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1
【关键词】品质圈;脑卒中;饮食管理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品质圈强调让基层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发掘、分析及解决现实工作的有关问题[2]。我科于2012年2月成立“雏燕圈”QCC小组,运用QCC 的手法对我科饮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我科自2012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病人总数1287人,留置胃管病人146例。其中男82例,女64 例。年龄51 ~ 86岁。脑栓塞57例,脑梗塞56例,脑出血43 例,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目的 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特点和治疗需要,结合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要素及我科医护人力资源、设施条件,提出开展个体化动态饮食管理,探索个体化饮食量表的制定方式与效果;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合理运用医疗资源,规范细节管理;建立品管圈, 吸引相关人员参与管理;从切实解决患者痛苦出发,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目的。
1.3 品管圈管理模式及实施对象 在自主自愿的原则下,完成圈员报名,最后成立了由7名成员组成的QCC 小组。选出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护师担任圈长,设辅导员1 名( 由护士长担任) ,根据各圈员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活动分工。随后,利用头脑风暴法产生此次品管活动的圈名―――雏燕圈。
1.4 品管圈管理目标确定及实施
1.4.1目标 为留置胃管病人制定每日饮食量表,拟定适合进食量及合理营养素搭配,以促进病人康复,重新规范留置胃管病人护理规范,提高病人满意度。 管理重点为提高护士营养搭配知识,落实病人宣教效果,留置胃管患者安全管理有效。
1.4.2品管圈活动组织与实施 病房分为5个护理组,各专业护士根据分管病人的特点从病人饮食管理、食物种类选择、各种营养素配给等处入手,与医师沟通下为留置胃管病人制定每日饮食量表,拟定适合进食量及合理营养素搭配,同时将相关知识加入科室健康教育手册,对重点病人进行重点宣教。将饮食护理知识缺乏作为重点攻关项目,首先邀请营养科主任进行专题授课,将病人饮食管理的原则、食物种类选择、各种营养素配给及脑卒中患者针对性饮食要求等内容对全体护士加强培训,同时在医师指导下各专业护士根据分管病人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加强巡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按时核查胃管固定情况;鼻腔粘膜是否受压;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定期检查病人饮食量与病人病情是否相符;随时检查病人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2 结果 通过本次QCC 活动,圈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较大提高。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患者营养的保障,营养的供给能增强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3]。当饮食不当时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4],因此,饮食管理非常重要。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由于病情与治疗的特点,其饮食需要根据病情以及疾病的不同治疗阶段进行动态调整,从入院到出院患者的饮食会有多次改动,在改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不注意,就会导致饮食管理的缺失。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这次活动证实,运用QCC 的手法对患者饮食进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
3 讨论
3.1脑卒中患者多伴随吞咽功能障碍,故留置胃管病人较多,但此类病人带管时间长,康复护理难度大,且稍有不慎就有发生误吸、窒息的危险。规范的饮食安全管理对保证医疗质量、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是新形势下对护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在实施品管圈管理中,我们以人为本,为留置胃管病人制定每日饮食量表,拟定适合进食量及合理营养素搭配,以促进病人康复,重新规范留置胃管病人护理规范 ,提高病人满意度,符合当代的生物- 心理- 社会的医疗模式的要求 [6]。
3.2医护一体化,医护共同参与病人诊疗 由于活动涉及面广,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需要圈内护士集体行动,协调一致方可实现。且实现护理人员参与患者治疗全过程的服务目标。
3.3留置胃管病人安全管理有效,护理并发症明显下降。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对临床护理管理有重要作用,护理领域应广泛推广应用品质圈管理[7]。本结果表明,我科施行的品管圈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水平。
3.4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主动性 开展品质圈活动,培养了护士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从而提升团队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8]。每个QCC小组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讨论决策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实施监督检查,每个人都可以提问题和对策,既给予圈员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体现了每位圈员必须对团队负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QCC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管理,融入了较多的护理文化内涵,如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主动参与等,较规范地使用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学习、实施、总结评价,再学习、实施、总结评价,如此循环,护士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服务意识随着活动的进行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崇德.以精细化管理之手塑造中医院品质之形―以后勤品质化管理构建中医院全新保障体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 12) : 67.
[2] 刘庭芳,刘勇主编.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 - 3.
[3] 沈丽玲,冯素文,朱秀芳,等.品管圈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 2011,10( 10) : 907 - 909.
