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1

中国人习惯评价他人,但一般很少剖析自己。其实,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客观剖析自己,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不断修己以促提高,实有必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问题是,客观深刻剖析自己,确属难事,尤像棋局中所讲的“当局者迷”,不过,想要胜棋者,必须要学会摆脱“执迷不悟”,人生也当如此。

人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只要是真实的和属于自己的,就是最美好的。回想我走过的三十年,真的是一无所获,根本没有立起来,但我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很珍惜它并充满激情,仍为我的梦想而不停前行,因为经历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期盼下一个三十年,能有所获。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优缺点很明显的人,应属于优点突出,但缺点也不少的类型,如能尽量改掉缺点,更好发挥优势,相信定有所获。

具体而言,我的优点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为人正直、心地善良。此点可能与生俱来,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正直、善良,需更多让他人去评价。在生活中我一直坚持“宁可人负我,不让我负人”。

2、有骨气、能坚持原则。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曾当过军人,特别有骨气、讲原则,可能是遗传或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很有骨气,并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3、有情有义、讲究责任。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很讲情义、有责任的,我也不例外,奉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有激情、舍得付出。我是一个从不乏激情的人,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为自己的目标去不断奋斗与努力,一直遵从靠实力生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原则,从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5、好学,喜欢看不同书籍。湖南人大多好学,心系天下,并大多靠才取胜,我虽无才,但喜欢学习,或许是与湖南人有关吧。

6、能吃苦耐劳。农村人大多很朴实并能吃苦耐劳,少年农村的经历,让我从小懂得吃苦耐劳对一个人的价值,有一种强烈的摆脱农村的危机意识,并不忘吃苦耐劳精神的珍贵。

7、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不挑剔。这可能与天生有关,也可能与我走南闯北长期出差的经历有关,对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和奢望,从不挑剔。

8、性格随和、心态良好。性格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心态与经历相关。我性格很随和,从没打过架,争吵也很少,一般很难让我生气,或许是受看历史和哲学书籍的影响,心态也比较健康,对佛教讲的人生之苦有一定的认识。

9、良好表达能力。我个人觉得表达能力,一部分源于天性,一部分源于个人知识。我是兼有一点,但很不足,需长期积累。

10、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经验。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也很难有评价标准,适合的就好。它需要实践与知识的长期积累,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我是有一点实践,了解一点人性,看了一些管理文章,但仍远远不足。

11、真诚、不重利。真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真诚的人可以生活得很塌实,真诚的人一般不太重利,愿意靠实力获取财富。虽然我不希望像农村人那样贫穷,但我愿意永远像他们那样真诚,塌实的生活。

12、逻辑思维不错。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自我感觉逻辑思维还可以,或许与看哲学书籍有关系,就像哲人说的律师应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那样,仍需提高。

13、细心、认真。细心、认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我遇到过不少大律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常认真、细心,或许它是律师成功之法宝。

14、心理素质良好。几年的法律工作与人生经历,逐渐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多都能冷静、客观的去面对。

我的缺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不大气。不大气与性格和经历有关,不大气有很多种理解,我更多倾向是不自信,可能是我过于拘谨的性格和经济比较拮据的经历,在为人处事方面,曾有人提示我不大气,放不开,我也意识到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不仅要了解更多为人处事规则,更要大气。

2、太土气。律师应该像绅士,农村出生的我,在很多方面的确太土气,在穿着、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观念和思维。

3、不善包装。在市场经济中,需学会适度包装,过于实在,朴实,反倒不利于交际与工作,应适当顺应社会,不能太死板。

4、有点理想化。人应该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不过,很多简单的道理,做到却很难,我感觉我在感情和工作上还是有些理想化,很难把握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

5、喜欢感情用事。人都有感情,但不能太感情用事。感性与理性是有冲突的,很难掌握其中的平衡,应更多从理性角度做事,尽量控制感情的不利因素。

6、不定性和成熟。虽然年纪不小,也看了一些书,但思想和感情还是不很定性和成熟,想法很多,不免有些虚浮,需要定下心来,尽快成熟。

7、有点先入为主、夸夸其谈。人不免年少轻狂,刚入社会的我,自以为了解很多,曾喜欢夸夸其谈,现在逐渐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以前的无知,应努力克服。

8、有点惰性、行动力有所不足。惰性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生活和工作上,还是比较随意,有时候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没正直做到知行合一,实乃惰性使然,应该改正并做到行胜于言。

9、有点好高骛远。人因梦想而伟大,但梦想不能不切实际、太抽象。我感觉我的心态还是有点偏高,从未给自己设定细化明确的目标,应对不同阶段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与计划。

