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1
即墨实验高级中学2021年“学雷锋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坚持立德树人,同心战“疫”,共铸勇于担当与行动报国的中国力量。我校拟于3月举办“与时俱进学雷锋灾难面前勇担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深思本次灾难中展现出的国家力量、制度优势,厚植爱国情怀;向战“疫”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时代 “雷锋”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心、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奉献祖国。
二、活动主题:与时俱进学雷锋 灾难面前勇担当
三、活动时间
2021年3月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3月5日晚,学校召开“与时俱进学雷锋灾难面前勇担当”学雷锋实践月活动 线上动员大会。
(二)活动实施
1、召开“学习英雄担当作为”主题班会。3月8号(周日)各班组织线上主题班会,组织学习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团体)事迹。
2、“一封书信传深情”活动。高一高二每位同学写一封题为“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的信,不少于800字,3月9日前交给班主任。
3、开展 “灾难带给我们的思考”主题征文比赛。可从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技力量等方面切入。引导学生树立求学报国的远大志向,珍惜时间,珍惜当下,不负青春。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请各班于3月16日前将征文电子版收齐交语文老师,每班推荐优秀征文5篇,年级汇总后学校统一评选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
4、组织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各班团支部倡议本班同学自愿向疫区捐款,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
5、做家务,献孝心。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居家小主人,给父母添小幸福。
6、成立线上学习互助组。各班组织成立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线上互相帮助,答疑解惑,共同提升,携手向前,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
四、总结表彰
1、评选美德少年。每班推选2名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参加学校“美德少年”评选。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惰性惰性心理学生
惰性是广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某种环境和某种消极心态的支配下,产生的一种懈怠、懒惰的思想和行为。受这种心理现象的支配,学生做任何事都拖沓、“懒”于去想、去做,或者逃避,甚至置之不理。
通常来说,惰性心理的产生才导致出现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放松、懒散、懈怠以及漠视情绪,能发现问题却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消极心理状态。久而久之会使人逐渐失去创新的思维能力,而且会导致整个人对消极情绪的“免疫力”下降。
惰性思想袒护着惰,惰又滋长着惰性思想。学生惰性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他思维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理想的实现。正确认识和研究学生的惰性心理,对加强其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有重大作用。
一、学生惰性心理形成的原因
学生惰性心理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条件的发展,新的生产力在不断更新,使学生在家务和学习上对一些工具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总认为机械劳动可以替代一切手工。甚至认为只有利用机械才能做事,才能将事做得完美。从而懒于动手、动脑,这样极大的抑制了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发散思考能力。其次,学生的心理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不是干活的料,为孩子包揽一切“工作”,使孩子得不到劳动实践和动手、动脑方面的锻炼,也正是这样影响了孩子正确的劳动意识,让孩子的惰性心理在思想上有了依靠。再有就是生活圈内的人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孩子。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尚处在学习的阶段,容易形成对周边生活人群的效仿,老师及家长如果做事拖沓,不能说到做到,孩子必然会加以效仿。总结起来有四种类型:一是情绪惰性。学生或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因个人非正常心境的影响,或因大脑皮质的兴奋周期处于低潮的影响而产生的惰性。这通常时间较短。当影响情绪的事件过去之后马上就能恢复正常,惰性也不随之消失。二是疲劳惰性。这是在学生的学习紧张或家务劳动过多时出现的。这时,思维困乏,精神涣散,精力不集中。热衷于自己的爱好,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对于主要事物只是应付,在学校时表现出作业敷衍和拖拉。三是习惯惰性。由于缺乏严格要求,长期懒惰敷衍而形成习惯。这种惰性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一般表现在家庭富裕,娇生惯养或好说好动不守纪律的学生身上。四是生理惰性。这是因身体有病,生理发育不全所表现出来的惰性。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表现在少部分有生理或身体负病的学生身上。
二、学生惰性心理的表现
1.心理自卑,不自信。学生表现出自我迷失,怀疑自己的能力,大多由于生理惰性引起,长期的失败心态加上缺乏表现机遇就会让学生形成“照猫画虎、照本宣科”的生活学习方式。宁可和别人一起错也不愿出一把风头。
2.思想懒散,甘守平庸。对学习生活不肯下苦功,懒得动脑、动手;对学习上遇到的难点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敷衍塞责,遇到问题爱找客观原因,推卸责任,得过且过,安于现状。
3.自以为是,盲目自满,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的事物,以为自己处在“高位”,盲目地乐观与自信,沉湎于过去的成绩上,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的学习方法甚至对新事物产生抵触情绪,采取逃避或排斥。
4.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胆小怕事,不敢创新,总走“套路”“老路”,学习模式化,人格奴隶化。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无论是什么事情、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惰性心理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与发展为学习实践制造了障碍,滋长了学生的“懒惰”性格特点,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另一方面惰性也可能促进科技进步。因为惰性心理的人在参加劳动实践中往往“投机取巧”,将本来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这样才有了发明创造,从而促进了科技进步。
三、学生克服惰性的方法
1.形成良好的习惯,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遇事后马上动手,行动起来,不要让大脑产生不置可否的念头,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
