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论文

农村论文范文1

1.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横县已初步形成甜玉米、茉莉花、桑蚕、蘑菇、甘蔗、优质稻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93%,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优势。这些产业所在的地区如马岭、石塘、陶圩(局部)等乡镇,因水库少或分布不均,农业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成为每年受旱最严重的乡镇。即使是几座中型水库、三大电灌站所在地的云表、校椅、横州、峦城、六景等乡镇,也都因渠系配套不全、抽水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而受到旱情威胁,再者,产值高的经济作物都是在高坑地上种植,由于没有水利灌溉无法实现高产增产,而目前县内还是大量种植传统的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如水稻),导致了农业产值耗水量过高,远远达不到国家提倡的节水增产增效的要求。

1.2灌溉设施老化,水利用率低

蓄、引、提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完好率低、水利用系数低以及粗放型灌溉调水,造成渠道无法正常发挥灌溉效益,导致抗旱能力大大下降。主要表现在:①蓄水工程远未达到设计的灌溉能力。全县1768座蓄水工程每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特别是山塘工程几乎未曾加固过,为确保工程防洪安全,不得不采取低水位运行措施。每年因病险减少蓄水而影响灌溉面积约4.0万亩。因渠系不完善或产业改种降低灌溉能力也较明显,如六蓝水库、云表水库、青年水库、北滩水库、望天塘水库、湴蓬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1.5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6.8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50%左右;②引水工程配套不完善。全县975处引水工程多数渠系配套不够完善,加之原来大部分的引水明渠是环山而建,易受山洪、滑坡损毁等影响,大部分已经不能使用,完好率、使用率、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全县减少灌溉面积11.1万亩。如黄村、站周、合江等引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5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5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1/3;③提水工程使用率低。全县455处电灌站、机灌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许多机电设备已是带病运行或已经不能运行,能耗大,效率低下,正常使用率只占50%,减少灌溉面积18.3万亩。峦城电灌站、甘乐电灌站、刘村电灌站等3大电灌站原设计灌溉面积15.65万亩,特别是甘乐电灌、刘村电灌,原来一级站装机为280kW×3台,流量为1.5m3/s,现因土地集体化、个人承包、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现实际灌溉面积仅为2.9万亩,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1/5;④渠系配套不完善。全县灌溉渠系配套极不完善,渠道防渗率仅占20%,利用率很低,完好率更差,如国营灌区原设计渠道总长为600.6km,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旱作物或部分经济作物靠天下雨灌溉,致使渠道工程利用率偏低,投入运行的渠道总长仅为97.568km,不到原设计的1/6,面上渠系利用率就更低了。

1.3灌溉工程分布不均,调配水能力不足

全县虽有194座水库以及1574座小山塘,但分布不均,水库山塘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地带,而且水库在整体上呈自西北向东方向分布,北部及西南乡镇分布甚少。如平朗乡有耕地面积2.5万亩,但仅有2座小型水库,无较大规模电灌工程;马岭镇有耕地面积4.3万亩,虽有10座水库,但主要分布在该乡镇的北部,中部地区无水库,大部分依靠六蓝水库尾水灌溉,如遇干旱季节,该乡镇受灾较严重;那阳镇有耕地面积3.9万亩,仅有水库6座;南乡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仅有水库8座;石塘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虽有9座水库,但也因水库分布不均,调配水能力不足连年受旱灾。根据灌溉保证率90%的降水量按干旱地区蓄满产流公式径流量计算方法,全县因缺水而需要从其他地域调水灌溉的大片面积区域有马岭片、百合片、石塘片、平朗片共12.53万亩。这些旱片无条件兴建较大蓄水工程,只能利用郁江及其支流水源建设流动式电灌抽水。

