做好灵活处理;有的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功于课外”这绝非老生常谈,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苦心经营,吃透教材,对课上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准确的估测,学会换位思考,用学生的思路去阅读。具体点说,首先要针对文本的重点、难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精髓。其次,问题设计要精当,要有启发性。最后,要善于在学生熟视无睹的地方设疑,预见性地设计与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左的问题。

二、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很多时候,教师必须要拿出老学究的态度去“刨根问底”,在适当的时机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精髓,让学生进得去,出得来。不钻研,不挖掘,就不能身临其境,也就不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如,笔者在教学杜甫的《登高》一文时,先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悲情,学生根据杜甫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谈到杜甫的艰难苦恨。然后引导学生再读第五、六句,分析这两句写到了几重悲。学生再次将视线投入第五、六句时,经过深入讨论,一下子融入了悲秋之中,仿佛身临其境,不禁为杜甫黯然神伤。

三、推波助澜,层层推进

笔者在教学《游西山村》一文时,用了两个问题来提起全诗的朗诵和讨论。问题的提出,轻而易举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讨论热烈。《游山西村》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本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在学这句诗时,个别学生质疑:“全诗都在写人写事,为何第三、四句一下子写景了呢?”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第三、四句,让学生体会到这两句是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写人。

四、独辟蹊径,大胆取金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2

    一、吃透文本,精心备课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入、富有个性的解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文体里,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较为浓厚,所以对老师的小说课堂生动教学期望较高,因此,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小说教学要设立哪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除了要熟悉文本外还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案。

    二、注重预习,事半功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说往往篇幅宏大、内涵蕴藉、手法多变,短时间内阅读量大,学生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在一堂课内难以兼顾全面。因而学生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熟读文本三遍,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巧设情境,渲染氛围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注意情境导入,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如在教《杨修之死》以前,可以一边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边展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图片,用它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刀光剑影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在我们眼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善任的刘备,胆气豪壮的孙权,英姿飒爽的周瑜……今天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三国人物——曹操和杨修。如是设置虽然不是很巧妙,却也能在课文学习前开启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探讨的欲望。

    四、抓住情节,分析人物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情节及人物刻画之上。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可谓情节跌宕起伏,在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讲述讨论梳理出小说的情节,最好让学生演绎展示,教师有意无意加以渲染,那么在对情节的梳理中就会妙趣横生,课堂就会活跃,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对人物描写方面细致引导展示,则更会增加形象性,小说的魅力就更能体现出来。在授课中如何让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是小说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让小说中的人物展示出来,小说的课堂教学就会生动得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能体现出来,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五、多变教法,多维展示

    1、影视欣赏法。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这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三国时期的人物都较为陌生,为此,讲授《杨修之死》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断,使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有较多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借此学习感受编剧、导演、演员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的把握,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2、点拨教学法。

    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应重点抓住一些“变化”来下工夫,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据此,可以趁势提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关,进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质。

    3、改变情节法。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它支撑着整篇小说,有时让学生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对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学中,大家常常要求学生续写故事,但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无关紧要,对分析人物亦无重大帮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于勒归来处做文章——假如于勒成为大富翁归来时会怎样?同学们纷纷叙述了菲利普夫妇、女婿等阿谀奉承的丑态。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3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是训练口语交际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要把培养说话能力写进教学目标,积极扩大学生的说话空间,讲求科学、系统、规范、有效的训练方法,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课堂随练,渗透说话训练

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人为地肢解各部分使其独立运作,违背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必将高耗低效。为此,“说”的训练应融入课堂“读、写”之中。“说”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1.朗读

老师都有这种体会:大凡诵读文章声情并茂,畅达流利的学生,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因为朗读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熟悉语言的构成和规律,间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对“说”的能力的形成起着基础训练的作用。同时朗读还可以强化训练普通话,是用普通话进行说话训练的开始。

课堂朗读训练可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示范朗读,指名朗读,轮读、接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渗透进行。一些精彩生动的片断、内涵深远的语段、历代传颂的古诗名篇,要求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由读到说是一个自然的转变。朗读水平提高了,口头表达上就能灵活自如。

2.演讲

这是在公众场合宣传自己的意见、主张的一种交际形式。它是一个人口才的直接展示,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质。训练中我主要坚持课前演讲。每节语文课的课前安排3分钟时间,让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脱离讲稿说话,按照座位顺序循环往复进行,根据演讲效果即时讲评,即时亮分,并记入成绩册。该项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次能力的飞跃。在训练中让胆量大、思路敏捷、口才较好的学生带头演讲,起示范作用,让缺乏自信的同学在成功的演讲中树立信心,激起上台试一试的欲望。其实,怕说只是大部分同学的一种表象,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感受到上台的喜悦后,即使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也会被激发。这种内驱力会大大推动学生更高层次的训练。

