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付账款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付账款管理范文1
一、现实位置
在会计理论中,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原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而发生的债务,它反映的是作为买方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准确地说是企业因获得资产而承担的未来的债务。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大多数生产要素都是买方市场,只要我有购买欲望,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能在市场上采购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至于和供应商的关系并不重要,因此对应付账款缺乏科学的系统化管理,对账和尽可能地延缓支付,成为应付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在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经营者以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越多时间越长为最好,把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当成免费的午餐。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市场经济中没有谁愿意和能够永远做亏本生意的,这方面亏了,肯定要在其他方面获得补偿。比如,对拖欠货款的客户,多数供应商一方面会悄悄地提高价格,拖延供货速度,降低售后服务水平,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想方设法把因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补回来,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另一方面不会给予这样的客户以很高的信用评价,不会主动提供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对长期拖欠、不讲信用的客户,甚至还会采取停止发货,利用各种手段包括拿起法律武器追讨货款。可见,占用供应商的信用是有代价的,不是免费的午餐。
其实,纵观当下非常流行的供应链理论,放眼望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决非“买”、“卖”关系这么“单纯”,而是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供应链上游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运作,充分利用内外资源,使供应商有效地参与到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销售预测、成本降低甚至管理运作方式的改进等方面,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商业运作模式,更是一个成熟企业的大眼量襟。一句话,加强应付账款管理,是维护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良好合作关系重要举措,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进位思考
那么,应如何提高对应付账款的关注度?亦即应如何加强对供应商及应付账款的管理?下面,笔者着重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谈谈应付账款的“进位”问题。
(一)规范应付账款会计核算是加强应付账款管理的基础和根本。错误的核算将导致错误的信息和错误的分析结果,甚至直接导致企业资产受损,因此规范应付账款会计核算至关重要。
1.应付账款的入账必须在取得审核、企业授权人审批后的发票以及验收证明、入库凭证、请购单、采购合同等凭证后方可入账。对于享有现金折扣的交易,要用供应商发票金额扣去折扣金额的净额来入账;对于部分退货,注意从原发票中扣除后入账;对于有预付货款的交易,在收到供应商发票后应将预付金额冲抵部分金额来入账。
2.尽可能设专人专职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充分发挥账簿的控制作用。
3.强化总分类账对应付账款明细账的控制作用,保证账账相符。如果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由稽核人员定期与供应商核对账目。如果对账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确保双方的账目相符。
(二)建立健全供应商基础信息档案,并及时维护。有许多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其中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应建立由采购、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组成的合格供方评审委员会,对采购部门提出的供方信息特别是产品质量、信誉度、结算方式、信用期限、信用额等进行详细的审核,确定是否符合标准。对已经入围的供方也要建立动态考评机制,不能一劳永逸。
(三)建立供应商信用评级制度。对供应商信用评级不同于以防范收账风险为目的的客户信用评级,而是为了考察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以决定是否选择该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对供应商信用评级需要搜集以下资料: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资产营运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收益质量,现金流状况,企业信誉特别是涉诉方面的信息,以及与之交往的业务记录等。在确定信用评级的项目后,对各项目分别授予一定的分值权重,计算综合测评分值,拟定对应的信用等级,以此为依据,决定以后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四)规范采购合同文本,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要采用不同的采购合同格式。对长期合作伙伴可以按年签订甚至只签一个意向性协议,以后每次订货时,以双方传真或信函方式确定的采购订单为依据,免去频繁起草合同带来的麻烦和不便。对于即时清结的小额采购业务可以不签书面合同,直接以发票和店铺承诺为依据。