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93-1.5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设计原则:以效益为目标,合理地划分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的目标是产生效益,各种业务的运作都应围绕效益来进行。对于管理性业务,应该充分减少多余的环节。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管理效率;对于经营性业务,应该合理组织各类业务的运作,尽量减少经营成本,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只有科学合理地对管理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进行划分,才能更好地实现效益目标。

实行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基本业务策略。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从只注重产品的生产,转向注重市场的经营。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其业务策略也将逐步从以银行帐户处理为中心,以各自独立的金融业务运作为重点,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面向金融市场,通过一套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向客户提供一致的、综合的服务和产品。在业务模型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使银行的经营活动面向客户和市场来进行。

实现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不断增多,为了向用户提供统一的产品和服务,向银行管理者提供及时一致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的力度,就要加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会计核算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的集中和统一就成为关键。因此在业务系统模型中,应把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作为业务运作的基础。

加强分析预测、实现动态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均难免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建立在客户的各种存款及其他借入款基础上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负债经营。这种特殊的经营方式使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每时每刻都在承受风险,从而决定了风险管理在建设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从而使风险得到防范。就应加强对信息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和全过程跟踪反馈控制,由静态的事后管理向动态的预测和管理发展。

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要目标是产生效益,银行应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各项经营业务活动;而要使各项业务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对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人员、技术装备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有效的管理,使经营要素达到优化组合。因此,在业务结构中,有必要根据银行各类业务活动的特点,将经营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分开.经营性业务是指银行对客户开办的各种银行业务和服务,它直接面对客户,是银行业务的前台,强调业务的规范化和服务性;管理性业务是指对经营性业务进行决策、控制、管理和保障的业务,它偏重于决策管理,是银行业务的后台,强调业务的科学化和指导性。另外,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经营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的时效性、复杂性也有不同,经营性业务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较为简单;管理性业务对实时性要求不很高,但对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较为复杂。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效益的评价

盈利水平分析。盈利水平,即盈利能力,就是银行赚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认为盈利水平非常重要,因为健全的财务状况必须由较高的获利能力来支持,所以,银行管理人员也十分重视获利能力。衡量银行盈利水平的财务比率有: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银行利润率、上市银行的盈利水平分析等。

风险分析。追求利润,使银行财富价值最大化是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但盈利总是与风险相联系,一般盈利大的资产,风险也大。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最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所以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力求把经营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评价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四个,流动性风险比率、利率风险比率、信用风险比率、资本风险比率。

清偿力分析。银行的清偿力是指银行的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对商业银行的清偿力进行分析,目的主要在于考察商业银行的资信能力。考核指标一般有如下三个:现金资产比率、流动比率、预计中的资金流入与预计中的资金流出之比。其中银行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会计年度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资产以及银行的短期放款、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拆出资金等。银行的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会计年度内需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存款、短期借入资金、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缴税金等。

资金实力分析。分析一家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但预示该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而且还表明该商业银行的资信能力。考核指标一般有如下两个:资金自给率、自有资本比率。银行的自有资本是银行股东为了获取利润而投入银行的货币和一部分保留在银行中的利润,它代表股东对银行的所有权。银行自有资本在银行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银行存在的先决条件。

三、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和设计

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所谓流动性,简单来说,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的能力。流动性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资产的流动性,二是指负债的流动性。资产流动性是指在银行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将其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保持流动性的必要,主要是因为银行资金来源的性质和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银行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客户的存款和借入款。存款是以能够按时提取和随时开出支票支付为前提的,借入款要按时归还或者随时兑付。因此资金运用必须保持与之相适应的流动性。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是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和托收未达款。

产负债安全性管理。流动性风险,资产的流动就是所有者以最小的价格损失把资产转变为现金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指银行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资金市场上的利率是经常变化的,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把利息收入对资产收益率变化的敏感性和利息支出对负债的利息成本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对比,以确定当市场利率变化时,净利息收入的变化幅度。另一种方法是综合资产结构分析法,即把资产的持续期限与负债持续期限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利率变化对净利息收入和股东权益价值的影响。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不能偿还或者延期偿还本息,引起银行净收益和股权市场价值的潜在变化。银行增加任何一种盈利性资产,都必须承担借款者不能按时偿还本息的风险。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违约风险,其中贷款的违约风险最大。根据经验,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程度较低,其偿债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个人的净收入状况,因此,银行对每一笔贷款都要进行信用分析,考虑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相对而言,银行的证券投资一般表现出较低的信用风险,因为借款人主要是政府和政府机构,信用较高。

