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系统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系统设计范文1
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速国道干线与城市内部道路均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速度快、交通承载压力大、信息化程度低等特点,难以满足现代道路交通体系的数字化要求,迫切要求构建便捷、高效、实时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本文以ArcGISEngine开发环境为基础,对道路交通信息系统与ArcEngine组件式平台拟进行概要阐述,并按照软件设计的相关原则,对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功能模块设计。
关键词:
ArcGIS;Engine;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开发
当前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规模不断增大,以机动车保有量为代表的道路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纷纷通过限号形式来减缓道路载荷。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道路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数据自动化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利于构建时空一体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Engine作为GIS嵌入式二次开发平台,可摆脱ArcGIS提供组件式多类型开发应用程序接口API,同时可与MicrosoftVisualStu-dio系统编程集成开发环境相融合,基于Microsoft.NET进行多类编程语言下的模块式开发。以GIS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ArcGISEn-gine平台将交通路网与道路设施等空间信息、车载流量与基础设施等属性数据同航摄影像、多媒体监控数据等有效衔接,实现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相关的采集、编辑与分析,采用GIS最短路径、道路畅通度算法等优化选择合理的交通线路,完成公交布线与站点布设等工作,同时融合多媒体监控手段,实时显示热点路况信息,科学指挥道路交通。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从应用层面分析,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受众群体分为交通管理方与车辆应用客户方,其中本文所探讨的基于ArcGISEngine的应用系统主要为交通管理方的C/S客户端,具体车辆客户端则可采用基于Android、ios或WindowsMobile平台的APP软件;从系统设计的原则分析,应坚持安全性、共享性、可拓展性与可维护性的原则,提升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发展。作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道路空间与属性信息为基础,在确保系统不同用户权限的条件下,提供地图量测、空间漫游、数据维护等功能,检索酒店、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相关位置,并根据摄像头监控热点交通流量、密度数据,同时借助GPS定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公交、出租等公共车辆提供位置相关服务。
3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总体与功能模块设计
开展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前,按照相应的数据标准采集空间影像数据、基础线划图与专题交通资料,经裁切、镶嵌与校准等流程完成数据的标准化预处理,并导入系统平台空间基础数据库中,按照点、线、面要素分层,细化停车场、公交站点、高速、铁路与公路等要素信息,其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分层如下:
(1)系统分库: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数字高程DEM与正射影像DOM数据库、数字线划DLG与遥感栅格DRG数据库,以及系统元数据库。
(2)系统逻辑分层库:以DLG数据库为例,可分为居民地、水系、道路、植被、地形等数据库分层要素信息。
(3)系统逻辑底层:包含点、线、面、注记与多媒体层等相关信息。
根据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框架,其总体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电子地图服务模块、公共信息服务模块、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模块。系统空间数据库GeoDatabase导入Shape、栅格、属性表等相关空间数据与属性文件,管理客户端采用地方坐标系进行配准建设,以便于后期交通设施数据的更新与维护,针对公共信息服务模块,采用经脱密处理的电子地图和遥感数据,以确保数据空间位置安全。关于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电子地图服务模块。利用ArcGISEngine地图工具集组件,在VS开发平台可便捷的实现图层控制、热点注记、空间量测等功能,实现对ArcInfo、Shapefile、GRID等数据格式的加载编辑。
(2)公共信息服务模块:重在提供空间位置检索、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功能,利用ArcGISEngine的类库资源,通过ToolbarControl和VS系统中的DataGridView、Find控件完成相关地图数据的检索功能,查询要素属性信息。
(3)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模块: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空间数据检索出的要素可进行相应的聚类分析或数值统计;关于空间分析功能,其主要涉及最短路径分析与缓冲区分析,根据交通需求量、流通量的变化,进行最短距离、最短时间的计算或识别相关地理实体对周边地物的影响区间,空间缓冲区分析实现的部分代码
4结语
作为涵盖测绘信息采集处理、计算机软件编程和数据库建设等多行业学科融合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ArcGISEngine组件式开发平台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设计,明确了系统的相关服务功能,构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莹.ArcGISEngine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城市勘测,2006(02).