2.制定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并按照作息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执行。时间尽可能细化到小时到分,把复杂的事情变成一些小的、互不相关的、可以按部就班来完成的事情,这样就更容易把事情办成。超级秘书网
3.父母在假期里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并要求他对自己的自由负责。有必要的话,应用心设计训练孩子自制力的计划,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欲望。
4.教师做表率,严格要求,强化危机意识,投之以情,晓之以理,创造良好的竟争氛围。
5.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课外兴趣,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3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的意义
1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这是因为劳动实践能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能促进美育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是美学家的观点。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桔应、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视劳动教育是这样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般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长过份溺爱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因为干家务而脏着累着;有些家长由于自己年少时,受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书读得少,因而把自己想上学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宁愿自己多干些,也要给孩子腾出时间学习。在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为追求升学率,教师多注重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培养,文化成绩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师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在分数第一的思潮中,劳动教育被抛到九霄云外……这种种教育都导致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劳动或逃避或干不好,试想一个不爱劳动和不会劳动的人如何能面向未来。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长此以往,学生恐怕连生存的能力都要大大降低。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低段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可塑性强,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转贴于
二、开展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师要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低年级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如教材安排的"整理书包"、"削铅笔"、"叠被子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4
一、打消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疑虑,培养动手实验的热情
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如何让学生兴趣高昂的进入化学学习的殿堂,这是我们每一个化学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好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在序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上出特色,可以合理地补充“鬼火的来源实验”(白磷自燃)、“神汉端公捉鬼”(氢氧化钠使无色酚酞变色)、“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用化学实验的神秘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求知目光,让学生产生对化学深入学习的渴望。其次,组建好学习团队,引导好班级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化学《走进化学实验》的自学,通过自学理论理论PK,评出优秀团队学生参观药品保管室及学生实验室,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从实验理论操作到实际操作的转变,再到安全防范意识的形成,打消学生谈化学实验色变、怕化学实验的疑虑。
二、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式实验,扩大学生参与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作为老师,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活动体验中才能更快捷地走向成熟。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把绝大多数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如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前,先分发适量药品给各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去动手摸一摸,并及时指导学生摸后马上洗手,然后带着这些药品以科学家的身份去探究、发现,总结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新课学习时,尽量多的让各小组学生自己谈研究成果,打造热烈的求知课堂,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真正实现“要我实验”到“我要实验”的转化,并且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善于捕捉有效的生活实践,提高化学实验有效性
化学实验来源于生活,要努力做到让生活中的化学实验为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服务。譬如,可以巧妙地应用学生身边的一些生活用品(如杯子、筷子、饮料瓶、吸管等)和厨房化学用品(如醋、食盐、纯碱、糖等)进行生活实验。我曾设计过这样一系列家庭实验:让每位学生参与感恩父母,体验家务劳动的活动。活动一:在学习《溶液》前,每位学生在家洗一周碗,并交流,洗涤剂加入热水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碗洗干净的标志是什么;活动二:帮妈妈切菜,想一想用过的菜刀你应如何处理;活动四:解决妈妈的烦恼,如何除去热水壶(瓶)中的水垢;活动五:给父母老师意外惊喜,自制汽水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借助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学习并体验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科学态度,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四、利用激励效应,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化学,亲近化学实验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心灵,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会用更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我们的老师。
