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1
本文作者:丁中庆 单位:昆山市淀山湖中学
将游戏运用于理论知识教学时,一定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思维和学习重点,采取有意义的游戏形式加强理解记忆。在运用过程中,应该紧扣知识难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便于记忆运用。以这样的形式优化知识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同时,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便于理解记忆。将这种游戏形式运用于理论教学,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长期的理解记忆。例如,在武术第一、二路弹腿教学中,可运用“托盘绕圈”的游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武术中保持身体重心平衡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双手向上托起一个球体,以走“S”路循环的方式进行绕圈。通过比赛的形式看谁绕的圈次数多,且双手托盘中的圆球掉下来就是赢者。通过该项有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重心的发力点,保持平衡。
在体能训练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克服紧张畏难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使得运用过程变得更为轻松活泼。通过运用游戏的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况达到最佳,能够有意识减少一些繁琐环节和步骤。该种形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突出学生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与体能训练的实践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承受相应运动负荷。同时,通过游戏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运动的过程中更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运用游戏能够使得学生的运动技能更为娴熟。笔者在篮球“运球与防守”动作教学中,选用学生熟悉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运球灵活性和持久性。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手中的球来进行灵活运动,以此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后期的结束整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后期的整理运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紧张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对自身运动的紧张肌肉进行放松。这样能够使得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便于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游戏运用于结束的后期整理,就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运动形式中转移自己的大脑皮层运用兴奋状态,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结束课程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就一些知识的掌握和动作要领的概括等方面有意识地做游戏。在体育课程教学结束阶段,笔者会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以轻松自由的形式总结课程教学,帮助学生运用适当的运动形式放松身体,减轻紧张的压力。在每堂课结束阶段,笔者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观,仿造太极的形式表演五禽戏,以此缓解学生高度紧张的神经系统,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互动形式的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认知体验,在活动中加深学习理解。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针对课程知识要求,围绕教学要点进行全方位拓展延伸。综上所述,运用游戏进行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课程学习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主动运动的激情。在运用游戏教学模式过程中,更能够拉近师生距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满足学生的课程学习发展需要。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一门难度系数大的学科,我们知道,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都较低,在中职阶段接触到物理知识时势必会感觉困难,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好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懂就问、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
2.善于探索和创新中职物理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的技能型人才。而物理学科正是一门实验性、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科,所以中职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对于掌握好专业技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死记硬背公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中职学生发展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改善和创新,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单纯的理论指导不足以引导学生获得扎实的物理知识。针对这种问题,物理教师要把物理课堂搬到实验室去,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验,在讲授一部分基础知识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获得问题的答案,如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学习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创新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中职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社会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而更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物理情境,提出问题后,教师和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检验一起探讨,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使师生情感得到了交流,学习气氛更加融洽。另外,对于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提出表扬,微笑授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对提高中职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实验教学,同时实验教学也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础,即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理论知识的发展,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将实验教学重视起来,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实验教学的作用是任何绘声绘色的讲解和系列习题训练所不能替代的,强化实验教学是实施物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挖掘实验的潜能,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做好教材要求的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常用的物理思想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小实验中领悟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强化合作学习
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解释的更加清晰透彻。所以,我们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将物理知识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来提高中职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根据每一个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自由的发挥,积极探索,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5.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
中职学生的物理教学安排要体现实用性,物理知识的学习应该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以便中职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可以尽快应用于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授学生专业的不同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加强相应专业方面的知识讲解,突出专业的学习重点,必要的时候还要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业的教师。比如:在电气信息类的专业物理课学习中,要注意电路方面的物理知识学习,课堂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确定哪一部分的知识应当重点讲解,哪里可以一带而过,避免知识学习的重复,也避免出现学习上的漏洞。
6.结语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
1、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引论(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引论(引言):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本项研究的前人研究基础,及其深入研究方向、技术手段。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涉及到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①……。(可根据具体学科要求而定)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书名(或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版次(初版不注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示例:[序码]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迄页。[1]张晓风。中国经济状况,北京:经济出版社,1983:3、论文的结构与行文(1)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三段式的逻辑结构为论文的基本构成原则。
