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1

摘 要: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从“关系”的角度强化了主体性思维。把实践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哲学实践概念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特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07-02

一、实践思维方式的涵义

黑格尔说,“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1]。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以及处理事物的方法。思维方式是无形的,但它却像“灵魂”一样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然而哲学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思维方式的意义。纵观思维方式的变革,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朴素辩正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要理解实践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楚思维方式的含义。思维方式,通常是指人们用以把握、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2]。可见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比较稳定的思维逻辑框架,它是由中心概念或概念体系、认知框架与思维对象及思维中介等要素构成,反映了特定背景下人们思考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什么是实践思维方式呢?它就是指以人的现实实践为核心,是“从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出发,以本原存在和超越形态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依据,去观察各种事物、理解现实世界、回答两重化矛盾的思维方式”[3]。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思维方式的核心概念是实践,其与思维对象联系的中介是人的行为的指向性。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根本方法,也是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武器之一。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着感性的人的活动,当着实践去理解”[4]。而唯心主义是不知道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思维方式上都陷入了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把世界还原为纯粹的、静止的客观事物,否认对客观事物理解的历史性和主体性;而唯心主义则从主观出发推演整个世界,完全忽视了客观事物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本身。正因为二者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导致他们不能理解和把握整个世界,所以说,“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4] 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要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才能证明人的思维方式是具有客观的真理,如果用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不但不能解决人们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问题,反而会陷入纯粹的无意义的经院哲学的争论之中。

实践思维方式是实践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内化社会实践的手段和方式而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经验性和具体性,由此内化的实践思维方式则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但这种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思维方式带有“实践的痕迹”,它反过来又规定和指导人的活动,并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思维方法论的层次,已成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

第一,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反思的把握方式。在马克思以前,反思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只限于纯粹思辨的领域,这种反思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思辨的顶点,而马克思的反思则是一种实践反思。实践思维方式中的哲学反思性是由实践的变化发展而规定的,它不是直接思维具体的事物和人的活动,而对业已存在的思想、客观事物(人化了的)进行实践维度的反思。它反思思想是如何依据实践而生成,反思客观事物的存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也即是反思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否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并在此基础上把反思的结果理论化,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确保人的实践活动的正向性和合理性。

第二,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辩正的把握方式。辩证法由于否定和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孤立、片面、静止和非矛盾的思维方式,而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思维方式从主客统一的维度去理解客观事物和人的活动及人的思想,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实践思维方式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出发把人的活动理解为一个历史过程,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静止性;实践思维方式以其中介性(即关系性)正确地解决了主观和客观、具体和抽象的矛盾,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非矛盾性。实践思维方式正确地沟通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平衡分析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把握方式。马克思认为,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思维方式表现为理论化、定型化的把握世界的框架,其必然具有抽象性,但思维方式的抽象性却不能离开现实的社会和历史,否则就会成为纯粹思辨性的。实践思维方式也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但它与现实和历史紧密联系。首先,实践思维方式的形式具有历史性,它从的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其次,实践思维方式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和人的活动,把客观事物和人的活动纳入实践思维方式的视野中。这样,实践思维方式就以其特有的维度联系了历史,沟通了现实。实践思维方式的社会历史的把握维度,使的它自身不会湮没在纯粹抽象理论之中。

第四,实践思维方式是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5]。主体的实践是人的生成方式、现在方式和发展方式,它规定人怎样做人的本质;主体的实践方式即主体在实践展开过程中的、历史的生成、存在和发展方式。人的存在方式即人的生成和发展方式亦即主体的实践方式,规定着人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属人存在的思维方式。按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思考,以实践为思维的视角、切入点、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哲学思维所把握的存在,无一不是属人存在,即使是人的意识、思维、认识的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有别,但都是属人存在,所以应从实践去理解、评价他们。主体实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在矛盾本性和规律,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主体性和客体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原则性和灵活性、本然和应然等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自觉地把这些外部存在――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内化为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和解决一切相关问题的,亦即思维方式的内在的规则、规律、途径和方法,它蕴涵、表征着马克思哲学把握的存在与以往哲学把握的存在根本不同,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与以往哲学思维方式的思维规律和方法的根本区别。