[4] 许晨耘,柯雅娟,陈如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房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 1) : 20 - 23.
[5] 贾云华,徐建萍.临床护士营养知识、信念和行为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 2A) : 299 - 300.
[6] 林剑辉.浅谈品管圈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 丽水学院学报,2011, 33(4): 67-69.
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2
1 临床资料
患者155例,男96例,女59例。年龄34-69岁,平均57岁。其中残疾患者84例,老年病患者71例。Braden Scale评分为高度危险(10~12)分的129例,高度危险值持续时间2~17d,平均8d;Braden Scale 评分为极高度危险(9分以下)的28例,极高度危险值持续时间2~30d,平均15d。经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只有1例发生院内难免压疮,压疮部位为骶部、髂部、肩胛部等多处压疮。
2 方法
2.1压疮知识的培训
科室或护理部定期对全体护士进行压疮知道的培训。内容包括:压疮的分期,发生的原因,评估内容,易患人群的评估,危险因素的评估,易患部位的评估,压疮的预防措施和护理。使每个护士熟练掌握有关压疮的知识,引起临床护理中对压疮的重视。
2.2评估
在患者入院2h内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2]进行压疮评估。压疮高危确任评估项目:①精神状态:清醒1分,淡漠2分,混乱2分,昏迷4分,②大便情况:能控制1分,偶尔失禁2分,完全失禁但无腹泻3分,完全失禁伴腹泻4分,③小便情况:能控制或留置尿管1分,偶尔失禁2分,经常失禁3分,完全失禁4分。④皮肤感觉:感觉正常工作1分,感觉异常2分,感觉迟钝3分,感觉丧失4分,强迫5分。⑤皮肤状况:弹性好1分,皮肤干燥老化2分,脱水或轻度水肿或高热多汗3分,中度或重度水肿4分。⑥营养状况:营养好1分,营养稍差2分。营养差3分,恶病质4分,超重或超轻5分。评分≤16分,易发生压疮,评分越低压疮发生危险性越高。评分≤14分为高危患者。带入压疮的评估内容包括压疮的部位、面积、深度、有无感染。本组患者经评估均为压疮高危患者。
2.3及时上报
评估为高危的患者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内容包括床号、姓名、科室、目前皮肤情况、申报理由、采取的护理措施,并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带入压疮和发生压疮者经护士长核实后,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接到汇报后质检组成员在24h内到病区访视,核实上报情况,同时对护理措施提出指导。
不定期抽查压疮防治措施及实施情况。
2.4制定预防措施
评估为高危的患者,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以下预防措施:①睡气垫床,使用软枕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建立翻身卡。翻身卡内容包括床号、姓名、翻身时间、、皮肤情况、签名。协助翻身每2h1次。③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局部皮肤发红者及溃疡者禁止按摩。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磨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大小便浸湿后及时清洁,擦干后涂爽身粉。⑤协助翻身,更换衣服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避免使用有破损的便器。⑥增加营养的摄入。指导患者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其抵抗力。⑦与患者家属沟通,说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及危害性。使其认识到翻身的重要性。对于不合作的患者和家属要求其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⑧必要时给予TDP照射局部皮肤。
2.5严格交接班制度
护士将新入院患者皮肤情况记录在首次护理记录单上,实行班班观察。对高危及可能发生压疮的患者采取床关交接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2.6加强过程管理[3]
护士长每日检查护士评估情况,预防措施是否合理,实施是否到位,记录是否完整,检查评价结果是否有效,责任护士及时修定预防措施。护理部不不定期检查压疮措施的实施情况。责任护士将检查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7落实奖罚制定
当班时有发生I期以上压疮或院外I期以上压疮有进展者,扣除护理质量分并给以经济处罚。根据压疮交班记录单,I期以上压疮有好转的班次,给当班护士加护理质量分并奖励一定数额的奖金。
3 结果
对康复患者实施管理后,增加了医护人员对压疮的防患意识,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本组155例患者,2例带入I期压疮患者治愈,152例压疮高危患者无压疮发生。
4 体会
压疮是康复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压疮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康复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和相关文献显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4]患者入院时即进行压疮高危评估,并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的预防和积极主动的护理,做到班班交接(护士交护士、护理员交护理员),做到全员知晓,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现我科将体重情况和不良生活习惯加入了高危评估内容,此与文献报道不同,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国外观点认为压疮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医院质量管理年第二周期检查,护理质量检查和评分标准中,已不将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定为零,我院已重新制定了护理质量考评标准,使压疮管理日趋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 考 文 献
[1]李晓松.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
[2]王泠.压疮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3):62.
