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工业化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1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现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位、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3.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把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把先进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4.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提炼、培育乃至倡导、发扬,需要企业制度的全面支持。在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使企业具有了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乃至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活动、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都有章可循。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建设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泰勒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企业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把人当成物来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人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着力营造百年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思想比资本更重要,领先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5.要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6.要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要围绕市场竞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员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塑造创新理念增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3.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而且,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创新应该植根于传承,以传承和创新把企业文化带到未来。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2

近日,由北京科技大学、德蒙福特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承办,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北京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等单位协办的“2015中英文化交流论坛暨展览”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场馆内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创新设计大会”,旨在加强并发展国际创新设计交流,通过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树立智能制造、智慧设计的融合创新创业意识,推动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国家向“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经济结构转型。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在创新设计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产业界的翘楚精英以及高校师生共计1600余人相聚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共同参加本次创新设计论坛。

本次大会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颠覆式创新”、可持续发展设计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设计产品升级、服务设计人才交流、加强中英文化交流、通过创意合作建立中英发展的“黄金关系”。

人和车的情感

在此次论坛上,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北京汽车产品是如何跟随着社会的潮流,设计出更智能的汽车的他们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北京汽车正在实现无人驾驶和多媒体屏幕,未来汽车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汽车设计师黄将对《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表示:“北京汽车未来会实现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是无人驾驶方向,另一个是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在无人驾驶方面,会把一部分汽车零件去掉,比如后视镜等部位将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内部车厢的多媒体屏幕。 当驾驶者需要看外面的时候,就会通过多媒体屏显示,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关掉,车内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这就是未来驾驶的乐趣。”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有些历史了,但始终未能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汽车行业依然在做着自己的努力。未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企业的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决策。因此北京汽车在默默地做着关于无人驾驶的一切,为实现无人驾驶技术在做着努力。

无人驾驶汽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人―车―路”闭环控制方式,将不可控的驾驶员从该闭环系统中请出去,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现代无人驾驶汽车以汽车工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为依托,遵循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方面到多方面、螺旋上升的规律发展。其横向发展离不开各种用途的实际需要,而其纵向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汽车已经进入了研究成熟阶段,将会在2016年的车展上呈现概念车。

对于车和大数据的紧密结合度,黄将透露说:“与大数据贴得比较紧密的是GPS。在大数据的依托下,将会通过汽车座椅、空调、靠枕等安装相应的系统。比如空调的温度、喜欢的音乐都会被记录下来。当你上车时,座椅会自动调整至你舒适的位置,空调会自动打开、方向盘会自动打开等,这些将来都会在多媒体的功能下实现。”

黄将最后强调说:“大数据的出现也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当大数据逐渐成熟,会催生很多产品实现的跟进,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用户需求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表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促进全球产业形态呈现新的特征与发展态势,设计创新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工信部将积极寻求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方法与机制,为政府部门、企业、高校搭建产学研合作互动平台,做好资源的整合与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推进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与创新设计的研究与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大数据是一种手段

此次论坛上的另一个亮点是联想的创新设计,联想创新设计中心高级总监李凤朗从做奥运火炬项目时说起了在创新设计上面的要领。奥运火炬从一张纸的灵感来源,再加上“纸包不住火”的原理,实现了奥运火炬,从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祥云”火炬一出场就获得了喝彩和掌声,其设计者联想也随之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催化下,工业设计又会实现怎样的不同效果呢?在李凤朗看来,一切都要回到人的角度。大数据是一种手段,只是多了一种工具而已。

为此李凤朗认为,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时代,设计就像把牛车换成了汽车一样,速度变快了,当然目的地不变,爱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在没有大数据与智能化的实现时,是坐在“牛车”上前进,而当大数据与智能化出现以后,就坐上了“汽车”。

李凤朗对大数据的认识是:今天的大数据是将更多的信息汇聚在一起,从大数据那里会得知曾经发生的规律是什么。因此,在李凤朗看来大数据是一种手段,解决了工业化传播的一种手段。将来的世界一定是要多元、多文化发展的。

在工业设计领域,李凤朗认为,百分之八十的产业常规需要用数据来帮助设计判断、导出等决策。百分之二十的创造要很小心,也许很多人被同一个数据所吸引,如果不去实现创新性的东西,那是可怕的。

