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妇科肿瘤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妇产科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678例妊娠期产妇,将其中在妊娠期同时患有妇科肿瘤的2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3±6.7)岁。产程37~41周,平均产程(39.7±1.2)周。将未患有妇科肿瘤的143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28.2±6.4)岁。产程37~41周,平均产程(40.9±0.9)周。两组对象的年龄跨度、产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统计两组妊娠期产妇的剖宫产率、妊娠并发症、胎儿并发症、胎儿生存率等情况。以此来明晰妊娠期产妇合并不同妇科肿瘤的处理方法,及其妊娠结局。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主要肿瘤类型为子宫肌瘤占[63.67%(156/245)]和卵巢癌占[31.02%(76/245)]。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剖宫产率达到100.00%(245/245),而未合并妇科肿瘤的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3.94%(343/1433)。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7.35%(18/245)、胎儿并发症4.90%(12/245)、胎儿生存率95.92%(235/24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9.07%(130/1433)、胎儿并发症3.77%(54/1433)、胎儿生存率97.35%(1395/1433),两组胎儿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妇女的生育年龄也在逐渐提高。生育妇女的身体素质下降,内环境紊乱,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的产妇数量不断增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妇科肿瘤的诊断,及时发现,以便制定治疗计划。在不影响妊娠的情况下稳定肿瘤或者通过剖腹手术在妊娠过程中处理所患肿瘤。本次实验,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主要肿瘤类型为子宫肌瘤占63.67%(156/245)和卵巢癌占31.02%(76/245)。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剖宫产率达到100.00%(245/245),而未合并妇科肿瘤的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3.94%(343/1433)。观察组妊娠期合并妇科肿瘤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7.35%(18/245)、胎儿并发症4.90%(12/245)、胎儿生存率95.92%(235/24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9.07%(130/1433)、胎儿并发症3.77%(54/1433)、胎儿生存率97.35%(1395/1433),两组胎儿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2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难点问题分析;绒毛膜癌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28-0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主要是和妊娠相关联的疾病,主要是胎盘绒毛发生异常导致的疾病,该病常常发生在怀孕妇女身上。一般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还有就是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癌,其中除去葡萄胎,其余又被称之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诊断和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疑点问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的加以研究。本文主要就是介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过程中的这些问题。1针对葡萄胎诊断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1.1葡萄胎的诊断方法在妇科临床实践中,经常应用到的便是B超,包括腹部B超、阴道B超等。同样,阴道B超在葡萄胎的诊断过程中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能够检测出肿瘤标志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读发展,医生很早就能对葡萄胎进行确诊,一般孕妇在妊娠第八周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确诊,一旦进行确诊就可以尽快采取措施,可以进行清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治疗措施清宫是治疗葡萄胎的主要方法,到底进行几次清宫应该根据子宫的大小进行确定,一般孕妇在怀孕十二周以下,可以进行一次清宫就能彻底清理干净,但是孕妇怀孕十二周以上,一般会考虑进行两次清宫。如果患者出现出血不多的现象,不宜应用缩宫剂,但是患者出血过多或者子宫已经很大的时候,就应该给患者应用缩宫剂,并且注意应该在准备吸宫的时候进行应用,不能提早也不能推迟,否则都达不到应有的疗效。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发现清宫次数越多,葡萄胎的恶变反而也会增多,所以出现葡萄胎时,并不能多次进行清宫。有的医学专家也提出了要对葡萄胎患者进行基因治疗,对葡萄胎进行的研究发现家族性的复发性葡萄胎的基因可能是NALP7,不过对该病的发生机理并没有得出较为确切的研究结果。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研究。
1.3危险因素有些医院对葡萄胎的治疗已经开始应用预防性化疗,预防性化疗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进行预防性化疗,而且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葡萄胎患者都适合于进行化疗。葡萄胎患者出现高危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子宫体积明显过大,一般都是大于停经的月份应该有的体积。第二,孕妇年龄超过四十岁,一般孕妇年龄过大发生葡萄胎恶变的风险会比低龄孕妇高出八倍左右。第三,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大于十的六次方IU/L。第四,孕妇曾经有过咳血记录。第五,孕妇通常会有巨大黄素化囊肿。第六,清宫一般是将小葡萄组织进行清理。第七,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诊不方便。2非转移性和低危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2.1诊断方法一般非转移性和低危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都能得到很好地治疗。不过,对于一些晚期的患者,而且已经出现了耐药性的患者,就不容易治疗了,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过程中这是一个难题,如何预防发生晚期、耐药并且伴有复发的患者发生进一步的恶化,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处理。通常,临床上,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会进行病情监测,在葡萄胎清宫前后进行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监测,同时有条件的还会在治疗出院之后进行随诊。监控主要采用对HCG进行测定,进行影像学比如B超的检查,还有进行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