10、不太擅长交际。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律师行业尤为如此。我是一个对交往主观愿望不很强的人,老担心给别人添麻烦,特别是对有权势的人,更不喜欢那种氛围,应突破心理因素,更好去适应社会环境。

11、太文弱。律师行业是一个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经验、智慧,还需要有勇气、胆识、魄力。我是一个相对文弱、太人性、太在乎别人,而没有太多霸气,狠劲的人,曾有人评价我书生气太重,有时候男人的确要阳刚一些,很多事不是仅靠情和理就能解决的,应不断提高。

12、英语不好。我的英语基础很差,现在基本都忘记了,无法用英语工作,也因此丧失了很多机会,更可惜的是现在连学的念头都没有了。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2

    政治学内容繁复、博大精深,如何准确、全面但又重点突出地介绍这一学科,是一切教材着述者首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内容选取方面,《现代政治分析》从行为主义政治分析的视角,选取了当代政治学家在思考、谈论、讲授政治时所关涉到的那些最主要的问题与活动,比如权力和权威的来源与作用方式,政治体系的类型及其同异,某种政治体系得以形成与维系的机理,个体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规律等。与国内教材分章逐节地介绍国家、阶级、政党、利益集团等传统做法不同,此书运用行为主义的分析路径,重点分析影响力或权力在政治体系中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并把这些概念消溶于对权力的产生与作用过程的分析之中。尽管在内容选取上采用的是紧扣重点的策略,但作者又极为巧妙地把政治学的各个次级领域(比如比较政治、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以及各种理论(比如政治文化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完整地展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

    政治学领域千头万绪,如何科学合理、有条不紊地把政治学的主要内容与各个方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更能充分体现作者对该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作为一代学术宗师,《现代政治分析》一书作者之一的达尔依据自己对政治的独到理解——他认为,影响力处于政治的核心,政治只不过是影响力的运用罢了——从影响力这一核心概念入手,把该书划分为四个部分,从11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解剖政治(除第一章外,每章各剖析其中一个方面)。在作者看来,影响力事例是我们力图解释政治和其后的现代政治分析的起点,所以作者通篇紧扣“影响力”这一核心概念进行论证。而前后各章节之间的安排,在逻辑上层层推进,在理解的难易程度上,也逐级提升,引人入胜。所以在第一部分,作者阐述了支撑现代政治分析主要部分的概念性原理,并分析和探究了诸如影响力、政治、政治体系、政府和国家等概念。在第二部分,作者则提出了关于政治体系的若干命题,而这些命题又都得到了政治学家对经验现实之研究的支持。如果说前两部分解析的是宏观政治的话,那么在第三部分,作者要解析的就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即个体行动者的微观政治了。在第四部分,作者对政治学的科学化方向以及能否实现科学化这一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为一个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者,我以为,达尔之所以被中外政治学界公认为一代学术大师,除了他在民主理论等领域取得的巨大建树之外,还在于他能通过贴近生活现实的事例,运用极为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复杂的政治学理论。通篇看来,他既列举了很多发生在普通公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又列举了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比如希特勒的极权政治、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僵局以及“9·11事件”和随后的反恐战争等。借这些事例,达尔分别展示了什么是影响力、影响力的层次、什么是权威,以及影响力的形式。从语言风格来看,他使用平实的语言,没有大道理,也没有说教,而是像跟你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3

【关键词】存在主义 建构主义 学习观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历史上对传统的学习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对近现代的学习观有着重要影响。但二者都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哪些因素造就了这些差异是需要澄清的。这种澄清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这两种学习观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导向的作用,如果能够综合运用,用彼之长补此之短,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会有帮助。本文从这两个流派的产生背景、哲学基础、目标取向等维度来剖析它们的同与异,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借鉴。

一、两种学习观概述

不同的教育思潮会因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观点。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存在主义哲学发端于19世纪欧洲大陆并在20世纪40年代在德国形成体系。[1]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是在康德、杜威的哲学基础和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风靡欧美的教育思潮。这两种教育思潮因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造成了其学习观上的不同,下面作简要的概述。

(一)存在主义学习观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2] 从他的定义可以发现,存在主义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最终实现自由生成。

