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1

三毛和荷西相识在西班牙,当时三毛在马德里念大学二年级,初始荷西时,对方还是个读高三的愣头小子,却让三毛在心里暗自惊艳,但后来被其的执着打动,两人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

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黄桷桠,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卒于1991年1月4日,享年四十八岁。

荷西·马利安·葛罗:出生于西班牙哈恩省的安度杜尔市,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丈夫。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2

――2008年9月24日,总理在纽约出席联大期间,与《侨报》《中文电视》《凤凰卫视》等六家中文媒体的负责人座谈,某“老编”问有没有看过他的粉丝网站“八宝饭”时,这样回答。

奥运精神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残奥会结束后,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奥运精神”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要继续大力弘扬。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举办残疾人体育盛会,就是要展示残疾运动员的顽强精神,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关心残疾人,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

――时任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邓朴方在党刊《求是》撰文谈残奥会。

我们今后是为中国最有钱的人盖房子,为中国最贫困的孩子建厕所。在如此大的反差面前,让我们共同推进社会文明演进。

――地产大王潘石屹宣布捐资为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修建“国际前卫的高标准”厕所引起争议。他回应指出厕所是贫困地区学校中卫生条件和建筑安全水平最差的地方,希望把精力投入这些不被人关注和重视的环节中,帮助孩子们培养卫生习惯。

为什么中国读者对当代文学这幺失望?因为中国当代作家不敢面对生活的具体问题,他们看市场要什么就写什么,所以不少作家写的小说跟剧本一样,希望有某个电影公司会把他们的破剧本拍成电影,希望以此出名、赚钱。

――以“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闻名的德国汉学家顾彬,近日再度批评中国当代作家。

有人可能会觉得“大师”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头衔,但我不这么认为。如今连街头算命的、做气功的都称为“大师”,没必要对一个称呼如此紧张。

――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回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设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引起文化圈热议“余秋雨有没有资格称大师”时如是说。

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我不想评价,至少我自己不会。在我看来,不管是慈善也好,是什么也好,一定要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这样做人才会快乐。

――著名女歌唱家宋祖英在被问及对演艺圈里不少明星都靠炒作绯闻或者其他途径来成名有何看法时,如是答复。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3

梦想是一种理想,是一个追求的成功人,在其潜意识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包括对事业成功的向往,对爱情成功的向往等。著名演员白国伟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拼搏而精彩。”有梦想的人,总是满怀激情,并为获得成功而努力拼搏,直到取得成功。

成功,是一个人通过努力奋斗,在某个领域获得预期的优秀成果,并且得到社会认可。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为此,我认为梦想与成功存在以下关系。

一、梦想能激发人的激情,促使人为了成功而不断追求和努力奋斗

梦想是一种理想,人们为了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会认认真真地学习,会兢兢业业地工作。已故的总理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其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青少年时代的理想。因为有了这个理想,他少年时代就离开家乡而去天津求学,不仅如此,为了这个理想,他赴法勤工俭学。读书,为他积蓄了奋斗的力量。于是,他回国参加革命,创建人民军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并且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地为党为国家工作。他在奉献一生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他获得了人生成功。他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而且也是党和国家的成功。

我认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当代中学生,应该继承这种精神,好好学习,练好本领。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有梦想,即要有理想。并且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联系起来,为了国家更加富强和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中国当代中学生,我会珍惜这样美好的学习机会,刻苦钻研,将来考取大学,在大学里深造,再把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化为为国家做贡献的力量。

二、梦想能启迪人的智慧,促使人为了成功而不断追求和战胜困难。

梦想确实能启迪人的智慧,让人战胜困难而取得成功。当代著名作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但他有梦想,他的梦想就是想当一名作家。有了这个梦想,他自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由于家里贫穷,他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长。离开了学校,他仍然很努力学习,自己学习。没有书,他就想办法,想办法借别人的书来学习。这样,他们村庄所有的书籍,他都借阅了,阅读为他奠定了一定的文学功底。他的努力,《红高粱》问世,红遍中国。他的努力,《蛙》震惊世界文坛。莫言成功了,是困难让他坚强,是困难启迪了他的智慧。

生活在和谐中国的当代中学生,非常幸福,沐浴着强大中国的阳光,享受着党和国家地培养与关心,任何一个中学生都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

