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1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创新,创新型经济,驱动,模式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创新型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 创新型经济的概念

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是创新型经济理论的鼻祖,其在191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并给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二重含义,其中创新是指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第一次运用到经济中去。熊彼特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并认为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而非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均衡和资源的最佳配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率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在不同的群体中分配,并利用价格信号来扩大稀缺资源分配的效率。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创新是外生变量——黑箱,对价格信号单独起作用,不能被积极主动的经济政策所引导的。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描述了与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不同的经济学及经济制度,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应该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中心,制度、企业家和技术变革是这一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创新是市场的进化过程,创新、制度、文化、规范、法律等这些在以往的经济学中是难以模型化的因素皆是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2]。

基于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型经济理论在最近15年才受到足够的重视,创新型经济(或新经济)提法也零星出现,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把经济发展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四个阶段[3]。创新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重新定义的经济规则。我国洪银兴教授认为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由主要靠物质投入(资本、劳动、土地)推动转向创新(知识、技术、制度)驱动,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介入技术创新体系[4]。

创新型经济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如何创造新形式的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来扩大财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知识、技术、企业家精神、创新是这一经济模式的核心,在创新型经济下,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大量创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笔者认为:创新型经济是指经济增长主要由物资投入(资本、劳动、土地)驱动转向主要由创新(知识、技术、智力资源、企业家精神、制度)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动态的、弹性的网络式创新系统之上,以灵活、快速、个性化的反应为基本特点,企业、大学、各类研发机构、政府、服务中介、顾客是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主体,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成为其主流产业。创新型经济意味着革新,决胜于不断地向前突破,经济增长不是来源于更多的投入及提供更多的同类产品,而是源于相对较少的投入,高效率的创新(新价值、新产品、新服务、新程序、新管理模式)。但创新也有负面作用,创新能力越强,知识不对称将一直存在,且会加速危机的爆发经济学论文,但同时,知识不对称将成为创新的最好来源。

2 创新型经济的特征

创新型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义,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明显的区别:

 

传统经济模式

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

关注物质资源(资本、劳动、土地)和分配效率

注重无形资源(创新、知识、技术、智力资源)及长期的优质的经济增长

封闭的创新系统

开放的、网络式的创新系统

当地集聚

全球集聚[5]

追求成本最小化,通过纵向一体化来缩减成本

注重高价值的投入和生产效率的增加,通过灵活的外包减少成本

生产不同内容产品的企业间分界清晰

边界变得模糊,所有的企业联系在一起

被迫快速变化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足够应付快速变化

顾客接受标准化的商品、遵从大规模生产,非常有限、固定渠道的选择(注重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及附加价值,多渠道的选择,并获得授权,成为创新的主体之一(注重顾客知识管理)

个体重点关注技能、工作、职业

高质量的工作及可观的人均收入及学习和职业生涯的灵活性

关注大企业,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

关注企业家,人才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注重灵活的商业发展模式,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 学习者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概念的界定

学习动机的概念建立在动机概念的基础上,“动机”一词正式在书中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动机理论十分复杂。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指的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也有中国学者译为慕课。因其大规模和开放性等特点赢得了全世界教育和学习者的焦点。最早出现于2002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初开设的网络公开课Open Course Ware(简称OCW),但因为当时主要以音频和文字为主,且众多学者认为课程内容太过激进所以只得到了小范围的传播。直到苹果itune u上线后,带来了惊人的传播速度。2011年达到十亿课程下载数量。线上课程又开始真正的运转起来。2013年MOOC元年的出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MOOC平台,成千万上亿的用户体验了这种网络公开课程带来的智慧冲击。但不可争的事实是尽管MOOC注册人数的持续不下,但真正能够坚持完成课程的人数却10%不到。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验,传统课堂得到更好的改革和创新。对MOOC领域的研究已是教育界不可回避的趋势,而MOOC背景下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受到众多关注,但研究甚少。所以笔者希望能够经由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试图弥补这一空白。