资本金与偿债风险,资本金风险是指银行出现失去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一个公司的经济净值是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之差,因此,资本金风险就是在经济净值为零之前,银行资产价值的潜在减少。银行如果承受的风险太高,就有可能难以清偿债务,甚至倒闭。信用风险高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呆帐损失,利率风险高则反映出资产与负债期限及持续期限搭配不当,经营风险高的银行应比经营风险低的银行拥有更多的资本金,由于借款成本增加和存款流失将会出现流动性问题。

四、评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综合效益的DEA模型

人力和综合费用是银行经营运作的基本投入,所以,我们首先将人力和综合费用作为评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综合效益DEA模型的输入变量:其次,银行资产是银行创造利润的原动力,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为银行承担的风险,简单地讲,银行承担了高风险的话,银行就应该获得高利润,否则,银行承担高风险只是无益的投入。考虑到这两个因素,我们认为银行资产和资产质量也是银行运作的投入,具体在本模型中用资产风险度来代表银行的资产质量。银行运作的产出首先是实际利润,所以平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综合效益的DEA模型首先将实际利润作为输出变量;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发展,我们将报告期内存款份额、报告期内的存款旬均和国际业务结算量作为模型的输出变量。这样,评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综合效益的DEA模型的输出变量:y,为实际收益,关为报告期内存款份额,y,为报告期内存款旬均,儿为国际业务结算量;输入变量:x,为人数,x:为资产数量,x,为效益综合风险度,x4为综合费用。

[参考文献]

[1]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2

关键词:市场利率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开始出现商业银行,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为了让加大群众的参与性,以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国家加多了对于商业银行建设。商业银行不同于普通银行的一点是它更注重于盈利,而不是为了给民生提供便利,它具有更多的金融业务和各种融资等等,它的业务更加综合全面。市场利率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它会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且,市场利率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好时机,它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更加自主地调控利率,从而谋求更大地发展,这个发展也是需要建立在以市场为主导上的。本文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形式变化的情况下,它给各大商业银行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该如何来进行创新管理,从而更好地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1、市场利率化的含义

市场利率化的意思是说利率的价格变化不再由国家决定了,而是由市场来调控和决定。它不同于传统的利率,市场利率化使得主要调控机制由原来的国家调控变成了现在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来调控。因此,很多商业银行开始主导市场的利率价格和变化,它首先由国家银行决定最基础的利率,之后商业银行再根据自己的融资情况和发展方向来对利率进行调控,使得它跟自身的发展目标一致。这就让金融机构更少地受控于国家的调控机制,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方式和发展理念来进行金融融资活动,从而创造出国家和金融机构共同调控利率的新的发展体系。

2、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

市场利率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它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还可以激发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创新等等,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下面就其中的两点意义进行简要的说明。

2.1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很多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就是个人借贷款或者企业借贷款以及其他的一些金融方面的业务,市场利率化后,经济市场比之前开放活跃了很多,所以,去银行办理金融业务的消费者也多了一些,需求量有所增加了,因此也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市场的利率化是由市场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所以必须要建立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2.2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市场的利率化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市场利率化给各大银行带来的压力。因此,银行为了增加收益,就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其次,加强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才能让商业银行得到发展和完善。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非常传统,而且单一,无法适应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发展模式。

3、市场利率化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3.1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积极影响。(1)增加银行总收益。商业银行主要发展金融业务以及证券业务,还有一些借贷款业务,市场利率化可以激励更多的股民对股票证券的投资,这会加大商业银行对于市场利率的调控空间和力度,从而刺激消费者的投资,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可以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市场利率化主要是以市场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结合市场的变化,从而建立起有效地金融体制,使得商业银行建立起符合自己发展的金融体制和管理机制,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不仅有更大的活跃空间,还能对市场进行更严控的监管,推动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利益。(2)加强银行业务多样化。市场利率化的应用和发展,从积极的角度上讲,它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金融行业的竞争变得异常凶猛,商业银行要想在这样的激烈的市场背景下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在同行中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获得稳步的发展。市场利率化的出现与实施,对于市场传统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完全不同于之前的调控机制,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发展方向,发展多样化的业务,摒弃从前单一的管理经营模式,跟上时代的进步,适应新时代新型金融行业的发展。