作为可爱的中国的一名中学生,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理想,让理想腾飞,让智慧闪光。

梦想能创新人的思维,促使人为了成功而不断追求和获得成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4

当然,当代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全球化和科技大发展带来的文学的写作方式、出版发表方式、接受方式、评价方式和意义生成方式,都定然会带来文学发展的新样态和新模式。首先,一般性的大众文化和文学与精英经典文学,将会长期并存、各自发展。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的主流性与边缘性的变化是迭代皆有的。现在娱乐至死的通俗文化、狂欢文化,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中国文学中的通俗文学自古至今自成流脉源远流长,不过在古代受到文以载道观念的压抑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对民间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结构一直具有很大影响。五四以后所谓启蒙救国的精英文学和以消遣为主的通俗文学一直双流并在,由于时代造成的新都市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广大农村对新文学的隔膜,其实通俗文学的印刷出版数量、市场占有率是远超雅文学的,连鲁迅母亲都不看鲁迅的小说而鲁迅自己要邮购张恨水的小说给母亲看。如同古代文学中以诗词歌赋为主体的主流文学与以说唱文学、民间文学、志怪传奇、小说戏剧为主的通俗文学,二者互相存在一样,五四后的中国文学其实也是如此格局。在以往文学史写作和架构中,由于受政治与文学观念的制约,一度把文学史写成主流精英文学史而压抑了通俗文学的历史存在。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打破了这种局限,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存在也进入研究的视野和文学史架构中。当今市场化和网络化时代,以休闲娱乐、排解竞争和生存压力带来的日常生活焦虑为目的的大众和通俗文学,仍将是文化与文学消费市场的主体,它们已经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精神消费和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由于网络、手机等各种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的出现,它们的“创造需求”的功能,将必然带来消费、休闲、娱乐、放松、刺激等精神需要的扩大,将使伴随它们的大众消费文学———广义的通俗文学依然具有广大的受众与市场,在统计学上甚至是文学的主体。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意味着文学的消亡和高端文学的边缘。因为,市场化时代是以消费和快餐文化为主体的时代,也是越来越分殊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对生活、工作、娱乐和精神追求的方式与层次,也出现分殊化、个人化、多元化的现象,而且社会及其文明程度越是发展,这种现象就越来越凸显。高等教育的普及、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中产阶级的扩大,使审美化进入日常生活,也使得追求高品位文化文学产品而非单纯娱乐的读者受众越来越多,根据率先进入现代化、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统计,需要高端文化产品的人群呈现两个特点:基本固定化和在扩大与缩小之间动态化。消费决定生产,这种社会中产化时代的受众读者群体的存在,使精英主义的、高端的文化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空间。西方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著名作家的作品依然有巨大的发行量、经典作家和作品成为中产阶级书房的标志,当代中国著名作家如莫言、实、余华等人的小说拥有广大的读者群,都说明高端精英文学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存在。而且,历史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从现代化启动到高速发展时期,固然会出现通俗消费文化成为市场文化主体的现象,不过随着物质的富裕和中产阶级人口的扩大,同样会出现向精英文化消费回归的现象。比如电影,上世纪80年代曾经认为电影将没落,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中产阶级的扩大,欣赏电影成为广大城市中产白领阶层的一种文化消费主流模式。电影如此,其他文化文艺产品也如此,不仅中国如此,世界范围内也如此。比如在全球化和趋同化时代,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发生了从初始的不重视乃至视为“落后”,到越来越将其视为民族文化瑰宝,视为物质趋同化而精神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资源,对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保护措施的加大,都说明人类对自己精神优秀文化产品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古典与经典保护与开发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上个世纪,中国80年代当代文学曾经作为思想解放的尖兵和重镇而成为民族精神生活的必需品,90年代后启动的市场化大潮曾经一度使作家下海、文人经商、文学边缘,王朔的“现在谁来请作家吃饭”的调侃是这种现象的征候之一。但是历经经商下海的大潮和市场化的沉淀,新世纪以后当代文学已经出现了悄悄的回归,文学在参与思想解放、参与当代中国精神建构、政治意识形态建构和市场意识形态建构之后,其自身的价值也在越来越得到认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认同,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自身价值在中国和世界的体现,而且这种价值随着莫言的获奖、随着当代中国达到或具有同等水平的作家在今后的陆续获奖,文学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将愈发得到认同和凸显。两种甚至多种文学样式并行,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共相,但文学的价值不应以受众多少和市场占有率来确定,而是以文学对民族文化、思想精神价值、国民精神生活的参与和贡献来决定的。

