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1

在我国国家经济体系中,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担当细胞的角色,运送着养料,它是市场的主体,而企业法制建设更是全社会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改制重组、产品结构、企业规模、经济总量、效益空间,同时也要衡量企业法治水平的高低。企业自身是否能够顺利发展,是否能够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诚信守法,都与企业依法治理和法制建设水平密不可分。为了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安康突破发展进程,实现安康全民富裕,市委、市政府将“法律进企业”纳入“五五“普法规划,作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主要载体之一,扎实开展“诚信守法企业”示范点的创建活动,努力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企业依法治理的开展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法制建设是全社会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改制重组、产品结构、企业规模、经济总量、效益空间,同时也要衡量企业法治水平的高低。企业自身是否能够顺利发展,是否能够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诚信守法,都与企业依法治理和法制建设水平密不可分。为了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安康突破发展进程,实现安康全民富裕,市委、市政府将“法律进企业”纳入“五五“普法规划,作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主要载体之一,扎实开展“诚信守法企业”示范点的创建活动,努力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企业依法治理的开展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全面开展依法治理,建立诚信守法企业,是群众的需要。企业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广大群众。企业中,特别是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缺少严谨的法律服务概念和客户责任感,缺乏规范的依法治理操作和正确的法律服务处理,导致“霸王小企业”的出现,不仅破坏市场良性发展,更影响了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企业全面开展依法治理,渲染法治氛围,是企业的期盼,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涉企法律在我国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新的产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在外部环境和法律政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形下,企业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诸如《劳动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公司法》、《合同法》等。除此之外,法律风险防范、控制与化解的机制建设,也是企业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法律常识。我市企业依法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企业普遍还缺乏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的专门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需要用法治护航自己的发展。

三、企业全面开展依法治理,是构建和谐城市,推动安康突破发展进程的有效动力。一方面,诚信守法的企业能够为实现安康突破发展吸引更多专业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诚信的、依法治理的企业是员工选择企业的基本要素,人才的聚集将为我市突破发展提供一个更具潜力的平台。另一方面,诚信守法企业的创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举措。没有诚信守法,就不能以人为本,也不能可持续发展。再次,企业依法治理,对企业和社会具有双赢成效,不仅推动了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而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2

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精神,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医药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方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为做好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维护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和科普文化需求。

(二)推动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队伍建设,拓展宣传普及渠道,探索构建宣传普及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能力。

(三)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二、项目范围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三、项目内容

(一)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

1、活动方式与内容

⑴ 采取科普讲座、中医健身方法演示、义诊、文化表演、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⑵ 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医药方针政策及中医药发展成就;二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三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四是中医药历史知识、名人故事等。

2、活动目标

⑴ 使群众了解中医药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中医药的发展成就。

⑵ 使群众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念,掌握一些中医药科普知识,学会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3、活动要求

⑴ 每个县(市)至少开展以上宣传方式中的三项。其中科普讲座至少五场;义诊至少五次;其他宣传方式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开展。

⑵ 宣传活动要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村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县(市)直接受益人群至少五千人次,受益人群尽可能广。

⑶ 项目的组织开展注意发挥和利用当地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扩大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争取良好的宣传效果。

⑷ 每次活动结束要就活动形式、内容和效果进行小结,并留有活动的相关文字及影像资料。

在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中,各省要注意选拔和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培育和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二)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

1、工作方式与内容

⑴ 采取组织编写、制作出版中医药科普作品(含音像制品)、在媒体上开设栏目等方式,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

⑵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省组织编写出版中医药文化宣传及科普作品,印制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品;二是协调当地主流媒体开设中医药知识和科普宣传栏目或专题介绍中医药知识;三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2、工作要求

将作品出版及宣传资料发放、所开设媒体宣传栏目的内容及效果等情况形成总结。

在开展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工作中,各省要对基层需求进行调研,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此外,各省还要召开一次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我局负责项目实施的宏观管理与总体评估,组织专家对各地项目贯彻落实方案进行审核,并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二)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项目贯彻落实方案,报我局审核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