三、实践思维方式的意义

实践思维方式体现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精神实质,它贯穿了哲学的整个体系,是我们理解哲学的关键所在。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如果不采用思维方式,他就不可能发现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也就不可能构建起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本人和他的学说的尊重,更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我们把马克思的实践观提升为实践的思维方式,并把它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是对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过去我们讲的哲学,总是注重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观点的掌握,这主要是从世界观层面上来理解哲学,而忽视了对其进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理解。如果忽视实践,忽视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理解和坚持哲学的精神实质,会把理论看成是僵化不变的理论教条,也就不能正确运用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二,实践思维方式弥补了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陷。哲学理论与其他思维模式一样,取决于产生它的生存环境和人的发展状况。由于传统哲学受制于人对环境的关系和人自身的发展不成熟的状况,其思维方式现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这种缺陷普遍表现为一种还原论思维方式。在还原思维方式中,世界总是被人们还原为终极的、永恒的东西。哲学的产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它不把世界还原为最终的东西,而是把世界还原为一种“关系”。在实践思维方式中,人们不再注重终极性和永恒性,而是注重自己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达到对世界和人本身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哲学思维的缺陷,也蕴涵着伟人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境况的思考。

第三,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开辟了认识主客体关系的新视角。实践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主客体的关系,即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主客体关系,把主观和客观理解为一种相互关系,然后认识和把握这种“关系”,从而不会陷入主体和客体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无聊争论之中。

(二)现实意义

实践思维方式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也证实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同时它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这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小康社会不是存在于头脑中的幻想,也不是自然就能生成的,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亲身实践,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这需要我们首先要具备实践的思维方式,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先设定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后在实践中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

[2]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 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2

关键词:资本原始积累 马克思 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05-02

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的看法集中于他的名著《资本论》中,但是却历来不为人们太过关注:不少人至多记得的是“用暴力手段使得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再加上两段有名的话与引用的邓宁的话。其实马克思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看法并非只是这些内容,而是包涵着极其丰富含义的。今天当我们追随着时代的脚步,回过头来再次审视社会历史的变迁,却恍然发现马克思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看法仍然闪耀着光芒,极具现实意义;社会历史的进程尽收他的眼底,并未越出他的视野多远。

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之前,有个准备阶段的史前时期,它被称之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行将转化为资本的大量货币与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得以形成。马克思借助英国为典型,根据历史资料、逻辑地再现了那三百年的历程;并且点明了这个过程的实质,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当马克思在谴责资本原始积累带来的杀戮时,同时也指出了那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痛苦。例如如何看待暴力的作用问题,在当时暴力是政府对小生产者(也是劳动者)强迫的法律惩罚,血腥味十足;但是暴力又是强力摧毁旧的社会制度(封建主义)、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助产婆,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力量。

其次我们从马克思的叙述之中看见,整个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也是产生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具有近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社会化过程。马克思专门描绘了那个社会化的过程,而那些论述正是过去一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方面,恰恰却是他说明社会发展极具必然性的地方。历史就是那样走过来的,在对抗中体现了进步,人类不断地从荒蛮走向文明。

再次马克思谴责资本原始积累决不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正相反,他顺着现实的逻辑指明了在资本剥夺小生产之后,开始了大资本兼并小资本的过程,最后剥夺者被剥夺,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他勾勒了这么一条由过去、到现在、再至未来的社会历史变化的总路径,或称总趋势。

笔者以为,以上即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原始积累思想的含义之所在。

那么马克思所阐述的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思想有何意义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里自己说:“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的程度的高低。问题本身在于这些规律的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也就是说,以英国为先进典型的国度里发生的事情,也会在后发国家(例如德国)的国度里再次发生,当然表现方式不同(德国有它自己的做法)。马克思接着讲得很精彩:“因此,我在本卷中用了很太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⑤

以上我们直接引用的两段话,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阐述,而且更适用于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阐述。因为历史已经昭示,后发的国家(例如德法美等国⑥)在建立近代市民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只是不同国家里的表现形式因民族、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得五彩缤纷;实质却一样的。都是按照马克思揭示的指向而走过来的。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小康社会,整个社会都在转型;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做到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期里,是否也要走一段类似的“原始积累”之路呢?笔者以为,参照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我们要走的现代化征程不仅表现形式与人家不同、而且性质也是迥然不同的。也就是说,决不能搞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那种以一种剥削形式来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的原始积累过程。而是由政府主导、出台政策,通过推动发展经济等多种手段、以各种利益来引导和动员社会各个阶层,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从而达到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目标。

我们也以农村为例进行分析。⑦我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的解体,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成为了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尽管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农民的增产增收、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进而整个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就全国来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如何来破解“三农”问题,并且从根本上来解决它呢?新世纪以来政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推出了“三化”的做法(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并且通过统筹各方利益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这个“三化”是紧密相连的三位一体的联动做法。首先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以工业化的思路来办农业,实行资本、科技、人才和资讯投入;并且配以农产品为主导的项目,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为经营形式;实现大市场与大农业的直接对接。为此,肯定是要规模化生产、土地大量集中统一使用。于是土地的使用权必须流转,原来驻地上的农民要与土地脱钩、并且搬迁。如何来解决搬迁农民的工作、生活和居住问题呢?那就要按照标准集中统一建立城镇,来安置他们。同时让他们过上市民的生活,以各种社会保障来享受各项福利待遇。他们的工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在城市和城镇里打工,另一部分人参与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之中。成为现代农业工人。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利益;法哲学;抽象力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25-02

