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1

一、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2004年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2005年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

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2006年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字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

第三、2006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

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2007年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

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

鉴于上述情况,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五、自我评价及建议

我校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通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建议:

1. 对口支援的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希望教育部能考虑单独设立有关西部地区重大研究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支援双方的科研人员联合申报,共同开展研究。通过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以求积极促进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水平。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2

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加快提升贫困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根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扶贫办关于印发贫困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镇平县卫生计生委、镇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镇平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实施方案》,现就开展“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县卫计委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卫计委主任为组长,业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镇平县卫生计生委、镇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镇平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团结协作,勤奋工作

依据方案计划,2018年7月—2019年7月县卫计委安排4家县直医疗机构向6家乡镇卫生院下派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的医疗、管理、医技等业务骨干人员 12人。派驻医务人员在6家乡镇卫生院内开展临床查房、临床教学、会诊、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指导6家乡镇卫生院医师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疗。

根据6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管理和临床实际工作需要,选择12名医护人员上派到县直4家医疗机构进行学习实践。对6家乡镇卫生院的上派人员,采取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临床实践为主的方式,重点培训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等业务技能。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通过“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我县县直医疗单位与6家乡镇卫生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6家乡镇卫生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累计诊治门诊病人15229人,收治住院病人1552人,开展或参与外科手术173台,主持或参与病案讨论197次,开展或参加讲座及培训208次,帮建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3个,从而大大提高了6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3

儒家经典《论语・雍也》有名言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医界先贤南丁格尔也曾说道:“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而在具有中西双重文化底蕴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身上,这两句震古烁今的警句体现得可谓恰如其分。

百余年间,齐鲁医院已从当年华美医院的数、司诊所发展成今天现代化的三甲医院,虽然建筑外观焕然一新,但立于医院科研楼下的那块刻于1934年的“博施济众”奠基石却仿佛在告诉大家齐鲁医院的精神依旧。而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博施济众便是贯穿着齐鲁医院120多年历史不变的核心精神。

1890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医师聂会东来到了济南,在东关华美街上扩建了“文±医院”,重新定名为华美医院,此即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之肇始。而自成立之初,医院便开创了博爱的公益传统;作为济南首家西医诊所和分科最全的医院,该院实行男女分诊,一般免费诊疗,并开始实行医护分工。其后数十年间,无论是合并成“济南共和医院”,还是之后改称“齐鲁大学医科附设医院”,医院都保持了热心公益的优秀传统。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积极的态度,齐鲁医院发展迅速,在全国也颇具影响,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成都华西医院一并称为建国前中国四大教会医院。而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齐鲁医院也伴随着时代步伐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仍然不忘体现着自己“医者仁心”。

爱泗齐鲁,博施济众

“人道主义在这里发扬光大,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诺言。”诚如《齐鲁医院院歌》里的歌词所述,医院自身十分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在泉城济南,齐鲁医院时常会举办相应的健康义诊和卫生讲座。例如每年的“爱眼日”期间,齐鲁医院眼科均会进行慈善义诊活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自2006年4月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便开始积极实施“惠民医疗工程”,把城镇特困、低保、残疾人、烈军属及农村特困人群作为惠民医疗对象,共开设60张惠民病床,并在各专业科室都设立了惠民门诊,同时推出惠民举措包括病房三免、门诊四免、检查治疗十五减等,减轻了患者不少的经济负担。如此之例,不胜枚举,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张志勉在2010年全国“健康管理社区行――社区全科医生公益性培训”工作总结大会上获得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而这也正是整个齐鲁医院公益心的一个缩影。

“博施济众”是齐鲁医院120多年传承下来的精神底蕴,而“博施济众”所贵之处便在于“博”、“众”二字。与之相应,国家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医改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其中,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是国家医改的重中之重。而齐鲁医院在泉城悬壶济世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博施济众,送医下乡。2008年齐鲁医院便专程在淄博市桓台县举行了“情注三农,心系桓台”的大型义诊活动。之后的2009年5月,齐鲁医院还与桓台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协议中的帮扶内容主要涉及到:“支援医院根据当地疾病谱,派出有经验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指导、帮助受援医院,建设重点科室、开拓新业务、应用新技术等:所帮扶的县级医院,选择3个以上学科专业,每个学科专业保证有1名高级职称医师全年驻点,采取直接或巡回医疗的方式向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援医院要免费为受援单位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当月底,齐鲁医院便向对口支援单位派驻医师,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