2 MOOC背景下学习动机的特征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学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线学习环境的虚拟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使得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呈现出不确定性、个性化、动态性的特点。学习动机的不确定性是从动机诱因方面来说,因为相较于传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的外在学习动机诱因相对缺乏,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特性(如爱好、学习意志、努力意愿等),而学习者不同的特性就导致了学习动机的不确定性。学习动机的个性化则是从动机激发和维持策略的方面来考虑,在线学习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为此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动态性是指学习动机会随着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学习动机还表现在学生的外部驱动力上:如职业追求,经济驱动和文凭的获取等实用主义追求。

3已有研究观点

3.1已有理论研究

由于MOOC领域的新兴化,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设计和建构上。对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关注虽然可以在很多MOOC学习网站上得到很多的讨论,但实质性或理论性的成果还未出现。学习动机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主要是以下两个类别中:人本主义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内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但把这个内部动机看做是人天生的倾向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认为人的学习不是外加的,而是自发的;是一种学习需求,学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任学生自行学习。刘洪莉、王朋娇(2006)认为网络课程的学习者绝大多数为成年人,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实现其生理情绪的唤醒与调节,启动并指向他们的学习行为;培养和激发动力也是为了维持其学习行为。张家良(2013)在以云南部分高校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后分析得之,之所以与期望的学习成果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本身,而非外界因素刺激。

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综述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强调的是外在动机。杨思炜(2012)提出了网络课程应用中所存在的课程使用频率低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应该尝试一下外部激励手段进行教育,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完成率。

3.2已有实证研究

近十几年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学习动机和高职院校学习者的研究,可见研究者主要从学生这一角度进行研究。近一两年,研究者还将教师因素考虑进去,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赵丹(2014)以某高校700名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其学业拖延现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均高于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略低于文科学生;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学习动机负相关关系、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动机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正相关关系。且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拖延和学习动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学习动机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自我效能感实现的。且个案干预研究的结果显示,个案干预活动通过提高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学习动机进而改变其学业拖延行为。

4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论文不少,成果不多,大部分研究着重于国外的动机理论,没有本土化的理论。国外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用国外的学习动机理论来研究国内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行不通的,所以有必要整合已有动机理论,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的学习动机理论。

(2)近几年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思辨上,尽管有些学者做了实证研究,但只注重因果联系,学生的学习动机至今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有效的激发。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应试教育越来越显著,我国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正减弱,功利化学习动机又逐步增强。虽然功利性的学习动机能在特定的情景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它很难成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今后的研究应注重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相配合,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

(4)我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索和干预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总的来说MOOC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 2007(2).

[2] 刘洪莉,王朋娇.网络课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03).

[3] 杨思炜.网络课程学习者的激励机制设计与应用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2(4).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习动机;二语习得;激发

一、引言

最近几年,外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在整个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趋势,特别是在中国成功取得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并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能够精通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已经被看作是通向未来成功的敲门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的学习。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一十分复杂且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兴趣,年龄,意志力和性格)对二语习得,尤其是英语的学习有着非常直接且重要的影响。由于英语学习受认知的支配,学习者是否具有持之以恒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才是关键。根据Jakobovits的研究表明,影响英语学习的几大因素所占比例分别如下:学习动机占33%,天赋占33%,智商占20%,其他的占14%(摘自贾冠杰,1996)。基于这个原因,本人着重研究了激发二语习得学习动机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1.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动机

人们总是心存动机的,事实上他们从未有过无动机状态。根据Belyayev, B. V. (1963) 所述,虽说人们从不主动做别人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但是也不能绝对的否认他们总是心存动机的事实。然而,从心里学层面上来看,动机是能激励和引导行为向目标转化的一种推动力。正如动力能移动物体一样,动机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更形象化一点,Don Hamachek(1989)曾提到,“如果把个体比作机器,那动机就是发动机器的引擎。动机有以下三个重要功能:激励,引导和调整。”简而言之,动机是能引发学生完成目标并在某个时间段内将自己的努力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延伸的一种内在状态。

