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1
关 键 词:师范 美院 设计应用类 美术课程设计
人类从开始懂得用教育发展自己以来,经历了艰难而沉重的跋涉。如今,人类自身的发展也日益显示出美术教育的隐性价值。而高校美术教育的关键是使美术所包含的相关各科相互联系,相互融合,通力合作。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新的高校美术课程体系。
美术课程的设计,通常是指学校设置美术课程类型和对不同的美术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程、评价等设计的总体方案。美术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编制理论,即“以美为魂,以术为本”,使美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脉络逐渐清晰,即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基础美术理论,培养学生熟练地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进步,美术课程编制也有所发展,不再只拘泥于传统国画、油画、书法、中外美术史、教育学、实习等课程,还设置有工艺、版画、创作与写生、染织、动画、考察等课程。由此来看,美术课程的编写逐渐从单一的绘画向多门类发展。高校美术的课程可以分类为师范、美院、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三个大方面。以下几点是笔者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师范类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
随着网络运用与普及,美术学科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而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还具有促进感知力、观察力、表现力的发展,开发右脑思维与创造力发展的多种教育功能。wwW.133229.cOm因此,师范院校是为普通美术教育输送美术教师的摇篮,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有着杠杆性作用。
高师院校承担着高中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资的培养,因此,做一个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的普通老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其次,其专业设置面广,无论是国画或是西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还是实习等均为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根据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高师课程设置应该以各门美术技能专业为主,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外美术史等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的思维、教育模式。以下是几所师范美术系的课程设置对比:
由此得出结论:高师教育是以多门课程为基础,技法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渗透、融会的一种学科。
二、美院类美术课程设计
有史以来,各类美术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在师傅带徒弟的传授中进行,所以它的发展是缓慢的。随着社会进步,改变了美术发展缓慢的轨迹,产生了规模更大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即现代美院的前身。
自东汉时期洛阳鸿都门学创办,到五代十国的南唐画院和西蜀画院,以及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的兴起, 画院规模已经很大,人才众多。清代由于西画家进入中国,透视、结构、色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美院课程设置的发展。与此同时,外国的美院教育也有所发展,1498年的达·芬奇学院,1562年的佛罗伦萨绘画学院 ,1648年的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都最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形式,成为各国美院的楷模。
在课程设计上,美院主要特点是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从入校开始就明确了油画系或国画系,四年专攻一个专业。美术院校注重的是美术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培养的是专才。以下是美院的课程设置的对比:
专业美术教育是国家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上表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主张学生专攻一个学科,相关的鉴赏课、史论课等开设的很少,相对于师范,缺少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美院追求的是在某个画种方面有独特的研究和创造,或在某一个领域的理论有独特的见解,所以美院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与之相适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三、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
设计应用类美术简称工艺美术教育,由于流传方式单一,很难形成教育规模。由于工艺美术与经济密切相关,而工艺美术的发展要依赖于工艺美术教育,所以说,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间接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工艺美术教育是面向现实生活的设计教育,其范围之广,加大了高校的课程设置的难度,它大到飞机、整个城市的设计,小到商标、纽扣的设计。工艺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以下是两组关于大学工艺美术课程的课程设置表格: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高等设计院校培养的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应该体现出更高的文化修养。设计课程应与市场相适应。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出现脱节的情况,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加强理论课、选修课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和电脑的教育,是我国课程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课程设计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必然存在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问题入手,以解决在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为立足点。新课程教学法必须是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发展和获得广泛认同的教学法,必须结合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高等美术院校的美术课程设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编写不同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2
