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云南;乌铜走银;视觉审美;意识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乌铜走银概述

乌铜走银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云南独特的古老制铜手工工艺之一,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已延续近300年之久,是滇文化的代表之一。2011年6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种工艺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式花纹图案,之后把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使其在庄重的黑底上衬托着银光闪闪的灿烂纹饰,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精雕工细,独具一格,器物尤显雅致。由于一般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之“乌铜走银”。传统的乌铜走银器物类型以文房清玩居多,伴随现代社会对该工艺认识的加深、市场需求的扩大,乌铜走银也渐渐走出之前的书斋阁楼,种类随之扩充,日益大众化、多样化。这些工艺品因材质贵重,身价不凡,深受文物界和收藏界的珍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二、造型审美分析

(一)器型

器型指的是器物的外在形体,即创造出的物体形象。乌铜走银目前多应用于手炉、文房四宝、花瓶、烟具、酒具、茶壶、首饰、如意、香炉等器物。这些器具随物赋形,大多呈圆形或“S”型曲线,圆润而饱满,结构均匀,比例和谐,具有原始形态之美。乌铜走银的器物审美就总体而言,有表层与里层之别,表层审美指的是器物的造型与外貌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里层审美则强调器物深层的文化精神内涵。

乌铜走银的象征性体现在器物的外观器型方面,工匠所择选的器物往往蕴意吉祥,如葫芦形的酒壶寓意多子多孙,其源于葫芦有很多供以繁衍的种子。精神文化内涵涉及器物的深层审美,乌铜走银肇始之初,多见于瓶炉砚壶等文房清供,与文人日常起居息息相关,实用色彩浓烈。后期,在乌铜走银的流传与播散过程中,由于器物以金银等贵金属为材质,制作耗时费力,价格高昂,久而久之,器物的装饰性压倒实用性,成为文人雅士案头把玩的器物。

(二)纹饰

纹饰图案是乌铜走银艺术审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表现内容来说,可分为三种:一为汉字书法,二为写意纹样,三为吉祥纹样,例如:万字纹、寿字纹、梅兰竹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龙凤鹿鹤、山水美景等。

随物赋形是乌铜走银纹饰的首要特征,功能不同,器具所绘图案亦有所不同,从而在保留器物基础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兼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器物造型与艺术审美相得益彰、互为生发,如在乌铜走银墨盒制品中,常用的图案是山水、书法、梅兰竹菊,而在祭祀的香炉中所用的图案是万字纹、蝙蝠纹、寿字纹和荷花纹等,茶壶、茶杯等茶具上除了有万字纹、寿字纹、云纹等图案之外,大面积的装饰是一些具有文化意蕴的人文典故画面、场景。

1.隐喻性

乌铜走银纹样并不只是一组元素符号,相反,它有很强的暗示性与隐喻性,是典型的东方文明的审美特征。以常见纹样“梅兰竹菊”为例,梅之欺霜傲雪、兰之王者之香、竹之虚心独立、菊之斗寒争妍,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均为传统士大夫独立人格的象征与表率。而其他的吉祥纹样“d”字纹象征富贵不断;盘长纹象征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方胜纹象征双鱼相交、生命不息;双钱纹通过谐音为“双全”与蝙蝠、寿字纹组合在一起象征福寿双全。这些富有寓意的传统文化符号也体现了古人积极入世的幸福观和以艺术来记录生活、美化生活和寄寓信仰的艺术观,反映了一种市俗和浪漫的美学倾向。

2.东方审美意趣

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花鸟画在乌铜走银的图案上得以高度概括和运用,例如:山水楼阁、丛林茅屋、寒江独钓、奇峰怪石、桥近山远、树影婆娑、雾凇雪梅等事物在乌铜走银不同器型上都有体现,这种把中国传统的绘画与乌铜走银特有的民间工艺合二为一的创造,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东方审美意趣。从乌铜走银的佳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意境,以形传神,形神兼备。除此之外,乌铜走银上錾刻的图案纹饰以线刻为主要手段,这恰恰和中国画以线绘形的造型方式相吻合。在胎上以金或银填充图案,这些图案栩栩如生,经过着色胎变成黑色,黑白分明,阴阳相生,虚实相间,雅致意境油然而生,这也使中国传统绘画方式与乌铜走银工艺的结合成为必然。

