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 科学发展 途径
一、前言
学校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校园文化,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强化教育功能的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以人文本,将人放在核心地位,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将其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各个环节中去,以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发挥科学发展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营造规范、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
二、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在不断扩大、改进和完善。但是经过认真考查,发现校园文化在建设中仍旧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化的动态性使得校园文化被染上了多种色彩,校园文化活动自发性也将不断加强。当校园文化活动自发性加强到一定程度而未被及时准确的规范和引导,就会产生盲目性。校园文化活动的盲目性会严重影响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学生在情商、智商、身心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学生缺乏对真假、是非、善恶的辨别力,难以抵御错误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常常表现出自我膨胀、价值观错位、人格分裂、精神萎靡不振、道德观较弱、政治淡漠等。
2.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许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单一,虽然具备专业色彩,但缺乏综合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许多院校开展的文化活动都局限在专业范围,很少涉及其他领域知识。文化活动跟专业相关虽然是校园文化特色,但是却缩小了知识面,使学生较少接触到其他领域知识,对校园外知识,如:传统文化、国内国外的时事、西方文化等方面知识知之甚少。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效果不佳,大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只是停留在生活文化的层次上,内容单一、层次低。大部门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校园文化是娱乐活动、浅层次消费活动,因此较少开展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高雅性校园文化活动。
3.校园文化的载体匮乏
任何文化建设都离不开载体,校园文化也不例外,校园文化载体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标识、媒体、社团、活动等载体,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却未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在校园文化的载体使用上比较匮乏、单一,没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降低了文化传播对学生的积极效果。
4.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创新度
校园文化在建设中既要吸取国内外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为将自身建设成为先进文化而提供强大的动力。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少高校在传承扬弃传统文化上较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出现品质低劣、思想空虚、道德出现滑坡的现象。
5.网络对校园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网络的出现不仅为高校宣传校园文化提供了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新型的学习方式,不少学生已将网络视作自己的第三课堂,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的知识面和更新颖的知识结构。但是目前,不少学校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正确使用网络,从而荒废了学业,断绝了外界沟通,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次数也逐渐减少。这样网络的出现也对校园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淡化了校园文化主题教育的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它不仅担负着传播和继承先进文化重要责任。也担负着建设校园先进文化特殊使命,要走在发展和弘扬先进文化的前列。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部形成的生活的方式、行为的模式、价值的观念、群体的意识等种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可以为学校、师生、员工起到辐射、激励、凝聚、约束和向导等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科研、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建设良好校园文化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精神、激励师生思想行动、培养师生群体意识、促进师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校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带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学校往现代化发展既是改革的必要要求。也是特殊使命。学校必须加强建设校园文化,掌握文化前进方向,发挥文化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和示范区。
2.校园文化科学发展的意义
(1)校园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师生营造轻松愉快的物质精神环境,时刻尊重、关心、爱护他们。推动他们全面发展。另外。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学校办学的特色、明确办学的理念、创新办学的管理制度,为学校内涵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学校品味和文化素养。
(2)校园文化科学发展要求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多元统一、充满活力、大众共享和协调有序的文化,它在传播理念、营造氛围、培育精神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增强了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提升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发展提供了保证,为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要求
在原有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园文化要具备思想教育、人格塑造、情感熏陶等三大育人功能。
(1)思想教育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有效整合服务、管理、教学等育人载体,将人文精神从抽象化转变为形象化,融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思想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教育教学实效性、生动性和感召力,从而创建良好育人环境,逐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人格塑造的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不畏挫折的心理,通过文化传统、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多种形式将校园文化根深蒂固到师生脑海中,从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爱好、兴趣以及积极性,促进学生情商、智商、身心的全面发展。
(3)情感熏陶的功能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校园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促进学生智慧的增进、视野的扩大和知识的获取。校园文化通过特定人文环境的渗透、熏陶和在观点碰撞、知识交锋、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中不断发展和更新,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三大育人功能是学校培养人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内在动力,科学
发展观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对校园文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等方面的建设做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
四、校园文化科学发展的途径
1.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提高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来牢牢抓住,规范化、制度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摆脱传统的单一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不仅成为校园的风景线,还极大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活动,创造了活跃的文化氛围,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中社团活动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都需要社团精心策划和组织。为了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当准确掌握社团活动的政治方向,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社团活动,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效果。
3.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强化校园网络建设