1.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存在主义者的学习观主张学习文科类知识,而对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学科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自然科学类知识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考虑问题也仅是从假设出发进而缺乏整体性,雅斯贝尔斯就说“尽管各门自然科学的引人瞩目的一致性影响了当今的基本思想,然而,自然科学对外部世界的直观是缺乏整体性的。与其说它们是作为真理确立起来的,不如说它们是供人实验的迥然各异的处方”。其次,存在主义者主张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承担责任。存在主义哲学主张个人自由,反对他人的束缚。因此,在教育方面他们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传递知识、技能,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学生有权利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但学习内容绝不是社会中流行的经验而是社会生活经验,即活动课程、兴趣中心课程和自由学习课程。[3] 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主义者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认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体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自主和自重的人格特征。再次,存在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自由选择并最终建立人格尊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个体的人被剥夺了自由和尊严,人类的精神世界受到空前打击。存在主义者渴望建立新的精神世界,希望通过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与教师平等对话等方式来“帮助每一个人自由地成为自己”,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2.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

首先,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学习观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人不同于动物,因为人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自由选择,人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尊重学习者,所有的真理、原理、法则都要围绕人而存在。[4] 其以人为本特征还体现在学习者和教师的关系上,认为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不能阻碍学生的自由发展,学生拥有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权利。其次,存在主义学习观具有互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通过问答法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同样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二者相互提问,探讨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通过互动这种开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自我的生成。[5] 第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性。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善环境。再次,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个别差异性。存在主义者反对将学生培养成一类学生,并认为这是扼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因此他们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倾向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甚至学习进度。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20世纪初行为主义诞生并很快流行开来。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刺激—反应”以及“强化”,将动物的学习方式转嫁到人类的学习上。建构主义者认为这种学习观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个体的认知结构,随着对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反思以及布鲁纳和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关于认知结构理论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复杂性知识。建构主义者认为导致知识固定不变的原因是混淆了信息与知识,信息是稳定的、自足的和结构良好的,而知识则是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和主观的,二者不能等同。知识的不稳定性尤其体现在因主体、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知识不具有普适性,所以建构主义者主张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灌输—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知识的自我建构。[6] 学习是通过建构的方式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同化、顺应、转换的方式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形成更加复杂的知识。以往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而建构主义主张通过结构不良的问题来逐渐增加学生的知识。这种结构不良的问题没有预定的解决方法,它需要学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然而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其他问题的开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改变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取知识。再次,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培养能够自我建构知识的主体。它强调学习者要自我建构知识而不能仅仅是原封不动地接纳知识,建构主义教学中典型的随机通达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以及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都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知识的自我建构,所以其首要的特征就是主动性。[7] 认为学生要构建自己的知识必须对信息材料进行主动加工,对建构主义有较大影响的杜威就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作业,主动作用于环境,然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建构性。[8] 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的,而是靠学生以及在教师的帮助下自我建构的,知识之所以能够建构是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相互交往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密切相关的,即人的心智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知识是人大脑的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人与人的互动合作。累积性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之一。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同化、顺应、转换实现的,同化知识就需要先前的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先前的知识结构之中。[9] 但累积性并非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和超越。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特征还有一个自我诊断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监督、调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进程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诊断结果修改和完善学习方法,以便让学习者获得持续的进步。

二、两种学习观比较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今的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学习观它们都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但这两种学习观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只有对二者进行对比才能准确理解这两种学习观。

(一)相似点

1.注重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

这两种学习观都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将学生从传统的将学生看作机器或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中解放出来。[10] 存在主义学习观将知识的学习看作学生自我解放、获取自由的途径,建构主义学习观将知识看作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二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学习方式和理论依据,虽然不同,但二者都反对被动接受知识。

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这两种学习观都认为知识是在与教师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存在主义学习观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通过师生的平等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自主精神。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产生知识的重要途径。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全部心理能力是在交往中发展的”。[11]

3.注重学习动机的内驱性

存在主义学习观主张培养学生的个性、自由品格以及自我生成的学习目的,反对来自外在的束缚。主张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存在主义者主张学习动机的内驱性。[12]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动机驱动的学习,这种内驱力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获取和理解以及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些内在的学习动机会因为知识的获取、学习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认可而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支持学习者今后的学习。

(二)不同点

1.产生背景

存在主义和建构主义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存在主义开始于19世纪,起源于对个体自由的思考,后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的尊严、自由品格沦丧,原来建立的精神秩序崩溃而新的精神世界急需建立,存在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3] 20世纪50 ~ 60年代美国颁布《 国防教育法案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建构主义是针对当时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心理认知特征而产生的。在学术背景上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是在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它们都重视个体的自由,因此存在主义学习观也主张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自我生成。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则是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心理认知理论以及维柯、康德和杜威等人的关于认知的理论观点,他们强调知识是自我建构的、知识是主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这些都成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14]

2.学习目的

存在主义学习观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方式实现真实的自我。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

3.学习方法

从整体上看存在主义在学习方法上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其中问答法是存在主义学习观重要的学习方法。[15]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习方法上虽然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它不是侧重学生的自由精神,它侧重的是人的心理认知。比如其典型的支架式教学法,相应的学习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提供“脚手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目的上看,这两种学习观的方法一个指向学生的个体自由,另一个指向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习观的发展进程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两种学习观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前后相继的顺序,可以帮助我们体察学习观的演变历程以及展望将来学习观的走向。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能借助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12]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夏霖.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1(3).