在当今科技全球化时代,我们关心国际科技的进展,国际也随时注视着我国科技的动向。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同我国科技进展相关的两项指标在国外引起注意,最先是《自然》发表文章强调“中国研发强度超越欧洲”,随后美国两年一度的《科学与工程学指标――2014》报告在“学术性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的产出”一节中重点指出,“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论文创作在全球的份额下降,中国的份额在迅速上升”。
由于两文的数据分别来自位于欧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的“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该组织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密切相关)这样的权威机构,因此引起国际上有关专家的关注,认为这是“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时刻感受到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对国家繁荣和强盛所带来的影响并备受鼓舞,同时也思考着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科技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和进步。
提高科研质量水平
2012年我国研发强度达1.98%,从而高于欧盟各国平均研发强度1.96%,引起《自然》杂志关注。但欧盟中瑞典、德、法、荷、瑞士的研发强度介于2.04%~3.37%之间,仅英国为1.77%,这些是欧盟中的科技强国。2011年美国是2.85%,日本为3.39%。
研发强度代表国家推动科技的优先程度。上世纪后半期起,各发达国家强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美国1953年为1.4%,1964年就接近2.9%,近年2.7%~2.9%。我国1991~2001年研发强度由0.6%逐步增至0.95%,2002年突破1%,一路上升到2012年的1.98%。
我国1991年研发经费是150.8亿元,2011年研发经费总量达到美国的一半,是欧洲的2/3,应该说已具有相当的实力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但要同这些科技强国在科研水平上平起平坐还有待 时日。
另一个指标是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已在欧盟、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如把欧盟各国分别计算,SCI数据库2012年收录的我国论文为19.01万篇,居世界第2位,是美国论文数的43.6%。比较2000年SCI论文30499篇,我国这十多年的提高理所当然地为国际瞩目。
但论文仅是研发产出的指标之一,且论文创作不是数数量(包括SCI论文数量),主要看论文的质量。论文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质量评价的根本要素。
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3)》,我国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6.92次,而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篇。这反映了我国科学论文同国际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总体影响力还有待大大提高。又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的研究资料,我国各学科内高于被引次数世界均值的论文占我国际论文的1/4左右。每篇均被引次数17.21~11.35间的有瑞士、荷、美、英、加、德、法、澳、意等国,西、日在国际平均值附近 波动。
按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估计,还得用8~10年时间才能使我国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均值强国的水准,走得更前还要更长时间。我们希望前进步伐更快,面临的挑战是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而归根结底是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继续加强基础研究
一百多年来先辈们为在我国发展科学开始了坚苦卓绝的努力,1949年和改革开放后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空前规模。早年我国对基础研究给予的重视不够,担心理论脱离实际,强调“以任务带学科”。
理所当然,当国家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有某种需求时,科技人员义不容辞要首先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但说到底,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也是国家的需求,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具有关键作用,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科学家说,一定规模的基础研究在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我对此深表赞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经费快速增长,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我国研发总投入1991年为150.8亿元,到2012年已达10298.4亿元,这确是很了不起的快速增长。研发强度上世纪90年代在0.6%~0.7%左右波动,1997~1999年基础研究投入在研发总投入中占5%~5.7%;研发强度在2000年达1%,这是一个重要转折,从此一路增长至2012年的1.98%超过欧盟,而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却在2004年一度达到6%后一路下滑,2007~2012年在4.7%~4.8%间徘徊成为历史的新低。