除上述以外的购销业务应参照国家工商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五)平衡信用额与信誉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利用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做到既节约资金,又不至于违反契约导致信誉受损。笔者所在的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阀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白阀公司是一个有40多年阀门生产历史的老国有企业,主要按国标、英标、美标等标准生产公称压力4.0兆帕以下的“白湖”牌中低压阀门,品种齐全,是国内最大的阀门生产厂家之一,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给排水等行业,并出口远销至欧美、东南亚、非洲、港澳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拥有资产近亿元,年产值1.5亿元,应收账款3000万元,外欠应付账款也高达2500万元,已接近全年采购额的四分之一,因大宗原材料现款现货,应付款大部分占用在铸造辅料、标准件、五金、工具、电器等辅助材料上;而这些供应商多数规模偏小,资金状况差,抗风险能力低,无法承受长期拖欠。为此,财务和采购部门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统计出每个供货商近三年的采购金额以及资金平均占用余额;然后以年平均占用余额为权数,结合供货商的资金实力、供货速度、售后服务等将2500万元应付款重新分解,初步确立各供应商的信用额;其次与供应商沟通,协商确立正式的固定信用额,并议定当应付某供应商账款超出其固定信用额三分之一时,及时结清。运行结果表明,供应商普遍反应良好,认为除了需要铺垫资金外,不必担心货款回收,而且还能稳住客户资源,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应付账款管理范文2
摘要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预付账款的管理会对其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可以说预付账款的管理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因此保证其应用的正确性与管理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预付账款应用管理
一、预付账款与其它类型应收款项的区别与联系
企业的应收款项包括各类应收及暂付款项,比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以及长期应收款等等。在具体的会计处理时要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比如企业根据合同规定预付的购货款、租金、工程款等,就要计入“预付账款”的科目中;而应收客户的产品货款、材料货款则记入“应收账款”的科目中;如果应收款项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则记入“长期应收款”的科目中,其它一些诸如竞标押金、员工差旅费等则计入“其它应收款”科目中。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的预付账款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并按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二、预付账款科目错用的形式与原因
(一)购置设备或修建厂房的预付款误记入预付账款
很多会计人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凡是预付的各种款项均可列入“预付账款”的科目下,比如企业采购设备、修建厂房的预付款项等,或者无法准确识别要将这些项目列入“预付账款”或“工程物资”科目中,这种认识正是由于未正确理解预付账款的性质而导致的。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对预付账款科目做出明确规定,即预付账款属于流动资产类科目,其主要作用是核算企业购入存货时形成的预付款。由此可知,采购设备、修建厂房等项目属于固定资产类核算的项目,所以核算时要列入“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等科目,而不得列入“预付账款”科目。
(二)借支的预付材料款记入“其它应收款”科目
很多企业在采购材料时,通常会由采购人员借支后预先付款,财务部门无法在当期收到材料发票和企业的供货收据,只有采购人员的借条。此时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就会将该项预付材料款计入“其它应收款”科目下进行核算。通常其它应收款项核算的对象为与主营无关的业务,预付账款的核算对象与主营业务相关,因此采购人员预先借支的材料款项要记入预付账款中。
(三)资产负债表中关于预付账款项目的填列存在失误
会计期末,财务管理人员在编制资产负债表过程中,可能存在把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合并计算的失误,比如在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中直接填列“预付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这种计算方法就可能存在偏差,这是由于在资产负债表中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余额的和为总分类账户。出现这种失误是由于相关会计人员未将预付账款总分类账中包含应付账款的明细数额考虑在内。其实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是互相对应的关系,并且只有在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预付账款项目的年末数,会等于应付账款的某笔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与预付账款的借方余额之和,而账薄的相关记录则不作变动。
(四)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对损益及税收产生影响
如果企业根据采购合同向供应商预付了货物款项,但是供应商无法开具发票,或者供应商可能破产、两年以上无法开具发票等等,会计人员就不会针对对应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该笔预付账款长期挂账,会对当期损益及税收产生直接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预付账款估计无法收回,则通过规定的程序审批后将该笔预付账款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预付款项。
三、提高预付账款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一)建立预付账款审批控制制度