1.4灌溉制度落后,管理粗放

首先是全县小㈡型水库及以下水利工程多数是村管工程,管理经费不足,多数采取租赁、承包方式,没有真正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责任主体,存在包而不管和有人用水、没人管水现象,承包经营者多以养鱼为主,在个人利益驱动下,群众往往得不到灌溉用水,谁想用水就放水,没有统一的用水调度计划;其次是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现状的水利工程建设、维修,还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如移民、扶贫、财政局综合开发办,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兴修各种灌溉设施,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投入建设维修后的水利工程又不相互勾通、交接等工作,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效益;第三是横县水利工程量多面广,中央重点扶持大中型灌区,区市对小型灌区扶持能力有限,县乡村配套能力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属于村管的“五小”水利工程,更是出现了资金投向政策盲点,出现了“政府不来管、群众管不来”的局面,以致这些“五小”工程“病态百出”,难以维继,发挥不了灌溉作用。

1.5水利管理机制欠缺,未能发挥群众积极性

现状的水利工作是靠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水利项目的建设维修,而对日常的水利运行管理和每年的必要岁修没有从根本上去抓,更没发动群众性的水利维修这个必须手段,各灌区的水费征收还未达到100%收缴,观念上还没有将水列为商品,导致“政府投资建水利、群众坐等享水利”的怪现象。

2对策

2.1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区域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优质粮食(含优质稻、甜玉米)、茉莉花、食用菌、甘蔗(含糖料蔗、果蔗)、桑蚕、蔬菜、水产、畜牧、林业等8大农业优势产业。横县属丘陵山区,西部的南乡、平朗、新福及东部的马山、北部的镇龙等乡镇多为山区,水利灌溉设施相对薄弱,高坡地应多发展种植耐旱的经济作物如豆类、棉花、药材、茶叶、甘蔗等,近年来,平朗、南乡等乡镇利用高坡地种植甘蔗4.5万亩。校椅、陶圩、六景、莲塘、平马等乡镇,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优势,应多发展种植甜玉米、优质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及甘蔗、茉莉花等经济作物,这几个乡镇近年增加种植甜玉米2.3万亩,茉莉花1.5万亩。东部的马岭、云表等乡镇多为沙质地,且地下溶洞较多,储水能力差,近年来这两个乡镇多为发展种植桑叶、食用菌、水果、蔬菜等作物,并建立喷淋式节水浇灌。

2.2加固改造灌溉设施,提高水利用率

近10年来横县实施农业灌溉治理总投资为105488.67万元,共开展1085项(次)水利项目建设。其中,实施283座(次)水库除险加固投入53730.56万元;实施118处299.2km渠道硬化投入9444.4万元;电灌站技术改造(如:甘乐、刘村电灌为适应土地承包管理体制需要,将大机组改为灵活机动、低耗能的小机组)、水利工程管护设施、水库清障等71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11.6万元。实施治理后,改善灌溉面积22.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粮食种植面积2.4万亩、甘蔗5万亩、甜玉米3.2万亩、茉莉花1.5万亩,桑园2.1万亩,其它经济作物8.3万亩,节约抗旱经费500万元/a。

2.3发挥基层政府优势,引导灌区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

横县近年来对农业灌溉工程加大了改造,但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3198处水利工程遍布全县17个乡镇,加固改造灌溉设施还有待努力。全县“十二五”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180388万元,其中上级配套126272万元,县级筹集54116万元。这些小型水利工程规模虽小,但影响面广,影响程度大,要想能顺利地推进农业灌溉治理,必须尽快弥补政策投资缺位这一根本性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引导。一是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在加大对骨干水利工程投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公开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引导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二是按“一事一议”模式,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鼓励广大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的岁修,清淤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正常运行,发挥效益;三是发扬过去各级政府部门齐抓水利维修的优良传统,干部带头,更为关键是充分发挥灌区群众的积极作用,按人口或田亩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劳力进行水利维修。通过多渠道努力改造灌溉设施,从而提高水利用率。