研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比例的安排是科技工作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综合平衡,并考虑本国国情以及国际间的借鉴。研发投入中的基础研究占比,美国1979~1999年期间14.1%~15.9%,2009~2011年19%;2011年法国25.3%,英国10.8%,日本12.3%。
据维基百科资料,日本上世纪70年代和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成熟,逐渐摆脱对外国研究的依赖,1986年开始研发强度高于美国,1989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13%。
我国基础研究在研发中的比例显然远远低于科技强国,数十年来长期如此,不能不考虑这种状况对我国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强调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应用研究 注重企业研发
我国研发经费来源主要是两大块,一块是政府财政,另一块是企业。从历史上看,1997年我国企业的研发开支占全国研发总支出的42.9%,由此估计当时企业投入占全国总投入的比例大致同此数值接近,而政府财政的投入约占60%。2007年起企业投入占全国投入70%以上直至2011年的73.9%,而同时期政府财政占比降至25%以下直至2011年的21.7%。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在研发投入和研发规模上均称得上表现不俗,这在总趋势上是好的,说明我国研发工作主体已具有市场导向特色。
但我国的研发工作结构却出现了两个新问题。据《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研发活动中试验发展占83.9%,应用研究占11.3%,基础研究占4.8%。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占比显著偏低,总和只占16%,大大低于2000~2005年期间的22%~23%。因此,需要提出加强应用研究,这是第一个问题。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我国企业研发活动中的试验发展部分,自2005年以来超过90%,近年来基本保持97%~98%,基础研究只占0.1%,应用研究占2.2%~2.9%。企业应用研究占比低到如此地步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这是第二个问题。
列举这一系列数字是一件很乏味的事。前面已经提到,我国企业近年来对研发的投入大增显然同政府确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有关,这是很好的现象,是科技发展的正能量,而正是这一部分活动同经济的结合最为紧密。但令人困惑的是,一些讲话或文件不时指出“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语焉不详,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国企业研发活动中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仅占2%~3%,我国全国研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总和已低达16%~17%,这对我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创新,是一种最好的研发结构吗?全国研发人员(2011年)中,试验发展人员占81.1%,应用研究人员占12.2%,基础研究人员占6.7%。全国科技人员80%以上从事试验发展工作,因此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是增加经费,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培育人才 队伍。
对研发活动分类指导、管理和评价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是三类性质不同的研发工作,是国际普遍采用的分类。我国有时强调分出应用基础研究一类,并逐渐归入基础研究而合称基础性研究;欧洲也有过类似的意见,将其称为“战略研究(strategic research)”并归入应用研究,这种“战略”一词的用法常常受到质疑。
不同性质的研发工作,在管理方针和评价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有时由于混淆了其中的差别而引发了一些矛盾和争论,产生了不理想的导向。
对科技成果或研发成果的评价,在早年国内多是请几位专家开个成果鉴定会,并给出国内或国际某种水平的结论,这就是专家评议。大致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被称为同行评议的成果鉴定会,这是从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发展过来的,强调同行是保证评议人对项目或成果有更专门的学问从而确保评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在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早年美国科学基金会项目申请书的同行评议曾因外界的质疑(至少有过两回)而组织专门委员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估,结论认为同行评议有其不足,例如有时会忽视某些萌芽的创新思想,但同时指出没有比同行评议更好的方法。当今各国普遍采用同行评议,学术刊物审稿也许是最早采取这种评审方式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评价成果中开始关注SCI收录状况,随后又重视SCI引用状况甚至在SCI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某些其他定量评价指标。在使用SCI这一指标过程中,逐渐引发了不少争论。SCI这个外国指标有没有意义?SCI既可正面引用也可负面引用,SCI引用能说明什么?某某诺贝尔奖得主说他的文章就不投《自然》《科学》,更不知道什么SCI等等。据我所知,国外学者愿意把论文投向本专业的优秀刊物,对SCI并非一无所知。小同行洞察本领域的发展水平,评价某文章、某项目可以不用查问SCI;对于非同行来说,SCI以及期刊影响因子的使用是有适度帮助的。
对不同性质研发活动成果的评价,应该说评价标准的基本核心是一样的,就是看成果的“价值”,评价过程是“价值评议”或“同行价值评议”。要同行评议是因为非同行无法评判,甚至大同行都难胜任某一具体领域成果的评判。国内同行不够时就得借助国际同行,近年来一些重大问题的评估已邀请国际专家来进行。“价值评议”就是看成果的价值、意义,而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创新度及其意义的大小。
不同性质的研发活动在价值评判上有很不相同的取向,基础研究重视的是学术理论上的创新,其价值评议就是学术价值评议;应用研究重视的是研究所获原理在学术上的价值以及对既定目标的应用潜力,二者兼而有之或侧重其一;而发展工作重视的是其市场化前景。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中美
