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1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需要有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初中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过去一味地注重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那种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以“满堂灌”为手段的僵化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那种环境下,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探究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初中学科增多,难度加大,学生难以适应,与六年级相比,七、八年级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能力要求的确是一次飞跃,对学生抽象能力的要求有明显的提高。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ABC的三个内角剪开,然后要求他们把三个顶角A、B、C重合在同一点O拼成图形,观察组成的是什么角?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根据实验如何添加辅助线证明这一结论?这样的实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容易认识到∠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从而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他们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样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求中去。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数学思想贯穿于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解疑,努力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以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的讲授内容质疑,敢于对课本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质疑。要知道,敢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初中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基本条件。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还要做好对学生的全面和公正的评价。恰当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数学能力也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在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的同时,要切实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在应用科学的方法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例如,在处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让学生理清在平面内,点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点在圆内d<r;点在圆上d=r;点在圆外d>r。
四、总结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2
(一)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面临中考,又会有一定的焦躁心理。如果用冷冰冰的知识去灌输,会使学生的叛逆心理和焦躁心理更为严重,而利用情感教育则可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安抚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亲近教师,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就会“爱屋及乌”,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学科。而情感教育则是使学生喜欢上教师的直接因素。教师只有贴近学生,倾注自己的情感,才能打动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情感教育
(一)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情感教育不同于普通的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注重的是知识传授的方法与技巧,而情感教育注重的是感情的投入。因此,实施情感教育,最首要的就是教师要对学生倾尽自己的关爱,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关爱,要排除消极因素对自身情绪的干扰,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心态、信任的态度来教学。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时候,一部分学生经常不知道从何下手,即便是掌握了基础知识,也难以做到举一反三。给出一道例题之后,我让一位学困生讲解题思路。他站起来,手足无措,低着头不说话。于是,我语气轻松地说:“没关系,看来大家还没有掌握好这个知识点,我们重新温习一下,再来思考怎么解这道题。”温习过后,这位学生还是没有回答对,于是我叫他坐下,并告诉他:“这道题不会没有关系,不用急,下课后来我办公室,咱们一起攻克它。”下课后,学生到我的办公室,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老师,让您费心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你没有对不起我,教会你是我的职责,也是我最开心的事。”在帮助他巩固这一部分的知识之后,他终于学会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笑着对他说:“这个知识我们学会了,以后有不懂的还可以来办公室找我,我永远是你们坚实的后盾,只要需要帮助,老师一定义不容辞。”学生真诚地说了一句,“老师,谢谢您!”后来,在这位学生的周记中,我发现我对他的宽容与关注使他深受感动,所以后面的每节课他都特别认真地听课,回答问题,与我进行眼神的交流,逐渐地,他的数学成绩赶了上来。
(二)创设情感教育情境
在初中数学情感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创设一定的情感教育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乐学、爱学,使学生的情感与知识技能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例如,在雅安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为学生播放了一组雅安震后的情景图,然后学生说:“雅安发生了7.0级的地震,受灾群众正在忍饥挨饿。作为同胞,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他们进行救助?”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然后,我就出了一道题:X市红十字会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除此之外,还捐一些方便面。第一批运走了39%,还剩下4835箱,请问该市总共捐了多少箱方便面?在图片和语言的情境创设中,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三)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化处理
数学通常被学生认为是最“无情”的、枯燥的、难懂的,是没有情感的概念、定理、公式的集合,但实际上数学教材内容中却有许多引感的审美因素。数学美主要表现为谐和美、对称美、简洁美和奇异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学因素,学生就会受到审美价值的熏陶,陶冶情操。比如,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引进“黄金分割”,让学生比较“黄金分割”与普通图形给人在视觉上的差异。这样的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增进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3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感情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因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朋友,生活圈子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僻、不太合群的个性,精神世界十分贫乏,容易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产生自我摧毁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学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品味,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挫折,在挫折中奋勇前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一种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它与一般的政治课上的说教是不可比拟的。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很自然地就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产生自强不息地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时,可以通过祖国深厚的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可以通过作者所描写的黄山和岳阳楼的绮丽风光,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欣欣向荣的面貌,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对学生进行美德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虽然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还是不能忘记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要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节约,要懂得不断奋斗,在奋斗中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是反映传统美德的。例如教学《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学《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4
