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1

教师是芬兰人心目中的首选职业,因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强。政府不对教师进行考评,教师没有功利思想的驱使,能真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将进修、学习当做自己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度的自治权

一位在芬兰当大学教授的中国同行对我们说:“在芬兰,同样是硕士毕业,当教师的薪酬只能算中等,但是大家愿意当教师,因为当教师‘自由’。教师的自由不是对规范与法律而言,而是体现在教师的高度自治权上,教师可以决定自己怎样去教学生。”

芬兰教师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待学生,对学生有益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的是指导而非批评,他们不会对学校进行排名。芬兰学校没有职称评比,没有省市级公开课选拔比赛,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也没有任何的督导和年度考核,教师被给予充分的教学自由,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制订计划。在这种宽松的评价体制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创造力和热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芬兰开始赋予学校更大的自,教师聘任、教科书审核、学校管理、预算分配等权限陆续从国家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一级。在课程规划方面,国家统一的课程模式被抛弃,学校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自主制定校本课程。教师专业权力获得认可,教师能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

芬兰不给学校排名次,不办重点校,不设尖子班,不把学生分成优生、差生。他们认为,教师无权挑选学生,每个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教育局与所在地的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共同设计本地的各门课程,并在对课程进行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改进。每月召开校长会议或举办培训班等,不断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家长、教师、学生和部分社会成员组成,讨论课程安排、与当地社团合作等事宜。

芬兰虽有教学大纲,但十分宽泛,教师和校长可以商量开设课程。给我们讲课的教授是一位哲学教师,他对7~9岁的孩子进行哲学教育很感兴趣,他以自己为例说明课程设置的自主性。他的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一个小村庄的学校教书。为此,他们决定对村庄小学的孩子进行哲学教育。在芬兰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哲学课程,为此,他们去找校长申请开设哲学课。校长问清楚他们开设哲学课程的原因后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强烈的责任感

芬兰有着先进的教师教育体系,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些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是,芬兰教育的成功,更是与社会对教师的高度信任和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密不可分的。

芬兰教师都能意识到,自治权意味着有一个发展学校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自治须要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和社区更加负责。教育自治和教育道德是相互制约的,真正专业的教师都是具有很高职业道德的,对他们来说,自治就是时刻准备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

在教师自主培训提高上,芬兰确实没有任何外力,没有经济刺激,也没有所谓,完全是教师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在芬兰,虽然也有极少数“不好”的教师不主动学习与提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自我提高。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2

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途径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种对人、对事物的态度,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清苦的,诚然压力面前我们会感到疲惫和烦恼,但如果我们没有开阔的思想境界,没有崇高的生命追求,只追逐于普通人的蝇头小利和物欲横流,那么对我们的一切评价,诸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誉之词,也只能停留在奉献和牺牲的层次,而没有追求和幸福可言了。做为基层的体育教师如何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一、通过职业规划获取幸福感

“有志者,事竟成”。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了追求和幸福。我们过去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和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上唯领导安排是从,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态度被动;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没有办法克服困难。这样只能怨天尤人,作茧自缚,让自己陷于“我不幸福”的漩涡中。

其实,说到职业规划,每个教师在入职初期都保持着这样的心理定位:要做学校里教师中的佼佼者,要做校长的关注对象,要做学生的仰慕对象。这种依赖他人的认可来获得自我认同,将成功感依附于他人评价的职业规划方式是值得商榷的。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在不断追求中体会人生快乐,才是追求职业幸福的通途。

二、通过学生的进步获取幸福感

教师最大的欣慰就是所教学生能够不断获得进步。徐特立说:“教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呀。”魏书生也曾说:“教师这个工作除了工资回报,另有三重收获,即‘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情感’和‘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教师职业的报酬不只是物质上的,学生的学业进步、学生的道德成长、学生的个性萌发以及以后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刚进初一时他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但到初二时他不思进取成绩不断下降,并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成了老师放弃的学生。从侧面听到这些信息让我有了一些想法,作为体育教师应去帮助他,当时我正在组建学校的武术兴趣小组,而他在业余曾跟随武术教练学过武术,基础很好,我利用他的这一特长让他做我的小助手,负责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刚开始他有些不以为然,渐渐地他把多余的精力用到了学校的武术队,人也变得精神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武术兴趣小组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而他也用特长恢复自信,由“厌学”变为“好学”,并向其他学科延伸。在我这个“伯乐”的欣赏下挑战自我,完成我跟他之间的“金色约定”。初三毕业后他顺利考入酒泉中学,并在参加高考的7000名体育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甘肃省第一,成为北京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事后家长激动地说:“蒋老师谢谢你,要不是孩子您学了体育,他现在在哪里我们都不敢想。他是我们方圆几十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他能走进大学之门,这都多亏了您呀!”当时,我真切的体会到做一个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我从没有计算过,但是我却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品尝到幸福快乐,因为我从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促成了我最大的幸福。