人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增长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将其投入生产线那么简单,需要激发他们的能量。科技奖励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正反馈机制,最早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指出:奖励制度其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它当作某种功能强化所导致的产物,是某种功能强化制度。这种强化大致可以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去理解,从精神层面来考虑科技奖励制度,没有什么比达尔文所阐述得更加贴切了:“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因为想得到我的自然科学家同行的尊重而大大加强。”从美国科技奖励的实效来看,达尔文这种提法是及其符合科技事业发展的规律的,美国的科技大奖中,其中总统科学奖和总统技术奖没有任何奖金,但由于其本身的巨大精神鼓舞而倍受科学研究者所追逐。从物质层面去理解科技奖励制度的价值则更为容易:大部分科技工作是科技工作中谋生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很多专门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获得承认,为后续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其他物质生活方面会有重大改善毕业论文ppt,是推动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技建设的动源。
1中美科技奖励的制度差异
1.1 科技奖励的体制差异
美国的科技奖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部门或总统名义设置的科技奖励,如美国设有国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奖作为政府的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学奖是美国最高的科学荣誉,由总统授予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国家科学技术奖也是由总统授予促进就业、提高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另一种是各行业、企业和个人设立的各种独立的奖励。如美国的科技咨询机构(美国科学院)、专业协会、各种社会基金、科研研究所、大学学院等设立。这是美国奖励制度的主体,所设立的奖项也基本覆盖了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奖项,获奖成果也代表了本学科和本领域的最高荣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科学院奖[②]、美国工程院奖、美国物理学会奖和美国化学学会奖。他们之间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呈现分层分布,各种奖励独立设置,不相互干扰,一种奖励的承认不会影响到其他奖励的参与,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激励性。
中国的科技奖励是由各级政府颁发的奖励作为奖励制度的主体,在绝大情况下,颁奖机构的行政级别决定了该奖在奖励体系中得地位,如国家奖的效力大于省部奖,省部级奖励效力大于地方奖,地方奖效力大于基层奖。奖励的垂直型分布现象及其明显。中国社会设奖种类也较为丰富,但是得奖无论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效力还是奖励本身的权威性都不被社会接受,特别是各种逐利团体和个人以各种名义设立的奖项几乎没有任何激励意义,它们的存在只是为这些团体和个人取得各种评审费用和其他各种名目费用的手段。
1.2科技奖励的效力差异
在美国,由于各行业、基金会、企业和大量慈善家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根据刘泽芬等编的《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介绍,美国除联邦政府设立的国家科技奖励之外,其余的奖励都是由政府奖和民间奖构成,设奖最多的是全国性学会和协会,这些奖励和政府颁发的奖励一样具备权威,能被科技界承认和认可,和少数的政府奖一起组成了极富有激励功能的奖励体系。
中国的国家层面的科技奖励对科研人员来说,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承认和认同免费论文。获得国家级别的大奖是科学家或者身份和权威认同的方式。但是,除政府之外的科技奖励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其效力,这种状况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比政府奖励相差甚远。在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前毕业论文ppt,国家奖励曾经多达800余项,省部级奖励高达1.2-1.4万项之巨。[1]与此相对应的民间奖励只有100多项,在奖励力度和覆盖范围上远远不如政府奖励。
1.3 在奖励的对象方面
在美国,政府颁发的有影响的大奖如美国国家科学奖、国家技术奖等奖项的奖励对象都是个人,奖励的依据是获奖者在所在领域所取得的贡献和影响为衡量标准,由独立的评审委员会组成的评审团评审得出。除政府之外,各民间团体如美国科学院、美国化学学会等颁发的各种奖励,奖励的对象都是依据奖励个人在所在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在中国,科技奖励的授予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科技成果。国家五大科技奖励中除了数量极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不超过2人)和国家科技合作将(每年不超过5人)是针对人物之外,设奖数目较多(包括各种级别高或者低)的奖项都是针对项目。受国家层面奖励规则的影响,各部委、省(直辖市)、基层单位所设立的科技奖励基本上都是成果奖。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成果奖励的比例占奖励总数的90%以上。[2]
1.4科技奖励资源分配方面
一般来说,科技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的性质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是一个源本关系,基础研究是源泉,没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就无法谈起。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能够大大的推进科技发展与进步。正因为如此,美国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奖励非常丰厚,据相关统计,美国1991年到2000年间,共有102位科学家活动国家科学奖,而获得科技奖的科学家只有70位。[3]