2.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

动机不仅是学习并掌握二语习得中相关知识的强烈欲望,更是促使学生自主热情的学习语言的一种内在诱因。就像机器的引擎和动力轮能够运转机器一样,动机也能促使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语言,比如说,英语。二语习得中的动机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努力的行动,完成目标的欲望和态度。对语言的学习持有正确并积极的态度,目标明确,学习欲望强烈,并能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绩一般都高于那些没有明确学习动机并将语言学习看成是一种无聊的课业的学生。也就是说,学习动机作为二语习得中的最基本的元素,任何老师都不应该忽略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1.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在动机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享受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表扬或奖励。

2.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一种外在的动力。具体来说,学生学习外语的唯一原因是为了获取某些外在的东西,比如,通过考试,金钱的奖励,老师的表扬,父母的青睐,找工作或取悦他人等。根据Cheryl L. Spaulding (1992)所说,“外在动机仅存在于当学生受到跟学习本身无关的外在的结果和好处所驱使时。”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的关系

在二语习得这个大环境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时至关重要,不可分割并相互补充。内在动机通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来使得他们保持着学习热情和动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自觉自愿并积极的去完成相关的语言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表扬及害怕挂科等外在因素能促进学生从消极的学习状态向积极的学习状态转变。有些时候,使用表扬、奖励这种外在的动机能在某种成都上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比如,老师的表扬如果是侧重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而不是学生的参与度。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利用各种各有有趣的课堂活动

通过采用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并具备相关挑战难度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非常有效且有必要的。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记忆大量地单词、词汇、句子和语法,并通过联系来锻炼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将英语学习结合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学生才会更愿意参与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二语习得课堂中,以下几种活动经常被采用:猜谜、填补空缺、故事接龙、角色扮演,情景讨论等。

(二)采用新型、有效的教学技术

如今,很多新型有效的教学技术被应用到二语习得的教学当中,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学技术与资源可供老师选择并用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比如说,电脑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及教育软件的使用等。这些教学技术不仅新颖、有趣、实用、有效,而且图文并茂,信息充实,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更能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强的学生,不仅在学校更能在家通过有效的自学来提高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

(三)高期望并采用合适的奖励制度

基于外在的学习动机理论,给予学生高期望的同时并使用适当的奖励是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外在驱动力。有研究表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成绩,高期望能诱导学生更好的表现。正如David Freeman 和Yvome, S. Freeman (1978)曾提到,“我们对别人的期望会促使我们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会说,‘我知道只要你认真思考,你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老师随时准备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这些话显示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与情感上的支持,且能促使那些特别内向及因害羞不愿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老师还可以多次提问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他们回答完问题之后给予更多的鼓励。作业的批改和考试后的评价,老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但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是他们应得的。老师在避免严重批评的同时,也要切忌表扬和奖励泛滥成灾。

(四)创造一个积极放松的学习环境

有研究发现,‘学习环境不但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机也会受到影响。’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动机、需求和积极放松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才会觉得有安全感,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动机也会得到提升。在二语习得的课堂上,学生会有大量地口语练习,因此需要制定一些相关规定才能保证学生在充分有效的利用练习时间的时候,即使犯错也能有种安全感,不受到其他同学的批评和嘲笑。

(五)引导学生参与团结协作的学习活动

在外语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团结协作的学习活动来保证学生的安全感,这也是最好的选择。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失败的恐惧感。即使对那些不愿意甚至害怕犯错的同学来说,也会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并分享他们的想法。但是这种学习活动比较适合更高水平的学生。

(六)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外语进行交流,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自愿的使用所W到的外语,尤其是那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过受挫经历的学生。如果教师能更多的让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就感,那学生就更能受到鼓励并成功的使用所学的语言。而且,大量的研究中曾提到,学生的成就感更能鼓励学生的动机水平,而学生的失败感却恰恰相反。

四、结语

总之,学习动机至关重要。与外语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更为重要。本文所提到的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 根据Kripa(1988)所述,“老师就像是一名推销员,他需要说服自己的顾客(学生)相信他具备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师,掌握更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非常实用且必要的,尤其是掌握学习动机理论及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配以新的教学技术。

【参考文献】

[1]Belyayev , V. (1963). The Psychology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Oxford: Pergamon Press.