三、通过专业研究获取幸福感

乐其道,则善其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强的时候,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又可以促进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做教师的,无不敬羡那些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名师们,而当我们在追溯名教师的成长历程、探究其成长轨迹时,又都会发现,他们都走了一条相同的成长之路,即专业发展之路。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立足课堂,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这个看家本领,认真备课、听课、上课。将教学中的“妙笔”之处,加以总结,提炼升华成亮点,“败笔”之处,通过总结,亡羊补牢形成起点,不断诊断、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我,因离家较远吃住在校,业余时间比较充足,无聊之余我重拾爱看书的习惯,在课余进行大量的阅读。当时酒泉市每年12月底举行全市的中小学生元旦环城赛,我负责训练女队,寒冷的冬天,每天早晨6:00就带队进行训练,当其他老师7:20上班时,我已经带领田径训练队的学生结束了5公里的公路越野跑,回到学校每个孩子额前的刘海和头发都因为训练出汗结上了白霜,一个个活像“白发魔女”,惹得大伙相互逗笑,忘却了训练的苦和累。训练的过程中,有队员莫名的腿疼,由于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接连多名队员的腿疼让我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才找到病因,是因为不科学的训练和场地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腿疼得了骨膜炎。从此我在上课和训练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课堂记录和反思,自己订阅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潜心学习和总结,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学生受伤的少了,成绩提高的快了。连续几年,我带的训练队年年取得优异成绩,无论是元旦环城赛还是田径运动会,都获得酒泉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教练员”的那一刻,我欣慰地笑了。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品尝了酸甜苦辣,但更多的让我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四、通过修身养性获取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3

一、勤于学习,做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

教师的工作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式的牺牲,如果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幸福可言。虽然我们老师的基本状态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和学习矛盾十分突出,但读书学习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基本力量。如果我们在空闲的时候,读点专业书、文学书、经典书,就能让我们在阅读中归于平静。书读得多了,在教学上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多,也能将自己经过不断学习后的所思所悟用在教学中,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双赢。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使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与深刻,做一个会创造幸福的教师。

二、与人为善,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记住别人对你的好,淡忘别人对你的不好;真诚与同事有效地合作,用自己的所长去帮助他人,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

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事、感恩身边所有的人和事。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就会没有埋怨,没有嫉妒,没有愤愤不平,就会拥有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三、善待自己,做一个懂得生活的教师

我们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置于一个庞杂的竞争体系中:考试要争第一,优质课要拿第一,论文比赛也要得到最优。当班主任更是要争强好胜才能赢得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信任。长期这样,老师就会成为神经衰弱的高发人群。我们应该学会“保持生活平衡”,在工作中降低欲望的门槛,转移需求的方向,建立生活的新理念:一切以健康为中心。坚持锻炼,定期体检。遇事潇洒一点,看事糊涂一点。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松弛有度,及时排解心理上的疏离感,找回归属感,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集体,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从纷至沓来的烦恼和不快中解脱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把健康、快乐留给自己。

四、学会欣赏,做一个心中有爱的教师

1.欣赏自我,享受教书育人的恬静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只属于一种醒悟,一种境地,一种面对困难能给予自己信心的源泉,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挑战的动力。用自己的“有为”,“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欣赏自己课堂上的点滴成功的教育实践。渐渐使自己成为一个懂教育、喜欢教育的老师,让自己内化为三尺讲台上的魔术师、指挥家。在这样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赢得学生的爱戴,感受幸福,收获快乐。

2.欣赏学生,享受教书育人的淳美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4

我是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常年在初三毕业班的一线教学,学生一年一变,初三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面临升学,学生压力大,又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年年与这样的学生摸爬滚打,面对着学生一生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时刻感到责任的重大,压力也随时伴随着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知识的传授是很重要,但更多时候还是要解决学生心理的问题,心理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都会受到影响。