虽然大数据和“互联网+”在延伸,但是在工业设计领域上最核心的是怕失去自我,一定要回到人性的核心上。

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这也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型工业化建设离不开新型的生产业与之相适应,但作为生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物流业还难以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本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长足的动力与支持。因此,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降低各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一方面,现代物流有助于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沟通与合作,扩大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保证区域经济体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能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现代物流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分工及产业结构优化,有效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相关产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促进物流业优化,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从而对区域内众多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有效提高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直接产生影响。

现代物流业能成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代物流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从而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现代物流体系能形成面向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的新型流通模式,极大地促进城市新型商业辐射范围的逐步扩大。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能带来商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集中,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和“扩散效应”发挥产生重要作用。

我国物流业在新型工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粗放型的物流运作模式

新型工业化是低能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技术含量的集约型工业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以及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要求物流企业为其提供费用更低、服务更优,集专业化、社会化、综合化于一体的物流支持。然而,目前我国众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规模和实力较小,物流功能单一,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运作方式与管理水平粗放。真正拥有可以信任的品牌、庞大的物流网络、先进的管理体制、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运作经验的物流龙头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二)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新型工业化具有明显的知识经济的特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减少了单位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 而且要求劳动力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满足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物流从业人员必然是现代管理知识和物流技术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既要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又要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但目前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现代物流理念不强,业务素质仍停留在传统运作水平,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专业能力较差,难以达到新型工业化所要求的现代物流从业水平。

(三)信息化水平、物质技术基础建设不到位

新型工业化的引擎是信息化,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推动的新型工业化能够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物流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载体。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普遍拥有计算机,但从联网企业的比例和联网计算机的比例来看,距离现代物流信息交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相当数量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严重不足。同时,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还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而仓储基础设施在数量上虽有一定规模,但其质量和功能已经明显滞后。

(四)社会观念与服务意识存在较大的认知差距

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构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高质量的现代物流运作是其重要保证。有关资料显示,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但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同时,许多生产企业基于商业机密、物流质量等原因,仍以自营物流为主,效率低下,实际利用专业化物流少,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这些观念与意识均难以保证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

(五)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我国物流业涉及铁路、公路、商业、物资、外贸等领域,而这些领域都进行着各自的物流体系规划,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长期以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和管理体制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状况与现代物流产业是相排斥的。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逐步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物流产业的交流和合作。管理体制的滞后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

(一)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的支持功能

利用新型工业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借助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鼓励多式联合运输,整合区域经济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和区域经济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社会物流成本,再造企业内部的流程和创新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

(二)发挥政府职能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组织。政府可明确各地区物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充分利用各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通过一系列的投资、税收、人才等政策优惠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条件。通过各区域和各部门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使得有法可依,合作机制得到完善,逐步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壁垒,从而建立起有序的区域物流竞争与合作秩序。在物流规划中,与当地产业结构与产业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的运输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物流业。

(三)发展高起点的现代物流示范基地

发展符合新型工业化需要的现代物流业,应以提升区域整体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为目标,通过区域物流社会化、一体化协作等方式,引导区域物流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由政府牵头,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规划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需要的物流园区、货运中心及配送中心,鼓励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发展。通过示范效应,可带动落后的物流企业更好地融入现代物流行列。同时,依靠集聚优势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通过知识、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高效集聚并不断创新,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水平和企业效益。积极扶持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综合化的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使生产企业将主要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来提升新型工业化的生命力,应该在充分运用既有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物流技术创新,带动物流产业群的发展,推进整个地区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建设适合中国特点的现代物流信息处理通用平台,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效的融合,实现电子化物流。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并选择优良的数据交换工具,充分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同时,根据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使各种相关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货物和相关信息的流转效率,有效地实现现代物流与新型工业化的完美对接。

(五)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现代物流人才

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物流人才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需要从上到下,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培育。提高专业技能,不但要强调物流基层操作人员素质达到要求,而且要注重物流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制定中长期人力培养规划,促使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培育体系的形成。只有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才能真正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4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新乡 453002)

摘要: 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孕育科技创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新乡市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就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本文对新乡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科技创新战略选择。

关键词 : 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029-03

作者简介:张式恩(1979-),男,河南新乡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

1 理论基础及问题的提出

1.1 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起动因素。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技术水平体现在新的设备、新的材料,同时技术要素是内生变量,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使边际生产率递增。他们认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力度。