五、项目资金安排

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480万元(未含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620万元),重点用于组织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和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的经费补助。各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共同制定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具体补助内容及金额详见财社〔2008〕212号文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8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附件三,已发)。

六、项目执行时间

本项目执行时间为2008年—2009年。各省(区、市)于2009年1月31日前编制完成项目贯彻落实方案;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任务。

七、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我局负责审核各地的项目贯彻落实方案,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各省(区、市)要加强对本地项目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新医科;耳穴诊治学;耳针;养生保健;实践教学

耳穴诊治学,也称为“耳穴”“耳穴疗法”“耳针疗法”,在我国属于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在针灸学或刺法灸法学课程中,以“耳针”章节学习,操作多由针灸医师实施。耳穴诊治疗法具有简、便、效、廉、验等特点,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军队航天、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诸多应用场景,是一门很有发展前途且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疗法。中国古代较多耳穴诊治记载,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帝国等人类的早期文明也均发现了耳穴的节育等治疗作用。1956年法国PaulNogier(诺吉尔)提出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分布图,激起医学界对耳针领域的研究热潮,其运用范围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现已形成了亚洲、欧洲、美洲3大主要学术流派。我国率先制定的耳穴国标运行了近30年,为国内甚至国外的耳穴疗法的推广、临床应用以及科研教学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2020年将耳穴写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美国国防部临床实践指南[1],战场耳针也已应用于美国战场急救处理伤员[2]。笔者调研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生在本科阶段耳穴相关课程的学习,结合自身的耳穴相关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番探索与实践,现将个人调研及反思归纳如下,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些许教学参考。

1耳穴课程学习的调研

笔者于2017年,调研2016级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在读研究生,调研其在本科阶段耳穴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具体信息包括就读年份、学时、院校、专业、课程名称等。本次调研共收到37名学生的调研报告。37名学生主要来自2010年、2011年入学的本科生。其就读院校主要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原云南中医学院)。专业分别来自: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耳穴学习的课程名称分别为:刺法灸法学(含辅修)、针灸学。以上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的课程,耳穴相关的学时均不同。调研结果显示:(1)相较于不同的专业,就读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耳穴学时最高(3.78学时),学时数长于中医学(1.91学时)、中医骨伤学(2学时)、中西医结合(2学时)和临床学院(0学时)。在临床学院和中医骨伤学中均有1名学生未学习过相关课程。(2)相较于不同的课程,在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学习时长(3.60学时)长于针灸学(2学时)。无相关课程的学生有2名,均未学习耳穴的相关知识。(3)耳穴的学习内容调研发现耳穴学习的内容仅限于耳穴的分布规律,而对耳穴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各论均很少提及。(4)耳穴的课程教育未使用独立的耳穴教材。见表1、表2。

2教学模式的实践

耳穴诊治学(原名:耳穴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主要面向中医学和非医学各专业(护理学、管理学、人文、法学等)的全日制本科生,为一门相对独立,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课程。

2.1教材

教材使用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组织耳穴诊治一线工作的教师、医生等相关专家撰写的国家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耳穴诊治学》[3],为可供选择的首部系统化的官方出版的耳穴诊治学教材。在此之前,教材参照《耳穴名称与部位》《耳穴名称与定位》和国家标准耳穴相关的操作规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耳穴》等国家标准和专家的经验集。

2.2教学内容与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为18学时(12学时理论+6学时实践操作)。(1)理论部分:授课过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具体包括应用幻灯片及多媒体视频展示国内、外的耳穴疗法的源流;借助常规的耳穴模型等教具辅助介绍耳郭表面的解剖和定位;结合国家标准GB/T13734—2008,应用标准的语言及解剖结构描述耳穴的定位,进行标准化教学;结合耳穴诊治一体的特点,利用耳穴诊断仪和耳穴相关的治疗仪器、图像及视频、临床案例、现代研究报道等进行实证教学讲解穴位主治、配穴原则、适应证、常见病的治疗及常见的经验穴及耳穴的机制研究。(2)实践操作部分:国标耳穴及常用经验穴的耳穴定位的标定及纠正、耳穴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实训、社会实践义诊(视疫情情况)开展具体疾病的治疗等。