其次,在未来的时期内,中国当代文学将呈现“大文学”样态,将随着与戏剧、影视和其他新媒体方式的融合,改变文学的概念与面貌。当代文学将参与当代中国文艺的建设并起到积极作用。比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莫言、刘震云、铁凝、实等作家的小说纷纷被改编成电影,这不仅是集大众与精英文化品格的电影对文学的选择和器重,也是文学对当代电影和中国文化、审美心理的塑造。作家的触电给小说和文学带来了新的视野、角度和写作模式的变化。科技革命带来的电脑、网络、手机、多媒体融合等新的载体的变化,随之出现了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等新的文学样式。这种新的载体上出现的新的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畛域的突破,它们既带来了传统文学的欣赏方式和传授方式的变化,也定然带来了文学写作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变化,就像清末报纸出现后连载小说的形式带来了小说结构模式的变化一样,依托新媒体的文学的写作模式和结构模式也自然会产生文学的新变化。80后和90后以及将来的新一代,都是在电视、电脑和手机前长大的一代,是看图和读图时代的一代,这也一定会带来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电子媒体时代已经塑造了一个新人类,他们形成的心理结构、文学接受结构即总体的认知结构一定不同于以往,就像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里通过证明儿童生下来也不是白板、也有先在的心理认知结构一样,电媒时代的阅读者也已经形成了他们的认知结构和习惯模式。这也必然要求文学的写作、发表(出版)和审美结构的相应变化。比如以小说论,纸媒小说可以有大段的风景和心理描写,而电子媒体小说由于其容量、屏幕和网络的局限,必然减弱心理描写的内容。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必然造成电媒小说独特的由媒体和受众制约的结构描写方式的变化。不同媒体的文学写作和接受模式自然会造成文学的歧异和分殊,传统的将文学分为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做法将难以面对和阐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文学,因为这种文学已经将雅与俗自身难以分离地打包捆绑在一起,它们独特的写作方式、语言方式、审美方式和读者对它们的解读享受,使得它们成为新的文类和一种新媒体时代的新文学。但这种文学与纸媒文学一样,都属于当代中国文学,改变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样式和形态,中国当代文学也将是开放的体系,这种体系及其发展的空间和走向的无限可能性,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大趋势。第三,中国当代文学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整个过程中,既会出现多元化与分殊化,也会出现经典化与世界化,而文学的经典化和世界化,与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支援和创造息息相关。所谓经典化,是指作为精神产品的当代文学,其现实价值会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一部《遥远的世界》对多少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和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这几乎是无法统计的,正像五四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对几代中国人走向革命、正义、建设之路起到的重要影响一样,当代文学成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核心价值、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它的历史意义,即它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继承与拓展,对中国文化价值所作的贡献。五四以后以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价值的组成部分,成为影响中国人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学,它们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国粹和中国文化的代表、组成部分与符号。中国五四后的新文学在文化的意义上,已经与古典文学一样,成为中国文化和精神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学者王富仁称之为“新国学”。苏联时代流亡外国的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里指出,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和作品,是俄罗斯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伟大遗产。他们的思想甚至比哲学家更能代表俄罗斯思想。其实不只是俄罗斯,中国的古典文学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居易的诗歌里就包含着唐代社会的生活和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的宝贵信息,所以历史学家陈寅恪从其诗歌里可以研究唐代社会和政治。中国五四后鲁迅代表的新文学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仅仅鲁迅一个人的思想作品,就构成现代中国文学、哲学、社会思想里最深邃最有价值的遗产,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宝贵资源,既是文学又超越了文学,进入了思想文化、中国价值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如伊藤虎丸、丸山昇等皆认为鲁迅不仅是中国的,也是20世纪亚洲在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的代表性思想家,鲁迅的思想与文学代表了亚洲的世纪思考。这就启示我们,中国当代文学必须要有高视点下的文化担当意识,即把文学写作与文学行为作为中国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发展的流脉中汲取文化精粹和血缘,从中国当展和崛起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提炼中国精神和意识,将伟大的传统和丰富的现实作为创作的文化资源和支撑,形成来自深厚文化的支援意识,并将这一切资源和支撑凝聚到当代文学中,使得当代文学既是中国文学长河的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学的表征,也是深厚博大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化表征,既是继承文学传统的当代文学写作,也是赓续文化传统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只有这样的文学,才会成为中国文学经典的组成部分,成为当代和后代需要不断阅读的体现中国精神和价值的文学传统,并以这样的传统滋润和培育未来的中国精神与价值的创造。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文学才会不断代表着中国、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产品的组成部分,成为具有中国内容、风格和特色的世界性文化资源与遗产。自五四开始,鲁迅、老舍、沈从文、林语堂等一大批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已经走向世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世界从他们的作品中既了解了中国现代的文学,也了解了现代中国的文化,了解了具有悠久强大文学传统的现代中国在面对外来冲击和压力、在西方文学的浸润参照下如何用文学言说自己、如何转型再生创造的新的文学的样态。他们的作品具有代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双重意义,是现代中国的好声音。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在百年来世界文学不断走向中国的过程中,中国文学及其凝聚于其中的文化价值也在不断走向世界,自鲁迅到莫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数度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其价值并非仅仅是获奖,而是显示出现代文学在压力下诞生不久就纳入世界文学的实力和这实力的不断增强,莫言之所以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文学最高荣誉,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同样,鲁迅、老舍、沈从文、林语堂和莫言等人的小说,既被世界认为是中国文学的实绩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也被视为了解和解读为现当代中国历史、现实、文化和国情的窗口与桥梁,是中国文学的代表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表征,而在被接受和认同之际,这些作品及其所代表的文学与文化,必然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和思想文化资源。这就启示我们,随着中国的崛起、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与世界融入中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与世界化,必然要承担文学与文化的双重功能,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是密切融合的。具有了这样的文化意识、使命和担当,将会使当代作家的眼光和视野、胸襟和抱负更为高瞻远大,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学与文化血脉的更多更好的作品,为中国文学经典和世界文学宝库贡献更多的、既有文学价值也具有中国文化价值的佳作。具有文学与文化担当和品格的文学,是多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不变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作者:逄增玉工作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5