利益问题是当前经济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代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研究。任何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以某种方法论为前提,不同的方法论将导致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结果,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指导利益问题的研究是理清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前提。

一、利益的出场路径

理论界历来对“利益”多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从经济的角度、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去使用这个概念。但是,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熟知非真知,恰恰是对这个人们看起来都十分熟悉,从而运思不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反思。现实说明,这一反思正是通向正确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桥梁,只有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把握利益概念。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利益是出现频率较多的概念。但由于马克思并未在自己的经济学体系中明确界定这一概念,因此“利益”历来未受到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者的重视。其实,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对利益的正确理解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真正出发点。起初,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他早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法和法哲学上。众所周知,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物(占有物)和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从法哲学的视野开始探索人的问题。早在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已提到自己正编纂一个涉及一切法的领域的法哲学体系:“我在前面叙述了若干形而上学的原理作为导言,并且把这部倒霉的作品写到了公法部分,约有三百印张。”正是通过对法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注意力转向市民社会,并得出结论:“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观念分析的层面上,还必须考察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事实上,马克思自己已对我们做了如下的提示:“我作为莱因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因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当马克思回顾自己在《莱因报》工作期间对有关物质利益的争议感到困惑时,这样写道:“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这段重要的论述表明,正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告诉我们:要解开利益之谜,就要对市民生活进行解剖,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当诉诸政治经济学。可见,利益只有与政治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才可以真正揭示其内涵。

二、利益的研究方法

首先,马克思坚持理论研究的真正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他指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他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这种关系本身也是每一个“现实中的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间结成的关系,并且这些“现实中的个人”在这种关系中进行自主选择活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目标。依据这一原则,以现实的、处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的个人作为观察和研究现阶段利益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题中之义了。

其次,马克思认为,理论研究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这种“抽象力”是辩证的。他在谈到商品之间互为价值的镜子时写道:“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间,既没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它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抽象力”的运用是达到把握研究对象内在结构及其活动规律的前提。当前利益主体纷繁各异,利益分配错综复杂。但是,这种表象又不是毫无规律可言的,包含着一定的逻辑。现实生活的逻辑,必须用“抽象力”来加以把握。我们完全可以借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利益关系的具体剖析方法和他对未来社会利益关系考察的视角,运用“抽象力”对我国当前利益关系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为现实生活展开思路。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4

如果我们尝试把鲁夫所有的图像制作实践放在一起看的话,应该承认,对他的工作的评价,已经不能再用对于贝歇学派的那套说法来形容与讨论了。首先一个问题是,他的作品还是一种客观再现吗?在我看来,显然不是。

就以他最早于1988年拍摄的《肖像》系列为例,他的观看其实就已经不客观了。他只以身边的朋友为拍摄对象,这就已经不符合强调客观、精确的科学研究抽样调查的样本分布要求了。在选择对象这一条上,他已经与所谓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了。在这个系列里,他只拍摄他属于其中的小圈子里的朋友。与他的前辈同胞奥古斯特・桑德雄心勃勃地拍摄“20世纪肖像”的实践相比,他的拍摄实在过于随性,不具计划性了。4月14日,在由海杰主持的与鲁夫的对谈中,我说那些放得大大的肖像,以及那些直视观者(以及照相机和照相机背后的观看拍摄者)的目光,其实是一种“视线的报复”。这是经历了1968年的“五月风暴”后的西方青年一代,向后工业社会中开始兴起的如福柯所说的全景敞视系统的监视视线投来的这一代人的返视的眼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夫的《肖像》系列,也是一种文化反堵(Cultrual Jamming)的实践。他以他的同代人的不回避、不迎合、不退让的目光,了一代人的出场宣言。

长期以来,人们(包括我在内)在讨论贝歇学派的观念与风格时,已经不假思索地、习惯性用起了客观、中性等词汇。这次因为有机会与鲁夫交流,在再次审视鲁夫的、以及贝歇学派的摄影作品时,我发现,过去这样的形容似乎过于主观了。