2.4规划灌溉工程,提高调配水能力,合理利用水资源

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横县地表水资源丰富,过境水资源为珠江流域郁江河段上游,多年平均经流量为375.28亿m3,境内地表水资源为26.2亿m3,地下水资源为2.9亿m3,可利用水资源为161.2亿m3,其中,地表水为160.62亿m3,地下水为0.58亿m3,而每年农业灌溉用水为2.86-6.06亿m3,充足的水资源为横县实施农业灌溉提供基础保障。因此,首先要坚持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充分考虑全县农业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源分布、现状水利设施、作物用水量、并兼顾产业发展趋势,编制全面的、科学的治理规划,治理规划应主要解决现状灌溉设施不合理性和实施治理的主要难题,无水源地区要新建灌溉设施,已有的灌溉设施要进行加固、配套、续建,干旱缺水区域要增补骨干治旱工程,从而提高县域综合调水能力。规划必须以一级政府统一审批的规划为依据,任何行政单位不能超越规划、盲目批复;其次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多形式探索筹资、融资渠道。对大、中型水利工程主要有上级政策性投资、特大灾害补投资、国债资金、银行支农贷款、水利招商投资、各级配套资金、水规费征用、部门资金整合、市场融资外,对民营的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发动受益群众投入,以提高群众管理水利的责任感;第三要通过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对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这样才能真正能确定实施治理的责任主体,分级分步实施才有组织保障;第四要分步实施灌溉治理建设。水利灌溉工程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所需资金多,所用时间长,只能根据总体规划,抓住新农村建设、桂中治旱、西部大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大会战、水利建设重点县等大好机遇,有计划有组织地分年度分步实施。

2.5改革灌溉制度,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

用水管理模式的改革,农业灌溉管理要从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轨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把水真正成为商品,水市场的交易活起来后节水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政府和部门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开拓:一是强化水费征收工作。必须看到,当前的水费征收是极度背离价值规律的水费价格,导致了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下并致使基层水管单位陷入困境。因此,要以强化水费征收为突破口,以维持基层水管单位自我生存和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水费征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市场调节、政府引导、群众监督”的用水管理机制;二是要改革灌溉管理体制,这需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健全以农户广泛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灌区管理这一特点调动群众积极性,重点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末级渠系的岁修、清淤、养护和管理责任主体缺失问题,维护末级渠系用水秩序,加强田间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进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四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改变现在对水事务的“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现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五是积极推广科学灌溉新技术,水稻种植区继续实行广西水利系统的《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的薄、浅、湿、晒的科研成果,这样可使每亩节水150m3左右,又可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作物产量;经济作物区实行喷淋式节水浇灌或分行交替浇灌方式,可达增产节水效益;或引进高科技抗旱剂“旱地龙”种植作物技术,实现“有旱抗旱、无旱增产”的双重效益。

3结语

农村论文范文2

其一,使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我国仍有一千多万儿童少年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在此形势下,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得不全力以赴放在实现“普九”目标上,无暇顾及其他教育目标,而由此所产生的教育质量则可想而知。

其二,严重制约劳动力队伍素质,进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差是我国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必将对我国实施科技兴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毕业论文下载网

其三,对下一代的影响。在农村,早辍学必然导致早婚早育。由于类似的早婚早育夫妻自身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这又给他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带来物质的匮乏,其思想观念也因其知识文化低也更落后,必将对中华民族下一代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改善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新“读书无用论”影响很大。“升学跳农门”的传统观念在广大农民的心目中一直占统治地位,这本来对其促使其子女上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目前社会上缴费上学,人才供求矛盾的日益凸现,这都给农民“升学找出路”的传统思想带来巨大冲击,这就导致了更多的农民对教育的投资不敢再抱有很大的奢望。

(二)家庭原因

因家庭遭受变故,无力支持子女学习费用而辍学的事实的确存在,但这只是少数,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父母在经济上尽量满足子女要求,使孩子产生了依赖的思想,如稍有不顺便逃学,直至辍学。

(三)学校原因

教学方法陈旧。仍在沿用旧的教学模式,而且初中教材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教材虽说不全是为升学服务的,但对不能升学或不想升学的学生来说都是学而无用或用处不大。

(四)学生自身原因

1.调查显示,98%的辍学者并不是不想读书,而是不想在慢班读。快班生荣誉感强,不易辍学;慢班生自卑感强,心理压力大,极易辍学(名校普校也是此道理)。学校分了快慢班后,并没有对所谓的“慢班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相反,在学科教育和思想教育两方面都降低要求,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结伙越轨,正常的教育秩序缺乏保障,也挫伤学生的积极心,使其厌学辍学。