[5]李天思.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浅析[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6]张琪.浅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育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8]渠改萍.当代西方建构主义学习观述评及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9(2).

[9]马会军.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再认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0]柳国辉,谌启标.存在主义教育取向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1]李晓华.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参与式学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13]贺百花,陈琼.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因素及评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4

关 键 词:色彩基础教学 练习阶段 写实性 归纳概括性 平面性 解构性 意象性

色彩作为大自然中生命的象征,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它彰显的无穷的魅力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在社会对美术设计人才需要量大增的背景下,我国各高等院校中设计类的生源形势也无比繁荣。但与之相适应的色彩基础教学却相对滞后。大多数院校还在延用过去几十年来变化不大的色彩教学模式,也就是以培养色彩造型能力超强的纯绘画性人才为其目的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课时要求相当长,色彩造型因素的研究几乎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其培养出来的色彩画高手功夫了得,这对培养纯画家无疑算是无懈可击的教学模式。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培养对象的目标指向已变,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懂得合理运用色彩的设计师,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装饰人们的生活空间、工作环境,如何利用色彩的情感来影响和调节人们的情绪,如何利用色彩的张力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他们要研究色彩、了解色彩、使用色彩。即使他们没有达·芬奇、德拉可洛瓦、陈逸飞、陈丹青等大师们那样有令人惊叹的色彩造型能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出色的设计大师。

如何为设计类学生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基础色彩教学大纲,如何进行设计类基础色彩的教学,本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一并提出,希望得到各位方家的指正。我认为设计色彩基础教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常规写实性写生练习阶段

古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计划和基础的重要性。此阶段主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研究色彩:1.从理论上研究色彩的形成、变化、情感、属性等。了解色彩的物理性、色彩的冷暖性、色彩的基本要素以及色彩的色调、色彩的自然空间关系等等。2.以常规的写生练习来夯实理论的基础。印证并掌握物象的空间色彩关系,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表现力以及色彩各方面的物理属性,在实际写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色彩研究方法及用色彩塑造物象的技法,进而提高自身对色彩感觉的敏锐力、色彩捕捉能力,提高眼、手、脑的协调能力。

二、归纳概括性写生练习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新的写生方式,以归纳概括的表现手段,获取对装饰性色彩的认识和把握,将对自然环境色彩的写实性表现转换到对自然色彩的装饰性表现上来。这是将学生从习惯性的写实方式过渡到装饰类、主观性的表现方式上来,是丰富学生表现手段的最佳方式。这是色彩造型观念的转变,也是造型方式、方法的转变。其表现特点为:

1.化繁为简

这是一个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过程,通常在自然环境状态下的物象,其形态、色彩都非常的丰富和繁杂,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都非常强,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不同角度色彩的不同体现因素等,可谓是千姿百态、色彩缤纷,有点让人目不暇接。此阶段要求学生对纷乱无章的物象之形、色进行次序化、条理化的归纳处理,在不违反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物象复杂细微的明暗和色彩通过概括、提炼、归类的处理,并结合艺术形式语言的特点加以表现,使其形象更加突出、画面主题更加鲜明。

2.整理有序

生活中的物象除了形、色繁杂外还有极端的自由主义,表现为繁杂无序,令人眼花缭乱,有时由于画者所处的角度不同,物体形态不尽人意,此时为了画面艺术效果的考虑和需要,对所要描绘的对象,在画面中进行刻意的整理、概括,使画面物象组合更有序、更合理、更具艺术性,以求达到培养学生更强的艺术概括能力、对画面诸因素的驾驭能力。

3.适度夸张

一切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从画面的需要出发。我们写生对象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在写生过程中的观察、比较、描绘,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美、捕捉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写生过程中,一切从画面需要出发,表现对象但不被对象所束缚,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客观景物中的色彩只是给我们提供一种色彩关系状态,艺术设计大师应注重这种关系,但不是将客观色彩简单地在画面上拷贝,而是应积极地、自由地、创造性地、艺术性地加以再表现。将自然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适度的夸张是实现这一画面目标的常用手法。