[2]Cheryl L. Spaulding (1992).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United States: McGraw-Hill.

[3]Don Hamachek(1989). Psychoogy in teaching, learning and growth. The United States: Allyn and bacon.

[4]David Freeman & Yvome, S. Freeman (1978). A Road to Success for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教师通常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问题。但如何更深层次地在网络环境下激发学者的学习动机,本文拟从学习动机的内涵入手,结合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探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其影响,讨论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

一、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特点

由于网络学习的虚拟性、开放性、自主性,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具有不同于传统课堂学习中所测量到的特点。

(一)不确定性。课堂环境中由于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环境,即使学习者缺乏必要的内部诱因,也能从外部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而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学习中的固定因素,学习者的动机主要依赖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来维持,由于学习者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其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二)个性化。网络学习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要基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并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

(三)动态性。学习动机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有着很大的变动,对学习的动机的动态信息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翔实记录,便于教师和学习者根据学习过程来观察学习动机的强弱,以便进一步反思和干预学习动机,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二、网络学习对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中存在海量的资源,以便学习者学习,但这种大量的资源除了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之外,也导致了学习者的信息迷航。主要表现在漫游(wandering)、迷向(disorientation)和认知超载(cognitive overload)三个方向。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耗了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注意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自主学习活动赖以产生的前提。注意也是有限的资源,而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却在不断地增加,如果学习者信息迷航,则大大消耗了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

(二)学习时间的损耗。迷向和漫游在消耗学习者注意力的同时也大量占用了学习者宝贵的时间。

(三)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当学习者认知超载时,会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处理繁杂的信息并获得意义时,就可能逐渐降低自己的责任感,从而变得没有能力实现任何目标。

三、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一)建立可选择的课程项目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丰富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不仅能对学习者的学习给予支持和激励,而且能使学习者的进步得到记录,学习的结果或产品得到保存。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学习,能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科内容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能使学习过程更为有效。特别是超媒体能使学习者以非线性方式接触信息,超链接使学习者对相关思维链接的追踪成为可能。学习者可根据需要开发大量的深层信息,并且可以自定步调与学习材料进行双向交互,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路径学习。

课程项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让学生从学习的开头就对该课程项目充满兴趣。同一个教学项目或者任务,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环境,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二)增强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在网络学习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交流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如:在线论坛、教学聊天室或者QQ群。能够提供学习者在线辅导、即时答疑以及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让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有良好的交流,并且在交流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这有助于让学习者明白自己身处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学习者在一边进行网络的自我学习,一边对该次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反思。以此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下抵制其它诱惑的自律能力,并且不断改进学习策略,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为目的。每一次自主学习结束后,都对该次自主学习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并且每次学习之后,相信自己能力可得到提高时,心理动机将会得到激发。对下一次的自我学习更加充满信心。这是一种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一种觉悟。

网络学习要求成功达到“认同—内化”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我反思、自我规范,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是计划反思。让学习者依据学习规范要求,结合课程学习特点,精心制订自身学习发展的奋斗目标,督促自我向既定目标挺进,不断磨砺意志,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二是交换反思。学习者经常与同学交流,彼此取长补短,探究疑难问题,反复提取有用知识,弥补不足,以期近忧远虑得以克服。三是过程反思。学习过程通常是曲折迂回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难免有波折,故对每一个波折点的思考可以凝聚学习力,改善学习态度。凡有成就的人取得成功都是在没一个节点上的深刻反思才有灵感和觉悟,从而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高文在.浅析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激励策略[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Z1期

[2]魏明,胡启涛.构建创造性的大学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赵立影.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4]张东梅.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5]张荣美.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励策略[D].东华大学,2005