2.3教学实践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中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耳穴的学习表现出极大兴趣,尤其是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自身感觉实现自己及家人的调理保健,积极反馈见习的诊治验案。结合学生的建议,教学存在问题及拟定的修正方案:(1)课程中“耳穴的定位”部分,分别通过PPT画图分区、阳性反应点耳、耳郭模型教具、现场耳穴实操点穴及修正等方法进行了学习,但仍有部分学生反映穴位定位记不准。针对此问题,本部分考虑后期增加虚拟现实技术[4-6],进行VR体验教学,研发并购置耳穴VR虚拟教学平台软件系统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90%的学生希望能够增加耳穴的学习时间,了解更多疾病病种的诊治,希望课程安排社区或临床基地(因疫情原因未出校临床),并希望能获得结课后的随诊实训机会。针对此问题,目前课程组拟通过增加社会实践义诊带教的形式,进行理论教学+课堂线下实训+学生社团义诊社会实践带教相结合的新模式课程。(3)社会实践的学生反馈无法跟踪治疗效果形成闭环。基于此,拟构建社会实践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相互交流,打造社会实践中患者反馈的教学评价闭环,教学相长,解决目前存在的医学生理论学习、实训、义诊和社会实践的疗效评估。在此基础上打造社会公开课,直接面向社会、面向耳穴爱好者的社会实践类的医学科普课程。

3新医科背景下的耳穴诊治学的发展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7],新医科背景下耳穴诊疗体系的建立需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背景,医工理文融通。耳穴诊治从早期的耳穴针刺为主,发展到数十种耳郭刺激诊治形式,一批不同形式的耳郭诊断治疗器具设备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3.1耳穴诊断仪器的智能化

在耳穴视诊设备方面,一些学者利用耳穴照片结合后期处理的方法使耳穴颜色的识别变得相对客观准确[8,9]。基于图像分析的耳诊断设备[9],通过AI训练获取每个耳穴位置点对应的图像特征与预设的预存图像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提高视诊法的准确性;无线传输技术和云服务技术的结合,智能耳穴信息采集与诊断系统、耳穴诊断治疗仪、简易耳穴诊疗笔的出现使耳穴探穴更为先进与智能,原有的耳穴探穴装置升级到了智能化、精准化、可视化[10-13]。近年来,运用循证医学手段对常见疾病耳穴诊断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的研究[14]逐渐增多,为既往的临床发现补充了大量的科学依据,为耳穴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科学内涵。

3.2耳穴治疗方法和成果转化

我国已颁布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如李桂兰等主持了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GB/T21709.3-2008)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4年刘继洪等人承担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耳穴》(编:SATCM-2015-BZ)并从2018年11月开始实施。耳穴的治疗仪器发展有了巨大的发展,除了各种耳穴贴、耳针器、耳穴按摩仪器等治疗工具的不断改进,也有更多具有针对性的耳穴治疗仪器的诞生。荣培晶[15]在耳甲刺激疗法的耳-迷走神经特异联系和反射功能基础上研制了“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可应用于癫痫、抑郁等的治疗曾作为中国针灸成果转化的代表,亮相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健康卫生专题展。

3.3耳穴诊治学课程建设及教育体系继续完善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中医;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一、中医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填鸭式理论学习,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与中医是种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实际相背离;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

1.2中医理论深奥抽象,缺乏完善的科学评审体系: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难以像西医那样形成形象化思维,对其作用机理的阐释也难以像西医那样“形象、科学”。中医实验研究也难以简单地盲目套用现代统计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所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常被认为不科学,其发展前景受到质疑。还有人用现代科学思维来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对中医理解简单化、片面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1.3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而诸如“中医不科学”、“取消中医药”的负面宣传却一度甚嚣尘上,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4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名厂、名店、名药缺乏,满足不了社区居民需要。出口的中药植物提取物只是原料形式中间产品,没有终端产品。