第一方面,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测定的时候,一定要取得具体明确的数值,数据不能模糊,防止出现判断失误。第二方面,影像学的检查最好采用CT,而且是进行肺部的检查,因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最开始发生转移往往是向肺部进行转移。而且进行CT比进行X线检查效果要好很多,因为X线并不能检查到肺部很隐蔽的地方,而CT就能够检查到。在诊治过程中,不能单独凭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结果就进行确诊,因为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一个肿瘤变化的敏感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全部情况。所以,如果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现正常,也不能立即就停止治疗,还要进一步的利用其它方法进行最终的确定,对病情的好转进行最精准的判断。
2.2治疗方法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应该主要是进行化疗,而且化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不能盲目进行。充分了解患者的病症、晚期还是早期、是否发生转移等情况,并且了解患者的经济实力,在具体的确定治疗方案。3耐药性、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
3.1耐药性、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经过二到三个疗程治疗之后,如果进行监测还是发现HCG水平没有下降或者出现上升现象,或者进行CT检查发现肿瘤没有减小或者出现变大趋势,那么就可以判断患者是耐药滋养细胞肿瘤。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经过HCG监测,一切正常,而且临床症状也已经消失,痊愈之后回家,但是大约几个月之后,又出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上升,或者进行CT检查出现病灶,那么就是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3.2出现原因出现滋养细胞肿瘤耐药和复发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通过临床实践的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直接影响了患者出现耐药或者复发现象:第一,化疗的疗程时间不长,治疗所用的药物剂量并不充足。第二,对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并不合理、科学。第三,对患者进行化疗一定时间之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巩固化疗。第四,治疗过程中,用药等不规范,耽误了进行有效的化疗机会。第五,对患者进行痊愈检查的时候只是根据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判断,而没有根据CT等影像学检查就轻易做出患者痊愈的判断。
3.3治疗方法针对耐药性和复发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应该还是以化疗为主,当前,比较有效的化疗方法是EMA/CO。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而且是脑部转移的,如果出现耐药性,那么就应该采用联合手术进行治疗。4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进一步的加以研究,争取找到更好的解决措施,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参考文献
[1]袁梅,单萍,张慧芹,王言奎,张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成像与血清β-HCG联合诊断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妇科、普外科、腹腔镜、联合手术。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妇科、普外科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腹腔镜联合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同时处理多种腹腔疾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腹腔镜联合手术效果确切。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同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在腹腔内同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器官病灶的手术[1]。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多种疾病联合治疗的优越性。本研究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2月因妇科疾病合并普外科疾病而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92例,以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因妇科疾病合并普外科疾病而住院,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92例。患者年龄17~63岁,平均38岁。其中子宫肌瘤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37例;卵巢良性肿瘤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38例;卵巢良性肿瘤合并慢性阑尾炎7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胆囊结石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胆囊结石1例。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除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其余手术均为仰卧位。根据手术部位不同,分别将手术床摇至相应位置。取脐上或脐下缘用气腹针穿刺,注入CO2气体行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2~15 mmHg。先后放入套管和腹腔镜,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全腹检查,依据手术需要取5~10 mm的操作孔2~4个。一般先行上腹部手术,再行下腹部手术,先行无菌手术,再行污染手术的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且由不同学科的医师处理本专科的手术。