今年开学我担任两个毕业班的化学课,在三年一班授课中我总感觉到某个女生的眼光看我时与众不同,似曾相识,但也没多想。一个月后两个班开家长会,我照例在家长会上帮家长分析了初三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以及今后的要求。家长会后,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位男家长进办公室后直奔我而来。我知道这一定是来沟通了解孩子情况的。还没等我开口,家长说付老师您教完了我大姑娘,这回又教我小姑娘了,我大姑娘就喜欢你,现在考研究生了,学的也是化学……听完这些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觉一切的劳累、辛酸、不如意都不值一提,瞬间化作了幸福传遍全身。此时脑海中快速搜索,他提到的是我教过的哪一位学生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位家长就自报家门,说我是王淼家长,她姐是您教过的王盛君。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某个女生的眼光似曾相识,可能是与她姐姐王盛君的血缘关系,她们都有一样的眼神吧或感觉吧。王淼上课时确实与其它学生不同,让人感觉有着更多的渴望和期待。因为在教王盛君时,我没见过她家长。因此家长进来时,对不上号。我与王淼家长谈了最近孩子的状况及今后的注意问题,询问了王盛君一些学业及毕业志向,并再次鼓励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着家长眼中真诚的感谢之意,我在想,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我们把她们培养成才,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幸福的源泉。

家长走后,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思绪回到了十年前。我参加工作已经十七个年头了,支教三年后分配到现在单位,属于埋头工作类型。支教教的是文科,到现在单位后重新回到本专业,多年没干了已经生疏了。备课、上课,钻研教材,忙得一塌糊涂。2002年任四个初三班(当时四年制),一个初四班的课,工作上已经能驾轻就熟了,只是工作量较大,比较劳累。正常授课后的一天,三年三班的学生王盛君气冲冲地到办公室质问我:“老师!您看不上我,认为我不是好学生!”这话把我问愣了,这话从何说起?王盛君说刚考过的小考我分数不高,您上课瞪了我一眼!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她想多了,我从不拿分数看学生,也从不瞪学生、挖苦学生,一定是误会了。我马上跟她说:“你多想了,一次分数高低,怎么能说好坏呢,另外分数也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也从不瞪学生,就是违反纪律的学生,我也会善意的提醒一下,毕竟是初三的大学生,好多学生马上会意识到错误”。后来我跟她长谈了一次,她心中的疙瘩才完全解开。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也比较容易钻牛角尖,如果不及时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思想疏导,时间长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经过解释她高兴的走了。从此以后,我开始注意这名学生。女生长了个男生性格直爽、大方、敢说敢做,学习成绩年段名列前茅,上课专注、思维活跃。从这件事后,尤其爱学化学,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自己也买了好多有关化学方面的书籍和练习册,除了自己看、练习外,并经常上办公室与我研究和询问,化学成绩从此都非常优异。与我关系有目共睹,好多老师开玩笑的说:“如果她是个男生,那就是暗恋”,谁也不行说化学老师一个不字,那就是好。很快初三一年结束了,暑假时由于身体原因每天晚上我都会在我家小区广场上锻炼,以恢复身体,她家离我家不近,每天晚上她会默默的在我锻炼的广场上陪着我,我本来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也不想让她与我走的太近,因此只是鼓励她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改变命运。之后她升入初四,我也没再教过她,联系也少了,我只是默默的关注她,通过别人知道她的消息,不想让她太依恋我。高中她理综合始终是强项,怎么考都是高分,文科差点,高考不理想,复读了一年,考上了济南大学,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而且两次选择的都是与化学有关的化工专业。知道她有个小很多的妹妹,后来听说上别的中学了,不知道还在我校。而且十年后又成了我的学生,妹妹与姐姐不同,内敛、文静,没与我走的很近,甚至都没主动告诉我她与王盛君的关系,还是家长会后才知道的,但能感觉到对我有一种姐姐留下的影响,上我课非常认真专注。