2.打工潮吸引了不少后进生和贫困生。春节前后,打工族衣锦还乡的阔绰劲,刺激了一些家长和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不进、基础差的学生,一股“外出闯荡、何必在校受罪”之心便油然而生。

那么,上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四方面因素产生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1)社会的谋利心理。老板爱用童工、部门爱多办证、领导爱多赚外地钱等谋利心理,这就使得某些部门没有认真履行其帮教与助教的社会职责,而是从本位主义出发,从本部门利益出发。

(2)家长的失望心理。农民实惠心理历来突出,认为“读不读书、上不上学”在眼前似乎差别不大,反正都是去打工。加之现在择业矛盾的日益凸现,高、中等院校昂贵的费用等影响,许多家长对教育的自信力下降,从而产生了失望心理。

(3)教师的随意心理。因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教而随意、因压力太大精力不足而随意、因待遇悬殊而随意……从而引起连锁反应。

(4)学生的厌学心理。基础差、听不懂的厌学;缺乏理想、得过且过的厌学;家庭条件好、不用去奋斗的厌学;在家、在校受挖苦歧视的厌学;受辍学者影响的更厌学。主观厌学是产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首位原因。

三、解决农村初中辍学现象的对策

(一)标本兼治,加大教育投入,尽快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联合国教育专员托马舍夫斯指出:中国在保证基本教育投入方面,还不及非洲的乌干达。更严重的是目前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仅占教育经费的30%。签于此,笔者以为:

1

.治本上,国家尽快在全国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国家经济能力完全能承受的,并且已经在西部农村推行了。

2.治标上,政府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4%,并改变教育经费比例分配,向义务教育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同时,义务教育经费应专款专用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与监督体系。

(二)齐抓共管,明确职责,综合治理

齐抓共管,就是在中央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明确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在义务教育中各自的职责,综合治理,共同把农村学生辍学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落到实处,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所谓落到实处,就是说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务实,做实事,不把义务教育当政绩,要像抓计划生育般建立控辍保学机制,对相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的考核与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

1.管理上,强调建立以县市为中心的“控辍保学”机制,改变目前以校为重的做法。

2.学校内部,应切实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的乐园。农村教育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是缓解目前严峻的辍学现象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学校一定要将控辍保学落到实处。结合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创建“控辍保学系统工程”的做法:(1)县乡政府须出台“控辍保学”乡规民约,实行一票否决制;(2)学校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可出台《转化方案》、《帮扶方案》等,同时举办后进生转化学习班;(3)学校可制订《控辍保学责任制》、《动员流生返校工作方案》、《流生情况跟踪调查表》、《流生返校催学通知书》等措施;(4)定期举办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家长座谈会;(5)建立教师家访网络;(6)成立控辍保学基金会等等。

3.改革课程体系和办学体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增加致富门路,提升就业能力。尝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试点,实行学校内部分轨;探索初中(最好是初三)分流,使能升学的有继续学习的基础,为就业的开设适合当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课程门类(如养殖、家政、小城镇规划、农业机械、无土栽培等),改变目前课程设置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农村教育的“出口”问题。因为农村教育的“出口”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和农村教育走不出低谷的核心问题。

2003年9月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两个战略地位:一是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2004年1月,周济部长再一次明确中国教育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包括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教育。

笔者上面所谈到的农村初中辍学现象仅仅是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形势严峻。我们必须从践行“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关注教育,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和特别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教育问题,为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做努力!