3.2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消极影响。(1)加大银行利率风险。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同样的,市场利率化对商业银行既能带来发展和好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正如人们常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利率化全面实现,给银行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同时也要面临很大的风险,比如说它会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因此,由于市场变动引起的利率波动也会随之而起,变化必定会带来风险,波动越大,风险指数也便越高,所以说,市场的利率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率风险。因此,当市场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商业银行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来减小风险的损害程度,做好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渡过经济危机。(2)影响传统存贷款业务。存贷款业务对于各大银行来说,是最基本的业务之一。很多银行依靠借贷款来盈利,它是一种非常稳定而传统的银行业务,没有什么风险,基本上都是处于盈利状态的。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出现,因为银行若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一状况,银行将会面临很大的损失和危机,在市场上便无法立足。

4、商业银行面对市场利率化的创新对策

4.1利率风险管理的创新。(1)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市场的全面利率化,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进程中受到市场的很多变化因素的影响,这会使得银行的业务发生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影响,因此,银行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机构,它可以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银行在市场的不断波动中,勇敢面对风险,稳定地走下去。(2)加强银行风险识别能力。相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在风险来临之前,准确地预测和识别风险这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什么行业,前瞻性很重要,所谓“未雨绸缪”就是这样。在风险还没有发生之前,银行对它进行合理地预测和识别,然后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应对它,尽量减小风险带来的危害,确保银行稳固发展。所以,商业银守要想在市场利率化下得到逐步发展,就必须加强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有效规避风险。

4.2运作模式的创新。(1)市场营销战略改变。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盈利,所以在市场利率化下,商业银行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对于市场的营销战略必须适应现在这个市场的发展和要求。首先要在适应市场的基础上做到让客户满意,从而赢得一批稳定的客源,这对于银行的长期发展有利。(2)建设网络银行。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同样,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设网上银行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比如一些转账业务或者支付业务等就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最后,要提高客服的服务水平和耐心,对待消费者要有耐心,要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氛围,给客户一次良好的体验,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办理该银行的业务。

4.3人才战略的创新。在服务行业,一直都要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因此,在商业银行也是这样,首先要加强他们的服务水平,加强他们服务客户的能力,要对他们进行定时的培训,要懂得微笑服务的宗旨。其次,还要加强他们办理业务的能力,在顾问咨询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立刻就能很熟练且流利地给顾客讲解这个业务,给顾客带来一种很专业很正规的感觉,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顾客。最后,国内的各大银行也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引进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并创新服务模式,使商业银行更能适应市场利率化,提高在同行中的竟争能力。综上所述,在市场利率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竞争的同时也会有很多机遇,所以,商业银行应当创新其管理模式,及时判断市场的波动方向,识别风险,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从而取得更加稳定长期地发展。

作者:蔡东苍 单位: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锦江支行

参考文献:

[1]苟甜玲.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

[2]赵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3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也叫相继抉择资金管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之中,使用利率变化灵敏的资产来调整资产的配置情况,把银行保持在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资本净值的状态下。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思想属于把英汉的资产总体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固定利率的资金,另一个是敏感性资金,又称为浮动利率的资金。一般来说用利率浮动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值作为资产缺口,如果利率浮动资产较大,则资产缺口为正缺口;若是利率敏感性负债较大,则资产缺口为负。资产缺口的大仙暗示着银行潜在的损失和利润。具体来说,如果在正缺口的情况下,较多的负债利率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固定在较低水平上,较多的资产利率对着市场利率向上波动而增长,银行的净利差也就越大,利润越多盈利也就越多;反之利率下降也是亦然。但这种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利润的波动,利润的波动会受到很对因素影响,有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因素还有很多偶然的不确定因子,因此很难对利率的走向进行把控。银行对于资金缺口的设定基于对外未来利率的主观预测,因此不能很好地摒除利率风险,可能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获益,力求摒除风险获得最大的利润,是利润定向企业。虽然银行在对利润走向判断准确的情况下会获得额外的收益,但是一旦银行预测或决策失误就会产生较大的利率缺口,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除此之外,利率的缺口很难转换,及利率浮动资产和利率敏感资产之间的相对大小很难产生变更,尤其是在资金缺口较为严重时,因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利率期货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