1.5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虽然引进了中医科室,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药店去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看病与抓药分家的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难以避免因理解差异而导致外面药店错配药物现象。另外,因为医院与外面药店信息不相通,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市场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6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医疗市场不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导致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拒绝疗效显著而收费低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1.7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府、卫生部门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大卫生观要求,对中医药进社区服务的必要性理解不够全面,宣传不力,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是却有种种限制。

1.8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医学界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应该取消等言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居民对中医药产生偏见和排斥心理。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手把手教居民如何煎药、合理配餐,不断提高居民健康行为。

2.2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因地制宜,按需设课。(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体现特色,保证教学质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针对针灸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示范指导来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2.3政策倾斜,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大中医药在医保中报销比例,缩小限制范围。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对中医进社区资金支持力度,使一些看似不挣钱的中医适宜技术能被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制定、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使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协调发展;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体现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与发展前景。

2.4促进中医与中药房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与监督,使有中医科室的社区医疗点能拥有自己的中药房,以保证居民安全、方便、及时就医抓药。

2.5注重中医中药在社区中的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统一思想,提高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提供政策支持,进行中医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将中医技术融入“六位一体”的每一环节,制定慢性病、常见病中医药预防及辩症治疗方案。定期在社区举办中医保健讲座,针对社区内亚健康人群,制定中医药健康处方,做到未病先防。

2.6采取措施,提高中医药对居民的吸引力:(1)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对中医药认同和信任度,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2)通过“升”、“转”二种途径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升: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转: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技术中医药人才到社区。随着中医药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居民对中医药认可度自然也就提高。

2.7协调发展中药产业:加强中药材培植与研发基地建设,加强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发并掌握提取中药植物终端产品技术,使中药材得到充分利用,为社区提供充足中药产品。重点开展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中药产品创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高我国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

2.8端正视听,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学术继承与创新发展:近年来,一些人不顾中西医之间的差别,试图套用现代西医研究方法来扭曲中医理论,得出“中医不科学”言论,并大肆宣扬要“取消中医药”,混淆视听。对此应该加强对公众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其实,中医学典型的治疗是将多味中药组为复方进行辨证治疗,这种治疗体系与西医完全不同,与病愈之间的因果联系暂不能用现代科学加以解释。中医有其独特的病因概念、诊断与治疗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它强调整体与宏观把握,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评价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实际上,每一种科学方法都是局限于某一种科学范式、科学体系、甚至生活形态中,只有在这个体系里面才有效。现阶段,科学发展水平尚不足以使中西医学互解通约,直接用西医学方法进行所谓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显然是不科学的,对中医本身发展不利。所以,不应盲目套用西医研究模式来开展中医研究,而应通过揭示现代科学研究的客观指标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二者在中医研究中达到真正融会贯通,以更好地推动中医学发展。

三、一些制约着中医进社区的深层次的尚待挖掘和解决的问题探讨

3.1组织对中医药继承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标准化、新形势下中医进社区模式、中医药师培养模式、中医药理论技术创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同时,在其引进、管理和操作指导上,也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

3.2中医药科研体制改革问题: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审指标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估机制,以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从事中医药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如何促进中医药科技工作通过创新、竞争和合作,走医教研结合、产学研结合、中医中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的道路,使中医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是加快中医进社区又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超级秘书网

3.3针对中医特点,完善中医药评价体系问题:如何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以状态调整为导向、个体化、复杂干预的特点,完善现代中医药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数据对辨证论治疗效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周蕊.中医难,中医姓“中”更难,2006-09-16

[2]曾永秀.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53-54

[3]陈伟.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赴广东省、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专题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2):15-23

[4]刘晓敏.浅谈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发展[J].中医药学报,2006,12(8):122-123

[5]杜文建,张晶卉.发挥中医药优势努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J].社区医学杂志,2005,3(5):30-31

[6]王晓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04,6(3):14-15

[7]伊凡.非随机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华夏医药杂志,2006,(5):395-396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 护理药物学;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a)-105-02