夸张能强化主题,突出形、色特征,增强画面的形式风格,提高画面艺术感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盲目夸张、变形,只有结合画面追求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才能使夸张具有真正意义,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变色、变形、添加、减少等夸张中常用的技巧,它可以使我们摆脱客观现实的羁绊,进入到自由的艺术空间里恣意驰骋。

三、平面性写生练习阶段

平面性归纳色彩写生时,首先要改变常规的观察习惯,在物体受光情况下,自觉地排除光的干扰,弱化物体的透视空间和体积感,弱化空间色彩关系,着重表现对象的形式美感。此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平面化处理和表现。

平面性归纳写生是在高度的限色中营造画面,因此,在构思立意时要力求把握画面形象的完整和色调的协调统一,使每个构成部分都能在视觉上符合整体的需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画面的构图中,更要关注面积、形状、方位等可变因素,以及色彩关系中影响色调的主体色彩和起活跃、点缀作用的主导色彩的合理运用。在平面性写生训练中,强调在感受的基础上,将自我表现意识逐步延伸到从理想主义的浪漫构思到取代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以及主观的判断取代对客观的剖析和依赖。因此,对于物象的自由选择和夸张、变形、寓意化和工具材料的综合运用也在考虑的范围,诸因素都会增加画面的独特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四、解构性色彩训练阶段

所谓“解”是对物象的分解、打散,从客观形态中化整为零,变整体之形为基本元素;“构”是以新的方式对分解出的元素进行形象化的创造,并对在构图中的骨骼、势态、布局、位置等方面进行的重新经营。这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构成方式,是培养学生对写生对象及画面元素、材料的一种全新的创造性认识。它不是一般常规上的再现、模仿或依葫芦画瓢,也不是一般概念的“写生变化”;而是要剥离对象表层,深入其内部寻求新的存在方式。相对而言,此种方法中抽象的成分较多,也是从具象到抽象在主观精神上的反映和过渡。其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它可以不受或少受具体对象的约束,更多的是从练习者的主观感受出发,巧妙地运用对比、均衡、韵律、节奏、统一变化等形式法则,构成超越实际生活形态的画面。

因而,不仅要打破以自然形态为基准的“整形变化”,更要注重对形象的主观“变异”。其造型的关键体现在对客观形态的抽象方面。在练习者的审美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运用抽象造型手法,追求理想中的神似,这种画面效果耐人寻味,别开生面,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及能力的有效手段。

五、意象性创意训练阶段

所谓“意”是指作者主观情意,“象”则指客观形象。主体在进行创作时,总是首先以自己的主观情意去感受外在物象,而又由于主体不同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不同的心境等,其审美过程和结果也不相同,

当主观性情意与外在物象互相契合时,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具有美感的形象,这就是意象,然后通过物态化的形式表现于作品中,就成为了艺术形象。因此,意象是以意摄象、以象表意,而因为有象则重自主意识、思想、感情的发挥、创造。

所以,在此阶段的训练中,重点强调学生个性化的主观意念,尊重主体的审美经验、感情、理想、意趣。通过自我感情和审美判断的酝酿,引发种种创作构想,在寻求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中,使作品展现出新颖的风格样式。

1.此阶段在写实和平面性归纳训练的基础上,以平面性的装饰性色彩为意象表现的基础,确立色彩的形式美感和审美要求的定位。因此,色彩的自由发挥必须以色彩的和谐和相应的视觉美感为训练的前提,以免误入歧途。

2.改变观察方式和正向思维的习惯定势,从客观的束缚中走出来,运用逆向思维,变换观察视角,在对象中寻找兴趣点和可变化元素,运用夸张、变形、变色、变调、打散、重构、借物联想等手法,以别具一格的创新手法进行画面营造。

在画面效果营造中,求新求异、避免雷同,是本阶段的基本要求,强调主创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求新求异的能力,以适应领域宽广无际的设计需要。

以上不同阶段的训练和不同要求,旨在使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从多角度、多性质、多层面、多指向地为学生提供一套训练和思考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色彩基础课的写生练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色彩及色彩作品的认识,具备独特的异想天开的本领,为今后步入设计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扬恩寰、梅宝树:《艺术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安佳:《从色彩写生到艺术设计》,《美术观察》2002年。

[4]贾京生:《色彩画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5

一、抓提高认识,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提高对“三讲”教育的认识,必须贯穿于“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要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驻公司后,针对有的班子成员对“三讲”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着担心影响工作、担心走过场、担心走过头和没必要搞的思想,我们协助党委组织班子成员重新学习中央、市委文件,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国有企业开展“三讲”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方法步骤、具体安排;消除了顾虑,坚定了信心,提高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三讲”教育的自觉性。做到了贯彻中央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实现中央提出的要求不降低,落实中央提出的步骤不走样。