1.2.1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5例:患者取膀胱截石、头高足低位,脐下观察孔,剑突下3 m及右侧麦氏点上2 cm左右为操作孔, 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上钛夹或可吸收夹后切断、游离切除胆囊,将胆囊置于右侧结肠旁沟处。患者改为头低足高位,仍以脐下为观察孔,右侧麦氏点上2 cm左右及左下腹麦氏点相应位置为操作孔,依次电凝切断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悬韧带,剪开阔韧带及膀胱腹膜返折,下推膀胱,切断子宫动脉,转入阴式手术切除子宫。并将置于右侧结肠旁沟处的胆囊经阴道取出。
1.2.2 胆囊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患者取仰卧位,同上处理胆囊后及子宫动脉后,线圈套扎子宫峡部,旋切器切除子宫体,间断缝合腹膜覆盖宫颈残端,取出胆囊。
1.2.3 胆囊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17例:同上处理胆囊后,电极钩切开肌瘤表面,沿包膜完整剥除,剥离面止血后连续缝合子宫肌层。将较大的子宫肌瘤用子宫旋切器粉碎后取出。
1.2.4 胆囊切除术+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21例:同上处理胆囊;沿卵巢良性肿瘤包膜剥除,剥离面止血,取出胆囊和卵巢肿瘤。
1.2.5 胆囊切除术+单侧附件切除术17例:同上处理胆囊;电凝切断患侧输卵管及卵巢悬韧带,电凝切断或线圈套扎患侧卵巢固有韧带,取出胆囊及附件。
1.2.6 胆囊切除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电灼术9例:同上处理胆囊;剪刀剪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凝止血。
1.2.7 胆囊切除术+卵巢电灼术1例:同上处理胆囊;电凝卵巢表面,每个点电灼约5秒钟,穿透皮质,3~5 mm深,孔的直径2~4 mm。
1.2.8 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阑尾切除术5例:患者取仰卧、头低足高位,以脐下或脐上为观察孔,右下腹麦氏点及耻骨联合上方3 cm左右为操作孔,先剥除卵巢良性肿瘤;钛夹结扎阑尾动脉,紧贴阑尾侧电切阑尾系膜,阑尾根部线圈套扎,切除阑尾后电凝残端。取出卵巢肿瘤及阑尾。
1.2.9 单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2例:同上。
2 结果
所有行腹腔镜联合手术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185 min,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7.5~25 h,术后平均住院日(3.5±1.2)d。患者术后疼痛轻微,仅5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出院后1月、3月门诊随访,无异常发现。
3 讨论
跨科联合手术在传统开腹手术中早已施行,但常规开腹手术对相距较远的器官间的联合手术比较困难,常需延长切口或另行切口,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腹腔镜手术由于通过腹壁小戳孔完成手术,其手术器械较长,操作灵活,术野清晰,克服了常规开腹手术切口方面的局限性,扩大了操作范围,为腹部联合手术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2]。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涉及妇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为多学科间的合作及联合手术创造了条件。
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一次麻醉下同时施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术,避免了多次麻醉的风险,降低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它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戳孔的位置同时处理多种病灶,充分利用了腹壁穿刺孔,一孔多用,同时腹腔镜的视野开阔,可对腹腔内的任何部位进行探查,体现了腹腔镜手术机动灵活的优越性。一次手术解除了多种疾病,而不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深受患者欢迎,减少了重复支出,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联合手术能明显减少开腹手术或多次腹腔镜手术所造成的肠粘连。Tittel[3]等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后粘连。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手术领域,有利于发展和普及。
腹腔镜联合手术应用范围广泛,但仍应遵循大外科手术的一切基本准则,一般遵循先上腹部后下腹部,先难后易,先行无菌手术,再行污染手术的原则。先切除的标本应放入标本袋中,等其它标本切除后一并取出,可节省手术时间[4]。腹壁的戳孔位置要便于多个病灶的手术操作,在确定脏器病变部位后,全面考虑各操作孔位置。如上腹部、下腹部联合手术时,可将肋缘下操作孔位置降低,便于对下腹部病灶的手术操作。应有明确的联合手术的各学科疾病的手术指针,不应无原则扩大适应证范围,合理安排手术顺序,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腹腔镜联合手术时同时涉及普外科、妇科等多个专业,由于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特点和逐渐成熟的腹腔镜联合手术经验,使多系统、多脏器外科疾病的联合手术成为可能。但目前仍应重视专科性,由专科医生为主处理各专科疾病,保证手术的安全,不能擅自盲目独立跨科操作。并且在术前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字同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研究由于严格掌握了联合手术适应证,既重视专科性,又共同管理患者,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深入,只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合理设计联合手术方案,充分发挥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扬长避短,坚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腹腔镜联合手术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训如,田伏洲,黄大熔.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75.