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速度快,工业化程度就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就像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一样,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孕育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追求的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其基本目标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用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在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后,人们重新审视已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需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出现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而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1.2 问题的提出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重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关键的就是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降低能耗、改善环境和缓解就业压力。

目前,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河南省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仍是带动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新型工业化,是对“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问题在工业化模式选择方面的全面回答。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实施中原城市群规划、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须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新乡市是中原城市群“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典型的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这就决定了在以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背景下,作为非资源型城市的新乡,必须破解来自资源等方面的制约,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2 新乡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2.1 新乡市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新乡市紧紧围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通过大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面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知识产权经济,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

新乡市设立了5000万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成功创建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正在积极推进电池研究院建设,成立了新乡医学院干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世界首支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新乡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诞生。

2011年,金龙集团获省长质量奖,新乡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同时,新乡市也被定名为“新乡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2年,新乡市R&D项目课题4502项,在河南省居于第二位,专利申请书1025年,已是连续8年突破千件。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全省共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数量居全省首位。

新乡市大力建设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体系、科学决策咨询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并开设了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资金、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始终确保科技创新资金供给充足。

2.2 新乡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实现工业化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路径。新乡市要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是首要任务。自2011年,新乡市就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通过发展工业来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工业跨越工程行动计划,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提供了强大支撑。

新乡市不断加快培育发展电池及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目前,新乡已经形成了一条从电池材料到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制造、电池回收的循环产业链。新乡投资2亿多元组建了电池研究院,2007年获批组建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封锁的新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已完成小试。

2013年5月,新乡市获得了中国第一个“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的称号。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实施项目28个,总投资51亿元。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相关产业链,正在加快发展氨纶及下游纺织产品、膜材料等相关产品产业链。

3 新乡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

①科技创新的指标。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2%的企业只能够勉强生存,而1%则很难生存。所以,本文选取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代表科技创新变量指标。

②新型工业化的指标。

根据党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本文选取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信息化程度、人力资源利用、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等六个方面,选取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人均邮电业务量、R&D活动人员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表示新型工业化道路变量的评价指标。其中,三个能源消耗指标,指标数值越小,说明能耗越低,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指标越大,评价值越高。(表1、2)

3.2 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查阅2007~2014年《河南统计年鉴》收集到相关的原始数据,部分数据是原始数据计算得来,2009年R&D经费数据缺失,该表中使用的是2008年与2010年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从R&D经费支出的角度分析,2006年~2013年新乡市R&D经费支出逐年提升,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2009年超过了1%,2014年有望超过2%。于此同时,新乡市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很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也连年成倍增长。

从人均 GDP 来看,人均收入是从产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率水平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水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新乡市的人均GDP连年提升,2010年基本上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2013年已突破3万元。

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个指标表示的能源消耗情况,指标数值都是越来越小,可见新乡市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用人均邮电业务量表示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某些年份的重大建设,而是数据有些波动,但是整体不断提升的。R&D活动人员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逐渐上升,可见人力资源质量在不断提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没有统计数据,也未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所以暂且不进行该方面的数量分析。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2012年达到了近几年的最低水平,2012年的横向数据显示,在河南省,新乡市仅仅超过洛阳、鹤壁、商丘等市,处于较落后的地位,可见用该指标反映的新乡工业的经济效益并不好。总体来看,新乡市科技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在持续推进。

4 新乡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科技创新战略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把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放在关键和突出的位置上,要把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紧密融合,依靠科学技术走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的工业化道路。为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新乡市的科技创新必须有自己的战略选择,具体有:

4.1 加强引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科技创新只有成为内生变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曾经说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新乡市要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4.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高新技术以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投入取代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发展高新技术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效用,使高技术具有更强的市场潜力。我们应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全市产业规模和特色产业,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发展提升优势产业,引导培育新兴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分散、独立型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引导区内企业向产业功能区集聚,形成主业突出、优势明显、集聚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4.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党的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新型工业化,要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和谐共处,更应该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社会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传统工业时代已然过去,我们应该逐渐摆脱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将目光转向科学创新,依靠科学技术走出一条低污染、低消耗、高产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因此,企业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城市要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5 结语

依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新乡市科技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在持续推进。新乡市要破解资源等方面的制约,进行科技创新,就要加强引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二杰.基于技术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7-19.