农村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贫困原因分析扶贫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94年又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00年底用七年的时间,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在近20年时间里,中国在扶贫开发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降到1992年的8000万,再降到2000年3000万人。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扶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为剩下的一部分贫困人口大都是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地区或偏远地区,脱贫难度较大;其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中国扶贫开发所取得的一个阶段性胜利。上世纪末脱贫标准低,存在返贫现象;第三,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原因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的贫困原因不断产生,如因上学致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少见的。

为了摸清新的时期贫困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扶贫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安徽省人民政府在2001年七月,组织了省直有关单位在全省范围内抽取了10个贫困县、30个贫困乡、60个贫困村进行了实地调查,收取了471户的资料。现根据471户的资料,对当前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贫困户的基本情况

在扶贫调查收取的471户资料中,人均收入少于826元k的绝对贫困户占有440户。440户贫困户共有人口1834人,劳力792人,外出打工173人,人均收入502.5元,其中劳务收入123.2元,占24.5%,种植业收入254.6元,占50.5%,养殖业收入87.8元,占17.4%,其它38.4元,占7.6%。人均拥有耕地0.89亩,人均占有林地0.64亩,人均拥有口粮239.5公斤。住土草房108户,占24.5%,住土瓦房196户,占44.5%,住砖瓦房及板房104户,占23.6%,住危房31户,占7.01%,住楼房2户,无房户1户。通电384户,占87.3%,未通电有56户,占12.7%。有电视机的有181户,占41.1%,无电视机259户,占58.9%,通广播的仅78户,占17.7%。

二、贫困原因分析

从收入支出角度来说,贫困是收入少,而正常必需的支出相对收入又较多的情况下产生的,导致不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对贫困原因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方式进行,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调查农民的贫困原因的,问卷设计中不考虑贫困原因的权重,并且在调查过程中,对农户个别访谈。根据整理问卷和现场调查情况,贫困原因有:

1、缺文化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根据问卷统计结果,423个贫困户中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和初识的有81户,占18.4%,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50户,占56.8%,占一半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95户,占21.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4户,占3.2%,高中与初中文化程度之和只占24.8%,比例非常少。资料显示,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见表1、2)。家庭主要劳力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户家庭,人均收入为532.94元,而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和初识的81户家庭,人均收入仅为417.00元。人均收入在500~826元的家庭中,有10.5%的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而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家庭中,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的竟达36.6%。利用统计知识计算,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入有很大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呈高度相关。根据安徽省农村队1998年调查安徽省农村3100户资料显示,劳动力文化程度分布是文盲和初识占10.9%,小学占32.7%,初中占46%,高中以上占10.4%,与全省平均资料相比,贫困户劳动力文化程度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

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2、自然灾害致贫。问卷结果显示(见表3),因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的,占26.09%的几率,在所有的贫困原因中占第一位,在人均收入300~500元的家庭中,因灾贫困达到28.24的概率。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如我们调查的长丰县有两个村,属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势波状起伏,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都要到几里外的邻村取水。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向政府借粮。另外两个村属“两湖”湾区,为淮河蓄洪区,一旦淮河汛情紧张,沿湖乡镇遭受不断上涨的洪水侵害,有时“关门淹”长达两个多月,时常是水来成湖,水去成滩,先涝后旱,十种九空。另外,因灾贫困也是返贫的根本原因,由于国情所决定,上世纪我国的脱贫标准低,有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又加入贫困的行列。

3、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占第二位,占21.74%的概率(见表3)。在人均收入500~826元的家庭中,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占23.62%的概率,而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家庭,占19.53%概率,似乎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收入太少的农民,用在治病上的支出更少的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我国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要是没有耕地,也就无法生存。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已有近20年了,农村不少家庭摆脱了贫困,现在剩下的一些贫困户基本是比较难以脱贫的贫困户,大都是分布在库区和偏远的山区,有些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耕地、水资源少或耕地质量差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表3中显示,由于缺耕地导致贫困占15.16%概率,在所有的调查贫困原因中占第三位。440贫困户,人均耕地仅有0.89亩,与安徽省平均水平相比,相差0.35亩。这幺少的耕地,加上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5、缺劳动力致贫。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原因中,12.95%的原因是缺劳力,越是缺劳力,越是贫困(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家庭劳力与人口比小于0.3的人均收入为437.7元,而家庭劳力与人口比在0.8~1时,人均收入为610.4元,是前者的1.4倍。这种贫困原因以前表现不明显,也只是在90年代后期才突出,是一种新的贫困原因。贫困地区大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就是有了劳动力也没有出路,劳动力的多少并不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原因。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贫困地区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对表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人均收入高的家庭,劳务收入越多,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多(见表5);有劳力外出打工的家庭平均人均收入为556.3元,劳务收入占的比例为47.1%,无劳力外出打工的家庭平均人均收入为473元,劳务收入占的比例为9.95%,家庭外出劳力越多,家庭人均收入相对也就越高,劳务收入占的比例越多(见表6)。

