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计量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计量论文范文1
1.1淘汰老旧电能表,使用技术先进的电能表
根据国家相关行业标准与计量规程,逐步淘汰老旧电能表或国家禁止使用的电能表,更换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精度更高的电能表。要积极推广远程抄表模式,实现计量数字化,不断提高计量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1.2挑选正确的电流互感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市场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电力企业一般会使用变比偏大的电流互感器,但由此引起的计量误差偏大。因此,应选择变比合适的电流互感器,尽量减小计量误差。对于季节性较强的负荷,应选择多抽头的电流互感器与专用的二次回路设备。这样可避免由于电力负荷率偏低而引发的计量误差,确保互感器能获取高精度的信息。另外,为确保计量的准确度,计量位置应选择和现场较近的位置,从而减少互感器二次回路与二次负荷间的损耗。
1.3选择恰当的计量方式
为尽量减小计量误差,应根据电力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计量方式与接线方法。比如,对于采用三相四线制的计量方式来说,如果负荷不平衡,零序电流便会从零线中流过。此时,若仍采用上述计量方式,将导致电力计量损失。
1.4加强施工监管,减少计量误差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好材料关,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同时,加强对施工工程的质量监管,尽量消除由施工引起的计量误差。比如,对于采用三相四线制三元件电度表,如果施工时不小心将导致中性线断开或中线点对地电阻太大,便会严重影响到计量的精准性。
1.5定期校验计量设备
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定期检查相关计量设备,现场校验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能表等设备,发现不合格的表计,应及时送往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专业检测。若仍不合格,应予以更换,同时,退补电量。这不仅能为用户减少由于计量误差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能逐渐淘汰不合格表计。
2人员服务标准化
2.1重视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首先,要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为计量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要经常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组织计量人员学习电力计量法规、新技术、新知识等,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业务素养。针对计量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要组织计量人员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方法。同时,要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介绍最新的计量技术,计量产品等,并给予技术指导。另外,还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进修机制,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计量人才。
2.2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
电力企业要运用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让公众了解安装先进计量设备的必要性及主要流程。用户了解情况后才会主动配合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确保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电力计量带有极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多用户都不明白相关事项。因此,电力企业要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主动为用户提供电力计量咨询服务,并为用户提供业务指导,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配电场所与配电装备等。这样才能在供需双方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稳步推进计量标准化工作。
2.3采用科学、规范的服务标准
要根据电力计量管理现状,进一步改进计量服务标准,形成一套健全、合理、规范的服务标准。首先,要完善营业厅服务制度,并明确收费标准、维修与装拆服务、抢修服务以及服务监督等具体标准。同时,规范奖罚标准。要将服务标准细化到人员、费用、时间上来,优化相关操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计量服务。对于个别用电大户或功率因数偏低的用户,电力企业要主动为其提供相关业务咨询与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合理利用电能,节约电费。
3结束语
电力计量论文范文2
1.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预期目标实现的全部活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涵盖整个电力工程,包括前期的工程图纸设计、造价预算以及后期的施工指导和工程验收等,是电力企业对一项电力工程进行科学经营和管理的基础,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督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电力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以质量为工程建设核心,遵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合理的施工规划和科学管理。
1.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行为;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成本控制是指电力企业依据已制定的工程成本目标,在施工单位的筛选、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人员成本费用等多方面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达到节俭能源、减少成本消耗的目的,是电力企业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现阶段电力工程设计中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大多数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普遍呈现出与工程施工实际条件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工程效果不佳,其主要问题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造价人员工作疏漏和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