护理药物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把握好课程教学过程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鉴于传统的护理药理学教学还是沿袭医学专业药理学的授课方法,为了突出护理特色,使授课内容与临床护理用药更密切的结合,笔者对如何进行护理专业药物学教学改革进行了调研。

1 调研方法

在调研中采用了调查问卷、座谈会、查阅文献等调研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单位调查问卷100份;召开本校实习学生及从事护理药物教学教师座谈会一次,发放调研问卷25份。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关于药物教学改革的文献。

2 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目的:确定护理药物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为编写适合护理专业药物教学使用的校本教材提供依据。教学内容部分,主要调查应该增加哪些内容,以及应该删减哪些内容,①是否应该增加特殊人群护理章节;②是否应该增加药物治疗的护理程序,各种给药方式的护理,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中药护理等内容;③考虑删减的内容,包括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用药护理等。教学方法主要调研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传授法,还是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直观教学法。

3 调研结果及数据整理

五家医院,每家发出20份问卷,共100份,实际收回87份。座谈会发出问卷共25份,全部回收。最后使用调研问卷112份。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查阅护理专业药物教学改革文献6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研结果见表1、2。

4 结果分析及建议

综合调研问卷、座谈会及查阅文献的结果,本次调研的结果分析及建议如下:

4.1 突出护理特色,写出合适的教材

编写适合护理专业的药物学教材,应该尽量缩减药理学的一般内容,重点突出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如用药护理要点[1-2]、特殊人群护理、各种给药方式的护理、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中药护理等。保留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但是要适当删减该部分内容,突出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用药护理要点。药物的作用机制部分,由于与护理工作不太密切,给予删除,讲课时,可以适当介绍。

4.2 中专的教材要将理论与趣味性融为一体

中专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每一名中专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将理论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寓教于乐,快乐学习。当然这在药物学的教学中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加入一些趣味的内容,如药物发明的小故事、临床病例、趣记、药物歌[3]等。

4.3 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教学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教学法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很无奈地反映:教学内容枯燥、很难记忆,药物名字就像是“天书”。根据调查,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药物教学应该采用直观教学法,采购一些临床实际用药,上课时学生将分为3~4人一组,每组都有本节课要讲授的药物,并且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问题,将问题交给学生,每组学生针对面前的药物,并结合老师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互相讲解,并每组派代表到前面给同学讲解,最后由教师总结。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实物更直观有利于学生记忆。笔者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效果很好。

4.4 精炼学习的内容,突出重点药物,突出不良反应,突出护理用药的特点

药物教学一向内容多、范围广,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如何精炼内容,就更显重要,由于临床的药物更新率很高,教学时尽量不讲或少讲过时、少用的药,并且每类药物要以代表性药物为主,简单介绍其他药物[4],让学生在掌握了代表药物的基础上,到将来的工作中去拓展与该药物一类的其他药物;护士必须具有观察、分析药物疗效、副作用,且有制订相应护理措施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常用药物的护理用药注意事项[5],比如在讲解阿托品时,由于其用后很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护理过程中应嘱其多饮水;阿托品抑制汗腺的分泌后会引起发热,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体温,对用药前体温高于38℃的患者使用本药时必须及时向医生反馈情况,避免发生意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临床应用主要在重症监护室(ICU),讲解时突出ICU用药,肾上腺素单次用量超过1 mg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故应严格控制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滴时间过长,易致局部皮肤缺血而苍白,应及时更换滴注部位,若滴注结束后局部出现苍白现象应及时处理等。讲完这些内容后,学生会觉得护理患者用药的过程中非常有目的性。

通过以上调研,明确了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更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中等专业护理人才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赵茜.新医学模式下的药理教学改革[J].中等医学教育,1998,16(5):12.

[2]王灿,王琳琳.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57,160.

[3]李信梅.《药物歌》在护理专业药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3,28(1):23-24.