【关键词】影视传播;当代小说;创作观念

20世纪80、90年代以后,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电视、录像、影碟等大规模地普及,使作为叙事艺术的小说毫无疑问的面临许多问题。从叙事的意义上讲,电影、电视、录像、影碟等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它们画面的清晰亮丽,镜头切换的高度自由,美妙的音响配置,超乎寻常想象的各种形象的组合与拼装等等比起来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小说来更具娱乐性。很多惊心魂魄、曲折复杂的故事都可以通过这些婚介得到生动精彩的展现。小说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向其他媒体文化借鉴,这是中国当代小说的特征之所在。

一、 影视传播对小说销售量的影响

从传播学、接受美学、观众学的角度来看,影视剧的观众其中有相当部分就是小说的读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在1998年已达到89%,1999年我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达105.4台,农村每百户有电视机96.2台。而读者在阅读文本小说时,一般都会受到价格、销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当一部电视剧在成为社会“流行”时往往能带动相关小说的销售。相关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心理会受到现实的影响,当受到刺激时会寻求一个宣泄的出口,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心理平衡的方式生活。而从众心理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特征,而大众文化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很多读者也是为了追逐流行而参加小说的阅读。影视剧容纳了很多的读者,它具有流行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同时也扩大小说阅读者的数量,让小说的阅读面增加,促进了小说阅读的大众化过程。作家叶辛的小说《蹉跎岁月》在电视剧播出前只发行了三十七万册,但电视剧播出后却发行了一百多万册。

影视和小说在如今结合得如此的紧密,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部影视剧的热播,往往带动一部小说的热销;一位作家的作品被不断地改编为影视剧,这位作家就成为知名作家,他的其他作品也会得到社会的关注。王朔1998年有四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90年代又有《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等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还有周梅森,陆天明等等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是影视剧的热播分不开的。当“洋淘金”成了影视剧的热播点,引发了一批商业小说和“域外小说”的创作。