企业要结合实际的经营计划与生产计划制定出科学的采购计划及资金应用计划,根据相应的管理权限制定审批级次与标准,对应的人员要参照资金预算计划、审批规定等做好预付账款审批核查工作。具体而言,预付账款审批控制制度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供应商信用等级评价系统,采购员要对供应商的资信状况及财务经营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评估,然后对其基本信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参照公司对应付账款周转速度的要求,结合供应商的基本信用情况做出信用风险程度的评估,再与财务部门一起协商采用预付账款方式的必要性,并制定出预付账款的具体金额及期限。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预付账款审批流程,以某个小型企业为例,其10000元以下的预付账款审批流程为:采购员申请,经采购部门主管签字核准,再交由财务部门主管签字确认,然后再由分管采购业务的最高层主管予以审核。
(二)明确预付账款管理的相关责任者
要进一步明确预付账款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同样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预付账款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根据供货合同中的相关协议,委派专人进行结算及催收,根据预付账款的期限进行定额回收,将坏账率降至最低;供应部门经办人员要根据采购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安排交货并验货入库,在七日内完成报销。如果超出约定报销时间,则可以按照预付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经办人员一定的资金占用费。另一方面,要明确每一笔预付账款的管理责任人,支付预付款前要填写详细的申请单,单据上要能看出具体的责任人与相关主管责任人,并将款项用途、交货时间等显示出来。比如针对超过期限的预付账款,要由财务部门知会对应的业务部门进行清理,定下两个月期限,如果超期清理未完成,则要对相关责任人处以相应的罚款,比如可以按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进行处罚;如果财务部门未尽到责任向对应部门发出超期预付账款处理通知,最终形成三个月以上的超期预付账款,则要处罚财务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如形成坏账损失,处罚要加倍。
(三)建立完善的核对制度
由于预付账款明细相对较比复杂,很难将问题直观的筛选出来,因此可以采用账龄分析法,将企业预付款项中的异常情况直接对比出来,及时发现问题,促进账款的抵销,减少坏账率所以要坚持不懈的做好账龄分析工作,尤其是账龄大于一年的款项,要作为分析重点。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往来核对制度,每月上旬将超出期限的预付账款明细表列出,表中必须包含账款的发生时间、往来单位的名称、经办人及相关部门等,对应的业务部门再对预付账款明细表进行核对与催收。如果货款已付、货物已经验收入库但是未收到预付账款的相关凭证,则要督促采购人员及时向供应商索要相关票据与凭证。
(四)建立预付账款台账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与供应商加强沟通与协商,要求其建立起相应的预付账款台账,台账要能够将企业预付账款的实时情况详细的反映出来,包括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余额、供应商的经营状况、预付账款的清理状况、预付账款清收相关负责人等等,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及详尽性。各类预付账款均要根据采购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根据单位类别设置明细账,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与对应的采购合同、签证单据、预付账款台账等一起保管,建立起完整的预付账款台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蕊.浅议加强预付账款的管理.财经界.2010(03):147.
[2]于清敏.对企业预付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2010(03):142.
[3]汤川.基于预付账款的贸易融资模式、优势及风险分析――以徽商银行A支行为例.价值工程.2010(29):37-38.
应付账款管理范文3
关键词:呆滞 应付账款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15-02
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业务而发生的债务。与本单位的应付账款相对应的是业务提供者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组成结构不仅反映医院的债务规模和资金结构,还反映一个医院的信用状况。现在不少医院应付账款存在呆滞现象(拖欠原因种种,可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本文只就大中型医院应付账款呆滞的内部原因进行分析。
应付账款的有效管理实际上是财务资金运用的有效管理。在不影响医院业务运转和付款信用前提下,尽可能拉长应付账款的整体付款周期,可以降低医院的财务成本,提升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这实际上相当于借供应商的钱发展医院的建设(借鸡生蛋)。医院建立有章可循的应付账款管理制度,是医院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财务运行的需要。
一、呆滞的应付账款产生的原因
呆滞的应付账款一般是指超过两年以上且尚不知是否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对供应商来说,请求支付应付账款是有诉讼时效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主观上,医院需要拉长应付账款付款周期,这样一部分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呆滞很容易超过两年。这一方面给医院拒付某些款项提供了理由,另一方面供应商方面(债权方)由于回款拖得时间太长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如供应商(债权方)消失。
(一)医院的应付账款管理