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研究在整个国家的奖励体系中所占比例较低。据统计,2002-2007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将共计1802项,自然科学奖只有177项。
1.5在对待年轻科学家获奖问题方面
美国非常重视年轻科学家的培养,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量级资助奖励政策和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青年科学家培养长效机制。美国设立了沃特曼奖、总统杰出青年学者奖等专门针对青年学者的奖励,特别是总体杰出青年学者奖,对从事生物、医学、物理等科技领域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学家60名,每位得将人在未来五年内分期获得NSF提供的高达3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各种科研机构、基金会、私人慈善基金等也不遗余力的对年青学者进行资助。这些做法毕业论文ppt,对美国科学界吸引年青科技人才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也是美国源源不断的吸引发展中国家青年才俊的有效方式。
反观中国,首先是针对年轻科学家培养的奖项缺乏,部分针对年青科学家的奖励因为奖金额度较低,对年轻学者的吸引力不够。而以项目为参评对象的评价体系青年学者往往做了较多的事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以年青科学家成果参与各大奖项的评比,虽然有陈智勇这样的70后科学家称为国家自然科学获得者的个例,但整体较少在有影响力的大奖中有所斩获。
二、中美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给我们启示
由于中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照搬美国的科技奖励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作为世界的科技中心,美国在多领域的核心科技远远强于我们的现实基础之上,对美国的科技制度的研究是很有意义和启发价值的。
2.1 中国奖励制度的体制健全方向
中国基于行政级别的主体奖励评价体系存在很多的弊端,影响了奖励制度的有效激励,首先是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均衡,造成同一级别奖励影响力不同。如一个科技成果在西部落后省份能获得较高级别的奖励,而在东部沿海甚至没有入围的希望;其次是行政化的奖励级别势必造成奖励程序的行政化。在我国,候选人由所在部门按行政级别逐级上报,科技行政人员是审批的主要职责人,这种缺乏相应专业的评审者对申报人的行政级别和学术权威等外在条件对奖励的评价,极大的影响了参评项目价值的认可。
科技奖励主体的多元化,已经是各国奖励制度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群有实力和需求的经济体和个人的出现,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奖励的合适时机,扶持各种民间奖励,规范民间奖励的评审过程,逐步扩大民间奖在整个奖励体系中得比例,更关键是提高民间奖的地位,将大部分应用研究的奖励由政府转移到民间,国家层面扩大基础研究的奖励,尤其是弥补国内奖励对教育贡献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缺失。
2.2 逐步提高获奖的含金量
相比美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我国奖励的特点是奖励设立过多,各级行政机构重复设奖。1996年对现存奖励有所精简毕业论文ppt,但是还是数目巨大,特别是以项目为奖励对象的奖励制度,很多人因为行政权力、学术权威和个人关系,“搭便车”现象严重,获得奖励的名单很长,很多没有潜心于科学研究的人因各种关系获得奖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奖励的含金量。这种奖项设置过多,造成单项奖金数额较小,也造成奖励的含金量有所不足。奖励因其崇高性与稀缺性而对科学家产生吸引力,奖金额高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激励科技工作者向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挑战免费论文。目前的奖励方式对获奖者的激励作用不足,在社会上产生的荣誉导向效果也有限,许多获奖者更关注的是这些奖项背后的种种派生利益。
2.3 奖励对象的调整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注重奖励项目,而美国科技奖励注重奖励个人。JerryGaston认为,默顿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只有当竞争机制以一种普遍主义的方式运行时,最能实现科学的建制目标。在普通主义的运行方式下,奖金的额度水平不会威胁到奖励系统,只要资金的分配方式是奖励优秀者。但如果奖金是按照人口或者按照比例方式分配,那么就会对奖励系统造成消极后果。[4]所以说针对项目的奖励在激励效果上有较多的缺陷。严格来讲,科技奖励的本质就是奖励对做出科技成果或者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不存在针对奖励成果的科技奖励。针对个人的奖励也不会对整个团队的进取心产生太大的影响,古语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科技奖励中仍然有借鉴意义。长期关注奖励科学技术成果本身,而忽视了创造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的人,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奖励,就可能抹杀了科学家的贡献,降低了科技奖励的影响力。
2.4引导将研究力量的转移,形成合理的研究经费投入比例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技发展之源,只有源远才能流长。中国科技界要改变目前这种“轻基础、重应用”急功近利的研究势头,通过加大对基础研究的奖励投入力度,对研究难度大、周期长的基础理论研究予以扶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主要研究力量向基础理论研究转移毕业论文ppt,允许各种企业参与各种行政级别的评奖活动,将游离于科技奖励制度以外的科研队伍组织起来,鼓励企事业单位自己投入科研经费和力量,建设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型科研。同时,要加大应用型成果的针对性。
2.5 奖励要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与鼓励