同样,汉字书法也是乌铜走银中常见的纹样之一,这种中国由古至今的特色艺术与乌铜走银这一民间手工艺相结合,无疑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书法特有的形、神、意融合到器物中,民族艺术特色更鲜明,中华文化意味也更深厚。

三、意识审美分析

(一)历史因素

从整个“乌铜走银”手工技艺发展的脉络来看,它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由雍正到乾嘉,见证了乌铜走银艺术审美的变迁。

雍正审美品位相对较高,推崇简约纯朴之美,在位期间,社会崇尚天然意趣,使得刚刚萌芽的乌铜走银呈现出一种质朴明快的原生态美感,纹饰简单,实用性强。及至乾隆,一方面伴随乌铜走银技术的娴熟完备、可发挥余地变大;另一方面受帝王自身好尚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工艺品逐渐脱离雍正一朝的审美倾向,弃简从繁、弃实用转装饰,渐渐朝繁缛、装饰化演变。受这股思潮的影响,乾嘉之后的乌铜走银慢慢舍弃前期的实用性与朴素审美,走向一条繁缛华丽之路。纵观这一时期遗传下来的器物,器物线条稠密,有很强的装饰色彩。例如:清代所遗传下来的烟膏盒,不仅走银纹样丰富,且器物中雕刻有镂空人物图,单耳和顶部有狮像高浮雕,器型简单却装饰繁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二)地理因素

清朝乾嘉年间,国力鼎盛,是“乌铜走银”技艺得以发源的重要时期。国家的繁荣致使货币系统的需求大量增高,以精铜为主的铸币原料得以不断开采,由此一来的铜工业使得石屏这个小小的县城具有了浓厚的铜矿加工及铜工艺品打造的氛围,让这精湛的手工技艺制品得以诞生,清代云南为中央王朝提供重要铸币材料铜成为了此技艺形成的契机。此后,乌铜走银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滇文化,同时不断融合吸收着汉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在雍乾时期社会整体审美与云南多民族文化审美的共同作用下,乌铜走银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应运诞生了。它在保留云南地区多民族杂居下的文化特色的同时,更体现了模仿、糅合汉文化,尤其是古典东方文明的显著痕迹,这在器物的器型与纹饰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乌铜走银拥有其独特精湛的工艺和东方审美内涵,对它的审美分析研究不仅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东方,郑小强.虽方寸之间;却情理之中――略谈乌铜走银的装饰[J].现代装饰(理论), 2014(6).

[2]胡俊.云南晋宁乌铜走银工艺的综合特征[J].艺术设计研究,2012(S1).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2

一、当代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分析

当代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支柱产业,从当前发展情况看,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艺术品的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投资形式,从而推动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此外,随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再次受到重视。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传统手工艺品涉及品种十分广泛。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有8000多项传统手工艺门类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工艺美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手工艺涉及各个门类,如陶器、瓷器、漆工(泥金、漆、雕漆、堆朱)、琥珀、珊瑚、玳瑁、贝壳、角、皮革、面花、剪纸、珐琅、琉璃、玉石、服装、刺绣、染织等。这些工艺美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凝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在生活中孕育而生的工艺美术,不但体现了一种精湛的手工技艺,也透视出人类艺术审美的发展情况,展示出一种活态文化体。这些工艺美术品蕴含着人们的造型思想、审美意识、技术能力、心理价值观念等,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世代传承发展的脉络,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目前,一些高校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2稿)中,“工艺美术”被提升为“设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足以证明高校将成为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工艺美术专业将成为国民教育的基础科目。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工艺美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二、高校在引领工艺美术发展中的优势