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3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作为血液可护士不仅要面队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到病员及家属的情绪,不仅要认真的工作,避免错误事故的发生,还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些给血液科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将血液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对策总结如下。
1 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护理人员的缺乏:病房病人多,护士数量有限,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是构成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如今的护理工作已经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执行医嘱开始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这就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这样人员的有限使得繁重的工作落到了每一位护士身上。
1.2 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血液科病人及家属长期受疾病的困扰心理压力大,导致了不良情绪。另外,治疗期限长、用药频繁多样、治疗费用高、化疗药物对护士身心的损害,病人疾病本身及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均可引起护士压力大,使护士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1.3 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血液科病人治疗量大,平时治疗中,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事故发生,给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这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思想不能松懈,长久以来,这种风险性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1.4 对护士操作技能要求高血液科病人长期营养不良,应用化疗药物,血管条件差,静脉穿刺给护士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穿刺不成功,病患及家属就会指责,这样给护士带来很大的恐惧感。
1.5 夜班护士责任心要求高;血液科病人病情变化多样,如在化疗期间,负反应较多,如出现恶心,乏力,心慌,晚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如感染,颅内出血,疼痛等都使得护士夜班时每小时必须巡视病房,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6 个人价值不被认可护士对日常超负荷工作的付出却得不到肯定,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仍偏低,与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相差甚远,重医轻护的观念从而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应对措施
2.1 合理安排人员,减轻工作压力根据工作量合理的安排人员,按比例配备护士,按岗位职能增加护士数量,改变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教会护士有计划地工作,善于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合理结合。
2.2 改善工作环境 适当完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增加必须的设备,配制化疗药物应配备防护设施,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身体的损害。合理排班,孕期及哺乳期护士应避免倒夜班及接触化疗药物。病房和休息区适当做些愉悦心情的装饰,使得护士能有个放松的心情。
2.3 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谐的环境气氛: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背景,有技巧的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使其能够了解护士的用心和辛苦,双方得到充分的信任,这样工作就比较容易展开,即使有失误的地方也能够及时得到谅解。
2.4 加强护士业务学习,培养操作技能培养护士学习兴趣,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低年资护士指派专人指导老师帮助其学习业务知识。教会低年资护士对血管的选择,有效的静脉穿刺。每月进行操作技能练习。
2.5 重视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医院及科室领导对护士的工作应给予肯定和支持,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奖金分配上尽可能减少医护之间的差距,只有让护士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护士的自身价值被社会认可,才能巩固其专业思想,进一步激发其服务意识,将人性化服务引入为病人服务之中,从而提升护理学的社会认同性,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总结
血液科这样特殊的科室,护士的压力是必然存在的。护士应正确对待各种压力,以积极态度对待工作,提高适应压力的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从而减轻工作压力。管理者不仅要盯住护理标准的完成情况,还应关心护士的心理健康,多给于关心和帮助,使其能够给社会健康带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4
【关键词】 营养科;临床营养;营养医师
临床营养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干预患者饮食的一种措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临床营养的研究,旨在通过营养支持来影响疾病的转机,加速患者的好转甚至痊愈。我国临床营养工作也在近些年取得了巨大进展,多数医院已经建立营养科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临床营养科室的发展在工作人员配备,人员工作分配,以及设备的引进等方面都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1]。
1 医院营养科室存在的问题