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是息息相关的,工程造价依据于工程施工成本预算,而成本控制又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在许多电力工程设计中造价人员以偏概全,对工程质量和成本预算不甚了解,将二者看作是偏颇的“正相关”关系,认为成本越高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就会相应提升,所以很多电力工程造价人员一味追求更高的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顾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成本较高的建设材料和施工方,导致工程造价升高,成本控制失控;同时,由于造价人员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和职业道德的缺乏,导致电力工程设计中成本控制工作出现疏漏。
2.2工程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当前电力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一套统一的成本控制制度对电力工程的成本造价工作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各电力企业“各自为政”,市场发展秩序紊乱;另外,许多电力企业领导者对质量管理的成本控制这一领域并不重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缺乏规范的管控制度,无法发挥其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工程造价中的指导作用,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薄弱,且电力工程建设缺乏相应监管,不仅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成本控制也成了空口摆设。
3、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对策
要想实现对电力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并合理控制成本,需要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对电力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统筹规划,理清管理思路,在管理过程中实现有的放矢,落实管理责任。
3.1正确理解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针对电力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之间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上的误区,电力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同一标准下保持企业效益、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统一性,考虑三者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所以,无论电力市场如何变动,电力工程设计可以施工质量为定量,在此前提下根据施工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规律对工程造价进行适当调整,追求工程的低成本和高质量。同时,加强对电力工程设计中专业造价人员的培训,在增强其专业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电力行业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造价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
3.2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电力工程开工前,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施工进度、施工费用、成本预算以及预期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并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力,掌握项目施工自,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的监管,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做到统筹兼顾;同时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理清施工环节,从施工便利度、资源消耗和施工费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适当调整施工步骤,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延误工期。
3.3减少材料消耗,科学计算成本
电力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到很大比重,占整个电力工程投资额度的50%以上,施工材料的严格筛选和合理利用,对节约电力工程投资成本,减少工程预算具有重要作用;电力工程设计中成本控制可从材料费用入手,按照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严格执行,从材料的采购、交通运输、收货以及材料存储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采用电力行业中统一的造价计算方法科学计算材料费用,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
4、结语
电力计量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能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O213.1
一、电能质量的概念
电能质量是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产生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决定着电能质量的优劣。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提高电能质量的有效方式。电能质量就是指供电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解释也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电能质量的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电能质量的概念。电力用户认为电能质量就是供电的好坏,不出现停电的现象就说明了电能质量比较好。从电力设备的制造厂商来说,电能质量就是,设备能否满足供电的需求。满足的话就说明设备的供电质量好[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对电能质量的不同认识也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电力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电能质量的优劣。现阶段我们普遍采用的电能质量的定义是供电设备在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个定义也是现在比较常用,主要是通过对设备故障的测试来检验供电的质量问题。该定义清楚明了,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二、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电网智能化改造的不断深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我国的电网结构日益完善,电网性能不断优化,已经能满足电网用户的基本需求。但是,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据统计,由于电能质量管理的问题导致的电能质量不达标的比例超过了60%。电能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未建立起及时的变电站母线电压自动化调控机制。