如果从文艺复兴时期成型的透视法原理来看,被称为贝歇学派的一些摄影家的作品其实非常主观。为什么?他们拍摄的这些作品,在拍摄时镜头只与建筑或拍摄对象的立面相对,只把竖立在镜头前的立面作为拍摄对象与内容。他们得到的画面中,那些建筑与被摄对象,只有正面一张“‘立’着的‘面’孔”。它们平地而起,挡在我们面前。因为这立面挡在前面,我们无法发现通常在透视法表现中的消失点(会聚点)。以这么一种拍摄手法所出示的画面,其实非常的主观,也非常明白地告诉人们:这是我的看法,只看立面,凝视、细看表面,只刻画立面的形状与构造(可能还有肌理等),我没有要通过画面给出具三维纵深的逼真的空间幻象。我们(摄影家)所感兴趣的,只是表面。而且,从搜寻结构类似的对象,再到以统一的视角一一拍摄,以格子状或其它什么方式集中呈现与展示,其实这也是一种摄影家的主观所为,虽然有着疑似研究(归类)的样子。但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这么做,都是一种主观的经营,并没有所谓的客观性在。因此,面对这些虽然冷峻(或许可以这么说)的画面,我们可以轻易地说这就是客观吗?难道视线的冷峻就一定与客观联系在一起吗?

如此,在讨论包括鲁夫的《肖像》系列在内的贝歇学派的作品时,是不是可以首先放弃“客观”“中性”这样的定性词汇?

据鲁夫说,从2003年开始,他就不再用照相机工作了。这一方面说明了他工作的观念与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他面对的现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面对互联网上蜂拥而来的图像洪流时,对于艺术家来说,再现这个问题已经被以某种方式彻底解决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家,更应该思考、并且以作品的方式来提示的是比如再现的意义何在这样的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鲁夫那时(其实更早就已经开始了)以来的各个系列,都是在以“挪用”的手法在讨论互联网时代图像生产的可能性。

无论是利用包括新闻照片在内的现成照片而完成的《新闻报道++》(press++)、《海报》等系列、还是以从互联网下载的影像为创作元素的《jepg》《》(nudes)、《底纹》(substrate)、《物影成像》(photograms)等系列,墓勰钣胧址ㄉ峡矗都是纯粹的影像挪用。而这种通常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手法的“挪用”,其理路可以从现代艺术的发展来加以考究。

我们知道,“现成品”(ready made)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法。那个在现代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马赛尔・杜尚的《泉》,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尚的这种对于生活现成品的挪用,是对于西方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出现的物品泛滥所给出的一击。这既是对于艺术定义的质疑,也是对现代社会引发的物欲、物化以及物恋(商品拜物教)等工业社会所引发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所给出的一种反思。顺便说一句,《泉》之后,杜尚就不再动手作画了。而杜尚的同时代人、法国立体主义艺术家们如毕加索、布拉克等人则出示了将现成的物品组织进画面的“拼贴”的创作手法。拼贴的观念与手法,打破了绘画必得以颜料为作画材料的成规。现成品加挪用,意味着现代艺术的创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迎来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工业社会中,从流水线上大量生产出来的物,需要大量的消费,以保持一种物的生产的动态平衡。物的过剩或不足,都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与危机。只有持续地生产物,而且将物铺天盖地地售出、输出到各地、各国,物(商品)的生产才得以维持。如此,市场于是形成,财富得以积累,资本得以流通,社会才得以维持运转。而为了制造对于物的需求,需要广告来传播物的信息。因此,广告图像的生产也日见其盛。这些为推广物而生产出来的图像,逐渐肥大化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入侵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成为左右我们意识的日常本身之一部分。物,不仅仅已经左右了我们的意识与行为,也成为物像(影像)的产生来源与理由。在杜尚们以现成品为手段来反击物的泛滥时,物像以及由物像催生的影像还没有如今天这样的泛滥成灾。而到了鲁夫以及他的同时代人开始摄影的时代,西方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物像以及因为各种理由生产出来的影像成为了比物本身更能影响人的意识的力量,同时也成为一种像物一样的新的产生异化的力量。

如果f物更多地满足了人的生理需要的话,那么各种各样的包括物像在内的像,则是一种从更多的方面来诱发、满足人的精神与心理需要的非物质之物。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被像所渗透。说我们已经从“物恋”的时代进入了“像恋”的时代其实毫不为过。某种意义上说,这或许也是另外一种灾难的开始。

生活在物质充沛、图像泛滥的社会里的鲁夫们,必须对于这种现实给予某种回应。这是艺术家的责任。当然,他们的回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而且,鲁夫的德国前辈们其实也早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回应。在1920年代,既有挪用现代大众媒体中的图像来抨击、嘲笑资本主义制度的柏林达达分子汉娜・霍赫与劳尔・豪斯曼、约翰・哈特费尔德与乔治・格罗兹的摄影蒙太奇,也有克里斯蒂・夏德的物影摄影。这些,都是他们当时对于已然成为视觉消费品的物与物像的挪用。