进一步分析缺劳力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大都是小孩多,且痴呆比例高于其它地区,劳力少。越是贫困地区,传统生育观念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较差,超生现象严重,人口素质越差,痴呆现象较多,如我们所调查的一个村中,就见到好几例痴呆。

6、因上学致贫。因上学致贫也是一种新的贫困原因,也是90年代末才出现的的。调查问卷显示,这种原因占整个贫困原因的11.3%,且家庭越贫困,这种原因出现的概率越高(见表3)。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于是教育乱收费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有的地方一个小学生学杂费一年要7~8百元,一个中学生的学杂费一年要1千多元。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如果贫困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教育体制实行改革的今天,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至少要一万元左右,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7、因建房致贫。由建房致贫占整个贫困原因的6.09%,这个比例不大,这种情况大都是特别贫困的家庭,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贫困户的住房条件都是比较差的,问卷统计显示,440户贫困户中,有土草房108户,占24.5%,危房31户,占7.01%,一户危房。因建房致贫的,除了极度贫困户外,还有一部分是返贫户,这一部分家庭先是脱贫了,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调查中这部分人因此把贫困原因归功于建房。

8、其它原因致贫。其它原因导致贫困占6.71%,比例也不大。这通常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办结婚、丧事等过多的消费造成的。有的参与封建迷信、赌博、逢年过节的大肆铺张浪费造成的。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灾、因病残、缺劳力是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其中缺乏文化、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劣是致贫的最首要的原因;其次是因病、残致贫。缺劳力和因上学致贫是新的时期下的两种贫困原因,这两种原因计划经济年代比较少见,即使有,也不明显,只有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这两种贫困原因才变得突出。也许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种贫困原因还会有所突出。

2、思考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条件的恶劣,因灾致贫占首位,因此,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点。扶贫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如果这个地区生存环境无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那只有通过移民来脱贫,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2)要重视文化扶贫。贫困地区文化都比较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90年代,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辛秋水同志在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进行文化扶贫试验,起得了良好的效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针对因上学致贫现象,政府应在扶贫工作中,专门设立一块基金,专门用于支助贫困地区孩子上学。这样做一是使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有同等的上学机会;二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三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有利于脱贫致富;四是更有重要的是直接脱贫。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家庭有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这个家庭就能彻底告别贫困。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从上述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贫困地区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第二位。造成这种局面是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比较落后,医疗救助几乎是空白。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社会保障在贫困地区非常迫切需要。因此,在贫困地区建立一套医疗救助是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也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中央政府及发达地区的支持,首先解决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与“缺医少药”问题,并且在国家扶贫专款及有关扶持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专门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扶贫问题。对于区域内、地区内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医疗救助计划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应当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如借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确定实施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这样既可以真正使贫困者得到救助,又方便可行,减少组织成本。

农村论文范文4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的实现。当前“三农”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不够,特别是农村发展不够。而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从农村资金的供求情况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供求缺口很大,矛盾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近年来,在金融领域一直强调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出台了一些信贷支农政策,信贷支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三农”资金欠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情况,国内理论界和银行部门对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当前我国的信贷支农的困难和挑战并未出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运用农村金融等理论,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汲取国内外农业和农村信贷体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信贷供求、信贷风险、信贷市场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构建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的见解,并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包括提出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农村金融基础理论及其借鉴作用。主要是为研究我国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重点梳理了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农村金融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对农村金融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可以运用到我国农村信贷发展和改革中的个人判断,如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供给主导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相结合、借鉴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政策建议、政府适当介入等等,企望借鉴这些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和适用部分,以起到指引我国农村信贷体系建设的作用。