[2]汪慧玲,景文宏,戴石.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态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7(4):30-31.

[3]王伟.河南新乡加快走新型工业化之路[N].经济日报,2008-10-16.

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

一、 引言

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起点,通过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支持和动力,还能够增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存在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城乡间和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协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因此,正确审视并指导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对于解决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具有现实意义。

二、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优势地区制度约束阻碍愈加突出、乡镇企业实力不足、城乡劳动力缺乏资源互补。首先,传统户籍制度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劳动力流动造成严重阻碍,土地制度缺乏市场配置基础,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引领地位不突出;其次,乡镇企业布局不够合理、利益调节机制不健全、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多企业从事初级农产品贩销业务,与基地、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不紧密,市场应对能力与品牌开发能力普遍欠缺;最后,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缺乏足够知识和技能的新增城镇人口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难以符合现代化工厂及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2. 典型地区城镇化拉动力不强、消费带动能力弱、工业支撑力度有限。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且聚集能力较差,对产业积聚、人口集中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有限,对周边农村地区和镇域经济辐射带动不足;第二,受低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观念及消费预期的影响,农村居民及城镇务工人员的消费能力较低,较低的消费水平同时伴随较为单一的支出结构;第三,缺乏城市工业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长期、有效反哺,现有的经济补足措施不仅效果甚微,而且追求短平快的临时举措缺乏长效机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并未随产业结构与经济布局的调整而有效向城市工商业产业转移,存在隐性失业的隐患。

3. 劣势地区资金制约严重、行政手段推动作用乏力、农业产业化推动基础薄弱。一是,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能够推动形成内生动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由工业反哺催生的农业及农村经济集聚效应也偏差;二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少,可利用的推动载体不足,缺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而市场对城乡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更难有作为;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进入二元经济结构阶段,乡镇企业过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乡镇经济流转的劳动力和社会资本严重匮乏。

三、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1. 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阅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工业化发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当前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根据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及灰色层次分析方法的实际要求,本文构建如表1所示的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数据来源及统计结果。采编使用的2002年~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年~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和《云南经济年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专家决策信息来自于金融投资、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中小企业金融等相关研究领域的9位专家。依据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归一权重后(参见文献5),经过灰色序列生成和参考序定(参见文献7),可得到表征指标间客观关系的综合灰色关联度,而后使用线性加权方法可得到相应的主客观综合权重(如表1所示)。通过分别对2002年、2003年~2006年、2007年~2011年、2012年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2002年~2012年云南省各地区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排序对比情况。

3. 统计结果分析。分别结算各个统计区间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排名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60、0.66、0.67、0.68,表明云南各地区的两种进程协同程度正在逐渐提升,城乡一体化与新兴工业化的相辅相成功效正在逐渐显现。横向比较分析两种进程的排序情况可知:综合评分靠前的昆明、玉溪、楚雄、红河和版纳等五个地区依托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特殊区位优势使得两种进程较为一致,成为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循环发展的优势区域;丽江、德宏、怒江、迪庆四个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偏小但社会资源相对偏向城镇集中,因此经济增长方式易于形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后发优势,使得新型工业化状态优于城乡一体化,成为两种进程带动发展的典型地区;曲靖、保山、昭通、普洱、临沧、大理六个地区由于经济转型成效不佳、经济基础不牢使得新型工业化对城乡一体化的带动不足,成为两种进程尚未协调共进的劣势地区。

四、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协调互动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重要基础。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各地区的两种进程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错位。对照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及面临的问题,可从优势地区、典型地区和劣势地区三个方面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提出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1. 优势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1)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一方面,在继续深化落实全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建立西部地区覆盖完全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社会救济福利体系;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中,放宽农业转移人口入城进户的限制,逐步放开不同县域、不同省域间的户籍流动限制,在土地流转改革进程中,强化土地的使用权自由和合理地流动,并建立更加规范和有法律保障的农用土地权流转市场,进一步规范农用土地的流转市场。

(2)加大工业反哺农业深度。通过城市工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团反哺农村,将农业产业融入到城市工业产业链条与产业集团之中。通过形成农业、工业相互契合的产业链条,减少农村产业的发展成本和城市工业的消耗费用,使乡镇人口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红利,保持城市工业发展良好势头,增强工业经济带动力,更好地发挥工业聚集辐射效应。