影视或可以扩大小说家的知名度,当作家的某部影视作品得到观众的喜爱,收视率很高时,一般出版社就会立即让作家将其改成小说,使小说影视共享天下。影视剧往往会从小说之中选择文学脚本,影视的推广成为图书销售的点金术,获奖的光环同样会制造出市场热点。由作家出版社会的《十面埋伏》,仅2000年就销出了27万册。《手机》上映仅仅一个月,电影票房已经达到4500万元,小说单行本也已售出十几万册。影视艺术的配套鼓励可以说是长篇小说火热的重要缘由,著名作家刘震云就认为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并不是坏事,并不是作家堕落了,这是很现实的,第一,增加了作家的物质收入;第二,它能够增加小说的传播量。生活变了,电视、电影、网络传播可达的广度,特别是速度,比纸婚介更大得多。

二、影视传播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影视对小说销售的带动我们是不可质疑的,但作为一把“双刃刀”,在带来热卖的同时也给小说带来了无形有压力。一些出版社会抢“影视余热犹存”的档期,书稿往往催得紧,某些二度创作的小说深度不够。影视夺过小说的阵地,接过了小说的读者,夺取了小说的市场份额,在接受各种艺术(其中包括小说)创作馈赠的基础上坐享其成,甚至最后逼迫得小说艺术难有立锥之地,迫使小说艺术向影视艺术倾斜。小说和影视的关系,看上去好像有着艺术形式的高下、优劣区分,事实上,在我们这里,很大程度上是“物质收入”和“传播手段”的不同。现在作家,“触电”几乎成了作家被大众和社会承认认可的途径和标志,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作家的小说创作,为获得市场上的立足,主动或被动的步入了大众文化的生产过程中,有的作者是自觉的以改编成影视剧为创作目标,自觉的适应商业化动作模式。如海岩的《永不瞑目》是全国禁毒特约稿,《玉观音》是尊从对方对稿子的字数,主题,技术及稿酬等的规定而进行的创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众对影视的喜好越来越显著,小说创作者为了满足大众口味,迎合市场需求,纷纷开始创作的转向。他们极力编写故事,用故事去打动吸引读者,故事的情节往往复杂多变、曲折离奇、悬念起伏。在他们的眼中,小说是一个编制故事的场所,小说本身的整体性被割裂开,情节和人物成为其重中之重。而文学自身的审美在这时经常被忽略,作家们不会再着意语言的优美,也不再追求思想的深度。小说与电影互动,不但让一些作家获得成功,而且也动摇和改变了众多作家的小说创作观念。这种创作观念的转变,早在50年代初就已成为风尚,发展到今天,渴望通过改编影视剧本而获得利益、扩大影响,已经成了许多作家心照不宣、不约而同的创作选择。

参考文献

[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中国信息报,2003,08, 29.

[2] 杨辉.影视创作与小说作家[J].电视电影文学,1998年第4期.

[3] 刘震云访谈录[J].南方周末,2004,02,05.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文6

关键词:人文关怀;底层叙事

人文关怀是人文主义的关怀,西方的人文主义当从文艺复兴时代谈起,首先它重新拾起古典的力量,其次它强调人的尊严,第三它注重道德实践,最后它促使人的彻底开放。而中国的人文主义当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人文运动说起,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强调古典的力量,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人的自我修身精神。在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彭学明这里亦然,其人文的关怀透然遍布其作品。

彭学明的人文主义表现在他亲身经历对底层人的生活,因而对乡亲的关怀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故乡,我永远的航船与口岸》中他说:

当我一步步更加精细地走进乡亲们的世界时,乡亲们的苦与痛、甜和乐,就更如与生俱有的家族血民族髓,连着我的骨肉,植进我的心灵。我看见他们的孩子跟我的妹妹一样读不起书,我看见他们的爹娘跟我的爹娘一样看不起病……

作者是湘西土家族的儿子,他看到亲人的痛苦和贫穷正是他曾经经历过的。正所谓“悲伤着他们的悲伤,痛苦着他们的痛苦”,他的辛酸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会。

彭学明的作品相当一部分都是书写湘西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给予故乡底层群众社会关爱和深切同情,加上作家对湘西土家族个体和打工仔现象的描述,并给予真切的关心和爱护。散文《老去的渡船》《吊脚楼里的人物》《酉水背沙女》《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以及长篇纪实散文《娘》等多篇散文都在以描写故乡的人物个体,而他又不是简单的描述,作家字里行间透露给读者的是温情的温暖。当家乡亲人被社会给予错误的解读后,彭学明以高昂的热情纠正和还原社会真实,《我的乡亲不是匪》、《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宋祖英》就还原了社会真实,他是土家族的一份子,生长在这片土地,是土家人的代言人,他有资格还原土家人的社会真实,呈现在世界面前的应是一个真实的湘西土家族群体。