母线调控不及时是造成电压越限的主要原因。(2)小水电上网管理制度缺失。小水电的不规范上网会导致变电站35KV和10KV母线电压越限。(3)电网配置不合理。例如近几年城镇化发展较快,原先的郊区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城市新中心,但电网供电设施跟不上,导致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直接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4)电网基层管理水平低下。有数据表明,县级或县级以下电压越限的时长远远大于上级母公司。(5)电网污染治理缺乏。电网本身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冲击负荷以及不平衡负荷接入系统等,对电能质量形成严重威胁,而现阶段对这些污染的治理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三、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电能质量的优劣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电力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先进的电力系统以及科学化的技术水平才能为电能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近些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对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现阶段对电能质量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很多专业的人士和部门都参与到了研究的课题中。经过专业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产生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1)电力企业为了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供电的自动化水平,注重对先进电子技术的使用,但是这些技术设备和电能质量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如果计算机的计算值出现了偏差,那么在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就很容易降低电能的质量,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因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的难题[3]。
(2)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供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气设备的大功率、大负荷造成了供电的不稳定性。因为这些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使得电能在供应的过程中不能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过大的电流会损害或者产生对电力系统的过度消耗,从而也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3)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各个电力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很多电力企业都实行的开放性的电力管理模式,用户也可以对供电进行简单的控制,所以这就造成了电力系统的混乱,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四、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
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是保障电能质量以及提升电能质量监测、控制以及管理水平的前提。现阶段运用到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1)时域仿真法。这是现阶段电能质量问题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它是利用各种时域仿真程序例如EMTP、EMTDC以及NETOMAC等对电能质量问题中的暂态现象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缺点是在进行仿真计算之前要预先知道暂态过程的频率覆盖范围,同时在模仿开关的过程中存在数值失真的现象[4]。
(2)频域分析法。这是电能质量中谐波问题分析的常用方法,有频率扫描、谐波潮流计算以及混合谐波潮流计算,后者由于可以对非线性负载控制系统进行精细的动态特性描述,建模简单,在近些年运用较多。其缺点是计算量大,耗时较长。
(3)基于变换的方法。主要包括了Fourier变换法、神经网络法、二次变换法、小波变换法以及Prony分析法等。
五、电能质量问题的控制
(1)要重视电能质量分析以及控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例如研究并建立起电能质量的评价体系、积极研究并创新电能质量分析的方法、技术和理论。
(2)积极推广以DSP为基础的实时数字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程序对电能质量进行控制,调试简单,易于实现并网运行和智能化控制,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要深入研究并创新电能质量的检测技术。现有的检测设备虽然符合持续性以及稳定性指标,但对于快速捕捉、更高的采样速率以及有效的分析和自动识别系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发展新的检测技术[5]。
(4)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通过加强电能质量管理,促进电能质量,也是控制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5)电能质量的监测。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监测制度,例如连续监测、定时巡回监测和专项监测;二是要鼓励检测技术的创新研发,因应电网发展需要开发可靠、有效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三是要积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快发展监测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确保监测结果的及时、准确。
六、结语
电力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动力,电能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依靠技术手段,也需要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两者缺一不可。电能质量管理是电网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按照电能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起严格的管理体系,将电能质量管理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松散管理走向制度化管理,从应对问题转为预防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剑. 海上平台电能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 广东化工,2013,(14).
[2]何世恩,程开嘉,陈其龙. 电能质量治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工程师与制造商伙伴们的观点[J]. 电气应用,2013,(13).