[2]张国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交通监控领域里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3]谭健妹,刘清君,邹小梅.基于GIS的交通事故信息系统研究[J].山西科技,2007(01).
[4]李红,沈冬.基于ArcGlSEngine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04).
信息系统设计范文2
关键词:气象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1 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
1.1 气象信息系统的概念
气象信息系统是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气象业务的公共技术基础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通信与网络、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共享、数据处理与管理、探测数据质量控制、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研究、气象技术装备管理、气象仪器的计量检定、技术保障等。气象信息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存储、交换与分发各种气象信息和相关非气象信息。承担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数据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信息存储与信息共享服务。
气象信息系统还负责收集、处理、存储、交换和分发各种气象信息和相关非气象信息。承担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数据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的服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服务等。在通信网络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介质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这些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1.2 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来说,其中系统的站点分布和数据传输尤为重要,所以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来说,要充分考虑站点分布和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在考虑这些影响站点分布和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中,由于山西省水资源不是很丰富,空气也比较干燥,这些因素对于山西省交城县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清楚。对于山西省交城县的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来说,其安全性和快捷性不可缺少,这些对于现代的气象信息的传输和共享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来说就比较复杂了,在气象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中,会有大量的数据进行不间断的传输,这些数据会在各个的气象传感器、水文水质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之间来回传送,所以对于数据传输要特别的重视考虑。在气象信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大气中水分的含量,这些对于气象信息的精确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才不会破坏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功能。
2 气象信息系统的研究
2.1 基于b/s结构的气象信息系统
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中的基于b/s机构的气象信息监控系统来说,这个b/s结构的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系统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可以时时的针对大气中的气象信息的最新信息进行监控,对于数据采集、传输一体化的监控系统设计来说,b/s结构显得特别优秀。由于气象信息系统需要监控仪器的高精度要求,这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可以非常好的满足这个要求,当然稳定性能也非常好,所以在针对整个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要认真的研究这些影响因素。
基于b/s结构的气象信息监控系统对于气象信息系统来说无疑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气象信息时时监控系统非常的稳定、高效率,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说来,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对于气象信息系统来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也是气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是基于多种传感器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对于大气中的气象信息的微妙变化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检测到。这些对于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2 对于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研究
对于气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的数据库设计与结构来说,这些方面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库是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更加的稳定,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更加的优秀。在数据库的设计与结构中,数据库管理模块、人工操作管理模块、数据库参数及用户设置、数据记录的增加和删除、用户管理、数据备份和还原等都必须认真的考虑在内,这些模块在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笔者会根据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不同情况对数据库的设计与结构中的不同模块进行针对性的说明概述。