[2] 王秋生,邓绍庆,李恩宽,等.腹腔镜联合手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84.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4
我国从1998年开始试行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医疗水平。临床能力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2]。临床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是临床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能力、诊断治疗、临床技能、决策能力等内容,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对于妇科肿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思维与决策能力必须与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临床科室是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基本单位,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3]。我们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妇科肿瘤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妇科肿瘤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例的诊疗工作。因此,我们着力抓好科室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以导师负责制分别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由科室主任和导师共同参与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每年安排一名教学秘书主管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的落实,由科主任指派专人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包括完成管理一定数量的病例,达到一定水平的技能操作例数等,必要时需要轮转相关科室,以提高对妇科肿瘤的诊治水平。最后,由科室主任和导师负责研究生临床轮训期间的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这是保证和提高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4]。
二、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重要性
2000年,教育部下发教研(2000)1号文件,即《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办下发[2000]75号文件《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的通知》,逐渐规范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管理。为了执行文件的精神,妇瘤科主任提出了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妇瘤科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有的来自二级甲等医院,有的来自乡镇卫生院,有的是住院医师,有的是主治医师,有的已经是副主任医师,有的是既往工作以妇科为主,有的是以产科为主,有的是计划生育为主,有的是不孕不育研究为主,很多研究生入学前很少接触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他们的临床能力差异较大[5]。病案讨论教学法能够在短期内较全面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这教学法有如下的优点。1•把最新的妇科肿瘤诊治指南运用到病例讨论中,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临床与科研的视野。2•在病案讨论教学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授课效果。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了在病案讨论中做到论据充分,学生必须围绕有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基础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主动独立思考。4•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能力。病案讨论教学法通过思考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对病情剖析、归纳和总结。5•教师教学、临床与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在病案讨论课前认真备课,只有教师尽可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新进展、新动向,才有能力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临床分析和思维的能力。
三、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运用过程
1•科主任组织教师编写教学病案。在采用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之前,由科主任组织,各位导师和科内全体医师参与,明确该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安排每一位教师编写临床病案,对病例提出适量相应的问题,涉及基础知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随访、预防等相关知识,然后给出答案。教师为了编写病案讨论式教学病案过程中,除了需要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积累病例和临床经验外,还要查阅该领域在国内外的进展,甚至某些疑难病例分析的书籍,有利于教师教学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拓宽了科研的视野。
2•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用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病案讨论中,将某患者的年龄、主诉、现病史、月经婚育史、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等资料真实地提供给研究生,要求他们对病例特点进行总结,通过临床诊治思维和查阅最新进展,回答相应问题,对该疾病给出最合理的诊治方案,并且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妇科肿瘤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病种虽少,但可以编写成用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讨论式的教学病案可以达到几十个,覆盖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浸润癌,治疗中未控的肿瘤,治疗后复发的肿瘤等。例如,在编写子宫绒癌的病例教案时,我们会提到最新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诊断的标准,低危组和高危组的一线化疗方案,疗效判断,停药指征,肺转移病灶的切除指征,耐药和复发的诊断的标准,耐药和复发的患者的治疗,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绒癌最新的基础研究成果等问题,这些都是目前子宫绒癌方面热点和难点的论题。