[4]余彦.护理中专药理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生理学杂志,2002,24(1):45-46.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6

(一)工作取得的成绩

1.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有所提高。**年,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建设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年12月至今,争取了清水江、腻脚、曰者卫生院住院楼建设项目,下达建设面积1900平方米,总投资222万元,实际建筑面积3074平方米,总投资331.38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06万元,省级配套16万元,自筹109.368万元。中央补助部分资金全部到位,地方配套部分尚未到位。目前,清水江、腻脚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现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曰者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项目于9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同时,还完成了13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楼建设设备配套工作,配送医疗设备179件,总投资175.04万元;村卫生室配送价值37.23万元的基本医疗设施设备,预计12底完成41个村卫生室的设备配套工作。

3.中医药力度进一步加大。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发改、经济商务、科技、农业、林业、招商、食药监、工商、银行、医院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年县人民政府己将中医药工作列入财政预算。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良好。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惠民工程稳步实施。**年,全县共有农业人口数43180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362325人,参合率为83.91,应筹集参合资金3623.25万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724.65万元,中央、省级补助资金2898.6万元。目前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到账2536.28万元(中央补助到账资金1086.98万元,省级补助到账资金1449.30万元),加上农民个人缴费724.65万元,共有到账基金3260.93万元,中央补助基金尚未到位362.32万元。**年1至10月全县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共有603662人次,住院补偿29293人次(含住院分娩补偿2433人次),门诊补偿574398人次(含妇女病普查23735人次),参合受益率168.18。全县补偿总金额3564.1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2256.25万元(含住院分娩补偿101.74万元),人均住院补偿0.077万元,住院受益率8.09,住院补偿占补偿总金额的63.3;门诊补偿金额1307.92万元,门诊受益率158.53,门诊补偿总额占全县补偿总金额的36.70。资金使用率达98.05。

5.药品配送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巩固医疗机构“药品统一竞价采购,统一配送”工作。按照《××县药品统一配送实施方案》、《××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管理考核标准》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管理办法》,各定点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按时上报药品采购审批表,经县药品采购中心审批后按时反馈到三家中标公司进行药品采购配送工作。1-10月份,全县共审批标内数量41720个次品种,标外7380个次品种,配送进药资金2098.93万元。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工作力度,规范统一进药渠道,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全县总体药品价格明显得到降低,为缓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献血法》及**省《实施意见》和文山州《实施办法》进一步得得到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及**省《实施意见》和文山州《实施办法》,确保用血安全。1-11月,全县共完成无偿献血278450ml,占全年任务数的79.56。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按照《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合理安全用血,未发生一起用血事故。4月19日,组织了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中医等有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21人,深入温浏乡坝达村民委开展了巡回医疗,共免费诊治各类病人37人,咨询361人,测血压113人,展出宣传画44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180份,受宣教6000余人。

7.社区卫生服务正有序开展之中。我县己出台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报上级审批,待审批后组织实施。同时县级己按人均3元配套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由锦屏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家庭健康档案,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8.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认真组织各医疗机构医疗法律法规和普法的学习,强化痕迹管理,全面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医疗安全。1-10月份,未发生医疗事故。同时,依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医疗市场秩序活动。一是加强日常监督。共监督检查食品、公共场所、学校、饮用水、放射、职业卫生1350余户(家)次。二是严格落实“六类”食品市场准入制。截止10月底,对餐饮单位、37所学校、幼儿园、医院食堂“六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实施率均达100。三是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共督促检查个体医疗机构17户,自行歇业3户,变更名称3户,限期整改5户,查获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给予处罚1户,罚款500元。在各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密切配合下,加强对医疗市场巡查,取缔无证镶牙14摊次,查获非法行医并给予立案查处1户,罚款12000元。四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质量。截至9月底,共办理行政审批788件,其中,食品卫生许可证634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54件,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663人。受理护士执业注册换证申请304人,护士首次注册28人。受理执业医师注册29人,其中:变更执业地点3人,遗失补办2人,首次注册24人。办理医疗执业证(即上岗证)704人。发放《医师资格证书》19份。