[6]宋慷春.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励[D].辽宁师范大学,2005

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内在动机,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教育部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

英语的掌握是一个听说读写全面推进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一个学生主体全面参与的过程。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活动,只有动机才能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要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水平,最终需要依靠学习者广泛地、自主性地调动内在动机进行运用。

1.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理论和自主学习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 RyanRichard M.等人提出了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体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为所做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论文参考。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 美国语言学家Ellis认为,“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需要和愿望,在外语学习时所付出的努力”。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Holec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Thomas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一种让学生自己负责的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

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正如Ushioda指出,“自主的语言学习者在本质上就是受动机驱动的学习者。”Noels, Clément和Pelletier研究发现,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的程度越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强,动机强度的变化与语言学习成绩有关。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以及意志力,影响他们对待学习环境的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选择,而这些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课堂的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注重英语的演示和操练,同时要加强学习者在课外所需的学习技能和策略的培养。“自主”应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一方面,这是发展学习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个时代需要产生新知识而不是重复旧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个人适应环境、适应变化的能力已被看成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在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形势下,由于大学学生人数猛增,英语教师人数相对不足,教师与学生接触的平均时间相对减少,这使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任务更显紧迫。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 自主语言学习中心的建立又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学习条件。

同时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与母语在词汇、句法、语境、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下大功夫,勤学苦练,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会遇到困难和受到挫折。例如在学习中要过许多关:语言关、开口关、拼读关、朗读关、默读关、快读关记忆单词关、句型转换关、情景对话关、快速听写关等。每一关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苦尽甘来,只要略有松懈、稍有懒惰,就会在知识结构中出现缺陷。自主学习能力恰恰具备了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即在顺利的条件中能够抵挡外在的诱惑,坚持学习、持之以恒。论文参考。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勇闯难关,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们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锻炼他们意志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保持持续的英语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终生学习是新形势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强化自主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学会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

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我国语言氛围比较稀薄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自己自主学习来掌握语言知识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当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能够具体感知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多的体验语言,也有助于实现使学生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

3.1 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

在英语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内在动机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学习动机一般是内在的、自我激发的,而对这种动机具有催发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测、归因倾向、合适的目标定向等。一般来讲,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学习任务,是学习自信心在某些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因此,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终促其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并鼓励动他们保持好学习动机是教师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哪怕学生只取得一点很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让他们树立明确的语言学习目标和信心。教师为学生提供好的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网站,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产生英语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己主动充满热情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他们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习得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从而达到自然习得语言的目的,只有这种从兴趣从发,自主体验得到的语言知识才能长久保持,才能化作自己的语言能力。

3.2 加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培训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专家Oxford指出,学习策略之所以重要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因:首先,策略是自学的工具,尤其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其次,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的人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而且学得更有效率。Oxford认为,策略培训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学习策略的良好办法。教师将策略训练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和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比较不同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效果;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或其他记录方式,记录自己自主学习的过程、方法和体会,对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调整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组织座谈会,让学生交流和讨论学习方法与心得,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举办学习策略讲座,增强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策略的信心等。策略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而且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促进英语综合水平的全面提高。

3.3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美国语言学家Cohen撰文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调动自身内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感知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及规律。

外语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开展。论文参考。自主学习理论倡导学习者自主性,英语教师应转变其课堂主角和控制者的角色,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逐渐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协助者,而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角。教师监控整个学习过程,随时灵活地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另外,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成功的能力。教师应采取个性化英语自主学习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需要和兴趣,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英语自主学习的成功,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会有效地维持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观念将由依赖性向自主性转变,学习方式也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学习内容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语言思维方式也相斥达到相容。

4.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自主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灵活运用相关的各种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Holec,H.Autonomy and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1981.

[2] 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 Essex: PearsonEducation Limited,2001.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 束定芳. 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 外语界,2006,4.

[5] 戚宏波. 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 山东外语教学, 2002,5.

[6] 杨欣瑶. 体验式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策略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