讨论前通过查阅病历、检查病人或病案资料印发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讨论前准备时间。通过宽松和愉快的讨论,研究生能获取更多新的相关知识,了解到目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阔了他们开展临床科研的思路,提高了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了这些问题的回答,学习了循证医学用于绒癌的诊治,研究生很快提高了对绒癌的诊治水平,解决了病房查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研究生毕业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能很好的表现出通过接受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后良好的临床决策能力。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对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通过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方法,犹如给学生“授人以渔”。很多研究生毕业后,也把我们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运用到他们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的需求,科主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
例如,有研究生提出很有必要及时掌握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治热点和难点问题,科主任就会组织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研究生讨论复发性卵巢癌的病案,研究生很快就掌握了复发性卵巢癌的定义、分类、诊断、处理和注意的事项,并且了解到复发性卵巢癌的科研的前沿问题。经常根据研究生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例如,有一位研究生的课题是“宫颈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循证研究”,教师的教学病案需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宫颈癌治疗的基本模式、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治疗选择、宫颈癌手术的分类及适应症、宫颈癌根治手术的范围、腹后腔淋巴结淋巴清扫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宫旁组织及韧带的切除范围及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影响宫颈癌手术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保留生理机能的宫颈癌手术现况、宫颈癌根治微创性手术的现况、术前辅助治疗对宫颈癌手术的影响、宫颈癌手术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宫颈癌手术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通过对该问题的学习,使学生对“宫颈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循证研究”课题不再陌生,更有利于研究生课题的开题报告、课题计划的执行、论文书写和论文答辨。所以,通过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用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不仅帮助研究生解决了临床常遇到的难点问题,而且提高了科研水平。
我们在进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学生的临床成绩包含闭卷考试的临床专业成绩、由专家组组织考核的临床操作考试绩和平时成绩三大部分,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平时在病案讨论中的综合表现来评定。由于这种教学与学生的成绩挂钩,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病案讨论式的教学的主动参与性。在实践中,通过病案讨论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迅速提高,表现为闭卷考试的临床专业成绩和临床操作考试绩同时提高,考试成绩令人满意。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5
临床数据显示,相较于胰腺癌4.3/10万的发病率,宫颈癌的发病率高达14/10万,同时,中国宫颈癌患者数量占了全世界的1/7。可见,在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高且患者数量多。而与此同时,宫颈癌患者年轻化已成为了一种临床趋势。王教授介绍:“我们这里收治的最年轻的患者仅二十出头,30%的患者都在四十岁以下。”
过早性生活、不良性生活等造成的人瘤状病毒感染一直是被人们所诟病的造成宫颈癌的罪魁祸首。王教授还补充道:“吸烟、生活压力大、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增加肿瘤的发病率。肿瘤发病并不是单因素的,而是网格化的,多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果。以上因素加起来造成了如今宫颈癌发病率高且患者年轻化的状态。”
常规筛查:早期发现宫颈隐患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并列为妇科的三大肿瘤。不同的是,宫颈癌是唯一能通过早期筛查做到早期发现并干预的疾病。”谈及早期干预,王教授指出宫颈癌区别于其他妇科肿瘤诊断的三大优势:
检查方便 不同于卵巢位于盆腔的深处,宫颈的检查相对方便,通过扩阴器就能暴露宫颈做相关检查。
早期症状明显 不规则阴道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是宫颈癌的早期症状。相较于很多癌症早期时没有太多明显的症状,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明显且典型,较易引起患者的重视。
检查手段丰富 巴氏涂片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环形切除术、电子阴道镜、人瘤状病毒检测等一系列检查手段,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帮助,王教授表示:“宫颈检查作为常规体检中的一部分,很多女性都会做,一旦发现异常即可做进一步检查。所以我们都应该养成每年体检的习惯。”
微创手术:跨入机器人时代
以往,宫颈癌患者面临的就是切除子宫的开腹手术,虽然彻底摘除病灶,但对患者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宫颈癌的一项常规手术方法。当问及宫颈癌的微创手术时,王教授兴致勃勃地列举了其三大优势:
术中出血量小 以往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一般情况均在800~1 000毫升。而如今在腔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出血量大大降低,一般出血都不会超过50毫升。
对患者损伤小 微创手术对患者整体造成的损伤比较小,患者恢复快,一般两三天后就能下床活动。美国等国家还将其列为日间手术处理。
术中视野清晰 由于盆腔位置较深,以往的开腹手术视野暴露不清晰,给手术操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在如今的微创手术中,在腔镜放大效应的帮助下,盆腔视野暴露清晰,操作更自如,对于精细化的操作更是如虎添翼。
2014年,仁济医院妇科手术在微创手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跨入机器人时代,应用第三代达芬奇机器人SI系统成功完成多例手术。王教授解释说:“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二维图像系统相比,机器人系统展现的是3D立体视野,对盆腔器官暴露得更加清晰,操作的精准度也更高。机器人的手臂能360°旋转,在盆腔里操作更加自如,可更彻底地清扫淋巴,同时,进一步保证了盆腔内血管、神经的安全性。”
打破常规:生育、治愈不再是艰难的抉择
以前,对于宫颈癌患者,生育和治愈只能是二选一的抉择。最为人熟知的是香港歌星梅艳芳,当她最初发现自己罹患宫颈癌时,因试图保留生育功能而不忍切除子宫行根治手术,最终在四十岁时香消玉殒,让人唏嘘不已。
而如今,宫颈癌手术不再是简单的“一切了之”,彻底断绝患者做母亲的机会,而是根据患者的年龄,分期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据王教授介绍,部分有生育需求且宫颈癌早期的患者可以仅切除子宫颈,保留子宫,目前仁济医院临床上已完成了十例案例,术后成功怀孕者亦有先例。王教授解释道:“保留子宫的根治术将成为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我们还可以在手术中将子宫体拿出体外,在磁共振下做引导切片,从而精准地切除病灶。在肿瘤切除后,子宫再被植入患者体内。这样既完全切除了病灶,又保留了完整的子宫,保证了患者将来的生育要求。”
通过手术,早中期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良好,辅以一定的放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那晚期患者是否就无计可施了呢?对此,王教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随着新辅助化疗方法的提出,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样也能做手术。”晚期患者可以先用化疗药物,使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再行手术,不仅为手术争取了时间,还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