首先是数据库管理模块,这是数据库的设计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的任务就是管理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这个模块的功能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是人工操作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中,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各种不同功能的操作,这对于数据库的人工操作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数据库参数及用户设置的模块则要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具体进行设置,在这个模块中数据库参数及用户设置是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情况而定的。数据记录的增加和删除模块在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用户管理和数据备份和还原对于整个气象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大影响。
3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做了具体的概述,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来说,需要经历水分自动站系统的建设、基于b/s结构的监控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和性能测试过程,这些过程对于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最后对本文进行一些总结,在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相应的解决,这样设计出来的气象信息系统才能更加的准确和安全,对于气象信息的监测才能更加的高效,才能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信息系统设计范文3
【关键词】教学评价;信息系统;系统设计;信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68―04
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在课堂教学考评、师德评价及教师评学等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教务系统建设和教学评价平台开发利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学评价信息反馈和再利用方面则差强人意,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开发,信息的利用仅仅停留在职称评定,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教师个人评定等较为简单的结论认定,教师在一个学期授课后有时也不能立即了解到学生对自己的评语和建议,渠道和信息平台的缺失从不同侧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评价应用的发展要求。如何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评价信息资源,构建一个全面、安全、便捷的评价信息系统,为教师和教育管理提供及时、全面的参考信息,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水平,是高校教学评价管理工作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 教学评价信息的现状
教学评价信息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附加值,信息数据流向,信息开发程度将影响到教学质量管理实效与教学管理的决策。
负责教学评价具体事务工作的机构一般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评价进行时通常利用现有的教务系统,读取学生选课等信息进行评价操作,在汇总校、院两级督导及按比例综合统计结果方面,易用性较差或功能简陋,难以全面直观的反馈评价信息。有的院校因为评价设计较为特殊,甚至不得不独立运行一套评价系统,其生成的统计结果和评价信息在与教务系统或其他数字化校园平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方面,难免会有不兼容等现象,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与讨论较多的教务系统相比,评价信息系统应属于其一个子系统或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一部分,在当前信息管理意识和信息应用经验都还较缺乏的阶段,评价信息的应用实践也存在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1]。
1 技术管理失范
教学评价信息作为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反映,需要在单点登陆、数字化校园融合、信息跨部门跨数据库关联、访问权限设计等方面有全面的考虑,尤其对一些评价信息涉及教师个人隐私,需要较好分权查看。然而在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评价信息只能停滞在简单的人工查询阶段,即使有相应的查询系统,也与其他的信息系统是相互割裂开的孤立的小网站,信息与共享缺乏整合,局限了评价信息发挥作用的效力。
2 内容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
随着信息查询在教师、管理人员中的普及,制约系统效率的主要原因不再是技术的先进或功能融合,而在其内容和服务。教师在获取某一种量化评价的结论后,还希望进一步获悉评价中其他完整的细节,如评价方案中每一项指标的平均分,学生的原始评语,督导的听课建议等,这些信息也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动力和依据,反馈信息的全面、及时又会进一步要求信息系统能提供个性需求的报表、导出等功能。内容更新和功能扩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以不断完善的认真态度,及时响应教师的需要,从而达到教学质量评估的目标。
3 模式简单,未能体现评价信息的内联性
评价信息系统不同于普通的信息查询系统,它发挥反馈评价信息的基本功能,提供评价结论的基本情况查询,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状态呈现的综合信息平台,即能客观反映评价,也要能在评价之内形成连续的教学工作状态图表或趋势分析,以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发现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各种潜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可能。
4 学生获取评价信息的不对称