网络在学校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讲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宣传校园文化提供便利和为学生提高更广的知识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滋生各种低俗信息。为学校、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新课题就是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宣传健康、正确的文化信息,增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以及影响力。
4.增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
增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不仅要增强校园文化环境的物质环境,还要增强校园文化环境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的物质环境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身心健康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场所;校园文化环境的人文环境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了熏陶、教化功能,为他们的精神文化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为保障校园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增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
5.加大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量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后勤文化;学习型团队;细节工作文化
高校后勤文化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以后勤职工为主体,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在长期的管理服务、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后勤特色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其宗旨是能更好地实践后勤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的目的。高校后勤是保证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而后勤文化更是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之一。后勤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后勤文化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一、做到“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和谐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要求。文化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实施途径。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人性”融入管理,使员工在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后勤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高校后勤“以人为本”有双重含义。一是“以师生为本”。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师生,师生的满意与否是评价后勤服务的唯一标准,全心全意满足师生服务需求是后勤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后勤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旦脱离师生需求,就背离了服务宗旨,后勤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把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二是“以后勤员工为本”。做好后勤服务,员工是第一要素,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在后勤管理中,要做到刚中带柔,严中带宽,关心员工,尊重和维护员工的尊严与权利,让员工在受到尊敬和尊重的过程中学会在工作中尊敬和尊重他们的服务对象;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员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尽量满足其发展需求和欲望,追求员工价值最大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地激发员工内心深处的干劲和潜能,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师创公司愿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学院后勤事业更好地发展。
二、打造学习型团队
在学习型团队创建活动中,要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必须更新观念,观念上的落后是打造学习型团队的最大障碍。要想方设法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合,让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一,推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制度。要求员工把学习当成工作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并将学习视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养成每天不断地学习,终身坚持学习的习惯。在比学赶帮的过程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达到凝心聚力共同学习的作用。
其二,搞好培训是追求高雅的学习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培训工作中,我们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培训的要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培训,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在培训中一定要把培养目标的定向性、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岗位培训的有效性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注重文化教育与业务技术教育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培养相结合,理论、技术学习与考察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三,要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劳动竞赛活动。竞赛活动能促使员工掌握技能,苦练内功,通过技能比武,展现员工应有的风采,在实际工作中,技能比武往往能使员工感到工作的幸福,让他们在生活中充满自信和朝气。不仅实现了员工的人生价值,也为学院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其四,要学安规,消除事故,在所有后勤服务内容面前,安全是最大的前提。如果不重视安规的学习和运用,隐患就会冒头。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安全的关系,就要靠员工的觉悟和素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对于各项后勤服务来说,搞好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体制是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有力的渠道和措施。
其五,要以人为本,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各级管理者应该结合市场经济、学院、后勤服务和班组的特点,全心全意依靠员工,从自身做起,提高对班组管理的认识,重视支持班组工作,尊重员工的民利,让员工找到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感觉。使班组成员在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下,潜移默化,自然感受,找出班组成员产生各种思想问题的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员工分清是非,端正认识,提高免疫能力,来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推行细节工作文化
在高校做后勤服务工作,在享受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这要求工作要更加注重细节,细节是展示文化的窗口,细节是服务育人的过程。细节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水平、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未来。后勤服务工作更应注重细节管理。细节是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有力表现,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或是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服务质量的滑坡。后勤服务只有细致入微地审视自己的管理过程,把握细节、精益求精,才能让服务日臻完美。
首先,应关注细节。对细节的关注首先是对人的关注。关注每一个师生,滋润每一片心扉。师生是学院的主体,作为后勤服务工作者,我们应首先热爱师生,始终把师生放在心中,做师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师生的生活,关注师生的需要。市场经济时代,学校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是细节的竞争,作为后勤工作者,我们只有注重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建立“细节优势”,才能为学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其次,以体察凸显细节。在后勤管理与服务中,细节散落在草丛中,需要寻觅,它随时都等待后勤工作者来捧起。一是要时刻体察“民情”,用“促膝谈心”的方式深入师生中间,体验师生的情感,换位思考,理解师生的需要,掌握工作中的真实情况,洞察服务中的短板;二是要时刻体察自身,“每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作风,勤勉自己践行职责和承诺情况,为学院多干实事、为师生多做益事。
最后,要细心对待每一项服务工作。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要始终热情倾听和努力解决困难,做到微笑、细致、周到服务;对于每一次停水停电,要做到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小;对于师生的每一次报修,要及时到位并解决问题;对于每一个工程,要处理好每一个环节的细小问题;对于师生的每一次善意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并积极改进工作;对于每一次的服务,要主动检查自己能不能把这项工作完成得更好。