[3]陈鹏,鲁藏. 电能质量及主要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电力计量论文范文4
一、必须正视现状,增强调整的紧迫感
———布局趋同分散。县级建筑业起步于70年代初,当时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小打小敲,粗浅简陋。进入90年代以来,状况虽有好转,但尚未根本改变,低层次重复现象仍较严重。行业层次比较单一,自我配套,自成体系;地区层次,不仅乡镇公司和县属建筑企业布局结构相似,而且各乡镇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组织结构、产业内部结构趋同的现象,建筑生产布局分散,综合费用较高,难以形成行业特色,既削弱了建筑经济的互补性,又导致了过度的盲目竞争。
———规模发展滞后。目前,县级建筑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大多属于集体特别是乡镇集体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不理想:“盘子”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数量少,实力弱,缺少再发展的后劲。这种结构特点,在建筑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曾发挥了“灵活、便捷”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便明显暴露出来。县级亟缺能够起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中小企业和行业发展作用的龙头企业群。
———专业水平偏低。县级建筑行业小企业居多、专业水平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在于人才匮乏,企业资质等级低,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专业化水平差,“小而全、小而低、小而散”的现象普遍。现在建筑企业正朝着“以土建工程为龙头,安装与装璜为羽翼”的方向发展,而我们有许多企业仍在沿袭“一把瓦刀打天下”的格局,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效益提高不快。县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产品数量较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较少;一般性工程项目较低,高、大、难、新项目较少,同时,由于行业结构单一,多元化经营发展不快,也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已成为直接掣肘县级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大力调优结构,加速提高县级建筑经济的运行质量,是县级建筑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应当切实抓好。
二、必须科学决策,明确需调整的内容
1.调整组织结构。根据建筑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县级建筑业较理想的组织结构,应当是少量的大型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以总包为龙头,以分包为纽带,专业分包和劳务承包为依托,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产业组织结构。应按照“抓大放小”的精神,切实抓好两头,即一头抓大,抓“关键的少数”、围绕规模化,花大力气,下硬功夫,培育大企业,发展大集团,使之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管理现代化水平高,以及有总承包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多产业综合发展,业绩和信誉卓著等特点,成为全县建筑业的“龙头”。另一头是放小,放活小企业,主要是抓专业化,向适应性强,小而专、小而精和小而特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努力提高专业化、协作化水平。组织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资产重组,但资产重组不是一味地组“大”,中小企业的专业化过程也是个资产重组的过程。组织和引导中小企业主动投靠大集团,为大企业配套,分包劳务,促其成为“小型巨人”。通过专业化,提高建筑经济的集中度。
2.调整门类结构。应当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的新分类标准,界定建筑业,调整建筑业的内部结构。现代建筑业应由勘察设计(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安装业(包括土木建筑业,线路、管道基础和设备安装业,建筑物和装修装饰业)和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及咨询业等三大类别组成。我们必须从县级建筑业的实际出发,积极壮大勘察设计业;稳建筑、拓安装;加快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和咨询业,做到三业并举,协调前进,努力形成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的建筑业发展新格局。
3.调整体制结构。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方面有新的突破,从战略上调整建筑企业布局。首先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建筑经济。应着眼于整体上搞活集体资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调整和完善乡镇集体所有制结构,大胆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建筑经济。其次积极探索公有制建筑业的多种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公有制来说,什么形式更有利、更有效,就可以运用什么形式。如企业公司制、承包、租赁、托管、托管经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等都可以采用;作为资本流动的方式,联合、收购、兼并、出售、破产等也可以采用。第三,继续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建筑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建筑经济,具体应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可以将部分国有和集体小建筑企业,通过出售、拍卖转为个体、私营企业;二是应大力支持群众新办的集体和私营建筑企业,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之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其脱颖而出。第四,理顺管理体制。县级建筑业由于多年的历史原因,目前仍是多头管理的状况。这种欠顺的管理体制亦应结合结构调整而妥善加以解决。
三、必须审时度势,落实调整的举措
第一,抢抓市场,搞好调整扩份额。必须十分重视抓好和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市场这个中心来调整建筑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门类和企业中去,实现优胜劣汰。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亦日益密切,建筑业的结构调整不能再满足于低层次、粗放型,而应提档次、上台阶;树立敏锐的市场观念,坚持始终瞄准市场调结构,优素质,强后劲,倾力扩大建筑业的市场份额。