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发生改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工艺美术品息息相关,尤其对工艺美术品在生活中的装饰需求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与时俱进,培养新型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高校不能局限于对传统的继承,而要与时代同步,开发和研究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需求,生产和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此外,高校教学资源多学科交叉可以解决很多工艺难题,能有效弥补传统手工作坊的设备不足等问题。高校的教学设备资源在保护工艺美术技艺方面占据优势。工艺美术专业以再生产为主要教育形式,对教学设备的要求很高。高校的实验室设备,比如特种机工艺室、传统手工艺扎染和蜡染工艺室、陶艺工作室、金属工艺创作工作室、雕刻工作室等,为工艺美术专业提供了较强的设备资源。

三、高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引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师积累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方面的经验,发表相关学术著作和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工艺品设计竞赛。还有一些教师通过出国学习,开阔了专业视野,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一些地方高校与当地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地域性资源优势,邀请大师进高校教学,达到资源互补的目的。并且,高校的专业设计思想能够深入传统技艺,在不断磨合中提升了工艺美术品的审美品位。辽宁传统工艺美术历史辉煌,岫玉、抚顺琥珀、本溪剪纸、辽砚、面花、皮影,以及满族服饰文化、锡伯族文化等工艺美术门类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鲜明,这些传统工艺美术在为辽宁工艺美术文化发展提供源泉的同时,也展示了辽宁工艺美术历史的深层内涵。辽宁省的一些高校应立足辽宁区域资源优势,推动辽宁文化发展与繁荣,为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使这些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代重新焕发生机,为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结语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3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数量已达到了32894篇,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遗”这一概念渐入人心。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所下的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个定义指出了“非遗”的范围,产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让“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培养更多关注“非遗”、热爱“非遗”的师生,才是“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内涵。

当前,全国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如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基地”,定期举办展示与体验活动,成立以满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结合“非遗”进行科研立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充实了课堂,提高了教师的“非遗”素养,值得借鉴。怎样明确在职业学校中推广“非遗”文化,建设“非遗”校园的必要性?怎样吸收已有的成功经验,并且因地、因校制宜,与职业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做好推广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职业学校应当认识到推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当前,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以手机、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已经充斥了他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西方的强势文化侵蚀着我国的青少您。对于“非遗”,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有72%的学生不知道,对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4%的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非遗”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非遗”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云南大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体)及传承人请进校园,为校园文化表演及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遗传承五个一模式”,即安排一个“非遗活动周”,鼓励班主任举行一场有关“非遗”的主题班会,出一期有关“非遗”的黑板报,并根据实际,给师生以“走出去”的机会,参观一到两个“非遗”基地,全方位地将“非遗”纳入校园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设“非遗”班级,或将“非遗”纳入职业学校学业评价体系。职业学校以技术教育为长,塑造的是合格的劳动者,职校生的优势在于出色的实践能力,“非遗”中有很多手工技艺,如上述的扬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辅以相对应的“非遗”教材,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在“非遗”传人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体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非遗”,热爱传统文化。

以上的三点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遗”传人与机构和学校、师生的合作机制,建立“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参观与动手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校园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非遗”素养,提高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4

潘鲁生,1962年出生,现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30年来一直坚持通过田野调研的方式,对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传承、保护,并建立了“民艺学”学科、提出了“手艺学”命题。

从单纯的喜爱到民间手工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潘鲁生一路走来,执著而坚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潘鲁生即深入乡村田野,探访和研究民间美术,行程几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20多年后,潘鲁生在民艺的挖掘、整理、保护、研究、教育上成就斐然,已经成为中国民艺学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人。

他乐于向学生们讲述手艺传承的事情,那情景,有点像长辈给晚辈讲故事,时不时会有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触动你的心弦。从他悠然的神情中,你可以很轻易地感受到这位专家学者对民艺纯粹的情意。

这种痴迷和纯粹的状态,让人肃然起敬。

“手艺农村”成主角

一月初的中国美术馆内人头攒动,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斯时,“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作为美术馆开年大展,正在火热进行,“农村文化产业”作为崭新的学术与社会命题第一次跃入公众的视野。