(3)提升农民文化和职业技能水平。一是要提高农民文化教育素质,形成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在办好、巩固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适合农村基础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发展;二是要努力转变形成技能培训的市场导向,通过及时洞悉市场用工需求,培训农民成为有专业基础、适应各层次城市开发建设的合格劳动者;三是要进一步拓展农民科技培训服务机构,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的积极参,深化整合农民田园学校、网络技术培训以及科技党课等多种途径形成一系列政府帮扶下由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办学服务体系。

2. 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1)壮大城镇县域经济实力和吸引力。第一,以特色区位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当地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等的模范带动作用,培育农户的经济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壮大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第二,推动中心村、特色村以及重点镇的发展,加快社区建设,完善生活设施,重塑特色小城镇,推动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第三,提升市场对农业产业资源的配置导向作用,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入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把农民的利益与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2)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一是要打造实施更加积极的多层次就业政策,在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下,持续增强低收入者的基本劳动报酬;二是要创新财税政策,加大保障性财政投入,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三是要大力整顿城乡各级市场秩序,优化城乡消费环境,引导形成合理的居民消费观念,将城乡市场培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一方面,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交通道路、水源工程、饮水安全、供电供水工程、通信网络工程、垃圾处理环保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逐步引入金融市场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确保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指引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来源稳定。

3. 劣势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1)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惠农资金支持力度。一是,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财政困境,提高乡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界定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与乡镇的事权、财权,做到事权与财权对称与统一;二是,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部分地理条件恶劣、经济基础差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投入,在调整地区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向的同时,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三是,充分整合区域综合开发契机,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立足贫困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林产品和特色养殖业,确保内生性的农民增收、财政增效。

(2)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和安排建设项目时,要转变传统以工业为先的政策倾斜,把重点放在支农政策上,充分发挥制定政策的导向性,发挥财政支农的二次分配效用,引导更多财政资源及社会资源支持公路、通讯、农田基础等建设上来;另一方面,将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等鼓励措施,也要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在直接受益的当地公路设施、通讯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投劳。

(3)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努力加快贫困地区的龙头县城、重点城镇和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依托小城镇兴起的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地区禀赋,完善区位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基础定位,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名镇、工业重镇和商贸集镇;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培植龙头企业,加大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以扎根乡镇的地缘型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既要促使农村经济结构化提升,也要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有效增强城镇经济对农村生态、农业附加值及农民生活的互补性开发及保障。

参考文献:

1. 钟宁桦.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经济研究,2011,(1):18-27+56.

2. 刘菊.农业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9,(7):91-95.

3. 颜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基于新型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云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4. 刘渝林,唐秀华.重庆新型工业化进程障碍的成因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16.

5. 陈晓雨,刘幼昕.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2,(5):1052-1056. 6. 张克俊,曾科.新型工业化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4,(6):125-127.

7.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3CDJ025)。

新型工业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专利 创新 劳动生产率

引言

伴随着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日趋提升,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渐加强,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随着专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国内各种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都保持空前的增长率。2001年以来,我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均达到有记录以来的90%以上。由于专利文献蕴含着大量的科技、情报等信息,同时专利的引用过程又是一种潜在的知识演进活动,近年来对专利展开的相关研究便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在科学计量学领域,专利主要是被看作一种类似于论文的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研究。实际上,目前对专利研究最多的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科技进步程度,尤其是中国专利的爆炸式增长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然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或许更具有代表性。

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是在技术创新条件下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因为生产率体现了要素投入的产出效果,不仅影响要素的边际报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从而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率是决定短期经营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在短期内,高生产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在长期内,高生产率可以带动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视角,生产率的发展都被看作科技进步的象征,而专利又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标志,所以学者们可以根据各种统计数据很方便地研究专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上,和其它因素相比,如内部需求、外部市场、融资来源、产业集聚等,创新驱动作用是否更加显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创新是生产率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持久源泉,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而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研发、技术、生产、市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节点。

当然,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学者们由于样本数据选取的差异、研究方法的不同会得出不太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之前众多的研究都习惯把专利看作变量之一,直接纳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富有政策含义和理论研究价值的结论,这一做法确实能揭示一定的问题,但是由于不同专利类型对生产力的作用力度和时间有较大差别,所以如何将不同专利有机联系起来而又能有区别地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基础构造创新产出变量,结合资本存量、市场化水平、出口规模等因素考察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情况。虽然申请的专利最后不一定被授权,但是申请量可以直接反应一个地区的创新程度,所以本文采用专利的申请量而非授权量。