第二,分类促进,加快调整壮规模。继续走“培育规模企业,承包规模工程,建立规模基地,创造规模效益”的路子,坚持扶优、扶强、扶大不动摇。对有市场潜力和特色产品的优势企业,对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大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继续给予积极的扶持,尽可能促使资产存量向这些企业流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企业改革,对重复布点,特别是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小企业,应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和破产等多种形式,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搞好资产重组,以利实现企业规模大型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内涵拓展专业化,对外延伸协作化。通过优胜劣汰,产权重组,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最大化,使建筑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同步发展。
电力计量论文范文5
关键词: CPR1000核电站 岭澳二期 汽轮机高压缸 热控测量孔 蒸汽泄漏
1. 事件描述
2010年2月16日,在CPR1000核电站首台机组岭澳核二期3号首次进行机组热态功能试验(3HFT)期间,高压缸进气温度测量元件( 3GME581YT /591YT)与汽缸的连接部位发生较大面积蒸汽泄漏,现场立刻采取了加强紧固的方式临时处理,保证热态功能试验的继续进行。在热态功能试验结束之后,施工现场对泄漏的温度测点进行拆卸检查,发现高压缸本体及高压主汽门的大部分热控测量孔密封面存在较严重的加工不平整、管座与测量套管不同心等问题,致使高温压蒸汽进入后产生较大面积蒸汽泄漏。
2. 原因分析
通过图纸核对和外方专家的技术确认,我们了解到,CPR10
00核电站首台机组的高压缸属于我国首次引进的核电百万千瓦级半速汽轮机组(原型机为法国阿尔斯通半速机),汽轮机的进气压力约是6.8MP。高压缸本体的热控测量孔是圆锥形的孔,采用六面形垫片密封,六面形垫片的A /B密封面分别和锥形面和热控测量接座密封面接触,密封线较窄(约2毫米),六面形垫片的材质为Q235材质,较一般的铜垫片硬,不易变形,且对加工面配合要求较高。(图1)
在针对高压缸热控测量孔的生产过程的加工处理上,工厂直接参考了外方的设计图纸,但忽视了图纸上对加工精度和密封面的较高配合的要求。导致发货到现场的热控测量接座、六面形垫片、锥形密封面三者之间的配合效果不佳 。
施工现场在安装前进行了简单检查,发现部分热控测量孔的锥形密封面在工厂内加工不平整、有划痕及点坑,各密封面间的配合不佳。虽然联系工厂进行确认,但未得到各方足够的重视,而工厂提供的相关的安装程序文件中也没有对安装前后检查做具体的要求。
在泄漏事件发生后,现场各方对锥形密封面进行了蓝油检查,发现较多数量的接触面存在断续,未接触、加工不平整、划痕及点坑等缺陷(图2),这是是产生蒸汽泄漏的主要原因。
3. 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的原因,经过现场各方讨论,采取如下措施:
(1)采取紧急修复措施
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携带专用工具对现场岭澳二期核电站3号机高压缸及主汽阀门的热控测量孔密封面进行精研磨加工,保证密封面的平整性和有效接触。
(2)完善安装程序中对热控测量孔安装和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1) 安装前对应密封面进行目视检查,并使用蓝油对密封面的平整性和垫片接触有效性进行核查。
2) 对目视和蓝油检查不合格的测量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研磨处理,研磨直至蓝油检查合格;
3) 安装时使用力矩扳手将螺纹拧紧,采用高温螺纹密封脂(牌号GRN50),拧紧力矩值460NM。
通过以上的措施,对岭澳二期3号高压缸及主气门热控测量孔的蒸汽泄漏问题进行了修复,修复之后,在岭澳核电站3号机的汽轮机多次冲转和商运中都没有再次出现类似泄漏问题,说明这次泄漏处理方案是成功的。
4. 经验反馈
CPR1000核电站首台机组岭澳二期核电站3号机作为国内首台核电半速汽轮机组,在消化和吸收国外成熟技术中的过程中,第一次使用锥形密封面和六面形垫片密封的形式,对制造和安装过程有较高的工艺要求,通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对热控测量点漏气问题的处理,我们得到如下经验总结和反馈:
1)锥形密封面和六面形垫片密封的形式是一种国内较为少见的高压蒸汽密封方式,对密封面的加工和零件间的配合都有相当高的制造和安装要求。工厂需在后续CPR1000项目核电半速汽轮机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应对高压缸和主汽阀门上热控测量孔密封面加工过程加大质量控制,提高整套产品的制造精度;
电力计量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
当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供电企业的经营难度不断加大,利润空间也愈来愈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迎接挑战,求得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确实需要深思熟虑。而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悟到,抓住线损管理不放松,深挖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向线损要效益,这是供电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定位,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线损管理是否到位,线损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究竟怎样才能管理好线损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借用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提出线损管理的"九招法",以求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探讨。
一、目标分解法
目标分解法是当前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在实施线损管理过程中,正在运用并且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极其有效的管理方法。其具体操作程序是企业在确定年度总的线损目标之后,再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供电所和每条线路,供电所再将自己的子目标分解到每个配电台区和职工,这样便形成了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良好格局,从而激发每个供电所和每个企业员工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但在制定目标和分解目标时,企业的决策者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对指标的制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既不能脱离现实凭空臆造,使目标可望而不可及,也不能无原则地降低目标而影响员工的进取精神。要在认真研究参考历年数据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科学的测算,真正做到切实可行,才有可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二、考核奖惩法
考核奖惩法首先要制定严格科学的考核标准,要设立专项的线损奖励基金,加大对线损的奖惩力度。县局每月要对每条线路的线损情况进行计算考核,看各供电所的线损指标是否完成,然后依据考核标准,对完成线损指标或超额完成指标者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线损指标者给予经济处罚。对供电所来讲,也可以把线损考核延伸到每个农电工身上,看其所管辖的线路和台区高低压线损指标是否完成,并酌情进行奖罚。在考核过程中,作为企业的考核者要认真负责,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决不能敷衍了事,含乎塞责,如果对考核不认真,也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