9.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格按照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救灾防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1—11月份共处置公共卫生事件22起,发病108人,死亡5人(菌子中毒1起,死亡1人;食物中毒1起,死亡3人;狂犬病疫情1起,死亡1人),其中:16起为食物中毒事件、6起为传染病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标准3起,分别是平寨乡共设村张朝应1户发生菌子中毒,死亡1人;树皮乡白色菇陈金魁1户发生食物中毒,死亡3人;天星乡布红村完小发生1起2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均给予及时有效处置,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10.鼠疫、霍乱、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与计划免疫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10月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941例,发病率为203.66/十万,与去年同期(854)相比上升10.19。完成剖鼠386只,占任务数的85.78,蚤鉴定及培养113份,正向血液试验94份,结果均为阴性;对城区6个固定霍乱监测点采集腹泻病人粪便标本8份,污水监测85份,结果均为阴性;对19个脊灰疫情报告点和哨点医院监测,未发现afp病例。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初诊病人1445例,应查痰744例,实查痰744例。完成项目管理病人238例。加大计划免疫工作力度,以村为单位冷链运转9轮次,报告接种率为:卡介苗90.25、脊灰疫苗97.92、百白破98.54、麻疹疫苗99.59、乙肝疫苗90.25、乙脑疫苗97.66%、a群流脑疫苗96.04%。新建和补建卡3644人。认真开展春秋季灭鼠蚤工作,组织全县12个乡镇42个村民委73620户,配制和投放毒饵36889.24公斤,使用大功达28公斤,对18个疫点3832户开展灭蚤33.26万平方米。对双龙营、新店、腻脚、八道哨进行灭前、灭后效果监测,结果分别为:灭前室内鼠密度为1.67,室外为4.67;灭后室内鼠密度为1.11,室外为0.87;灭前蚤指数为0.044,灭后为0.007。

11.妇幼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10月,住院分娩率为79.52,与上年同期相比,住院分娩率上升17.68;孕产妇死亡5例,死亡率77.28/十万;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婴儿死亡63例,死亡率为7.74‰;5岁以下儿童死亡70例,死亡率为10.82‰;实施贫困孕产妇救助3930人,发放救助资金1206507元。以贯彻落实新农合制度为契机,深入开展全县妇女病普查普治、健康教育和免费住院分娩等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2.认真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麻风病防治工作坚持以宣传开路、联合化疗为中心,发现病人为重点,加大麻风病防治工作力度,1-10月,共发现麻风病患者18例,均及时给予联合化疗,规则服药治疗率达100,收集并上报性病疫情69例。其中hiv阳性7例、淋病23例、尖锐湿疣2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28例、生殖器疱疹4例、软下疳1例。组织乡镇卫生院防疫专兼职人员及乡村医生培训麻风病防治知识2次共370人。

13.爱国卫生运动和改水改厕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月9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城区县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农民等20000余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出动大小车辆18辆,清除垃圾废物200余吨,清除卫生死角16处。省、州下达的改厕任务625座正实施中,目前已完成489座,其余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14.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年1-10月,共选送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人员42人到省、州、县业务进修学习,175人次参加省、州、县业务培训学习,其中:乡镇选送到县级进修30人,参加省州县相关业务培训56人次;县级选送到省、州进修学习14人,参加省州业务培训人119人次。参加继续医学教育150人。开展乡村医生视频培训320人。安排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12人。组织申报副高3人,招考聘用1名执业医师到舍得卫生院工作。通过采取以学历教育、资格考试、职称晋升、临床进修培训及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中层干部管理人才库、人才流动工作机制等多种形式,乡(镇)卫生院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业务总收入达938万元,与上年同期(575万元)相比增长了63.13;县医院业务总收入3438.78万元,比上年同期(2450.96万元)相比增长了40.30;中医院业务总收入381.55万元,比上年同期(288.69万元)增长了32.17;妇幼保健院业务总收入269.97万元,比上年同期(78.19万元)增长了244.89。