回忆到这里,我感到了做教师的欣慰和幸福,在这十多年的教学中类似的例子好多。一年中考陪考中,一个发宣传单的女孩走到我跟前喊付老师,我这才认出这是我早年教过的一个学生,当时是化学课代表。她告诉我现在她上大学了,由于我的影响,学的也是化学专业,现在是暑假打工挣点钱,将来还要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当时真的非常幸福,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能给学生这么深的影响,我知足了。今年教师节,刚毕业的学生回母校看老师,有几个同学来到我跟前说谢谢老师,要不是您对我们的辅导,尤其后两个月的改错,我们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考上理想的高中。当时我特别幸福。还有一次在大福源超市买完东西结账时,忽然收银员问您是不是付老师,我说是。收银员说您不认识我了?我是您支教时教的学生,您当时特别负责任,特别敬业,我们都很喜欢您……想不到我还能遇见您,太高兴了。这个学生兴奋地把当时学生对我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一股脑都说了出来。周围排队付款的顾客中有人突然喊了一声:“让我们为这样的好老师鼓掌,也希望我们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周围的掌声让我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我们的未来,现在是超市收银员的她,也曾经在那个青春萌动的时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从而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性充满友善。学习不好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一样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都有一颗需要温暖的心灵。作为教师的我们,多给他们微笑,他们就都是天使;如果给他们冷脸,他们也会对这个社会冷漠。我对我的付出感到幸运,幸运自己选择了善对每一个学生。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常年初三教学,说不累那是假的,每天几乎都是披星戴月。家里管不上,孩子辅导不及时,愧对孩子,但我能非常自豪的说,我对得起我教过的每一名学生,对得起他们的父母,对得起学校交给我的一份责任,因此再苦再累我是幸福的,尤其那么多学生因我而受益,因我而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专业,我知足了,幸福了,我会无怨无悔的坚定的走下去,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时俱进,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学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5

一、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个误区

1、把“工作快乐”等同“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种个体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其实质是持续性的愉悦。 而快乐更多表现为短暂的兴奋感,暂时性、爆发性、激情性、消费性是它的特点。与快乐相比,幸福是非消费性的,它会以纯粹意义的方式被保存和积累,永远成为个人生活世界无法磨灭的意义。幸福是决定性的,没有幸福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是“白过了”的虚度的生命。当然,快乐也很重要,没有快乐的人生是过不下去的,是不堪忍受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为快乐的重要而混同“快乐”与“幸福”原本不同的概念,更不能理所当然认为教师工作的“暂时性快乐”与教师职业的“持续性幸福感”是等同的。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作快乐”是不完整、不稳固、不全面的“职业幸福感”,因此是稍纵即逝的“偶然的幸福”。

2、把“职业声望”等同“职业幸福感”

中国科普研究所2006年12月5日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科学家和医生是声望最高的三种职业。我国公众在期望子女所从事的最好职业选择中,教师最高,达47.5%;医生居第二位,为46.2%;科学家居第三位,为40.7%;四到六位依次为企业家、官员和工程师。显然,较高的教师职业声望对社会成员的择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事实上,教师凭借其较高的职业声望,已经获得了突出的或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地位,是能够在社会上获得额外赞赏和尊重力量的。一定程度上,教师很可能通过这种外部刺激形成内驱从而激发主观幸福感。教师从职业声望中获得的幸福体验即便不一定完全内发于教师个体主观,而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构成部分。

不过,教师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等的总体性综合评价,表现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声誉,体现为其他社会成员对教师的敬重程度。从根本上讲,即使教师较高的职业声望并不来自行政的强行划分和价值定位,而是一种认识,一种与社会性情感相伴随的普遍社会意识,一种社会自发的评价,但是由于教师职业声望的高尚和崇高是社会对教师个体活动结果的一种外在评价,因此它也只是社会承认个体功绩的一种外在尺度。而幸福感应是教师个体主观感受的内部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动力。所以,职业声望并不能作为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持续来源。也就是说,职业声望较高只能表示教师职业比较“幸运”,获得了更多正面和肯定的社会评价,而非其成员必然幸福的源泉。

3、把“利益获得”等同“职业幸福感”

“利益来源于人对生存现实的需要,或者说来源于人对生命要活下去的并且能够活得更好一些的需要:利益由欲望来引导,欲望驱动着利益的消涨,而利益的消涨扬起了权力的风帆。”不可否认,没有利益获得,生活无法继续。“无米之炊”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是幸福感的虚假来源。然而,利益获得的意义之所以巨大,决不在于它以自身为终极目的,而在于它可以自成工具地实现其他价值。利益具有工具性,意味着惟有当它对别的事情发生意义时,才被赋予意义。欲望和权力等利益的实现意义,在于它们在生活中应被用来服务于其他价值性事件。利益从来不是沦为、而是永远只能是一种手段,永远是生活意义的中转方式和中介通道。