为促进全省卫生系统人力技术资源向基层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山东省卫生厅推出了“卫生强基”工程,而这也是应对新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资源整合、结对帮扶,进步扩大优质医疗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提高基层重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从而加强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自开展“卫生强基”工程以来,齐鲁医院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仅组织召开了落实省厅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意见的专项工作会议,并且成立了实施“卫生强基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精神的实施意见,在全院干部大会上进行了广泛动员。而在2009年“卫生强基”工作中,齐鲁医院对口帮扶平邑县人民医院等4家县级医院、民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全年共派出专家100余人次进行对口帮扶,开展手术50余台,诊疗患者近400人次,讲座15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医院与民族社区的合作也已成为省市两级“卫生强基”工作的优秀典型。

而在送医下乡的过程中,齐鲁医院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2009年10月中旬,时逢国庆60大典之际,齐鲁医院将价值30万的“U-9958”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系统设备赠予了蒙阴县人民医院。医院的工作人员来到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家乡一一野店镇烟庄村,看望慰问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当时,六姐妹中已有3人过世,齐鲁医院医护人员为伊淑英、张玉梅和伊廷珍3位老人带上心脏监护预警器,给她们做了细致的健康检查,让几位老人十分感动。

博施济众何谓“众”?达则兼济天下方为“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国多次抢险救灾工作中,都活跃着齐鲁医院工作人员的身影。2003年4月28日,正在非典肆虐之际,山东大学接到教育部的紧急通知:“立即派一支思想技术过硬、医德医风高尚的骨干医疗小组赴京执行抗击非典任务。”而这支在中央党校抗击非典的医疗组也不畏险阻,始终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时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虞云耀在接见齐鲁医院医疗小组时激动地说:“你们在这个非常的时期、非常的时刻来到北京,来到中央党校,代表着山东人民对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你们是友谊的使者,更是真心英雄!”

大灾有大爱。齐鲁医院在震后救灾之际也不甘人后。灾难一旦来临,最先冲上去的往往是两种人,一种是穿绿军装的,一种是穿白大褂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齐鲁医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先后组建了3批医疗救援队共13人,奔赴四川抗震救灾一线。5月13日晚,医疗队便在雨中赶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队员们与当地部门沟通后,冒雨在院外的大街上搭建帐篷,立即投入到抗震救援的工作中。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们就救治伤者近200人。与此同时,后方的职工们也心系着灾区。齐鲁医院全院职工在首批为灾区募集捐款37万元的情况下,5月22日上午,医院再次掀起捐款热潮,仅半天时间又募集捐款近50万元;还有很多人在献血地点排队等候,其中放疗科工程师

张学峰在泉城广场排队等候4个多小时,终于献了400毫升鲜血。在灾区救助工作中齐鲁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普外科教授牛军等五人因表现突出荣获二等功,而齐鲁医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也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在灾后的重建中,齐鲁医院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医院医疗队便前赴四川绵阳市安昌镇灾区,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援建工作。而在青海玉树地震之后,齐鲁医院也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共同组成了山东大学救灾医疗队,又赶赴救灾一线。

除了对灾区的大力支援之外,齐鲁医院还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支援西部的号召,早在1977年山东省组建第三批医疗队时,医院便有6位医生请缨领命,踏入雪域高原。自2005年起,齐鲁医院每年都会向西部地区派出医疗队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医疗支援,宁夏固原和中宁、重庆云阳和黔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正是伴随着他们的足迹,齐鲁医院的医者仁心也传遍了全国。

国际大使,大爱无疆

国际交流也在院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页。山东省自1968年以来开始进行对坦桑尼亚、塞舌尔等非洲国家的医疗技术支援工作,40余年来齐鲁医院派出了大批的专家医生远赴非洲参加援助医疗队,把自己的爱心带出了国界。2008年11月,中国援非医疗队山东援坦桑尼亚40周年表彰大会举行,并由山东卫生厅主编出版了专门记述中非友谊和援外医疗队丰功伟绩的大型纪念画册《永远的记忆》,其中齐鲁医院的专家和医生在此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据初步统计,1968年至2008年40年期间,齐鲁医院共派出医生和专家65人,参加了赴坦桑尼亚、塞舌尔和西萨摩亚等中国援外医疗队,将自己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浇灌着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

当年参加过援非工作的神经外科吴承远教授在文中如此地回忆着过去:“任凭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尘封数十载的记忆缓缓地打开:非洲的椰树、黑人的茅舍、艳丽的非洲红、浩瀚碧蓝的印度洋、广袤粗犷的非洲大地、天然野生动物园又重现在我们面前。在国外繁忙的工作之余,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怀,工作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失落感情交织。蚊虫叮咬、疟疾和艾滋病的困扰和威肋、赤道骄阳似火的炎热天气,倍受煎熬。然而,热情辛勤的工作、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氛围以及为国争光的精神,足以排除万难。”