近10年来,潘鲁生带领项目组成员,走村串户,先后考察了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就农村手工文化资源与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展开调研。此次集中展出的是潍坊、临沂、菏泽3个地市共7个调研项目成果。

展览现场,4000余件有着鲜明乡土特色的手工制品,熟悉而亲近,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几件有强烈共鸣的作品。然而,潘鲁生想要表达的远不仅仅是对手艺的怀念。

有多年民间采风经历的潘鲁生早就意识到,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光盘中、博物馆里,而应该为传统手艺寻找新生之路,“将其发扬光大。”

山东是手艺产业大省,在手工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众多手工艺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县已经逐步成长起来,呈现出规模化的态势。“作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先发行业,手艺产业每年向国家贡献约5000亿的产值,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除了项目本身的研究成果,潘鲁生更希望通过这种饱含情感的展览,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团体,来共同探讨农村文化产业链的打造问题。柳编的座椅装饰、“泰山石”座具,桐杨木便签盒、钟表,现代版的掐丝珐琅彩年画……这些经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设计的当代而时尚的手工艺品,已经在做一些有益的示范。展览馆外正在翻花绳的“手”的雕塑,象征手艺代代相传,展览馆内幸福、平安、如意三道大门,也在共同表达着潘鲁生及其团队对民间手工艺更深层次的关怀。

手艺的保护者

潘鲁生和乡土是亲近的。对于大多数采风者来说,即便有心从手艺人那里听一些故事,也未必就能找到一种自如的状态。大概是因为潘鲁生骨子里的民艺情怀太重了,所以一和民艺接触,便注定了一辈子的相伴。

那是20多年前的一个腊月。刚刚工作的潘鲁生,年关将至,数不清的民间艺人自发地聚集在山东高密乡镇,有的做泥娃娃,有的印年画,有的浇糖人儿,热热闹闹,绵延两三里。他兴奋地挨个看过去,问过去,乐此不疲。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留在了纸上,更印在了他的心里,从此,到民间采风就成了潘鲁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鄄城一直有织“老土布”的传统。听起来很原始和朴拙的布,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潘鲁生看着农村妇女们使用几乎全木制结构的织造工具,将一团团洁白的棉花变成色彩斑斓的棉线,又神奇地幻化出数不清的绚丽图案。那娴熟翻飞的双手、色彩鲜明的图景,折射着手艺人对生活的感知,对美的理解,“它不同于机械化地复制和模仿,创造和表达的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美感和语言,这就是文化的根脉。”潘鲁生着迷了。

更让潘鲁生痴迷的是手工艺品所承载的浓浓情感。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借了辆自行车去调研剪纸和泥玩具。他们踏踏实实坐在热炕头上,和民间手艺人侃起了手艺的故事,从剪纸的销路聊到国际市场,从泥玩具的制作聊到孙悟空,天南地北,好不欢畅。离开的时候,他们收集到的泥娃娃足足有几大箱。

还有民间老太太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压箱底的“宝物”拿出来,介绍那是当年的定情物,说时眼光中的神采既安详又有些羞涩;年轻的母亲一针一线给自己的孩子缝制的虎头鞋、虎头帽,憨头憨脑,但充满了吉祥的气息;大字不识一个的民间艺人,眉飞色舞地给你讲三国,说水浒一百单八将,并用剪刀将故事剪出来……等等这些经历,让潘鲁生感受到一种磅礴大气的情感,“那种宽广的胸襟,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要学的东西。”

潘鲁生认定,在那些凝聚着情感的物件中,有最传统和质朴的文化根脉,研究民艺,将是自己一生的事业。

“民艺博物馆”的坚持

潘鲁生的家乡曹县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戏种丰富多彩,祖祖辈辈都喜欢唱戏听戏。纸扎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手艺,用于丧葬的纸扎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告慰。明末清初的时候,曹县纸扎颇为盛行,大的集镇均有专业扎纸艺人。有人去世,亲人便会告诉纸扎师傅死者生前最喜欢听哪出戏,师傅根据要求,制作精美的戏文纸扎,用以在死者墓地焚烧。