对以权谋取个人私利,以及由于自身技术低下素质不高,在实际操作中造成计量事故,或为窃电者留下可乘之机,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者,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杂志铺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该处分的进行严肃处分,该免职的予以免职,该经济赔偿的进行经济赔偿,只有严格的考核奖惩,才能保证各项制度顺利推行。
三、月度分析法
月度分析法就是县局每月要定期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对逐条线路的线损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掌握全局的线损情况。在召开线损分析会时,各供电所长事先要拿出自己所管辖线路的月度线损分析报告,在会上一一发言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让大家品头论足,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对于线损高的要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提出下一步解决的办法;对于线路运行良好,线损稳中有降的线路,要善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之目的。分析会结束后,职能科室要写出月度线损分析综合报告进行存档,在下一次线损分析会上进行对照检查,看其措施是否落实,线损是否降了下来,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
四、计量集权法
电力计量是线损管理的核心部位,计量表就好像在商品买卖交换过程中的秤,应该保证准确无误。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如果计量表失去准确性,或者是窃电者蓄意在计量表上做手脚,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也就会导致线损的升高。所以,在计量上要采取统一集权的管理办法。首先,要把好计量表的校验关,计量表要由具有校验资质的部门校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电力计量表的校验业务。其次,对每个配电台区的计量箱钥匙要由专人管理,管理者对企业要绝对的忠诚,不得有丝毫的贪心和私欲。农村低压客户也应如此,要由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农村电工来统一管理钥匙,任何私人不得干预。否则如果计量箱的钥匙分散管理,一旦遇到个别私欲膨胀者,他们就可能乘隙而入,采取不正当手段来窃取电能,造成电量流失、线损升高。所以,对于计量管理要慎之又慎,必须采取集权管理方为上策。
五、经济运行法
供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又一有效手段。经济运行是指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即在这种运行状态下能够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设法尽可能地减少有功、无功损失。供电设备的经济运行包括供电企业的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一是电力调度中心。调度要以调出效益、降低线损为基本原则,准确掌握负荷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经济的电力运行方案。同时在电力设备需要维护检修时要统一合理安排,尽量避开用电高峰,尽量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以此来减少损失、增加供电量。二是变电所的变电运行人员,要及时掌握变电设备和线路的负荷变化以及功率因数高低情况,合理投切电容器,尽量使设备处于经济运行状态。三是供电所的管理人员,要对每个配电台区经常进行巡查,特别是对那些野外抗旱变压器,一旦抗旱结束要立即停运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防止空载运行。四是要对那些"大马拉小车"的变压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要因容量的不合理配置而加大电能的无效损耗。
六、消缺补漏法
供电企业不同于其它企业,其设备分散点多线长,一个县级供电企业大都管辖着数以千计的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这些设备大都分布在野外,跨越田野村庄高山丛林,管理起来十分不便。但是,如果因此我们忽视了管理检查,有些线路和台区设备就有可能因出现缺陷而造成电量损失。所以,作为供电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按照设备规程的要求,经常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配电台区进行检查,对线路进行巡视,尤其是要加强夜间巡视,一旦发现哪些地方出现漏电现象,就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消缺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线路线损的加大。
七、摸底排查法
摸底排查法是我们在降低线损过程中一种最直接、最简单,也最易生效的办法杂志铺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作为基层供电所的管理者,必须对自己所管辖的台区和客户情况有一个最真实的了解掌握,对每个台区每个客户的用电负荷都要了如指掌、胸中有数。一旦线损升高,我们就可以通过每个客户的月度电量的增减幅度,对问题的出现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从而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对客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摸底排查能够有效地控制个别欺骗瞒报截留电量现象,同时也能查出许多隐蔽较深的问题。沁阳曾有一条10千伏线路线损一连几个月居高不下,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对这条线路每个客户的计量进行了细致排查,在排查中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之处,最后经过检查发现一个用电负荷比较大的客户计量装置的互感器实际倍数与铭牌不一致,在每月计算电量时少算二分之一的电量,问题找到以后,这条线路的线损很快降了下来。在我市还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村庄前几年低压线损非常高,有时高达50%之多,前年新的所长上任以后,组织二十余名农电工对该村庄一家一户进行突击排查,结果全村有四分之一的客户计量表未向供电所上报,而被该村的电工截留下来,问题澄清后,局里对这名电工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追补了电量,该村的低压线损很快降到了合理程度。
八、常态监测法
降损节能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必须建立一种常态监测机制。降低线损关键在于计量,计量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决不能一时紧一时松,在这一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坚持定期抄表与不定期抄表相结合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通过抄表来监测掌握计量表的运行情况,看客户的用电量是否有不正常的起落,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对计量进行检查。二是经常开展营业普查,对所辖区各配电台区的计量每月要进行一次现场监测,看其计量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三是按照规程要求对计量表严格进行周期校验,确保计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