二、抓读书学习,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思想基础

为保证学习质量,我们指导检查组要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为指导,联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首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际;联系京仪公司改革、发展和开展“学习、创新、发展”活动的实际;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围绕如何在国有企业实践“三个代表”,认真思考,专题讨论,提高认识。同时,我们向党委建议做到“五有”,即: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讨论有题目、发言有提纲、出勤有制度,并定期检查讲评。为把学习贯彻始终,结合各个环节提出必读篇目,并印发学习了《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和《“三讲”好比“一杯酒一包药一壶茶”》等文章,保证了“三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抓发动群众,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重要保证

“三讲”教育以自我教育为主,但也必须依靠群众,创造条件让群众参与“三讲”教育全过程,这是“三讲”教育不走过场的重要保证,也是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我们指导帮助公司党委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三讲”教育的积极性。一是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用党的政策发动群众;二是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发动群众;三是用领导干部诚恳的态度发动群众;四是用边学、边查、边改的实际行动发动群众。

第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帮助查找问题。我们采取发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接待来电、来信、来访,查阅有关原始资料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先后谈话69人;召开座谈会四个,有25人参加。共收集意见607条。

第二,请群众民主评议班子及成员的总结材料。发动群众围绕总结标准高不高、问题找得准不准、表现写得实不实、危害讲得透不透、原因挖得深不深、决心下得大不大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

第三,请党员代表列席班子民主生活会,了解和监督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

第四,整改方案交给群众征求意见,帮助完善,使方案更加全面和具体。

第五,邀请群众代表参加班子成员“三讲”教育收获座谈会,使他们了解领导干部思想上的变化和提高。

四、抓意见反馈,这是帮助班子成员找准问题的重要途径

指导检查组与“三讲”办将收集的意见进行汇总、归纳,同第一责任人交换意见后,如实地分别向班子及成员进行反馈。针对有的同志爱面子、放不下架子、心胸狭窄、听不进群众意见的问题,在班子会上组织大家重温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要求做到“三心”、“六不计较”和“四个正确对待”即听群众意见要真心、虚心、诚心;不计较意见是否百分之百的正确、不计较用词是否恰当、不计较提意见人的态度、不计较方式方法、不计较谁提的意见、不计较提意见者有没有这个毛病;要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氛围。班子成员听了群众的意见,都认为意见提的中恳、准确、实事求是,是对领导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是对京仪公司更大发展的期盼。

五、抓总结材料,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关键环节

我们认为,做好“三讲”总结,写好总结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三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写好材料首先要突出问题。我们发现有的班子成员讲成绩多、讲问题少;讲抽象概念多、讲具体表现少;讲小事多、讲大事少。存在着怕丢面子、怕影响威信、怕否定成绩、怕失去信任、怕影响关系的思想,我们抓住这些思想及时教育,要求查找问题不怕丑、不怕疼、不怕严、不护短,同时要求大家围绕“三个代表”的思想和改革发展的大局,从中央、市委和工业工委文件提出的问题中查找;从群众反映最集中和最强烈的问题中查找;从主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大事件中查找;从廉洁自律规定中查找;从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中查找个人的问题。其次要认真分析问题。针对有的总结材料强调客观,不检查主观;就事论事,不触及思想;空洞议论,不从“三观”和党性上找原因等问题,我们同第一责任人对每份材料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与班子成员交换意见,让他们认真修改并要求他们自我把关,做到问题找的不准不放过;表现摆的不具体不放过;问题认识不深刻不放过;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改正决心不大不放过。第三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我们针对有的材料不符合标准,加强了个别人的工作,启发觉悟,有的谈话达6、7次,做到了严格把关。班子及成员的总结材料,经过群众评议都比较满意。

六、抓民主生活会,这是搞好三讲教育的重要步骤

能否开好民主生活会是检验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保证生活会质量,我们明确提出“五不开”,即:学习不认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没提高不开;对自己的问题找得不准,认识不深刻不开;自我批评与批评别人的态度不端正,思想不见面不开;谈心不深入,隔阂没消除不开;发言提纲没准备好不开。要求做到:

一是广泛谈心。领导干部之间的谈心必须真心、诚心、以心换心,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交换意见,提高认识。有的领导干部之间,长期思想不见面,产生了隔阂,我们就牵线搭桥,促使他们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谅解、理解、消除误解的目的。