学生与教师分别作为评价主体和对象,在评价信息获取中处于不对称的地位。教师作为被评价对象,通过人工或网络查询,均能获知评价的结果,而学生作为参与评价的主体,既是评价结果受益者,也应享有评价信息知情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获知是极有限的。一方面,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能及时对等反馈,另一方面,在相应的反馈机制中,也忽视了学生群体,既使有的高校较好的编印了评价结果汇编等物化材料,也由于各种客观限制和顾虑,仅有极少数学生能查阅。评价信息的不对称,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评价工作的意义与效用,对评价制度产生潜在的负面看法,同时在选课时也无从比较。
二 教学评价信息系统设计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质量的问题和因素,为决策者提供改革的思路,为教师提供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指向,因此,需要引入评价信息的反馈、分析和诊断的功能。教学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遵循软件、网站的一般流程,即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编码测试、上线运行等,通过探索尝试和分步骤开发应用,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可为教学相关信息的聚合和应用提供参考。
1 开发模式――二次开发
大多数高校已运行有现成的教务系统或其它数字化平台,评价信息系统中所涉及的师资信息、开课信息、学生信息等已在这些原有系统中存在,并有专人维护,因此若利用原有数据和平台,重点开发评价信息的展示功能和页面,不仅能充分满足数据标准与共享的问题,同时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在系统自身的兼容和扩展性,与原有数据系统的对接也较好满足单点登陆的要求,在最大限度同步利用已有数据时,使学生对应选课信息查询评价结果成为可能,与原系统的认证模块对接,也能避免上一套系统用一套帐号密码的重复不便和资源浪费。
根据学校的实际,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自主开发或联合校外企业量身定做来实现二次开发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在开发队伍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后期维护的保障,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都需要有持续的维护和不断完善。
2 技术方案与难点
C/S和B/S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技术模式。基于C/S模式的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中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必须使用客户端这样特定软件才能使用,作为一个查询偏重的系统, B/S模式更具优势,B/S架构位于服务器端,任何一台计算机通过浏览器即可轻松登陆和获取信息。
对于二次开发的这样一个B/S系统,可以选择较为流行的Linux+Apache+PHP+MySQL或Windows+IIS+ + SQL Server两种动态网站编程组合。这两种组合都具有快速开发的特点以及与原有数据系统集成的扩展性,对用户基数较为稳定的高校,这种架构完全能满足要求。系统实现过程的典型难点――跨库数据关联。因为评价信息和教师、学生等基本信息来源于现有的评价系统或教务系统,所需实现的信息分析和结果查询需要与原有数据源建立关联。解决办法是设计简化的本地表,在人工操作指令下,选择负载较低的午夜或其它数据系统不活跃的时间进行跨库信息提取,程序将经过运算、分析后的信息以结果形式存储在本地数据表,而不是复制数据源中的基础数据,如此,即避免了使用时再进行运算分析产生的长时间等待,确保了使用数据的唯一性来源,减少了冗余数据,也提高了查询分析效率。
3 设计目标和功能
基于前文分析,本系统基于B/S模式,利用原有教务系统已有数据库和认证模块、评价模块,重新定义数据统计、分权限等功能,使其能在已有系统基础上实现单点登录,并根据不同权限划分,查询当前与历史评价数据的信息系统。
高校教学评价信息系统在功能模块上由网站子系统、评价信息分类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为教学评价信息系统功能框架示意图。
(1)数据处理。数据是评价信息系统的根基,通过跨库关联提取必要的评价原始记录,进行处理形成新的信息集合,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继而作为各种分析和报表的信息来源,数据处理模块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系统发挥效用的能力。
(2)报表。报表的种类和分析的程度需要有充分的设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的分析结果,结论可能是不同的,这将有利于教师或相关部门、领导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报表信息的,基于分权限认证,教师本人、学院领导、职能部门及校领导身份均分配不同范围的查询权限,以全面把握院系或全校的教学状况。基于日常需要,还提供所有历史评价结果汇总打印,详细评价信息打印等实用功能,满足不同情况下数据服务的需要。
(3)网站子系统。主要提供系统前后台信息及权限设置,如操作须知、通知公告、制度汇编等评价相关动态信息,以及不同角色的权限设置。在内容布局和界面设计中,菜单导航以1-2级为宜,页面设计宜以美观、简洁为原则,要能清晰地反映出用户最关心的信息部分。
三 评价信息开发与利用
教育理想、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能了解到自身与学生所要求的教育之间的差异,并在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获取信息中提升自己和教学的质量,如何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评价中筛选出切中要害的信息,减少无意义的信息冗余,完善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使评价信息更加科学、广泛的应用于教学质量评估,同时也有利于职能部门根据评价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评价信息本身是零散的,每学期汇总的评价结果只是一次定量评价的量化表现,然而,要实现信息诊断,综合每个学期连续采集的评价数据,则能更科学、动态的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藏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挖掘的知识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数据挖掘的目的在于使用所发现的信息解释当前的行为或预测未来的结果 [2]。评价信息系统中数据挖掘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
1 课堂教学效果的纵深分析
对某一个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仅仅只有一个量化的结论,还可有许多可挖掘的信息细节,如针对总分所对应评价等级的数量,对每个二级指标对应分值的分班比较,这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全面,值得肯定的和有所不足的方面都能在分析中体现出来,有利于教师找准课堂问题所在,进行自我改进和提升[3]。