在不影响医院运转和付款信用前提下,尽可能拉长应付账款付款周期,可以降低医院的财务成本,提升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但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资金运转困难,也会给医院信誉造成影响,而且付款过程本身也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
应付账款可以是一种融资手段,呆滞的应付账款核销时可作医院的其他收入。因此医院对呆滞的应付账款管理态度消极,没有主动性。客观上,一方面医院不及时更新供应商档案,当供应商单位变更或破产解散时,医院没有资料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当供应商前来要求付款时,往往以资料不全或当事人退休塞责。这种可办可不办的情况,有可能导致腐败现象产生。另一方面,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应付账款的核销需要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像大中型医院,应付账款的核销需要经过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由于这些制度限制,导致一些符合规定的呆滞应付账款无法正常核销,给以后采购业务部门要求支付呆滞应付账款提供了方便,给医院财务管理造成隐患。
(二)供应商回款考核
因为当前市场大环境是供方市场。医院在购买设备、材料和药品时,供应商为了业务的形成,给予了很多优惠。而后供应商由于某些因素,对于延期支付的应收账款未及时的进行催要,导致付款周期延长。(1)供应商单位对回款考核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小供应商会计更换频繁,内部控制混乱,时间一长,致使一些应收账款无人催要也无人知晓。还有可能由于供应商自身经营出现问题,破产清算过程中未对一些应收账款进行清理,而作为债务人单位医院也没收到相应手续,导致医院账面上的应付账款无法核销而呆滞。(2)部分单位应收账款金额较小,供应商追债所需花费的直接成本(差旅费等)和隐形成本大于收回的账款,故放弃这些回款。
二、呆滞应付账款导致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医院注重应收账款管理,会计制度上规定有计提坏账准备,而且可以根据情况加大计提。应收账款管理是往往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医院的应付账款管理也需要提高重视。不关注应付账款,不仅会对医院的资金管理带来隐患,而且会损伤医院信誉,加大医院采购成本。
(一)资金管理隐患
医院财务人员往往忽视对应付账款的监管。随着医院业务逐年加大,应付账款不进行定期清理,呆滞的应付账款会越积越多,时间一长,再遇上相关业务人员和会计人员更换,呆滞的应付账款无人知晓产生的原因,清理难度加大。有部分医院内部核销制度不健全,医院应付账款的核销掺杂很多人为因素,常常会发生已经核销了的呆滞应付账款,几年后债权人单位又拿着相关凭证和各种证明要求付款,而导致资金管理隐患,严重影响医院信誉。
(二)不能如实反映医院财务状况
应付账款在流动负债科目下反映。过多的呆滞应付账款不进行处理,流动负债会增加,夸大医院的资产负债率,不能如实地反映医院财务指标。这会误导报表使用者,错误理解医院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同时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会损害医院信誉,供应商会因为控制风险而抬高供货价格,无形中会增加医院的采购成本和降低采购中获得优惠条件的力度。
三、相关建议
合理科学地管理应付账款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信誉,还能发挥应付账款的融资功能。清理呆滞的应付账款,除特殊情况外,对两年以上无法支付的款项、两年无新的业务往来、有明显证据表明无法付出的款项,在取得相关证明的基础上报经院长办公会审批处理,然后确认为其他收入。这个过程必须保证呆滞的应付账款核销合理合法。笔者对大中型医院呆滞的应付账款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医院应健全应付账款的核销制度,做好呆滞款项的风险防范管理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职业道德,保证医院呆滞的应付账款核销处理合规合法。财务人员不能因为核销账务有风险,而不去做,及时清理呆滞的应付账款,可以增加医院的其他收入,防范采购业务部门的腐败滋生。
(二)健全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
应付账款的管理不仅涉及会计业务,还涉及采购业务等其他方面,需要各部门的互相协作配合。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从应付账款产生的源头,从供应商第一笔采购业务录入信息系统开始,对其付款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应付账款付款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争取适当延长整体付款周期。
(三)定期开展呆滞应付账款的专项清理
对应付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建立应付账款清理台账。分为1~2年、2~5年、5年以上账龄进行分类管理。清理呆滞应付账款可以促进采购部门加强供应商筛选,核销呆滞应付账款可以增加医院的其他收入。
(四)制定制度性的付款计划,防止呆滞应付账款的产生
取得大多数供应商的理解与支持,按轻重缓急区分供应商,清理部分小供应商,扩大与大供应商的业务合作。争取整体付款周期的适度延长,使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萍.浅谈“应付账款”背后隐藏的问题[J].商业会计,2009(18):57-58
[2] 王昌信.谈往来账款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财会月刊,2003(6):24-25
[3] 黄晓燕.论企业如何加强应付账款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3):117-118
[4] 杨玉东.浅谈应收账款回收中的诉讼时效[J].财会月刊,2003(6):27-28
应付账款管理范文4
一、付款环节的关键控制点
有的企业对会计核算体系中应付账款的管理与核对并未重视,在实际会计核算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核算不规范和不重视,导致应付账款核算的随意性,以致出现违法犯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及资金管理。
1.应付款项处理存在问题
有的业务人员在采购物资时,违反客观实际,无视实际价款存在的合法性虚增应付账款,要求供货单位将实际价款与应付账款的差额部分返还给自己,假公济私;有的管理层,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故意“做大”应付账款,将实际价款与应付账款差额纳入账外小金库。有的会计人员在向供货单位购买货物后。取得了蓝字发货票,但由于质量价格等问题,把货退回,取得了红字发货票,有关会计人员用蓝字发货计人应付账款,而故意将红字发货票隐藏,隐瞒退货,中饱私囊。