总之,作为后勤工作者要主动发现并研究后勤服务中的问题,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注重细节,从身边做起,为构建和谐校园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建设和谐共进的团队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3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否实现全面发展是检验我国中职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给中职生全面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身心协调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体育文化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5
体育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和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有一定专长的技术人才和为高职院校输送优秀中职毕业生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搞好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实现自尊、自信、自强非常重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特色和积极向上、拼搏奋进氛围的大众文化,其集竞争、健身、健美、休闲、娱乐、消遣、交流、审美、文化传播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性,深深地影响着中职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近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加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中职生全面发展创建平台
体育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在中等职业学校也必须根据各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状况积极开展,因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中职生个性成长及特长发挥创建极好的平台,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亚文化的一种,长期的、浓厚的、具有一定底蕴的体育文化对中职生的成长非常有利,特别是对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而言更是不可或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心理素质也还处于较为脆弱的阶段,体育在学生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作用无可替代,抓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充分利用体育手段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亲身体验到自我效能感,所以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促进中职生个性发展的效应
个性反映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个体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质,并通过语言、行为等表露出来,每个中职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中职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起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参加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其个性的塑造及个性特长的发挥。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身体发育和个性成长都处于关键时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中职生个性的充分、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中职生个性的成长是在心理过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体育通过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而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效应。如体育锻炼和竞赛可以培养中职生勇敢的意志品质,使得中职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不服输的个性特征。“以人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校园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核心。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而起到的促进中职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效应正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效应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学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挑战的集体主义精神。中职生通过参与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趣味体育等运动项目竞赛,充分体验通过努力、团结、奋进获取成功的喜悦,通过自我价值实现变得更加自信,对于帮助个别有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的中职生更无异于一剂良药。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广播、墙报、宣传栏或校园网等宣传渠道营造出的健康、向上、拼搏、奋进的浓郁氛围可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及激发强烈的体育参与欲望。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体育竞赛周、体育沙龙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更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中职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4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效应
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法规、行为以及学校的制度等文化因素,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中职生全面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达到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中职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表现是身心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的建设,可以为中职生开展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们体育参与的热情,使得学生们在收获奖牌的同时收获胜利的喜悦和自尊、自信的心态。体育不但可以对正在身体发育期的中职生的身体形态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也有良好的效应。中职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差而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精神的压抑,如果不通过引导或体育活动等方式将这种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自责等不良的心理,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和通过积极参与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从非良性的身心状态中解脱出来。
5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应
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严格的纪律作风;使之学会处理人与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正是基于体育运动的这些功能。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且竞争激烈的年代,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应对挑战,需要人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中职生毕业后即刻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社会关系和工作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敢于接受挑战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难在事业上有一个成功的开始。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可以起到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因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积极的体育参与,可以增强中职生的体魄,改善中职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使得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得以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以提高,遵纪守法和自我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得以强化,这些积极的变化对于中职生主动求变,从容应对社会挑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6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为提高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对中职生的积极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保持长期性,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以有力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班秀萍.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4).