而到了鲁夫的时代,西方社会从物的泛滥的时代来到了像的泛滥的时代。从物的丰饶到像的肆虐,现代社会(不仅仅只是西方社会)所经历的变化,令包括鲁夫在内的艺术家们,意识到从反击泛滥的物,向反击泛滥的像的转变的必要性。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像对垒、交手与反击也就成为了一种挑战。从现代艺术之中可以援引的观念与手法,就是挪用。而挪用什么,他也从现代艺术获得启发,那就是已经被生产出来的像(现成像,found image)本身。

鲁夫不打算回避向他蜂拥而来的像之洪流。相反,鲁夫是从一个像的消费者与使用者的身份出发,从人与像的张力关系中展开对于像的挪用,也是一种对于像的生产以及意义的诘问。他反复展开的对于像的挪用,其实是在反复地提示我们:像的生产方式,可以不再像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家那样,需要个人化地去向现实索取。或者说,他从中索取像的资源的现实,既可以是人们与之发生实际联系的现实,也可以是所谓的虚拟的现实,如互联网。现在,他只以“现成像”为资源进行创作,他自己不进入现实去“摄”取“影”像。这让我想起了抛出《泉》后不再作画的杜尚。

其实,作为动词的“摄影”,宿命地就是一种挪用。摄影的本质(如果允许我在此谨慎地同意事物存在某种本质的话),就是去现实中以“摄”事物之“影”的方式来挪用现成的形象为己所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家是以一种“万人如海一身藏”的姿态在现实中猎取影像的话,那么现在以匿名的方式在虚拟空间中搜寻图像并且将其作为下一步创作的素材的人,作为影像制造者,他的行为方式与摄影家的行为方式在什么意义上是不同的,在什么意义上是相类的?

如果我们同意拍照也是一种挪用的话,那么鲁夫对于像的挪用,也可以说是挪用的挪用,是对于影像的二次挪用。摄影家或者说今天的所有有可能生产影像的个人们,“火中取粟”地以摄影这个第一次挪用的方式,为我们准备好了有可能被第二次挪用的影像材料。而第二次挪用,则是来自出于各种目的的挪用者们。他们看上去是坐享其成,但他所展开的第二次挪用(甚至还有更多次的挪用),可能具备了某种创造性。鲁夫可以说是厌倦了第一次挪用的人。他于第二次的挪用则更有兴趣。由此,他完成了从摄影家向影像制造者的顺理成章的蜕变。当然,人们或许还可以追问,这是不是说明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影像制造者)与现实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当然是的。但,即使是虚拟现实,这仍然是一种现实,而且其与现实的分野也变得越来越无从分辨。他与现实的关系的变化,既反映了现实的变化,也反映了他的摄影观的变化。

通过对于“现成像”的种种挪用,鲁夫也再次对于“独创”、“原作”这样的概念提出质疑。当然,这其中存在吊诡。他的这些图像是挪用来的,但经过他的挪用(也就是加工)之后,它们却具有了原创性,同时也是排他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了。这种“挪用之原创”,以及“原创的挪用”之间的关系,居然如此天衣无缝地、不被质疑地生成,并且受到市场原理的保护。

而这种挪用,其实也是在时刻提醒我们媒介本身的存在。比如,他从《jepg》系列,提示我们,作为数码摄影的成像要素的像素,像素是一种迥然不同于模拟摄影中的银盐颗粒的成像元素。他把像素放大到极致,提示其存在方式与形态,同时也一并提示了数码摄影的存在方式与形态。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5

关键词:消费资料;奢侈品;生产资料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4―0077―06

一、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

马克思在社会再生产模型中提出了奢侈品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有两个基本原理。第一,社会总产品分成两大部类:第1部类,生产资料,就是用于再生产消费的商品;第Ⅱ部类,消费资料,就是用于个人消费的商品。每一个部类都拥有不同的生产部门。第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每一部类的产品的价值部分都分成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就是说,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都分成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按其价值来说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c的部分,由全部年劳动加入的价值部分。后者又分成:补偿预付可变资本v的部分和超过可变资本而形成剩余价值m的部分。因此,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一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成c+v+m。

马克思提出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模型:

这里有三大要点:(一)在第Ⅱ部类工人的工资500v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500m,必须用于消费资料;(二)第1部类的1000v+1000m,同样必须用于消费资料;(三)第1部类的4000c由生产资料构成,必须用于第1部类,以便补偿该部类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它们通过第1部类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互相交换进入消费。