15.精神文明建设及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1-10月,为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积极采取了以会代训、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教育,努力做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推行人文服务,全面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年,先后制定了《××县卫生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方案》、《卫生系统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县卫生工作奖惩实施办法》等制度,并印发到各医疗卫生单位贯彻执行,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实践,深入对乡镇进行了调研,调整了两个卫生院的领导班子,并充实部分卫生院的班子成员,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保障行政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县卫生局首次举行了卫生行政处罚听证会,县政府法制办、县纪委领导亲临指导,逐步规范了依法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卫生局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学习指导组的领导、指导帮助下,结合实际,精心组织,严格依照三个阶段各个环节各项规定动作的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召开1次动员会,组织集中学习9次43个学时,收集党员干部心得体会146篇,悬挂宣传布标3幅,出宣传墙报2期,报送学习简报22期。深入开展基层调研10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9条,形成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各2份,收集县属医疗卫生单位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各5份。开展征求意见2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1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1次,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余份,设立征求意见箱1个,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广泛征求系统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16.积极发展红十字会员及志愿工作者。**年县编委已下××县红十字会单列文件,但现在尚未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年,全县共发展了红十字会会员1200名;发展红十字会志愿者50名。

17.积极开展红十字、救护等工作。4月28日,为加强现场救护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县红会派出2名具有资历的专家对**省文山电力××分公司55人进行了为期1天的现场救护知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8.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1-10月,共组织人员上街开展宣传244次,发放宣传资料128654份,受益人口达231680人,开展入户宣传57849户。开展电视宣传1543次,广播宣传112次。开展防艾知识普及培训35次,培训人员2595人。开展自愿检测466人,占任务数500人的93.2,阳性40人,阳性率为8.58。其中:吸毒人员检测56人,阳性9人,阳性率为16.07;性病人员检测30人,阳性1人;女性性工作者检测71人,阳性0人;其它人员检测309人,阳性30人,阳性率为9.7。开展孕产妇检测5459人,占任务数5000人的109.18,检出阳性10人,阳性率为0.18。开展婚姻登记检测1638人,占任务数1600人的102.38,无阳性。发放安全套172804只,其中,星级宾馆摆放3268只,使用3268只,娱乐场所摆放855只,使用520只,育龄人群发放109360只。在外展服务中,为吸毒人员发放安全套2898只,感染者及病人家庭发放2370只,女性性工作者发放84260只。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为接受治疗者提供有效的维持治疗和健康教育,现累计入组人数146人,维持治疗人数73人,脱失73人,脱失率50,使用美沙酮1096186毫升。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截止9月底,共累计入组治疗103人,现有86人正在治疗,死亡15人,退出治疗2人。加强孕产妇艾滋病筛查工作,共筛查5459名孕产妇,检出hiv阳性者10例,对9例实施母婴阻断。

(二)工作经验

1.县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各项卫生工作,加强对各项卫生工作的领导,是有效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2.建立健全卫生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相关卫生工作制度,明确职责,措施落实到位是开展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必备条件。

3.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工作,不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是确保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质基础。

4.加强与部门沟通协作是做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基础。

5.做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是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也是展现工作取得成绩的载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紧缺、总量不足。按云计社会20011199号《关于印发**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全县应配置卫技人员1199人,实有编制845人,现有职工806人,缺编354人,缺员393人,且学历层次低、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艾滋病防治服务需求。二是县、乡(镇)合管办属纯事业机构,无经费来源,体制不健全,工作人员晋职晋升困难,加之工作量大,致使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不稳定,影响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三是艾滋病防治、宣传经费紧缺,部门协调力度不够,致使艾滋病防治工作难以得到全面开展。四是由工作经费、专项资金、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五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传染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六是红十会机构虽然县编委已下单列文件,尚未落实机构及人员等工作,致使红会工作正常难以开展,无偿献血任务艰巨。

三、2010年的工作思路、主要任务、措施及建议

2010年全县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不断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省、州工作安排,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推进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公共卫生六大专项等卫生改革工作。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改善民生的有利时机,争取政府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城区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和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县医院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龙头作用。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基金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群众受益水平为重点,强化新农合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强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收费,规范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