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1
作为老师,对于教材这个词并不陌生。但要运用教材教好学生,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胸有成竹的事情。我们当教师的,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听课机会,我们听课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某某老师上得特别好,在他(她)的引导下,顺着他(她)指引的阶梯,问题一步步迎刃而解。学生在课堂中兴趣盎然,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的是乐趣和兴趣,不是老师叫我学,而是我要学,我想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羡慕的状况?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些上课上得好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很好地处理了教材的呈现形式与教学中教材的再现形式。
所有的数学教材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相对固定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则必须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是一对矛盾。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和挖掘教材,努力探索教材的数学内容本质和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深度加工,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进而促使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比如,教学“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个内容,教材的呈现形式是,大猴子在树上摘桃子,小猴子在树下,教材给的信息是:共摘了28个桃子,还剩下23个,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然后在这些信息的下面总结:原有的桃子减去剩下的桃子就等于吃去的桃子。如果哪个老师就按照教材的呈现内容照本宣科,学生不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那么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这个结论,碰到不一样的题目,学生就会糊里糊涂,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才正确。这样的课堂就不能称之为优质高效的课堂。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步设计好教学思路,在课堂中循循善诱,那么学生就会拾级而上,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处理好教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 的关系。形成知识系统化。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利于保存和应用。特别是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就越容易提取出来,以适应新知的学习。
而教材在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由于文本表达的局限性,这些结构关系往往被“隐藏”起来。对学生和不少教师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零碎的显性知识。因此,“教材知识”要变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的“加工”。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知识的体系;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根据教材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和组织“结构化”知识,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
首先我们要注重知识深度,沟通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
无论是什么教学,首先要研究的肯定都是“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要考虑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学生“头脑里已经有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怎么教”,即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策略。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绝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前后的学段中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把握其前后发展的联系,研究其整个知识链的结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一知识发展中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其次我们要注重知识的广度,拓展横向知识的结构化联系。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具体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常常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教法,虽然便于学生对某一数学知识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点,但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中,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孤立的、分散的、繁杂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知识横向结构化。
最后就是要丰厚教材的羽翼,搭建知识内部的结构化关系。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98-02
小学数学新课标增加了新要求,很多老师不以为然,更感到无抓手、无合力、无动力、无目标、无压力。下面结合“教学素材”这个抓手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做法:
一、用好主题图素材,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前段时间听取了一节由年轻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对主题图如何处理引发了一场争论与思考。事情是这样的:老师在开课伊始就利用大屏幕出示一年级下册第8页《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主题图,并提问:“在图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下可热闹了:我发现了有同学踢球、我发现了有同学在观看、我发现了有同学在玩套圈游戏、我发现有奖品,在广场我看见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只有一个同学戴帽子、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我发现有小树,是绿色的、我发现男同学多些、我发现他们是在草地上玩……时间在热闹中过去了四五分钟,可还是有很多小手高高举起,教师也没多少经验来应对。在课后组织的议课活动中,很多教师就提出我们应该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主题图,在明确的要求下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教学,数学课不能上成说话课。看着这位年轻的数学老师,想到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尤其是高年级课堂的沉闷,笔者思考:小学每节课时长都是四十分钟,对这么小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段比较长的时段,而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甚至能达到口算的水平,作为教师,我们就一定要按照不成文的“规范”来开展每一节数学课?在学科整合的背景下是否可以更开放地利用主题图来组织教学、生成资源?假如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主题图进行有序观察,积极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或问题,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坚持几年,我们的学生将一定会有别样的精彩!
二、用好操作结果素材,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现在的课堂出现了较多的操作活动,学生动手操作也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但从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来看,有些操作只是流于形式,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对其中生成的资源缺乏足够地追问与思考,从而缺少思维深度。动手更要动脑,我们要对动手的结果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操作步骤得出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笔者首先宣布今天我们要研究一种天下最美、最特殊的图形,就是它,多媒体出示一组组美丽的圆形图片让学生欣赏。它美、它特殊又在哪里呢?
1、操作:分发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多次。
2、观察:在展开的圆形纸片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并进行文字记录。
3、交流:
生1:圆纸片上有折痕。
生2:圆形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
生3: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
生4: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
生5:反复折无数次都能重合。
生6:这些折痕我量了一下长度都相等。
生7:每一条折痕都可以分成两条线段,还相等(你是怎样发现的?能不能演示给大家看一看?你们都同意吗?)……
4、看书自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我们刚才的一些发现和想法书中是怎样说的?