为了更加全面研究创新产出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在全国层面的基础上,分别从三大经济区的角度来详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划分情况是: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专利太少,因此将之除外。本文采用王贤文的做法,将广西归入西部而非东部,主要是由于该自治区与东部其它发达省份经济差距较大,而与西部省份相近。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设计

本文拟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创新产出等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考虑到滞后期对自身的影响之大,本文把生产率的滞后一期纳入自变量的范畴;由于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本文把资本深化纳入模型。本文用Y表示区域国内生产总值,L表示区域就业人员数,K表示区域资本存量(这里用固定资产投资代替),则y=Y/L就表示区域劳动生产率,k=K/L表示区域人均资本投入(也即资本深化)。为了便于对比,对于创新产出变量,本文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开进行考察。考虑到分析结果的稳健性,除了所重点关注的创新产出这一因素外,在模型中还引入地区工业化水平(industr)和出口规模(export)两个控制变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给所有变量取对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异方差,模型具体设置如下:

(1)

(2)

其中,下标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上标-1表示变量的滞后一期,μ为随机误差,对其它变量进行说明:

地区工业化水平,考虑到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而对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经济体来说,工业化对经济增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纳入该变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区域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代替。

出口规模,经济全球化能使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快地渗透到本国经济中来,从而影响生产率的发展,由于对外贸易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影响生产率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客观地对生产率进行考察,本文将纳入出口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用出口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

创新产出水平,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含量”有很大差别,受保护的期限不同,那么即使在经济发展的同一阶段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有比较大的差别。为此,二者被分开建模,分别用innov和utility表示两者所占份额。

(二)数据说明

限于统计部门统计口径的变化,为了保持所采集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选取的时间区间为2004-2011年,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就业人数、工业和进出口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检索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其中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以2004年为基期进行了调整。

专利数据检索自我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CNIPR)。CNIPR是在原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先进专利检索系统的优点,采用国内先进的全文检索引擎开发完成的。该平台主要提供对中国专利和国外(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EPO、WIPO、瑞士等98个国家和组织)专利的检索。检索功能包括中外专利混合检索(在原平台基础上,检索功能新增跨语言检索、语义检索、相似性检索、公司代码检索、相关概念推荐等)、行业分类导航检索、IPC分类导航检索、中国专利法律状态检索、中国药物专利检索。检索方式除了表格检索、逻辑检索外,还提供二次检索、过滤检索、同义词检索等辅助检索手段,使用该平台检索出的专利数据更准确、更全面。

实证结果及分析

考虑到本文采用的为短期面板数据,因此采用静态面板分析法对上述模型分别进行回归。本文利用stata12.0软件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设定形式的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三大经济区的角度,两个模型均原假设,因此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接着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两个方程分别进行估计。

(一)以发明专利为创新产出变量的估计结果

全国层面的以发明专利为创新产出变量的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滞后期、人均资本均对我国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滞后期的影响弹性系数高达0.7以上,人均资本的影响达到0.38以上。地区工业化水平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系数为正,这说明工业化对劳动生产率还是有正向作用的,只是不太显著而已。而出口规模的影响虽然没有通过检验,但系数为负,这说明出口对劳动生产率有不太显著的反向作用。然而创新产出变量的估计结果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但系数为负,这说明我国现阶段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创新产出对劳动生产率有较为显著的反作用。

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劳动生产率受自身滞后期的影响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最高系数达到0.8以上,最低的西部地区在也在0.5以上,并且呈现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产率滞后期的影响越大的规律;三个区域人均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东部最低为0.25,西部最高为0.6,说明经济越是落后地区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越强;所有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影响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和中部系数为正,西部为负,这说明工业化对西部影响是反作用的。出口规模仅东部通过了检验但系数为负,另外中部系数为正,西部为负;创新产出变量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系数均为负,仅西部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也就是说,该变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均是负的,且西部更加显著。纵向来看,东部地区资本的影响仅在10%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资本的影响不仅弹性较小而且显著性也不太强,出口规模也在10%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这说明出口的负作用较为明显,创新产出有不太显著的负作用;中部地区除滞后期和资本之外,其它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出口规模的正向影响及创新产出的负作用都不显著,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处在资本推动阶段;西部地区除了滞后期、资本两变量显著为正外,工业化和出口规模都表现出不显著的负作用,而创新产出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但系数为负,这说明西部地区以发明专利为代表创新产出变量对劳动生产率反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