马克思把消费资料再分成必要消费资料和奢侈品两个分部类。必要消费资料是指进入工人阶级消费的消费资料,也构成资本家阶级消费的一部分消费资料。奢侈消费资料“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的剩余价值交换,而剩余价值是绝对到不了工人手中的。”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1000,即500v+500m。马克思假定其中80%,即800为必要的生活资料,其中20%,即200为奢侈品。这两分部类的构成如下:分部类a或Ⅱa,即必要生活资料:400v+400m=800。分部类b或Ⅱb,即奢侈品:100v+100m:200。马克思假设Ⅱa中的400,资本家把其中的60%,即240用于必要生活资料,其中的40%,即160用于奢侈品。所以工人消费的400和资本家阶级的240用于必要生活资料,也就是本分部类内实现补偿。假设Ⅱb中的100,其中的60%,即60用于必要生活资料,其余的40%,即40用于奢侈品。也就是说,工人消费的100 v和资本家在必要消费资料上消费的60,与Ⅱa的交换实现,其余的资本家消费于奢侈品在Ⅱb内部实现。即下式:

Ⅱa 1600c+400v+240m+160m=2400

Ⅱb 400c+100v+60m+40m=600

马克思认为:奢侈品生产对工人就业会发生影响。“年产品中的奢侈品部分越是增大,从而奢侈品生产中吸收的劳动力的数量越是增加,预付在(Ⅱb)v上的可变资本要再转化为可以重新作为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来执行职能的货币资本,因而在Ⅱb中就业的那部分工人阶级要生存和再生产,……也就越是要取决于资本家阶级的挥霍,越是取决于他们的剩余价值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奢侈品。”

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周期变化与奢侈品生产的影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是处于危机与繁荣的经济周期的变化过程中,经济周期对奢侈品生产有影响,使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会发生相应的收缩或扩张的变化。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暂时减少奢侈品的消费。由于危机时期奢侈品销售困难,从而有一部分生产奢侈品的工人被解雇;由于工人失业,必要生活资料的出售也会因此停滞和减少。但在危机前夕的繁荣时期情况正好相反。这时商品价格提高,工资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工人不仅对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增加,甚至暂时还会参加奢侈品的消费。马克思说,“在繁荣时期,……不仅是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增加了;工人阶级(他们的全部后备军现在都积极参加进来)也暂时参加了他们通常买不起的各种奢侈品的消费”。但是马克思认为不能因此概括出危机是消费不足引起的。这种概括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矛盾引起的,消费不足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分析的是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现象。能不能脱去资本主义的形式,呈现出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理论,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有必要消费资料和奢侈品两大类。不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奢侈品的消费者不是资本家,因为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奢侈品的消费者是先富裕起来的群体。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短期的静态分析,我们能不能对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进行长期的动态分析?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二、把马克思奢侈品生产理论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认为,只要脱去马克思奢侈品生产理论的资本主义形式,挖掘出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并且把短期的静态分析长期化,那么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可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首先,如果对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进行长期考察,就会发现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是相对的,互相转化的概念。从奢侈品和必要生活资料的转化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的繁荣或衰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奢侈品可以加入必要生活资料,这样一方面必要生活资料扩大了,另一方面又有新的奢侈品发现了,正在被生产出来。就是说,必要生活资料与奢侈品处于变化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时期的奢侈品会转变成必要生活资料。比如,在20世纪60、70年代,人们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看作是奢侈品,现在成为必要生活资料,手表极其便宜,几乎人人手腕上都有一块,从十几岁的小学生,到城市里的拾荒者,差别不再是有没有手表,而是手表的质量高低之别。经济条件差一些的买几十元一块的手表,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买几千元甚至更贵的手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称为新三件的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是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这些奢侈品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20年后成为家家都拥有的必要生活资料。如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也会发生有些商品从必要消费资料中退出,重新成为奢侈品。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初的三年灾害期间,人们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许多必要生活资料退出,重新成为奢侈品。比如,稍微加工精细一些的糕点,都是凭票供应,发票证,每人每个月只能吃二三个糕点。你想吃五

六个,别人就说你奢侈,你自己也觉得奢侈。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危机时期与繁荣时期,奢侈品与必要生活资料变动的结果。在经济危机时期,会有一些必要生活资料退出,重新成为奢侈品;在繁荣时期,会有一些奢侈品进入必要生活资料。奢侈品和必要生活资料的变动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奢侈品进入必要生活资料表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要生活资料进入奢侈品表示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奢侈品与必要生活资料的变动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结果。繁荣时期,一部分奢侈品会进入必要生活资料,消费者人数迅速扩大;在经济衰退时期,一部分必要生活资料进入奢侈品,消费者人数就会减少。