5、整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6、画圆:拿出圆规自由画圆并思考:怎样才能画好圆?圆的大小与位置各由哪个因素决定?
7、追问:为什么说圆是最美、最特殊的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学生的思维一整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中,人人都在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至今仍印象深刻。
三、用好知识链素材,在触类旁通中提出问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铺路搭桥”式的引导,生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运用猜想、类比、验证的方法就能有效地实现知识间的迁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而且能将数学知识有机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笔者是通过四个填空题的完成去新知教学的:
在个人尝试、集体努力下完成后,提问:观察这四道题,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如果有,先与同位小声交流一下看能不能得到支持,如果意见成熟了,可以举手等待发言。在交流中,问题很快就集中在“比很可能也有一个这样的性质”的焦点上,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追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想?你能举例证明吗?如果有这样的性质,用文字怎样描述?”通过这三个有层次的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四、用好生成性素材,在比较分析中提出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收集他们的信息,个性的错误课后或当堂处理,共性错误及时作为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将新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尝试计算:
第二阶段:分类处理。面对四种答案,笔者同样没有予以表态,只是要求答案是第四种结果的同学用画图或折纸的办法来证明你的答案(这部分学生已经能计算,但不一定掌握了算理,通过证明会更准确地理解,同时还将利用他们的成果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资源);答案是等于0.75的同学将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改成三分之一,继续试算,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听老师安排(这部分学生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按小数的加法法则计算,但改成三分之一后,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无法计算,让他们明白前面的方法只适用于少数题,不是最佳办法而及早回头跟班上课);答案是第一种和第三种的同学请计算:4米+0.3千克=?,(还真有一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4.3,在同学友善的笑声中我提问:该带单位吧?你说带什么单位好?他只好回答:我太急了,加不了,因为“单位不同”。好,关键词出现了,笔者记在黑板上。继续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算这题的?了解完,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的同学也回来了。)
第三阶段:在估算中发现错误。观察一下这两个加数,你认为等于三分之一对吗?为什么?
第四阶段:探求计算方法。大家都知道单位不同加不了,那么这两个分数单位相同吗?各是多少?能不能利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转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课程适用
进入21世纪,随着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聋校数学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不论是数学课程的实施,还是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都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去落实、去解决,“如何培养出时代所需的聋校教师,是我们广大特殊师范院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作为指导聋专业师范生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其适应新课程教学能力的教材教法课程,目前大都仍采用的是“理论+举例”的教学形式,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缺乏感性的经验,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够,致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念中,用学生的话讲就是:我们觉得老师讲得很实用,但一到实际教学中,心里仍然没有底。可见,这样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对特殊师资的需求。改革教材教法课程,已势在必行。
经研究和实践,我觉得较为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有效途径。
这一方面是因为案例分析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种“对话”,“教”、“学”双方合作与互动的理想背景,它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作为美国师范教育中非常盛行且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台湾和上海等地的师资培训中已经有人在尝试和使用,且取得不错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在培养聋校师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专业案例的引领,学生可以像一个真正的教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这是传统课程所不能及的。
下面介绍笔者设计并执教的案例教学个案(共3课时),具体过程如下:
1、阅读案例,思考问题
案例(略):“小数乘法”教学案例具体案例见《现代特殊教育》2007.7、8合刊F67-68
2、小组讨论问题
我将41个人的班级分成8个组,要求他们自由组合,尽量做到男女搭配,优困结合。在学生阅读完了之后,我布置了下面5个讨论的问题:
(1)、这篇案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案例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你认为“梳理思路,准备交流,小组交流,整理成果,准备全班交流”这些环节必要吗?为什么?
(3)、学生上课时,自己想出了许多解决小数乘法的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优选?