1991年,潘鲁生把曹县纸扎的几名手艺人请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进行现场表演。手艺人技术之精湛,所塑人物形象之生动,让在场师生叹为观止。然而,令人叹息的是,这竟成了最后的绝唱。一年后,老艺人们相继离世,能够扎出这种水平的年轻手艺人几乎找不出来。

这件事情对潘鲁生触动很大。“在广阔的民间,究竟还有多少承载文化、凝聚情感的手工技艺在慢慢消失?”那些消失的物件、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有着惊艳的面容,哀怨的目光,始终萦绕在潘鲁生脑海中。在之后的采风中,潘鲁生开始花更多精力在挖掘、整理和保护民间手艺作品上,在他看来,活跃在田野之中的采集和整理,远比单纯的书斋式学术研究更能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而且更具现实意义。

潘鲁生简直开始了对民间手工艺的“地毯式搜查”,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家乡的广袤大地,尽管裤管上总有泥,额头上总有汗,却可以发现无数“宝物”,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时候做梦,最美好的梦就是发现了一件民间手工艺品,添补了某个空白。”潘鲁生是走在民艺保护道路上的一个痴人。

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得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民艺、了解民艺,参与到民艺保护中来,“何不建立一个民艺博物馆?”经多方筹备,1998年,潘鲁生在山东主持创办了中国民艺博物馆,馆藏民间手工艺术品、民俗生活用品3万余件,都是潘鲁生近30年民间采风过程中一件一件收集来的。

尽管博物馆的运作很艰难,各方面条件也有限制,但是潘鲁生仍旧坚持着。“随着民间艺术逐步受重视,总有一天,国家、社团、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都会投入进来,”潘鲁生的信念是坚定的。

构建手艺的再生

“做事业要做得大气,做学问要做到有思想。”潘鲁生一直在想,究竟怎样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民间手工艺?把那些物件和技艺搜集起来、整理出来,放在博物馆内,显然是不够的。

多年沉浸在民间采风中,潘鲁生越来越感受到,民间艺术品的背后,是中国多姿多彩、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如果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几乎在民艺博物馆开馆的同时,1997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传统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的概念,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涉及到“生态”系统,自然是一整套体系,“保护”的内涵也就变得更加丰富。手艺传承的是文化,首先要激发大众、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如果大家都不认同传统手工艺了,对它没有感情了,那么保护也就没有意义了。”如何培养这种感情?潘鲁生呼吁必须从小学教育入手,开设手工课,让孩子做做陶、绣绣花、剪剪纸,通过这种体验式的课程,培育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重建民间手工文化生态系统离不开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96年潘鲁生的博士论文《民艺学论纲》,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以民艺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填补了中国艺术学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时隔十年之后,潘鲁生进一步提出构建中国“手艺学”的命题,提出以“手艺”为研究对象,运用专门的研究方法,加强“手艺”本体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同时,产业化的开发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有效解决市场和经济驱动对传统手工艺可能造成的肢解和破坏,需要加强关于手艺历史、理论、实践的研究,并在多元视野的参照下,求解“手艺”理论和实践的命题。“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正是基于这些思考的有益尝试。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花供会;民俗阐释;保护与传承

[基金项目] 该论文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ycx13058。

【中图分类号】 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78-1

一、曹县桃源集花供会的历史探源

曹县当地百姓每年都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举行祭祀火神的活动,以花供做祭品,祈求风凋雨顺,五谷丰登,至今历时六百余年经久不衰。