初中美术教学之中,美术教学的资源是整个美术教学活动展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利用具有较高价值的美术情感教学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教学的魅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操。在初中美术教学之中,教材涵盖了诸多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以及道德素质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较好的挖掘,使得美术教学的情感教学与其他的科目相通。最终,达到提升美术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创新师生关系
所谓的情感教育必然涉及到了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所以在情感教育之中必须建立比较恰当的情感教育方式———师生互动。学生在初中美术课堂之中,对其有着比较深的影响的必然是与教师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审美观念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使得学生在美术教学之中占到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由自身的主体地位出发,更加去接受美术的情感教学。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之中,更加注重建立较为和谐而适当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够作为情感教育的助推器。为了能够使得师生关系比较和谐,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保护学生的差异性,使得学生能够各抒己见,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无障碍,最终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最基本以及最主要的方式必然是交流,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才能够使得学生通过互动提升情感,形成比较合适的美术思想,使得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品质的提升。
三、以情景渗情感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5
一、推陈出新
数学新授课中,新旧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与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或运用旧知识,在学生多次运用中会发现一些潜在规律。由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新的结论。课中学生往往在弄明白自己找出的这个结论意义之后,才发现这个规律或定理就是新课的知识点。这种不着痕迹的推陈出新会给学生意料之外的惊喜收获,学生也很乐于这种发现的美妙。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盎然情趣。
二、类比法
类比指的是将新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已有知识结构类似的内容进行对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推测新的知识要点以及该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比喻在学习“圆锥表面积和侧面积”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是通过展开的方式来发现表面积计算公式的,从而知道“圆锥表面积”的研究思路。再如,通过回顾“一次函数”的学习内容,知道研究“反比例函数”也可从“通式、图象与性质”着手。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弄清知识结构体系,发现数学中规律同时也做了对比,便于区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一次培养。
三、解决问题法
这是直接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道理或得出结论。如在讲授“方差”时:先给学生两组极差相同,但波动区别较大的数据,让学生去比较它们的波动。学生知道,仅用极差去分析数据的波动是不全面的,它只关系到极大值和极小值。那么如何将所有数据都考虑进去,用数值来衡量波动的大小呢?从坐标图可以看出,各数据所在的点与平均数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决定着单个数据的浮动。所有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平均距离可以衡量一组数的波动,它们的距离即它们的差。但是,该用什么方式来保证这些差(xn-xˉ)为正呢?只有两种方法:a、取它们的绝对值,“|xn-xˉ|”;b、给它们加上平方:(xn-xˉ)2。那么就得到两个公式:平均差|x1-xˉ|+|x2-xˉ|+...+|xn-xˉ|n方差s2=(x1-xˉ)2+(x2-xˉ)2+...+(xn-xˉ)2n通常情况,都使用来方差衡量数据的波动。这让学生很容易明白公式的原理,并灵活住公式,这比起机械地记忆、使用要好得多。
四、“猜想——论证”法
学生在认识一些概念后,对它们的特性会有些猜想。那么可以通过引导、论证,排除假命题,总结新定理。如教学“圆周角”时,在引导学生了解“圆周角”概念后,让学生观察同一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再多画一些,进行猜测。最后组织小组交流猜测结果,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得出结论。
五、从生活中发现,在实践中体会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进行模拟实验操作,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如在学习“轴对称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制作轴对称图形(折叠滴有墨水的白纸),再测量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的关系,形成结论。
初中数学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思想教育 英语教学 艺术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就信息环境下的语文教与学提出了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从思想意识上主动去尽进行探究性学习,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情境,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减轻了认知难度,起到了变难为易的作用。以朱自清的《春》一课的导入为例,我们可以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和渐绿的群山,初生的小草,灿烂的杏花以及随风摇摆的柳条这些画面制作成视频材料进行播放,在范文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合作式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适应目前学习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这种能力的条件。以《石壕吏》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分为前后两课时进行讲授。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带领下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帮助,完成课文内容自学。主要包括对作家的作品,文章的时代背景,个别词语的理解等等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纳。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第二课时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发问,并展开讨论以达到加深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目的。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的设计既增强了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又发展了资料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促进自主合作式学习意义有多重大。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