1.化学老师应积极给学生创造实验动手平台,结合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引导学生选择课题进行探究。如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影响的研究,用红磷、蜡烛、木炭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等。为配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供学习使用。学生可事先列出实验器材和药品清单,向任课教师提出申请,任课教师审核后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准备好实验用品。通过这些活动将学生引进实验室,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室的功能,不断通过实验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2.以课堂操作演示实验为奖励,让学生获得化学学习的成就感。我们的老师可以把更多的演示实验交给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去完成,让每一位乐于学习的学生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小小一个思路的改变,就给予了学生一份有效的奖励,激活了课堂,学生不再畏惧化学实验,反而会因化学课没有演示实验而略显失望。还可以把演示实验仪器及药品作为奖励,交给责任心强、课堂表现优秀的几个学习团队,让这些学生在课间或课后有机会实际操作实验。以使他们做既可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如H2O2与MnO2制O2、粗盐提纯、溶液配制、分子扩散实验等,均可这样操作。
五、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展示学生特长
有竞赛,才有目标;有展示平台,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和潜能。我们可以在第一个学期组织手抄报比赛,主题可以定为保护水资源,关注能源危机,开展实验设计及教具制作比赛等;第二个学期可以开展实验技能竞赛。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把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让其获得成就感,以使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热爱程度更上一层楼。
总之,爱化学教学就像爱己一样,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所教学生更有创造力。学生送给我一句话:“老师讲了,我听懂了,过几天就忘了;我开口说了,记住了一部分;我动手做了,就会了,再也不会忘了。”把握好化学实验,化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参考文献:
[1]包朝龙.“实验化学”模块教育价值分析与教学尝试《实验化学》为例[J].化学教育,2009,(08).
[2]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成人前期 爱情适应 职业适应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成人前期或者成年前期,又称为青年晚期,是指18~3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发展期。当个体进入成人前期后,就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任务,包括学习深造、就业、择偶、建立家庭、抚育子女和创造事业等。个体的任务在于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而这就需要个体具备适应这些新任务的心理品质。
爱情和职业都涉及到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它包括三层含义:(1)指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社会角色的体现;(2)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了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3)指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采取行动。而角色适应的好与坏会显著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2爱情
恋爱是一种以婚姻为定向,以培养爱情为根本的男女间的交往。王淑兰、杨永明研究发现,中国大陆青年已把品德、才华、相貌、性格等放在主要位置,而把经济、社会地位、职业等放在次要位置。成功的恋爱具有以下特点:(1)完善的人格;(2)最佳契合,就是所谓的“合得来”。卢家楣指出,“合得来”包含两条心理原则,一是相似性(similarity),即在兴趣、爱好倾向性和性格等方面,男女双方表现出相似或相近;二是互补性或相补性(complementarity),即在身体特征、气质等方面,男女双方表现出相异,以达到互补。(3)端正恋爱态度:不仅要尊重恋人,还要尊重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自重,不轻浮,不猜疑,善于解决误会。此外,卢家楣还指出,爱情有三个主要特征和三个层次,这三种层次为:以为主,以情爱为主,与情爱的完美统一。层次越高说明爱情越牢固,生命力越强。
在爱情上,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卢家楣,刘玉华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1)男女对爱情的侧重不同:女方更重视被男方所爱,而男方更偏重他所爱的人。(2)男女爱情憧憬和指向不同:女方更富于现实,如子女的抚养等具体问题;而男方的爱情憧憬往往指向于两人之间的爱情生活,更富有浪漫色彩。(3)男女对爱情对象选择定向上的不同:女方更注重才能,男方则更注重外貌和人品;女方更注重对方的事业心,而男方则更注意对方的温柔贤惠。
以往研究表明,成功的婚姻适应主要表现为:(1)相亲相爱,忠贞如一;(2)性生活和睦;(3)处理好家庭人际关系;(4)家庭经济生活民主化;(5)共同做好家务劳动;(6)扮演好父母角色。
3职业
萨帕强调职业的选择发展其实是一个动力的过程。他认为,成人前期在进行职业的选择的过程中,有五项职业发展任务必须处理好,其中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含有两个主要的发展期――探索阶段以及确立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晶化,年龄约为14~18岁,即自我概念中整合了职业观念,并且形成了与自我概念相关的职业观念。第二个阶段是职业爱好专门化,年龄约为18~20岁,学习和职业训练相关的课程,为以后的择业作适当准备。第三个阶段是职业爱好落实,年龄约为20~25岁,进行大量的职业训练,或直接从事所爱好的职业。第四个阶段是稳定化,年龄约为25~35岁,从事了某一个具体的职业,通过尝试寻找自己适合的工作。第五个阶段是巩固或凝固作用,年龄约在35岁以后,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和某种稳定的地位。
职业适应主要包括:对工作的兴趣,工作时间长短,与其他人关系,对工作环境的态度等。职业适应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1)性别:男性比女性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但也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2)年龄:年龄越小人们改变职业的可能越大。成人前期主要是追求工作和成绩,中年以后主要追求的是薪水和职位。(3)看工作是否能实现主体所希望的角色: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会感到满足。(4)职业训练(受教育程度)和职业能力:某一个体的职业训练有素,具有好的功底和能力,则能胜任该工作,有较高适应性水平;否则,适应性水平就低。
4总结
在爱情方面,18~35岁这个阶段是恋爱、结婚、养儿育女的年龄。恋爱为结婚的定向阶段。在职业方面,如果需求适度,成就辉煌或知足常乐,往往会越来越有所作为;如果需求太高,成就一般,或事业成就与个人期望相差太大。爱情和职业是成人前期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需要个体通过自我调解、外界干预等方式使自我与自我(内心)、社会(或他人)、自然达到平衡和谐的良好的社会适应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Erikson, E. H. Growth and crises of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In Senn, M. J. E. Symposium on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M]. England: Oxford, 1950.