据传,早年桃源集就有正月初七“给火神爷做生”的习俗。为什么选择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呢?据该村老人讲,在古代有一年的正月初七夜里,北风冷冽,桃源集莫名其妙地燃起了一场大火,一烧就是三天三夜,在这场天灾中全村人无一幸免。在没有科学解释的情况下,人们认为是自己犯了过错,是神灵对自己的惩罚,于是便以家为单位开始烧香摆供,后来演变为全村整体祭祀的形式,虔诚地祭祀火神,祈求原谅与赐福。但是穷苦人家拿不出较好的供品,就选用白面捏蒸成鸡、鸭、鱼等仿生面塑,继而又发展成用白萝卜刻成香瓜圣果、亭台楼宇等作为替代品。种类也由原来单纯的鸡、鱼发展为果蔬、花草及戏剧人物、瑞禽珍兽等,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五彩缤纷,故谓之“花供”。

曹县桃源集花供有“三年一大供”的传统,而今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正是大供之年。桃源集村上共有七条街,每年轮流主持,主持街不办花供,只要准备供桌和彩棚就可以了,准备花供则是其他街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讲,初五进香,初六下午就开始准备了。制作花供的原料主要以白面和萝卜为主,工具就是几把家用菜刀和小刀。 夜幕降临,灯光闪烁,六条街上几十个花供艺人围在桌子旁便开始精雕细琢,时而夹杂技艺交流。至初七零晨,六桌玲珑剔透,争奇斗艳的花供制作完成。据花供老艺人齐振杰介绍,花供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双狮把门,牌坊在后,因为狮子在我国民间有驱恶震邪的寓意;像牌楼似的牌坊,标榜火神所带来的火的文明;双塔紧随其后,俗话说“宝塔震河夭”;再后的供品摆放就比较随意,这主要是让火神爷身心娱悦,给民众带来福祉。

初七早饭后,花供会隆重的进贡仪式就到了。以街为单位,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献花供,每街由几十个青壮年高擎着花供前往彩棚,鞭炮开道,伴以秧歌高跷,真是人声鼎沸,声闻于天。此时全村人随队观赏,前呼后拥,如此印证了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的俗语“桃源集花供――走着看”。

各街供品都插着自己的名签,按顺序依次摆放在八仙桌上,并根据类型不同将供品分为建筑物、彩塑动物、戏剧人物、各类瓜果、花草等,可谓是独具匠心,巧夺天工,这些供品都充分显示了桃源集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才能,也让人顿生身临洞天福地之感。

二、桃源集花供会的民俗指向

任何一种文化活动的兴起,都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说它就是当地俗民生活的复写,是人们心理与精神的外在反映。花供在桃源集花供会的民俗活动中,就是以传情表意的民俗符号身份存在的,使民众精神外显化,直指俗民群体的内心诉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能满足俗民群体的视觉感受,重要的是它负载的民俗文化内涵体现了俗民群体的内在精神需求。桃源集花供正是拥有了这样丰厚的民俗文化内蕴,才成了当地民众生活中最重要文化财富。

桃源集花供与火神祭祀紧密相连,此时民众会拿出最好的供品给火神爷,既体现出民众对神灵的敬畏,又蕴含着祈求火神保佑的内在情感。当地俗民认为,花供会上香,不奉献供品,内心就倍感不安,也会给村上招来灾难,由此可知它已是全村人的精神节日。他们深信只要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虔诚祭拜了,神灵就会保佑家乡平安,村民的事业蒸蒸日上。据于此,每年不论耗费多大,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给火神爷准备最好的供品,让他尽情享用,为全村人带来好运。

花供会上的一切不只是简单花哨的物质实物,而是蕴含深意的精神载体,是人的精神和内心想法由内而外的表现形式,是民众对自己所信仰的神灵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也正是由于它所包蕴的丰富民俗内涵,它的价值也是弥足珍贵的。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财富,其性质已经由地域性变为了社会性,保护传承迫在眉睫。