2.1减少预测失败造成的风险损失

银行如果对于利润的走向做出准确地预测,就会获得一笔额外的客观收益,但如果预测失败就会蒙受较为严重的损失,但是通过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可以在预测失败的情况下将这笔损失通过期货的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来进行弥补,由此化解对利率走向判断失误是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使银行经营稳定。

2.2增加银行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商业银行虽然可以依据自己自身的情况,例如:资产大小、规模以及经营状况来设定适合情况的利率敏感性资金缺口,经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经营过程总仍需要注意趋利避害,争取最大的收益并及时规避风险,以此为自己进行经营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这又束缚了经营的灵活性。但通过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可以缩小因资金缺口而导致的利率敞口,可以保证银行利差不随资金缺口的正负而变动,保证相对稳定,从源头上控制了银行经营利润的风险,释放了银行经营的部分灵活性。

2.3减轻银行融资的压力

银行的融资需要根据利率的走向来确定,而在传统的情况下,由于利率的走向只能进行主观预测不能确切地做出判断,尤其在利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这时的银行不能确定其融资的成本,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果融资的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这银行可以较为容易地融得资金,但如果相反则不可能获得融资。在市场利率概予银行利率的情况下,银行只能高于市场利率来进行融资,但是市场的利率常常不稳定,其利率的下跌会使银行承受更大的融资成本。如果在资产负债管理中使用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则可以固定融资的价格,促进银行的流动性,这就保证银行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资金,减轻了银行融资的负担与压力。

3.使用利率期货套期保值的原则

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的应用需要基于银行对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业务和市场情况的了解,操作需要与实际切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地使用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在具体进行相应的操作时,银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3.1确定套期保值的目标

适用利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等于减小利率的变动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在减小银行由于预测利率波动失败而造成的风险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对于利率预期准确时带来的收益。所以银行需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情况中的获得的信息量的多少以及获得信息的渠道来决定对于资金缺口进行保值的量的多少。如果银行有较多的信息优势对利率的变动做出准确的决策有较大的把握,可以减少对于缺口进行保值的量,承担较大的风险并从风险之中获益,把套期保值的目标定位对冲相应的风险损失。相反,如果银行的信息相对较为不足,这需要对资金缺口进行较多的套期保值,规避利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

3.2确定套期保值的金额

商业银行对于套期保值金额的确定也需要依据银行自身的状况以及但是外部环境来做出决策,要考虑到当时面临的风险大小,套期保值的成本情况,以及手中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量等等来确定保值的金额。银行可以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得到资金缺口的大致范围,根据范围的下限来限制保值过度导致投机从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因为一旦超过范围的下限,可能会导致敞口头寸小于保值头寸,形成期货市场的投机。

3.3选择相关性较强的合约

由于期货和现货支架的基差变动不是一致的,因此在众多选择之中需要尽量选择和实际情况类型相符合的合约。例如:如果银行的资金缺口是以持有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的话,比如国债,则需要选择相应的国债期货;如果是与别的银行以拆入或拆出的形式存在则需要选择基于同业拆借利率的期货。

4.结束语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经营管理

1引言

目前阶段,经济资本是当前商业银行的一个有效管理因素。通过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控制与管理,能够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将经济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一定的深化,通过研究经济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使其能够不断的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的统一。

2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以及作用

2.1经济资本的内涵分析

经济资本主要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层面对高度发达的市场,所产生的配置给资产以及某项务业来降低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的资本。经济资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当前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市场的灵活多变造成的,资产价格的变动、市场的多变等导致了商业银行需要面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都是基于市场风险而存在的,市场风险导致了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出现。