2 评价差异分析
学生、同行、督导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视角的差异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和意见,根据一定的筛选、比较规则,这类差异较大的个案可从数据分析中找出,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相关领导需要对相应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复查,最终发现和确定产生不同评价的内在原因,并采取措施保障教学质量,同时也发挥出评价信息系统独特的信息发现功能,帮助教学监控及时发现问题。
3 趋势分析
教师每学期面对的学生和展现的授课状态不尽相同,不同年度的评价在不同指标上的评分和结果上将会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曲线,当教师的教学状态趋势曲线出现较大变化时,则预示着新情况的出现――新教法的尝试,或其它原因导致的不适感等。数据挖掘分析出潜在的影响教学质量变化的因素,体现在趋势图表中,教师个人或教学管理者均能直观的看到潜在的问题,从而起到预警和提示作用,教师和相关部门也能以此为依据,将潜在问题对教学质量的不良影响消除或控制在有限范围。
4 提升信息化水平
评价信息的利用,往往涉及到不同部门,各种评定、考核,要求其信息化程度在交换和共享方面进一步提升,在现行评价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报表的生成、导出和共享等环节,尚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在相关信息交换标准的指引下[4],开放部分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无缝链接及动态传递。教学评价信息与高校教学质量生命线紧密相连,教育信息化将推动评价信息应用的宽度和广度,而信息应用的深入也将反过来要求信息化向更高领域拓展,信息应用价值也将不断提升。
四 结语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是否能从评价中获取各种有益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由技术带来的信息化瓶颈早已不复存在,更加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技术,开发数据价值,不断打造符合高校发展趋势的教学监控与评价手段,提升教学管理决策水平与信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海波,林书兵.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设计方向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3):140-142.
[2] Richard,RJ,Geatz,MW.翁敬农译.数据挖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欧少闽,解文明,杨棉华.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10,(8):37-40.
[4] 沈锡臣,蒋东兴.高等学校管理信息体系研究与标准制定[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7):4-7.
Desig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GAO Jie-xin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Center,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信息系统设计范文4
地面生产建设信息系统整合了油田原油、天然气、供注水、注汽、电力、道路等六大专业系统信息,按用户工作岗位角色授予相应数据维护权限与系统功能。C/S模式应用功能集中在空间对象实体与属性数据维护、地图打印、数据分析、报表统计等方面,B/S模式应用功能集中在信息展示、图形浏览、空间分析、信息检索等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自动生成数据字典、生成连接文件、数据合理性检查、数据库备份、系统参数设定、报表参数设定、日志管理等。其中自动生成数据字典将数据库中的所有表、视图的数据字典按指定格式生成并输出到Excel文件中;数据合理性检查对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约束进行自动检查,发现异常数据提示用户进行确认或修改。
(2)数据采集与报表统计采集维护六大专业系统中各设备、设施基础资料数据;采集联合站各岗位、各罐液位每次巡检及班报运行情况;统计采油工程年报、半年报;统计各专业系统工程报表等。
(3)数据查询对各专业系统的井、站、管线、设备、设施基础数据及运行记录进行分类和综合信息检索,并在地图上明确其所在,对重要设备和设施还可以查阅其维修、保养、更换、改扩建历史信息。
(4)图形浏览与维护将原油、天然气、供注水、注汽、电力、道路等专业系统设备设施叠放到基础地形地貌上展现在电子地图上,并允许用户进行全景浏览、图形缩放、旋转漫游、图层增减、图例定制、浏览回顾等地图查看功能;对于有权维护地图的用户,允许对其权限范围内的地图进行维护更新管理。
(5)数据处理辅助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批量数据处理和数据导出工作。当需要在地图上增加一批空间对象(如井、站、管网、井场等)时,允许管理人员将文本格式的批量数据一次性全部存入数据库中,简便数据维护工作;当用户需要将全部或部分地理信息导出到其他应用系统中时,数据下载功能为用户的数据导出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导出格式和导出方法。
二、结束语
信息系统设计范文5
工商管理涉及地域广泛,对象数量巨大,业务处理流程繁琐且复杂。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也需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建立GIS工商信息管理系统可促进工商信息管理不断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加强对GIS工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商管理信息;GIS;设计;实现
0引言
GIS工商信息管理系统指的是可能够将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可实现静态与动态数据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可密切配合信息图形,并对结果进行合理分析的系统[1]。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应用该系统可有效促进企业相关数据信息与工商业系统密切结合,并将其存储为空间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所得结果可直接反映工商业现状。同时,该种系统还可凭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密切联系各个分散着的系统,促进资源共享得以更好地实现,为决策分析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1基于GIS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及系统概念设计