三、花供会民俗活动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2008年桃源花供会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可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如果没有花供艺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也会面临消亡,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证其传承机制顺利进行,传承能后继有人。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承,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后人一代一代的将其传承下来,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保护传承人,首先要解决其经济生活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俗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来,否则就会改行转业,就会对这种靠技艺传承的民俗文化带来毁灭性的结局。鼓励为前提,优惠的政策做后盾,脱离经济辅助的民俗传承活动都不能长久。其次,要将花供的历史和技艺写进当地学校的教科书中,或者通过民间艺人进校园展开学校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这种宝贵的民俗文化,触发他们对自己文化的热爱,为花供的长远发展最好坚实的人员储备基础。保住了花供会的文化传统就保住了当地的生活传统,文化精髓。但是现在并不是采取固步自封式的保护方式,而是要接受各种社会新因素,融入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有发展才能更有利于传承。因此可以说,目前保住自己的特色,吸收百家之长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勃,侯仰军.曹县花供会及其渊源初探[J].民俗研究,2003,(4).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嘹歌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60-02

壮族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是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化成果。壮族嘹歌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历史、民俗学、语言文化学和古文字研究价值,是壮族文学的瑰宝。它先后于2004年和2008年被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名单和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族嘹歌的挖掘、保护、传承对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危机

历史上,壮族嘹歌曾多次遭受被禁止的厄运。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壮族民众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嘹歌受到较大的冲击,演唱的歌圩场、点的数量以及演唱的人数减少;青年人迫于生活和生存压力等原因很少参加壮族嘹歌演唱活动;大量的壮族嘹歌歌书被焚毁;民间传承人数量减少,歌馆不复存在;一些传承人因为年事高无法从事传歌活动,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处于危险境地。

(二)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优势

嘹歌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曾4次走进到中央电视台录制“民歌中国”等音乐节目,3次走进全国性民歌大赛,2次唱响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采录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参加),于2003年1月对壮族嘹歌中的《贼歌》进行了完整地采录并将《贼歌》的壮文撰写和汉文翻译文本交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随着平果壮族嘹歌演唱组和平果著名的哈嘹乐队参加2007年悉尼歌剧院的“友谊的使者――中国民歌演唱会”的演出,壮族嘹歌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自2002年以来,广西平果县积极组织引导,开展广泛的群众普及活动,如组织举办了各种级别的嘹歌研讨会、嘹歌比赛等活动。此外,自2008年以来平果县每年都举办歌圩音乐节,参与的群众也达到了每年20万人次以上。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壮族嘹歌的搜集和整理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蓝鸿恩1963年在《广西文艺》上发表了最早的壮族嘹歌评论性文章《哀民生之多艰――关于(嘹歌)的一些说明》;1993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了《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2004年,广西著名壮学学者覃乃昌等人开始对平果嘹歌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于2005年陆续在《广西民族研究》上发表了8篇《壮族(嘹歌)文化研究》学术论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2005年,平果县收集到的壮族嘹歌共有5200多首,21000多行。目前,以壮族歌师农敏坚为首的研究者,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出版了“平果壮族嘹歌”丛书,规划出版9集,共计1200多万字,目前已出版5集。族嘹歌论文和丛书的出版,为今后人们深入研究壮族嘹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的现有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形式可以分为“活态”和“文献”两种形式。活态传承是由社会群体或掌握某种特殊技艺的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将民间传统和特殊技艺传承下来,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质特征和根本途径。文献传承,即由掌握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的人利用文字、图像等手段将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手工技艺等以文献的形式记载下来,使这种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活态传承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得以继续保存。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囊括了“活态”和“文献”两种形式,具备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歌书及电子传媒等现有模式。

(一)活态传承

1 家族传承。壮族嘹歌起源于晋代以前,形成于明代。它与壮族其他口头传唱的民歌不同,它是一部由歌手们创作完成之后用古壮字传抄并四处传唱的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父传子、母传女是壮族家庭历代沿袭的山歌传承习俗,这一传承模式在壮族地区很普遍,也因此造就了家族传承在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巨大作用。