(二)以实用新型专利为创新产出变量的估计结果

全国层面的以实用新型专利为创新产出变量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依然是滞后期与人均资本对劳动生产率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有不显著的正影响,出口有不显著的负作用。但与发明专利回归结果不同的是,此处的创新产出水平却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说明实用新型专利对全国的劳动生产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区域回归的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的生产率滞后期和人均资本均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均有不显著的影响(其中西部为负,其它地区为正),出口规模均有着负作用(除东部在10%水平下显著外,其它均未通过检验)。而创新产出变量却相反,此处的符号均为正,尽管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实用新型专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纵向分析情况除了创新产出变量的符号外,均与发明专利情况相同:对全国层面的分析情况来看,除出口规模外的所有变量对劳动生产率都表现出比较积极的影响,而且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系数在0.1以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产出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除了滞后期外,资本深化和出口规模均在10%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且二者符号相反,这说明对于该地区来说,资本的作用不如其它地区明显,而出口的反向作用却比其它地区都要显著;中部地区所有变量的符号都为正,说明本文所涉及到的因素对现阶段中部省份的劳动生产率都表现出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除了滞后期和资本深化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外,其它变量均没有通过检验,与前文分析相同的是工业化和出口规模依然表现出反向作用,而创新产出变量的系数在三大区域中是系数最大,尽管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实用新型专利对该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大。

结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针对中国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区域进行了静态面板OLS分析,结果发现:

第一,滞后期和资本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极其显著的推动作用,弹性系数都非常高,而且表现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二者的影响就越大的规律,从这一点来说,我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主要依靠投资的拉动。

第二,工业化的影响不太显著,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来说,工业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当地生产率的提高,但对于落后的西部来讲,盲目推动工业化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第三,出口规模除中部地区外都有负作用,也即是扩大出口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刺激经济发展,但我国现阶段出口对生产力的影响已不如预期。

第四,发明专利的影响都是负的,而且越是落后地区,其负作用越显著,专利是技术的法律保护,是赋予专利权人一定时期的垄断权限,而垄断不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发明专利的垄断时间长达20年,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很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这也许正是本文实证结果的原因所在。

第五,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是正的,而且越是落后地区,其作用越大,实用新型专利是就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在“技术含量”上不如发明专利,保护期限较短,所以能在短期内就能对劳动生产率表现出积极的影响。

相关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加快中国工业转型和通过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认识,对我国走创新驱动之路更同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十报告特别强调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并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国内产业结构尚不够优化的先决条件下,鼓励专利申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期内这种做法未必有利于经济发展,而走创新驱动之路又不能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到平衡至关重要。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下功夫。虽然增加资本能对劳动生产率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趋势下,资本的边际产出会逐渐减小,经济增长不会长期停留在资本推动阶段。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至于采取怎样的措施利用自身条件及各地潜在优势,将现有资源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劳动生产率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进一步的探讨已经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本文后续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中楷,梁永霞,刘倩楠.专利引用过程中的知识活动探析[J].科研管理,2010(31)

2.杨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技术力量指标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

3.康宇航,苏敬勤.技术创新机会的可视化识别—基于专利计量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

4.向希尧,蔡虹.组织间跨国知识流动网络结构分析—基于专利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

5.刘凤朝,马荣康,孙玉涛.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的纳米技术演化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

6.Kumar R, Tripathi R, Tiwari M. A case study of impact of patenting in the current developing economies in Asia[J]. Scientometrics, 2011,88(2)

7.Hu AG, Jefferson GH. A great wall of patents: What is behind China's recent patent explos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9,90(1)

8.Mainwaring L, Moore NJ, Murphy PD. A regional comparison of enterprise patent holdings: A study of British and Irish data[J]. Research Policy, 2007,36(10)

9.Moser P. Patents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Economic History[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3,27(1)

10.张继红,吴玉鸣,何建坤.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

11.刘小玄,吴延兵.企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创新还是需求拉动[J].经济研究,2009(7)

12.朱英明.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 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

13.王贤文.基于 GIS的区域科技发展空间结构与合作网络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