有些企业债务不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而统统在“应付账款”账户中核算。虽然“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同属债务,但它们的经济性质却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经济性质分别核算不同的业务,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上分项准确地反映企业债务状况,以便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2.应付款项核对存在问题
应付账款要管理好,就得及时进行核对,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查找原因,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单位平时不对账,或者很少对账,有的到年底才对一次账,更有甚者到年底因为单据不齐、急于结账而草草了事,应付账款的余额为逐年滚动而成,越滚越对不清。
应付账款要核对清楚,双方记账时间口径和记账业务口径必须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对账工作中发现,有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不顾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作上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因而在对账时表现出单方面作账、不提供单据、不给对账时间、有意提前或推后结账时间甚至以权压人、拒不配合的现象,致使双方记账的时间口径和业务口径不一致,给对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付款环节的控制措施
1.建立付款结算单制度
企业偿还账款时,应取得加盖收款单位公章的收款凭证或加盖收款单位公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谁负责向企业经办收款,当经办人变更时,委托书也应变更。委托书由财务部门妥善保管。对供应商改变账号、更改开户行、更改名称时,要有严格的程序和证明材料才能付款。这样做,有利于完善财务手续,划清责任界限,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增加企业财务收支、权、债务的透明度,堵塞财务管理漏洞,遏制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2.加强各供货单位往来账款的核对
在每月付款时,可向各收款单位提供明细对账单,详细罗列该次支付应付账款中所包括的各种货物的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单价、金额、发票号码、入库日期、付款日期等内容。涉及大金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3.实行岗位分离和岗位轮换
企业应当建立与应付账款有关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并形成有效监督。需要分工的岗位如:原材料物品的需求必须由生产或销售部门提出,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采购人员不能担任验收工作;采购付款的审批人与执行人应分离;采购、验收和使用物品的人员不得担任账簿记录工作;付款人不能担任寻求供应商及索价业务的工作。
4.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
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原则上以购入材料物资的所有权转移为标志,但在实务中,应付账款的记账时间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料单同时到达,一般要等到材料验收入库后才能按发票上的金额登记入账;料单未同时到达,在材料验收入库时并不登记入账,于月份终时暂估计入账,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取得发票帐单时,用红字冲销原作的纪录,同时根据发票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应该及时登记账簿,核对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及有关日记账簿,检查有关反常的记录。例如,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或者应付某一单位的款项记录在一年之内都没有任何改变,没有一笔发生额,或者有发生额,但是借方与贷方发生额相同,核对银行账户和现金支付应独立进行。
5.规范应付账款的核算
(1)单据要齐全。要有货物入库单、发票、合同、采购计划等单据,单据齐全了,入账时才会有可靠的单据,对账时才会有充足的依据。
(2)手续要完备。入库单上要有交货人、受货人、库管的签字;采购计划单上要有采购员、采购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签字。如此手续完备了,对账时如要出现问题,才便于查找相关责任人。
(3)核算方法要准确。设置科目时,对于因采购而产生的应付款,设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设置准确了,对账就会有规律可循,对于采购类的款项,要严格按照采购计划、采购价格、采购合同去核算。
6.加强对应付账款的检查函证工作
选择那些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的供货人的债权进行函证。同时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对企业利用应付账款虚设债务进行核查。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检查,一般采用审阅法、复核法、函证法等方法。发现疑点应追踪校对有关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必要时可采取函证或派人到债权单位进行调查取证,确认债务的真实性。
应付款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流动负债,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强化应付账款管理,从而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的发生,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秩序进行,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参见2015年CPA教材.