二是写好发言提纲。自我批评的发言提纲,不是照抄总结材料,而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群众评议和谈心情况进行修改,对存在问题进一步补充、剖析和认识。对群众的意见要有个交待。相互批评的发言提纲,不是别人自我批评的重复,重点是围绕突出问题摆表现、论危害、就事论理、分析原因、提出方向,帮助别人提高认识。

三是正确开展批评。开展批评要出于公心、开门见山,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坚持原则,不要自由主义;要抓大事,不要纠缠小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分寸,不要乱扣帽子;要贯彻“团结—批评—团结”,不要泄私愤。大家普遍反映生活会开出了团结,开出了信心,开出了觉悟,开出了感情,开出了干劲,开出了希望。

七、抓整改方案,这是“三讲”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三讲”教育成果如何,归根到底在整改。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民主生活会后,有的班子成员认为紧张阶段过去了,该歇歇脚了;有的觉得“三讲”快结束了,该松口气了;有的认为整改方案是少数领导的事,可以不操心了。我们抓住这些问题,在班子会上反复强调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绝不能虎头蛇尾。

第二狠抓“三讲”教育个人总结。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我们建议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认真总结“三讲”教育中的收获,把自己的思想变化、认识提高,心得体会写成提纲在班子内部交流,从思想上巩固“三讲”教育成果。大家反映这是民主生活会的继续,是一次集体谈心,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整改。

第三狠抓整改方案的制定。在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我们就建议党委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整改方案起草小组,整改方案要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达到“高、准、细、实、新”五个字的要求,与此同时,还根据“三讲”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制度上查原因,有制度没有认真执行的要制定措施保证执行;制度不完善的要加以完善;没有制度的要抓紧限期制定。整改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为保证整改方案和制度的落实,我们还建议由办公室组成督查小组,加强督促检查,巩固“三讲”教育成果。

八、抓“两不误、两促进”,这是企业“三讲”教育中的重要方针

一是思想上统一了“三讲”教育与当前工作的一致性的认识。“三讲”教育解决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二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三讲”办的作用,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两不误”。

三是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群众的意见能改的马上改;一时不能改的,做出计划创造条件改;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改的,向群众解释清楚。“三讲”教育以来,京仪公司各项改革、发展、稳定措施在全面落实,比预计速度加快了。四月份生产经营成绩显著,工业总产值完成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销售收入1.3亿元,增长了17.5%;利润完成700万元,增长了17.6%,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基础。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6

1 BSC的基本框架

BSC方法因为突破了财务作为唯一指标的衡量工具,做到了多个方面的平衡。BSC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来源于中国文化中的“平衡”的概念,这与现代大学追求的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具有一致性。它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之间的平衡,组织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的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等多个方面。BSC的组成结构一般包括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

1.1 财务方面 BSC的财务方面显示组织的决策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经营结果的改善做出贡献。对于大学来说,主要涉及到高校的预算与财政,资产管理等方面。从财务角度来看一个组织的BSC一般包括以下指标:利润、营业额、销售额、现金流、占用资金回报率等一些指标。设计财务目标一般要考虑“对所有者而言哪些财务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财务目标最符合组织的战略并取得成功?”等问题。它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组织实际,提炼主要业绩指标。

1.2 客户方面 它为了解决“客户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重点是组织期望获得的客户部分和市场部分,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涉及学校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在设计客户目标要考虑的问题有“我们对目标市场提供的价值定位是什么?”“哪些目标最清楚地反映了我们对客户的承诺?”等。客户角度的目标和指标一般包括市场占有率以及客户保留率、新客户开发率、客户满意度和赢利性等。

1.3 业务流程方面 业务流程所重视的是对客户满意程度和实现组织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过程。其中,主要涉及到高校的内部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效率。它关注组织的内部效率,反映在创新流程、内部运作流程、服务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几方面。设计流程目标要考虑 “我们要在哪些流程上表现优异才能成功实施组织战略?”“我们要在哪些流程上表现优异才能实现关键的财务和客户目标?”等。

1.4 学习与成长方面 客户和内部业务流程定义了对组织当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习与成长方面是使BSC之前的三个方面都能顺利达成的同时,实现组织长期成长的目标。主要涉及高校内部激励保健机制的设计问题。在设计学习与成长目标时要考虑“如何提高员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和工作主动性,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建立有效的组织文化,从而成功地执行组织战略?”等问题。

如图所示:

2 英国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英国高等学校治理源于牛津、剑桥大学自由主义模式的影响,主要是大学自治为主,依靠学者自身管理大学事务。英国大学在校内通过结构较为庞大的委员会体系进行管理和决策。”[3]这种高校治理模式是由于当时大学以及社会、政治精英们对大学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而达成的普遍认识。英国目前现有100多所大学,按照成立的年代顺序可分为:古老大学、城市大学、现代大学和新升格大学。其中,现代大学一般是指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技术大学、开放大学和新大学。

在英国,根据皇家特许状和法令的规定,所有高等学校拥有完全的独立法人地位,都是独立自治机构。英国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包括校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三个层次。校董事会基本上不处理学校的日常性事务。校董事会主席由校长担任,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评议、通过学校的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情况报告或任命校长,其成员主要包括校务委员会委员、教职员工、学生代表及地方政府的代表、其他大学的代表和毕业生代表。校董事会这样的构成结构有利于沟通大学与社会诸方面的联系。校务委员会是大学的执行治理机构。其主要负责财务、投资、资产管理,代表学校签订合同、贷款、抵押等。校务委员会也有监督教学和研究的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校务委员会负责除了学术事务归学术委员会负责以外的其他所有事务。校务委员会由校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分别指定的委员以及原任委员共同推选的委员,还有地方政府代表、教职员工推选的委员和学生代表等构成。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副校长担任,成员主要是由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等内部人员构成。其主要职责一般为制定学术战略、推进科研工作、制定并审核课程内容、规定学术标准和学位授予程序、任命考试员、制定考试政策和程序、入学标准等涉及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政策等。

3 BSC在英国开放大学内部治理中的体现

在远程高等教育领域,英国是国际上举办远程教学大学最早,开展远程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英国现代大学的代表是1969年6月依据皇家法令成立的,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独立的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英国枢密院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及作为特许状附件的大学章程均再次确定了开放大学独立法人的地位和作为一所独立大学的资格。”[4]目前,开放大学是全英最大的大学,2004年,在全英100多所高校排名中名列第5名,位居传统名校牛津大学之前。英国开放大学内部治理中,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按照各自的权限,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协作,使英国开放大学持续健康发展,长期赢得竞争优势。

这样的治理结构首先体现在组织使命和目标的描述方面,这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英国开放大学使命、远景:

开放大学对于学习者、学习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观念等是开放和自由的。

The Open University is open to people,places, methods and ideas.

开放大学为所有立意施展抱负、开发潜能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均衡和社会公平。

It promote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justice by providing high-qual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to all who wish to realise their ambitions and fulfil their potential.

开放大学开展学术研究、教学革新和合作办学,立志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开放远程学习支持在学习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发送等方面的领跑者。

Through academic research,pedagogic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it seeks to be a world leader in the design,content and delivery of supported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其次,关于学习与成长方面。英国开放大学注重组织的发展、管理者水平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关注团队建设,充分尊重个人在团体中的价值;鼓励个人学习进取、培训提高,以及在教学与科研上取得创新和发展。这种注重教学、科研的做法有效提升了英国开放大学教学科研水平,并使其在世界远程教育领域保持遥遥领先的位置。第三,关于内部流程方面。英国开放大学注重教学课程的设计、开发,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包括开设地域特色课程、国际化课程,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课程,努力保证并提高课程的质量;适应学生新的需求,重新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更有效地提供教学服务;实施组织变革,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关注品牌效应,大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加速向世界推广品牌,输出教育资源。第四,涉及客户方面。英国开放大学对于内部顾客(职工),主要采取绩效管理、薪酬激励,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福利和奖励,激发职工队伍的工作和创造热情,维护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对外部顾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效率,比如实施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等;注重维护学校与报名咨询者、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工商企业和社区之间的联系,重视发挥校友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外部形象和学术声誉。最后,关于财务方面。英国开放大学设定财务目标,努力争取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的拨款、广泛向国际组织和企业等筹集资金,适当扩大在读生规模,综合提高办学收益;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明确投资方向和具体数额,如从2004年到2008年保持每年增长0—3%;注重成本控制,提高设计、开发、制作课程系统的效益。

如图所示:

英国学者阿什比所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国开放大学内部治理也深受英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制度体系的影响,其具体的过程是在财务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其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成长,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声誉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水平,维护好客户关系,最终实现自身的使命和价值,这个过程各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个过程本身正是体现了平衡计分卡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向东,陈英霞.大学治理结构剖析[J].中国软科学,2007(7):97-104.

[2]姜磊磊.省域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应用BSC的可行性分析——以A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1(18):189-190.

[3]林晓.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72-75.

[4]黄欣,蒋侯玲.论开放大学的法律地位及其办学自的法律保障[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