而幸福才是生活的目的。人的一切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幸福。我们很难想象“幸福还要为了什么”。在此意义上,幸福是无穷追问的终点。拥有激情和创造性的人是幸福的。相反,利益讲求短利、计较代价、单向接受,这些特质与幸福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立场背道而驰。所以,“利益获得”是产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但也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认定教师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1、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失缺:认定教师职业是一种谋生手段

以“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意味着教师选择这一职业仅是作为其纯粹生计工具,而对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等因素的必要考虑是残缺的。由此,核心自我实现可能性的意义、技能和乐趣三个来源便处于失缺状态,进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来源从根本上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具体来说,“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的弊端在于:

首先,强化了“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的教师蜡烛观。把教师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解释为单向的知识输出。既然“毁灭自己”可以作为支付成本“照亮别人”,何不把这种交换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何苦以“伟大的牺牲”自诩?然而,“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由此,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也是无源之水。

其次,导致了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化。由于“匠人”常常依赖一定程度的熟练技能获取生活资料,其劳动过程可表示为固定的操作程序,只要按部就班就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因此,“教书匠”也故而被理解为依靠教书这门技艺以获取报酬作为生活资料的教师。既然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可以换取报酬,“教书匠”通常便会受制于经验主义,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教学过程的单一重复、缺乏新意,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幸福感的获得进程便被阻断。

2、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认定教师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无视和否定职业的经济功能,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然而,认为职业惟有经济功能,又的确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尤其是教师职业,它的自身特性已经决定了“谋生手段”绝不是其职业意义的全部。当然,不可否认,生存与生计是教师职业的首要基本功能。而内含于“生活方式”之中的“谋生手段”其实只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片段,绝非全部。

其一、教师应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与职业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活泼而丰富的联系,他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而是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实际上,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作为“生活方式”的教师职业,将不再是为了获取物质的拥有、职位的提升以及他人的尊敬等外在奖励,而已升华为教师尊重和追逐内心的真正召唤、动机和兴趣、宣泄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激情而做的事业。事实上,教师职业幸福感得以持续获得的秘密正在于教师自觉激发出对于重复职业生活中人和事的不断创造,以此吸引和诱惑自己的生命平静之域。职业倦怠的克服和幸福感的重新激活,也是依靠这种职业生活方式的持续“经营性”创新。

其二,教师作为一项培养人的职业活动,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类社会具有极强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最复杂工作之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职业实践方式以主体间交往为主,加之交往双方都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的职业实践是永远处于生成性过程和暂时性情境中的。教师职业以“回归性”、“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为特性。因此,教师职业情境中充满着复杂性、混沌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职业规范较为模糊、难以明晰。这种既可被看成科学又可被视为艺术的职业行为方式,决定了教师职业实践的个体性和多元性,也使教师职业实践必然融通于教师的生活之中,成为其生活方式。

其三,教师职业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教师的报酬形式实际上不仅通过物质回报一种途径,师生间在课业传授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通、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贡献等,都是教师职业生命意义的确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之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受到的职业乐趣和人生欢愉,这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幸福。教师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精神性质,才能真正发现包围自己的人生诗意。有必要澄清,事实上,精神享受与物质回报同样是一种财富象征,二者都为人所需,因此只是财富类型不同,而无价值高低之分。那种认为精神享受高于物质回报的判断其实是一种误解,那种认为物质贫困理应放弃精神享受的态度更是对财富观的一种误读。生活财富的获得不仅包括谋生手段的物质回报,更还包括职业幸福的精神享受,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可称其为有意义的美好生活。因此,作为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教师职业,其意义和价值的呈现和幸福感的获得更应体现和贯穿于习以为常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之中,否则教师将很难真正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弥散体验。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6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对策;SWOT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教师通过得到幼儿的尊重、认可、热爱,全面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对教师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体现在工资及福利待遇水平、工作环境、自我对职业认同感、社会对职业认同感等方面,当身心得以愉悦,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教学成果得以认可时,则可大大地提升了自我职业幸福感。我园是心理教育的特色园,要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真正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才能更快乐地开展工作。因此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因素,研究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SWOT分析,规划发展,增添幸福动力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法对个体进行自我分析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这种方法,个体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出最佳的决策。我园运用SWOT帮助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方面进行全面清晰的自我定位,借助SWOT分析,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增添职业幸福的动力。首先,将我园教师进行教龄分层、骨干分层、特长分层,接着对不同分层的教师进行了分析,根据她们的自我发展分析和愿望,针对性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发展指导措施,并扎实落实。20年以下教师:1.借助优秀案例,培养反思能力;2.借助实践场景,培养问题意识;3.借助教研磨课,培养驾驭能力。20年以上教师:1.广泛阅读,增加积淀;2.鼓励探索,督促反思;3.激发成就,感受幸福。骨干教师:1.发挥个人特长,搭建发展平台;2.关注有效教学,增强科研能力;3.及时梳理总结,彰显研究成果。特色教师:1.点燃专业特长提升的热情;2.夯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石;3.提供特长教学展示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规划是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之源,运用SWOT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我、分析自我、设计自我,较科学地、有针对地设定措施,更好地帮助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从而获得幸福动力。