随着信息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随着工商管理业务的不断增长,目前使用的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2]。在GIS工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将数据作为基础,将应用作为核心;实施需分步进行、规划必须有统一性;服务实战,保证经济性和实用性;实现数据共享,促进资源整合;严格遵循相关设计标准,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在系统概念的设计上,基于GIS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含有数据获取、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生成与输出四个部分。GIS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管理和处理对象为各种与工商业务工作存在联系的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互关系,具体为图像、图形、属性信息等。同时该系统还可对分布于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相关工商业务、事务、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复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商执法监管、数据质量控制等。
2GIS工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2.1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在GIS工商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利用了GIS的可视化功能和分析功能以促进工商业务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提高工商业务管理部门的决策的科学性,主要功能设计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基础的地图操作:通过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将基础地图作为背景对关注的区域、企业进行定位;第二,对企业专题图层进行管理:将市场、企业、广告经营单位的相应地理位置均标注在地图上,按照区域和行业类型、信用度、风险等级等要素及一般商标、驰名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等内容生成不同的图层,并可对相关图层进行反向、正向可视化查询。第三,企业信息的录入、浏览及定位: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功能和表达功能,将企业的基本信息联接到企业点位上,实现企业信息查找、信息录入、信息检索、信息浏览等工商行政管理功能;第四,工商片区管理:在地图上可直接显示工商所和管片,并可对工商所、管片的个体总数量、企业、重点行业的分布情况及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第五:统计并定制各类型企业监管路径:在该系统中,可查找到企业的空间地理位置,了解其区域分布等;第六,监管任务提示:可提示即将到期或已到期的监管任务,提高工商监管效率;第七,工商执法的全球定位系统监控:将工商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与GPS定位系统结合,对工商巡查监管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和跟踪,促进巡查路线得到不断优化,为立体监管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更多可靠参考依据;第八,辅助决策:以图形显示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作为依托,图表形式展现工商行业相关信息,为工商部门的巡视、监管提供有效辅助决策支持。
2.2系统软件设计
在GIS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中,其软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管理系统、平台业务、信息共享平台。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为满足空间管理数据的存储,充分利用系统所具有的数据存储功能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存储[3]。数据类型具有多样化,将数据进行划分,使其变为影像数据、业务专用数据、公共与基础地理数据,通过系统中相关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同时提供定位、要素、专题图、地图等各项服务。系统中业务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促进管理部门所具有的相关服务功能、作用均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功能具体为片区管理、巡查监督和管理、地理定位等等。该系统的硬件较为简单,其主要包含数据输入、地图的输出、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等。
2.3数据库的设计
基于GIS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对工商数据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其在数据库上主要包含三大综合性组成分别,分别为地理信息、基础信息、工商业务信息三个数据库。GIS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应该能够为企业管理、工商执法监管、业务辅助决策提供综合、高效的信息支持,可更好的将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促进用户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工商数据库在总体设计上需坚持组织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冗余度低、操作简单、维护便捷、安全性能高、扩充性好的原则。在设计目标上体现为对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利用;对工商业务信息进行组织、储存和管理;为工商业务管理、执法监督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数据库的开发和设计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且开发、设计成本高、周期长[4]。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原理应用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新奥尔良(NewOrleans)法。