1.1 营养科室的定位不准确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把对营养科室的考核纳入“三甲”医院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此考核标准中明确规定,营养科隶属于医院的医技科室[2]。但是,在国内很多医院,营养科室的定位存在问题,有的定位于医技科室,有的定位于后勤科室,还有的定位于医疗科室。定位不准必然造成管理混乱,使营养科室的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营养科室人员配备不合理 按照规定,每100-130张床位应当配备一名营养师[3],但是很多医院达不到这个比例,大多医院营养科室只有2人左右,甚至有的医院还没有设立营养科室。另外,营养科室的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而且专业人才偏少,转行从事营养科室工作的人员不在少数。造成营养科室缺乏学术带头人,工作创新性不够的局面。很多医院营养科室形同虚设,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作程序,更谈不上科研工作的开展。
1.3 患者和其他科室对营养科室的认识不足 研究资料表明,住院患者中有半数以上都处于营养不良状态[4]。尽管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非常高,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少有患者到营养科室咨询,更谈不上医院营养餐的食用。很多患者对营养科室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营养科室就是食堂。除患者以外,一些科室的医生对营养科室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在治疗疾病时很少考虑营养餐的配合支持治疗。
1.4 对营养科室的重视不够 由于“三甲”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各医院都逐步建立了营养科室,但是很多医院存在营养科室占地面积小、设备少、业务开展范围少且不规范等问题。
2 营养科室的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问题,我国一方面要抓紧部分医院临床营养科室的建立,对于已经建立营养科室的医院,需要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措施,加强营养科室的进一步建设。
2.1 明确营养科室的定位 营养科室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操作规范,明确人员职责,确保营养医师、护士和营养厨师各司其职。制定并细化业务考察标准,必要时明确奖罚标准,确保各项业务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卫生部关于营养科室的设置组成规定,凡30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立营养科,300个床位以下的要设立营养室。在设立营养科室的同时明确其在医院中的医技科室地位,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
2.2 重视营养科室的建设 医院应对营养科室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购买相关设备和软件,制定宣传计划,增设营养门诊,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使营养科室的作用落到实处。
2.3 加强营养科是的人员配备 医院在了解自己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对于院内的营养医师,制定相应的进修和培训计划,使营养医师及时掌握行内发展动态,避免知识的落伍。科室内部也应该经常性的举办营养知识交流会或者学术讨论会,掌握学科动态。
2.4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合作 除了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和营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应该同时建立疾病治疗病历和营养病历,营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实行查房制度,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制定并实施营养支持方案,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
2.5 鼓励营养科开展科研工作 临床营养工作人员在开展疾病治疗业务的同时,应积极收集资料,细心钻研,勤于总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医院应鼓励临床医护人员积极开展临床营养科学研究,甚至可以在医院建立营养实验室,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为临床营养学的发展提供提供良好的条件。
2.6 对炊事管理人员进行营养宣教,提高其营养意识 炊管人员是营养医师与患者之间的连接纽带,营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离不开炊管人员的配合,因此,有必要定期为炊管人员开展必要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宣教,使其了解相关的营养学基础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营养支持。
2.7 营养科室的未来发展趋势 理想的临床营养支持模式,是建立由医师、营养师、药师、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营养师负责对患者调配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同时,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应该和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结合起来,搞好食疗药膳方面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柯,鲁力.我国临床营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29-3130.
[2] 秦乐平.浅谈医院后勤改革对营养科建设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47-48.
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5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规范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65-01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于2011年6月建成,是大连旅顺口区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严格按照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立,占地面积120m2。主要为全院9个病区500张床位提供包括抗生素、肿瘤药、全静脉营养药(TPN)、普通药在内的约200种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和配送服务工作,平均每日配置1000余组液体。