2.2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当中的作用分析

首先,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方式,资本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评判商业银行发展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资本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以及市场生存能力。随着当前阶段商业银行股份制度的改造完成,银行在不断地完善有关经营管理模式,而要想保证经营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就需要通过规范的经济资本管理,来实现资本管理对银行分支机构风险以及收益的约束效果。其次,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核心的目的以及手段便是将风险进行量化,将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等,而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以及合理的应用能够使各个部门的风险控制更加显著,将风险管理做得更加到位,最终有效实现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协调与统一,通过资本风险的结合实现风险防范体系的监理。再次,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实现银行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的必然条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大多都是通过经营利益以及账面的效益为基础的。而这样的经营管理目标往往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某些部门为了实现效益的增长盲目的扩张。经济资本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便是控制这一现象的出现,通过速度、质量以及效益三者关系的控制将商业银行的短期目标以及长远的利益协调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真空期。商业银行进行的绩效考核需要将经营成果与风险结合起来进行成本的折算,同时将利益与成本进行协调,最终将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有效的统计与总结。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利用经济资本能够直接对银行内部的各个分支机构以及业务进行综合的评价,实现系统全面的评价构建。

3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当中的应用以及实现方式

前述笔者针对当前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内涵以及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究。能够看出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实现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详细的评定。下面笔者主要来分析探究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当中的应用与实现方式。

3.1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思想

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的控制与协调过程中,应当重视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与效果。在商业银行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风险是未知的,在市场多元化发展体系之下,风险的未知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结构,那么必然会造成商业银行较大的损失等。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现阶段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未知风险,应当重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合理的选择业务的投向,在控制业务额的增长过程中应当对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把控。利用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与理念来实现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协调。商业银行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对于经济资本管理的思想与理念,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定期的开展培训工作来提升银行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与意识,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到银行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等。

3.2加强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建设

当前阶段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构建应当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覆盖。但是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部分商业银行所构建的经济资本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信用风险体系,但是却忽视对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最终造成商业银行无法在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对各种风险。因此在当前灵活的市场机制条件下,商业银行自身在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重视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控制。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所面对的风险程度愈来愈多,对于计量的精确度要求也更加的精确,因此在构建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只有重视体系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才能够对未知的风险进行详细的预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构建经济资本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识别以及计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按照各个部门所能够承担的风险来进行经济资本的分配,通过各个部门的经济资本的实质化控制来构建管理体系,使不同的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对风险的约束以及价值创造的引导作用。[1]当前来看,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数量在不断的上升,同时各个部门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呈现几何数量上升,因此很多单位在进行资本数量的协调过程中出现了大幅上升的现象。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经济资本运行机制,通过运行机制的作用效果充分的利用经济资源,最终实现对各个不同部门的经济资本的协调与分配,促进部门内部的更好更快发展,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整体进步。[2]

3.4重视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构建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对于其绩效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商业银行构建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应当按照经济资本管理的有关要求构建以EVA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改变指标设计来提升计量的精确性以及可比性。同时构建在不同产品、不同的部门以及不同的客户经济资本指标评价中心,将基于EVA的考核体系真正的落实到业务、部门以及客户当中,能够对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考核,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3]。

4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笔者主要从当前阶段我国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以及特点入手进行分析。随着目前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经济资本将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经济管理体系在发展与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本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商业银行规范化的发展模式,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主要从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加强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构建有效的经济资本运行机制、监理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来进行资本经济的作用分析。总之,在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的整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不断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臣.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4):109.

【2】朱雅寒.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基层支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6(42):89+9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特色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139-02

目前,金融领域的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商业银行领域,小银行的不断涌现与扩展经营边界,使得除了国有控股银行以外的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处处自危,包括业务开展范围、人员聘用情况以及设备更新速度等等方面。社会对我们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我们高校来说,顺应社会需求,提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目标,因此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以探索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概述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重点向本科阶段的学生们讲述商业银行的基本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了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模式、定义、特点以及性质;商业银行的报表;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商业银行的理论发展等等诸方面的问题。

该课程向本科阶段的学生们展示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框架,使学生对商业银行有一个全面、多层次的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生。

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模式探索

在商业银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并总结了如下教学模式:

(1)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方式:①作业形式,以小论文的方式鼓励学生对相关实验与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论文的写作能力;②课堂讨论,以案例为基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不同观点与看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模拟实验与考试形式,将银行业务模拟实验与案例相结合,并且融入考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现场发挥能力;④毕业设计,鼓励毕业生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写出与之相关的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在教学外的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①假期实习,鼓励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寒暑期认知实践,以学生们的切身感受来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写出相关实习报告;②周末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把所掌握信息拿回课堂进行讨论分析,以自己的调查来认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相关问题;③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大三、大四学生利用假期进入银行等相关金融企业进行社会实习,熟悉银行业务内容和操作流程,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对于社会环节,我们积极邀请商行不同岗位人员来我校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和金融专业学生们交流学习和工作经验;邀请我们的毕业生们回校进行相关宣讲活动,使大家与已经毕业的学生们有更好的交流平台;积极邀请商业银行来我校招聘,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用,知不足而奋进。

3 教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探索,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也在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理论教学时间紧迫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为金融学的核心课程,其为4个学分共64个课时。在教学中我们抽出56个学时作为理论教学,8个课时作为实践教学。要讲完全部的理论知识,时间上有些紧迫;作为实验教学的课时在大三是8个,大四专门作为一门实验课开设了16个课时实验课程,对于浩瀚如海的金融业务,我们仅能做十几项试验,不能完成实验软件上全部的实验项目。当然,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探索,将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

3.2 实验软件有些落后

在我们实验室里面,已经购买的商业银行模拟软件其业务与现如今的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系统完全不一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其业务种类不全,项目较少,系统又不稳定不能及时更新。这需要我们引进更先进的商业银行软件操作系统,与商业银行的操作系统相一致,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得我们的学生学而无用,学而落后。

3.3 实验教学环节欠缺

我们虽然有了商业银行业务软件操作系统,但是有些业务尚需开设。比如点钞能力锻炼、小键盘操作能力锻炼、票据识别培训等等动手能力较强的业务一直未进行训练过。进入商业银行后,我们的学生还得从头练起。

3.4 学生实践环节弄虚作假

我们提出了大三的学生暑假需要去相关部门进行实习锻炼,虽然交上来的报告里面有不少同学写了进入商业银行进行实习的体会和感受,然而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有不少学生有蒙混过关之举。

3.5 社会人士水平有限

不论是商业银行的长期在职人士还是刚进入商业银行工作的毕业生们,其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些良好的意见我们可以吸纳,有些社会黑暗面的东西往往会被夸大,从而在学生中间引起不好的影响。

4 政策建议

4.1 理论教学时间要保证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这绝不能作为减少理论教学的借口。没有良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就如同一个练武之人只练外功不练内功一样,缺少安身立命、自我提升的空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在学好理论基础上的提升,我们培养的不应该是技工型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能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素质型人才。

4.2 引进合适的软件

选择更加合适的商业银行操作软件,与现实中的商业银行操作系统同步更新。这样才不至于使得我们的学生花费了时间,却学了过时或者不配套的业务操作,不至于进入社会就进入了待业或者从头开始的状态。

4.3 完善实验教学环节

针对商业银行所重视的基础操作业务开设点钞、票据识别、小键盘速打等具有实战型很强的培训环节,使得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不仅能够和银行学校这类技能很强的学生相比,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能够超越一本二本的毕业生,具有我们毕业生的优势。

4.4 严格学生暑期实践

每学期开学可以考虑抽取5%比例的学生进行实践答辩或者实践汇报,让部分学生以及部分老师作为评委,对于不合格的,扣除其相应学分,要求其利用假期予以重新实习。增加学生们弄虚作假的机会成本,使其认真完成社会实践以及实践报告。

4.5 对于商行不同岗位的宣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对于邀请来的社会人士,我们鼓励其说实话、说真话,让我们的学生真实地了解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了解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但是讲座之后,我们对学生要进行正确引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一个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用之才,不做随波逐流、放任堕落之徒。

总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特色课程的建设,需要我们老师的不断探索,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协助,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相关讲座与实习的多管齐下的努力,我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特色课程的建设会不断的改进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祝小兵,金融学网络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6,(06).