二、联系生活,开展语文活动课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它必须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语文的活动课设计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课堂教学形式的延伸,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尤其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改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1.竞赛式

一般采用“四人学习组大组全班”的自下而上的竞赛形式,既紧张又热烈。如散文、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绕口令比赛交际用语赛,班干部竞选,等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小天地”,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说话,培养浓厚的兴趣。

2.沙龙式

全班同学围绕某一专题(或问题)畅所欲言,亲切而自然。可以让学生来担任主持人,组织同学各抒己见。形式有读书体会交流会,班级生活评论会,广告词欣赏课,等等。如“优秀周记评选会”上,要求学生朗读自己的周记并谈感想,再由其他同学“评头论足”,自由发言。作者、评论者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评出最佳周记。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3.模拟式

创设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特定的活动。如“新闻会”,“记者招待会”等,学生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大到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看法,小到对招牌、标语和广告上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的查找分析,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也可以模仿电视上的专题节目形式进行语文活动,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如《实话实说:我看上网》、《传奇故事:我身边的故事》,等等。

活动课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自主实践性,符合说话训练的特点;在内容上强调社会实用性,语文学习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三、口头作文,加强说话训练

口头作文是说话训练最重要、最好的一种形式。因为口头语言从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而且成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不能修改,所以口头语言表达要求思维敏捷、严密。口头作文在这方面要求很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口头作文的训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可从训练目标出发设计口头作文形式。

1.联词组段

教师出示互相联系不大的词语,要求学生组成一段话,要有中心。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用词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也可以给出课文中学过的一组词语(或成语),要求学生进行联词训练,看哪位同学词语运用多而适当,语言组织流利而准确。通过训练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虎头续尾

教师给出一个开头,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给文章续上一个合理的结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续上的内容也是各有特色。也可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如上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以“巧遇百万富翁于勒”为题,设想: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见的于勒是百万富翁,会有怎样的表现;上完《皇帝的新装》一课后,以“皇帝回到宫中之后”为题,设想皇帝未着衣裳回到宫中的种种丑态。

3.看图作文

教师给学生准备一幅图,要求学生有条理地介绍画面内容。或根据画面内容发表观点、谈论感受。学生首先要看懂这幅图,才能恰当地表达。有一幅漫画(《“捆”苗助长》),揭示的是课业负担过重只会摧残孩子,孩子身上还有许多“不准看电视,不准……”的“字条”。学生经过我的分析和学习小组的质疑讨论,都迅速正确地挖掘其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内涵。于是学生的口头表达也较流利而生动了。

4.命题作文

口头作文前要明确本次训练要求,然后根据训练目标出好作文题,一般题目有3到5个,难易有梯度,角度有不同,学生自主定题,独立构思,在座位上自言自语口头准备,促使每一位同学动脑动口,再由个别学生到台上进行口头表达,最后同学互相评议,也可教师点评总结。采用这种“听―说―议―结”教学模式进行口头作文,能扩大参与面,促进相互学习。

说话训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其方法是很多的。只要我们能端正教学观念,做教学有心人,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参考文献: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动态生成;智慧课堂

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总是出现“意外”,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方案和方式不应是习惯于以那种设计好一个个“圈套”,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那样将桎梏我们的教育智慧。在新n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理应跟随社会的步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的过程应成为师生互相“抛接球”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使语文学习真正体验实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智慧课堂。

本文就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智慧教学的有关问题作探讨,并提出对策。

一、教学目标应当抓住语文的本质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在课堂中贪多求全,对每一个目标不能蜻蜓点水,教师上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按照三个维度的要求条分缕析,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且要保证课堂活动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例如:例如讲《春》一课时,就砍掉多余,主抓核心,直奔主题:

(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师:孩子们,《春》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2)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生:自由交流;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3)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结合课文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

教师教案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就是这么“简单”,可仔细想一想,其中却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发:正是由于没有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正是由于预案设计的“简单”,教师不用拿着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以跟着孩子的思路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探究的话题;给予他们合作的机会;这样教学目标便简洁明了,教学效果却很好。

二、研透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备课与上课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认真钻研教材领略文本的内涵,抓住本文在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与设置此文的意义等,这对教师总体把握、处理文本有所帮助。备课中对文本把握得越扎实越全面,上课时就能从容、清晰、有效。反之,对文本把握不透,上课时就容易产生漂浮感。例如:在《散步》一课的备课时,细读课文后就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抒发对生命的感慨,如何在文本中体现这个观点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这个观点呢?通过深入文本后就会发现,作者写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通过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结尾抒情――“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契机。所以,我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课文深入的研读,这节课就显得有深度;有深度才有智慧。