本院PIVAS由药剂人员4名,护士8名,工勤人员2名组成。在院质量控制小组指导下,药械科负责具体管理。职责分配为药学人员负责 药品出、入库管理、领用和分发、审方、排批、摆药、核对等;护理人员负责贴签、复核、冲配、帮助排药、消毒、配置等;工勤人员负责分拆、整理和运送药品、室内外清洁工作等。
1 工作区域划分为:缓冲区和净化区。缓冲区包括: 二级库房、普通更衣区、审方打印区、排药准备区、摆药(扫描)核对区、成品(扫描)核对区、打包下送区;净化区包括: 配置间更衣区及配置区。其中配置区又分为抗生素和抗肿瘤间以及营养药物和普通药物配置间。其中药师审方区、排药准备区、摆药核对区和成品核对区、打包下送区为三十万级净化级别,配置间为万级净化级别,并配有3台百级水平层流台和3台生物安全柜。
2 操作流程为: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3 软件:康联达(北京)软件有限公司PIVAS软件,模块分为医嘱审核,标签打印,汇总摆药,排药复核,退药处理,PIVA配制,成品复核。特点:批次由临床科护士根据医生医嘱的加药顺序和输液时间、量来决定,临床原有工作变化较小;非整支药品、医嘱规格与库存不符的有特殊标记提示;药品维护中可以标记抗生素-K,高危药-W,化疗药物-HL,打包下送-XS,避光药-避光等,方便提醒配置;采用无限扫描技术,可全程核对,更准确。
4 PIVAS物资准备。配备净化设备:包括双人百级层流台3台、双人生物安全柜2台;储存运输设备包括冰柜、货架、摆药盒、推车(外用和内用)、储药箱、配药篮;信息管理输入输出统计设备:如电子扫描枪、电脑、标签打印机、打印纸和标签纸以及一定数量的办公设备;洗消用具:洗衣机、消毒水、拖把、抹布等;服装:防尘,防静电的净化服,普通工作服;参考书:若干。
5 净化指标的控制。PIVAS远离污染源位置,严格控制温度及湿度,保持空气流通。其中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分开。洁净区不设地漏和淋浴室以防细菌通过地漏进入室内,室温控制在20~26℃,相对湿度小于70%;净化间更衣室分一更和二更,其中一更为10万级,二更和调配室为万级,洁净台为百级。配置全营养液和普通药物的洁净区维持正压,并送入一定比例的新风。配置抗生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的洁净区与相邻的区域呈负压(5~10Pa) 。
6 输液批次一般每天分为4批,第一、二、三、四批分别于8:00,9:00,10:00,15:00分4个时间段进行集中配置后,送达病区;临时医嘱和需夜间输液的则以打包形式送到病区由病区护士配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士在6∶30前进入配置间进行药物冲配,确保第一批药物及时送到各病区。待病区处理完医嘱后,由药师审核,形成当天第批次。下午再系统地安排次日1天的输液批次。
7 建立健全PIVAS的各种记录、工作制度、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
8 培训:派10人到210医院进行学习培训为期3周,学成后对本院工作人员包括药师、护士、各临床科室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9 选定两个科室进行试运行。在副院长和医务处的领导下,药械科负责对科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进行软件和相关业务培训,并在全院选定内、外科各一个科室试运行,及时查找问题,不断沟通协调,解决包括操作流程,运行方式和软件调试上的各种问题。以后每周上2个科室,直至全面运行。
10 形成自身特点:虽然我院PIVAS配置量相对较少,但是我们充分发挥“小”的特点,更能灵活及时的适应临床一些紧急和特殊情况的需要。根据每个科室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送药批次时间、调整配置药物品种,保证临床更及时、安全、有效的加药、用药。充分发挥医院小,灵活性大的特点。对胰岛素等在大医院必须打包的药品,我们也可以保证新鲜配置配送,成功解决了PIVAS运行中的各种难题。
本着”服务临床,病人第一,责任大于一切”的原则,我院PIVAS克服人员少,时间紧的困难,创造了我院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大大减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医院综合效益,取得了试运行的圆满成功。
营养科护士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33―02
随着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已经逐渐成为常规的护理工作,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成了护理领域中的新课题,现将我科开展随访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随访对象、时间
对2004~2005年共1266例妇科出院患者,包括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先兆流产、宫外孕、盆腔炎、阴道闭锁等妇科常见病例,在其出院后1周、1个月各进行1次随访。
1.2 随访方式
主要采取电话联络,逢节日、患者生日寄贺卡。
1.3 随访的内容
1.3.1 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睡眠、饮食、大、小便等。
1.3.2 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了解情况,如手术患者的伤口恢复、阴道流血情况,化疗患者的皮肤、口腔情况,保胎患者的腹痛、阴道流血情况等。
1.3.3 针对患者的主诉及病情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按医嘱用药,提醒复诊时间。
1.3.4 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如复诊地点,熟悉医生出门诊时间、收费疑问等。
1.3.5 节日问候、健康祝福、对医护工作的意见征求等。
1.4 随访系统的管理
我院已经建立出院患者随访系统,由专职护士管理,负责把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护士的随访记录录入电脑存档,督促护士按时进行随访,处理患者或护士提出的意见、建议等,护士经培训后才能上岗进行随访工作,要求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知识更新,加强综合医学、专科护理知识、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总体理论水平和素质,满足不同患者对健康的要求。
1.5 随访的注意事项
为了减少失访率,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就应该做好电话号码的核实及宣传工作,在准备随访前,护士须熟记患者的情况,如住院时间、患者姓名、手术名称、治疗情况等,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进行随访时,应做好时间安排,避开患者的休息时间;打通电话后简单明了进行自我介绍和目的解释,否则容易引起误会;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释,但不宜乱下结论;遇患者的病情咨询不能解答时可请医生帮助,不可随意判断,以免造成医疗纠纷;与患者交流时注意文明、规范、礼貌用语,最好做到随意、自然,不必拘泥于一定格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