青年科技工作者既是科研工作的新生力量,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又是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韦伯尔分布(历史上重大科学成果获得者即时年龄在年龄谱上的分布规律)表明,历史上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学成果的发明者大都是年龄在25—45岁之间,概率峰值是37岁。[5]而科研奖励中的“马太效应”不可避免的存在,尤其是中国行政化严重的评价体系中,各种越轨因素[6](报奖者的名望、报奖者的以往获奖记录、职权大小、报奖者所在单位的名望、报奖者所在单位的职权大小、以及评委是报奖者、科研主管单位有人参与报奖项目等),使本应该受到奖励的年青科学家败在年长者手下,严重影响了科技奖励的公正性,挫败了年青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积极性。故可以考虑在科技奖励设置中强制性的设立年青科学家受奖比例,增加年青科学家专项奖励,增强年青科学家的工作积极性,巩固和增强这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新疆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科技奖励一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DB/L].xjkjeg.eom,2007一06一05.
[2]阮冰琰.中外科技奖励制度差异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3]高洪善.美国的国家科技奖励及特点[J].中国科技奖励,2002 (4): 72-75.
[4]GASTONJ, SONSW J. The RewardSystem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cience [M]. Inc. New York. 1978.
[5]仲伟纲.走进诺贝尔奖[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5):65-69.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4
英文名称:China Wood-based Panels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主办单位:中国质量协会林业分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5064
国内刊号:11-5459/S
邮发代号:2-9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5
会议主题:务实、创新、高水平。
论文征集内容:
1.国内外日用化工新技术发展趋势
2.化妆品、洗涤用品新技术
3.新原料(包括香精香料及防腐剂)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4.生物、生化及天然活性物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5.日化产品的安全与功效性评价
6.行业法规与现代科学管理
论文要求:1. 论文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2. 提交“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职称及所从事专业”(论文摘要限定150字以内);3 .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要中英文对照;4 .上交论文一律用word格式发到学会电子邮箱;5. 论文征集截至日期为2007年 7月 30日。
论文评选: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对优秀论文,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证书;对青年优秀论文推荐上报北京市科协。参加评选;所有获奖论文作者的名单登载在《中国化妆品》和《北京日化》杂志上;对征集的论文编辑成册,出版论文集。
收费标准:参加讲座的外企及有关单位按30分钟/场,每场收费2000元。论文集广告费:彩页 2000元,黑白(文字) 1000元。
交费时间:2007年 8 月 15日前汇至北京日化学会。
研讨会期间设有新产品展示:内容:日化产品、原料、设备、包装、OEM、新技术成果转让业务洽谈。
规格: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价格:1500元。报名截止时间2007年7月30日。
学会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东四块玉南街32号
邮编100061
联 系 人:刘静安 胡翠兰
电话:010―67113081
传 真:010―67173252
电子邮箱:bjrhxh@sina.省略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学术期刊 国际化 特征 途径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53-02
科技期刊是展示科技进步的窗口,是科学技术的交流平台,更是前沿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固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在近年来在质量、数量等都呈现上升态势[1],逐步催生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期刊。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技期刊界就已经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趋势和潮流,但在当时这仅仅是一个概念和远大的奋斗目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地球村”逐渐变成现实,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升我国科技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环节。
1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必要性和主要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科技期刊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和传播通道,必将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考验。首先,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科技期刊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升自身生存力,即开展国内科技期刊竞争。其次,将中国科技成果及时准确地传向世界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即扩大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最后,在巨大科技信息产业市场份额面前,要勇于同国外期刊展开竞争,即实现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因此,遵循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法则,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必然趋势。