应付账款管理范文5
一、预收账款的核算与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项目填报的深层分析
根据账户的用途结构,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应在借方,但预收账款的特定核算方法会使应收账款明细账产生贷方余额,该余额实际上是预收账款。预收账款的核算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核算,第二种方法是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而将预收账款的内容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内核算。按第二种方法核算,应收账款账户在核算内容上包含了预收账款,可能会因此出现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贷方余额是已预收但尚未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预收账款,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包括在预收账款项目内。由于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的存在,应收账款总账账户内真实的应收账款数额应是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此数额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包括在应收账款项目内。应收账款总账余额实际上是上述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差额,而不是真正的应收账款。
现举例说明以应收账款账户核算预收账款的情况。
例:某工业企业采用预收贷款方式向B公司开展销售业务,有关资料如下:
(1)3月30日预收B公司货款100000元,存入银行。
(2)4月25日向B公司交付商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内列价款300000元,税额51000元。差额尚未补收。
(3)5月31日收到B公司补付的差额并存入银行。
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3月30日收到预收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100000
(2)4月25日向B公司交付商品时,登记应收金额:
借:应收账款-B公司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3)5月31日收到B公司补付的差额时:
借:银行存款251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251000
将上述分录的相关内容过入“应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
4月25日向B公司交付商品时,“应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借方登记应收金额351000元,而不是借方冲销预收金额100000元,体现了会计管理的要求。即要求该明细账反映预收账款销售业务款项的预收、应收和差额补收的情况,以便通过该明细账实现对预收账款销售业务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仅就“应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而言,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于3月、4月和5月期末应镇列的数据如下(单位:元):
3月31日:预收账款100000
4月30日:应收账款251000
5月31日:应收账款0
按上述第一种方法核算预收账款需要设置预收账款账户,从账户用途结构分析,预收账款明细账应该是贷方余额,它反映期末预收账款数额。但是,按照会计管理的要求,预收账款明细账应反映预收账款销售业务款项的预收、应收及补收的整个过程,以便通过预收账款明细账对该业务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据此,预收账款销售业务应按每一销售对象设置预收账款明细账,收到预收账款时按预收金额记入该明细账户的贷方,交付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按应收数额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补收应收数与预收数之差额时登记该账户贷方。若登记应收数额在前一个月,登记补收差额在后一个月,就会产生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该余额实际上是应收数与预收数之差,即应补收的货款或劳务款,也就是应收账款;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该余额应包括在应收账款项目内。由于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的存在,预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才是真正的预收账款,它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项目内。预收账款总账余额是上述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之差额,而不是真正的预收账款。
现举例说明以预收账款账户核算预收账款的情况。仍以上例资料为例,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3月30日收到预收货款: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预收账款-B公司100000
(2)4月25日向B公司交付商品,登记应收金额:
借:预收账款-B公司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3)5月31日收到B公司补付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251000
贷:预收账款-B公司251000
将上述分录的有关内容过人“预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
仅就“预收账款-B公司”明细账而言,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于3月、4月和5月底应填列的数据如下(单元:元):
3月31日:预收账款100000
4月30日:应收账款251000
5月31日:预收账款0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将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账余额的经济内容概括如下: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为应收账款,贷方余额为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为应收账款,贷方余额为预收账款。编制资产负债表,确定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应填列金额时,务必记住这一点。
应付账款管理范文6
关键词:流动资金 计算公式 周转次数 总成本费用
1 流动资金概述
财务分析,是可行性研究中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的重要工作,是投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在现行会计规定、税收法规和价格体系下,通过财务效益与费用的预测,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和分析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运营资金。
流动资金是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总投资的高低,而且影响着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2 流动资金计算过程
流动资金的计算有两种方法: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算法。财务分析中常用的是分项详细估算法,本文只介绍此项方法。
财务分析中,流动资金的计算基础是“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折旧及摊销估算表”及企业近几年三大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因此,在上述表格及资料准备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流动资金的计算。