其次,把奢侈品概念引入消费领域,可以研究社会主义不同富裕程度的群体的消费状况。马克思把奢侈品严格界定在资本家阶级使用剩余价值的消费品的界限内,只有在经济繁荣时期,工人阶级才有可能参加奢侈品的消费。这是由马克思研究的资本主义模型限定的。马克思研究的资本主义模型只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阶级。资产阶级掌握资本,组织生产,获得全部剩余价值。工人阶级不掌握资本或者极少的一些股票,股票收益很少,不能养活自己,还需要出去打工挣收入。工人的工资只是获得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生活水平低下的一个阶级。我认为把马克思的奢侈品消费理论移入社会主义,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必然要发生转变。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收入水平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已经产生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大体上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经济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就是我国社会目前十大阶层中的前面四个阶层,或者说五大社会经济等级中的第一个等级。这个群体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剩余价值,多数人没有获得剩余价值,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高收入。社会主义条件下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必然是奢侈品的消费者。中国十个社会阶层中的后六个阶层,或者说五大社会经济等级中的后三个或者后四个等级只消费必要消费资料。当然收入最低的阶层可能连消费必要生活资料都会有困难。所以,从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结构上可以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群体结构,反过来也一样,从消费群体可以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的结构。

第三,把奢侈品概念引入生产领域,可以研究在产品过剩时期的生产发展方向。现在看来,一个社会的产品供求情况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产品严重短缺的类型;(二)产品基本满足需要或者说产品过剩的类型。产品短缺时代的典型样本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那时什么产品都短缺。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吃穿用各种商品都短缺,实行凭票限量配给,据说广东的消费品票证发到40多种。在短缺经济的末期或者说即将过去的时期,不管生产什么产品,哪怕产品的质量不太好,不要紧,有的是市场,都会一卖而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广东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短缺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个人都不是生产决策者,看着市场上产品严重短缺,你也不能组织生产来供应市场,因为你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经理,都没有生产决策权。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实质是向企业和人民放权,企业可以拥有一点生产决策权,企业生产观察市场上商品的供求态势,生产严重短缺的商品供应市场。个人拥有了生产决策权,可以办个体户进行生产市场上短缺的产品。生产发展了,个体户就开始雇工,逐步变成了私营企业。广东的企业和个人用广东的粮、珠江的水生产了大量的产品,一下子销售到全国,占领了全国的市场。于是广东经济就发展起来了。现在,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全国各地的企业和个人都拥有生产决策权,不再由上级计划部门管理。必要生活资料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资金要求不高,只要有简单的设备和少量的投资就能组织生产,于是大量的商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必要生活资料迅速得到满足。

大约1997年秋季,中国的产品第一次从短缺向过剩转化,不少产品出现了过剩,不少生产设备出现了闲置,工厂开工率不高。然而,我认为中国遭遇的过剩是结构性的过剩,即某些产品的短缺与另一些产品过剩并存;不是绝对的过剩,即大多数产品过剩。在90年代后期,人们生活迫切需要的住房、通信设备、交通工具等等商品,还处在严重不足的状态。

现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结构性过剩正在向绝对过剩过渡,越来越多的产品过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比如,轿车生产能力闲置可能达到30%,制药企业生产能力闲置严重,许多企业开工不足。18种工业产品设备闲置。小型电子计算机能力利用率3.5%,发电能力设备利用率10%,微型电子计算机能力利用率13.4%,照相机胶卷能力利用率36.1%,化学原料药能力利用率为37.4%,房间空调器能力利用率33.5%,复印机能力利用率34%,农药能力利用率36.1%,日用精铝制品能力利用率31.3%,微波炉能力利用率38.5%,录像机、洗衣机、内燃机、汽车、彩电、金属切削机床、油漆能力利用率在40.3-48.6%之间。在生产资料和必要消费资料基本满足,甚至过剩,出口又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的生产还要不要发展?如果要发展,路在何方?我认为,重要的出路就是组织生产奢侈品。

三、转变奢侈品旧观念,调整低收入政策

把奢侈品作为生产的方向,首先需要转变观念。需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资本家奢侈挥霍生活的物品,工人阶级过着清贫的生活,与奢侈品毫无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奢侈品的主要消费者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这就必然会消灭奢侈品生产。我认为,这个传统观念是错误的。不能把奢侈品看作是资产阶级专用的商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奢侈品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先富裕起来群体使用的消费品。随着奢侈品生产的发展,奢侈品就会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必要生活资料。比如轿车,解放前轿车是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剥削阶级专用的奢侈品,老百姓用轿车做梦都不敢想。解放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轿车也只是政府、企业等单位公务使用的交通工具。私人使用的轿车极少,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轿车看作是奢侈品,而不是必要生活资料。21世纪初期,中国改变了轿车生产政策,中国的轿车生产大发展,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1999年为0.34辆,2006年为4.32辆,7年增长12.7倍。这表明中国正在进入汽车时代。根据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标志着轿车进入家庭,中国已经达到了人均GDP 1000美元的阶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6000--7000元,相当于意大利、澳大利亚。广州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上海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这标志着轿车进入城市居民家庭的条件已经满足。不但中国正在进人汽车时代,有人认为中国正在进入后汽车时代,即消费个性化,汽车定制时代。要求汽车企业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的时代。这表明,轿车作为一种奢侈品正在退去奢侈品的色彩,变成必要生活资料。