(2)论点:是作者对题纲研究后产生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论点要有鲜明的立场和思想性,必须符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一般要有一定的新意和针对性。
(3)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观点真实性的根据,为此,要求所用论据要真实充分、典型。用社会实践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语言类论文原则上要以原文的语料为论据。
(4)论证:是作者用证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求论证准确、适当,论文过程应有符合逻辑,科学、严密、有力、表述严谨,准确。
(5)毕业论文说明方法:应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可采用分类、举例、描写、比喻、对比数字数据等方法。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依据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社会对幼儿园教学的质量慢慢开始关注,也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过渡工作尤其的重要,作为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和小学教育的启蒙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形势下,教师需要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点,掌握好幼小过渡工作的火候,不仅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铺垫工作,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享受幼儿时期的快乐时光。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过渡;策略
幼小过渡问题是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儿童走出幼儿园、跨入小学校门,是其成长中的一次重要的“生态转变”,不仅意味着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而且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与环境,要适应新的同伴和教师及新的交往方式。
一、掌握好幼小教育有效过渡的依据
要想做好幼小教育过渡工作需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地找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解决幼小教育过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部分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问题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提前让孩子接触英语、诗词、汉字、算数方面的知识能够缓解孩子进入小学的压力,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有关的调查研究指出,孩子进入小学的主要难题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对知识面的掌握。儿童在刚进入小学时,在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习环境等方面会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与自己之前所接触的事物存在明显的断层。幼小教育过渡工作需要从这几个着重点入手有针对性解决主要矛盾。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养成专心听讲、做事认真、不懂就问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慢慢接触小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幼儿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把握好幼小教育有效过渡的尺度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过渡就是在为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拥有此年龄段本该有的幸福和快乐,使幼儿有足够的空间释放自己天真的本性。不少幼儿园没有掌握好幼小过渡的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片面性的教学行为,如,在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昀后一个学期,从作息时间、教学内容方面强制性执行小学的要求;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成长;将小学的教学方式照搬到幼儿园中。幼儿园应该采取适合此年龄段幼儿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为幼儿创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快乐童年。幼小过渡不是生硬地照搬小学教学模式,而是适度地进行过渡,令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轻松地过渡到小学教学环境中,让幼儿在思想认识、交际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适应新的环境。
三、长期的养成教育应与关键期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幼小过渡工作,大班是关键,长期养成教育是铺垫。幼小过渡要从幼儿入园的那一刻开始,而到了大班要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要将此项工作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中,而不能盲目地向小学靠拢。应将有关认识小学、体验小学生活、调整作息时间、知识准备等方面的内容放到大班来进行。例如,幼儿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幼儿逐步养成了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尝试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值日生、小组长等,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让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小班阶段,可以尝试让孩子回家把学过的儿歌朗诵给家长听。中班阶段,可以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老师交给的任务转达给家长。大班阶段,可以让幼儿回家自己创编故事由家长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或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大班是幼小过渡的关键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学习的强烈愿望,帮助幼儿做好习惯、能力、知识与经验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如增加大班幼儿“入学预备期”评价项目,以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等要素为评价内容,让幼儿在评价中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可以实施“走班制”教学,逐步扩大师往的范围,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另外,应注重科学调整大班幼儿的作息时间,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减缓幼小过渡坡度,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四、幼儿园与小学配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
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尚不够充分,存在重复教育或教育脱节的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配合是幼小有效过渡的重要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熟悉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情况,使幼儿萌发入小学的愿望。幼儿园应该与小学建立互访课堂、互动教研的制度,促进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相互了解,使幼儿园的单向过渡变为幼儿园与小学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双向准备。在幼小过渡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过渡观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小过渡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大班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请专家给家长介绍如何做好幼小过渡工作。教师要围绕幼儿园实施幼小过渡活动的内容,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还可以组织家长沙龙,邀请大班中做教师的家长现身说法,为家长答疑解惑。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对幼儿园教学的评估,以及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影响着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一定要做好交流工作,关注幼小过渡工作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4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游戏活动与游戏精神二者结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以开展游戏活动的形式或创造一定的游戏情景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在具体丰富的游戏情景中学习语文,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其主要特征有趣味性、情景性、创新性、文化性、生活化,有利于小学生由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习语文,旨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语文。