自1982年以来,在此后近30余年的时间内,山东省卫生厅每年都会不断地派遣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和专家援助非洲医疗。从1983年起,齐鲁医院先后选派了神经外科专家鲍修风、何守俭、张庆林、周茂德等专家赴坦桑尼亚工作,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神经外科技术和理论传播于非洲大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当地神经外科医生。

坦桑尼亚首都医学中心创伤外科主任,后来担任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的萨隆迪教授就曾在全院职工大会上十分友好地说:“中国专家对非洲医生不仅授之以鱼,并且授之以渔。”坦桑尼亚质朴的人民以浓郁的热带风貌和似火的热情称赞中国医生是白衣使节,而这位援非的老医师自己也感叹,“在非洲播撒的中国神经外科的种子必将成长为非洲生机盎然的大树,永远成为中非友谊和中非医学史上的光辉丰碑。”齐鲁医院为发展中外人民友谊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而这跨越国界的友谊也深深地体现着医院“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得道多助,延续辉煌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齐鲁医院120多年如一日的公益奉献,得益于其世代传承的“博施济众”精神,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医院已经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和自身特点把公益活动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公益活动的日常化上,齐鲁医院做得积极出色;而在应急处理方面,医院同样也是有条不紊。面对频繁的抗病救灾任务,齐鲁医院常年配备应急医疗队,一旦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便携带药品、器械,随时奔赴省内外抗病救灾的前线:1998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发生特大洪灾,齐鲁医院便派出4人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救灾。而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中,面对疫情,医院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感染病科力量,完善各病房隔离防范体系,建立良好的转院机制,不仅圆满地完成了院内防治任务,同时还对口支援山东省胸科医院、聊城市、菏泽市,共派出专家99人次,抢救甲流重症患者107人次。在承担山东大学3个校区的甲流防治任务之时,医院调度了9批共78人长驻大学开展防治工作,患病学生治愈率达100%,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

2016年我镇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坚持以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核心,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目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结构、改进编组方法、编实配强队伍、着力解决交叉编兵、年龄偏大等问题,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在支援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充分发挥作用,努力促进我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民兵组织整顿各项任务的落实,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镇2016年民兵整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三、主要任务

按照县人武部的统一安排,今年我镇基干民兵编组任务172人,其中应急队伍50人(民兵应急排1个,40人,公路护路分队10人),储备队伍1个,116人(其中:作战勤务保障信息员6人,其它110人)。各村(街道)在2015年编组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打牢民兵组织建设基础。

四、实施步骤

今年我镇民兵整组工作从2月10日开始,至4月25日结束,共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安排部署、宣传教育阶段。(2月10日至3月10日)制定本镇整组方案,召开各村民兵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全县民兵整组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本镇整组工作,充分利用墙报、刷写标语等形式,在广大干部民兵群众中进行法规、政策、民兵性质以及新时期军事斗争形势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整组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调查摸底、调整编组阶段。(3月11日至3月25日)各村要对所属范围内18至35岁适龄公民对口专业技术分队预编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可放宽至40周岁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其分布、政治面貌、现实表现,身体状况,为落实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打好基础。要按照出入转队的程序和原则,将年龄、身体、政治等方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调整出队;要按照退伍军人优先、专业技术人员优先、党团优先的原则,挑选符合条件的人员入队,新入队的人员每人交两张一寸照片,做好入队人员的证件补办工作;挑选政治思想强、文化程度高,且有一定军事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的人员担任民兵干部、骨干。组建连队临时党支部、团支部,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武装部及时整理、修订、完善各项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武装部、基干民兵连部软件、硬件建设。

(三)拉动点验阶段。(3月26日至4月10日)基干民兵编组任务完成后,按照组织报道点名、发放服装器材、组织队列训练、开展政治教育、召开点验大会、收交服装器材、打卡发放补的“七步法”程序内容拉动点验。通过集结点验,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化“兵”的意识,促进官兵相识,巩固民兵组织整顿成果。

(五)整理资料,总结上报阶段。(4月11日至4月25日)镇武装部要对整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要求归类存放,妥善保存。工作总结和报表于4月22日前上报县人武部军事科。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民兵整组工作的落实。

