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护理干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护理干预范文1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理干预;康复医学;护理效果;应用效果;并发症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自理能力,进而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但如护理不当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1]。舒适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康复医学的应用中,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2]。本研究选取98例康复科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分析舒适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提升康复医学中护理效果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配合心理干预。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1~76岁,平均(56.89±6.56)岁;其中腰椎退行性病变康复患者10例、腰椎术后康复患者10例、颈椎康复患者11例、其他骨科康复患者12例、脑卒中康复患者6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41~76岁,平均(56.81±6.21)岁;其中腰椎退行性病变康复患者为10例、腰椎术后康复患者10例、颈椎康复患者11例、其他骨科康复患者13例,脑卒中康复患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于本院康复疼痛科;②患者的言语功能和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伴严重性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②伴精神疾病或处于妊娠期、哺乳期。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遵医嘱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配合心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康复治疗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防止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②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于进食困难以及食欲不振的患者,尽量给予半流质饮食,但由于半流质饮食营养成分较低,因此,应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或鼻饲喂养,以维持患者的正常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3-4]。③环境护理:提供通风良好、干净、整洁、安静的环境,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并适当摆放绿色植物,改善患者的心情。④护理:给予摆放舒适,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护理,减轻压迫。避免长时间压迫引起的疼痛以及其他并发症。
1.4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满意度、舒适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水平、焦虑情绪、疼痛论著459中国医刊2020年第55卷第4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舒适度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价进行评估;治疗依从性采用医院自制依从性评分表进行评估;生活质量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价;患者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估;疼痛情况采用数字量表疼痛评分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49例),对照组则为79.59%(39例),差异有显著性(χ2=8.055,P<0.05)。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SAS评分、数字量表疼痛评分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SAS评分、数字量表疼痛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SAS评分、数字量表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舒适度、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91.92±1.44)分]、治疗依从性[(96.94±2.54)分]优于对照组[(85.40±1.05)分、(78.93±3.21)分],差异有显著性(t=7.094、t=6.833,P均<0.05)。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例),对照组为24.49%(1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043,P<0.05)。
心理护理干预范文2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矽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矽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两组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现象,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
就目前而言,矽肺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矽肺患者的病程较长,以男性患者为主,文化层次较低,患者往往因疾病的痛苦,缺乏有效的疾病知晓率而产生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无助、孤独等,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对30例矽肺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血、尿、大便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检查。其中男性59例,女性1例,年龄51岁~78岁,平均(62.5±5.2)岁,病程在18~38年,平均(24.3±2.5)。Ⅰ期矽肺41例,Ⅱ期矽肺12例,Ⅲ期矽肺7例;均为煤矿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上5例,初小50例,文盲5例。54例患者同时合并有肺结核、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将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文化程度及合并症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在体现人性的关怀的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情绪矽肺患者的病区要舒适、安静、整洁、干净、温馨、空气通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适度。地板砖选用防滑砖,厕所、浴室设防滑垫,安装扶手,防止患者划倒。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时轻拿轻放,及时巡视,
1.2.2 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要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对倾听患者的感受,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矽肺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面的宣教,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与权力,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介绍相关病情好转的病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1.2.3 完善家庭支持系统: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增强患者和家属的感情交流,鼓励家属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不断培养和增强患者对这些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1],使患者保持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要注意态度和蔼亲切。术中护士应该站在患者床旁,安抚性的触摸患者的手、脸等,解除患者的紧张,通过手术前访视建立的良好关系,鼓励患者勇敢的面对手术,加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当患者在插管时有恶心、窒息感觉时,给予指导及心理安慰,在各项操作中,动作要轻柔,让患者感觉舒适。
1.2.4 身心松弛法及情绪转移:⑴指导患者在情绪烦躁时,进行自然端坐,闭目敛神,两手掌放在两膝,注意力集中在两脚心,均匀平缓地呼吸3~4 min,放松肌肉,并将此感觉扩展延伸到全身,缓慢睁开双眼。⑵情绪转移:转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过分关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情绪烦躁时,可听节奏舒缓的音乐,缓解情绪。
1.2.5 生命体征的观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取仰卧位,固定膝部,手部保暖,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输液速度视需要而定,并保持液体滴入顺利。确定两肺完全分隔后,立即给予纯氧进行双肺通气,流速4~6 L/min,10 min~15min,驱除肺泡内氮气,阻断右肺后再以纯氧正压通气8 min~10 min。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尿量,15~30min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1次,以确保灌洗术的正常进行及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量表调查前,由专人向家属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及填表注意事项,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有调查者协助其完成量表的填写。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SDS、SAS评分的国内常模分别为41.46±8.55、37.78±10.07。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高于国内常模(P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
3 讨论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该病在临床上呈慢性进展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病情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矽肺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心理护理能够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行为等,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减轻不良刺激对自身的伤害[3]。本研究结果显示,矽肺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其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
参考文献
[1] 张萍.综合护理干预对矽肺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0-1332.