他希望有一天时光倒流出现奇迹。尽管他老了,他的手、他的背、他的力无法再与河流对抗了,可他还摇得动橹。可是,没人来,他不免落寞苍凉,有星星点点的泪。

《老去的渡船》描述了一个祖祖辈辈出生在河边,靠着划船度生活的家庭。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强劲的姿态更改了乡土世界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但这种改变只停留在表面,他们的内心从来都没有被现代科技真正俘虏,对他们来说,这种接受期是无期限的。老船夫的内心就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到来而欣慰,对他来说,修桥改变的是乡土的表面现象,车水马龙的生活和现在所住的房子都是新的,没有历史,没有回忆也没有印记。没有历史的存在是虚无的存在,华丽的外表终究掩饰不了实在的空虚,成为残缺的外壳。没有历史印记的存在是孤独的存在,热闹的社会现状改变不了人们寂寥的内心。乡土变成了小城,河上漂泊的船变成桥上奔驰的车,桥连接了河的两岸,但阻隔了河两岸的亲情往来。这是老船夫寂寞的根源和怀念过去之根本。老船夫的儿子觉察了老船夫的寂寞,于是要求爸爸为他撑船,老船夫内心欣喜荡漾。儿子还说修桥是好事,这都让内心原本不平衡的老船夫多了一个接受现代科技的理由,这在很大程度上又缓解了老船夫内心的悲伤。彭学明对老船夫内心的深度透析,借老船夫儿子之手很好地表现出来,彭学明理解底层人,关心底层生活,关注底层人的内心需求并很好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吊脚楼里的人物》里孤儿四龙自小没少吃苦,受人白眼,被人驱赶,遭人冷遇,艰苦的生活熬出头的日子就是四龙长大成家后的日子。生活要继续,人不能只活在回忆里,只能依靠回忆度日没有现实生存能力的人不是真正快乐的人。四龙曾经的遭遇不曾忘记,但他选择相信和接受现在的乡亲,跟他们和睦相处,活在当下则是最好的生存法则。吊脚楼里的木匠,自小便有挣钱养家的好手艺,但当其进入了城市,挣了大钱,看到了城市的生活人群,他迷失了自己,丢掉了自己的乡土人身份,开始了的生活,抛妻弃子,快活自在去了。一个人只有一个根,最初的身份被丢失,最初的圈子被丢弃后,就很难被另外一个圈子真正接受,都市人没有接受木匠,当其年老体衰之时他后悔莫及。他回到原来的乡村,乡亲给了他靠岸的港湾,给予他生活上很多帮助,亲人总是这样心胸豁达,当你从错的中点返回对的原点时,只有亲人愿意张开翅膀拥抱你。在这里彭学明给内心知道忏悔的木匠一个被原谅的机会。

彭学明塑造了土家女性纯善美好的一面,她们勤劳,朴实,无私。但是她们有她们的苦。女人承担起繁衍后代的责任,在部分家庭里,女人为家族生出男婴才算真正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使命,若孩子没有一个男婴,女人则很可能遭到婆婆和丈夫的冷遇,这使得女人的日子是难熬的。于是作者给予女性很高的评价,赞美她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因此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观念是可以改变的,生男生女不随人愿,某些家庭不应该对此耿耿于怀。土家女人太辛苦,社会应今早的改变一些摧残人性的旧观念。

内心的冲动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当感性冲动受到理性冲动控制时,人内心冲动的无限可能性就会受到压制,起决定作用的理性冲动就凸现出来,与之相应的理性冲动就会付诸实践,成为实践行为冲动。故乡亲人被欺骗,他不能漠视,他亲自采访他们并探访黑职介,亲人被欺骗,彭学明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刺激,他不忍心看到亲人任人宰割,于是内心产生想要去帮助他们的冲动观念,经过理性审视,这种观念上的冲动就变成了行动上的实践。由此可知,他对底层人的关怀不仅仅停留于关切之心和同情之意,更是一种参与,是观念上和行动上的参与,这更是深层次上和实践上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彭学明博客:http://.cn/pengxuemingzuojia

[2]彭学明:《我的湘西》,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