2 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模式之一。一代又一代歌师的谆谆教诲,使得广西平果嘹歌的传承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打造平果嘹歌品牌工作办公室的黄国宽懂得嘹歌的套路、熟知用土壮字记载的嘹歌歌本,为更好地传承嘹歌,他在晚上抽空去学壮语,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教许多爱好嘹歌的年轻歌手唱嘹歌。在他的精心教导之下,许多年轻人正慢慢地喜欢唱嘹歌。

3 民俗传承。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美誉,壮族人民历来以好歌善唱而著称。壮族地区流传着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歌,题材包括图腾歌谣、创世史诗、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内容涉及风俗歌谣、婚恋情歌、伦理道德和生产时令等。壮族民歌的传承和传播,主要依赖于一年一度的遍布各地的歌圩活动。目前,平果县内存在并有一定规模的歌圩有11个。可以这样说,民俗传承使壮族民歌代代相传,并推动着歌圩的不断发展。

(二)文献传承

1 歌书传承。壮族嘹歌相较于其他壮族民歌而言,是一种程式化的经过一定的加工并且用壮族土俗字(古壮字)抄写的比较规范的民歌歌体。由于古壮字是一种未经统一规范的文字,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通用,因此,壮族嘹歌的传承是有文字传承、传播与无文字传承、传播的结合,这属于文献传承中的静态传承。

2 电子传媒传承。在现代传媒背景下,嘹歌的传承和传播除了保持传统的模式的同时,还融入了电子传媒传播模式,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录音磁带、CD光碟和VCD光碟等形式传播,也就是文献传承中的动态传承。事实上,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文献传承,都在当代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探析

目前,壮族嘹歌的大多活态传承人年事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危险。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的关键问题在于“传承人”的保护。在模式选择方面,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角度,可以把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和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歌书及电子传媒等现有传承模式充分地利用起来。

(一)正规教育:践行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

所谓“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它通过不同文化形式和内容的选取、传承来培养对该文化有亲和力且能够将这种文化传播开来或承接下去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高校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机制,大力培养壮族嘹歌音乐文化传承人,真正培养出一批能够扎根民族地区,能够在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方面有所作为的音乐文化传承人,以此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水平开展。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它近年开展了嘹歌进课堂和专业培养传承人的实践,这实际上就是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广西艺术学院在大胆探索壮族嘹歌音乐文化传承的同时,也为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二)非正规教育

1 延续传统传承模式。传承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延续。壮族嘹歌的传承模式呈现多样化,传统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等传承模式一应俱全,在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取得一定成效的今天,无疑延续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举足轻重。

2 推广现代传媒手段。现代的传媒手段,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真实、形象地再现壮族嘹歌的各项文化活动,使得人们对壮族嘹歌的文化神韵、文化面貌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和全面。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现代传播手段实现壮族嘹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除传统的文字记载即纸质档案外,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还可以大量推广运用电子传媒,如广播、电视、录音磁带、CD光碟和VCD光碟等现代传播模式,在建立壮族嘹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同时,将壮族嘹歌传播市场化,以扩大壮族嘹歌的受众面。

3 建立壮族嘹歌博物馆和传习所。加强壮族嘹歌博物馆和传习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可以对壮族嘹歌的抢救、保护、传承、展示与宣传等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重视壮族嘹歌博物馆建设,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落实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实施馆藏文物信息化和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加大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力度。提高陈列展览质量和水平,进而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教育作用。通过传习所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改善和提高壮族嘹歌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保障,为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现实条件。

4 组织各类竞赛,打造壮族嘹歌品牌化。积极举办各种级别的嘹歌研讨会、嘹歌比赛等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壮族嘹歌群众普及活动;积极推动壮族嘹歌传承者参加全国性比赛和演出,以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打响壮族嘹歌这一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壮族嘹歌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壮族嘹歌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民俗庆典活动和民俗旅游景区带动壮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经济,从实质上促进壮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5 提升学术平台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瑰宝,面临着当今世界市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壮族嘹歌。我们要以这些学者研究的成果为基石,进一步提升学术平台的支撑作用,在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上进行多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以实现保护思想的提升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