[2]李根郁,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十原则[J].南方金融,1988,(06).

[3]张丽,关于确定商业银行优质客户问题的研究[A].迈向新世纪,199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6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影响 策略

引言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指利率有个商业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变化进行自我调节,最后形成一央行基准利率为引导的一种利率体系。简单地说,利率市场化对各大商业银行来说有利也有弊,所以商业银行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应利率市场化下稳定发展的经营制度,并正确的认识利率市场化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利用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迎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必须要详细的掌握利率市场化的利弊,才能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积极影响

1.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后随之相应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将变得更加有效,且商业银行大多数通过各项金融业务和大型的贷款项目获得盈利,因此一旦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被活跃,就会刺激市场消费,从而带动商业银行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且利率市场化是以市场的不规律变化为基础形成的,所以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构建健全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便于更准确的掌握市场动向和市场规律[1]。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从而为各商业银行营造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和和谐的经营环境,便于商业银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利率市场化对各大银行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无形中加大了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竞争,所以银行单方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先权。所以,利率市场化逼迫着商业银行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监督,所以银行在调整经营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同时,还会加强业务创新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吸引顾客的目光。并且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导致落后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形成了单一的业务结构特征。但是利率市场化打破了传统的计划发展规律,因此银行会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并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稳定收益结构,从而更好地为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目标奠定基础[2]。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消极影响

1.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由于利率市场化受金融市场的变化影响较大,且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市场的波动,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的波动会更加频繁。并且利率的波动和利率的风险成正比例,因此波动越大风险越大。所以,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来看,当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和利率敏感型负债不匹配时,利率就会自发的产生波动,一旦利率的波动超过银行的控制范围,就会造成银行面临巨大的负债和经济危机。因此利率市场化下,一旦银行经营管理不善,就会放大利率风险敞口。

2.对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造成冲击。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也是比较稳定的业务。但是在利率市场化下顾客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会减少存贷款业务的办理,所以,无形中削弱了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量。一旦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额下降,就会直接威胁到银行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利率市场化后使得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面临滞后的发展现状,非常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策略

(一)深化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1.加快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并且大多数银行没有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来势汹汹的市场冲击,所以造成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快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只有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体制和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住市场波动对银行经营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首先要大力推动商业银行上市,并加快商业银行的产权股份制改革,并建立清晰明确的产权制度,才能使银行从繁重的政策制度中解脱出来,从而真正的实现透明化[3]。市场化经营运作。其次要完善商业银行的资本,因为商业银行必须要具备雄厚的资本,才能有效地应对市场风险,否则只会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商业银行的资本补给率,才能稳定银行的资金储备基础,从而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推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由于利率市场化是受市场波动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才能及时有效的将利率信息传递到各个银行网点,是银行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利率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便于提高银行的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

(二)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1.建立健全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从而避免不利风险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干扰。因此,银行方面必须要组织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方案,并协调好银行与市场利率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化险为夷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银行的抗风险整体管理能力。

2.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管理是事后管理,风险识别是事前预防。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有效地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可以帮助银行避免遭受风险危机,所以,银行必须要加强对风险识别管理的重视,不能那个建立系统的风险识别体系和专业的风险分析方法,才能帮助商业银行准确地判断出风险等级,从而帮助银行做好提前预防管理[4]。

(三)转变商业银行经营运作模式

1.转变市场营销战略。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发展模式,所以银行的整体结构必须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并竭尽全力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才能吸引优质客源。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战略,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此外,还要加强服务水平,端正服务态度,并根据顾客的要求量身办理业务项目,营造“顾客至上”的营销管理策略,才能在把握住老顾客的同时吸引新顾客。

2.加强网络银行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上银行办理各项业务,因此,商业银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必须要加大网络银行的建设规模,加快网络银行的建设速度,才能与时俱进的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此外网上银行可以有效地节省经营成本,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通过网络银行的建立,可以加强银行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且省时省力,所以,网络银行将会成为未来银行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把握住机遇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5]。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改善商业银行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因此,只有准确地了解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规律,并制定健全的经营管理策略,才能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才能妥善的处理好银行发展与市场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晔.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J].金融经济.2013年22期.

[2]金咏.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策略初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张乐民.试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