根据该种方法进行设计是主要分六个阶段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可选择使用MySQL模式。该种吗模式安全高、可靠性好,其还具有可移植性和易用性。MySQL不是一个完全开源系统,其具有极为详细的源代码。数据库主要由基础信息数据库、工商信息数据子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三大部分共同组成。基础信息数据全部都是存储在基础信息库中,其涉及范围较广,主要有人口信息、政府部门信息、法律法规等数据库。工商管理信息数据子库主要由市场信息表格、用户表格等各种表格共同组成。地理数据信息的功能主要是提供三种类型的基础信息,其分别为遥感影像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字线划地图。数字线划地图很好的保留了空间元素属性,将地图要素的提取作为主要依据实现空间检索和分析。数字栅格地图指的是数据通过扫描、纠正、压缩处理之后最终形成的一种文件。遥感影像数据中的空间数据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发挥着突出的优势。基于GIS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可将与工商业务相关的地理位置、地理分布、距离信息等全部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其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空间数据作为主要对象进行高效管理,促进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提高工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3结束语
基于GIS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可为工商管理部门相关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其可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促进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加强对GIS工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延吉,并将其应用于工商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工商部门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史倩 张家健 张伟 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天夫.GIS在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06):35-36.
[2]姚芬.基于GIS技术的房地产中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4,15(23):198-199.
[3]莫哲慧.基于B/S的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17):368-369.
[4]段忠祥.基于GPS和GIS技术优化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物流技术,2014,06(05):510-511.
[5]孙陆鹏,楚志刚,肖汉.网格化工商业市场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J].河南科学,2010(11):473-476.
[6]莫哲慧.基于B/S的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7):264.
[7]焦泷,王健.基于ASP.NET技术工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学习,2010(04):136-138.
信息系统设计范文6
具体来说,雷达维修保障远程技术支援信息系统所具备的主要功能系统包括两种,分别是视频会议系统和技术支援专家系统。其中,视频会议系统的兼容性必须达到足够的程度,以满足实际的视频实时会议需求。视频会议系统是连接各个雷达站点和基地级修理站,并提供实时视频会议技术支援的重要手段,其必须将多种应用功能集于一身,包括即时通信功能、视频会议功能、音视频互动功能、数据协作功能、文件传输交换功能等,这样才能保证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各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实时会议及时得到应有的维修保障信息支援。技术支援专家系统,可以保证雷达故障维修专家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各个终端用户雷达故障的及时诊断与信息支援,将基地级修理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雷达维修能力通过该系统辐射到各个终端用户,实现对终端雷达维修保障工作的科学决策、现场指导,保证各个终端雷达故障问题可以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并且保证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在特定条件下,技术支援专家系统可以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对其他通信设备进行连接,并兼容其他设备。
2远程技术支援信息系统主要软件功能组成
2.1专家资料管理
专家资料管理通过建立专家资料库来实现,资料库中对所有的雷达维修专家的维修科目、基本情况和维修特长进行详细记录,以方便在进行雷达维修工作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最适合的专家,最快速度地制定出科学的雷达维修和维护策略。
2.2维修资料管理
维修资料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的是需要进行会诊的雷达故障问题资料,包括问题文字叙述、问题图纸、相关器材等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预处理和压缩之后,再通过信息化网络将这些资料传输到各个终端雷达站点。
2.3会诊管理
会诊管理,是远程技术支援信息系统的核心软件功能,其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会诊过程中多位异地专家的同步信息传输,实现专家对雷达图像的交互处理,实现专家之间的信息同步交流,增加了会诊的效率,可以有效地将多位专家的意见结合起来,通过讨论形成最佳的解决策略。
2.4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维护管理即对雷达维修保障远程技术支援信息系统进行的维护管理,维护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此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系统出现的各类故障问题,及时通过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保证系统运行的顺畅性。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