(4)、请你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
这些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案例,便于学生利用聋童教育学、聋童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交流。针对案例中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教学情景提出的这些问题,希望学生通过这类问题的讨论,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较为积极的投入到讨论中去的,我有时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但是更多是倾听他们的讨论,并且提出一些我的个人看法,或者就某个同学的观点追问一些问题。我希望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盲目的听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观点。
讨论的问题一次性出示,在经过1~2节课的小组讨论,我们便开始进行全班汇报了。
3、全班汇报不同想法
根据他们的发言,我在黑板上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板书并进行简单的复述,以便使学生再次确认他们自己发言的意思。由于篇幅的原因我这里只选择“如何优选”这一题的回答作一简单的介绍。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差异性,我总结归类,在黑板上写下如何优选的方法:
(1)计算时间短,正确率高,
(2)举反例,排除法,
(3)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优选,
(4)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因人而“选”;
对于如何进行“优选”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关“算法多样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次讨论,让学生对此问题有所思考,为今后的教学傲准备。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讨论并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为了使本次讨论能够更深入地进行下去,我决定将问题延伸到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对算法多样化进行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作业中的其他观点:
(1)关于由谁来进行“优选”?(应该由学生自己来优选,如果由教师出面优化,显然有悖培养聋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和优化意识的初衷。)
(2)如何确定优选的最佳时机?(由于聋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较弱,直接分析前面出现的几种算法,很难得出哪一个是最好的解法,必须通过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体会各种算法的优劣,让聋生获得对知识的完整的体验。)
(3)教师不应强调算法全面化,(聋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不能干人一面的要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两种算法,这样,才能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4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相当巨大:它使得学生真正从以前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学习者,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充分享有发言权,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等都大有裨益。开展小组教学,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异彩!
一、你问我答,兴趣盎然
在小组教学中,学生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小老师,对自己的同伴提出问题,倾听对方的见解,一起探讨并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深化自己的认识,有些比较害羞内向的学生还可以克服人多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例如,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很快地把分母是2、4、5、8的最简分数和小数进行转化,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下基础,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个学生问:“■等于几”?另一个学生答:“■等于0.25”。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这时,孩子们都兴趣盎然,如果答对了,能得到同伴的赞许;答错了,也能得到同伴的纠正。这样,他们很快就把这些分数和转化后的小数记了下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教学中“你问我答”的学习形式,无形中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和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得更有兴趣,从而在实现素质教育的同时,切实地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我说你摆,手脑双挥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不管老师怎么解释,学生理解起来就是很费劲。这种现象在以抽象知识为主的学习中经常出现,而小组教学却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例如,《线与角》这个单元,线的有关知识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学了“相交、垂直和平行”这三个概念以后,对它们理解得不够透彻,很容易混淆。这时,我让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一个学生在课桌上摆小棒,然后向同伴提出要求:“你摆的小棒要和我的小棒平行。”同伴摆好后,相互讨论:“身边的哪些工具可以帮我们判断两根小棒是不是平行?”讨论后两人合作用工具进行检测。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摆垂直和相交。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相交、垂直和平行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教室里相交、垂直和平行的线,从而加深了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共同探究,构建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数学小组教学中,通过这种“我说你摆”的学习形式,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三、你追我赶,互勉共进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常常会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特别容易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每个学生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互勉共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这节课时,我先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1元和2元的储钱罐”、“单打双打乒乓球台”的问题来引入新课,然后向学生介绍: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再用课件出示《孙子算经》及鸡兔同笼问题,但同时又有目的地把数改小了:今有鸡兔同笼,上有八头,下有二十二足,问鸡兔各几何?一石激起千层浪,鸡兔怎能同笼?学生的探究欲望马上调动起来。这时,我及时提出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把你的想法跟同伴说说,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解出这道题?我的话语刚落,各个小组成员的竞争心理都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积极讨论,寻找解题思路。在每个小组轮流阐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其他学生通过旁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还可以听到一些自己小组没有想到的更好的思路。整节课,学生在交流后经历了多种解题方法:逐一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全鸡法、假设全兔法、列方程法等等,最后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材 转化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明确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列入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中。转化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数学思想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也是一种重要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的方法,转化成易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得以解决,它能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转化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材多有渗透,从教材内容到习题设计,需要我们充分来挖掘,让学生了解、学习并掌握这些思想方法,以便更好地、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一、化新为旧,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和转化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到陌生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熟悉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促使其快速高效地学习新知。