“以前临床认为放疗对手术是一种禁忌。放疗对盆腔组织造成的损伤,在术中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但是我们现在和放疗科合作,积累了超过10例放疗后做手术的病例。从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几项综合指标来看,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王教授不无自豪地介绍到,“随着综合疗法的不断改进,手术的精准度将不断提高,宫颈癌的预后也在改善。”
良好的医患关系:无惧背水一战
当谈及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时,王教授直言道:“医患之间应该是没有矛盾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治愈疾病。”为此,王教授讲述了一段颇为惊险的经历。曾经有一名宫颈癌晚期患者,跑遍全国各大医院均不得治,多次辗转后找到王育教授看诊。王教授发现,患者癌症已到晚期,只能接受放化疗治疗,但是患者本身还有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三项指标降低,如接受化疗很有可能面临严重的骨髓抑制,出现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为此,王教授对患者及其家属表示:进行治疗就是一场博弈,一旦成功皆大欢喜,但风险时刻都会发生;反之就是彻底放弃治疗。所幸,在患者充分的信任下,治疗在风险中顺利开展,目前患者处于良好的康复阶段。
王教授总结道:“医患关系如果继续紧张下去,只能导致医疗效果越来越差。在充分沟通、患者信任的基础上,医生的选择会更纯粹。良好的医患关系,能更好地让我们一同专心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更好地治疗疾病。”
封面人物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6
赵素芬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 染料木黄酮,是一种从豆类植物中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染料木黄酮对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癌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在此简述了染料木黄酮对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192-03
[作者简介]杜泽清(1989.10-),女,河北阜城人,硕士,妇科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电子邮箱:kafeishuizhu@163.com。
染料木黄酮( Genistein) 又称染料木素、金雀异黄素,其化学名为4,5,7-三羟基异黄酮,是一种弱植物雌激素,来源于豆科植物的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Genistein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雌激素样作用、抗雌激素样作用、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调节信号通路等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在此综述了近年来Genistein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为妇科肿瘤的诊治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Genistein与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第三位,而病死率却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由于卵巢体积小,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且早期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等,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组织修复过程,最近研究表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和炎症反应信号通路有关,Leizer等[3]证实NF-kB是与凋亡信号转导有关的核转录因子,能刺激卵巢癌细胞持续性分泌促炎因子和促肿瘤生长因子,促进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NF-κB抑制剂可以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诱导卵巢癌干细胞(OCSCs)死亡。OCSCs是卵巢癌复发和耐药的根源,使用NF-κB抑制剂可防止卵巢癌复发,推测NF-κB通路是可能是肿瘤化疗耐药的途径之一。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已经证实MDA-7/IL-24是NSAID诱发前列腺癌,乳腺癌,肾癌和胃癌细胞凋亡的重要炎性介质,MDA-7/IL-24是NSAIDs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本质,Zerbini等 [4]研究不同种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发现联合应用NSAID与NF-κB抑制剂,能增强NSAID介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抑制卵巢癌细胞分化和增殖。
某些肿瘤的发生是通过微生物依赖机制触发炎症反应。chend等[5]发现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蛋白常常缺失或突变。特异性炎症信号通路中,P53蛋白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肿瘤微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导致肿瘤的发生。肿瘤干细胞(CSC)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逐步分化,CSC分离及鉴定有助于确定肿瘤微环境在促进肿瘤转移和复发中的作用,其通过一定的抗炎物质活性调节肿瘤微环境。Chend的实验进一步发现 Genistein能稳定p53蛋白,活化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从而诱导细胞凋亡,防止或延迟化疗耐药,此外还发现 Genistein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6α的形成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细胞周期的停滞导致细胞增殖停止,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genistein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既可在G2/M期也可在G0/G1和G1/S期,这与不同细胞系有关。Ning等[6]研究7-difluoromethoxyl-5,4´-di-n-octylgenistein (DFOG,genistein衍生物) 作用于卵巢癌细胞分子机制,发现DFOG比Genistein抗肿瘤活性更强。体外实验证实,DFOG对COC1和SKOV3细胞的活性最强。DFOG和Genistein均将COC1和SKOV3细胞阻滞在G2/M期,Genistein除了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的生长外,还能加速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实验进一步发现,FOXM1是调控细胞增殖的重要转录因子,DFOG通过下调siRNA介导的FOXM1蛋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推断FOXM1可能是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Ahmed等[7]发现在4种多重耐药的卵巢癌细胞中,Genistein的衍生物ITB-301能明显诱导微管蛋白解聚,阻滞有丝分裂过程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ITB-301是通过诱导siRNA介导的BUBR1蛋白发挥细胞毒性作用(BubR1蛋白是一个多结构域蛋白,主要调控细胞有丝分裂前中期向后期转化过程)。 ITB-301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蛋白剂,可用于例如乳腺癌,卵巢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等多种多药耐药性的肿瘤中。推测Genistein诱导微管蛋白解聚,可能是影响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途径之一。