2.1 计算公式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2.2 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1)N现金=2*主营业务收入/(年初现金余额+年末现金余额)
(2)N原材料=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原材料余额+年末原材料余额)
(3)N在产品=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在产品余额+年末在产品余额)
(4)N产成品=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产成品余额+年末产成品余额)
(5)N应收账款=2*主营业务收入/(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
(6)N预付账款=2*主营业务收入/(年初预付账款余额+年末预付账款余额)
(7)N应付账款=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应付账款余额+年末应付账款余额)
(8)N预收账款=2*主营业务成本/(年初预收账款余额+年末预收账款余额)
一般情况下,每项周转次数的确定应取近几年平均值,剔除掉不正常年份计算值,以期得到和项目实际情况相符的周转次数。
2.3 各项数据的计算
在周转次数计算好、同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折旧及摊销估算表”做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流动资金的计算。
具体各项目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1)C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年其他营业费用+年其他管理费用)/N现金
(2)C原材料=(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N原材料
(3)C在产品=(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用)/N在产品
(4)C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N产成品
(5)C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N应收账款
(6)C预付账款=(预付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预付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N预付账款
(7)C应付账款=(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N应付账款
(8)C预收账款=年预收营业收入/N预收账款
3 以项目为例,计算流动资金
该项目新厂区征地面积约300亩,建设内容主要有生产厂房、食堂、气源站、液化天然气站、大门及门卫等。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建设期1年,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000架高端液压支架的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收入112821万元(不含增值税)。
3.1 周转次数
分析该企业近5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各辅助报表后,计算出近5年N现金、N原材料、N在产品、N产成品、N应收账款、N预付账款、N应付账款、N预收账款,剔除不正常年份数值后取平均值,得出N现金=12,N原材料=8,N在产品=8,N产成品=10,N应收账款=8,N预付账款=6,N应付账款=6,N预收账款=6。
3.2 “总成本费用表”中各项数据
(1)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
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有:钢板、管棒材、铸锻件、焊材;外购件主要有阀类、结构件、高压胶管、橡胶密封件等。
经选取量大、有代表性的产品类型仔细测算,本生产纲领内,年外购原辅材料、外购件费为69949万元。
(2)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本项目燃料及动力能源主要有电、氧气、CO2气体、天然气、氩气等。
经测算,本项目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3385万元。
(3)工资及福利费
工资及福利费,参考企业近3年全厂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年人均工资,并考虑到达产年后一定的增长予以计算。
本项目设定人员1735人,年人均工资按照4.2万元、五险一金等按照工资的60%计算。本项目达产年年工资及福利费=1735*4.2*1.6=11659万元。
(4)年其他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其他制造费用是指制造费用中扣除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经分析、测算,并考虑企业达产年后生产技术的进步从而引起制造费用的降低,年其他制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为112821*2%=2256万元。
(5)年其他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有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其他管理费用是指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经分析、测算,并考虑企业达产年后管理能力的提升,年其他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为112821*3%=3385万元。
(6)年其他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其他销售费用是指销售费用中扣除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他部分。
经分析、测算,年其他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为112821*3%=3385万元。
(7)年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为以上(1)-(6)项之和,(1)+(2)+(3)+(4)+(5)+(6)=69949+3385+11659+2256+3385+3385=94019万元。
(8)折旧及摊销
参考“折旧及摊销估算表”,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4048万元。
(9)财务费用
本项目无贷款,财务费用为0。
(10)年总成本费用
年总成本费用为经营成本、折旧及摊销费用、财务费用之和,(7)+(8)+(9)=94019+4048+0=98067万元。
3.3 “流动资金估算表”中各项数据
由以上数据可得,
(1)C现金=20688/12=1724;
(2)C原材料=73336/8=9167;
(3)C在产品=87248/8=10906;
(4)C产成品=(94019―3385)/10=9063;
(5)C应收账款=94019/8=11752;
(6)C预付账款=20982/6=3497;
(7)C应付账款=(69949+3385)/6=12222;
(8)C预收账款=78972/6=13162。
流动资产=现金+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预付账款=46109;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25384;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725。
4 总结
经计算,本项目流动资金为20725万元。本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为112821万元,经验证,销售收入/流动资金=112821/20725=5.4次,符合项目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流动资金的计算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