[2]谭红,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水平优势项目 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 互动和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45-01
1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长期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及优异竞赛成绩的基础上,需充分发挥其优势,开拓广泛的群众性,将其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脱节现象,进行完善整合,使得两者之间相互融洽,共同发展。以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带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重要基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关键支撑,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互推作用。
2 互动和发展的主要表现
2.1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的发展现状
2.1.1 基本概况
我校于2005年获准成立西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由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三个优势项目组成,现有高水平运动员近100名,在学校统筹领导下,实行整体管理模式。近年,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不断地在运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竞赛外还涌现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扩大了学校办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整体发展。
2.1.2 对外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自建队以来,在强大优秀的教练员团队带领下,及我校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多次代表中国、四川省、西华大学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为我校争夺荣誉。跆拳道荣获亚洲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季军、个人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啦啦操荣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六名,健力宝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冠军,先后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表演;乒乓球荣获第十六届、十七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甲组团体冠、亚军。这些都是我校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将其利用与发展对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3 对内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均开有体育教学课程,利用优秀的教师资源培养全体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学校开展有每年度的校内啦啦操比赛,从中选出一批爱好及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校啦啦队学习和培训;在学生社团中,我校成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吸引了大批兴趣爱好者加入;在大型校园活动中,啦啦操和跆拳道也参与其中,将其专业的表演呈现给全体师生;在校园承办跆拳道、啦啦操和乒乓球的全国或省、市的比赛中,吸引了许多师生的关注,等等。但这些都还远远不足,未能全面充分的利用,若借助这些优势将其壮大,必将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2.2 互动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不足,未充分扮演好示范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高水平优势项目在对外运动竞赛中屡次获得突出成绩,但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互动这块却过于缺乏。校内运动竞赛举办过少,高水平优势项目仅有啦啦操在校园内举办每年度的啦啦操比赛,而乒乓球、跆拳道竞赛这块就相对缺乏;高水平优势项目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播方面不全面,仅开设有体育教学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传统教育教学让学生只能对其有初步认知,未将强大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和衔接,对于开展高水平优势项目运动员平日训练和运动竞赛的观摩活动太少,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处于懵懂状态,并不懂得其内涵和意义;高水平优势项目在校内学生社团中建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却还未建有啦啦操协会、健美操协会等学生组织,这说明我们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还未完善,不要将其现有资源予以空置;高水平优势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后,未做及时和全面的宣传,普通学生对其了解甚少,不曾知晓运动员背后的艰辛和赛场中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使得彼此间存在距离感;高水平优势项目作为我校最主要的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同时还需要一群强大的拥护者,才能把此元素迅速传播,带动发展。全体师生是主体,只有把主体有效整合,把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实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快速发展。
2.3 存在不足的原因
我校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已初步渐入发展,但因意识不够强,只能停滞在初级层面,且对于建设其观念还不够深,开展相关活动颇少,普通学生对此兴趣且只持有观望状态。我们要做的是把高水平优势项目深入群众,以学校领导和校园群众文化建设为主要支撑,在思想上突破和转变,使校园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交流畅通。在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因缺乏一种固定规模,无目标无计划,未制定思路清晰的方案和制度,这对其互动与发展有极大地局限性。若有框架,普通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学校对于群众体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这也是开展一系列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重要支撑。而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未能积极地主动地深入群众,这是一种缺憾,若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利用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中来,是壮大其发展的丰富资源。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5
(一)传授文化知识,引领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亦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和先进思想形成一定的认知,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的治学态度、言行举止、职业道德等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起着引导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保证校园主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简言之,教师在学识修养、社会阅历等方面的文化优势,决定了他们在引领和主导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学校教育区别于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组织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其出发点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作为高职院校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组织文化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权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实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启学生智慧以及营造校园文化气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校园文化实践相结合,让教学活动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培养良好学风校风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三)开展文化研究,传承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相关研究较为局限,更多的是以普通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参考,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可以将科研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相结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在凸显高职院校特点的基础上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提供理论支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起步晚,校园文化积淀较少,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相对稳定的群体,必然也是校园文化传承的主导力量。换言之,教师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认真分析学校文化的内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提升,积淀更深的文化底蕴,并使之逐渐升华,逐渐形成校园文化发展的自信与自觉。