2 Genistein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高发癌症,病死率位居第五位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阶段、多基因调控异常的过程。已有研究表明人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HPVl6,HPVl8。
2.1 免疫调节功能可能是Genistein的抑癌机制之一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炎性疾病,用来研究多发性硬化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Genistein能逆转EAE的临床症状。Castro等[8]人对EAE的临床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脑细胞中Foxp3(+)CD4(+)的增加,CTLA-4(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的表达和IL-10的表达增强,获得的数据表明,TDG(7-O-tetradecanoyl-genistein ,一种得到的酯化的Genistein)治疗后的EAE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提示Genistein能增强免疫功能,Genistein可以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肿瘤中发挥作用。Ghaemi等[9]为了研究Genistein的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对TC-1肿瘤细胞株处理后的成年雌性C57BL/6小鼠的免疫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使用Genistein后,淋巴细胞的增殖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显著增加。此外,Genistein也显著增加γ-干扰素(IFN-γ)的治疗效果。表明Genistein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细胞的溶解活性和IFN-γ的产生等过程抑制肿瘤的生长,推测Genistein对HPV相关的宫颈癌发挥保护性免疫调节作用。
2.2 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Genistein的抑癌机制之一
异黄酮主要包括Genistein和大豆苷元, Genistein是大豆中异黄酮的主要成分, 而且活性也最强。Xiao[10] 等研究大豆异黄酮衍生混合物( 包括71% 大豆苷元, 14.3% genistein and 14.7% 大豆黄素)对HeLa细胞的影响及其机理。 结果显示,大豆衍生异黄酮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抑制HeLa细胞生长,从而提出了天然大豆衍生异黄酮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的宫颈癌的化疗药物,并证明异黄酮物种之间存在交叉协同作用。
2.3 表观遗传学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不依赖DNA序列改变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而是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对基因组进行调控。DNA甲基化包括基因组整体去甲基化或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去甲基化可导致原癌基因活化,而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沉默,抑癌基因低表达[11]。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的DNA已经成为癌症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分子标记物和靶点。Jha等[12]用20μM Genistein处理宫颈癌SiHa细胞,发现其通过诱导DNA高甲基化而激活RARβ2基因(维甲酸受体,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过程维甲酸能逆转癌前病变,抑制继发性肿瘤的形成 ),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作用。
2.4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现在已经有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以铂类为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方案,能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生存率,使宫颈癌复发危险度下降40%~60%,死亡危险度下降了30%~50%[13];然而,铂类是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广谱抗癌药物,其毒副作用极大,不仅杀伤癌细胞,也严重损坏正常细胞,对人体重要的脏器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减轻和消除宫颈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又能提高治疗效果,是宫颈癌临床治疗的至关重要的部分。Genistein能增强顺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不增加细胞毒性,已被用来作为化疗辅助药。Sahin等[14 ]在Genistein和顺铂的临床试验中发现,Genistein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Akt / mTOR两条细胞生长和抗凋亡信号通路,增强顺铂的抗肿瘤活性。Genistein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毒的营养剂,与顺铂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3 Genistein与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生殖内分泌失调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着相关性,而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
Genistein是一种大豆制品中弱的植物雌激素,由于其结构上类似雌二醇,能低亲和地结合雌激素受体,具有某些雌激素样作用。在激素敏感性癌症中, Genistein和雌激素同时作用与靶器官,共同竞争雌激素结合受体,降低了激素敏感性癌症的发病率,具有抗雌激素作用。然而,最近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饮食中的大豆可以防止子宫内膜癌,并证明其中Genistein起主要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矛盾的。Sampey等[15]研究Genistein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证实由基质细胞旁分泌生长因子产生的雌激素能引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Genistein可能通过激活基质细胞雌激素受体ERβ 而抑制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Genistein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癌的辅助剂。