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是期刊变革的必然过程,不单一地指科技期刊在刊发过程中的区域扩大,更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由对本国刊发而改变为面向全球刊发[1-3]。科技期刊国际化是相对于本国本土而言的,即科技期刊不封闭于本国,而是参与世界科学技术信息流通,是实质内容的国际化趋势,通过契合市场机制与国际科研学术走向,在科技期刊内部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满足与我国科技交流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期刊内部变革实现更为开阔的视角,在期刊运行全周期、全阶段实现国际化,在对标国际顶级期刊的进程中,不断地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4-5]。学术影响力作为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长足地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科技期刊的显示度、关注度、权威度、专业度,从而使科技期刊在根本上参与到国际一流期刊的竞争序列。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评价需要从形式、内容和经营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稿源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编委国际化、期刊语种国际化、编辑管理国际化、期刊读者国际化、期刊编排国际化、期刊印刷国际化、期刊发行国际化等特征[3]。
2 国内外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
作为自然科学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Science》和《Nature》均是创刊逾百年的国际顶级期刊,是众多科技工作者宣传创新成果的梦想平台,更是各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标杆。《Science》杂志累计共有100多位诺贝尔获得者在此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并曾建立了1万人以上的审稿队伍,而审稿人中近2/3的是来自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的。《Nature》杂志在过去40余年中,30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杂志上发表过1200多篇论文,读者遍及220个国家与地区[2]。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技期刊国际化概念后,中国科技期刊业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
(1)科技期刊数量增幅大。我国科技期刊已有5000余种英文刊,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分析报告,我国科技期刊所贡献的中国国际(SCI)论文在2000―2008年间由22608篇上升至92337篇,增幅为308%;我国的期刊在1999年度被JCR收录的种类为36种,这一数据在2009年度上升至114种,增幅达217%,远高于JCR收录期刊的平均增幅32%[5]。
(2)期刊在形式、内容和经营手段方面积极面向国际化发展,涌现出一批国际化发展较好的刊物,如在中国科技期刊中名列榜首的《Cell Research》杂志,其全球影响力排名进入该领域前10%,外稿占全部发稿约64%,审稿专家主要是国外的审稿专家,信息交流及运作模式国际化程度都较高。
通过与国外科技期刊对比,在对比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多年发展中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科技期刊国际化这一趋势也提出多年,部分科技期刊在不同程度、不同环节上也不断推进其国际化进程,但就我国科技期刊总体形势来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形式、内容、经营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均与国际化科技期刊存在很大的差距。个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不能改变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实力不高的现状,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不高,都是在面向国际化发展而离真正的国际化还有差距。
3 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原因
造成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不高的因素有很多,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历史原因、优质稿源缺乏、期刊经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以及缺乏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3.1 历史原因
科技期刊的创刊与发展必须满足本国科技界信息交流的需求,本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期刊质量和影响力。中国总体科技水平仍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也直接造成了科技期刊的总体水平难以突破。
科技期刊的发展还受限于整体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中国建国以来长期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仍未在社会经济各方面得到全面推广。现有的科技期刊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更难以与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外出版集团抗衡。
3.2 优质稿源缺乏
高质量、高水准的稿源是科技期刊持续良性发展的根本,而科技期刊的优质稿源缺乏与期刊影响力较弱导致非良性循环。其一,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不高,难以吸引国际化投稿;其二,国内以EI、SCI或者影响力因子为主的科研评价也人为制造了国外高于国内的标准,加剧了国内优质稿源首发权的丧失;其三,我国科研人员爆炸式增长为期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稿源,造成了劣质稿源挤压优质稿源发表资源,稿源平均水平显著下降。
3.3 经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期刊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大型主管和运行体系,主要运营模式以事业拨款为主,期刊的运营过程中存在主管、主办与运营各环节未分离,运营与管理模式粗放,专业化程度不高。期刊往往不是主管部门的核心业务项目,必然造成上级单位缺乏足够重视,在资金投入、人才激励等方面缺乏保障。