[2] 李建英.浅谈矽肺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81-82.
心理护理干预范文3
关键词:心血疾病;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心血管内科也被称为心内科,主要治疗以下几类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以及高血压等。随着当前社会的科技发展还有人们生活方式的调整,极大的推进了医学技术的前进,人们的生命在很大的程度上面得到保障,当前人类的生命年龄平均值正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目前老年人患病的情况并不少见,其中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此类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具有的迁延性特点,导致心理一定程度出现障碍,对临床治疗产生消极影响。为了探究心血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入住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超过2d的60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58岁。以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都有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程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院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以下是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①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出,冠脉狭窄的程度超过了1/3的话,就诊断为心绞痛;②如果患者的机体处于休息状态之下收缩压超过了140mmHg而舒张压超过了90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③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之后显示有心率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冲动传导这几项当中有如何一项出现了异常,就诊断为心律失常。
1.3方法 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通过一对一的访谈以及对患者日常行为观察等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1.4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推行首接负责制度,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良好沟通以及人际交往的开始,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需要有充分的沟通交流;②实行护患沟通的制度,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会在我院接受相关的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同时护理人员也会在非语言沟通上面有所重视;③对于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于患者出现的每一种疾病都发放有效的疾病知识宣传单,这样做的后果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因为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而导致的恐惧心理;④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有全面的认识,鼓励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促进身体的康复。心血管内科疾病基本上都是慢性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因为病情的拖拉导致心情出现烦躁,护理人员需要稳定患者情绪,对于不同病种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教育;⑤患者病情如果出现变化其内心会出现诸如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在这个时候应该对患者家庭成员有深入的了解,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要多进行必要的沟通还有交流,真实的表达自身内心真实想法,通过家庭支持提高治疗积极性。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后,心血疾病患者一般有以下心理特征:①忧虑心理;②猜疑心理;③绝望心理;④拮抗心理。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在心理、身体以及环境舒适满意度上面存在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对老年人,心血管内科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心血管内科疾病有着以下特点:病程长、病情易复发、易反复等,引起了医学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重视。很多的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在医院对病情有所控制之后,因为病情的复发再次住院。这些情况使得心血疾病患者的情绪起伏较大,部分患者产生消极心理,对临床治疗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还有患者的家属,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虽然当前医学界的医疗水平还没有办法彻底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进行治疗,但是大量的研究资料发现,通过规范的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病情有所控制,通过控制来让疾病的复发以及发生发展得到有效的降低或者是延缓[1]。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相对对照组患者各项方面舒适度都要高。两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对心血疾病患者的心理有所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范文4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肝硬化;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89-02
doi:10.14033/ki.cfmr.2016.8.050
肝硬化是临床医学上一种比较多见的发展性肝病,它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肝脏损伤,如大量酒精摄入、长期营养不良、慢性肝炎、化学中毒、循环等都是导致肝硬化的直接因素[1]。其发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到后期肝功能损伤严重就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脾功能亢进、腹部积水等并发症,再往后就演变成癌症[2]。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出可以根治此病的药物与方式,但不管是采取哪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护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护理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身心健康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8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中40例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手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都经过临床检测确诊。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9~67岁,平均(46.3±2.8)岁;研究组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28~66岁,平均(45.5±1.7)岁。排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自身及家属不同意此次项目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护理时间、病情严重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进入医院的同时就为其制定严格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熟悉并适应医院。大部分患者来到医院后都会出现不良情绪,身体上的病痛不仅会对其生理造成巨大的折磨,也会给心理上带来创伤,这时应该给予其必要的关怀,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治疗环境,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热情的介绍医院的各项流程,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治疗程序,积极与其交流,争取消除患者的无助感与孤独感[3]。