二、人性管理,愉悦身心,增强幸福体验

教师作为创造与营造乐园的幼儿园教育管理者与实施者,首先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用自己的心和情去创造和营造温馨的乐园,因而教师阳光心态的培养,成为近几年来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作为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着“以情育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的人本管理理念,采用情境参与,营造宽松和谐的集体氛围,体现自我价值,增强教师幸福的体验。师德教育重体验:为给教工精神以抚慰和放松,享受工作的愉悦,每学期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活动,使得教师的专业思想得以锤炼、师德修养进一步提升。如,有关斯霞老师的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传递着童心母爱的思想,让教师感受着斯人斯事的力量,从优秀教师身上吸纳到正能量,从而更加热爱工作、用心对待工作。又如,带领教师一起观赏“教师必看的十大经典影片”,深刻地感受和体验到关注个别特殊儿童,体会有爱心的教师对孩子们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每月一次的分享教育小故事,让教师学会怎样了解儿童、走近儿童,体验爱的温暖、教育的浪漫。为了让每位教师做会工作、爱生活的小资女人,我们还多次进行了生活DIY,制作海鲜饼、学做牛轧糖,学习插花艺术、尝试服饰搭配、学画生活妆容,让教师们学会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充分体验工作之余悠闲生活的愉悦。游戏活动添生机:每周开展“快乐游戏之旅”活动,组织心育游戏、学做保健操、推荐一首歌曲、说个幽默笑话,舒缓神经、放松心情,营造快乐氛围,学会快乐工作。多样化游戏活动的组织,让幼儿园充满了欢声笑语,教师们也常常期待着这一欢乐时光。倾心交流换真情:我们注意在沟通上提高技巧,努力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阳光心态的养成。每周有重点地与不同教师促膝谈心,针对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包容理解,达成对问题的共识,乐于接受建议,完善自我。采用说说你的委屈、教你一招的方式与个别有不良情绪的教师沟通,让她们学会敞开心扉,解开心中疙瘩;学期结束时,给每位教师送上爱心卡片甜言蜜语中有鼓励也有激励,激发教师们内在积极性,获得心理满足。关注细节暖人心:在管理中,善做有心人,从一日的细节和小事着眼,关心和体恤教师,让她们真正感受家的温暖。入园离园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声轻轻的问候;走廊里告示栏中不定期更换温馨提示和友情提醒;教职工无论家中发生何事,要么短信问候,要么抽出时间看望解决;在制度的执行中,能有机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从小事中凝聚人心,激发教师更加积极地工作。

三、文化引领,传承发展,走向幸福之路

幼儿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行为规范总和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涉及到幼儿园整体的发展、内涵发展和长远发展。用文化引领幼儿园的发展,让园所更具生命力,让教师拥有幸福感。我们进一步盘点幼儿园发展历史、过程,进一步找寻与拓展幼儿园文化的传承点。开展多形式的解读和对话活动,让教职员工自觉理解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文化,并真正内化为理念,外化为行为。如在主题沙龙活动中,让教师们畅谈“我园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又是如何落实的”。

幼儿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了办学品质,提高了社会认可度,也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的归属感。在逸乐童心课程文化的建设中,充分留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幼儿园成为教师们的乐园。园本培训设计主题系列式的活动,运用游戏互动坊、教学现场会、学科沙龙吧等方法,将小组与大组、交流与点评、观摩与讨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分享的机会,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调动教师参培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快乐反思、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共同到达幸福的彼岸。

总之,管理者要有宽广的教育情怀和浓郁的教师情结,为教师的职业幸福铺路搭桥,使教师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丰富,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职业品位不断得到提升,个体价值不断得到体现,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尽情享受职业的幸福。

作者:陈晓娟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闫慧敏.教师的幸福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陈栋.关注师生生命成长构建和谐幸福校园,《视野(教师成长)》