二、实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语文教学最为关注的是字词的识记和书面语言的社会化指标,目标定位主要指向语文的“工具性”,缺乏对学习主体精神的关注,再加之一些教育者对儿童精神特质缺乏把握的能力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儿童语文学习活动中的自由精神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从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名义下,儿童的语文学习充斥了太多的机械的“规范化”训练,儿童的学习更多体现的是对成人的言语体系的遵循和模仿。大量的字词识记和机械的模仿,破坏了儿童学习语文兴趣,泯灭了儿童的自由精神,使语文学习失去了本源的动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不仅是人用以表情达意的“工具”,更是人的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滋养、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培养儿童人文素养的学科,应该担负起建构小学生主体人格的责任。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作为最具儿童游戏精神特质的教学方式,弥补了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缺陷,是贯彻、实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力助手。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惠民工程,它的实施为教师开辟出了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笔者从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养成教育、优化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语文素养等四个方面来阐述远程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促进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缩短地区教育差距的惠民工程。我校自2004年11月成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学校以来,切实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与使用活动,开阔师生视野、更新育人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习远教资源,更新教学观念
我校语文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和上课,把学科教学、课改精神与远教资源有机整合,结合“课堂实录”、“课堂点评”等内容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以练为主线,以疑为主轴”的“四主方针”,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优化我校的语文教学。
二、利用远教资源,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我校是一所西部偏远的农村小学,学生的养成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查询资料、预习课文、专心听课、认真笔记、规范书写、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极大地制约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时效性。自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校开展了一个校级课题“运用远教资源,加强养成教育”,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里提供的“课堂实录”,让学生在观摩与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与言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自我学习与反思中不断规范自己,努力改进学习方法,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终生发展保驾护航。
三、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资源”栏目中提供了“课堂实录”、“教案实例”、“媒体展示”等丰富的资源,使我们的老师能够从“黑板+教科书+粉笔+教鞭”和“师教生学、师讲生记”等传统教学模式走出来,把远教资源与语文学科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远教资源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与文字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具有双向互动功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多种感官的需求,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学生对化石的感性认识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琥珀化石的形成过程只停留在语言文字之中。利用远教资源展示形形的、令人称奇的化石图片和琥珀化石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直观、动态的享受,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效。
四、综合运用远教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远程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如教学《荷花》一课,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如何运用远教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①师配乐示范朗读,给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②用课件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引导学生观察其形与色,发挥想象体会荷花的优美;③配乐欣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幼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6
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中,那些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弊病,如“满堂灌”“死搬课本知识”等还没有完全消失,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是处于低的状态。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改变局面,教师要积极推行新的课程标准,贯彻新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并把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师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之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注重课程导入的艺术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课程导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只占有一小部分,但是它却是整堂语文教学课程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只有抓好这小小的导课环节,才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够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才能够确保一堂语文课程的成功完成。课程导入环节犹如文章的“凤头”,它虽然小巧玲珑,却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安抚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课程导入环节的艺术性,运用更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新颖性的方式,用自己全部的智慧设计出最有效、最有趣、最能够吸引学生的课程导入方式,让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第一锤”就敲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指引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程度。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讨论和整理等形式自主地获取知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优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人际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使自己的整体素质上升一个台阶。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参与的兴趣和程度会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真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才算是使语文教学课堂得到优化和提升;才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对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充满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靠耳朵听来的知识,记得快忘得更快;如果知识是看到的,便会深刻地记忆住;但是如果知识是自己动手“创造”出来的,不但会记忆深刻,还会更加灵活运用。这也就真正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更加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各种各样的动手探索知识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知识的学习和创造过程,让学生的心理处于积极主动、十分活跃的状态。教师要竭尽全力地满足学生的个体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去成为一名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总而言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结果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状态,争取使语文课堂能够呈现出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利用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学生都会拥有一种强烈的交往欲望,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拿出来和同学以及教师进行交谈。在大量的实践中也证实了,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就是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方式恰好为学生营造了这种环境。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挥小集体的力量共同探索知识、探讨知识并获取知识。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活动,学生不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明白他人的思想,养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促使学生能够不断自我反思自己的观点,拓宽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