(2)与患者建立真挚的情谊。护理人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固定干预,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倾听患者的烦恼与焦虑,经常为其加油、打气,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通与排解,缓解压力,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马上解决[4]。使其在治疗过程的处于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对病情恢复很有效果。(3)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在护理前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过往病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应对突况的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检查,对于其病情的发展需如实报告给患者,并告知其治疗方案,如用药的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都要为患者介绍详细,用专业知识来消除患者的恐惧[5]。(4)与家属保持高度配合。为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情况,叮嘱家人多照顾患者的情绪,对于饮食方面,嘱咐家属多为患者准备一些富有营养的清淡食物。积极配合家属的各项行动,经常进行交流,方便分析病情,与家属一起帮助患者找回自信,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6]。(5)保护患者隐私并尊重其自尊。所有入院的患者都应该得到平等或更关怀的对待,不能用同情或有色眼光去看他们,更不能用恶劣的态度对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保持足够的耐心与友好的态度,主动给予其帮助与指导。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对于患者的隐私不能轻易的透露给其他与治疗毫无相关的人员,保护其脆弱的心理[6]。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心理状况指标的差异,再对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与记录,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对于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定,得分越低表明其心理状态越佳,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状态越差。其中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专业能力的评分达90分以上;一般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专业能力的评分为60~90分;不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专业能力的评分不足60分[7]。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心理状况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几十年来,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物质资源也变得十分丰富,但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却在不断增高,比如肝硬化,肝病患者众多,单是携带者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基数,这类疾病的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几年也有年轻化的趋势[8-9]。如出现上文提及的临床症状,就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患病,若患病就要采取积极的治疗,该病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任由其拖延下去,最后可转变为癌症。此病症的治疗过程十分漫长与复杂,常常使得患者苦不堪言,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创伤,本来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抑郁、自闭等情况[10]。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自身每天都处在负面情绪中,肝火堆积漫长,更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于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或其他方面的考虑采取了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从疾病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通过安慰、鼓励、陪伴、倾听等方式帮助消除其不良情况。与家属保持高度的配合,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更好的条件[11]。
治疗固然重要,但对患者的护理同样重要,它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采取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其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情绪,缓解了压力,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恢复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护理后,研究组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心理状况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加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匡霞,张先翠.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31-32.
[2]沈朝芝.肝硬化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75-2076.
[3]潘璐.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内科,2013,8(5):561-562.
[4]李彦俊.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8(8):119-120.
[5]李春兰,王国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64-66.
[6]邓先锋,田敏,张香兰,等.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1,26(6):76-78.
[7]徐金燕.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9):89.
[8]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等.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3):4-6.
[9]解满霞,周进.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525-1527.
[10]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等.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10):865-867.
心理护理干预范文5
【关键词】 心理干预;职业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3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 care occupational Applica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Wh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patient care. After treatment,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situa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mental st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atisfaction with care and services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occupational disease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not only make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but also can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and should be promoted and used in clinical.