2、摸清底数,建好台帐,分类管理。严密组织兵员潜力调查,重点核实服预备役退伍军人、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的底数、摸清适编单位数量及可编兵员潜力,对去年退伍返乡的士兵,逐人建档上报。要把摸清底数作为整组工作的首要环节紧抓不放,各村、各单位采取查询档案,调阅资料,上门核查等办法,把动员潜力情况调查核对清,把参加过军事训练人员的情况调清、登记准,切实提高编组质量;要把35岁以下的退伍军人、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以及近5年来参加过民兵军事训练训练人员的专业性质以及现在的工作岗位、联系方式等情况调查清、登记准;把军民通用装备底数摸清。

3、抓住关键环节。各村(街道)要根据整组内容、程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及时将整组任务细化,全部掌握。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5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健全对口帮扶机制,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发展,促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根据县委组织部和长沙县卫计局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相关要求,我院扎实开展相关工作,现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确立目标

从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工作以来,县第二医院和我院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工作开展之前,四名科技特派员多次来我院调研、实地考察,根据我院的病人就医情况、发病特点制定周密的支援计划,我院业务副院长和综合科主任也多次到县二医院就我院的业务发展想法和要求进行汇报。通过双方多次沟通和协商,制定了周密的、可实施的工作计划,确定了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我院整体诊疗水平的工作目标。

 (二)大力宣传,合理布局,提高群众知晓率

为促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我院积极开展宣传,迅速布局诊疗环境。一是在我院醒目位置张贴科技特派专家简历简介,设立专家诊室,为下乡的科技特派员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二是积极跟镇政府汇报,利用村卫生计生专干会议等布置工作时一并宣传、培训村上各类基层干部,并安排他们一并宣传。三是利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老年人体检、慢病随风等,深入各村(社区)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群众知晓面。做到本辖区内老百姓了解、认可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医疗服务,帮助服务对象了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目的、意义和任务。

 (三)真诚帮扶、落实职责,提高水平

科技特派工作在制度制度建设等工作完成后,每周二、周五会准时到我院来开展工作,甚至有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到黄兴来授课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受益面从我院职工到乡村医师到普通老百姓,层层普及。充分发挥上级专家作用,以专家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病例讨论等多方面的业务帮带,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同时组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定期上级医院参观学习。以科技特派员服务为支点,积极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团队建设等服务。2018年8月- 11月,四位科技特派员共计驻点工作时间为68工作日,共计指导查房68工作日,共计查看门诊病人1882人次,开展手术台次5台,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二、目前的不足和困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底子薄,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就医服务的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特技特派这类帮扶行动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急诊、心内科、普外科等诊疗项目上,希望特派员与我院医生一起积极推进技术能力的上升。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6

近年,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灾救灾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和部门防灾抗灾意识薄弱,“等、靠、要”思想较严重,上下级政府和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等,影响了抗灾救灾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为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坚持防御为主、救助为辅、自力更生、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要增强防灾抗灾意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灾后不等不靠,动员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二、明确抗灾救灾工作的职责。抗灾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明确承担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的机构,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加强抗灾救灾的综合管理。省政府委托省三防总指挥部负责综合协调抗灾救灾工作,并根据灾害等级划分标准(由省三防办商有关部门另行制定),负责调查审核灾情、判断灾害的等级类别和提出救灾工作意见、建议。省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抗灾救灾工作,指导、检查本系统的抗灾救灾工作。

特大灾害由省组织救灾,大灾害和中等灾害由市为主组织救灾,小灾害由县(市、区)组织救灾。

三、坚持以地方自救为主、省补助为辅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主动做好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根据当地历年的灾害损失情况,在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抗灾救灾资金,并根据本级政府财力增长情况逐年有所增加。

遭受严重灾害(大灾害以上)的地区,可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具文统一向省政府申请补助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请示内容主要包括:本次(阶段)灾害发生范围及损失情况,地方投入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情况,请求省补助的资金、物资的数量、用途等(请示件要同时抄送省直有关部门)。中、小灾害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由市、县自行解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般不要派人到省里汇报灾情,如遇特大灾害,确需派人到省里汇报的,先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报告,经批准后,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或委托省三防办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汇报。其他部门原则上不再重复听取汇报。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不要越级到省汇报。

四、省的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分配,由省三防办负责组织协调,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特大灾害的救灾支援事项,由省政府主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协调决定。省直有关部门按省三防领导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抗灾救灾工作,并落实所承担的各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中央有关部门下拨的抗灾救灾经费和物资,由对口厅局负责分配和管理。省直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省三防总指挥部通报抗灾救灾工作和资金、物资分配使用情况。

五、加强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重点,不得挪用、截留。各市在接到省下拨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后一个月内,要将分配使用情况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并抄送省直有关部门。省三防办定期汇总有关情况并向省政府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情况实行监督、审计、检查。对虚报灾情及挪用、截留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地方和部门,要严肃查处并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