事实上,最近10年来,许多耐用消费品正在迅速进入中国的家庭。随着耐用消费品迅速进入千家万

户,奢侈品逐渐变成必要生活资料,不再被看作奢侈品,而成为必要生活资料。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范文6

亨利・马蒂斯是巴黎画派的大师,野兽主义的中心人物,在20世纪现代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890年,20岁的马蒂斯意外地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画箱,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艺术创造生涯。他一生都在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善于利用单纯、强烈、明丽的色彩表达简约物象的自然本质,描绘内在真挚的感情与装饰效果,创作出令人惊艳、极度自由奔放、华丽平衡的艺术作品,成为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引领了20世纪绘画的大革命,成为现代艺术的开拓者之一。马蒂斯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包括他后期简约主义的确立。1941年,71岁的马蒂斯接受了开刀手术,此后,他只能卧于病榻或在轮椅上从事创作,这对其是一次考验。他在预先涂好颜色的色纸上剪出形状,然后重新组合、拼贴,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世界。马蒂斯以自己年迈的病弱之躯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走向超出其所预期的最后胜利:剪纸艺术时代。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传奇,也是一个关于剪与纸的传奇!马蒂斯用最为简捷单纯的手段,使剪纸这一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发生了本质改变。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很多,如 《小W鹉与美人鱼》《生之树》等等。马蒂斯还说: “剪纸就是给色彩加上形态,其工作犹如给石块雕刻上形态的雕塑家所做的工作一样。”由此可见,剪纸在这位大师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尝试设计了几堂剪纸课,其中也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期待引领我们的孩子找一找剪纸的感觉,找找马蒂斯创作的感觉!

一、题材创意,剪纸作品艺术化

如何让成长在大都市的孩子用更贴切的风格来表现现代建筑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偶然间翻到马蒂斯的作品,看到他把一切实体的和立体的东西都抽象地融进了色彩的层面上,形成鲜明对照的组合:红色对绿色,蓝色对橙色,黄色对紫色。感觉到他的剪纸实际上是另一种手段的绘画,我被他这一系列的风格所吸引,回家查阅了很多图片。于是在脑海中有了初步的设想:将现代建筑与马蒂斯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教学中我通过观察感受――反馈交流――绘画体验――展示评价等环节进行创意绘画活动。在教学中我给孩子介绍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让学生充分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艺术气息,选择黑白线描添加装饰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第一课时让学生用黑白线描画出建筑。在第二课时中,再尝试让学生把画的黑白线描建筑剪下来与马蒂斯风格的底色结合在一起。学生将纸剪成很多彩色小格然后再完成拼贴。我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作业效果非常好。通过本课教学,我发现新颖的创作题材能够给学生带来脑细胞的兴奋,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角色互换,激发创作灵感

剪纸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老师在剪纸课中只是一个协助者,而非指导者,巧用示范方法,用多样题材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其创作。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和学生在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的角色中彼此互换,所以也提出了不同要求:

1.作品的实用性――亲手制作,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在我们的鼓励下,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纷纷讨论各自的想法。从《小鹦鹉与美人鱼》中一起找找灵感,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然后尝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马蒂斯曾说 “我曾用彩色的纸剪了一只小鹦鹉,就这样,我也变成了一只小鹦鹉,我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忘掉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孩子们剪得特别认真,我让他们学着马蒂斯的方法来排列组合,而那份率真和质朴是其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彩色小纸条或者更少的纸片一交叉就是星星;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格点缀在一片黄色、白色和绿色中就成了一群蜜蜂,好似虫儿们正在夏天的树叶间自由飞舞。但其实,在排列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画面里有很多具体细节上的考量,比如:数量、大小、色彩、位置、平衡和排列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精心设计的;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才让星星发光,让蜜蜂低吟。我们一起边学习,边制作,配上暖色调、冷色调的背景!太棒了,这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剪刀真是一种美妙的工具!

2.课堂设计具有创意性――纸艺课上我始终把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展示自我创造和表现才能,把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发挥出来,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各种技法,设计很有创意的作品,体会成功的喜悦。尽量多多准备一些可视性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直观课件演示,如脸型、五官造型的搭配,通过课件同步演示或局部演示,精简步骤,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当堂完成作品,提高积极性。带状、条状、卷曲状、圆盘、翼状的纸片两份放在一起转眼成了鱼鳍、棕榈叶、柠檬、球体和金鱼:这些剪出来的彩色造型让人不由想起了马蒂斯的油画,那些元素如今在自由的空间里任意驰骋。而这一切还与另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