Key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Occupational;Nursing
职业病是一种具有危害人数多、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隐匿性强、迟发性等特点的疾病,其潜在危害往往被忽视,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而且大部分的职业病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1-2]。护理在职业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有效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还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我院于2012年3月针对职业病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临床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3月到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职业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即用患者的病历卡号交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在(43.7±16.5)岁,体重63~80kg,平均体重66.3kg;其中尘肺病13例、职业病中毒17例(其中汞中毒7例、苯中毒4例、铅中毒6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在(48.1±17.6)岁,体重61~79kg,平均体重62.9kg;其中尘肺病12例、职业病中毒18例(其中汞中毒7例、苯中毒6例、铅中毒5例),两组患者性别、体重、病情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接诊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驱毒、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关医学的辅助检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治。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查阅患者的病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语气要和蔼。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积极与患者建立互信,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感。②引导患者正确面对职业病,增强与职业病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能够在心理上得到鼓励和安慰。③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变对职业病的错误观念,减少患者对职业病治疗的担忧和恐惧。针对严重焦虑的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鉴于患者情绪容易反复,我们应对患者进行主动关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担心医疗花费的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帮助患者度过难关,让患者体会到社会的关爱,提高治愈的信心;针对易恐惧的患者,首先应取得患者的信任,其次是让患者家属学会克制不良情绪,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谈论轻松愉悦的话题,避免患者产生消极情绪;针对担心治疗效果及后遗症的患者,可以向患者讲述我院职业病痊愈的治疗案例,然后向患者介绍我院职业病诊治的优势及先进的仪器和主治医生的水平,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职业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表》(项目主要包括:焦虑、担心费用、担心疾病、担心治疗效果、担心后遗症、难以入睡、恐惧)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办理出院时,由患者家属或患者自己填写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情况进行比较,总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病例×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4.0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心理状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在经过治疗之后, 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职业病是指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操作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6]。其中,最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7]。由于职业病属于慢性疾病,其治疗时间比较长,短期治愈的可能性比较低。尤其是治疗职业病的效果缓慢,会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同时昂贵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大部分的职业病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恐惧等,这就加大了治疗的难度[8],因此,对职业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增加对患者临床心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患者结束治疗之后,回家进行调养时,我院由专人负责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其用药和饮食调整等,并告知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针对职业病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知识及健康指导的干预,可以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心理障碍,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6.67%,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3.34%,这就说明,临床心理干预在对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赖丽丽,郑倩玲,蔡品,等. 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关联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2014,41(03):310-314.
[2]姜红梅,陈文强. 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治疗中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04):85-88,92.
[3]王静波,丁世斌,颜迎春,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与临床疗效关系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25(07):618-621.
[4]章一华,刘璐,周宇燕,等. 职业病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职业医学,2014,37(04):416-419.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5]项丽敏,沈建国,金丽霞,等. 心理干预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02):396-398+401.
[6]张华强,王洪林,徐春生,等. 青岛市电焊工职业病防护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27(03):207-209.
心理护理干预范文6
【关键词】 门诊手术;心理;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48-01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会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的刺激,手术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现代护理工作更强调患者的身心统一,强调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我院近年来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间收治的92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43.4±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4.7±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所患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即完善常规检查、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护与健康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2.1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时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以便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应为患者提供优质热情的服务,接诊时应热情、亲切,消除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感,以便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耐心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负责手术的医护人员,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同时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目的、效果、步骤以及术后的恢复等知识,消除患者因对手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心理,重点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治疗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2 术中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进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进一步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感和陌生感。护理人员要进一步安慰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可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慰,从感情上得到支持[2],讲解术中与医生配合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地配合手术。门诊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楚,因此麻醉过程中和术中医护人员的言语应谨慎,以免造成患者的恐惧。手术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免噪音刺激患者,引起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术中指导患者如何放松和进行呼吸,以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3]。
1.2.3 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手术结束后应亲自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成功,消除患者的对手术治疗的担心,以便以平和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后恢复治疗。术后增加对患者的巡视,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耐心解答患者内心的疑虑,尽量满足患者的心里需求。同时,指导患者术后如何调整心态,告知其保持心情愉悦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术后恢复的信心。
1.3 评价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干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 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门诊小手术虽小,但患者同样经历着同住院手术患者一样的麻醉、开刀、缝合的手术过程,且由于门诊手术多为局部麻醉,手术时患者意识清醒,因此其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反应尤为突出[4]。因此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但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还应注重对门诊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工作[5]。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董立群.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914-1915.
[2] 白亚琴.对门诊手术病人心理护理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7):1913-1914.
[3] 冯友银.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影响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