最近已被证实在各种类型的细胞中Genistein,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制器,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组和DNA甲基化,激活肿瘤抑癌基因或癌基因[16],应用在癌症中预防和治疗方面,但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尚未确定。Matsukura等[17]观察Genistein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影响。用 Genistein口服喂养切除卵巢的小鼠1周,发现Genistein 诱导启动子促进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DNA去甲基化,引起子宫内膜轻度增生, Genistein,在SF-1基因启动子多个CpG位点,在正常子宫内膜中这些位点广泛甲基化,引起基因表达沉默,相反这些位点去甲基化会导致子宫内膜细胞过度增殖。与子宫肌层侧对比,Genistein,介导的启动子脱甲基化主要发生的子宫内侧,说明表观遗传变化主要表现在再生细胞,由高分辨率的熔解方法进行了筛选,发现Genistein只能反馈调制部分的子宫内膜细胞。
4 结语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及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Genistein具有高效、广谱和安全的抗癌效果,现已成为国际抗癌药物的研究热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NCI)已将Genistein列入抗癌新药临床应用发展计划之中,在研究genistein应用于人体时,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genistein治疗剂的制定、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等。综上,Genistein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物,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Banerjee S, Li Y, Wang Z, et al. Multi-targeted therapy of cancer by genistein[J]. Cancer letters,2008 , 269(2): 226-242.
[2] Li QS, Li CY, Li ZL ,et al.Genistein and its synthetic analogs as anticancer agents[J].Anti-cancer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12,12(3): 271-281.
[3] Leizer AL, Alvero AB, Fu HH,et al.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the NF-κB pathway in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J].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2011 ,65(4): 438-447 .
[4] Zerbini LF, Tamura RE, Correa RG, et al.Combinatorial Effect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NF-κB Inhibitors in Ovarian Cancer Therapy[J].PLOS ONE, 201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24285.
[5] Chen SS, Michael A, Butler-Manuel SA,et al.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a potential role of antiinflammatory phytochemicals[J]. Discovery medicine,2012 ,13(68): 7-17.
[6] Ning Y,Li Q,Xiang H,et al.Apoptosis induced by 7-difluoromethoxyl-5,4´-di-n-octyl genistein via the inactivation of FOXM1 in ovarian cancer cells[J].Oncology reports,2012,27(6): 1857-1864.
[7] Ahmed AA, Goldsmith J, Fokt I, et al.A genistein derivative, ITB-301, induces microtubule depolymerization and mitotic arrest in multidrug-resistant ovarian cancer[J].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2011,68(4): 1033-1044.
[8] Castro SB, Junior CO, Alves CC,et al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and improved prognosi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fter O-tetradecanoyl-genistein treatment[J].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12 ,12(2): 465-470.
[9] Ghaemi A, Soleimanjahi H, Razeghi S,et al.Genistein induces a protectiv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in a mouse model of cervical cancer[J].Iran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2 ,9(2): 119-127.
[10] Xiao JX, Huang GQ, Geng X,et al.Soy-derived isoflavones inhibit HeLa cell growth by inducing apoptosis[J].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Dordrecht, Netherlands),2011 ,66(2): 122-128.
[11] Ehrlich M, Lacey M.DNA hypomethylation and hemimethylation in cancer[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2013,754: 31-56.
[12] Jha AK,Nikbakht M,Parashar G,et al.Reversal of hypermethylation and reactivation of the RARβ2 gene by natural compounds i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s[J].Folia biologica,2010,56(5): 195-200.
[13] 沈铿, 孙建衡, 曹泽毅,等. 国际妇产科联盟妇科肿瘤2009年分期的临床意义研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0).
[14] Sahin K, Tuzcu M, Basak N, et al.Sensitiz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 to Cisplatin by Genistein: The Role of NF-κB and 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s[J].Journal of oncology,2012: 461562.
[15] Sampey BP, Lewis TD, Barbier CS, et al.Genistein effects on stromal cells determines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in endometrial co-cultures[J].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2011 ,90(3): 257-263.
[16] Zhang Y, Chen H.Genistein, an epigenome modifier during cancer prevention[J].Epigenetics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NA Methylation Society,2011 ,6(7): 888-891 .
[17] Matsukura H, Aisaki K, Igarashi K, et al.Genistein promotes DNA demethylation of the steroidogenic factor 1(SF-1) promoter i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1,412(2):366-372.
(收稿日期:2013-12-08)
文写作技巧——题名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