第三章,国外农村信贷的经验与启示。对国外农业和农村信贷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国家都相继形成各具特色、与本国实际相联系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较为完善的农村或农业信贷组织体系,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对国外农业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的经验,我们不应该完全照搬,也不能全部否定。本章通过对国外农村信贷的比较,得到了要加强并完善农业和农村金融立法、农村金融改革不能单纯追求商业化、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要合理引导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等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中国农村信贷的绩效与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支农绩效,分析了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从建国以来,农村信贷体系一直处于发展和改革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农村信贷体系在自身曲折发展过程中,促进和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本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加快农村信贷体系改革,改善农村信贷机构发展状况,增加农业和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章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供求缺口大,农村信贷存在垄断行为,资金外流严重,贷款风险大等等。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农村信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缺乏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风险转移机制等。因此,对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指责信贷机构本身,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对症下药。

第五章,中国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重点考察不同需求主体的信贷需求,分析供求缺口,为构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奠定基础。我国信贷需求的多样性与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有结构上的矛盾,也有数量上的缺口。本章着重分析需求主体各自的信贷需求,由于我国当前传统和现代生产方式同时存在,信贷需求的多样性显得尤为明显。在我国农村中,既有农户和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又有大型龙头企业的信贷需求;既有商业性信贷需求,又有政策性信贷需求;既有生产性信贷需求,又有非生产性信贷需求;既有短期信贷需求,又有中长期信贷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对信贷的需求有相当部分是无效的,这与农村信贷需求的特点密切相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信贷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和合作信贷为主体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本章在对信贷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贷供求的缺口,并指出农村信贷市场上存在“劣户驱逐良户”的现象,分析认为引入担保和引入利率补贴等措施可以减小或消除供求缺口。

第六章,中国农村信贷风险分析。本章将农村信贷风险分析的基础建立在深入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风险上,即建立在对农业和农村客户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不论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他们都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信贷资金,而贷款的本质是要求还本付息的,因此,信贷机构具有“嫌贫爱富”的特性,一般又是风险厌恶者。农村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对象主要是“三农”客户,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风险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的大小。农业具有弱质性,农村企业发展起点低,竞争力弱,风险大,与农业密切相关,处于竞争的劣势。这就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既有一般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也有自己的特殊风险。农村信贷机构面临较高的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第七章,构建完善的中国农村信贷体系。根据前六章的分析和结论,提出了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农村信贷体系的构想,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构建农村信贷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框架,指出构建我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行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鼓励发展农村商业信贷业务,规范合作信贷业务,建立风险分散和转移制度,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对当前的农村信贷体系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建立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和正常民间借贷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性信贷职能,鼓励商业信贷,规范合作信贷,引导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与“三农”的需求相适应。必须对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建立财政政策补偿信贷,信贷扶植农村经济的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而,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强化,真正担当起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的重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三农”贷款难的压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八章,相关问题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需要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社会其他组织,特别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造和改善信用社及其它涉农信贷组织的经营环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信贷组织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为信贷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保障,减轻信贷机构的风险压力,培育好的经营环境,形成保险、信贷、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以增强农业和农村对抗风险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信贷支农提供合适的、强壮的载体,增加农村信贷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动力。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提出“两个循环”的见解。一是农业资金使用成本高,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经营风险高,容易形成“高风险-高收益-高利率-高成本-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二是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农业保险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使农村信贷组织增加信贷投入,减小信贷供求缺口,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农业资金融通成本,从而形成农业保险作保障、信贷支持作动力的格局,形成“保险转移风险-信贷加大投入-农业不断发展-风险承受能力增强-保险增加收入”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提出“劣户驱逐良户”的见解。农村信贷客户大多数分散、规模小,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信贷机构很难辨别“良户”和“劣户”,有可能出现“劣户”充斥农村信贷市场,“良户”因贷款利率高而不容易得到贷款的现象。

3.农村信贷资金数据统计更全面。在分析农村信贷资金时,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一切贷款都统计在内,克服了以往只考察农业贷款或乡镇企业贷款数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提出多样化需求需要多样化信贷服务的观点。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性,在空间上也呈现较强的差异性,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户间差异很大,不同企业间差异很大,对信贷资金也表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不同需求,需要多样化的信贷服务。