[2] 卢家楣.现代青年心理探索[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9.
[3] 王淑兰,杨永明.青年心理学概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大学生家务劳动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096―0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训练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逐步使学生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一、注重听说话训练,提高听说能力
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听说的愿望,要在学生的听说实践中,指导他们怎样听、怎样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地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说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表达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的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然后,教师还应让学生将所说的内容写到纸上,形成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有了参与意识,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自然写作兴趣也就调动起来了。
二、重视文本的阅读,感悟文本内含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紧扣文本,通过理解词语来透析句子,通过朗读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反省自己对父母的忽略。学生通过实际,认识到父母每天为自己准备早饭,自己总嫌饭菜不合口味;父母每天送自己上学,自己却从不说“谢谢”,这些都是自己不对的表现。然后教师还可让学生回忆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的故事,并让学生将这些故事写出来。学生通过之前的认识和回忆,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的天真烂漫、纯真无邪。这种以课文为素材,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写作方法,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架构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另外,教师还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也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新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在班上范读,让学生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三、利用日常小练笔,提高读写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都明白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按照作文的训练常规,学生一个学期只做八次到十次的作文,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养成摘抄的习惯,以强化训练。所谓摘就是做摘记,五花八门,海阔天空,凡是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都可以摘录并记在心里。做摘记最好以卡片的形式为主,这样便于分类,便于使用,也为学生以后做学问奠定基础。所谓写日记、周记就是写生活、写思想,随时记录或定时写,可长可短,不必拘泥。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师把小练笔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融入学生的语文课堂或学生的生活中,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丰富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够使学生写出有生活、有感悟、有个性的文章。为此,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写生活、写思想的原则出发,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实践生活、捕捉思想。
四、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想象力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的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积累的欠缺和对已有知识缺乏筛选、整理和再加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在的事物出发,通过想象实践发展想象思维,使学生在多写多练中掌握写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如,把作文课变成游戏课,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尽其所想,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对需要斟酌的发言适时予以指导,并伺机点拨,对有个性、符合要求、想象新奇的发言,给予表扬、鼓励,且力求语言的特色、别致、丰富多彩,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看图联想,或给文绘图展开想象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了《七颗钻石》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的情节,想象结果进行续写。课后,学生们有的赋予它童话的色彩,说小姑娘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赏识成了神仙;有的寄予了美好的祝愿,说小姑娘得到了七色花,实现了她的愿望,彰显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改写、仿写等,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里纵横驰骋,浮想联翩。
五、课堂上灵活处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作为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主要阵地,面对课堂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课堂上应时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如,遇到天气突变,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去感受,因为学生亲身经历过,通过观察后,才会把风、雨、雷、电等写生动、写具体。另外,作文教学还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自然、生活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开展了经典阅读和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要求单周周四一、二年级诵读古诗文,三年级背《三字经》,四年级背《弟子规》,五、六年级背《论语》,双周周四阅读课外书籍。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30分钟的课外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日益提高。
六、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挖掘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