二、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教师应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参与者和现实指导者。但不可否定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益导致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将影响到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教师角色不清,缺乏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角色不清”主要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高职院校教师角色不清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缺乏对所承担社会角色认识,缺乏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集中表现为职业信念动摇,责任感不足,敬业态度缺乏,为人师表意识欠缺等。而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此外,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职学院开始引进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这些青年教师本应成为创新校园文化的主力军。然而事实上,这些刚踏入社会的青年教师并无法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清晰的认识,也无法明确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相反这些青年教师在学生期间养成的自由、散漫的个性容易使他们认为自己只需要负责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将校园文化建设仅仅看作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事,与自身并无关系,缺乏必要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角色冲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性
角色冲突是指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出现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和抵抗,进而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作为社会人,教师角色只是其众多社会角色中的一种职业角色,换言之,教师还承担着家庭角色等其他开放性角色。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各行业间的利益加大,教师的工资待遇仍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随着生活压力的加重,许多教师会因为待遇太低,工作太累,学生太难管等问题而产生职业倦怠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就没有精力去关注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承担着繁重的学术科研工作,尤其是近几年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直接与教师的职称、薪酬等个人利益相挂钩后,教师角色间的冲突更日益严重。为了获取利益,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始忽略教学而只顾科研,教学效果逐渐下降,甚至一些诸如学术造假、成果剽窃、学术买卖等道德失范行为开始在大学教师群体中频繁出现。比如近年来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论文抄袭、原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等事件。事实上,这些教师在治学态度、言行举止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功利主义的思想都将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极大的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校园主流文化的引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上可知,不良文化对高校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高校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因此,提高教师对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提高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角色定位,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明确角色定位是指教师应该坚决拒绝社会不良文化干扰,明确自身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清晰认识到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体地位,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构建校园文化的意义,积极地推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教师要时刻谨记自身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也应当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将教书育人看做为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同时也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运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来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合理安排角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
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化和教学、科研任务的繁重是当前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安排角色,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应重视网络的力量,整合校园网络资源,通过开辟校园文化论坛、QQ群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便捷和快速,节约教师的时间,方便教师更合理地安排角色,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与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互动。
(三)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普通高校;篮球文化;推广模式
Research of Private Colleges Campus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Taking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DENG Hao ZHANG Lei
【Abstract】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a kind of invisible but powerful for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xert a subtle influence on education function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With the ris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lture more and more had got the attention of related people. Among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also has its particularity and urgency.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mak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privat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is a realistic research topic.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overviews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of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same ki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ketball culture.
【Keywords】university and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邓浩(1967-),男,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12-PKJ-021
引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高校人文环境、倡导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篮球文化作为学校体育文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对于促进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研究高校篮球文化对于进一步加强篮球文化在高校的建设,营造浓厚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将校园文化与篮球文化更好地结合,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1中国高校篮球文化概况