在小学数学里处处充满了转化。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均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通过剪拼转化为长方形求得的;圆的面积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求得的。除此之外,在计算部分的内容中也蕴含着转化的思想,如分数除法是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的……转化思想方法的实质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把新知转化为旧知,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从而解决各种新问题。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9页的图。
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计算公式。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1页的图。
异分母分数由于分数单位不同,可以通过通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这样的过程,就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看来不能解答的问题转化成能解答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利用“旧知”解决“新知”。
二、化难为易,将难解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
“曹冲称象”,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6岁的曹冲,将“大象”转化为“石头”,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称出大象的重量从而解决了一个令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难题。其实,这就是转化思想中的等价变形,我通常把等价变形比作将一块橡皮泥在不同的需求的情况下捏成不同的形状,但是变化的只是外观和形式而已,橡皮泥的本质却并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数学中,很多问题能化复杂为简单。下图为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中的一道习题,此类型习题的“化难为易”主要策略是“图形分解”,即把复杂图形转化成成简单的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还有的学生将队旗横向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来计算……这里让学生领悟转化的思想方法,又同时在“转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化数为形,把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还不很发达,如果有形象性的图形作引线,学习的抽象知识也直观了,解题思路就会一目了然,便于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的图就是借助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1页的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化数为形的解题思路。
例7: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6
论文摘要: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作为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华罗庚指出:“就数学本身而言,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数学像一座绚丽多姿的百花园,数学教师应当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当他对园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溪一径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时,他对游客要了解的情况才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才能引导学生漫游在数学大花园中,使他们在愉悦中得到激励,赞叹中产生兴趣,达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境界,从而积极投人到数学学习中。因而,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下面笔者就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谈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1课堂引入要有悬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开始,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的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动脑筋思考。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时,可设疑:如何测量大树、铁塔、大山的高度和湖泊的宽度?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产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可先介绍数学家笛上次尔发明坐标系的传说故事,说明直角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几何概念、图形性质得以用代数的方法来描述,从而将代数方法应用于几何学的研究。坐标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例如象棋中棋子的定位,电影院、剧院、体育馆的看台、火车车厢的座位及高层建筑的房间编号等都用到坐标的概念。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增加,坐标方法的应用会更加广泛。经上面有关坐标系背景的介绍,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便可适时进人该课题的学习。
2创设的情境要来自学生身边实际,要有数学教育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联系实际,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让数学回到熟悉的生活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乐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系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乐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司祭长告诉他:“没有人知道,古书中没有告诉这个。”泰乐斯说:“我可以根据自己身高测出塔的高度。”众人感到惊讶。说完,泰乐斯随即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的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出塔高131米。(教师讲故事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故事讲完了,学生都产生了疑惑的眼光,兴致很高。接着老师问:“谁能说出他是怎样测出塔的高度的?”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出,这时教师顺势利导,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性的判定方法”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等学完新课后,师生再回过头来思考泰乐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原理。这样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题目变式,拓展延伸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行之有效的。 如:当初一学生对“求代数式的值”感到枯燥无味时,可给学生一点“兴奋剂,,,给出题目:已知3x+2y+4z=23,2x+3y+z=12,求x+y+z二的值。初学时学生不一定会求,可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出条件式与结论式的基本特征和相互联系,通过把两个条件式相加得到Sx+Sy+Sz=35,从而得到x+y+z=7。这时学生会在解题方法的体验中愉悦情感,感受成功喜悦。此时再组织学生进人到具体问题中,如小王去超市买3件甲种物品,2件乙种物品,4件丙种物品,共付款23元;如果买2件甲种物品,3件乙种物品,1件两种物品,应付款12元。问买甲、乙、丙三种物品各1件需付多少钱?这时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训练了思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总之,新鲜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又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未知数的设法和相等关系的确定会使学生感到困难,此时可贴近生活选择学生较熟悉且有趣的事例:一群小孩分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则剩下一个;如果每人分6个,则差1个,问有多少小孩和多少苹果?学生置身于分苹果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两个“如果”对应的关系,从而设有x个人,Y个苹果,得到方程组,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问题感到亲切自然,增加学好用好方程组来解实际问题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可采用变式训练的方法:某班学生外出旅游要住宿,如果每间房住4人,则有11个住不下,如果每间房住6个,则差5个才住满,问有多少学生和多少间房?同时还可提出新的要求;将这一问题改为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行程问题、工作问题等。创设上述的变式训练情境,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进入“角色”,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从而达到了学一题会一类题的目的,思维能力及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4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如:教师讲在“有理数乘方”一节新授课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初步学习了乘方概念和乘方的运算后,对解题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可出示以下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