3.4 缺乏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当前,中国科技期刊为推动国际化发展,更多注重期刊的形式国际化,是期刊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究其本质是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是一场真正的变革,其本质更需要对标国际期刊、探寻自身发展、寻找差距不足、引入先进模式,实现从根本上的提升,因为究其内核;科技期刊国际化本质是为了更长远的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
4 科技期刊国际化对策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应当制定适合于我国国情和现状的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规划,按照“由点到面、量变到质变”的基本思路制定发展对策。
4.1 扶持优质期刊,树立行业标杆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已过5000余种,行业领域覆盖近百类,科技期刊的全面国际化是不现实的。当前,应当综合各期刊现有的影响力、运行管理等因素,由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期刊管理部门等多部门联合,由国家层面重点扶持已经具备国际化的科技期刊,在适度的范围内,通过行政或联合的方式进行资源保障和政策倾斜。如鼓励优质期刊组织国际会议,吸引国际稿源;论文成果评价时,适度提高国内优质期刊的评价比重,减少优质初发稿源流失;组织优质期刊发行公司,协助进行国际化运行等。通过重点扶持,创立若干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化刊物,逐渐形成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国际化期刊行业规范和标准,为国内其他期刊树立标杆和样板。
4.2 顶层规划设计,分步持续改善
对于各科技期刊,应当率先着手形式层面的国际化,根据各期刊现状的不同,可借鉴国外同类优质国际化期刊的成功经验,分时、分步地从期刊的语种、编排、印刷、发行开展国际化的尝试,逐渐摸索和掌握适合于本期刊未来持续发展的国家化形式,为期刊全面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期刊形式国际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需要从期刊实质上逐步实施国际化工作,围绕期刊实质性内容和影响力的发展规律,按照编辑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编委国际化、稿源国际化、读者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的顺序依次开展国际化工作。
4.3 立足质量提升,全面推动进程
围绕科技期刊核心质量问题,制定分步发展目标,从审稿周期、稿源、审稿专家、编委会、读者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措施包括:(1)提高时效,尽一切可能缩短周期,即先从审稿周期方面赶超国际同行业平均水平;(2)改变稿源模式,由被动“收稿”变为主动“约稿”,即结合国内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特邀知名学者专家撰写综述性、前沿性或热点科技论文,也可不定期组织专题专刊,建立不定期“专著”型特刊,提高稿件关注度;(3)挖掘优秀的审稿专家,兼顾审稿的高效性和专业性;(4)充分发挥编委作用,主动征集编委的建设性意见,并借助其在学术内的影响力提升期刊知名度;(5)积极参与或关注相关专业的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及时跟踪学术会议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发展前沿和动态,并在期刊内设专栏进行报道,果有可能争取在大会上发言或发放刊物资料,做好刊物的宣传工作。
5 结论
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一条漫长坎坷的道路,其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整体科研氛围,更决定着未来国家科学技术的走向与态势。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整体进程是漫长而深入的,对于科技期刊编辑部而言,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无论在科技期刊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上都需要整体对标并不断提升,从而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实现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目前的科技期刊种类丰富,部分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凭借基础条件优势与战略选择已率先实现了部分或一定程度的国家化目标[6]。然而,优质期刊的数量取决于优质稿源的数量,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期刊都会走向国际化。期刊国际化是大多数期刊的终极目标,但期刊更应该立足自身的现状和条件,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按照面向行业(地方)、面向国内、面向国际和国际化的步骤实施发展规划,最终形成具有金字塔形结构的期刊组成形式,进而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媛.期刊国际化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
[2] 王雅利.影响山西省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太原科技,2005(15):40-41.
[3] 郭金海,崔贤彬.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的思考[C]//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7.
[4] 张以民,孙鲁娟.科技期刊国际化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275-277.
[5] 杨子江,张晓琴,姚成龙.我国期刊国际化发展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C]//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4.
[6] 万雅丽,徐丽芳.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发展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2012(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