5.提出构建我国农村信贷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构建目标是将我国农村信贷体系构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竞争适度、发展持续、产权明晰和监管有效的农村信贷体系;构建我国农村信贷体系要坚持有效性、渐进性、多元化、政策扶持和进退有序五项原则。

农村论文范文5

在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比较差,还有许多居民没有获得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缺乏必要的医疗卫生设施和服务;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滞后。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使农民的生产分散化,需要良好的水利设施和农用固定资产等公共产品,而这些公共产品却供给不足。由于缺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难以解决农民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农民急需的科技服务、农机服务、销售服务等非常缺乏。

2、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农业基本建设、农村的教育、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等公共产品见效慢、期限长,但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基层政府决策者对能够给他们自身带来较大利益的准公共产品,即使农民没有需求,当地政府也会积极供给。由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短缺,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生态环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部分公共产品的提供损害了农民利益。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并不一定会使全部农民受益。当政府的决策出现偏差,引导甚至强制农民转换产品品种,给农民带来严重的后果。

4、农村公共产品缺乏其他有效的供给渠道。目前,作为独立生产经营者的农民,必须进行生产性投资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这使刚刚解决温饱还远没达到富裕水平的农民实在无力抽出过多的资金提供公共产品。在当下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从而使交易的成本增加。加上农民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权利,就使得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加困难。

二、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措施

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新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公共产品数量短缺、质量不好等问题经常出现。而城市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这使得城市公共产品优于农村公共产品。随着市场机制的确立,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应坚持城乡平等的公平性原则,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以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

2、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仅仅依靠现有的财力,可能会力不从心。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采取政府支付与市场混合方式来提供。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各类资本,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兴办农村公益事业,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来减轻基层财政的负担,为市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环境。

3、调整公共财政支农结构,为农村提供合适的公共产品。一方面,要支持农田水利、交通、通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支持科教兴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技保证。大力加强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农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入WTO后,要参照发达国家的作法,适当减少种粮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鼓励农民生产优质、畅销的农产品。

4、精简乡镇政府规模,调整乡镇区规划。农业税的取消将减少其财政收入,而机构臃肿等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度规划规模;对乡镇政府机构进行精简,实行政企分开,将社会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事业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区别开来并实行人员分流,这样才能切实降低农村基层政府的运作成本,减轻基层财政的支出压力。

三、结束语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苏晓艳,范兆斌.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管理现代化,2004,4

[2]陶学荣,史玲.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财贸研究,2005,3

[3]胡宝珠,杜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云南社会科学,2004,4

农村论文范文6

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部门分割严重,目前,乡、镇文化站人事、经费都属于乡、镇管理,而业务上受上级文化局指导,这种双重领导的体制,表面上看是多了一条通道,而实际工作上却多了一道门槛。上级文化局只从业务上下达了不少工作,而没有给钱;而文化员集中主要精力参与乡、镇中心工作,只忙碌于应付上级的检查。(四)农村文化事业队伍建设弱化,人才上匮乏。目前,乡、镇文化站的编制大都只有1―2人,最多的也就3―4人。像我一样的文化员,基本都兼任其他工作。另外人员年龄老化,学历不高。

二、对农村文化发展对策

(一)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正把文化工作纳入硬性考核

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积极作用,提高对乡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文化工作必须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要形成刚性的考核机制,比如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各类考核指标;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明确的奖惩措施。依靠刚性的考核,切实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确保一方长治久安。

(二)政府真正采取措施,加大必要的财政投

入政府要保证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步提高文化投入的比例。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投入文化事业,出台优惠政策,吸纳文化产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捐资,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融资体制。以现有的机构、场所、设备等为依托,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以文养文,通过多元投入,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三)充分理顺条块关系,乡、镇文化员受条块管理

由以乡镇管理为主,实行垂直管理,实现人财物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样有利于文化员独立开展工作,保证文化员的正常开展,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确保队伍稳定,明确规定每个乡镇确保有专职文化干部从事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