三、在“动态生成”中使学习踏上激情的行程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例如,《三峡》一课,先让学生观看图片,学生从片中感受到三峡之美,再联系课文中精彩语句,让他们在反复的品读中仿佛已身临此境,许多学生用饱含诗一样的语言朗诵了课文,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三峡四季之壮美。这种真切的情感体验是深刻的、难忘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但不是“自发”的,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策划,重点应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如何启发,怎样提问等。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全程参与,感悟文本,认识生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在学生充分感悟并有所内化的基础上,不妨借助课本剧表演、演讲等形式

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发挥特长,享受成功的喜悦,感知语文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安排课本剧表演,文中的各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不仅参演的学生会充满热情,班上其他同学也兴趣盎然,这样全班同学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因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人格。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用智慧培育智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天我想用一句话作为评课的题目,就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程宏.感受体验自主合作――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浅谈[J].甘肃教育,2006(03).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5

【关键词】语文;预设;学生资源;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想法、问题,常常是教师无法预料的,在课堂中,把学生出现错误、质疑当作一种动态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使它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努力挖掘学生潜在资源,使得“错误”增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策略如下。

一、精心预设情境,,引领课堂生成发展

从语文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语文学习与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情境的设置是一个创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预设过程。

在学习《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情景1: “今天我当家”

师:“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量入为出”是我们传统的理财方式。平常我们总是不管吃、不管穿、不管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真正轮到我们自己当家的时候,很可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大家说说当家的感觉。

生:自主发言:无奈;真好。家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理解父母的辛苦;钱的来之不易;

情景2:调查同学怎样消费

师:我们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有调查资料表明,中学生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班的同学消费状况怎样?其中有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自主回答:购买资料、文具的;交通费开支;生活费,包括在校用餐;零花钱,一般日平均五元左右。进网吧、个人储蓄等等。

上述"教案"与"心案"的预设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体现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巧用学生“出错”,放大生成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曾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机。”它要求教师潜心运用教育教学的策略技巧,让学生在生生的互动中找到错误所在,在纠错过程中探究新知,赋课堂教学以灵气。

如教学《曹刿论战》时,自然离不开对成语“一鼓作气”的讲解,然而,当默写课文(或成语填空)时,却总有一些同学写错,这不,小王、小李等同学又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了。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避免错误的产生呢?我忽灵机一动,何不创设一个活动情景,让学生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呢?于是,我向同学“发话”:你们能否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小王、小李们“改邪归正”,不把“一鼓作气”写错吗?

这一招还真见效,纠错方案很快“出笼”了:“一鼓作气”原指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是士气,古代用击鼓法指挥进军作战,只有在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达到最佳状态,后面几次就差了。所以,成语“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之意,“作”是振作。在使用中发生错误,大多是因为不理解成语意思所导致的。

这个小插曲,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纠正错别字训练,实际上却是对文本的细加工,精加工,只有当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后,才能真正明了成语“一鼓作气”的含义,才能保证今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三、不可放过学生的质疑,发掘蕴藏思维障碍

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还不能充分理解的课文。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大多能找出有助于人物形象分析的关键词句,提出质疑。有的问:“文中开头部分‘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一句有什么作用?其中‘衣冠整齐’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有的还提出了:“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远不变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此句表明什么?为什么这样来写?“有的问:”’父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带着这些问题研读,人物形象就能凸显。对一些深刻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学生总能提出质疑。《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在阅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句子,句中似乎有些不和谐的音符,或是词句矛盾,或是说法反常,初读起来会以为是作者的笔误。其实,它们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学生运用寻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看似矛盾的词,问题的质量就更高。

四、捕捉学生回答亮点,引发互动思维碰撞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为例,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就采取了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教学方式。在介绍了文章相关的时代背景与人物概况后,我就让学生快速阅览全文并进行质疑,同时就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以下是其中一个片段:

生A:为什么贝多芬不乐意让女佣整理房间?而且即使女佣整理好了,他也会马上弄得零乱不堪呢?

师:问得好,相信大家的房间都是整洁干净的,可为何贝多芬的做法却如此与众不同呢?谁能解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B:我想,这正说明在贝多芬心目中音乐是多么重要,女佣不是说“他在这架钢琴上工作,他在那架钢琴上经常弹奏”吗?所以他也忽略对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对房间的整理。

生C: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耳聋之后不想让人觉得他需要依赖,所以不愿让女佣整理。

师:我认为他俩的看法都挺有道理。

生D:老师,为什么贝多芬会认为“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师:好,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E:我想,这正说明贝多芬对自由的渴望。因为耳聋之后的他不为人们所理解,人们认为他行为古怪,所以他认为能在野外自由生长的树比他要好得多。

生F:不对,我以为他认为自己常常要为生活而奔波,不能全心地进行他的音乐创作,而树却只是去汲取阳光雨露,一心想着如何成长,所以他认为树比人更好。……

总之,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一定遵循固定线路而行进。为了更好地利用与学生相关的丰富的课堂资源,教师必须从学生那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丰富、深化教学内容,既解决了学生问题,又从问题中获得新生成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