作为高校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篮球文化,正以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1〕。高校篮球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依托,以篮球文化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塑造校园风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最高追求的一种校园文化现象。高校篮球文化其实就是高校学生在观赏和参与篮球相关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关于篮球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行为等〔2〕。
如今,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所大学里都有篮球场地,篮球运动也已成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方式。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篮球队,经常进行比赛交流,活跃了学校气氛,增进了学校之间的交往。高校篮球文化已成为高校体育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中国民办高校篮球文化概况
在我国公办教育资源难以充分满足大众教育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运用市场机制,自筹资金,自主办学,改变了建国后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3〕。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如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4〕〔5〕。近年来全国各地民办教育蓬勃兴起,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工作开展得如何是衡量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条件、规模、体制及指导思想的不同,办学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别,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6〕〔7〕。
3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模式现状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及博士硕士论文百余篇。通过超星数字图书、读秀学术搜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文化学、社会学、体育学、品牌学、营销学、管理学、传播学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著十余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检索了相关的网页。发现针对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我国民办高校篮球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尚属空白。
研究者张洁在《普通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中指出: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就是参与高校品牌建设,推动高校向高水准、高品质目标迈进的过程。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中规范、科学的管理和广泛、持久的行为是决定性的因素。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中应积极开展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交流,方能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高校篮球文化建设需要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富有进取精神、团结的骨干力量。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将“篮球”项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推广的很多。在推行“篮球文化”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开展篮球比赛、举办篮球活动周、举办篮球文化节、开展篮球知识竞赛、开展篮球技能培训、开展篮球知识讲座等,其中,常见的推广模式有:“比赛+培训”、“比赛+培训+活动”等。
4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篮球文化推广模式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篮球文化推广模式为“篮球联赛+人才选拔+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精英培养+活动应用”模式。此模式是学院启动体育启明星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体育人才
培养模式的成功典范,是学院推广篮球文化的经验之谈。
篮球文化推广模式示意图 “启明星培养计划”塔形图
“篮球联赛”是路径。以开展篮球比赛的形式作为锻炼和检验在校生篮球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以学院的名字命名,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篮球联赛”,取学院缩写名字“成功”,联赛缩写为“CGBA”。主办方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体育部篮球教学组,旨在将“CGBA”打造成学院体育文化的主打赛事、篮球文化的支撑,学院名片的一部分。“CGBA”联赛,充分激活了郑州成功学院一切篮球力量,调动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全部力量和热情。联赛允许校园单项协会自发组织比赛形式,鼓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比赛。联赛贯穿整个学年,并且争取做到每周有球赛,保证学生定期有活动。联赛还借鉴“NBA”、“CBA”、“CUBA”等极具影响力的联赛运行模式,采用了“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的完整分层赛制。这样的比赛模式增加了联赛的影响力,增强了联赛自我完善能力。并且为后续与“CUBA篮球联赛”接轨增加了吻合度,为“纳新”、“新生选秀”等环节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让更多的篮球爱好者通过比赛,享受到篮球文化的大餐。
“人才选拔”是关卡。在“比赛”的基础上,将比赛环节表现出来的技术良好、意识良好、素质良好的同学,或者是具有较大潜力的同学、极具热情的同学,选,组成一支相对于第一阶段层次要高一些的队伍。
“技能培训”是加速器。有不少高校的篮球文化推广模式缺少这个环节,而正是这个环节给广大篮球运动爱好学子提供了充电、提高的机会。如果仅仅是比赛,完了就没有下文,那么比赛的意义就仅仅停留在“知道输赢”的层面。而“培训”这个环节使得篮球优等生有了进一步提升的阶梯,有了实现篮球梦想的有力抓手。
“专家讲座”是博览会。在联赛之后,同学们对篮球技术充满新的求知欲望,而“培训”之后,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一种错觉――在学院我们这些同学是篮球最棒的,现在又经过了培训,那我们就更棒了。这样的情绪如果蔓延下去,就很有可能滋生自满、骄傲的情绪。恰恰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环节,能够站在较高的高度,以绝对的广度、远度和深度来认识、剖析篮球运动,传播正面的、博大的篮球文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无疑是高效且可行的方法。“专家讲座”是篮球联赛的补充,不仅能提高联赛的层次,而且更大程度推动了篮球文化的普及。
“精英培养”是点金石。通过前面的比赛、选拔、培训、讲座几个环节之后,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组成一支篮球竞赛团队、一支篮球教练团队和一支裁判团队,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技能培训和裁判知识传授,旨在培养一批知识全面、技能过硬的篮球人才,彻底地贯彻“启明星”培养计划,突出显现“精英人才”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精英人才”的影响力,让有潜质、肯努力、进步快的优秀篮球人才借助“精英培养”的平台,快速、茁壮地成长起来。
“活动应用”是检验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人才,也一样适用。通过组织学院系部篮球对抗赛、校际联谊赛、社区交流赛等各级别赛事,尽可能多地给精英团队成员创造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同时,在活动应用中,加强了“CGBA”联赛品牌的开发,增加了篮球文体用品的开发,加深了与商家的联合,促进了校内、校际、社区不同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为以后更好地推广篮球文化增加了条件。
5结论与展望
经过“篮球联赛+人才选拔+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精英培养+活动应用”模式历练后,篮球人员得到了增加,学生的篮球技能得到了提高;部分曾经以技术高超自居的同学懂得了运用规则制胜的更有利武器,变得谦虚起来;仅仅以为打篮球就是拼体力的愣头小伙竟然发出“团队才是制胜法宝”的感慨。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这种篮球文化推行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最终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带动施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园体育启明星计划。实实在在地施行体育人才选拔的“厚基础、精选拔”的方针政策。在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尚不够强大的现实情况下,快速将民办高校体育工作推向快车道,让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能够有机会享受到与其他知名高校相媲美的体育培养和角逐平台,为实现民办高校学生五育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恒星,申怀松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82-84.
〔2〕孙民治,杨伯镛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34.
〔3〕王家宏,于振峰,杨改生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
〔4〕许奋奋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26-28.
〔5〕冯洪,郭苏芝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6(1):14-15.
〔6〕林克明,王哲中篮球文化价值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